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角度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剖析与矫正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剖析与矫正策略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剖析与矫正策略引言:幼儿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发展并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和社交技能。
然而,一些幼儿出现了攻击性行为,给幼儿自身和周围的人带来了许多困扰和问题。
本文将剖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并提供一些矫正策略。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1.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成因之一。
幼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在不断发育,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还不成熟。
他们可能无法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2.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也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之一。
在幼儿期,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表达情绪的适当方式,他们常常以攻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不满或不安。
此外,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完全成熟,在面对挑战和不公正时可能表现出攻击的行为。
3. 社交因素社交因素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成因之一。
幼儿正处于学习社交技能的阶段,他们可能因为无法有效地解决冲突或与他人合作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同时,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受到来自家庭、学校或其他社交环境的不良影响,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二、矫正策略1. 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应该努力创造一个积极和温暖的家庭环境。
这包括提供稳定和有爱的亲子关系,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纪律,以及鼓励幼儿参与积极的社交活动。
2. 培养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是幼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家长和教师应该帮助幼儿学会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他们可以通过教授一些放松和冷静的方法,如深呼吸和数数等,帮助幼儿在遇到挑战和不适时保持冷静。
3. 提供适当的行为范例幼儿往往会模仿他们周围的成人和同伴的行为。
家长和教师应该成为他们的良好行为的典范。
他们应该展示出尊重他人、友善和合作的行为,以激励幼儿学会适当地处理冲突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4. 提供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幼儿常常因为无法适当地解决冲突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幼儿期是人类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体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阶段。
然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产生攻击性行为,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影响,并提供应对措施、家庭和学校的合作策略。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的深层次原因1.生物因素幼儿攻击性行为与遗传、基因和生化物质的发展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可能与家族的遗传因素有关,例如父母的攻击行为。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中幼儿所接触到的暴力影响和不良经历会引发攻击性行为。
例如,观看过多暴力电视节目、亲身经历暴力事件等,都可能使幼儿习得攻击行为。
3.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家庭的教养方式、父母的行为模式和教养态度都会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如果父母以攻击的方式处理冲突、过度纵容幼儿攻击性行为,都会增加幼儿的攻击行为。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不良影响1.自身成长与发展幼儿期的攻击行为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和积极性格培养。
攻击心理和行为的表现会影响他们与同伴的互动,阻碍他们与社会的良好关系建立。
2.家庭关系幼儿攻击性行为也会对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攻击行为使家庭成员感到压力和不安,可能加剧夫妻关系的紧张程度,影响父母教育能力,增加家庭冲突和紧张气氛。
三、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措施1.家庭教育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行为,不能以攻击的方式处理冲突,而是以理智、温暖的方式指导幼儿的行为。
2.学校教育学校是幼儿社交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具有积极的作用。
学校应制定一套适合幼儿的行为规范,并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解决冲突能力。
3.心理干预针对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幼儿,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幼儿改变攻击行为,并提供正面和健康的行为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解决策略幼儿时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此阶段所建立的基础也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幼儿时期,许多父母都会遭遇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会给家庭生活带来困扰。
因此,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解决策略对于培养孩子正常的社交能力以及促进家庭和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原因1.生理需要不满足。
幼儿在生理上的不满足可能会导致攻击性行为。
例如,饥饿、疼痛或不适等情况会引起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2.情绪管理能力不足。
幼儿时期的情绪管理能力尚不成熟,表达情绪时往往缺乏适当的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渐渐学会用语言表达,但他们在此之前通常会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也就导致了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3.学习模仿。
幼儿时期是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之一,他们通过观察和模仿周围人的行为来学习和成长。
如果幼儿在家庭或者幼儿园中经常见到攻击性行为,很容易从中学到这种行为,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4.不良环境刺激。
幼儿的行为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
如果幼儿处在一个暴力或者冲突频繁的家庭或幼儿园环境中,他们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二、解决策略。
1.情绪管理教育。
