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十堰郧阳中学高一数学备课教案: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新人教B版必修3)
数学高中第一册教案
数学高中第一册教案
课题:一次函数
教学目标:
1. 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和特点。
2. 能够通过给定的一次函数方程进行求解。
3. 能够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一次函数的定义和特点。
2. 一次函数方程的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
1. 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准确理解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
2. 通过数学方法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老师通过举例子引入一次函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特点。
二、讲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
老师讲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和特点,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
三、练习一次函数方程的求解(15分钟)
老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进行解答,巩固一次函数方程的求解方法。
四、应用实际问题解决一次函数(15分钟)
老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加深对一次函数的理解。
五、总结归纳(5分钟)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一次函数的重要概念和解题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
老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课件:提供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知识。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知识。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解析】
【分析】
由 可得 ,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即可求得 ,再利用余弦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因为 ,
所以 ,
由正弦定理可得 ,所以 ,
所以 ,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利用正弦定理化角为边,考查利用余弦定理求边.
15. ,那么 ____.
【答案】
【解析】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故答案为 .
A. 北偏东30°B. 北偏东45°
C. 北偏东60°D. 北偏东75°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画出图形,在 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得 ,再在 中利用正弦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如图,
设需要 小时追上走私船,
因为 ,所以 ,
又 ,即 ,
所以 ,即 ,
所以沿北偏东 方向追击,
应选:C
【点睛】此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实际中的应用,考查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2〕设 ,可知 ,以及 ,然后在 中利用余弦定理将 表示为 的三角函数,并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思想化简,利用正弦函数的根本性质可求出 的取值范围.
【详解】〔1〕在 中, , , ,
由余弦定理得 , ,
因此, ;
〔2〕 , , , , .
设 ,可知 ,且 ,
在 中, ,
, ,那么 ,
,那么 .
因此,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
【分析】
〔1〕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思想化简函数 的解析式为 ,令 ,可得 ,再令 ,可将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 在 上的最大值为 ,利用二次函数的根
因为 与 的夹角为钝角,所以 ,
即 ,
假设 与 反向共线,那么 ,所以 ,此时夹角不是钝角,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湖北郧阳中学】数学人教B版必修三 实习作业 教案
2.3.3实习作业教学目标: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合理的决策提供一些依据,认识统计的作用,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
教学重点: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合理的决策提供一些依据,认识统计的作用,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
教学过程:1.课本86页案例设计一个题目2.尝试解决下面的问题。
(1)下面是关于吸烟情况的20个国家的统计数字,其中第一行是国名,第二行是男韩国拉脱维亚俄罗斯多米尼加汤加土耳其中国泰国斐济日本68.2 67.0 67.0 66.3 65.0 63.0 61.0 60.0 59.3 59.0 6.3 12.0 30.0 13.6 14.0 24.0 7.0 15.0 30.6 14.8美国巴基斯坦芬兰土库曼尼日利亚巴拉圭巴林新西兰瑞典巴哈马28.1 27.4 27.0 26.6 24.4 24.1 24.0 24.0 20.0 19.3 23.5 4.4 19.0 1.5 6.7 5.5 6.0 22.0 24.0 3.8根据以上数据,试研究这些国家吸烟状况的类似程度。
问题(1)的分析:要根据数据研究这些国家吸烟状况的类似程度,我们可以仅讨论男性的吸烟情况,首先确定一个划分类似的标准,不妨取1%,即当两个国家男性吸烟人数百分比之差小于1%时,将这两个国家称为类似的.则可分成下面九组:(1)韩国;(2)拉脱维亚,俄罗斯和多米尼加;(3)汤加;(4)土耳其;(5)中国,泰国,斐济和日本;(6)美国;(7)巴基斯坦,芬兰和土库曼;(8)尼日利亚,巴拉圭,巴林和新西兰;(9)瑞典和巴哈马。
对于女性吸烟的情况也可做类似的分析。
如果我们要整体地讨论吸烟情况,我们应当怎样做呢?一个直接的想法就是考虑下面的平面图:以女性吸烟者的百分数为横轴,男性吸烟者的百分数为纵轴。
高中必修一第十课教案数学
高中必修一第十课教案数学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一支铅笔和一本笔记本;
3. 复习相关知识,准备讲解备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主题: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解(30分钟)
1. 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表示形式;
2. 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求根公式、配方法等;
