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与处置
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及其预防

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及其预防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如何早期预防及如何发现早期症状。
方法宫颈癌早期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结果宫颈癌可以做到早期预防发现和早期及时治疗。
结论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明显下降。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诊治预防【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140-02子宫颈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宫颈癌是最常见病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二位。
在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宫颈癌筛查工作尚不完善,因此宫颈癌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0倍[1]。
我国每年有新发病例约13.15万元,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8%,每年死于宫颈癌全世界约有29万妇女,我国每年约有5万妇女,宫颈癌新发病例有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由此可见宫颈癌是中国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病因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相关[2]。
HPV病毒主要感染皮肤粘膜上皮,导致不同病变。
目前已经鉴定的HPV病毒超过200种,至少30种与生殖道粘膜感染相关。
HPV妇女一生中80%可感染HPV,通常在8-10个月内被自然清除,只有少数(5%)妇女呈持续感染状态。
2.高危因素与宫颈癌相关的其它高危因素有:2.1 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2.2 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
2.3 性传播疾病导致的宫颈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2.4 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2.5 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2.6 免疫缺陷与抑制:HI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2.7 其它病毒感染:疱疹病毒II型(HSV-II)与宫颈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
宫颈癌与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的指南(试行)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化诊疗指南(试行)1 围本文规了宫颈癌的规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
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瘤变(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
此类病变仍限于宫颈上皮层,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
宫颈浸润癌是指肿瘤病变穿透宫颈基底膜,发生间质浸润。
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CA125 (carcinoma antigen)癌抗原1253.2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3.3 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瘤变3.4 CTV (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3.5 FIGO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3.6 LEEP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3.7 PTV (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3.8 SC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4 诊治流程图5 诊断依据5.1 病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因素。
高危因素: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伙伴、多产、丈夫婚外性行为、阴茎癌等因素有关,其他因素如社会经济条件较差、营养不良、吸烟等。
5.2 症状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早期可无任何症状。
常见的症状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异常白带如血性白带、白带增多, 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
5.3 体征5.3.1 视诊应在充足照明条件下进行,直接观察外阴和通过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及宫颈。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治详解

林 容
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子宫颈 病变,常发生于25-35岁妇女。大部分低级 别CIN可自然消退,但高级别CIN具有癌变 潜能,可能发展为浸润癌,被视为癌前病 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子宫颈细胞学 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 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子宫颈癌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子宫颈癌的治疗
IB1, IIA(<4cm)期 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腹主动脉淋巴结取样术。术后采用同步放 化疗,可减少盆腔复发,提高生存率。要 求保留生育功能者,且宫颈肿瘤直径不超 过2cm,可选择广泛宫颈切除加盆腔淋巴结 切除术±腹主动脉淋巴结取样术。
子宫颈癌的治疗
IB2、IIA(>4cm)期 同步放化疗;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 巴清扫、腹主动脉淋巴结取样、术后个体 化辅助治疗;新辅助化疗后广泛子宫切除 术和盆腔淋巴结切除及腹主动脉淋巴结取 样术、术后个体化治疗。 IIB及IIB期以上 同步放化疗。
病因
HPV感染 目前已知HPV共有120多个型别,30余种与生 殖道感染有关,其中10余种与CIN和子宫颈癌发病密切相 关。根据不同型别与癌发生危险性高低分为高危型和低危 型2种。
病因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 生活<16岁、早年分娩、多产和子宫颈癌 发生有关。 其他 与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性伴侣 曾患子宫颈癌的高危男子性接触的妇女, 也易患子宫颈癌。吸烟可增加感染HPV效应 。