为了提高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父母和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和示范的方式,教会幼儿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帮助他们认识到负面情绪的危害。
其次,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
最后,父母和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工具和策略,帮助幼儿应对自己的情绪,例如吹气球、按摩等。
2.积极引导。
对于幼儿的攻击行为,父母和教师需要采取积极引导的方法来引导幼儿的行为。
首先,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规则和约束,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
同时,对于幼儿的积极表现,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让他们意识到良好行为的价值。
此外,父母和教师还可以通过教育和引导幼儿认识到攻击性行为的后果,从而培养他们正向行为的意识。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家庭因素及矫正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家庭因素及矫正策略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些儿童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攻击,如打、踢、咬等,以及间接的攻击,如辱骂、恶意损害他人财物等。
这些攻击性行为可能会对儿童自身以及周围人造成伤害,因此,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家庭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矫正策略,对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家庭因素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家庭因素:1.家庭暴力:如果幼儿在家庭中目睹或经历了暴力行为,很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并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矫正策略:对于家庭暴力问题,家长需要加强自身的控制力,通过积极沟通、亲子互动以及家庭间冲突解决的方式,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并提供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
2.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明显影响。
如果家长采取严厉、惩罚性的教养方式,幼儿可能会产生对立心理,进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矫正策略:家长应该以正向、支持性的方式进行教养,赞美和鼓励儿童的积极行为,提供清晰的规则和纪律,并以言语非暴力的方式进行纠正和引导。
3.溺爱和过度保护:如果长期处于溺爱和过度保护的环境中,幼儿可能会缺乏自我控制和适应能力,出现攻击性行为。
矫正策略:家长应该适当鼓励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并提供适当的奖惩机制来帮助他们识别和调整不当的行为。
4.家庭冲突和压力:家庭冲突和压力也会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紧张气氛可能会导致儿童压力增加,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矫正策略:家长应该积极添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和解决冲突的方式,并为儿童提供应对压力的适应策略,如情绪调节、放松、沟通等。
除了家庭因素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矫正策略,可帮助幼儿改善攻击性行为:1.规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家长应与儿童共同制定行为规范,明确表达出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并告知相应的后果。
2.正面激励和奖励:家长应重视和奖励儿童的积极行为,鼓励他们采用非暴力、说服和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心理因素与矫正方法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心理因素与矫正方法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以故意伤害他人、物体或自身为目标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涉及肢体暴力、言语攻击或破坏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涉及到多种心理因素,同时也需要采取适当的矫正方法。
心理因素:1.情绪调节困难: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是情绪调节困难。
幼儿通常缺乏情绪调节的能力,当他们面临挫折、失去控制或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2.不适当的社交技能:幼儿可能因为缺乏适当的社交技能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他们可能没有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和解决冲突,导致他们以攻击性行为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3.心理压力和环境变化:幼儿面临心理压力和环境变化时,也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例如,家庭变故、搬家、幼儿园变化或家庭成员的离开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幼儿的情绪状态,进而促使他们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矫正方法:1.提供情绪管理的教育:幼儿需要学会如何识别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解和情绪图示等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提供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如深呼吸、倒数法、离场等。
2.培养社交技能:幼儿需要学习适当的社交技能,包括与他人合作、分享、交流和解决冲突等。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和模仿游戏等方式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并提供正面的反馈和奖励以增强他们的积极行为。
3.建立积极的环境:创造一个积极、支持和包容的环境对于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设立规则和界限、提供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倡导积极表达和相互尊重等方式来营造这样的环境。
4.个别辅导和心理支持:对于一些特别严重或反复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可能需要进行个别的辅导和心理支持。
专业人员可以通过与幼儿的沟通和评估来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挑战,并制定相应的矫正计划和行为管理策略。
总结而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涉及到多种心理因素,包括情绪调节困难、不适当的社交技能和心理压力等。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引言:幼儿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经常发生。
这样的行为包括幼儿之间的身体冲突、打斗、踢脚、咬和推搡等。
这种行为会给幼儿园和家庭环境带来许多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来解决问题。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个体因素:幼儿年龄小,还没有完全发展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他们还没有充分培养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因此,当他们面临压力、挫折或竞争时,他们可能会显现出攻击性的行为。
有些幼儿可能存在身体上的不适,如饥饿、疲劳、疼痛等,这些身体因素可能导致情绪失控,从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2.环境因素:家庭环境也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起着一定的影响。