3. 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题。
三、练习(15分钟)
1. 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
2. 完成一些应用题,并进行课堂讨论。
四、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确认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2.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设置学生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引导他们正确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
高一数学优秀教案大全5篇
高一数学优秀教案大全5篇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数学优秀教案大全,方便大家学习。
高一数学优秀教案大全篇1立体几何初步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湖北郧阳中学】数学人教B版必修三 3.3几何概型 教案
高中数学-打印版 精心校对 3.3.1几何概型教学目标: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
教学过程:1.古典概型要求样本点总数为有限.若是有无限个样本点,特别是连续无限的情况,虽是等可能的,也不能利用古典概型.但是类似的算法可以推广到这种情形.若样本空间是一个包含无限个点的区域Ω(一维,二维,三维或n 维),样本点是区域中的一个点.此时用点数度量样本点的多少就毫无意义.“等可能性”可以理解成“对任意两个区域,当它们的测度(长度,面积,体积,…)相等时,样本点落在这两区域上的概率相等,而与形状和位置都无关”.在这种理解下,若记事件A={任取一个样本点,它落在区域g ⊂Ω},则A 的概率定义为P(A)=的测度的测度Ωg . 这样定义的概率称为几何概率.2.例1 某路公共汽车5分钟一班准时到达某车站,求任一人在该车站等车时间少于3分钟的概率(假定车到来后每人都能上).可以认为人在任一时刻到站是等可能的. 设上一班车离站时刻为a ,则某人到站的一切可能时刻为 Ω= (a, a+5),记A={等车时间少于3分钟},则他到站的时刻只能为g = (a+2, a+5)中的任一时刻,故P(A)=53=Ω的长度的长度g .例2(会面问题)两人相约7点到8点在某地会面,先到者等候另一人20分钟,过时离去.求两人会面的概率.因为两人谁也没有讲好确切的时间,故样本点由两个数(甲乙两人各自到达的时刻)组成.以7点钟作为计算时间的起点,设甲乙各在第x 分钟和第y 分钟到达,则样本空间为Ω:{(x,y) | 0≤x ≤60,0≤y ≤60},画成图为一正方形.会面的充要条件是|x -y| ≤20,即事件A={可以会面}所对应的区域是图中的阴影线部分.P(A)=9560)2060(60222=--=Ω的面积的面积g课堂练习:略小结:通过实例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课后作业:略。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高中数学2.1.3分层抽样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3
2.1.3分层抽样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情景,理解分层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学会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教学重点:学会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教学过程:1.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两种方法:1.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按照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
2.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将各层中的元素按分层的顺序整齐排列,最后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2.分层抽样是把异质性较强的总体分成一个个同质性较强的子总体,再抽取不同的子总体中的样本分别代表该子总体,所有的样本进而代表总体。
分层标准:(1)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的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
(2)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分层的比例问题:(1)按比例分层抽样:根据各种类型或层次中的单位数目占总体单位数目的比重来抽取子样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层抽样:有的层次在总体中的比重太小,其样本量就会非常少,此时采用该方法,主要是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子总体进行专门研究或进行相互比较。
如果要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时,则需要先对各层的数据资料进行加权处理,调整样本中各层的比例,使数据恢复到总体中各层实际的比例结构。
课堂练习:第55页,练习A,练习B小结:本节重点介绍分层抽样的方法及其局限性课后作业:第58页,习题2-1A第5、6题,1。
十堰一中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教学
让教师享受教育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教育————走进枝江一中新课改课堂观后感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数学组孙运林(442000)众所周知,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新课改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变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师生“教”与“学”方式的改革,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新课改的关键。
枝江一中的课堂教学有很多可取可学之处。
亮点之一:卓有成效的“423”课堂教学模式枝江一中从2006年开始,把管理的重心定位于课堂,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革,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调动所有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则在“研”与“导”上狠下功夫,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进展。
首先提出了“三案六环”教学模式(重点在于研究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侧重于老师的“教”,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到“211”模式(将40分钟的课堂切割成三块——老师讲20分钟,学生互动10分钟,达标检测10分钟)起步,续之以“2115”(老师讲20分钟,学生互动10分钟,达标检测10分钟,预习5分钟)的先学后导、讲练结合,最后定型为“423”模式:“新知预习分四步,课堂教学设两环,教学全程用三案”。
