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复习题
天气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1)
第一章1.从力的平衡观点说明为什么在北半球大尺度系统运动中,高压内空气作顺时针旋转?2.下图为单站高空风分析图上的热成风T v ,试分析: (1).冷平流及暖平流层次(2).3KM 高度上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3).5—6KM 高度上的平均温度梯度方向。
3.等压面分析比等高面分析有哪些优越性?5.由梯度风风速率公式⎪⎪⎭⎫ ⎝⎛∂∂---=n P R f f R v T T f ρ422说明高压中心附近等压线不应分析得很密,而在高压边缘等压线应分析得密集些?6.已知摩擦中实际风为东南风(如下图所示)试画出此时摩擦力F ,地转偏差D ,地转风g v ,等压线及水平气压梯度力G、 7.已知在摩擦层内,某测站为西北风,试作图表示G (水平气压梯度力),A (水平地转偏向力),F (摩擦力),V (实际风),g V (地转风)的结构态势。
8.850hPa 某地区的流场如下图所示,试在图中两条虚线与两条平直流线之间的区域标出变压风1D,横向地转偏差2n D ,纵向地转偏差2s D ,并说明该区域有辐合还是辐散?(注意此系统是自东向西移动)9.简述热成风的成因第二章1.解释在稳定大气中,冷锋上山(爬坡),此锋是加强还是减弱?2.下图为地面天气图上的冷暖锋的分布,试沿AB 线作一空间垂直剖面图请画出垂直剖面图上锋附近及其周围等温线的分布示意图。
3.由上图单站高空风判断测站上空是否有锋存在?若有试确定锋的类型,锋所在高度及锋线的走向,并简述理由。
4.证明锋面移速公式()αρρtg g t P t P C N L N L x -∂∂-∂∂-=,讨论此公式成立的条件及冷暖锋移速大小与何有关?5.某日某时地面图上有一冷式锢囚锋(如图所示)分别画出通过AA ',BB ',CC '的垂直剖面示意图(请标出锋附近及其周围等温线分布)6.判断图中单站上空有无锋存在,锋的走向及性质是什么?7.标出图中地面锋线对应的大致位置及性质8.某日某时地面图上有一暖式锢囚锋(如图所示)分别画出通过AA',BB'和CC'的垂直剖面示意图(请标出锋附近及其周围等温线分布)9.极锋锋区与副热带锋区有何不同?10.请用运动学公式导出锋面的移速公式(锋面作为密度的零级不连续面处理)第三章1.在图中标出,无相对涡度平流及正、负相对涡度平流区。
地理七年级上册培优复习专题(中图版)专题09天气与气候(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中图版)专题09天气与气候一、选择题1.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地理角度看,“春风”应指()A.冬季风B.夏季风C.海陆风D.东北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古诗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地理角度看,“春风”指的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夏季风,故选B.2.下列有关我国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B.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C.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D.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答案】B【解析】有关我国气候的叙述,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故选B。
2019年山西省各地公布了供暖开始时间,其中朔州市为10月25日,太原市为11月1日,运城市为11月15日。
读“山西省行政区划图”、“中国供暖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3.山西省的朔州、太原、运城供暖开始时间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国家政策4.我国集中供暖区域和未集中供暖区域的分界大致是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C.400mm年等降水量线D.秦岭—淮河线【答案】3.A4.D【分析】3.由题目可知,山西省的朔州、太原、运城供暖开始时间不同,这是由于三城市的纬度不同,气温差异较大导致的,朔州纬度高、气温低,最先供暖,而运城纬度低,气温高、最后供暖,故选A。
4.由右图可以看出,我国集中供暖区域与未集中供暖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该分界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1月0摄氏度等温线经过线,故选D。
5.我国最主要的降水类型是()A.地形雨B.对流雨C.锋面雨D.台风雨【答案】C【解析】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受冷暖空气的影响,最主要的降水类型是锋面雨,故选C。
天气学复习题
天⽓学复习题1.卫星云图上常见的云型和云系?带状云系涡旋云系云线云团细胞状云系逗点云系斜压叶状云型2.锋⾯云系的云图特征?成带状云系,其长度为数千公⾥,宽度则视锋的活跃程度⽽定,窄的只有2-3个纬度,宽的达8个纬度左右,平均约4-5个纬度3.⾼空槽云系的特征?1、⾼空槽云型500HPA南北向槽线位置的三种云型:①锋⾯云带断裂处:槽线经过锋⾯云带的断裂处②增强的积云:在洋⾯冷锋后⾯的细胞状云系中,对应500HPA正涡度平流区,积云增强,最终形成逗点云系,槽线位于这⽚增强积云区的左边或定在逗点云系的后边界上。
③卷云条纹:在低纬副热带的洋⾯上,卷云线的⾛向代表⾼空风向,所以槽线可定在卷云⾛向呈⽓旋性弯曲的地⽅。
④500hpa 槽线定在盾状卷云区的后界。
⑤青藏⾼原上500hpa槽线的槽前,有时仅出现⼀⽚⼩的反⽓旋式弯曲卷云。
⑥青藏⾼原的东南部由于⼤⽓具有湿对流不稳定,在500hpa南⽀槽前常出现成⽚积⾬云区,槽线定在云区后界。
当槽线呈东北—西南⾛向时,槽线不与锋⾯云带相交。
4.急流云系的云图特征?呈带状,且以卷云为主,在IR上表现更清楚。
5.在卫星云图上确定急流轴的四条规则?①卷云盾出现在急流的反⽓旋⼀侧,该卷云盾称作斜压带卷云。
②没有斜压带卷云出现,但有其它⾼云或中云组成的云带存在,急流跨越云带下游处的最前⽅③当没有⾼云出现时,急流轴常为开⼝状细胞云系和闭⼝状细胞云系的分界线④综合使⽤上述三条规则。
6.温带⽓旋云型的云图特征?包含有斜压带卷云涡度逗点云变形带卷云三部分。
7.雷暴云团的云型特征?雷暴云团:以产⽣冰雹、⼤风和雷暴等剧烈天⽓为主。
其云型呈椭圆形,长轴与风的垂直切变⾛向⼀致。
初⽣时表现为较⼩的密实⽩亮⼩云块,边界光滑;成熟时,在其⾼空风⼀侧边界光滑整齐,下风⽅⼀侧为⽻⽑状卷云砧,边界模糊。
移速较快,⽣命史短。
8.暴⾬云团的云型特征?暴⾬云团:以暴⾬天⽓为主。
