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优秀教案学案
变压器 教案

变压器教案教案标题:变压器教案目标:1. 理解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变压器的构造和主要组成部分。
3. 能够计算变压器的变比和功率转换。
4. 理解变压器在电力传输和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 变压器的构造和主要组成部分。
3. 变压器的变比和功率转换计算。
4. 变压器在电力传输和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变压器的变比和功率转换计算。
2. 变压器在电力传输和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变压器实物模型或示意图。
3. 计算变压器变比和功率转换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变压器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2. 提问:你知道变压器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演示,介绍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 解释变压器的构造和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铁芯、一次线圈、二次线圈等。
3. 讲解变压器的变比和功率转换的计算方法。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变压器实物模型或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构造。
2. 通过实例,演示变压器的变比和功率转换的计算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变压器在电力传输和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计算变压器的变比和功率转换。
2. 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五、拓展应用(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变压器在电力传输和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2. 分组讨论,设计一个以变压器为核心的电子设备应用方案。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进行总体评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际变压器的拆装操作,加深对其构造和原理的理解。
2. 鼓励学生进行变压器应用的研究,了解更多实际应用案例。
教学反思:本节教学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和练习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掌握了变比和功率转换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了变压器在电力传输和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高二物理《变压器》教案3篇

高二物理《变压器》教案3篇高二物理《变压器》教案2中国民用供电使用三相电作为楼层或小区进线,多用星形接法,其相电压为220V,而线电压为381V(近似值),需要中性线,一般也都有地线,即为三相五线制。
而进户线为单相线,即三相中的一相,对地或对中性线电压均为220V。
一些大功率空调等家用电器也使用三相四线制接法,此时进户线必须是三相线。
工业用电多使用6kV以上高压三相电进入厂区,经总降压变电所、总配电所或车间变电所变压成为较低电压后以三相或单相的形式深入各个车间供电。
一、知识目标1、知道三相交变电流是如何产生的.了解三相交变电流是三个相同的交流电组成的.2、了解三相交变电流的图象,知道在图象中三个交变电流在时间上依次落后1/3周期.3、知道产生三相交变电流的三个线圈中的电动势的最大值和周期都相同,但它们不是同时达到最大值(或为零).4、了解三相四线制中相线(火线)、中性线、零线、相电压、线电压等概念.5、知道什么是星形连接、三角形连接、零线、火线、线电压及相电压.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将知识进行类比、迁移的能力.2、使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学工具将物理规律建立成新模型3、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演绎思维能力.4、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三相交流电的对称美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三相电流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生应对它有一定的了解.但这里只对学生可能接触较多的知识做些介绍,而不涉及太多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问题.三相交变电流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所以其基本常识应让每个学生了解.教法建议1、在介绍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时,除课本中提供的插图外,教师可以再找一些图片或模型,使学生明白,三个相同的线圈同时在同一磁场中转动,产生三相交变电流,它们依次落后1/3周期.三相交变电流就是三个相同的交变电流,它们具有相同的最大值、周期、频率.每一个交变电流是一个单相电.2、要让学生知道,三个线圈相互独立,每一个都可以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电源单独供电.由于三个线圈平面依次相差120o角.它们达到最大值(或零)的时间就依次相差1/3周期.用挂图配合三相电机的模型演示,效果很好.让三个线圈通过星形连接或三角形连接后对外供电,一方面比用三个交变电流单独供电大大节省了线路的材料,另一方面,可同时提供两种不同电压值的交变电流.教师应组织学生观察生活实际中的交变电流的连接方式,理解课本中所介绍的三相电的连接.教学设计方案三相交变电流教学目的1、知道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及特点.2、知道星形接法、三角形接法和相电压、线电压知识.教具:演示用交流发电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本章前面学习了一个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电路中产生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如果三组互成120°角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三组线圈产生三个交变电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相交变电流.板书:第六节三相交变电流二、进行新课演示单相交流发电机模型:只有一个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电路中只产生一个交变电动势,这样的发电机叫单相交流发电机.它发出的电流叫单相交变电流.演示:三相交流发电机模型,提出研究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板书:一、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1、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互成120°角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三组线圈各自产生交变电流2、三相交变电流的特点:最大值和周期是相同的.板书:三组线圈到达最大值(或零值)的时间依次落后1/3周期我们还可以用图像描述三相交变电流板书:三相交变电流的图像三组线圈产生三相交变电流可对三组负载供电,那么三组线圈和三个负载是怎样连接的呢?板书:二、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1、星形连接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三相发电机和负载并不用6条导线连接,而是把线圈末端和负载之间用一条导线连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星形连接①把线圈末端和负载之间用一条导线连接的方法叫星形连接(符号Y)②端线、火线和中性线、零线从每个线圈始端引出的导线叫端线,也叫相线,在照明电路里俗称火线.从公共点引出的导线叫中性线,照明电路中,中性线是接地的叫做零线.③相电压和线电压端线和中性线之间的电压叫做相电压两条端线之间的电压叫做线电压.我国日常电路中,相电压是220V、线电压是380V2、三角形连接①把发电机的三个线圈始端和末端依次相连的方式叫三角板连接(符号△)②相电压和线电压两条端线之间的电压就是其中一个线圈的相电压,所以三角形连接中相电压等于线电压.高二物理《变压器》教案3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知道变压器是用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2、理解互感现象,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3、掌握理想变压器工作规律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4、理解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基本问题.5、理解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能用变压器的功率关系解决简单的变压器的电流关系问题.6、理解在远距离输电时,利用变压器可以大大降低传输线路的电能消耗的原因.7、知道课本中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变压器.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物理观察能力和正确读数的习惯.2、从变压器工作规律得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及总结概括能力.3、从理想变压器概念引入使学生了解物理模型建立的基础和建立的意义.三、情感目标1、通过原副线圈的匝数与绕线线径关系中体会物理学中的和谐、统一美.2、让学生充分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及辩证统一思想.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及相应的教法建议1、在学习本章之前,首先应明确的是,变压器是用来改变交变电流电压的.变压器不能改变恒定电流的电压.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电磁感应的基础上理解互感现象.这里的关键是明白原线圈和副线圈有共同的铁芯,穿过它们的磁通量和磁通量的变化时刻都是相同的.因而,其中的感应电动势之比只与匝数有关.这样原、副线圈的匝数不同,就可以改变电压了.2、在分析变压器的原理时,课本中提到了次级线圈对于负载来讲,相当于一个交流电源一般情况下,忽略变压器的磁漏,认为穿过原线圈每一匝的磁通量与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总是相等的.这两个条件,都是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的内容.利用课本中的这些内容,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变压器原理,原线圈上加上交变流电后,铁心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在副线圈中产生交变电动势,则副线圈相当于交流电源对外供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从能量角度分析,可以看成是电能(原线圈中的交变电流)转换成磁场能(铁心中的变化磁场),磁场能又转换成电能(副线圈对外输出电流).所以,变压器是一个传递能量的装置.如果不计它的损失,则变压器在工作中只传递能量不消耗能量.要使学生明白,理想变压器是忽略了变压器中的能量损耗,它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等,这样才得出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式.在解决有两个副线圈的变压器的问题时,这一点尤其重要.当然,在初学时,有两个副线圈的变压器的问题,不做统一要求,不必急于去分析这类问题.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他们进行分析讨论.3、学生对变压器原理和变压器中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的关系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引导学生认真讨论章后习题,对学生澄清认识会有所帮助.4、变压器的电压公式是直接给出的.课本中利用原、副线圈的匝数关系,说明了什么是升压变压器和什么是降压变压器,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能记住电压关系公式.利用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和输人功率相等的关系,得到了 I1I2=U1U2.建议教师做好用输出负载调节输入功率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当负载端接入的灯泡逐渐增多时,原、副线圈上的电压基本上不发生变化,原线圈中的电流逐渐增大,副线圈中的电流也逐渐增大.5、介绍几种常见的变压器,是让学生能见到真实的变压器的外型和了解变压器的实际构造.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找一些变压器的给学生看一看.变压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课本中介绍了一些,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进行介绍,或看挂图、照片、实物,或参观,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实际知识6、电能的输送,定性地说明了在远距离输送电能时,采用变压器进行高压输电可以大大减少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失.这里重点描述了输电线上的电流大小与造成的电热损失的关系,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采用高压输电的必要性.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工作规律.2、难点:(l)理解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交变电压.(2)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关系.(3)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对象的含义.3、疑点:变压器铁心是否带电即如何将电能从原线圈传输出到副线圈.4、解决办法:(l)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变压器工作规律使学生能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规律.(2)通过理想化模型建立及理论推导得出通过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间的关系.(3)通过运用变压器工作规律的公式来解题使学生从实践中理解公式各物理量的含义。
高中物理变压器教案(精选3篇)

