新湘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最新湘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最新湘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
册)
本文档提供了最新湘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的全册内容,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提供可行的教学策略。
目标
1. 了解并研究二年级下册科学的全部内容
2. 辅助教师进行全册课程规划
3. 提供简洁易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案概述
- 本册科学教案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对应一个具体的主题,涵盖二年级下册科学的全部内容。
- 每个单元的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
过程、教学资源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向学生展示知识内容,
并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 教案的编写遵循简洁明了、易于实施的原则,以使教师可以
灵活安排教学,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
使用注意事项
- 教师在使用该教案时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合理的节奏安排。
-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和形式,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 教案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教学效果。
以上是最新湘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的简要概述和使用注意事项。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到教师们更好地进行科学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三篇
二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三篇《篇一》二年级下学期的科学教学工作计划,是我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在科学学习上的进步而制定的。
在这个计划中,详细阐述工作内容、工作规划、工作设想、工作计划、工作要点、工作方案以及工作安排,力求为学生一个科学、有序的学习环境,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一、工作内容二年级下学期的科学教学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自然、地理和实验四个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工作规划在教学规划上,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讲解和练习。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工作设想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尽量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游戏、实验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他们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四、工作计划在教学计划上,以每周为单位,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合理安排作业和测评,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工作要点1.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强化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3.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4.加强课堂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工作方案1.提前备课,熟悉教材,掌握教学内容。
2.准备好实验器材,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3.设计好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4.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症下药。
七、工作安排1.第一周:介绍新学期科学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第二周:学习生物知识,了解动植物的特征。
3.第三周:学习自然现象,探究天气和季节的变化。
4.第四周:学习地理知识,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
5.第五周: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下册由“推力与拉力”、“植物的生长”、“四季”、“磁铁的奥秘”、和“多彩的人工世界”五个单元组成。
五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推力与拉力”单元共2课,分别是《1.推拉游戏》、《2.力与形变》。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通过游戏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推力与拉力;第2课通过改变橡皮泥的形状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植物的生长”单元共3课,分别是《1.植物角》、《2.植物在生长》、《3.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通过建植物角、认识植物角中的植物了解这些植物的不同和相同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第2课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将植物生长的情况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第3课探究植物生长需要什么,了解水、阳光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季”单元共2课,分别是《1.春夏秋冬》、《2.四季变化的影响》。
以下是这2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春夏秋冬》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四季的特点和变化,第2课了解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磁铁的奥秘”单元共4课,分别是《1.神奇的磁铁》、《2.磁铁的磁极》、《3.磁极的指向》、《4.磁极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这4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初步认识磁铁,知道磁铁有两极,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探究磁铁间同极互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多彩的人工世界”单元共2课,分别是《1.认识人工世界》、《2.人工世界的作用》。
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人工世界,它与自然世界的区别;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时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能区分人造物和自然物,利用自然物设计制造人造物。
二、学情分析经过一年多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初步了解物体常见的性质和变化,认识一些常见的物品。
2. 能够研究和掌握有关植物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
环境和生长性。
3. 能够初步认识天文知识,了解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的基
本特征及其与我们的关系。
4. 能够了解有关健康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物体的性质与变化