其云型呈圆形、椭圆形或涡旋状,也有半圆与颗粒状的,⼏个云团同时出现时也常呈离散状。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一、填空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4、(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5、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6、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7、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8、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10、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11、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12、(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
13、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4、(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5、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2009年预报集训第一阶段复习题
2009年预报集训第一阶段复习题-天气学(黄继用)一、单选题1.地转参数f是(D)A.相对涡度B.地转涡度C.地转涡度在水平面上的分量D. 地转涡度在垂直方向的分量2.关于涡度与散度阐述正确的是(D)A.涡度与散度都是标量B. 涡度与散度都是矢量C. 涡度是标量,散度是矢量D. 涡度是矢量,散度是标量3.关于南亚高亚与副热带高压主要成因正确的是(B)A.南亚高压是动力性高压,而副热带高压是热力性高压B.南亚高亚是热力性高压,而副热带高压是动力性高压C.南亚高亚与副热带高压都是动力性高压D.南亚高亚与副热带高压都是热力性高压4.从下面自由大气中高空风观测中能肯定不是斜压大气的是(D)A.风随高度顺转B.风随高度逆转C.风随高度方向不变,风速改变D.风随高度风向不变,风速也不变5.大气环流季节性转换,一年中有两次突变,它们出现在(C)A.1月和7月B.4月和10月C.6月和10月D.3月和6月6.控制大气环流有四大因子,如果只有太阳辐射一种因子,则南半球地面风的分布是(C)A.全是北风B.全是东南风C.全是南风D.高纬为南风,低纬为北风7.初始大气层结静力稳定,但整层抬升到一定高度时,就变为静力不稳定。
这是(D)层结特性所造成的。
A.温度随高度减小B.相当温度随高度增加C.比湿随高度减小D.假相当位温随高度减小8.北槽南脊中间出现西风急流,用相对涡度平流分析急流入口区两侧地面到本层垂直运动,背风而立,正确的是(A)A.右侧为上升气流,左侧为下沉气流B.右侧为下沉气流,左侧为上升气流C.左、右侧都为上升气流D.左右侧为下沉气流E.无法判定9.北槽南脊中间出现西风急流,用地转偏差分析急流出口区两侧环流,正确的是(B)A.正环流B.反环流C.不能确定二、多选题1.P坐标与Z坐标相比(ABD)A.P坐标水平运动方程中,不出现未知的密度B.P坐标连续方程更加简单C.P坐标热流量方程更加简单D.在同一纬度上,P坐标各空间点位势梯度大小就确定了各点的地转风速的大小,而Z坐标还要根据密度大小来确定。
《天气学原理》复习题
天气学原理复习题1、站在转动的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力有哪些?各作用力定义、表达式及意义如何?答: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惯性离心力、重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分析(1)、气压梯度力: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时,单位质量气块上受到的净压力称为气压梯度力。
表达式:拉普拉斯算子:-▽p 为气压梯度,由气压分布不均匀造成。
G 的大小与ρ成反比,与▽p 的大小成正比 G 的方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心引力:地球对单位质量的空气块所施加的万有引力。
表达式: 其中:K :万有引力常量,M :地球质量 , a :空气块到地心的距离 大小: 不变,常数方向: 指向地心。
(3). 摩擦力: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的净粘滞力。
表达式:其中: 为粘滞系数 大气为低粘性流体,一般只在行星边界层(摩擦层)考虑摩擦作用,自由大气中则忽略摩擦作用。
(4)、视示力:由旋转坐标系的加速作用而假想的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1. 惯性离心力: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外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但站在转动地球上( ) 观测它的运动,发现它是静止的( ),这必然引入一个与向心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此力称为惯性离心力。
表达式: 大小:与纬圈半径成正比,即:与纬度成反比 ;方向:在纬圈平面内,垂直地轴指向外2.地转偏向力(科氏力)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运动( ),发现在北半球有一个向右偏的力,在南半球向左偏的力。
称此力为地转偏向力,又名科氏力。
表达式:V A ⨯Ω-=2地转偏向力的大小:(1)与相对速度|V|大小成正比(因角速度为常 数);当|V|=0时,A=0,只有在做相对运动时,A 才存在。
(2)与速度夹角也成正比。
水平地转偏向力:大气中垂直运动一般也较小,气块主要受x 方向和y 方向地转偏向力,即: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地转偏向力方向:与垂直地轴和速度方向垂直,只能改变气块的运动方向,不能改变其大小。
天气学复习题
(3). 摩擦力: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的净粘滞力。 表达式:
其中:为粘滞系数大气为低粘性流体,一般只在行星边界层(摩擦层)考虑摩擦作用,自
由大气中则忽略摩擦作用。
(4)、视示力:由旋转坐标系的加速作用而假想的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 1. 惯性离心力: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外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但 站在转动地球上()观测它的运动,发现它是静止的(),这必然引入一个与向心力大小相
d13、正压大气、斜压大气含义是什么?热成风为什么会发
生在斜压大气中?