高中物理变压器教案(精选3篇)高中物理变压器教案1★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中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理想化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的。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阅读法、讲解法。
★教学工具学生电源、可拆变压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灯泡★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改变交流的电压。
大型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压有几万伏,而远距离输电却需要高达几十万伏的电压。
各种用电设备所需的电压也各不相同。
电灯、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要220V的电压,机床上的照明灯需要36V的安全电压。
一般半导体收音机的电源电压不超过10V,而电视机显像管却需要10000V以上的高电压。
交流便于改变电压,以适应各种不同需要。
变压器就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
这节课我们学习变压器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1・变压器的原理思考与讨论:师:按上图所示连接好电路,接通电源,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生:灯泡亮了。
师:两个线圈并没有直接接触,灯泡为什么亮了呢?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生1:当一个线圈中同交变电流时,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在另一个线圈中激起感生电场,从而产生感生电动势,灯泡中有了感应电流,故灯泡发光。
生2:实验说明,通过互感现象,电源的能量可以从一个线圈传输给另一个线圈。
师:变压器就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构成的。
一个线圈跟电源连接,叫原线圈(初级线圈),另一个线圈跟负载连接,叫副线圈(次级线圈)。
两个线圈都是绝缘导线绕制成的。
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
师:画出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互感现象时变压器工作的基础。
变压器工作原理教案

变压器工作原理教案一、引言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电气设备,它能够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将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
本教案将介绍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变压器的主要参数和计算方法;3. 了解变压器的应用领域和相关安全知识。
三、教学内容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1 变压器的组成部分1.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1.3 变压器的工作过程示意图2. 变压器的主要参数和计算方法2.1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和额定电压2.2 变压器的变比和绕组数2.3 变压器的效率和损耗3. 变压器的应用领域和相关安全知识3.1 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3.2 变压器的安全使用和维护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计算方法。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变压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工作情况和计算方法。
3. 计算练习:提供一些变压器计算题目,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验演示:进行变压器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变压器的工作过程。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变压器工作原理教材(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合的教材);2. 实验设备:变压器实验装置、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等;3. 计算工具:计算器、电脑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变压器计算题目,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并提交作业。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变压器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变压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扩展1. 变压器的发展趋势:介绍当前变压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2. 变压器的其他应用:探讨变压器在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八、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计算练习和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提供更多实例和案例,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变压器教案

高中物理变压器教案【篇一:高二物理变压器的教案4】变压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知道变压器是用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2、理解互感现象,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3、掌握理想变压器工作规律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4、理解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基本问题.5、理解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能用变压器的功率关系解决简单的变压器的电流关系问题.6、理解在远距离输电时,利用变压器可以大大降低传输线路的电能消耗的原因.7、知道课本中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变压器.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物理观察能力和正确读数的习惯.2、从变压器工作规律得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及总结概括能力.3、从理想变压器概念引入使学生了解物理模型建立的基础和建立的意义.三、情感目标1、通过原副线圈的匝数与绕线线径关系中体会物理学中的和谐、统一美.2、让学生充分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及辩证统一思想.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及相应的教法建议1、在学习本章之前,首先应明确的是,变压器是用来改变交变电流电压的.变压器不能改变恒定电流的电压.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电磁感应的基础上理解互感现象.这里的关键是明白原线圈和副线圈有共同的铁芯,穿过它们的磁通量和磁通量的变化时刻都是相同的.因而,其中的感应电动势之比只与匝数有关.这样原、副线圈的匝数不同,就可以改变电压了.2、在分析变压器的原理时,课本中提到了“次级线圈对于负载来讲,相当于一个交流电源”;一般情况下,忽略变压器的磁漏,认为穿过原线圈每一匝的磁通量与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总是相等的.这两个条件,都是“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的内容.利用课本中的这些内容,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变压器原理,原线圈上加上交变流电后,铁心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在副线圈中产生交变电动势,则副线圈相当于交流电源对外供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从能量角度分析,可以看成是电能(原线圈中的交变电流)转换成磁场能(铁心中的变化磁场),磁场能又转换成电能(副线圈对外输出电流).所以,变压器是一个传递能量的装置.如果不计它的损失,则变压器在工作中只传递能量不消耗能量.3、学生对变压器原理和变压器中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的关系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引导学生认真讨论章后习题,对学生澄清认识会有所帮助.4、变压器的电压公式是直接给出的.课本中利用原、副线圈的匝数关系,说明了什么是升压变压器和什么是降压变压器,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能记住电压关系公式.利用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和输人功率相等的关系,得到了.建议教师做好用输出负载调节输入功率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当负载端接入的灯泡逐渐增多时,原、副线圈上的电压基本上不发生变化,原线圈中的电流逐渐增大,副线圈中的电流也逐渐增大.5、介绍几种常见的变压器,是让学生能见到真实的变压器的外型和了解变压器的实际构造.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找一些变压器的给学生看一看.变压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课本中介绍了一些,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进行介绍,或看挂图、照片、实物,或参观,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实际知识6、电能的输送,定性地说明了在远距离输送电能时,采用变压器进行高压输电可以大大减少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失.这里重点描述了输电线上的电流大小与造成的电热损失的关系,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采用高压输电的必要性.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工作规律.2、难点:(l)理解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交变电压.(2)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关系.(3)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对象的含义.3、疑点:变压器铁心是否带电即如何将电能从原线圈传输出到副线圈.4、解决办法:(l)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变压器工作规律使学生能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规律.(2)通过理想化模型建立及理论推导得出通过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间的关系.(3)通过运用变压器工作规律的公式来解题使学生从实践中理解公式各物理量的含义【篇二:高二物理变压器的教案3】[高二物理教案17-4]17.4 变压器一、教学目的l、巩固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变压器2、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巩固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变压器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学方法复习提问、讲练结合五、课时安排 2课时六、教学用具:投影片、投影仪七、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复习 1.变压器的构造原线圈、副线圈、铁心 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在原、副线圈上由于有交变电流而发生的互相感应现象,叫做互感现象,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
变压器工作原理教案