家庭的不良关系、冲突和暴力行为可能会被幼儿观察到,并影响他们的行为模式。
此外,幼儿园环境不良、资源争夺和人际关系紧张也可能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二、应对措施:1.建立积极的行为引导:教育者和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幼儿,鼓励他们采取更积极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解决问题。
通过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沟通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冲突和挫折。
2.提供适当的规则和边界:为了避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幼儿园和家庭应该建立明确的规则和边界。
这样做可以帮助幼儿明确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
同时,应给予幼儿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以增强积极行为,惩罚消极行为。
3.提供适当的情感支持:幼儿攻击性行为有时是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为了帮助他们适应自己的情绪,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提供情感支持,例如,耐心倾听幼儿的抱怨、表达和情感,鼓励幼儿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4.培养他人情感认知能力:幼儿应该培养发展对他人情感的认知能力。
通过教育幼儿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情感,并鼓励他们对他人给予支持和关心,可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5.寻求专业支持:如果幼儿攻击性行为严重,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教育对策【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常见的问题,涉及到多种成因。
生理因素包括基因和生理发育,心理因素包括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绪管理等。
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因素也与幼儿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
教育对策包括建立积极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等。
未来,应该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水平,以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通过综合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教育对策,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教育对策、结论、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幼儿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经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和行为,其中包括攻击性行为。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为打击、踢、推、咬等行为,给家长和老师带来一定的困扰和挑战。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学校环境因素。
生理因素可能是由于幼儿发育不完全,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所导致;心理因素可能是由于幼儿的情绪失控、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所引起;家庭环境因素可能是家庭纠纷、亲子关系不和谐等问题导致的;学校环境因素可能是由于学校氛围不和谐、教师教育不到位等问题造成的。
为了有效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包括建立积极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正确引导幼儿处理情绪等。
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和表达情绪,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教育对策,旨在帮助家长、教师和社会对幼儿攻击性行为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有效的教育措施来帮助幼儿克服攻击性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通过深入探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学校环境因素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科学的干预策略。
本研究还旨在挖掘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深层原因,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解决策略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常见的行为问题,很多家长和教育者都感到困惑和无助。
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寻求解决策略,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幼儿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解决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生理发展。
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各个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尤其是神经系统。
这可能导致幼儿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不足。
当他们面对挫折、冲突或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攻击性行为会成为他们宣泄情绪的方式。
2.社交学习。
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周围人的行为来学习。
如果幼儿所处的环境中存在暴力或攻击性行为,他们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形成习惯。
此外,如果幼儿从小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指导,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也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3.情绪困扰。
幼儿的情绪世界比较丰富,他们对外界的刺激和人际关系的变化比较敏感。
当他们感到沮丧、愤怒、焦虑或无助时,攻击性行为可以成为他们发泄情绪的出口。
这是因为幼儿还没有学会更好的应对和表达情绪的方式。
4.自我表达。
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限,他们常常不能准确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攻击性行为可能成为幼儿尝试表达自己需求或引起他人注意的一种方式。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策略1.理解与沟通。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保持敏感并及时进行干预。
在发生攻击行为时,可以先帮助幼儿冷静下来,然后与他们进行沟通。
了解幼儿的需求和情绪,并以积极的方式引导他们表达出来。
这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2.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引导他们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
提供积极的替代行为选择,例如通过与其他儿童进行合作、分享或用言语表达需求等方式来满足对他们的需求。
同时,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和界限,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情绪管理。