1. 万物皆有性质。
2. 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质地都是物体的性质。
3. 物体可以发生变化。
第二章常见物品
1. 常见物品的生产来源和用途。
2. 常见物品的特点和用途。
第三章植物的基本知识
1. 植物的主要部分。
2. 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性。
第四章天文知识初步
1. 太阳、月亮、星星的基本特征。
2. 太阳、月亮、星星与我们的关系。
第五章健康卫生
1. 疾病的预防。
2. 身体各部分的基本卫生知识。
三、教材选择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知识、太阳、月亮、星星与我们的关系等。
教学难点: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的顺口溜。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探究法等。
教学手段:教具、多媒体等。
六、教学计划
七、评估方法
1. 日常评估。
2. 通过小组实验、说课等来考察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求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中建立正确的知识观、态度观和价值观。
湘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下册由“推力与拉力”、“植物的生长”、“四季”、“磁铁的奥秘”、和“多彩的人工世界”五个单元组成。
五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推力与拉力”单元共2课,分别是《1.推拉游戏》、《2.力与形变》。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通过游戏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推力与拉力;第2课通过改变橡皮泥的形状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植物的生长”单元共3课,分别是《1.植物角》、《2.植物在生长》、《3.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通过建植物角、认识植物角中的植物了解这些植物的不同和相同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第2课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将植物生长的情况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第3课探究植物生长需要什么,了解水、阳光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季”单元共2课,分别是《1.春夏秋冬》、《2.四季变化的影响》。
以下是这2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春夏秋冬》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四季的特点和变化,第2课了解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磁铁的奥秘”单元共4课,分别是《1.神奇的磁铁》、《2.磁铁的磁极》、《3.磁极的指向》、《4.磁极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这4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初步认识磁铁,知道磁铁有两极,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探究磁铁间同极互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多彩的人工世界”单元共2课,分别是《1.认识人工世界》、《2.人工世界的作用》。
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人工世界,它与自然世界的区别;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时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能区分人造物和自然物,利用自然物设计制造人造物。
二、学情分析经过一年多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优秀7篇)
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优秀7篇)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正规学习,已经进一步认识了科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知道在科学课上认真听讲,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掌握了科学教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天气方面的知识、太阳月亮星星方面的知识、力和光方面的知识等等。
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
不过,仍有少部分同学上课不能安静的听老师讲课,也不喜欢和同伴合作交流,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都不太理想。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这部分同学加强引导,端正其科学学习的态度,力争使同学们都达到科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共分四个单元,12课,还有一个专项学习。
第一单元他们是用什么做的,包括三课内容,分别为《认识常见的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
材料的发现、发明及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材料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本单元基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目的是丰富学生对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认识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第二单元玩磁铁,共有三课内容,分别为《磁铁的磁力》《磁铁的两极》《自制指南针》。
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铁总是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通过阅读材料和收集资料,懂得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舒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分为三课内容,分别为《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土壤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也孕育了生命。
本单元的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调查、实验和记录,交流研讨各自发现,从而丰富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知道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喜欢动物、植物,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有趣的发现。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名称: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一些生物为什么需要水、空气、阳光等,明确水、空气、阳光的保护意义。
2. 回顾身边的水源、多种水的用途和重要性,认识水的循环过程。
3. 了解地球是蓝色星球,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初步了解四季和昼夜的变化。
4. 了解寒冷的原因及对人们的影响,认识保暖措施和防寒措施。
5. 了解几种天气变化现象,如风、云、雪(雨)等,了解各种气象仪器的作用。