第一学习时间新知预习分“四步”(即一读,通读课本,把握梗概;二看,精看教辅,知识提炼,由厚到薄;三填,填写学案,边填边记;四练,针对训练,及时巩固)。
课堂教学推进设“两环”,一环指第二学习时间教学的四个步骤——生议,学生小组讨论;生讲,班内学习小组交流;师拨,教师精讲点拨;反馈,学生课内达标。
二环是指在第三教学时间内的三个教学步骤——生练,尝试解答;展示,班内小组交流;师评,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提炼。
教学全程用“三案”(“三案”是指“学案”、“练案”与“教案”,学有“学案”;练有“练案”;教有“教案”;三案分而不离,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整体,使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促使教师角色由演员变成导演)。
亮点之二:“不读不讲,不做不讲、不练不讲”三原则423课堂教学模式变课外预习为课内预习。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高中数学 1.1.1算法的概念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3
§1.1.1 算法的概念(两个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
(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
(5)会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教学重点: 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教学难点: 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学法: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如:判断一个整数n(n>1)是否为质数;求任意一个方程的近似解;……),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如:让计算机计算1×2×3×4×5是可以做到的,但让计算机去执行“倒一杯水”“替我理发”等则是做不到的。
教学过程 一、章头图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与现代计算机科学的联系,它们的基础都是“算法”。
算法作为一个名词,在中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出现过,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接触算法概念。
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
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
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
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
(古代的计算工具:算筹与算盘. 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计算机,计算机是强大的实现各种算法的工具。
)例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②y x ①y x 1212 分析: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想是消元的思想,有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两种消元的方法,下面用加减消元法写出它的求解过程. 解:第一步:② - ①×2,得: 5y=3; ③第二步:解③得 53=y ; 第三步:将53=y 代入①,得 51=x . 学生探究: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说,上述步骤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老师评析:本题的算法是由加减消元法求解的,这个算法也适合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高一数学优秀教案(5篇)
高一数学优秀教案(5篇)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解三角形”既是高中数学的。
基本内容,又有较强的应用性,在这次课程改革中,被保留下来,并独立成为一章。
这部分内容从知识体系上看,应属于三角函数这一章,从研究方法上看,也可以归属于向量应用的一方面。
从某种意义讲,这部分内容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典型内容之一。
而本课“正弦定理”,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有的三角函数及向量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作量化探究,发现并掌握正弦定理(重要的解三角形工具),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中,体验“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养成大胆猜想、善于思考的品质和勇于求真的精神。
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力量,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学校是我县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应用意识和技能还不高。
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较高,比较喜欢数学,尤其是象本节课这样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相信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有比较不错的表现。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解三角形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解题方案的探索,尝试应用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等思想方法,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从而引发学生对现实世界的一些数学模型进行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情合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平面几何、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解决,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锻炼探究精神。
树立“数学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的理念。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正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设计: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无答案)
1.判断下列给出的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是否正确?为什么? (1)输入语句INPUT a ;b ;c (2)输出语句A =4 (3)赋值语句3=B
(4)赋值语句A =B =-2
2.请写出下面运算输出的结果.