高危型 HPV DNA检测
相对于细胞学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 可与细胞学检测联合应用于子宫颈癌筛查。 也可用于细胞学检测异常的分流,当细胞学为意 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时进行高危 型HPV DNA检测(我院HC-2,第二代杂交捕获法 ,可同时检测13种高危型HPV( 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 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阴性者12个月后行细胞学 检测。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治课件

预防措施与健康生活方式
定期进行宫颈 癌筛查,及时 发现并治疗宫 颈癌前病变。
避免多个性伴 侣,减少感染 HPV病毒的风
险。
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包括 均衡饮食、适 当运动、避免 吸烟和饮酒等。
接种HPV疫苗:接 种HPV疫苗可以预 防宫颈癌前病变和 宫颈癌的发生,建 议适龄女性及时接 种。
健康生活方式推广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通过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及时发现 并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避免吸 烟和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包括宫 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 检查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HPV感染是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的主要发病原因
危险因素:多个性伴侣、 性生活过早、性传播疾 病感染、使用宫内节育 器、吸烟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接触性出血、阴道排液、疼痛等症状
诊断方法: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等
● 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取样清扫术等 ● 适应症:适用于ⅠA1期及ⅠA2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宫颈癌患者,以及ⅠB1~ⅡA2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且无生育要求的患
者 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 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 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取样清扫术等 ● 适应症:适用于ⅠA1~ⅡA1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宫颈癌患者,以及ⅠB1~ⅡA2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治详解课件

宫颈癌前病变的成因与风险因素
性行为与HPV感染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 性生活紊乱以及HPV感染是宫颈癌前 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吸烟与免疫抑制
其他因素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长期口服避孕药 、生殖道其他感染等也可能与宫颈癌 前病变的发生有关。
长期吸烟和免疫抑制状态也可能增加 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
吸烟
长期吸烟的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加。
免疫缺陷
免疫缺陷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女性, 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加。
宫颈癌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
宫颈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 情进展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接 触性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诊断
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 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综合手 段进行诊断。
ERA
定义与分类
宫颈癌前病变定义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包括轻度不典 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和重度不典型增生。这些病变具有 潜在的恶性发展可能,但尚未达到宫颈癌的程度。
宫颈癌前病变分类
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宫颈癌前病变可分为CINⅠ、CINⅡ和 CINⅢ三个级别。其中,CINⅠ表示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Ⅱ 表示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Ⅲ表示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
05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预防与保健
定期筛查与预防接种
定期筛查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的关键,通过宫颈细胞学 检查、HPV检测等手段,可以及时发现病变并进行干预。
预防接种
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从而减 少宫颈癌的发生。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VS
化学治疗通常在手术或放疗前后进行 辅助治疗,可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 降低复发风险。化疗药物有多种,常 用的有顺铂、卡铂、紫杉醇等。化疗 的优点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 ,但化学药物副作用较大,可能引起 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症状。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治详解课件

04
CINⅡ是指宫颈上皮下1/3~2/3层细胞核增大,细胞 核与细胞浆比例显著增大,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细胞 有异型性。
宫颈癌前病变的分类
宫颈癌前病变主要分为两大类: 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非典型增生是指异常的细胞增生 并取代了正常的细胞,但尚未突
破基底膜。
原位癌是指异常的细胞已经突破 基底膜,但未侵犯周围组织。
毒(HPV)感染引起。
它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也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