6. 观察了解一些食物的来源及其生长条件,初步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单元:水1.1 水的来源和用途1.2 水的循环过程1.3 水的保护2. 第二单元:地球2.1 地球是蓝色星球2.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3 春夏秋冬和昼夜的变化3. 第三单元:寒冷和保暖3.1 寒冷的原因及对人们的影响3.2 保暖措施和防寒措施4. 第四单元:天气4.1 风、云、雪(雨)等天气现象4.2 各种气象仪器的作用5. 第五单元:食物与环境5.1 食物的来源及其生长条件5.2 保护环境四、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2. 互动教学法3. 课堂讨论法4. 观察实验法五、教学评价:1. 以小组活动为主,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2. 经常进行回答问题、小测试和基础知识检测,加强知识点的巩固。
3. 注重学生的课外学习和观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和观察实验体验科学的乐趣。
4.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果,及时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进度。
新湘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以“作用与变化、结构与功能”两方面内容为重点,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安排了“推力与拉力”“植物的生长”“四季”“磁铁的奥秘”和“多彩的人工世界”5 个主题单元, 13课。
选择儿童常见的橡皮泥、皮球、磁铁、折扇、人、动植物、四季等为探究对象,布设了28个丰富有趣的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小制作、小实验、照顾植物、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通过观察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来认识推力、拉力、弹力磁力;通过探索阳光、水、冷热(气温)等因素对植物生长、人和动物活动的影响,发现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春夏秋冬的特征和四季变化的影响;通过认识人工世界的物品特征、结构和功能,渗透技术思想,引导学生主动追寻引起事物变化的成因(或作用条件),渗透结构与功能的关联,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第一单元“推力与拉力”:教材按“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编排推、拉及其相互作用的认知顺序,从“推拉游戏”入手,让学生直接体验推力、拉力作用,引领学生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认识常见的推力与拉力”;再让学生经历制作橡皮泥玩具和挤压、拉伸弹簧、皮球、皮筋等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作用效果,渗透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按功能和认知层次布设“植物角”“植物在生长”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三课。
第一课先让学生建植物角,观察、辨认植物,制订照顾植物的计划,旨在为本单元的后续活动提供多样本探究对象,为下一课设计实验和制订观察计划奠定基础;第二课引导学生边照顾植物边观察、测量并记录植物生长的信息,旨在为下课归因分析提供证据,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测量、记录等技能;第三课旨在引导学生分析第二课的观测记录,寻找植物生长不好的原因,分享交流照顾植物的经验,归纳得出植物生长需要水和阳光。
第三单元“四季”,教材围绕“四季”从“比较特征、发现变化、关注影响”三个层次布设两课“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影响”。
湘科版最新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株董路小学2019年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执教者:张赛一、指导思想科技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教材分析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是最新修订的科教版教材,包括五个单元,共分为13课。
因为是新教材,所以在本册教材中融合了以前科学学习的一部分知识,如推力和拉力的知识,另外在修订思路上面也有所改变,本册教材覆盖了新课标的相关要求,理顺了内容的逻辑关系,并且基于二年级学生水平,减少了知识容量,降低了学习要求,并且还设计了一些有料、有趣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参与课堂、动手实践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2、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明白磁极的吸力最大,知道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3、引导学生通过做一个指南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体会磁铁的磁化现象及磁铁指示南北的特性。
4、引导学生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
5、引导学生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
6、知道通过感觉器官能够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的事物,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并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7、了解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事物和作出反应。
8、通过比较测量,引导学生知道自己身体在生长变化,从而能够关注自己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
湘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 全册。教案
湘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
教案引导学生从直观经验到抽象概念的转化,初步建构推力和拉力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游戏体验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提炼法、讨论法、情境引导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力的作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自己在生活中曾经体验过哪些力的作用。
2.活动1:“推手”“拔河”游戏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推手游戏和拔河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推力和拉力的作用效果,并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推力与拉力的相同与不同,初步认识推力和拉力的概念。
3.活动2:图片判断教师出示四幅图片,引导学生判断图片中所绘画面呈现的是推力还是拉力,进一步拓宽推力、拉力的作用对象,加深对“力”的认识。
4.讨论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生活中更多推与拉作用的实例,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归纳出推力与拉力的相同与不同,初步建构推力和拉力的概念。
5.拓展与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更多的推力与拉力的例子,并让学生思考力与改造自然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力的作用和意义。
七、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游戏和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推力和拉力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理解推力和拉力的相似与不同,认识常见的推力和拉力的应用场景。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图片分析、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教学导入:引导学生参与两个小游戏,体验推力和拉力的不同感受。
活动1“推手”与“拔河”游戏:通过游戏体验,让学生了解推力和拉力的概念,感受力的作用。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推力和拉力的相似与不同,以及在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场景。