拓展提升
已知某生某三科的成绩为80、75、95分,求三科的总分及平均分.
分析:将三科成绩赋给三个变量A ,B ,C ,然后对三个变量进行操作、运算,求其总分、平均分.变量的起名规则: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但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大、小写皆可),起名时尽量做到见名知义,如本例中我们可用变量ZF 表示总分,PJF 表示平均分.
(2)a=1 b=2 c=a+b b=a+c-b
PRINT “a=,b=,c=”;a,b,c
(1)a=5 b=3
c=(a+b)/2 d=c*c
PRINT“d=”;d
(3)a=10 b=20 c=30 a=b b=c c=a
PRINT “a=,b=,c=” ;a,b,c。
数学作业备课教案模板高中
数学作业备课教案模板高中
课程名称:高中数学
课题:一次函数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相关知识,能够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建
模能力。
3.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勇气和品质。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
2. 课件:包括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等内容
3. 教具:计算器、平面直角坐标纸、笔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利用实际问题引入一次函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通过课件或板书,讲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等内容,引导学生掌握一次
函数的基本知识。
3. 演示:通过例题演示如何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4.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练习,加深对一次函数的理解和掌握。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6. 作业:布置作业,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熟练地应用一
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步高教案高中数学
步步高教案高中数学
第一步:引入问题
1. 引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重要
2. 引出问题或挑战,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动力
第二步:探究问题
1. 介绍相关概念和定义
2. 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 给予示范和演示
4. 练习和巩固相关知识点
第三步:师生互动
1. 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
2.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
3.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思路
第四步:巩固和拓展
1. 给予更多练习题目,包括基础和拓展题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结合其他知识点和学科展开拓展
第五步:总结与评价
1. 结合学习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2.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反馈学生表现和提出建议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提高数学水平和学习效果。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一数学必修四导学案:1-2-1任
宜昌一中高中数学必修4导学案§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2. 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会求角α的各三角函数值;3. 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学习重难点】1.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2.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学习过程】一、旧知回顾初中锐角的三角函数是如何定义的?如在Rt△ABC中,设A对边为a,B对边为b,C对边为c,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依次为、、 .二、新知梳理1.三角函数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设α是一个任意角,α终边上任意一点P(除了原点)的坐标为(,)x y,它与原点的距离为(0)r r==>,那么(1)比值yr 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α,即=αsin,(2)比值xr 叫做α的余弦,记作cosα,即=αcos,(3)比值yx 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α,即=αtan,思考:①α的三角函数定义与α角的正负有关吗?②α的三角函数定义与点P在α角终边上的位置有关吗?③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与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联系与区别:④理解比值yr、xr、yx、xy均为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故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是以角为自变量,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以上四种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
探究任务二: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三、典型例题 例1.求34π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例2.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2,-3)(如图),求α的三个三角函数值.变式.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P(4,-3),求2sin α+cos α的值四、学习收获五、当堂检测1.若角θ的终边经过P(a,0),a ≠0,那么下列各式中不存在的是( )A.θsinB.θcosC. θtanD.θθcos sin +2.如果角α的顶点在原点,始边在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函数y =-5x(x <0)的图象上,那么cos α的值为( )A.±2626 B.2626C.-2626 D.-51 3.若点P (-3,y)是角α终边上一点,且32sin -=α,则y的值是 . 4.角α的终边上一个点P 的坐标为(5a ,-12a )(a ≠0),求sin α+2cos α的值.5. 已知角α的终边上一点P 与点A(-3,2)关于y 轴对称,角β的终边上一点Q 与点A 关于原点对称,求2sin α+3sin β的值.。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湖北郧阳中学】数学人教B版必修三 条件语句 教案
§1.2.2条件语句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
2会应用条件语句编写程序。
教学重点:条件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
教学过程条件语句:1、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有两种:(1)IF—THEN—ELSE语句;(2)IF—THEN语句。