原因之一。
宫颈癌通常分为鳞状细胞癌和腺 癌两种类型,其中鳞状细胞癌最
常见。
宫颈癌的分类
根据病情发展程度,宫颈癌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宫颈癌通常是指肿瘤局限于子宫颈以内,而晚期则是指肿瘤已经超出子宫颈并 扩散到其他部位。
定期筛查
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可以及早 发现并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有效
控制HPV的传播。
避免多个性伴侣
多个性伴侣是感染和传播HPV的 重要风险因素,因此应该尽量避
免多个性伴侣。
采用安全性行为
采用安全性行为,如正确使用避 孕套,可以降低感染和传播HPV
的风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包括传统的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检查,通过收集阴道脱落细胞,观察细胞的形 态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HPV检测
检测HPV病毒的感染情况,HPV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HPV检测可 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一种方法。
宫颈癌的组织学检查
宫颈活检
通过在宫颈上取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 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宫颈 癌。
状。
化疗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 、脱发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
下进行相应的处理。
07
宫颈癌前病变处理方式

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宫颈细胞的异常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宫颈 细胞学检查。
定期进行HPV检测
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定期进行HPV检测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高危型HPV感染,预防宫颈癌 前病变的发生。建议根据医生建议进行HPV检测。
宫颈细胞学检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宫颈癌前病变 的主要方法,通过采集宫颈细胞样本 ,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判断 是否存在异常增生或癌前病变。
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较高,能够 发现早期宫颈癌前病变,有助于及时 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 险。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是通过观察宫颈和阴道表面的血管和上皮结构变化,发现异常增生和 癌前病变的检查方法。
宫颈癌前病变处理方式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宫颈癌前病变概述 • 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 • 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方式 • 宫颈癌前病变的预防与保健 • 宫颈癌前病变的预后与随访
01
宫颈癌前病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 变(CIN),分为CINⅠ、CINⅡ 和CINⅢ三个等级,其中CINⅢ 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
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 全明确,但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 毒(HPV)持续感染、免疫功能
低下等因素有关。
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 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
HPV16和HPV18型是最常见的 类型。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容易感染 HPV并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
02
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
03
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
1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癌前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张建民)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癌前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张建民杨幼萍朱扬丽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宫颈鳞癌的癌前病变与HPV感染关系密切,因之现发病率相当高,正确的病理诊断是合适的临床处理的前题。
宫颈鳞癌的癌前病变有多种分类方法,病理改变为一谱系,因而在病理诊断、分级和鉴别诊断方面难免有一些灰区,只有对之具备较充分的知识,才能对这类非常常见的疾病做出较好的病理诊断。
+1.癌前病变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premalignant lesions)子宫颈鳞状上皮有恶性潜能的改变为癌前病变,近几十年大多数病理学家使用异型增生和原位癌(dysplasia and carcinoma in situ,CIS)系统或子宫颈上皮内肿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系统,对这类癌前鳞状上皮病变进行分类。
近10年又出现仅用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SIL)来命名宫颈癌前病变,并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类的Bethesda系统。
2003年WHO分类中子宫颈癌前病变采用的名称是宫颈上皮内肿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将异型增生/原位癌和鳞状上皮内病变置于同义语中。
目前是异型增生/原位癌、CIN和SIL这三种系统同时并存,病理医师可各取所需,但一致认为与HPV关系密切(表1)。
现美国较多采用SIL系统,国内也有些医院开始使用,然而SIL还包括了除CIN以外的其他病变(表2和3),因此不应将SIL 与CIN完全等同,特别是低级别病变。