教育者和家长可以帮助幼儿学会正确的情绪管理策略,例如深呼吸、数到十、分心等。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幼儿时期是孩子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关键的阶段,这一时期孩子面临着诸多的发展任务和挑战。
其中,情绪管理和社交行为是幼儿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方面之一。
如果孩子在这一方面表现出问题,那么将会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其中,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社交问题。
本文将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入手,探讨如何采取针对性的矫正策略。
1.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和社交环境都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在家庭环境方面,孩子往往会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
如果家长的情绪管理不当,或者夫妻之间存在矛盾,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在社交环境方面,如果幼儿所处的环境中存在暴力和冲突,那么孩子也容易受到影响。
2. 情绪因素幼儿时期,孩子的情绪波动十分剧烈,情绪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孩子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例如,孩子在感到失落、沮丧或愤怒的时候,容易采取攻击性的行为。
同时,幼儿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也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成因。
3. 社会因素幼儿在社交过程中可能经历着各种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这些经历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例如,孩子在与他人互动中遭到拒绝或者被欺负,就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二、矫正策略1. 积极引导情绪对于幼儿而言,情绪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
为了帮助幼儿掌握自己的情绪,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孩子更好地表达情绪。
例如,可以通过夸奖和肯定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更加有信心掌控自己的情绪。
2. 建立正面互动模式对于攻击性行为较为严重的幼儿,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建立正面的互动模式来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例如,在家庭中,家长可以通过积极的互动方式向孩子传递爱和关爱。
而在学校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幼儿之间的良性互动,来慢慢培养孩子之间的情感关系。
3. 帮助幼儿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能力是幼儿攻击性行为得以矫正的关键。
家长和老师需要通过一些简单有效的训练方式,帮助幼儿学会自我控制。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1.生理因素:幼儿处于发展期,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幼儿可能因为身体不适或疼痛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2.心理因素: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情绪管理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环境变化,或是因为遭遇不公平待遇而愤怒。
3.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和托幼机构等环境对幼儿的行为有重要影响。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关爱程度等;托幼机构因素包括师生关系、人员配备等。
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应采取以下对策:1.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安全稳定的托幼环境,提高教师和家长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认知,并加强沟通,形成有效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增强幼儿情绪管理能力:通过培养幼儿的情绪认知与管理能力,教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可以通过情感故事、角色扮演和冲突解决活动来帮助幼儿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培养幼儿社交技能:鼓励幼儿参与团体活动,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学习合作与分享的技巧。
同时,要教导幼儿正确区分争执与冲突,并提供解决冲突的方法,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4.引导幼儿表达情感:教育者和家长应积极引导幼儿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教他们说“我生气了,我需要帮助”等,避免使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情绪。
5.关注幼儿的养育环境:了解幼儿的家庭养育环境,帮助家长改善养育方式,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支持。
同时,托幼机构也需要加强师生关系建设,提高教师对幼儿的关爱度。
在尝试以上对策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对待幼儿攻击性行为时应尽量避免将其简单归结为“问题幼儿”,要注重个体差异,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2.注意自身言行:幼儿攻击性行为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教育者和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
总之,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多方面的策略来应对。
在教育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幼儿社交技能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我国幼儿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
我国幼儿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幼儿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故意伤害他人、破坏性行为或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
这种行为会对幼儿园儿童自身、家庭和社会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其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儿童行为发展的重要基础,不良家庭环境可能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父母的冲动行为、家庭暴力和亲子关系紧张等,都可能引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儿童行为发展的外在因素,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媒体暴力的普遍存在、仇恨言辞的传播和家庭教育的缺失等,可能使儿童学习到攻击性行为模式。
3.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是儿童控制攻击性行为的关键。
对于那些情绪管理能力不强的儿童来说,当他们感到愤怒、沮丧或挫折时,他们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以下是改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些措施: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防止和改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关键要素。