正压大气:密度仅为气压的函数,ρ= ρ(p)。等压面、等密度面和等温面重合在一起,
Vg 0
等压面上温度梯度为零,地转风不随高度变化 p
,无热成风.
斜压大气:密度是气压和温度的函数ρ= ρ(p,T)等压面与等密度面或等温面相交,等
h •Vg 0
Vh D Vg h •Vh h • D h •Vg h •Vh h • D
地转偏差的辐散或辐合实际是水平风的辐散或辐合。
D V Vg
摩擦层中的地转偏差
1 f
k F
地转偏差指向摩擦力方向右侧。摩擦层中由于摩擦作用,低压辐合上升,高压辐散下沉。 北半球,摩擦层中,风向指向低压 自由大气中的地转偏差,加速度引起的地转偏差 D
地转偏差垂直于加速度的方向,并指向加速度方向的左方(图 1.35),其大小为:
15、在讨论地转偏差时,反映在自由大气中的低层和高层各以什 么为主?
低层以变压风辐散(合)为主,高层以纵向、横向辐散(合)为主:
d16、解释处在高空槽前脊后这块区域高低层辐合辐散情况
(要求用地转偏差概念解释)
由于槽脊自西向东移动,槽前脊后必有负变压发生,有变压风的辐合;槽后脊前有 正变压发生,有变压风的辐散。 槽前脊后区有切向地转偏差辐散,槽后脊前区有切向地转偏差辐合。 由于槽前脊后的上部等高线辐合有指向低压的法向地转偏差,下部等高线辐散有指 向高压的法向地转偏差,所以槽前脊后有法向地转偏差的辐散,而槽后脊前有法向 地转偏差的辐合。 一般来说,中纬度对流层中,高层以法向和切向地转偏差造成的辐合辐散为主,低 层以变压风造成的辐合辐散为主,所以在高层槽前脊后辐散,槽后脊前辐合;在低 层槽前脊后辐合,槽后脊前辐散。因此,槽前脊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上升运 动;槽后脊前低层辐散,高层辐合,有下沉运动
天气和气候复习题及答案.doc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知识导学:天气及其影响短时间、经常变化天气的特点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差别大天气对人类的影响:交通、生活、生产、战争等意义天气预报生产过程内容:阴晴、风、气温、降水等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卫星云图天气符号识别简单天气预报图污染指数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本节的重点是以熟练识别卫星云图中的基本色彩和常用天气符号的含义为基础,达到看懂简单天气预报图的目的。
学习时,可以先从对比、区分不同颜色和符号的意义(形状)出发,结合制作天气符号卡片、识别天气符号竞赛、天气预报接力赛、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节目等活动,加强对它们的掌握。
理解天气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本节的又一重点。
学习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实例和亲身感受说明天气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天气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综合能力训练:一、填空: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的。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风、和降水的情况。
3、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大小。
温度是大气的程度。
4、风向是风的。
风力是风的。
5、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
一、单项选择:1、降水概率为 100%表示;降水概率为0 表示。
A、可能有雨,肯定无雨 B 、肯定有雨,可能无雨C、可能有雨,可能无雨 D 、肯定有雨,肯定无雨2、当天空布满云时,为;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
A、阴天、多云 B 、多云、晴C、阴天、晴 D 、多云、阴天3、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对人体健康;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对人体健康。
A、大,有利;小,有害 B 、大,有害;小,有利C 、小,有利;大,有害D 、小,有害;大,有利4、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六级西风”的是。
(图 1)A 、B 、C 、D 、5、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霜冻”的是。
初中地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北向南递减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海洋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洋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3)图中等温线北半球比较弯曲,南半球比较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纬度差异C.地形因素D.人为原因【答案】(1)D(2)A(3)A【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一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3)解析: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较大,等温线较平直,而北半球则因为海陆相间分布,同季节海陆气温不一样,所以等温线较弯曲。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
(3)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2.漫画《地球出汗》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B. 局部不断发生战争C. 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D.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答案】 D【解析】【分析】漫画反应的现象,指全球的气侯变暖,又称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相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高等天气学复习题
高等天气复习纲要1、什么是定常波,说明北半球定常波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
定常波:时间平均值的纬向偏差,即:*[]A A A =-,表示为某物理量气候上的纬向不对称性(大气平均状况)。
(1)水平分布特征冬季:厚度场:**300850Z Z -1)(量值):定常扰动在50oN 达到最大值,中纬度的正距平区近似于定常波的脊区,主要位于大洋东部;而负距平区主要位于两大陆的东部。
(高度场的槽区和脊区)2)(正负):以30oN 为界南北距平分布的符号几乎相反,而且这种高低纬具有不同状态的特征在其它层次对其它要素也很明显。
可以看到PNA (太平洋北美型),EU (欧亚型)、WP (太平洋西部)与EA (太平洋东部型)型的分布。
夏季: 1) 夏季定常波的高度场和温度场都在300N 附近达到最大振幅。
2) 主要是青藏高压和两个大洋槽,其次是大西洋槽伸入到地中海的部分、北非和落基山的反气旋。
3)200hPa 高度场与海平面气压场分布相反:大陆热低压和海洋高压。
(2)垂直分布特征冬季:高度场1)在中高纬度,位势高度扰动的垂直位相随高度有明显的向西倾斜,向上可一直伸展到平流层下部。
反映在定常波的热通量上,在各层都是向极地输送的,并在850hPa和200hPa达到最大值。