表1 HPV相关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名称 HPV危险范畴不同分类系统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级别CIN 异型增生-原位癌 S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外生性湿疣低危 ______ ______ 低级别SIL鳞状细胞乳头状瘤低危 ______ ______ 低级别SIL扁平型湿疣低危和高危 ______ ______ 低级别SILCIN 1 低危和高危低级别CIN 轻度异型增生低级别SILCIN 2 高危高级别CIN 中度异型增生高级别SILCIN 3 高危高级别CIN 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SIL和原位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该表译自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Pathology & Genetics, Tumours of the Breast and Female Genital Organs,edi by Tavassoli FA and Devilee P, LARC Press, Lyon,2003,Tabale 5.02.表2LSIL包括的病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IN1扁平状湿疣轻度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外生性湿疣(尖锐湿疣)移行细胞乳头状瘤不成熟性湿疣(鳞状细胞乳头状瘤*)乳头状不成熟性鳞化(也可视为不成熟性湿疣的同义语)扁平状不成熟性LSIL(罕见且对之现有争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泛指有棘细胞增生的乳头状病变(不是粘膜息肉)该表修改自Diagnostic Gynecologic and Obstetric Pathology, edited by Crum CP and Lee KR, Saunders,2006. p298,Table 13.7 ***表3HSIL包括的病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IN2和中度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CIN3和重度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角化的SIL有不成熟化生表型的SIL原位乳头状鳞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表修改自Crum CP 和Lee KR主编的Diagnostic Gynecologic and Obstetric Pathology, edited Saunders,2006. p298,Table 13.72.子宫颈上皮内肿瘤/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组织学诊断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2.1熟悉移行带的组织学特点:CIN多发生在宫颈移行带,有一319例宫颈锥要标本研究显示,CIN仅3.1%发生于外宫颈,10%病变完全被宫颈内膜上皮包围,其余87%均位于移行带。
什么是癌前病变

什么是癌前病变宫颈癌前病变是指癌症发生前该部位发生的病变而由此引发癌症的病变。
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不典型增生。
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可以从数年到数十年,一般认为这个演变过程经过这样几个阶段: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浸润癌。
宫颈癌前病变症状:1、性生活后出血。
70%-80%的宫颈癌症患者都有这一症状,2、宫颈糜烂。
年轻女性宫颈糜烂经久不治,或是更年期后仍有宫颈糜烂,应该引起重视,3、接触出血,性生活后出血,或是妇科内诊检查后子宫出血,都是宫颈癌前病变的征兆,4、白带混血,除上环引起子宫出血外,女性长期白带混血应及时检查。
宫颈癌前病变诊断方法:1、宫颈细胞学检查(1)宫颈巴氏涂片法:为传统的宫颈细胞学检查,它的广泛应用,已在过去50年里成功地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了约70%。
但由于巴氏涂片假阴性、漏诊率较高,已不再适应当今医疗服务的需要,逐渐被更先进的检查方法所替代。
(2)TCT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是90年代末发明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它可以明显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是全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法。
2、人乳头状病毒HPV检测:以发现高危发病人群并作进一步检查。
3、电子阴道镜检查。
4、宫颈碘试验检查。
5、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6、宫颈锥切术病检查。
建议:对于宫颈癌前病变饮食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
关于你提到宫颈癌前病变饮食问题,为你解答如下。
1.宫颈癌早期对消化道功能一般影响较小,以增强患者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为主,应尽可能的补给营养物质,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等均可合理食用。
当患者阴道出血多时,应服用些补血、止血、抗癌的食品,如藕、薏苡仁、山楂、黑木耳、乌梅等。
当患者白带多水样时,宜滋补,如甲鱼、鸽蛋、鸡肉等。
当患者带下多粘稠,气味臭时,宜食清淡利湿之品,如薏苡仁,赤小豆,白茅根等。
2.手术后,饮食调养以补气养血,生精填精之膳食,如山药、桂圆、桑椹、枸杞、猪肝、甲鱼、芝麻、驴皮胶等。
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理原则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妇女 吸烟吸毒的妇女 有过宫颈病变(如长期慢性宫颈炎、CIN)及生殖道 恶性肿瘤病史的妇女 经济状况低下的妇女
宫颈细胞学技术的重大改进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宫颈癌的重要方法,它 能够发现那些在未来可能转化为癌细胞的异常细 胞,细胞学涂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宫颈病变的诊 断,尤其是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最佳筛查方案
对于HPV阴性同时细胞学正常或ASCUS的对象, 发病风险很低,随访间隔可以延至3-5年;对于 HPV阴性但细胞正常的对象,每年追踪随访一次; 对于HPV阴性同时细胞学异常,包括ASCUS,以及 HPV阴性但细胞学在ASCU-H病变以上的对象,应 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取多点活检以病理检查
宫颈病变处理的现代规范 TCT:适应人群
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理原则
刘青
宫颈癌流行病学概况
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
全世界每年50万新发病例
我国约占1/4,年发病13.15万例,死亡2万例
甘肃为宫颈癌高发区
宫颈癌流行病学的变化
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社会生活的变 化,发病增多 年轻化趋势:对宫颈癌的诊治提出了新 问题 癌前期病例增加:病例增加、筛查方法 的改进
高度腺 上皮内瘤变
+
定期检查
-
+
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组织检查或宫颈 管细胞学检查及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
注:虚线箭头表示也可不进行此项检查
宫颈病变的规范化处理
宫颈细胞学<ASCUS的处理原则 HPV-H阳性、宫颈细胞学正常或炎症者,每年复查一 次或予药物干预、定期随访 HPV-H阴性、宫颈细胞学正常或炎症者,每3-5年筛 查一次
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干扰素制剂、爱宝疗制剂 等 物理治疗 包括冷冻、激光、微波等方法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宫颈癌与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1 范围本文规范了宫颈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案。