变压器工作原理教案【变压器工作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 掌握变压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分析和解决变压器的故障和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变压器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原理图。
3. 变压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和计算方法。
4. 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知识讲解:a. 变压器的基本概念和结构:介绍变压器的定义、构成和常见型号。
b.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原理图:详细解释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磁感应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原理图展示变压器的连接方式。
c. 变压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和计算方法:介绍变压器的额定容量、额定电压、变比、短路阻抗等参数,以及计算方法和应用注意事项。
d. 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讲解变压器常见故障的原因和表现,以及相应的诊断和维修方法。
四、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变压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故障诊断等内容。
2. 实物变压器模型:用于展示变压器的结构和连接方式。
3. 计算器和故障模拟器:用于进行变压器性能参数计算和故障诊断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PPT演示和讲解,向学生传授变压器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
2. 实践操作:让学生使用计算器和故障模拟器进行变压器性能参数计算和故障诊断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变压器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计算准确性和故障诊断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高二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变压器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高二物理变压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1.2掌握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
1.3能够运用变压器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实验观察变压器的工作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2通过讨论和探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2认识到物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2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
2.难点2.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2变压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讲述变压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手机充电器、家用电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内容2.1变压器的构造与原理展示变压器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构造。
接着讲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动画演示原、副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2.2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与匝数关系2.3变压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变压器在电力系统、通信、家电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变压器的重要作用。
3.课堂讨论3.1让学生讨论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为什么手机充电器需要变压器?3.2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简易的变压器,并讨论其可行性。
4.课堂小结5.作业布置设计一道关于变压器应用的计算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动画演示、实验观察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变压器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激励。
五、教学延伸1.下一节课学习变压器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变压器的应用领域。
2.安排一次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变压器,提高其实践能力。
变压器教案高中物理

变压器教案高中物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 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3. 能够解决变压器相关的应用问题二、教学重点: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2. 变压器的结构和组成3. 变压器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三、教学内容:1. 变压器的定义和分类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3. 变压器的结构和组成4. 变压器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变压器的实物,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变压器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结构和组成,让学生理解变压器的基本知识。
3. 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变压器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变压器的变压效果。
4. 计算:教授变压器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变压器的转变比和输入输出功率。
5. 应用:布置一些变压器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变压器在电力传输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七、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变压器的理解和掌握。
八、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变压器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拓展知识视野。
五、教学手段:1. 实物展示2. 实验操作3. 计算习题4. 互动讨论5. 图片、视频资料六、教学评价:1. 通过实验和计算题,考察学生对变压器的掌握程度2. 考察学生对变压器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2. 学生反馈意见及建议3. 教学手段是否有效果八、教学资料:1. 教辅资料2. 实验器材3. 图片、视频资料。
变压器的应用教案