2、IF—THEN—ELSE语句1图1 图2分析:在IF—THEN—ELSE语句中,“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1”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语句2”表示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END 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
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则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1;若条件不符合,则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2。
3、IF—THEN语句IF—THEN框图为图4。
注意:“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条件不满足时,结束程序;END 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
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边的语句,若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它语句。
例5、编写程序,输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系数,输出它的实数根。
分析:先把解决问题的思路用程序框图表示出来,然后再根据程序框图给出的算法步骤,逐步把算法用对应的程序语句表达出来。
(程序框图先由学生讨论,再统一,可以参考课本)算法分析:在求解方程之前,需要首先判断判别式的符号,再根据判别式的符号判断方程根的情况:△>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这个过程可以用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来表示。
课本练习2小结:条件语句一般用在需要对条件进行判断的算法设计中,如判断一个数的正负,确定两个数的大小等问题,还有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等,往往要用条件语句,有时甚至要用到条件语句的嵌套编程的一般步骤:(1)算法分析:根据提供的问题,利用数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算法。
高一数学优秀教案
高一数学优秀教案高一数学优秀教案1教学准备教学目的知识目的等差数列定义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才能目的掌握等差数列定义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情感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归纳才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等差”的理解、把握和应用教学过程由__《红高粱》主题曲“酒神曲”引入等差数列定义问题:多媒体演示,观察----发现?一、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假如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例1:观察下面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
那么由定义可得:a2-a1=da3-a2=da4-a3=d......an-an-1=d即可得:an=a1+(n-1)d例2等差数列的首项a1是3,公差d是2,求它的通项公式。
分析^p :知道a1,d,求an。
代入通项公式解:∵a1=3,d=2∴an=a1+(n-1)d=3+(n-1)__2=2n+1例3求等差数列10,8,6,4...的第20项。
分析^p :根据a1=10,d=-2,先求出通项公式an,再求出a20解:∵a1=10,d=8-10=-2,n=20由an=a1+(n-1)d得∴a20=a1+(n-1)d=10+(20-1)__(-2)=-28例4:在等差数列{an}中,a6=12,a18=36,求通项an。
分析^p :此题a6=12,n=6;a18=36,n=18分别代入通项公式an=a1+(n-1)d中,可得两个方程,都含a1与d两个未知数组成方程组,可解出a1与d。
解:由题意可得a1+5d=12a1+17d=36∴d=2a1=2∴an=2+(n-1)__2=2n练习1.判断以下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①23,25,26,27,28,29,30;②0,0,0,0,0,0,...③52,50,48,46,44,42,40,35;④-1,-8,-15,-22,-29;答案:①不是②是①不是②是等差数列{an}的前三项依次为a-6,-3a-5,-10a-1,那么a等于提示:(-3a-5)-(a-6)=(-10a-1)-(-3a-5)3.在数列{an}中a1=1,an=an+1+4,那么a10=.提示:d=an+1-an=-4老师继续提出问题数列{an}前n项和为......作业高一数学优秀教案2教学准备教学目的1、数学知识: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2、数学才能: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类比学习,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才能;归纳猜测证明的数学研究方法;3、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函数的数学思想。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高中数学1.1.2程序框图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3
§1.1.2 程序框图 (三个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2.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3.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
教学重点:经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重点是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3种基本逻辑结构教学难点: 难点是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教学过程引入: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但为了使算法的程序或步骤表达得更为直观,我们更经常地用图形方式来表示它。
程序框图基本概念:(1)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 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
如在示意图中,A 框和B 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 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 行B 框所指定的操作。
例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4,利用海伦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湖北省宜昌市窑湾中学高中数学选修1-1学案:2.1椭圆缺答案
第三步师生合作释疑提高【课程标准】(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模型的过程,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3)了解抛物线、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
(4)通过圆锥曲线与方程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5)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第26讲§2。