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
此类病变仍限于宫颈上皮层内,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
宫颈浸润癌是指肿瘤病变穿透宫颈基底膜,发生间质浸润。
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CA125 (carcinoma antigen)癌抗原1253.2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3.3 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3.4 CTV (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3.5 FIGO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3.6 LEEP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3.7 PTV (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3.8 SC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4 诊治流程图5 诊断依据5.1 病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首要因素。
高危因素: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伙伴、多产、丈夫婚外性行为、阴茎癌等因素有关,其他因素如社会经济条件较差、营养不良、吸烟等。
5.2 症状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早期可无任何症状。
常见的症状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异常白带如血性白带、白带增多, 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
5.3 体征视诊应在充足照明条件下进行,直接观察外阴和通过阴道窥器观察阴道与宫颈。
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有效的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采取有效手段干预处理,从而降低宫颈浸润癌的发病率。
那么大家可能会问:1、我们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筛查呢?具体怎么筛查呢?2、最怕做妇科检查了,宫颈癌常见的筛查方法是怎样做的?会很难受吗?3、我们只看的懂“正常”、“阴性”这些字样,如果不是这些字样我们该怎么办?4、什么是阴道镜检查?什么情况下需要行阴道镜检查?做阴道镜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一、宫颈癌筛查的年龄段及主要方法二、宫颈细胞学(TCT)和HPV检查是个怎样的过程?其实不管是TCT还是HPV检查,它们的操作过程是差不多的,全程仅需3~5分钟。
你首先按照医生的指导放松的躺在妇科检查床上,医生会用一种称为阴道窥器的器械扩张阴道内壁,以便可以看见宫颈,接下来就是取样。
在医生取样的过程中你并不会感到疼痛,因为宫颈内并没有痛觉神经末梢,所以你大可不必紧张。
三、拿到TCT和/或HPV结果后该怎么办?拿到结果后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这个环节也很简单。
如果结果正常的话那就定期做好筛查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结果不正常那就需要找医生来判断并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四、什么是阴道镜检查?具体哪些情况会需要做阴道镜检查?做阴道镜检查需要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阴道镜是一种妇科内窥镜,主要用于外阴、阴道、宫颈上皮内病变、早期宫颈癌及其它下生殖道早期病变的辅助诊断及评估。
它是将充分暴露的阴道和宫颈光学放大5-40倍,直接观察这些部位的血管形态和上皮结构,以发现与癌变有关的异形上皮、异形血管,对可疑部位进行定位活检,以提高宫颈病变的确诊率。
以下情况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1、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包括: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不典型的腺上皮细胞AGC、鳞状细胞癌SCC、腺癌、腺原位癌AIS、巴氏分级IIB以上等结果。
常见癌前病变如何处理

什么是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恶性肿瘤发生前的一个特殊阶段。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缓慢的渐变过程。
从正常组织到发生癌变的中间阶段称为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本身并非恶性,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很容易变为癌(或肉瘤)。
如:宫颈(或其他部位)鳞状上皮中一重度不典型增生,如果不加以适当的治疗,10年后大约1/3的患者要发展为鳞状细胞癌。
因此,对癌前病变我们既不能轻视,也不能谈之色变,要积极采取措施治疗。
常见的癌前病变有哪些?●粘膜白斑:一般发生在口唇、舌尖、食管、子宫颈、外阴等的粘膜面,也可发生在老年男性的阴茎龟头或包皮内面。
●宫颈糜烂:可能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若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则可能发生癌变。
●慢性溃疡:小腿慢性溃疡、慢性骨髓炎的皮肤窦道、慢性肛瘘等,经久不愈,可能变成鳞状细胞癌。
●卵巢囊肿:其中浆液性囊腺瘤约有半数演变为癌,粘液囊腺瘤约1/3演变为癌。
●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如经久不愈,可能恶化成肝硬化、肝癌。
●包皮过长及包茎:阴茎癌80%~100%伴有包皮过长及包茎。
●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尤其是腺瘤样息肉有恶变倾向,有家族史。
●烧伤瘢痕:有角化增生或溃疡经久不愈,可演变鳞状细胞癌。
●色痣:短时间内迅速增大、颜色变深、脱毛或周围出现形似卫星状小心,局部发痒、痛等,可能是恶变的先兆。
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如何处理?宫颈癌的前期病变过去曾认为是子宫颈糜烂、息肉、撕裂、外翻等。
病状为性交时疼痛。
但现在认为应从子宫颈活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来看,如果子宫颈活检鳞状上皮中发现有不典型增生者,则称之为癌前期病变。
虽然并非所有的不典型增生均会发展为宫颈癌,但据统计,如不给予治疗,有10%~15%的轻中度和75%的重度不典型增生将会转变为浸润癌。
凡有宫颈癌前期病变者,应给予及时治疗,如激光、冷冻、电烙、锥切等方法治疗。
但对病理活检为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者,因癌变的可能性大,应考虑行子宫全切术,术后还需定期随诊,以免复发或漏诊。
《宫颈癌前病变》课件

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方法
目前针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 治疗、药物治疗和光动力治疗等,这些治疗 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优化和改进,提高了