变压器的应用教案第一章:变压器的基本原理1.1 教学目标1.了解变压器的基本概念2.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3.了解变压器的种类及特点1.2 教学内容1.2.1 变压器的基本概念1.2.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1.2.3 变压器的种类及特点1.3 教学方法1.3.1 讲解法1.3.2 演示法1.3.3 讨论法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话题:讨论电力的传输与分配1.4.2 讲解变压器的基本概念1.4.3 演示变压器的工作原理1.4.4 讲解变压器的种类及特点1.4.5 小组讨论:变压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第二章:变压器的结构与参数2.1 教学目标2.了解变压器的主要结构部件3.掌握变压器的主要参数2.2 教学内容2.2.1 变压器的主要结构部件2.2.2 变压器的主要参数2.3 教学方法2.3.1 讲解法2.3.2 图片展示法2.3.3 小组讨论法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变压器的主要结构部件2.4.2 图片展示变压器的结构部件2.4.3 讲解变压器的主要参数2.4.4 小组讨论:变压器参数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第三章:变压器的接线与保护3.1 教学目标3.了解变压器的接线方式4.掌握变压器的保护措施3.2 教学内容3.2.1 变压器的接线方式3.2.2 变压器的保护措施3.3 教学方法3.3.1 讲解法3.3.2 模拟操作法3.3.3 小组讨论法3.4 教学步骤3.4.1 讲解变压器的接线方式3.4.2 模拟操作变压器的接线方式3.4.3 讲解变压器的保护措施3.4.4 小组讨论:变压器保护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第四章:变压器的选用与维护4.1 教学目标4.了解如何选用合适的变压器5.掌握变压器的维护方法4.2 教学内容4.2.1 变压器的选用方法4.2.2 变压器的维护方法4.3 教学方法4.3.1 讲解法4.3.2 案例分析法4.3.3 小组讨论法4.4 教学步骤4.4.1 讲解如何选用合适的变压器4.4.2 案例分析选用变压器的具体实例4.4.3 讲解变压器的维护方法4.4.4 小组讨论:变压器维护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第五章: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5.了解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6.掌握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例5.2 教学内容5.2.1 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5.2.2 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例5.3 教学方法5.3.1 讲解法5.3.2 图片展示法5.3.3 小组讨论法5.4 教学步骤5.4.1 讲解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5.4.2 图片展示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例5.4.3 小组讨论: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和局限性第六章:变压器的设计与制造6.1 教学目标6.了解变压器设计的基本原则7.掌握变压器制造的主要工艺6.2 教学内容6.2.1 变压器设计的基本原则6.2.2 变压器制造的主要工艺6.3 教学方法6.3.1 讲解法6.3.2 案例分析法6.3.3 小组讨论法6.4 教学步骤6.4.1 讲解变压器设计的基本原则6.4.2 案例分析变压器设计的具体实例6.4.3 讲解变压器制造的主要工艺6.4.4 小组讨论:变压器制造中的技术挑战和发展趋势第七章:变压器的检测与故障分析7.1 教学目标7.了解变压器检测的基本方法8.掌握变压器故障分析与处理技巧7.2 教学内容7.2.1 变压器检测的基本方法7.2.2 变压器故障分析与处理技巧7.3 教学方法7.3.1 讲解法7.3.2 模拟操作法7.3.3 小组讨论法7.4.1 讲解变压器检测的基本方法7.4.2 模拟操作变压器检测的具体步骤7.4.3 讲解变压器故障分析与处理技巧7.4.4 小组讨论:变压器故障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第八章:变压器的节能与环保8.1 教学目标8.了解变压器节能的技术途径9.掌握变压器环保的意义与措施8.2 教学内容8.2.1 变压器节能的技术途径8.2.2 变压器环保的意义与措施8.3 教学方法8.3.1 讲解法8.3.2 案例分析法8.3.3 小组讨论法8.4 教学步骤8.4.1 讲解变压器节能的技术途径8.4.2 案例分析节能变压器的设计与应用8.4.3 讲解变压器环保的意义与措施8.4.4 小组讨论:变压器环保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第九章:变压器的未来发展9.了解变压器技术的发展趋势10.掌握变压器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9.2 教学内容9.2.1 变压器技术的发展趋势9.2.2 变压器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9.3 教学方法9.3.1 讲解法9.3.2 图片展示法9.3.3 小组讨论法9.4 教学步骤9.4.1 讲解变压器技术的发展趋势9.4.2 图片展示未来变压器技术的发展方向9.4.3 讲解变压器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9.4.4 小组讨论:变压器在新能源领域中的机遇与挑战第十章:综合案例分析与实践10.1 教学目标10.了解变压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11.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10.2.1 变压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10.2.2 实践操作:变压器的安装与调试10.3.1 讲解法10.3.2 模拟操作法10.3.3 小组讨论法10.4 教学步骤10.4.1 讲解变压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10.4.2 模拟操作变压器的安装与调试过程10.4.3 小组讨论:解决实际工程中变压器问题的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变压器的基本概念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理解变压器的基本定义,包括变压器的作用、类型和基本结构。
《电工基础教案》——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分类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电工基础教案》——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分类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使学生掌握变压器的分类及特点;3. 培养学生对电工技术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3. 变压器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难点: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2. 变压器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变压器实物模型;3. 相关教学资料。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变压器的实物模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变压器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
二、基本结构(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铁芯等,并解释各部分的作用。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了解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三、工作原理(2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和实物模型,讲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现象、电压、电流的变化等。
2.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和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四、分类及特点(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变压器的分类,包括交流变压器、直流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等,并讲解各类变压器的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了解变压器的分类及特点。
五、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变压器的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变压器在不同输入电压下的输出电压变化。
2.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分类及特点。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图,并简要描述其工作原理。
八、课后反思(课后自主完成)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反思自己对变压器的认识,总结学习收获。
九、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变压器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变压器教案

变压器教案教案:变压器课时:1-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变压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变压器、电源线、电灯泡、电阻、开关、导线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要介绍变压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一下初中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
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介绍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变换线圈的匝数比来改变电压大小的装置。
2. 讲解变压器的结构:主要由铁芯、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组成。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一:观察变压器的使用a. 将变压器连接到电源线上,接通电源,并将电灯泡分别连接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上。
b. 通过开关控制电源的通断,观察电灯泡的亮灭情况,并记录数据。
c.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变压器对电压的改变作用。
2. 实验二:测量变压器的变压比a. 将变压器连接到电源线上,并将电阻连接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上。
b. 使用电压表测量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电压,并记录数据。
c. 计算变压器的变压比,观察并分析结果。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变压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变压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讨论其重要性。
五、拓展练习(5分钟)1. 提供一些变压器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加深学生对变压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一些与变压器相关的问题作为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询资料进行解答或调查实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对变压器的作用和变压比的计算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在后续的讨论和拓展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高中物理变压器的应用教案

高中物理变压器的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变压器的作用和原理;
2. 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3. 能够应用变压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变压器的作用和原理;
难点:变压器的数学应用。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变压器模型,向学生介绍变压器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讲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变压器是如何将电压升高或降低的;
3. 知识梳理:提出几个与变压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4. 实践应用:给学生几个实际问题,让他们应用变压器原理解决;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变压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
1. 变压器模型
2. 备课PPT
3. 相关实例问题
教学评价:
1. 在课堂上布置变压器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2. 给学生一个小组任务,让他们设计一个能够使用变压器的实际电路。
教学反思:
1. 在讲解的时候,要注意简单明了地讲解变压器的原理,避免学生产生困惑;
2. 在设计实践应用环节的问题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水平。
变压器优秀教案学案

变压器优秀教案学案变压器优秀教案学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变压器的原理、构造及工作过程;2、掌握变压器的应用和优缺点;3、能够通过实验和实例分析变压器的性能。
二、教学内容1、变压器的定义、原理及基本构造;2、变压器的工作过程及实现交流电转换的原理;3、变压器的应用场景及优缺点分析;4、实验及实例分析,变压器的性能评估。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变压器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变压器的作用及原理。
2、讲解变压器的定义、原理和构造:通过示意图或实物展示,介绍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阐述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即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交流电的转换。
3、分析变压器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具体的变压器为例,详细讲解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原边线圈、副边线圈等关键概念,阐述变压器的工作过程,包括电能转换和传输的过程。
4、讲解变压器的应用和优缺点:结合实际案例,介绍变压器在电力系统、家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分析变压器使用的优缺点,如效率高、便于远距离输电等。
5、实验及实例分析:通过实验或实例分析,让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变压器的工作过程,进一步理解变压器的性能和特点。
6、总结与回顾: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变压器的原理、构造、工作过程及优缺点,加深学生对变压器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问题解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2、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变压器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变压器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4、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加深对变压器性能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复习课本中关于变压器的内容,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搜集并阅读一些关于变压器应用的案例,了解变压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3、尝试设计一个基于变压器的简单电路,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六、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初学者必看变压器教案