家长应该注重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教导他们正确表达情感的方式,避免过度惩罚和暴力行为。
2.学校教育: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行为规范,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和积极的社交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的培训,帮助儿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
3.环境改善:针对学校的环境设置,可以增加儿童的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和游戏机会,以缓解儿童的压力和疲劳。
4.媒体教育:应加强对媒体的引导和监管,减少暴力场景的呈现,并提供积极健康的儿童节目和游戏,以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5.亲子关系建立:鼓励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加强沟通和理解。
父母的陪伴和关心有助于儿童塑造积极的行为模式。
总之,针对我国幼儿园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积极合作,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环境改善、媒体教育和亲子关系建立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防止和改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与矫正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与矫正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损害或引起苦痛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不仅成人具有,在多数儿童身上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在一般状况下,由于攻击性行为对他人有确定的损害,所以对儿童消逝的这类行为应当准时制止,特别是当这类行为在某个儿童身上频繁消逝的时候,就更应当设法矫正了。
争论显示,少部分儿童之所以消逝频繁的攻击性行为,可能与大脑两半球均衡性进展与协同功能都较低有关,但绝大多数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都是学习和仿照的结果,并且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
家长的娇宠放纵、在教育孩子时缺乏严峻态度,是滋生攻击性行为的温床。
假如家长对孩子过于频繁的攻击性行为任其进展,到成年后,这种攻击性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是宣泄紧急和不满心情的消极方式,对儿童的进展极其有害,必需加以矫正。
“转移留意”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即在孩子心情紧急或怒气冲冲,很简洁消逝攻击性行为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等以转移其留意。
另外,绘画、音乐是陶冶性情的最佳途径,引导孩子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也能慢慢转移其攻击性行为。
- 1 -。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幼儿是人类成长的重要阶段,幼儿期的教育是塑造孩子品格、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然而,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例如推、打、咬、抓等。
这种行为不仅危害到其他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受伤,也给幼儿的成长和学习带来困扰。
因此,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以引导孩子处理冲突是至关重要的。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在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时,研究者们发现有多个因素会影响孩子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1.生理因素孩子在幼儿期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控制冲动和情绪的能力较差,从而容易采取攻击性行为作为回应。
此外,有些研究表明,与低血糖、睡眠不足和营养不良等生理因素也与幼儿攻击性行为有关。
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过度竞争、表达挫折等情绪困扰幼儿,使他们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另外,情绪障碍、自我意识不足也可导致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社会环境因素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对攻击性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
例如,亲属关系紧张、有暴力行为示范的家庭、过度保护或忽视的家庭,以及低社会经济地位或贫困的家庭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此外,幼儿园或学校中的暴力行为模仿以及冲突缺乏解决方式等问题也会增加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
二、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措施为了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引导孩子积极处理冲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1.父母教育父母教育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父母应从小灌输孩子正确的行为原则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表达情绪的正确方式。
此外,父母应注重亲子沟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挫折,并教授他们积极处理冲突的方法。
2.幼儿园或学校干预幼儿园或学校以及相关教师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可以通过组织和引导幼儿参与团队协作活动,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并加强对幼儿的冲突解决教育。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常见的一种问题行为,中班幼儿往往因为情绪控制能力尚未完全发展,表达能力有限,对冲突和挫折的处理能力较差,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针对这种行为,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同时制定适当的矫正策略。
原因分析:1.发展迟缓:攻击性行为可能是由于幼儿发展迟缓所引起的。
发育迟缓的幼儿在社交和情绪调节方面相对滞后,导致情绪容易受到挫折和冲突的影响,从而表现出攻击的行为。
2.沟通困难: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难以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当他们感到受到挫折或冲突时,可能通过攻击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或寻求帮助。
3.模仿行为: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家庭和周围同伴的行为,如果他们生活环境中存在暴力行为的模范或冲突频繁,会增加幼儿表现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
4.情绪管理困难:中班幼儿的情绪调节尚未完全发展,他们往往难以自我控制情绪。
当幼儿遭遇挫折或冲突时,情绪很容易被激发,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矫正策略:1.情绪管理教育:通过幼儿园中的情绪管理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认识不同情绪的特征和相关表达,如悲伤、痛苦、愤怒等。
教育幼儿如何适应挫折和冲突,以及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
2.温暖亲密的关系:教师应建立亲密温暖的关系,通过鼓励和赞美幼儿的积极行为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鼓励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绪和需求,帮助他们学会用语言而不是攻击来解决问题。