2)在600N,定常波的垂直结构表明波动的振幅一直扩展到对流层下部而没有衰减,这种定常波称为垂直传播的波型。
3)但是在450N和250N,波动的最大振幅出现在对流层顶附近,扰动随高度减小,这种波型称为垂直截获的波型。
温度场1)温度扰动的最大振幅在中高纬位于近地面,表明中高纬的温度与下垫面地形有密切的关系,最冷的空气位于两大陆的东岸,较暖的空气位于西岸,而在副热带最强的扰动位于300hPa附近。
2)和高度场比较,地面温度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大致位于高度场最大值和最小值以西3/4波长处,表明随高度有比较明显的向西倾斜。
3)温度扰动垂直结构随纬度的变化,在低纬为截获波的特征,即平流层和对流层温度扰动的位相相反。
天气学总复习题
浙江省预报员预报竞赛-天气原理与方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暖锋前部由于高空强暖平流减压作用,故常有()中心。
A) 正变压 B) 负变压C) 零变压 D) 大变压2.暖式锢囚锋天气区比冷式锢囚锋天气区宽度约大()。
A) 1倍 B) 10倍C) 100倍 D) 200倍3.锋附近风场为()切变。
A) 反气旋式 B) 气旋式C) 无 D) 无规则4.槽线是等压面图上低压槽内()曲率最大处的连线。
A) 反气旋性 B) 气旋性C) 无 D) 螺旋性5.长波槽多为()。
A) 冷槽暖脊 B) 冷槽冷脊C) 暖槽冷脊 D) 暖槽暖脊6.西风带中,槽线向西倾斜的槽称为()槽。
A) 前倾 B) 后倾C) 垂直 D) 倒槽7.高空急流附近风的垂直切变约为()。
A) 5m/s/km B) 5-10m/s/kmC) 15-20m/s/km D) 25-30m/s/km8.高空急流轴的左侧有()相对应。
A) 负涡度与反气旋式风切变 B) 正涡度与气旋式风切变C) 正涡度与反气旋式风切变 D) 负涡度与气旋式风切变9.T-lnP图上,层结曲线表示测站上空()状况。
A) 气温垂直分布 B) 湿度垂直分布C) 风速垂直分布 D) 露点温度垂直分布10.T-lnP图上,状态曲线表示气块在绝热()过程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状况。
A) 上升,下沉 B) 水平运动C) 静止 D) 湍流交换11.T-lnP图上,红色面积为正不稳定面积,其中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侧。
A) 右 B) 左C) 重合 D) 不确定12.T-lnP图上,兰色面积为负不稳定面积,其中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侧。
A) 左 B) 右C) 重合 D) 不确定13.空间垂直剖面图上,锋区内等位温线密集,其走向与锋区上下界()。
A) 垂直 B) 平行C) 斜交 D) 不确定14.空间垂直剖面图上,在上升运动区,等位温线为自地面向()方向伸展的舌状高值区。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试题(附答案)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读某市某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某市的天气状况是()A.多云转阵雨B.多云转雨夹雪C.晴转多云D.阴转小雪2.某市这天空气质量是()A.轻度污染B.中度污染C.重度污染D.严重污染3.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常遭受台风袭击,以下天气符号表示台风的是()A.B.C.D.2021年3月我国连续遭遇多次沙尘暴天气,图为3月28-29日沙尘暴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天气预报中沙尘暴的符号是()A.B.C.D.5.图中受到强沙尘暴影响的地理区域主要位于()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月14至15日,一场近十年来影响强度最强、范围最广的沙尘暴席卷了我国北方地区。
受其影响,西安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严重污染,而同为陕西的汉中市空气质量级别却为优。
下图为两城市位置示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符号中表示沙尘天气的是()A.B.C.D.7.沙尘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它能使()A.土壤肥力增加,农业增产增收B.大气能见度降低,交通隐患增加C.山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D.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会急剧上升8.这次沙尘天气过程中,陕西汉中市空气质量仍为优,未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汉中市距离沙尘源地较远B.沙尘天气势力弱,强度小C.汉中市降水丰富湿度较大D.秦岭山地阻挡作用显著下图示意某学习小组所做“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实验及其数据记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A.纬度B.海陆C.地形D.季风10.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纬度越低,气温越高B.海拔越高,气温越低C.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D.陆地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读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1.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气温从低纬问高纬度迹渐降低②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更曲折③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气温变化越小④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不一样A.①②B.①④C.③②D.②④12.影响甲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13.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是指降水的()A.季节变化B.年际变化C.季节分配D.日变化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A. 风和日丽B. 四季如春C. 累风骤雨D. 阴转多云(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A. 赤道地区降水少于极地地区B. 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少于内陆地区C. 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D. 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答案】(1)B(2)C【解析】【分析】(1)气候是大气的多年的平均状态,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气候;风和日丽,累风骤雨,阴转多云,描述的是天气;B符合题意。
(2)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点评】(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