初学者必看变压器教案变压器是电力传输、发电等领域中十分重要的设备,是将高压电流变成低压电流或将低压电流升高到高压电流的装置。
变压器广泛应用于交流电路中,不仅能够减小电压,降低电压等级,还能够进行电力分配、电力变换等作用。
因此,在电力行业中,对变压器的学习和掌握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份初学者必看的变压器教案。
一、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有两大基本原理:1、磁吸引作用在变压器中,当通过一个线圈的电流改变时,就会在另一个与之相邻的线圈中产生电动势。
这是因为磁场的变化导致电磁感应的原因。
变压器利用了电势的差异,产生了高电压低电压的情况。
2、自感应作用当一个电流通过一个线圈时,它会在线圈内产生一个磁场。
当电流增加时,磁场也随之增强,当电流减小时,磁场也随之减弱。
这个磁场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自感应。
二、变压器的类型根据用途不同,变压器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如:1、电力变压器2、机器变压器3、焊接变压器4、电感变压器5、绝缘变压器6、阻抗变压器7、自扇变压器8、调压变压器三、变压器的结构变压器除了根据类型不同,外形和结构也不尽相同,但一般来说,变压器的主要结构有以下几点:1、铁芯:变压器的铁芯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承载电流、导磁等。
2、绕组:绕组是指由铜线等导电物质缠绕在铁芯上的一种结构,能够在变压器中产生磁场,进而控制电流。
3、油箱:油箱主要是用于存放变压器的密封油,这种油是专门用于散热、绝缘和冷却的。
4、绝缘层:绝缘层是指用于隔离变压器的各个部分的一种材料,避免电流穿透和相互影响。
四、变压器的应用变压器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发电等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应用:1、电力传输:变压器主要是用于电力传输的中心,通过分配出高低电压,以将电力按需求分配到各处。
2、发电:在电力发电站中,燃料经燃烧后,通过汽轮机运动,最终带动电力发电机产生电能。
通过变压器将发电机输出的低电压电流升高到更高的电压,以增大电力的传递距离和功率。
变压器(导)学案