3.规则和限制:制定明确的规则和限制,让幼儿知道攻击行为是不被接受的。
教师要耐心地解释规则的重要性,并通过积极反馈的方式来加强正面行为。
4.模仿行为纠正:教师要监控幼儿在幼儿园内的行为,避免暴力行为的模仿。
如果发现幼儿经常模仿攻击性行为,应积极引导他们寻求解决冲突的其他方式,如交流、分享和求助。
5.家校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与家长分享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和矫正策略。
家长可以提供更多关于幼儿发展、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的信息,以便教师制定个性化的矫正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解决策略幼儿期是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习社会行为规范与表达情感的阶段。
然而,有些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这对他们的健康发展和与他人的互动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原因分析1.生理原因幼儿攻击性行为可能与生理原因有关。
例如,幼儿期的大脑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且新生儿脑部的前额叶皮质发育不完全。
大脑皮质的发育不良可能导致幼儿情绪调节能力较弱,难以控制情绪和行为。
2. 家庭环境原因家庭环境是幼儿行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家庭中的家长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和家族史等都可能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家庭中长期暴力、冲突和争吵的存在,以及家长的放任或过度管制,都会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3.学习环境原因幼儿伴侣关系和学校环境也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如果幼儿经常受到其他幼儿的攻击或欺负,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攻击性行为以保护自己。
此外,学校环境中的不公平待遇、竞争激烈等压力也可能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二、解决策略1.多维度的干预措施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家庭、学校和社区应采取多维度的干预措施。
家庭可以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和引导,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冲突解决能力。
学校应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社区可以提供相关的专业服务资源,例如心理咨询服务和亲子教育课程等。
2.情绪管理和情商培养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重点应当放在情绪管理和情商培养上。
幼儿需要学会正确地认知和表达情绪,并学会使用合适的方式处理冲突。
这可以通过情绪管理技巧教育和情绪情商培养的方法来达成。
例如,鼓励幼儿通过绘画、角色扮演等方式,将情绪转化为艺术作品或口头表达,让幼儿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3.社会技能培养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还需要注重社交技能的培养。
通过角色扮演、社交游戏和团队活动等方式,提供机会让幼儿学习和他人合作、分享、沟通和解决冲突等社会技能。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在与他人交往中,出现体力或言语的攻击行为。
这种行为的出现给幼儿教育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有效地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矫正策略。
1. 个体因素:个体因素是指幼儿的生理因素、性格、心理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
例如,某些幼儿天生比较暴躁,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引发攻击性行为。
2. 家庭因素:幼儿在家庭环境中所接受的教育、家庭氛围、父母的管教方式等都会对其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产生影响。
如果幼儿在家庭中经常看到家长以暴制暴、重心情的方式处理问题,那么幼儿很可能模仿这种行为。
3. 人际因素:人际交往是幼儿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如果幼儿在同伴中的地位较低,受到同伴的排挤或欺负,很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1. 倾听与正面引导:在幼儿表现攻击性行为时,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情绪状况,了解可能引发这种行为的原因。
同时,我们需要对幼儿进行正面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2. 多种方式的领导管理:有些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因为他们缺乏领导和规则意识。
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领导管理,例如游戏、画画、跳舞等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3. 引导幼儿掌握情绪管理的技能:情绪管理的技能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为幼儿提供学习情绪管理技能的机会,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节。
4. 以定制行为规则为依据的监督管理:制定明确的行为规则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攻击行为是不被容忍的。
我们可以采用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让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总之,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问题。
为了矫正这种行为,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成因,采取多种方式的教育方法进行幼儿管理。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策略,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幼儿攻击性行为可能是家长和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于许多家长和教师来说,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可能带来困惑和焦虑。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可能表现为打人、咬人、踢人、大声吼叫等,这种行为不仅让家长和教师感到困扰,还可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和矫正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1. 生理因素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可能与其生理因素有关。
孩子可能因为长牙或生病而感到不适,导致情绪不稳定,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活泼,急躁,容易冲动,也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也可能与其心理因素有关。
孩子可能因为自卑、自尊心脆弱、自制能力不足、面对挫折不能正确处理、情感压抑或情绪失控等心理问题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家庭环境也可能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家庭中的不良教育方式、家庭冲突和矛盾、家长的情绪失控等,都可能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3. 社会因素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也可能与其社会因素有关。