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a.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b.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c.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2.从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工厂运送天然气到东亚各港口,有经大西洋的以往常规航线和经白令海峡的北冰洋航线(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以往常规航线相比,北冰洋航线日趋重要。
下列原因不可信的是()A. 航行更省时B. 航程更短C. 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D. 北冰洋沿岸气候严寒,城市和港口稀少(2)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以铁路为主B. 地跨亚欧两洲,亚洲部分占国土面积的3/4C. 消费品制造业发达,重工业落后D. 太平洋沿岸的圣彼得堡是全国第一大城市【答案】(1)D(2)B【解析】【分析】(1)北冰洋航线日趋重要,主要原因有航行更省时,航程更短,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使航线更安全了;北冰洋沿岸气候严寒,城市和港口稀少是北冰洋航线的劣势;D符合题意。
运城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欧洲西部的沿海和内陆气候差异较大。
如图示意欧洲西部同经纬度地带5个城市冬季和夏季气温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欧洲西部气温年较差自西向东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别是()A. 变小地形起伏B. 变小人类活动C. 变大纬度位置D. 变大海陆位置(2)城市甲所在国家粮食产量较少,主要原因是()A. 夏季光热不足B. 灌溉水源短缺C. 平原面积狭小D. 农业科技落后【答案】(1)D(2)A【解析】【分析】(1)欧洲西部气温年较差自西向东变化的特点是温差越来越大,这是由于自西向东离海越来越远,气候的大陆性特征越来越强导致的,故选D。
(2)城市甲所在的国家是英国,该国粮食产量较少,主要是由于这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选A。
【点评】(1)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①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②海陆位置: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③地形:一般情况下山地小于谷地。
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④天气: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⑤植被: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2)欧洲西部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最典型的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不适合谷物生长,但适合多汁牧草生长,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适合发展园艺业。
2.读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上图中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 同纬度的①②两地,若①是陆地,②是海洋,此时该地区是冬季B. 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C.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世界气温随纬度变化的规律D.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2)若①地位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下列气温和降水资料反映的气候类型与其一致的是()A. B.C. D.(3)若②地为亚欧大陆东岸的滨州市,下列月份与季节搭配正确的是()A. 1—3月为春季B. 9—11月为秋季C. 10—12月为冬季D. 5—7月为夏季【答案】(1)C(2)C(3)B【解析】【分析】(1)根据等温线分布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常见天气系统复习题2
常见天气系统复习题2一、选择题某月5日10时至6日10时,某天气系统过境我国江淮地区某城市,下图为该城市该时段气温变化曲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A.高压B.低压C.冷锋D.暖锋2.与过境前相比,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当地A.气温升高B.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C.气压降低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2014 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
科学家认为,一种叫做“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
下图为大气运动正常路径与大气受阻塞后路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控制巴西东南部地区的天气系统为( )A.反气旋B.气旋C.冷锋D.暖锋4.关于“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以及其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叙述全面的是( )①该气流为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②使巴西东南部地区干旱少雨③使亚马孙河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大幅增加④该气流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大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读“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6000 m高空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6.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此时该地区近地面出现雾霾天气( )A.甲处近地面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B.乙处近地面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长C. 甲处近地而有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D,乙处近地面有下沉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下图甲图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运动;乙图为甲图中MN -线气压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Q地的风向为A.东南风B.东北风C. 西南风D. 西北风8.甲图所示时刻A.①地的降水概率较②地大B.①地的气温较②地低C.③地风力较④地小D. ③地气压较④地高据南充气象台2017年12月15日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我市将有降温天气。