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宫颈癌前病变的未来发展方向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未来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 ,如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以期更 有效地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降低复发 率。
宫颈管内病变
宫颈管内出现增生、息肉等病 变,可能导致宫颈狭窄或闭锁
。
宫颈癌前病变的并发症
01
02
03
感染
宫颈癌前病变可能导致阴 道内环境紊乱,引起感染 。
不孕
宫颈癌前病变可能影响精 子通过宫颈,导致不孕。
恶变
宫颈癌前病变有可能发展 为浸润性宫颈癌,危及生 命。
03
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方法
预防措施
提高医生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认识和诊断水平,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加强患者 宣教和随访工作。
04
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与预防
宫颈癌前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抑制病毒复制和调节免疫功能。
物理治疗
采用冷冻、激光、微波等物理治疗方法,直接破 坏病变组织,促进组织修复。
浸润性宫颈癌。
预防与治疗
定期进行宫颈筛查和接种HPV疫 苗是预防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方 法。对于已确诊的CIN患者,治 疗主要包括宫颈锥切、全子宫切
除术等。
宫颈癌前病变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宫颈癌前病变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 ,与HPV感染率密切相关。在全球范 围内,CIN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
发病年龄
加强预防和早期筛查
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治疗

168叶秀英子宫颈癌经常会对女性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该疾病的发生一般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息息相关。
从病毒感染,一直发展成宫颈癌,一般需要10~25年的时间。
这种癌症的潜伏期较长,女性在感染之后,会有25%~50%的患者产生宫颈上皮病变。
王女士今年43岁,月经比较规律,但在今年6月,突然出现了阴道出血、白带增多的情况,于是她来到当地医院就诊。
在询问王女士病情之后发现,王女士每年都会按时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且每次都没有发现异常,最后一次体检是去年3月。
今年6月,王女士由于出现了阴道出血、白带增多的症状,于是来到医院接受检查。
诊断结果为王女士患有宫颈糜烂,同时医生建议她再做进一步检查。
但王女士告诉医生,去年3月她已经做过体检,没有任何问题。
回家后,王女士依然正常工作,没有留意。
在今年春节过后,王女士突然感到白带增多,且带有异味,于是她又一次来到医院进行检查。
本次诊断结果为:王女士宫颈下唇出现3 cm突起,呈菜花状,易出血,疑似宫颈癌,最后经过局部病理检查,确定为宫颈癌,王女士立即决定入院接受手术治疗。
一、关于子宫颈癌上述提到,女性宫颈癌一般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息息相关。
大约有75%的妇女在一生中都曾经感染过这种病毒。
尤其是年轻女性,她们感染这种病毒的概率更高,年龄段在19~28周岁。
大部分患者在感染后的10~15个月,会在自身免疫的作用下消除病毒。
只有持续性感染的妇女才有可能转变为子宫颈癌。
由病毒感染发展到子宫颈癌,一般需要10~25年的时间,具有较长的潜伏期。
因此,通过病毒检测,通常可对子宫颈癌前病变进行提前预测。
子宫颈癌前病变以及早期癌症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都是在体检中被发现。
阴道流血最开始表现为妇科检查、性交后流血,这些都称之为“接触性出血”,同时也可能会在月经期或月经期前后出现出血症状,白带增加。
随着感染程度的不断加重,可通过阴道排出溶血性、米汤样液体,并伴有恶臭。
宫颈筛查主要是为了及时地将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筛查出来,并对其进行及时治疗。
宫颈癌前病变处理应对措施

手术治疗结合放疗的效果比单纯手术对于子宫癌的治疗为好。当子宫腔直径>10cm时,亦以此结合疗法为宜。多数专家赞成行全子宫切除术,但因子宫肉瘤可有宫旁直接蔓延及血管内瘤栓,故应尽可能作较广泛的子宫切除术,而不一定摘除盆底淋巴结。对子宫内膜基质肉瘤,有主张术前先行宫腔镭疗,再作全子宫切除术。这同样属于常见的子宫癌的治疗方法。
4
CIN的级别分析
性生活后出血。70%-80%的宫颈癌症患者都有这一症状;
宫颈糜烂。年轻女性宫颈糜烂经久不治,或是更年期后仍有宫颈糜烂,应该引起重视;
接触出血,性生活后出血,或是妇科内诊检查后子宫出血,都是宫颈癌前病变的征兆;
白带混血,除上环引起子宫出血外,女性长期白带混血应及时检查。
有80%的宫颈癌前病变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达到治愈。
症状体征
1
2
3
4
病理病因
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
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
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
性传播疾病:导致的宫颈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
其它高危因素
孕激素治疗的优点是不良反应小,特别是无一般化疗药物抑制骨髓的严重不良反应,且应用方便,不需住院治疗。这也是常见的子宫癌的治疗方法。
简析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癌症发生前该部位发生的病变,而由此引发癌症的病变。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
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可以从数年到数十年,一般认为这个演变过程经过这样几个阶段:轻度、中度和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浸润癌、浸润癌。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前病变文章目录*一、宫颈癌前病变的概述*二、宫颈癌前病变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三、宫颈癌前病变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四、宫颈癌前病变的危害*五、宫颈癌前病变的防治方法宫颈癌前病变的概述1、定义宫颈癌前病变是指有癌变倾向,但又不能诊断为原位癌的宫颈异常增殖性病变,具有发展成为恶性肿瘤的潜能,长期存在即有可能转变为宫颈癌。
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可以从数年到数十年,一般认为这个演变过程经过这样几个阶段:轻度、中度和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浸润癌、浸润癌。
2、症状部位宫颈3、症状科室肿瘤科4、常见病因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宫颈癌前病变的原因及发病机制宫颈癌是目前惟一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相关。
HPV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具有球形外壳,直径55nm,主要感染皮肤黏膜上皮,导致不同病变。
目前已经鉴定的HPV病毒超过200种,至少30种与生殖道黏膜感染相关。