孩子在同伴或家长的引导下学习攻击性行为,或是家庭、学校等环境的社会压力过大,也可能导致孩子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1. 理解孩子针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父母和老师首先要有包容的心态,对孩子进行理解。
可以暂时抛开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客观分析,了解其成因。
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避免对孩子过度干涉和批评。
2. 合理引导针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合理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参与一些体能活动,释放其紧张情绪。
可以引导孩子学会通过表达情感、寻求帮助、解决问题等方式来化解冲突,避免采取攻击性行为。
3. 建立积极健康的家庭和学校环境父母和老师要注意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为孩子提供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友好、尊重的学校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可以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关爱和支持,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表达自己,解决问题。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常见的问题之一,它给家长和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正确的矫正策略,有助于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1. 生理因素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之一可能是生理因素。
生理方面的因素包括睡眠不足、饥饿、疼痛等,并且会导致幼儿情绪的不稳定和行为的不受控制。
心理因素也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之一。
幼儿可能因为缺乏安全感、自尊心受挫、情绪受到打击等,而通过攻击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情绪。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影响都可能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
学校环境中的同伴冲突、老师的教育方式等也可能会成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
4.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些家庭或社会环境中对幼儿的攻击行为过于放任或者过于严厉的处理方式,都会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消极影响。
1. 增强自控力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首先需要帮助他们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他们的自制力。
2. 建立积极的情绪表达方式幼儿通常是通过攻击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因此需要教育者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表达方式,通过绘画、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幼儿表达情绪,帮助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在解决幼儿攻击性行为问题的过程中,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积极配合,对幼儿进行及时的沟通和教育,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情感,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有助于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4. 建立正确的惩罚机制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适当的惩罚是必不可少的。
在给予惩罚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应过于严厉,不仅要告诉幼儿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还要帮助他们理解错误的原因,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幼儿时期是人类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常见的一种行为问题。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因素都可能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家庭成因1.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家长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性格和行为。
过分严厉、溺爱或放任不管的教育方式都可能引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过分严厉的家长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而溺爱或放任不管的家长则可能让孩子形成自私、任性的性格,导致其在与他人交往中产生冲突。
2.家庭氛围紧张家庭氛围紧张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诱因。
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争吵以及家庭暴力等现象都可能让孩子感受到紧张和恐惧,进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家长对待幼儿的态度也是影响家庭氛围的重要因素。
如果家长经常批评、指责幼儿,孩子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压力,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家长榜样作用缺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家长在生活中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争吵、打架等,孩子很容易模仿并加以实践。
因此,家长榜样作用的缺失也是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
4.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结构不完整,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可能导致幼儿在情感需求上得不到满足,进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幼儿可能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焦虑、敌对等情绪。
二、对策1.改进家长教育方式家长要关注幼儿的成长,采取民主、尊重、关爱的教育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选择。
同时,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免过分严厉或溺爱。
2.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避免矛盾和争吵。
家长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给予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家长要尽量保持家庭结构的稳定,为幼儿创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3.发挥家长榜样作用4.加强幼儿心理辅导对于攻击性行为较严重的幼儿,家长可以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师的帮助。
论幼儿暴力倾向的成因及对策
论幼儿暴力倾向的成因及对策幼儿时期是个体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在这个阶段,有些孩子却出现了暴力倾向,让家长和教师深感忧虑。
本文将从幼儿暴力倾向的成因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一、幼儿暴力倾向的成因1.家庭因素(1)家庭教育缺失:家长过于溺爱或忽视孩子,导致孩子缺乏关爱和安全感,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2)家长行为榜样:家长自身存在暴力倾向,孩子模仿学习,形成暴力性格。