并伴有5-6级偏北风,气温将下降4-8℃。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二、名词解释
槽线 切变线 温度平流 p坐标系 地转风 热成风 地转偏差 气团 锋 冷锋 锋生 涡度 锋面气旋(温带气旋)气旋 反气旋 阻塞高压 切断低压 半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 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 高空急流
40、大气环流的季节性突变发生在 月和 月。以 洲最为明显。
41、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是 、 、 和 。
42、在三圈环流中,两个直接环流是圈 、 ,一个间接环流圈是 。直接环流圈的特征是:空气在 地区上升,在 地区下沉。而间接环流圈相反。
16、气团形成的两个条件是: 合适的流场 和 性质均匀的大范围下垫面 。
17、最有利于锋生的气压场是: 鞍型场 。
18、在高空天气图上等温线的密集带称为 锋区 。
22、地面锋线处在 低压槽 中,等高线在通过锋面时有 气旋 式弯曲。
23、在卫星云图上,冷锋云带分为 和 。
24、锋区内温度水平梯度 大 ,垂直梯度小。等位温线在锋区内特别 密集且平行 。
25、根据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将锋分为 暖 、 冷 、 准静止锋 ,锢囚风、表示流体旋转程度和旋转方向的物理量为涡度。气旋范围内的空气作 逆 时针旋转,所以气旋中心为 正 涡度;反气旋范围内的空气作顺时针旋转,所以反气旋中心为负涡度。西风急流轴的左侧风速具有 切变,相对涡度为 ;右侧风速具有 切变,相对涡度为 。
33、温带气旋形成于一条锋面上,在此锋面上有较强的 对比和风的 式切变。
34、蒙古气旋主要的天气现象是 ,而江淮气旋主要的天气现象是 。
35、在气旋与反气旋的发展变化中,涡度因子使高层系统 ,低层系统 ,而热力因子使高层系统 ,低层系统 。
3、在填写地面天气图时,低云的高度是以 km 为单位填写的,气压是以 hpa 为单位填写的。水平能见度是以 为单位填写的。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复习题(含答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复习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下图是同学们在课堂上分别测量不同温度的水的情景,你认为测量过程中温度计读数最高的会是( )。
A. 自来水的温度B. 温水的温度C. 烫手的热水的温度D. 热水瓶里的热水的温度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B.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C. 把热水放在房间里足够长的时间,它最终会结冰3.下列测量水温的方法能得出准确数值的一项是( )。
A. B. C.4.我们应选择( )方法来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A. B. C.5.-20℃的正确读法是( )。
A. 零下20度B. 零下摄氏20度C. 零下20摄氏度6.如图所示,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如图①),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如图②)。
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是( )。
A. 左手热、右手凉B. 右手热、左手凉C. 左右手都感觉热D. 左右手都感觉凉7.读温度计的刻度的时候要注意( )。
A. 俯视温度计的液柱液面B. 靠近温度计读数时要屏住呼吸C. 从任意角度观察温度计的读数都可以作为测得的温度8.代表()A. 晴朗B. 暴雨C. 多云9.代表()。
A. 小雨B. 雾C. 多云10.下面的天气现象中,()不是降水的形式。
A. 冰冻B. 雷雨C. 大雪11.昨天一天一夜下了40毫米的雨水,根据降水量等级表,我们知道它是( )。
A. 暴雨B. 大雨 D.中雨12.中雨的降水量不能超过( )毫米。
A. 50B. 60C. 2513.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南方时,这时的风向是( )。
A. 东风B. 西风C. 南风14.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时,数字“1”表示()。
A. 无风B. 微风C. 大风15.我们可以用()方位来描述风向。
2020-2021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图,该地的气候特征是()A. 全年温和湿润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 全年高温,降水稀少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答案】 B【解析】【分析】解:读图可知,该地夏季平均气温在25°C以上,降水少,所以高温干燥,冬季平均气温在0°C以上10°C以下,降水多,所以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故答案为:B【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2.读某月太平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可知,此时处于()A. 北半球夏季B. 南半球夏季C. 南半球7月D. 北半球1月(2)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是()A. 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稀疏B. 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C. 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平行D. 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低于大洋东岸【答案】(1)A(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0°C,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5°C,南回归线附近气温低于北回归线附近气温,此时处于北半球夏季;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较密集;故A错误;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故B正确;北半球等温线由于海陆差异显著,在海陆交界处特别弯曲;故C错误;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高于大洋东岸;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1)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由于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导致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大阳辐射的能量少,气温低。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复习测试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复习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我们可以用各种气象仪器来测量天气情况:用测量气温,用测量风向,用测量风速,用测量降水量。