活动2认识常见的推力与拉力:通过图片分析,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推力和拉力的应用场景,并讨论可能产生的效果。
拓展巩固:学生活动手册中的图片分析,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推力和拉力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图片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推力和拉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新湘教版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教案
湘教版(新)小学二年级下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推力与拉力第一课推拉游戏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感受推力与拉力的作用效果。
2.科学探究通过“推手”、“拔河”游戏,观察、体验推力、拉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对更多推、拉活动的感受与体验,运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归纳出推力与拉力的相同与不同。
3.科学态度、STSE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建立力与改造自然之间的关联。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拔河用的小木棍、弹簧、纸箱子及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读一读:推一推,拉一拉,你推我拉做游戏,玩玩小弹簧,捏捏橡皮泥,变化之中寻道理。
(二)新课学习1.“推手”游戏(1)讲解游戏规则:两个小朋友为一组,各伸出一只手,两掌相对并接触在一起。
宣布开始后,两人手掌都向对方用力推手,看谁最先被推动。
游戏中脚后移动者为胜。
时间一到,立即停止游戏并归位。
(2)分组游戏。
(3)交流:在这个游戏中,你有什么感受?(4)小结:我推它,它也在推我!我们感受到的这种力叫推力。
2.“拔河”游戏(1)讲解游戏规则: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两人同时分别握住同一根小棍的两端。
宣布开始后,两人开始用力向自己这边拉。
游戏中小棍后离开手或脚后移动者为胜。
(2)分组游戏。
(3)交流:在这个游戏中,你又有什么感受?(4)小结:我拉它,它也在拉我!这种力叫拉力。
推力和拉力都是常见的力。
3.感受生活中的拉力和推力。
(1)拿出一根弹簧,两手用力向外拉开,感受拉力。
(2)准备一个纸箱子,用力使纸箱子移动,感受推力。
(3)交流:你还在什么情况下用到了推和拉?4.认识常见的推力和拉力。
(1)课件展示教材P3四幅图。
(帆船在海上前进、动物拉雪橇等)并逐一分析这些图片展现的是推力还是拉力。
(2)练习:课件展示活动手册练习题图片。
判断推力和拉力。
(三)整理,下课。
第二课力与形变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新湘教版湘语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教案
新湘教版湘语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教案教材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小学科学- 学段:二年级下学期- 版本:新湘教版湘语版教案编写目的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二年级下学期科学课程的内容,提高研究效果和课堂参与度。
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物体和现象,并能正确使用湘语进行表达。
2. 研究科学基本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思考。
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科学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科学观察和思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含以下教学内容:1. 第一课:认识五官- 重点词汇: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听力练:听录音,识别五官的湘语发音- 观察练:将五官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分别指出每个五官- 活动设计:配对游戏,让学生听录音,配对正确的五官图片2. 第二课:花的生长- 重点词汇:种子、土壤、阳光、水- 观察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株花的生长过程- 活动设计:小组合作种植花种子,观察生长变化并记录3. 第三课:日常用品分类- 重点词汇:衣物、食物、玩具、研究用品- 分类练:教师出示不同的日常用品,让学生按照分类放置- 活动设计: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分类图表,列举更多的日常用品分类4. 第四课:动物的特征- 重点词汇:身体、四肢、尾巴、毛发- 观察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动物的特征- 活动设计: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海报,展示不同动物的特征和图片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听力训练、观察练和小组合作活动等,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评价本教案的教学评价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观察评价: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和贡献度。
3. 笔试评价:布置简单的科学知识测试,评价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为了辅助本教案的实施,教师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录音机和录音资料- 五官的图片- 花种子和花盆- 日常用品样本- 动物特征的图片- 小组合作海报制作材料教学安排本教案共计4课时,每课时约45分钟,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认识五官(1课时)- 第二课:花的生长(1课时)- 第三课:日常用品分类(1课时)- 第四课:动物的特征(1课时)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二年级下学期科学课程的内容,提高科学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案一:观察种子发芽教学目标- 能够观察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的过程- 了解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教学准备- 纸巾- 水- 种子- 小花盆- 笔和笔记本教学过程1. 介绍种子发芽的重要性和过程,并让学生思考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2. 学生分组观察种子发芽实验。
3. 每个小组将纸巾折成适合放入花盆底部的大小,湿润纸巾后放入花盆。
4. 将种子均匀分布在纸巾上,轻轻按压使其紧贴纸巾。
5. 每组按照不同条件进行实验,如给水、不给水、放在阳光下等。
6. 学生观察并记录每天种子发芽的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7.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和结论,并讨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尝试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发芽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 学生可以用其他方法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如控制温度、光线强度等。
教案二:磁铁的吸引力教学目标- 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和吸引力- 能够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对磁铁的吸引程度- 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教学准备- 磁铁- 不同物质,如纸张、木头、铁钉、橡皮等- 笔和笔记本教学过程1. 介绍磁铁的基本性质和吸引力,并让学生思考磁铁的使用和应用场合。
2. 学生分组进行磁铁吸引实验。