3.4变压器学习目标:1.知道变压器的基本构造.2.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3.学会用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与两线圈匝数的关系解决问题.会分析变压器的动态变化问题,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思路4.知道常见的变压器的类型及它们的应用重点:学会用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与两线圈匝数的关系解决问题.难点: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理解自耦变压器和互感器的原理。
预习新知:一、变压器的结构1.结构如图3-4-1中的实物是示教变压器,它像各种变压器一样,主要由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也叫绕组)两部分组成,铁芯由硅钢片叠合而成,线圈由漆包线绕成.图3-4-1工作时,变压器的一个线圈跟前一级电路连接,叫做原线圈,也叫初级线圈(初级绕组);另一个线圈跟下一级电路连接,叫做副线圈,也叫次级线圈(次级绕组).2.作用能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不改变交变电流的周期和频率.3.常用符号如图3-4-2甲所示,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原、副线圈构成.图3-4-2乙是变压器的符号.甲乙图3-4-2二、变压器为什么能改变电压1.电磁感应现象是变压器的工作基础.当原线圈通过电流时,铁芯中产生磁场,由于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铁芯中磁场的强弱和方向也都在不断变化,通过铁芯副线圈中的磁场也在不断变化,于是副线圈内产生了感应电动势.2.线圈的各匝导线之间是相互串联的,每匝的感应电动势加在一起,就是整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因此,在同一个铁芯上,哪个线圈的匝数多,哪个线圈的电压就高.例1.下面可以将电压升高供给家用电灯的变压器是()答案:C[电压升高,原线圈的匝数要少于副线圈的匝数,要接交流电,接直流电时变压器不工作,故C正确.]针对训练:(多选)如图3-4-3所示为变压器的示意图,它被用来升高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4-3A.图中M是闭合的铁芯B.发电机应与线圈Ⅰ相连,升高后的电压由c、d两端输出C.电流以铁芯为通路从一个线圈流到另一个线圈D.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答案:AD[由题设知该变压器为升压变压器,所以原线圈匝数小于副线圈匝数,故Ⅱ为输入端即接发电机,Ⅰ为输出端,选项B错;铁芯提供闭合的磁路,使电能先变成磁场能再在副线圈中变成电能,所以C项错.故选A、D.]理想变压器及其工作原理1.理想变压器的特点(1)变压器变压时不计能量损失,即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2)原、副线圈不计内阻.因为理想变压器不计一切电磁能量损失,因此,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一般实际变压器都可以看成是理想变压器.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当交变电流通过原线圈时,由于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在不断改变,所以铁芯中的磁场也在不断变化,这样变化的磁场就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原、副线圈匝数不同,所以副线圈中输出的电压与原线圈中的电压不同,这样就达到了改变交流电压的目的.[针对训练]1.如图3-4-4所示,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则副线圈中电压表读数为()图3-4-4A.0 V B.2 VC.4 V D.8 VA[由于原线圈接的是直流电源,所以通过副线圈的磁场不变,因此副线圈中电压表读数为0,选项A正确.]理想变压器的规律1.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基本量的关系(1)升压变压器:n 2>n 1时,U 2>U 1,变压器使电压升高,这种变压器叫升压变压器. (2)降压变压器:n 2<n 1时,U 2<U 1,变压器使电压降低,这种变压器叫降压变压器. 例2:如图3-4-5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0∶1,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接入“220 V 60 W ”灯泡一只,且灯泡正常发光,则( )图3-4-5A .电流表的示数为3 2220 A B .电源输出功率为1 200 WC .电流表的示数为3220AD .原线圈端电压为11 V【解析】 由灯泡正常发光可知,副线圈电压为220 V ,由U 1U 2=n 1n 2可知,原线圈电压U 1=20×220 V =4 400 V ,选项D 错误;又因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P 1=P 2=60 W ,故选项B 错误;电流表读数为有效值,原线圈中电流I 1=P 1U 1=604 400 A =3220 A ,故选项A错误,选项C 正确.【答案】 C [注意事项](1)变压器能改变交流电的电压、电流,不能改变周期、频率.(2)变压器遵守能量守恒定律:P 入=P 出.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变化问题 1.变压器的动态电路分析一是要符合变压器的基本规律(电压、电流、功率关系);二是要遵循欧姆定律.首先确定是哪些量在变,哪些量不变,然后根据相应的规律判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需要注意的几点(1)负载增多,不等于电阻变大.并联的负载增多对应用电器增多,消耗功率增大,其总电阻减小.(2)负载发生变化时,电流和电压如何变化的判断:先要由U 1U 2=n 1n 2判断U 2是否变化,再根据U 2及负载电阻变大或变小的情况,由欧姆定律确定线圈中的电流I 2的变化情况,最后再由P 入=P 出判断原线圈中电流的变化情况. 3.动态问题的分析思路可表示为例3: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电流表,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可以通过触头Q 调节,在副线圈输出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 0和滑动变阻器R ,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 的交流电,如图1所示.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图1A .若Q 位置不变,将P 向上滑动,U ′变大B .若Q 位置不变,将P 向上滑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大C .若P 位置不变,将Q 向上滑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大D .若P 位置不变,将Q 向上滑动,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不变【解析】 当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 ,以及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不变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也不变,A 项错误;由P 出=U ′2R +R 0知R 增大时,输出功率减小,又由P 入=P 出得原线圈中的电流表读数要减小,B 项错误;Q 向上滑动时,U ′增大,而负载电阻不变,则输出功率要增大,即输入功率也要增大,原线圈中的电流就要增大,C 项正确,D 项错误. 【答案】 C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分清变量与不变量,弄清理想变压器中各量间的联系和制约关系.在理想变压器中,U 2由U 1和匝数比决定;I 2由U 2和负载电阻决定;I 1由I 2和匝数比决定.[针对训练]1.如图2所示,某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均可调节,原线圈两端电压为一最大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变压器输入功率增大,可使( )图2A .原线圈匝数n 1增加B .副线圈匝数n 2减少C .负载电阻R 的阻值增大D .负载电阻R 的阻值减小【解析】 由U 1U 2=n 1n 2,P 出=U 22R 可得P 出=U 21n 22n 21R ,又因为P 入=P 出,所以P 入=U 21n 22n 21R ,分析可得选项D 正确.【答案】 D几种特殊的变压器 1.自耦变压器图3甲所示是自耦变压器的示意图.这种变压器的特点是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如果把整个线圈作原线圈,副线圈只取线圈的一部分,就可以降低电压;如果把线圈的一部分作原线圈,整个线圈作副线圈,就可以升高电压.图3调压变压器就是一种自耦变压器,它的构造如图乙所示.线圈AB 绕在一个圆环形的铁芯上,AB 之间加上输入电压U 1,移动滑动触头P 的位置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U 2. 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并联在高压电路中 串联在待测高流电路中(1)电压互感器是降压变压器,据U 1U 2=n 1n 2,知n 1>n 2.电流互感器是升压变压器,据I 1I 2=n 2n 1,知n 1<n 2.(2)区分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三个标志 ①测量仪器不同,前者后者; ②原副线圈匝数关系不同;③原线圈接线方式不同,前者接在火线和零线间,后者接在火线上. (3)使用互感器时,一定要将互感器的外壳和副线圈接地.例4:如图4所示,L 1和L 2是高压输电线,甲、乙是两只互感器,若已知n 1∶n 2=1 000∶1,n 3∶n 4=1∶100,图中电压表示数为220 V ,电流表示数为10 A ,则高压输电线的送电功率为( )图4A .2.2×103 WB .2.2×10-2 WC .2.2×108 WD .2.2×104 W【解析】根据题图甲可得,高压输电线的送电电压U=n1n2U甲=220 kV;根据题图乙可得,送电电流I=n4n3I乙=1 000 A;所以高压输电线的送电功率P=UI=220 kV×1 000 A=2.2×108 W,C正确.【答案】 C例5:调压变压器就是一种自耦变压器,它的构造如图5甲所示.线圈AB绕在一个圆环形的铁芯上,C、D之间输入交变电压,转动滑动触头P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图甲中两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现在C、D两端输入图乙所示正弦式交流电,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那么()图5A.由乙图可知C、D两端输入交流电压u的表达式为u=362sin 100t(V)B.当滑动触头P逆时针转动时,M、N之间输出交流电压的频率变大C.当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电压表读数也变大D.当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变小【解析】由题图乙可知u=362sin 100πt(V),A错误;M、N之间输出交流电压的频率由输入交流电压的频率决定,B错误;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R3减小,由“串反并同”可知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R2消耗的电功率P2=U2R2减小,C错误,D正确.【答案】 D区别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方法[针对训练]2.普通的交流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测量电流,通常要通过电流互感器来连接,图6中电流互感器ab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少,工作时电流为I ab,cd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多,工作时电流为I cd,为了使电流表能正常工作,则()图6A.ab接MN、cd接PQ,I ab<I cdB.ab接MN、cd接PQ,I ab>I cdC.ab接PQ、cd接MN,I ab<I cdD.ab接PQ、cd接MN,I ab>I cd【解析】 电流互感器ab 一侧线圈匝数比cd 一侧线圈匝数少,根据电流关系得I 1n 1=I 2n 2,所以I ab >I cd ,电流表应接在电流较小的一侧,故选项B 正确. 【答案】 B有多个副线圈的变压器副线圈有多个时,电压比等于匝数比仍然成立,电流比不再与匝数比成反比,而要用原、副线圈功率相等去推导.若原线圈中有用电器时,不要把电源电压与原线圈电压搞混,错误利用电源电压去寻找比例关系;而要把原线圈所在电路当做一回路处理,原线圈相当于一非纯电阻用电器,其两端电压与副线圈电压的比值等于匝数比.例5:如图7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1 000,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2=50和n 3=100,L 1是“6 V 2 W ”的小灯泡,L 2是“12 V 4 W ”的小灯泡.当原线圈接上交变电压时,L 1、L 2都正常发光,那么,原线圈中的电流为( ) A.160 A B.130 A C.120 A D.110A图7【解析】 对多个副线圈,其电压关系有:U 1n 1=U 2n 2=U 3n 3,由于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有n 1I 1=n 2I 2+n 3I 3.两灯正常发光,对L 1必有U 2=6 V ,I 2=P 2U 2=13A ,对L 2有U 3=12 V ,I 3=P 3U 3=13 A .原线圈上电压U 1=n 1n 2U 2=1 00050×6 V =120 V ,副线圈上总的输出功率P出=P L1+P L2=2 W +4 W =6 W ,原线圈上输入功率P 入=P 出=6 W .原线圈中的电流I 1=P 入U 1=6120 A =120 A ,故选项C 正确.【答案】 C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关系U 1U 2=n 1n 2,对于一个或多个副线圈均适用,而电流关系I 1I 2=n 2n 1,适用于只有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处理含有多个副线圈的变压器问题时,首选P 入=P 出,从输出端的P 出打开突破口.[针对训练]3.如图8所示,接于理想变压器中的四个规格相同的灯泡都正常发光,那么,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n 1∶n 2∶n 3为( )图8A .1∶1∶1B .3∶2∶1C .6∶2∶1D .2∶2∶1【解析】 灯泡正常发光,可得U A =U B =U C =U D ,所以U 2=2U 3.由变压器的电压比n 2n 3=U 2U 3=2U 3U 3=21,所以n 2=2n 3.同理,灯泡正常发光,功率相等,即P A =P B =P C =P D .由P =I 2R ,得I A =I B =I C =I D ,即I 1=I 2=I 3.由U 1I 1=U 2I 2+U 3I 3得n 1I 1=n 2I 2+n 3I 3,即n 1=n 2+n 3=2n 3+n 3=3n 3,所以n 1∶n 2∶n 3=3∶2∶1,故B 正确. 【答案】 B作业:1.(多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如图9所示,其中n 1、n 2、n 3、n 4分别为四组线圈的匝数,a 、b 为两只交流电表,则( )图9A .A 为电流互感器,且n 1<n 2, a 是电流表B .A 为电压互感器,且n 1>n 2, a 是电压表C .B 为电流互感器,且n 3<n 4,b 是电流表D .B 为电压互感器,且n 3>n 4,b 是电压表【解析】 由题图可知A 为电流互感器,B 为电压互感器,因此a 是电流表,b 是电压表,在A 中,有I 1n 1=I 2n 2,要把大电流变为小电流,有n 2>n 1;在B 中,有U 3U 4=n 3n 4,要把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则有n 3>n 4,综上可知,A 、D 正确. 【答案】 AD2.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10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 900 匝;原线圈为1 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 V 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 上的功率为2.0 kW.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 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 2,且变压器是理想变压器,则U 2和I 1分别约为( ) A .380 V 和5.3 A B .380 V 和9.1 A C .240 V 和5.3 A D .240 V 和9.1 A图10【解析】 对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功率相同,故通过原线圈的电流I 1=P U 1=2 000220 A=9.1 A ,负载两端电压即为副线圈电压,由U 1n 1=U 2n 2,即2201 100=U 21 900,可得U 2=380 V ,故B 正确.【答案】 B3.如图11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两个相同的灯泡L 1和L 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 .开始时,开关S 断开.当开关S 接通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图11A .副线圈两端M 、N 的输出电压减小B .副线圈输电线等效电阻R 上的电压增大C .通过灯泡L 1的电流减小D .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解析】 由于输入电压不变,所以当S 接通时,理想变压器副线圈M 、N 两端输出电压不变.并联灯泡L 2,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I 2=U 2R 2知,流过R 的电流增大,电压U R =IR 增大.副线圈输出电流增大,根据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I 1U 1=I 2U 2得,I 2增大,原线圈输入电流I 1也增大.U MN 不变,U R 变大,所以U L1变小,流过灯泡L 1的电流减小,故B 、C 、D 正确,A 错误. 【答案】 A4.如图12所示,理想变压器有三个线圈A 、B 、C ,其中B 、C 的匝数分别为n 2、n 3,电压表的示数为U ,电流表的示数为I ,L 1、L 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根据以上条件不能计算出的物理量是(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图12A .线圈A 的匝数B .灯L 2两端的电压C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D .通过灯L 1的电流【解析】 由题意知线圈B 两端的电压为U ,设线圈C 两端的电压为U C ,则U C U =n 3n 2,所以U C=n3n2U;通过L2的电流为I,则可以求出L2的电阻,L2与L1的电阻相同,所以可求出通过L1的电流;根据以上数据可以求出L1、L2的功率,可得变压器总的输出功率,它也等于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根据题意无法求出线圈A的匝数,故选A.【答案】 A。
完整版变压器学案优质课最终版