2. 在测量降水量时,我们是根据雨量器里水的(填“多少”或“高度”)来确定降水量。
3. 天气日历中,可用简化的风速等级划分风速:0级是,1级是,2级是。
4.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以及风等情况。
二、判断题(每题1.5分,共18分)1.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
()2.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仪器我们又叫寒暑表。
()3. 不同的天气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影响。
()4. 我们平时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大气圈中。
()5. 使用气温计测量当天某一时刻温度时,可以将气温计放在室外太阳直接照射的地方。
()6. 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12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7. 雪、冰雹不属于降水形式。
()8. 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9. 天气预报包含了日期、地点、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信息。
()10. 零下15摄氏度可以写成-15℃。
()11. 了解一个地方的气候情况,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
()12. 气温计不能用来测量水的温度。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昨日一天一夜下了40毫米的雨水,根据降雨量等级表,我们知道它是()。
A. 暴雨B. 大雨C. 中雨2. 下列现象说明要下雨的是()。
A. 松果鳞片打开B. 大量蚯蚓从地下爬出C. 鱼儿浮出水面3. 记录一个月内降水量变化最适合用()。
A. 柱状图B. 折线图C. 扇形图4. 通常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 上午10点B. 中午12点C. 下午2点5. 测量雨量时,应该把雨量器放在()。
A. 屋檐下B. 没有遮挡的空地上C. 大树下6. 中午休息时间,小明发现天上一朵云都没有,这时的天气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d1、站在转动的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力有哪些?各作用力定义、表达式及意义如何?答: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惯性离心力、重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分析(1)、气压梯度力: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时,单位质量气块上受到的净压力称为气压梯度力。
表达式:拉普拉斯算子: -▽p 为气压梯度,由气压分布不均匀造成。
G 的大小与ρ成反比,与▽p 的大小成正比 G 的方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心引力:地球对单位质量的空气块所施加的万有引力。
表达式: 其中:K :万有引力常量,M :地球质量, a :空气块到地心的距离大小: 不变,常数方向: 指向地心。
(3). 摩擦力: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的净粘滞力。
表达式:其中:为粘滞系数大气为低粘性流体,一般只在行星边界层(摩擦层)考虑摩擦作用,自由大气中则忽略摩擦作用。
(4)、视示力:由旋转坐标系的加速作用而假想的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1. 惯性离心力: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外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但站在转动地球上()观测它的运动,发现它是静止的(),这必然引入一个与向心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此力称为惯性离心力。
表达式: 大小:与纬圈半径成正比,即:与纬度成反比;方向:在纬圈平面内,垂直地轴指向外2.地转偏向力(科氏力)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运动(),发现在北半球有一个向右偏的力,在南半球向左偏的力。
称此力为地转偏向力,又名科氏力。
表达式:V A ⨯Ω-=2地转偏向力的大小:(1)与相对速度|V|大小成正比(因角速度为常数);当|V|=0时,A=0,只有在做相对运动时,A 才存在。
(2)与速度夹角也成正比。
水平地转偏向力:大气中垂直运动一般也较小,气块主要受x 方向和y 方向地转偏向力,即: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地转偏向力方向:与垂直地轴和速度方向垂直,只能改变气块的运动方向,不能改变其大小。
在不考虑w 和Az 的情况下,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方向右侧,在南半球,地1ρk x y z ∂∂∂++∂∂∂2KM R a R转偏向力指向运动方向左侧。
3.重力: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表达式:大小:随纬度增大而增大,因为惯性离心力大小与纬度成反比,重力大小与惯性力离心力成反比。
方向:垂直地球表面指向内,原因是如果重力不与地球表面垂直,则在地表有分量,使气块移动至分量为零。
所以重力垂直于地表。
因地球为椭球体,重力与地面垂直,无指向赤道的分量。
重力在赤道最小,极地最大。
纬度45度海平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6m/s2重力是垂直方向上的,而大气运动是准水平的;科氏力始终垂直于速度方向,故只改变方向,不作功;所以,引起大气运动的最重要作用是:由于压力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压力梯度力(热力作用引起的)。
d2、地转偏向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有何相同与不同?地转偏向力的大小:(1)与相对速度|V|大小成正比(因角速度为常数);当|V|=0时,A=0,只有在做相对运动时,A才存在。
(2)与速度夹角也成正比。
水平地转偏向力:大气中垂直运动一般也较小,气块主要受x方向和y方向地转偏向力,即: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地转偏向力方向:与垂直地轴和速度方向垂直,只能改变气块的运动方向,不能改变其大小。
在不考虑w和Az的情况下,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方向右侧,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方向左侧。
d3、科氏力是怎样产生的,与速度的关系如何,南北半球有何区别?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运动(),发现在北半球有一个向右偏的力,在南半球向左偏的力。
称此力为地转偏向力,又名科氏力。
表达式:V A⨯Ω-=2(1)与相对速度|V|大小成正比(因角速度为常数);当|V|=0时,A=0,只有在做相对运动时,A才存在。
(2)与速度夹角也成正比。
在不考虑w和Az的情况下,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方向右侧,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方向左侧。