3. 将不同物质单独放置在桌面上,然后使用磁铁靠近这些物质并观察现象。
4. 学生观察并记录每个物质对磁铁的吸引程度,并进行比较分析。
5.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和结论,并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吸引程度。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磁铁进行实验,并观察其吸引力的区别。
- 学生可以将不同物质按照吸引程度进行分类,了解哪些物质对磁铁有较强的吸引力。
教案三:水的凝固和融化教学目标- 了解水的凝固和融化的过程- 能够观察和记录水的凝固和融化现象- 培养实验和观察的能力教学准备- 冰块- 热水- 温水- 盖子- 温度计- 笔和笔记本教学过程1. 介绍水的凝固和融化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让学生思考冰块的融化速度受什么因素影响。
湘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湘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湘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方面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演唱时很开心、充满了感情。
每名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
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
音乐方面比较差的同学在班中占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准不佳,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视谱不会等。
这些学生对音乐课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小学音乐二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本学期继续运用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
学生的特点还是天真、可爱、好奇的儿童,他们的生活还是以游戏为主,因此,创作和表演是学生喜欢的活动。
动是儿童的天性,创造是人类的希望,从小让学生有这样的良好的创造环境,使学生爱音乐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及创作欲望。
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
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三、教学目的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1《推拉游戏》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1《推拉游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推拉游戏》是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力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材以生活中的推拉游戏为例,引导学生发现力的作用效果,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力的作用原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他们对于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力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力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推拉游戏,发现力的作用效果。
2.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力的作用原理。
3.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力的大小演示器、物体的运动状态演示器、推拉游戏道具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推拉游戏道具,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力的大小演示器,引导学生关注力的作用效果,激发学生对力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力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推拉游戏,亲身体验力的作用效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推拉游戏中的力的作用效果,巩固对力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推拉游戏,还有哪些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力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至三单元)
第一单元推力与拉力推拉游戏一、教材分析人们对力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但要逐步过渡到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达到物、我的分离,即科学的客观性,需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一些因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现象,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其共同特征。
教材按概念建构的认知流程:“示例聚焦(“推手”与“拔河”游戏)一一类比举证(“你还在什么情况下用到了推和拉")一归纳提炼(初步认识什么是推力、拉力)→拓展迁移(寻找生活中的推力与拉力的例子)”,同时按由近及远、由自身直接体验到间接观察的顺序(“人与人一→人与物一一物与物”)编排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游戏的体验中,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抽象等探究过程,引领他们发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体验中觉察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可能存在关联,初步建构推力和拉力的概念。
第一个活动(“推手与拔河游戏”)包含两个小活动,一是推手游戏,感受推的用力方向及用力后身体的感受;二是拔河游戏,感受拉的用力方向及用力后身体的感受;旨在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感官直接感受与体会推与拉的作用效果的异同;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列举并比较、分析生活中更多推与拉作用的实例,接着用场景讨论图,引导学生在调取已有的感知经验基础上,加以梳理和提升,初步建立推力与拉力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第二个活动主要是前一活动的拓展迁移,教材中给出了四幅图片,要求学生能够判断图中所绘画面呈现的是推力还是拉力。
在四幅图片中有两幅有人出现,还有两幅图片则完全没有人出现,旨在引领学生类比推理物体对物体的“推、拉作用”,逐步拓宽推力、拉力的作用对象,关注力的共同特征“相互作用”",隐性渗透力的两个作用效果一“改变运动”“改变形状”,加深对“力”的认识,达到物、我的分离,即科学的客观性。
活动1是活动2的铺垫,建议活动1教师定位于“教”和“扶”,活动2教师定位于“扶”和“放”。
二、教学目标1.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感受推力与拉力的作用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以“作用与变化、结构与功能”两方面内容为重点,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安排了“推力与拉力”“植物的生长”“四季”“磁铁的奥秘”和“多彩的人工世界”5 个主题单元, 13课。