第十章交变电流传感器1课前热身 自我检测1、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回扣教材一一基础知识梳理、变压器1. 构造:(1)闭合铁芯.(2)绕在铁芯上的原、副线圈.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的 现象.作用:改变交流电的 __________第二讲:变压器A.穿过原、副线圈每一匝磁通量之比是 10: 1B.穿过原、副线圈每一匝磁通量的变化率相等C.原、副线圈每一匝产生的电动势瞬时值之比为10: 1D.正常工作时原、畐懺圈的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 1 : 1 2、一输入电压为220V ,输出电压为36V 的变压器副线圈烧坏,为获知此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某同学拆下烧 坏的副线圈,用绝缘导线在铁芯上新绕了 交流电源上,测得新绕线圈的端电压为 副线数分别为( 5匝线圈。
如图所示,然后将原来线圈接到 220V 1V,按理想变压器分析,该变压器烧坏前的原、A . 1100,360 B.1100,180 C.2200,180 D. 2200,360 3、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正弦交变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已知变压器原、副线圈 的匝数比n 1:n 2=10:1,串联在原线圈电路中电流表 A 1的示数为1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 的示数为200 VB.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 200WC.变压器输出端交流电的频率为 100HzD.电流表 A 的示数为0.1A ()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交流电 u=U m sin 3t 副线圈接有一电压表和电阻为 R 的负载,电压表的示数为10V.在t= 4时(T 为交变电流的周期) ,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为 100 V 。
由此 可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A.10 血:1B.1: 10 血C.10: 1D.1 : 10'*1.I '思考一:原副线圈之间没有导线连通,副线圈为什么能够输出电流? 思考二:变压器能否改变恒定电流的电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三:变压器能否改变交流电的频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理想变压器: 不考虑铜损和铁损的变压器,即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5.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之间的关系(1) 功率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电压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四:若变压器有多个副线圈,电压之比与匝数比有什么关系?(3)电流关系:思考五:试推导单次级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关系?思考六:若变压器有 n 个次级线圈,原副线圈的电流应满足什么关系?合作探究一一核心要点突破■题器规律的应用(一原一副,“G 型铁芯)I 【例题 1】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u=220忑sm(V),电阻R=44Q 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A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电流表A i 的示数为0.2AC.电流表A 2的示数为 AD.电压表的示数为 44V【跟踪训练】 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n i : n 2=4:1,原线 圈回路中的电阻 A 与副线圈回路中的负载电阻 B 的阻值相等,a 、b 端加一定交变电压后,两电阻的电功率之比 P A :P B =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电阻两 端电压之比U A :U B =,方法小结:变压器动态问题【例题2】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 ,R 为滑动变阻器,原线I 一. 一©第十章交变电流传感器2i.用d In i =1100匝,副线圈匝数n 2=220匝,交流电源的电压弐d r ---- -----CBItQbI ___________ J圈两端接恒压交流电源,当滑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 变,V 表读数变,变压器输入功率为多个副线圈问题【例题3】一台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 n 1=1100匝,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是 n 2=60匝,n 3=600匝,若通过两副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分别是l 2=1A,l 3=4A,求原线圈中的电流强度,方法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铁芯问题I【例题4】如图所示为某变压器对称铁芯的示意图,已知此时原线圈端输入交流电压u 220j2sin t (V ),原线圈匝数n i =22匝,副线圈匝数n 2=6匝,则副线圈cd 端输出的电压的有效值为:()A , 15VB , 30VC , 60VD , 120V【跟踪训练】 在绕制变压器时,某人误将两个线圈绕在如图所示 变压器铁心的左右两个臂上,当通以交变电流时,每个线圈产生 的磁通量都只有一半通过另一个线圈,另一半通过中间的臂,已 知线圈课后演练一一考能综合提升:《创新设计》P179随堂专项演练1、2、3、4、5、6A i 表读数变 ,A 2表读数【跟踪训练】 如图,为一理想变压器,K 为单刀双掷开关,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U i 为加在原线 圈两端的电压,I i 为原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则:保持 U i 及P 的位置不变,K 由a 合到b 时,I 1将增大 保持 U i 及P 的位置不变,K 由b 合到a 时,R 消耗的功率减小C , 保持 U i 不变,K 合在a 处,使P 上滑,I i 将增大 保持D , 方法小P 的位置不变,K 合在a 处,若U i 增大,I i 将增大A 、 当线圈 1输入电压 220V 时, 线圈 2输出电压为 110VB、 当线圈 1输入电压 220V 时, 线圈 2输出电压为 55VC 、当线圈 2输入电压 110V 时, 线圈 1输出电压为 220V D 、 当线圈 2输入电压 110V 时, 线圈 1输出电压为 110V方法小结:第十章 交变电流传感器3jf1、2的匝数之比N 1 : N 2=2 : 1,在不接负载的情况下 (。
变压器教案