宫颈癌前病变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1、宫颈癌前病变的检查方法第一阶梯: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首先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在显微镜下观测宫颈脱落细胞,查看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
另外,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同时进行HPV检测,这样准确度会更高些。
第二阶梯:电子阴道镜检查经过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后,如果发现宫颈细胞有异常,则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
在电子阴道镜高倍放大40倍下,观察宫颈癌前病变好发区表层的细微变化,对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第三阶梯:组织病理学检测如果阴道镜检查中发现异常应在特殊染色指导下取活检。
在阴道镜检提示下,对可疑病变部位多点活检,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宫颈病变。
经过以上三个阶梯的检查,就可以确定宫颈病变,发现早期宫颈癌。
2、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鉴别方法因本病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
单凭其症状及体征是无法诊断的,主要根据组织学检查而确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与处置发表时间:2015-08-24T15:08:09.493Z 来源:《卫生部公告》2015年第4期供稿作者:汤瑞蓉[导读] 成都市蒲江县中医医院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育龄期妇女,严重影响着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
汤瑞蓉(成都市蒲江县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 611630)摘要:目的从护理的角度探讨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与处置经验。
方法综合已报道的文献资料,浅析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与处置方法并讨论相关护理体会。
结论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方法包括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等,根据临床特征不同进行分级并实施不同的处置方法,如宫颈管内膜刮术、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等。
在诊疗期间,良好舒适的护理能够使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恢复得更好、治疗效果保持得更久,从身心两方面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鉴别;处置The nursing experience in identification and disposal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experience in identification and disposal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Methods Some released researches and data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in identification and disposal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Results Cytolgical examination,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colposcopy can be used in identification of CIN. Disposal methods of CIN can vary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clinical features, including endocervical curettage, cold knife conization and LEEP. Correct and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in Identification and disposal of CIN can help patients recover better and faster in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sides.Key words: CIN; Identification; Disposal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育龄期妇女,严重影响着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
从近年来的研究可见,宫颈癌的发病率有上升化、年轻化的趋势。
宫颈癌前病变是浸润性宫颈癌的癌前期病变,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涉及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等。
现代宫颈癌的筛查目标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宫颈癌筛查逐渐转变为以检出早期高级别的宫颈癌前期病变为目的进行的阻断性治疗[1]。
宫颈癌前病变从发病到发展为癌症大多需要10~15年,通过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生[2]。
1.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发生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病因即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宫颈癌前病变的常见症状包括接触性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和白带异常等。
由于宫颈癌前病变难以通过视诊和触诊手段鉴别且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因此目前常见的确诊手段包括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等宫颈组织活检术。
①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涂片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手段,尤其针对临床体征不明显的早期病变,包括常规巴氏涂片、积液细胞学筛查(TCT)和细胞电脑扫描(CCT)等。
②组织病理检查:对肉眼可见的病灶或碘试验不染区进行多点取材,可较为准确地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定位,但无法对宫颈全貌标本进行提取,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应有活体组织学证实。
③阴道镜检查:可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对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确定病变部位有着重要作用。
接受阴道镜活检的患者均要做颈管刮术。