选择儿童常见的橡皮泥、皮球、磁铁、折扇、人、动植物、四季等为探究对象,布设了28个丰富有趣的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小制作、小实验、照顾植物、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通过观察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来认识推力、拉力、弹力磁力;通过探索阳光、水、冷热(气温)等因素对植物生长、人和动物活动的影响,发现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春夏秋冬的特征和四季变化的影响;通过认识人工世界的物品特征、结构和功能,渗透技术思想,引导学生主动追寻引起事物变化的成因(或作用条件),渗透结构与功能的关联,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第一单元“推力与拉力”:教材按“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编排推、拉及其相互作用的认知顺序,从“推拉游戏”入手,让学生直接体验推力、拉力作用,引领学生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认识常见的推力与拉力”;再让学生经历制作橡皮泥玩具和挤压、拉伸弹簧、皮球、皮筋等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作用效果,渗透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按功能和认知层次布设“植物角”“植物在生长”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三课。
第一课先让学生建植物角,观察、辨认植物,制订照顾植物的计划,旨在为本单元的后续活动提供多样本探究对象,为下一课设计实验和制订观察计划奠定基础;第二课引导学生边照顾植物边观察、测量并记录植物生长的信息,旨在为下课归因分析提供证据,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测量、记录等技能;第三课旨在引导学生分析第二课的观测记录,寻找植物生长不好的原因,分享交流照顾植物的经验,归纳得出植物生长需要水和阳光。
第三单元“四季”,教材围绕“四季”从“比较特征、发现变化、关注影响”三个层次布设两课“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影响”。
第一课以“找春天”为例,旨在引导学生基于观察比较,自主寻找其他季节各自的特征,描述四季的特点;第一课末和第二课初,引导学生比较四季特征的不同点,发现四季特征的变化及四季随时间循环变化的特点;第二课按由近及远的顺序编排四季影响的对象:
“我们(穿着)→人们(活动)→植物(形态结构)→动物(行为)”,引导学生寻找更多四季对这些对象的影响证据。
渗透人类、动植物、气候、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按“重演磁铁科技史”关键步骤:“天然磁石→磁铁的磁性→磁铁的磁极→磁极的指向→指南针的发明→磁极的相互作用”,简约编写,布设4课。
第一课“神奇的磁铁”,按发现特性、应用特性的认知逻辑,设计 3 个递进活动,旨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的磁性,发现磁铁可隔空、隔物吸铁,并应用于“沙里寻针”;第二课“磁铁的磁极”,旨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磁铁的两个磁极;第三课“磁极的指向”,设计“模拟司南”“自制指南针”两个重演科技史的活动,旨在让学生成功体验“指南针的发明”过程,认识磁极的指向性;第四课旨在引领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磁极的相互作用”规律,应用规律“辨认磁极”。
第五单元“多彩的人工世界”,按学生的认知逻辑设置为“认识人工世界”“人工世界的作用”两课。
第一课教材从两个层面来认识“是什么”的问题,先用案例引导学生归纳人工世界的共同特点,区分人工世界、自然世界,再在教师的帮助下,归纳人工世界与自然世界的联系;第二课教材从“点线面”三个层面认识“有什么作用”的问题。
点:教材首先通过“做扇子”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扇子的降温作用,培养学生的制作、评估学技能。
线:再引导学生列举更多的人造工具或物品,了解它们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面:通过古代和现代在衣、行、用等方面的比较,从面上感受科技产品的便利快捷舒适等作用和“人工世界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激发探究兴趣,多角度认识力与形变。
2. 说出植物需要水和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培养学生坚持和用证据说话的意识,合作意识,激发探究兴趣。
关爱植物。
3.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等的影响;乐于表达和分享,尊重事实。
4. 列举生活中常用的不同外形的磁铁。
描述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知道指南针中的小磁针是磁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说出磁铁总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
知道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培养学生爱国自豪感、使命感。
尝试多角度、尝试认识事物,尊重事实,合作学习。
5. 知道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
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认识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乐于表达和倾听,了解人造世界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了解人们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改善生活环境。
6. 本册重点训练观察、比较、描述、记录、提出问题等技能,指导学生设计简单实验(如“哪里磁力大”“磁极的指向”活动)、进行小制作(如“自制指南针”“做扇子”活动),渗透比较、归纳抽象建立概念的思维过程(如磁性、人工世界)。
三、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自己执教班级情况撰写…………
四、教学措施
1.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年级下册,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制作等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搞好本学期科学课教学,既要了解本期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还要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识特点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心理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精心安排多种活动。
(3)尊重每一位学生。
2.加强教学组织,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二年级学生,对于学科特色分明、实践活动丰富的科学课,大多会表现出毫不掩饰的喜欢,同时也会暴露出不知顾忌的问题,如对教师提出过的一些学习要求有的还做不到,有的遗忘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
这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共性问题,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根据这个特点,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教学组织工作。
(2)注重科学课教学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明确观察要求,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透过观察,我们可以领略这个奇妙的世界。
从观察所得的信息能引发我们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作出解释以及作进一步的探究。
观察能力是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技能,是发展其他探究技能的基础。
搞好观察活动,要注意以下问题:
(1)准备好观察材料。
(2)把握各课的观察重点。
(3)掌握观察活动的基本步骤。
4.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1)保持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空间。
(2)遵循规定的安全实验程序。
(3)建议并执行恰当的安全操作步骤。
(4)意识到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如安全隐患,如在用火加热或使用化学药品时可能出现的灼伤;使用玻璃器皿或锐器时可能出现的刺伤;观察动植物实体时可能出现的意外伤人;以及感官观察时的安全隐患,如强光、强噪声、强刺激异味;户外活动触动不明物体,等等。
(5)认真按照教材和教师的指导、示范进行活动 ( 包括户外)。
(6)始终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