4、惯性离心力是如何产生的,如无地球自转,此力存在否?(6)惯性离心力:在旋转坐标系中物体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却静止。
违反牛顿运动定律,从而引入此力以平衡向心力,使牛顿运动定律成立。
惯性离心力在纬圈平面内,与向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重力方向如何?与等高面是否垂直?海平面上重力如何?旋转坐标系中的重力:单位质量大气所受到的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重力垂直于水平面,赤道最小,极地最大6、局地变化:固定位置(x0,y0,z0)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个别变化:气块在运动中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温度平流变化:-V·▽h T气块在温度水平分布不均匀的区域内保持原有的温度作水平运动而对局地温度变化所提供的贡献。
-▽T温度梯度由高温指向低温。
当-V·▽h T<0时,有冷平流,夹角为钝角,风从冷区吹向暖区,使局地温度降低。
当-V·▽h T>0时,有暖平流,夹角为锐角,风从暖区吹向冷区,使局地温度升高。
对流变化:空气垂直运动引起的局地温度变化7、大尺度系统运动遵循什么规律?中纬度大尺度运动具有准定常准水平准地转平衡准静力平衡准水平无辐散特点8、等位势面与等高面哪一个是水平面?为什么?当物体在等位势面上移动时,位能不发生变化,不需要克服重力作功,等位势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等位势面是水平面。
9.解释由什么会引起固定点温度变化?由热力学能量方程的零级简化得,大尺度系统中的局地温度变化是由温度平流和非绝热作用造成的结果。
在非绝热作用很小的情况下,温度变化主要是由温度平流引起的。
d11、在北半球大尺度系统运动中,做逆(顺)时针旋转,为什么对应是低(高)压中心?(梯度风三力平衡)顺时针旋转对应高压中心,逆时针旋转对应低压中心。
证明:风顺时针旋转,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速度的右侧,惯性离心力也指向速度的左侧,惯性离心力为小量,为使三力平衡,水平气压梯度力必定指向速度的左侧,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有高压指向低压,所以中心气压最高,为高压;风逆时针旋转,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速度的右侧,惯性离心力也指向速度的右侧,为使三力平衡,水平气压梯度力必定指向速度的左侧,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有高压指向低压,所以中心气压最低,为低压。
d12、在北半球大尺度系统运动中,气压场有低(高)中心存在,周围风为什么是逆(顺)时针旋转?高压周围的风场是顺时针旋转,低压周围的风场是逆时针旋转。
证明:高压中心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内向外,惯性离心力由内向外,为使三力平衡,水平地转偏向力必定由外向内,因为水平地转偏向力垂直速度右偏,所以风顺时针旋转; 低压中心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外向内,惯性离心力由内向外,惯性离心力为小量,为使三力平衡,水平地转偏向力必定由内向外,因为水平地转偏向力垂直速度右偏,所以风逆时针旋转。
d13、正压大气、斜压大气含义是什么?热成风为什么会发生在斜压大气中?正压大气:密度仅为气压的函数,ρ= ρ(p )。
等压面、等密度面和等温面重合在一起,.斜压大气:密度是气压和温度的函数ρ= ρ(p ,T )等压面与等密度面或等温面相交,等热成风存在于斜压大气中d14、地转偏差重要性表现在何处?解释摩擦层和自由大气中地转偏差物理意义地转偏差定::实际风与地转风的矢量差称为地转偏差,地转偏差很小,但很重要:(1)引起的变化地转偏差对大气运动的演变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地转偏差使空气微团穿越等压线引起质量的重新分布,造成风压场的变化,是天气系统演变的一个动力因子。
(2)可以引起辐散和辐合地转偏差的辐散或辐合实际是水平风的辐散或辐合。
h V t∂∂0h g V h g h h h h g h h h V D V V D V V D ∇•==+⇒∇•=∇•+∇•⇒∇•=∇•地转偏差指向摩擦力方向右侧。
摩擦层中由于摩擦作用,低压辐合上升,高压辐散下沉。
北半球,摩擦层中,风向指向低压自由大气中的地转偏差,加速度引起的地转偏差D地转偏差垂直于加速度的方向,并指向加速度方向的左方(图1.35),其大小为:15、在讨论地转偏差时,反映在自由大气中的低层和高层各以什么为主?低层以变压风辐散(合)为主,高层以纵向、横向辐散(合)为主:d16、解释处在高空槽前脊后这块区域高低层辐合辐散情况(要求用地转偏差概念解释)由于槽脊自西向东移动,槽前脊后必有负变压发生,有变压风的辐合;槽后脊前有正变压发生,有变压风的辐散。
槽前脊后区有切向地转偏差辐散,槽后脊前区有切向地转偏差辐合。
由于槽前脊后的上部等高线辐合有指向低压的法向地转偏差,下部等高线辐散有指向高压的法向地转偏差,所以槽前脊后有法向地转偏差的辐散,而槽后脊前有法向地转偏差的辐合。
一般来说,中纬度对流层中,高层以法向和切向地转偏差造成的辐合辐散为主,低层以变压风造成的辐合辐散为主,所以在高层槽前脊后辐散,槽后脊前辐合;在低层槽前脊后辐合,槽后脊前辐散。
因此,槽前脊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上升运动;槽后脊前低层辐散,高层辐合,有下沉运动17、说明在自由大气中某个气层中,当风随高度增加呈逆时针旋转,该气层有冷平流,当风随高度增加呈顺时针旋转,该气层有暖平流热成风与平均等温度线(或等厚度线)平行,背风而立,低温在左高温在右。
热成风大小与平均温度梯度或厚度梯度成正比,与纬度成反比。
热成风解释浅薄&深厚系统:百度温压场对称系统地转风随高度顺转有暖平流,地转风随高度逆转有冷平流。
第二章1、气团的概念。
锋,锋面,锋线,锋区含义是什么?1.定义:气象要素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2.尺度:水平方向数千公里,垂直范围可达几公里到十几公里,3.气团控制的天气:水平方向:天气现象基本相同,温湿分布均匀;垂直方向:气象要素分布相同(包括稳定度)1、锋:冷暖气团相遇,存在一个狭窄的过渡带,此过渡带随高度向冷区倾斜,称此过渡带为锋。
2、锋面:在近地面层中过渡带宽约数十公里,在高层可达200-400公里。
宽度与其水平长度相比(长达数百-数千公里)是很小的。
人们常把它近似地看成一个面,即锋面。
靠近暖气团一侧的界面叫锋的上界,靠近冷气团一侧的界面叫锋的下界。
上界和下界的水平距离称为锋的宽度。
3、锋区:锋面与空中某一平面相交的区域称为锋区(上界和下界之间的区域)。
4、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2、请写出冷锋、暖锋、锢囚锋、冷性锢囚锋、暖性锢囚锋定义(空间结构及等温线分布)冷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运动暖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运动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很少锢囚锋:暖气团、较冷气团、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
A冷式锢囚锋B暖式锢囚锋C中性锢囚锋3、锋在空间状态为什么会随高度往冷的方向倾斜?锋的一侧是冷气团,另一侧是暖气团,由于冷暖气团密度不同,在两气团间便产生了一个由冷气团指向暖气团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这个力迫使冷气团呈楔形伸向暖气团下方,并力图把暖气团抬挤到它的下方,使两者分界面趋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