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判断标准是阴道镜或直视下取宫颈组织学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宫颈组织活检术多属于有创操作,在行检查前护理人员首先应向患者有针对性地阐明操作的相关知识和可能涉及的不适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检查;检查过程中应协助患者保持正确、安全的体位并帮助患者深呼吸、放松,对于过度紧张的患者可通过分散注意力达到放松的目的;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或是否出现、流液或碘过敏等现象,叮嘱患者适当休息、保持外阴清洁。
[3]由于妇科疾病的隐私性和特殊性,护理人员还应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检查过程中,尤其是阴道镜检查,应当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私密的检查环境;对心理上难以接受或过分担心的患者,可以通过沟通、教育等方式使其充分了解检查的意义,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保持良好心态。
高质量的阴道镜检查和阴道镜辅助下的病理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准确诊断及正确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置2.1宫颈癌前病变的分级宫颈癌前病变根据临床特征不同一般可分为3级,分别为轻度非典型增生(CIN Ⅰ)、中度非典型增生(CIN Ⅱ)和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CIN Ⅲ)。
①CIN Ⅰ:上皮细胞异型程度轻,排列不整齐,但仍保持极性,异常增殖细胞限于上皮层下三分之一。
②CIN Ⅱ:上皮细胞异型明显,排列较紊乱,异常增殖细胞占据上皮层下三分之二。
③CIN Ⅲ:上皮细胞异型性显著,失去极性,异常增殖细胞扩展至上皮的三分之二或几乎全层,与原位癌难以区别。
原位癌的上皮异型性细胞累及全层,极性消失,核异型性显著,核分裂相多见。
上皮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
2.2 根据分级治疗宫颈癌前病变CIN Ⅰ的处置:对于阴道镜检查可见完整转化区、宫颈鳞柱交界未内移至颈管内的情况,患者可继续观察。
阴道镜检查情况不满意者应作颈管内膜刮术(ECC),排除颈管内病变。
CIN Ⅱ~Ⅲ的处置:CIN Ⅱ~Ⅲ的患者可选择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CKC)。
根据锥切后的病理选择进一步治疗方法,此外还应考虑到患者的生育期望和心理因素等,因此单纯子宫切除术一般不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LEEP又可称为高频电刀,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它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术中出血量少、无需住院等优势,因此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逐渐成为了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法[4]。
CKC又称冷刀锥切,具有切缘清晰、深度充分的优点,是治疗CIN Ⅲ的主要手段。
冷刀锥切对组织(尤其是切缘组织)的损伤较高频电刀小,利于病理学检查,通过术中送检可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切缘病变。
但冷刀锥切较高频电刀又有手术时间长,术中易多量出血等缺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
护理人员在术前应使患者以膀胱截石位将膀胱排空,使宫颈充分暴露并消毒;由于宫颈血管丰富,操作不当或无菌操作不严格容易引起大出血和感染,护理人员在术中应密切关注出血量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应指示患者尽量保证卧床休息一周并保持外阴清洁,2个月内避免阴道冲洗、盆浴和性生活,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性治疗;对需留院观察的患者应仔细说明原因,使患者明白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2.3 随访术后进行规范随访是预防宫颈癌、阻断宫颈病变进展和复发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5]。
手术3个月后患者应到医院接受复查,并进行细胞学检查,3~6个月后再次复查,并随访2年。
随访检查中必要时可结合医疗机构自身条件与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阴道镜检查或HPV检测等。
30岁以上妇女应每1-2年进行1次宫颈癌普查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讨论根据现有研究显示,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婚姻:早婚或多次结婚;②性生活:16岁以前就过性生活或性生活紊乱;③孕产史:早育、多产;④炎症或病毒:子宫颈慢性炎症或通过性交传播的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或人巨细胞病毒等;⑤配偶:配偶为高危男子者,其患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患有子宫颈癌者,易患宫颈癌;⑥其他:宫颈癌发病情况与经济情况、种族及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由于缺乏完备的医学知识,害怕丧失女性特征影响到家庭生活和谐,再加上社会舆论或经济上的影响,往往具有更加显著的精神压力,因此实施心理护理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恢复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6]。
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教育、强化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倾诉不良情绪等方法,能够促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调动患者对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克服心障重归和谐,从而使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获得身心上的复原。
参考文献[1] 王红, 徐福智, 赵秋艳. 三阶梯诊疗程序筛查宫颈癌前病变[J]. 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6(5): 769-770.[2] 李岚. 宫颈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 2013, 7(12): 174.[3] 丁晓芳, 牛素娥, 时新梅. 舒适护理模式在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中的护理[J]. 中外医疗实践, 2014, 14: 156.[4] 黄凤, 毛丽松, 张佳. 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疗效分析[J]. 中国产业卫生, 2013, 5(6): 321-322.[5] 刘爱民. 宫颈癌前病变LEEP 术后随访的方案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8): 156-157.[6] 顾红梅.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措施[J]. 中国产业卫生, 2013,13: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