1 椭圆(一)编写人:田明审核人:王煊班级:组别:姓名:组评:师评:〖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椭圆的概念及性质有一个更为系统的理解,并在巩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本节课主要就轨迹问题加深理解〖本节重难点〗:动点的轨迹问题一、知识回顾:1.椭圆是学习圆锥曲线的基础,为后面学习双曲线及抛物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请你学完本节内容后,本这一节的内容再做一个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图:第27讲 §2.1 椭圆(二)编写人:田明 审核人:王煊班级: 组别: 姓名: 组评: 师评:〖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直线与椭圆的关系有所了解 〖本节重难点〗:椭圆中的最值问题及直线与椭圆的简单综合题型问题一、知识回顾:关于最值问题的求解,我们常见的有哪些题型?解决方法是什么? (可化为二次函数类型的,重要不等式或勾函数类型的,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或差大于或小于第三边的等等)二.例题讲解:(一)最值问题:1.请分析说明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分别是什么?各是什么点?2.椭圆上哪个点对两个焦点的张角最大?并由此判断椭圆221259x y +=有几个点P ,使得01290F PF ∠=?(改变数据再试试)3.已知椭圆22195x y +=,21F ,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点()11,A 为椭圆内一点,点P 为椭圆上一点,求|PF ||PA |1+的最大值4.(1)设椭圆()012222>>=+b a by a x 上有点()11y ,x P 使090=∠OPA (A 为长轴右顶点),求椭圆离心率的范围(2)(09年重庆)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21F ,F ,若椭圆上存在一点P ,使1221sin sin acPF F PF F =∠∠,求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二)直线与椭圆 例1.已知椭圆221164x y +=,求:(1) 以()12-,P 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的方程(2) 斜率为2的平行弦中点的轨迹方程(3) 过()28,Q 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例2.椭圆的对称中心在坐标原点,一个顶点为()20,A,右焦点F到点()2B的距离为22,(1)求椭圆的方程(2)是否存在斜率0≠k的直线2-y:l,使直线l与椭圆交于不同的=kx两点N,M,且满足||||=?若存在,求直线l的倾斜角α;若不存在,AM AN说明理由【提升训练】见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教学目标:
(1) 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 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3) 实例使学生理解3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
法、结构和用法,能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教学难点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学法: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
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
如BASIC ,Foxbase ,C 语言,C++,J++,VB ,VC,JB 等。
为了实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今天,我们一起用类BASIC 语言学习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教学过程: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
下面的例题是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的一个算法。
例1:用描点法作函数y =x 3+3x 2-24x +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 =-5,-4,-3,-2,-1,0,1,2,3,4,5时的函数值。
程序:INPUT “x =”;x 输入语句
y =x ^3+3*x ^2-24*x +30 赋值语句
PRINT x 打印语句
PRINT y 打印语句
END
输入语句
(1)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
(2)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3)“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4)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5)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输出语句
(1)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2)输出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功能;(3)“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表达式是指程序要输出的数据;(4)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以及字符。
赋值语句
(1)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2)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3)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不同的。
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4)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算式;(5)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注意:①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
如:2=X 是错误的。
②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
如“A=B ”“B=A ”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
③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
(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④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例2: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
分析:先写出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再进行编程。
程序:
例3、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解法略)
例4、交换两个变量A 和B 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
程序:
分析:引入一个中间变量X,将A 的值赋予X,又将B 的值赋予A ,再将X 的值赋予B , 从而达到交换A ,B 的值。
(比如生活中交换装满红墨水和蓝墨水的两个瓶子里的墨水, 需要再找一个空瓶子)
P15 练习 1. 2. 3
课堂小结
本节课介绍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结构特点及联系。
掌握并应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掌握赋值语句中“=”的作用及应用。
编程一般的步骤:先写出算法,再进行编程。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有助于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
注意:BASIC 语言中的标准函数,如SQR (x )表示x 的算术平方根,ABS (x )表示x 的绝对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