(3)家庭氛围紧张: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经常发生争吵,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虑,进而表现出暴力行为。
2.社会因素(1)媒体影响: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中的暴力画面和情节,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2)同伴交往: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不良同伴的影响,学会使用暴力解决问题。
3.心理因素(1)心理发展不成熟:幼儿时期的孩子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情绪调节能力较弱,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2)自卑感:孩子可能因为自身某些方面的不足,产生自卑感,为了掩盖自己的不足,表现出暴力行为。
二、幼儿暴力倾向的对策1.家庭对策(1)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3)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2.社会对策(1)限制媒体暴力内容:加强对媒体内容的监管,减少暴力画面的传播。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学校、社区等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
3.教育对策(1)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教师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发现暴力倾向时,要耐心引导,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幼儿暴力倾向的成因复杂,涉及家庭、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
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都要共同努力,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养一代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新人贡献力量。
论幼儿暴力倾向的成因及对策幼儿的世界本应是纯真无邪的,但暴力倾向的出现却给这份纯真蒙上了一层阴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么
音
无 论 是 在 幼 儿 园 还 是 在 家庭 中 ,经 常 可 以 看 到幼 儿 互 相
注意 自己的一言一行 ,重视 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 ,控制家庭 环境 中的不 良因素 ,为幼儿 营造一种非攻击性 的环境 。
( )建 立和 谐 的 家庭 关 系 一
踢打 、争吵 和抢夺他人的物品等行为 ,这些是较常发生在儿 童身上 的不 良行为 ,也称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 行为不利于幼
儿社会性 、个性及认知发展 ,它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儿童早
期 的攻击性对青春期甚至成年期 的攻击性都有很强 的预测作 用。家庭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关键性作用 ,家庭环境
一
童使用非攻击性的方式解决 问题时 ,他们很可能会用同样 的
方 式 解 决 问 题
等。我们还注重向家长宣传爱 的教育理念 ,融人家长的教育 资源 ,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 :修溪小朋友 去大海边玩 ,给 全班小朋友带 回一个 个小 贝壳和小海螺 ,让大家一起来听听 大海 的声音 。每个月过 “ 庆生会”时 。我们会鼓励孩子们为 过生 日的小朋友制作生 日礼物 。例如 :画一 张画 ,写一句祝 福的话 .折纸 ,制作小玩 意等 .送给过生 日的小朋友 。当弟
及其教养方式是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 的关键因素。 良好 的家
庭 环境 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幼儿 的攻击
性行 为。
处 ,互相关心和尊重 ,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当家
一
、
创 设非 攻击 性的环 境
庭矛盾无法避免时 ,应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正面冲突 ,尤其 是不能 出现家庭暴力 ,而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当 儿童看到父母采取非攻击性的方式解决 了冲突或直接教给儿
充满暴力攻击的婚姻 冲突为儿童提供了一系列不 良的人
际交 往 模 式 ,儿 童通 过观 察 父 母 的 行 为及 其 后 果 .获 得有 关
人际交往 的知识和不恰 当的攻击性冲突解决策略 。在这种 家 庭环境下 .儿童会形成错误 的观念 :攻击行为是一种解决矛
盾 的 可行 办 法 ,这 种 错误 观 念 导 致 儿 童 的 问题 行 为 。 父母 作 为孩 子 的 第 一 任 老 师 ,是 孩 子 最 早 的模 仿 对 象 ,应该 和 睦相
实验表 明,人的怨恨和攻击冲动通过适 当的方式得 以宣 泄 ,其攻击能量可获到释放 ,从而消除攻击倾 向。有些幼儿
运 用 攻 击 的方 式 来 宣 泄 紧 张 和 不 满 的情 绪 , 常无 暇 陪 伴 孩 子 , 电视 便 成 为 了 幼 儿 离 不 开 的
种平 等与宽容的爱 ,无论 孩子发展水平如何 ,我们都要满
腔热忱地付 出爱 。这是一种理性 的爱 ,要将母 亲般 的细致与 亲切 、朋友 问的真挚与真诚、老师 的严厉与理性 ,巧妙 、合 理地融合 。例如 :早上孩子们来 园时 ,我都给他们一个热情 的拥抱或亲吻 ,并蹲下和他们作简单 的交谈 : “ 昨天晚上睡 得好吗? “ ” 今天谁送你来的? ”……看似平常 的言行 ,但却 能让孩子感到老师就像家人一样爱他 ,关心他。 第 三.混龄教育让孩子学会如何去爱他人。我们结合混
伙伴。电视中大量 的暴力信息诱发并助长了幼儿 的攻击性行
为 。特 别 是 动 画 片 中 的 某 些 人 物 形 象 ,更 导 致 幼 儿 爱 打 斗 。 对 于 这种 现象 .家 长 一 方 面 可 以 引 导 幼 儿 有选 择 性 地 观看 电
幼儿的发展不利 。当幼儿产生不 良情绪后 ,家长应该进行合 理地疏导 。如 ,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和孩 子建立 良好 的沟 通 :允许孩子在紧张 、焦躁或委屈 时大哭 一场 ;带孩子参加 体育活动或游戏 ,如跑步 、丢沙包 、爬 山和玩滑滑梯等 ,通 过有益的方式使孩子的不 良情绪 能得到合理 的发泄 。
辅导 、助人 为乐辅 导 、欣赏 他人 、赞美与赞 赏 、学 习他人
地都 能深深感受到爱的氛围,这种爱是一种无声 的力量 , 会
感染 到每一个人。 ( 陈小菁 :民航广州幼儿 园
编辑 :张 海 新 )
广东广州 5 0 0 责任 14 5
( )控 制 媒 体 的 影 响 二
2 提供合理的情 绪宣泄方式 。 .
根据社会 学 习理 论 .儿 童的攻击 是一种 习得 的社 会行 为 ,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 。在家庭生活 中,幼儿无时不在 模仿成人 的语言 、动作 、活动和为人处事的方式 ,成人应该 使人感动 .怎么不受感 染 ! 其次 ,老师的爱应严慈并济 。爱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 基石 .这是我在工作实践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孩子们需要
弟妹妹不会穿衣服 、袜子的时候 ,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就会 主
动过来帮忙 。大班的哥哥姐姐要毕业 了,弟弟妹妹送上一个 个深情拥抱和一声声祝福。当有小朋友生病没来 园时 ,孩子
们会在我们的带动下 ,打电话去关心问候他 ,祝愿他早 日康 复回园……只要有爱 ,就会有感动 。在我们混龄三班随时随
龄班 的特点和孩子们的兴趣点 ,巧妙地在一 日生活 中对他们 渗透爱 的教 育 。我们还结合 这个 主题 ,在 班上每周都 进行 1 2节 《 - 幼儿心理 团辅》课 。内容有 :爱 培养 、感恩心理 t L ,
二 。 一 0 年 五 月 号 下 半 月
从 家庭 角度分析 幼儿攻 击性 行 为 的成 因及矫 正
口 杨素琴
【 摘 要] 家庭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 着关键性作 用,许 多幼儿具有 明显 的攻 击性行为 ,这和 家庭
有 着密切的关 系。文章从 家庭 角度分析 了幼儿 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因素及其矫 正。
( )理 性 对 待 幼 儿 的攻 击 性 行 为 二
一
视节 目,尽量控制接触 暴力节 目的机会 ,幼儿观看 电视 时 , 家长应恰 当地解释和评价他们所看到的人物形象 ,以减轻暴 力节 目的影 响。另一方面 ,家长可以创造条件 ,多陪孩子参 与活动或增 加其 与同伴交 往 的机会 ,减少幼儿 看 电视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