变压器教案引言: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见且重要的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交流电能以不同的电压传输。
在实际的电力传输和配电过程中,变压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介绍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应用以及相关的基本参数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一、变压器的原理1.1 工作原理变压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变换线圈的匝数比例来实现功率的变换。
当交流电通过变压器的一侧绕组时,在铁芯内产生的磁场引起另一侧绕组中的电势变化,从而实现电压的转换。
1.2 基本结构变压器由两个或多个绕组组成,常见的包括主绕组和副绕组。
主绕组接收输入电流,副绕组提供输出电流。
铁芯则起到集中磁场的作用。
二、变压器的分类2.1 按用途分类- 发电变压器:将发电厂产生的高电压电能转变为输送和分配所需的中、低电压电能。
- 运输变压器:用于电力输送的变压器,将发电站的电能输送至用电地点。
- 分配变压器:位于电力输送线路和用电设备之间,将输送过来的电能转换成适用于不同设备和用途的电压。
2.2 按冷却方式分类- 自然冷却变压器:通过空气循环进行散热。
- 强制冷却变压器:通过冷却器和风扇进行散热。
2.3 按结构分类- 干式变压器:绕组和铁芯都不浸泡在绝缘油中,常见于一些环境要求高、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如室内供电变压器。
-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和铁芯都浸泡在绝缘油中,适用于一些大型变压器。
三、变压器的应用变压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案例:- 电力输配系统:变压器用于电力传输和配电系统中,将发电厂产生的高电压转为适用于家庭和商业用电的低电压。
- 汽车工业:汽车中的点火线圈利用变压器原理将电瓶电压提升至点火所需的高电压。
- 电子设备:变压器广泛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电视机、电脑等。
四、变压器的基本参数4.1 额定功率额定功率是变压器设计和制造时标定的功率数值,表示变压器正常运行时能够持续输出的功率。
4.2 额定电压额定电压是指变压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通常以交流电的有效值表示。
变压器(导)学案

第4节变压器【学习目标】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2.理解互感现象,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3.理解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基本问题.4.理解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流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基本问题.5.知道课本中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变压器.【重、难点】重点: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电流与匝数的关系难点:分析解决理想变压器基本问题【学习过程】一、变压器的原理1.变压器的构造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如图5-4-1所示。
图5-4-1(1)原线圈: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线圈,也叫初级线圈。
(2)副线圈:与负载连接的线圈,也叫次级线圈。
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工作的基础是互感现象,电流通过原线圈时在铁芯中激发的磁场不仅穿过原线圈,也同时穿过副线圈,由于电流的大小、方向在不断变化,铁芯中的磁场也在不断变化,变化的磁场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3.作用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
二、电压与匝数的关系1.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也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2.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两个线圈的匝数之比,即:U1U2=n1n2。
3.两类变压器副线圈的电压比原线圈电压低的变压器叫降压变压器;副线圈的电压比原线圈电压高的变压器叫升压变压器。
三、两种互感器1.电压互感器把高电压变成低电压。
它的原线圈并联在高压电路上,副线圈接入交流电压表,如图5-4-2甲所示。
2.电流互感器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
原线圈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副线圈接入交流电流表,如图乙所示。
图5-4-21.自主思考——判一判(1)变压器只能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不能改变直流电的电压。
(√)(2)实际生活中,不存在原线圈与副线圈匝数相等的变压器。
(√)(3)理想变压器不仅可以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和电流,还可以改变交变电流的功率和频率。
(×)(4)理想变压器是客观存在的。
(×)(5)U 1U 2=n 1n 2适用于任何理想变压器。
高二物理变压器教案学案

第四节 变压器编写:杨永艳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 知道变压器的构造,能说出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 能根据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推导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3、 知道什么是理想变压器,会推导理想变压器的电流与匝数的关系。
4、 理解变压器工作时的制约关系,并会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及功率关系的理解与应用【学习过程】一、变压器1.变压器的构造: 原线圈 、副线圈 、铁芯 2.电路图中符号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阅读课本P41,要求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
2、铁芯的作用:使绝大部分磁感线集中在铁芯内部,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三、理想变压器的规律 1、理想变压器特点:(1)变压器铁芯内无漏磁(2)原、副线圈不计内阻2、电压关系 (1)无论副线圈一端空载还是有负载都适用(2)输出电压U 2由输入电压U 1和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共同决定。
若n 1>n 2,则U 1>U 2为降压变压器 若n 1<n 2, 则U 1<U 2为升压变压器 3、功率关系P 入=P 出补充:一个原线圈多个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关系(1)电压关系:(2)电流关系根据P 入=P 出,I 1U 1=I 2U 2+I 3U 3I 1n 1=I 2n 2+I 3n 3铁芯副线圈原线圈U 112n n U 22121n n U U =2121n n U U =2121n n U U =3131n n U U =3232n n U U =四、U、I、P的决定关系1、电压制约关系:U2=2、电流制约关系:3、功率关系:输入功率P1由输出功率P2决定,用多少电能就输入多少电能若副线圈空载,输出电流为零,输出功率为零,则输入电流为零,输入功率也为零五、理想变压器动态分析问题:(1)先要由U1/U2=n1/n2,判断U2变化情况(2)判断负载电阻变大或变小(3)由欧姆定律确定副线圈中的电流I2的变化情况(4)最后由P入=P出判断原线圈中电流I1的变化情况例1:一台变压器原线圈输入380V电压后,副线圈输出电压为19V,若副线圈增加150匝,输出电压增加到38V,则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多少匝?例2、如图27—3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4∶1,当导线AB在匀强磁场中作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mA,则电流表2的示数为()A.3mAB.48mAC.与R的阻值有关D.0例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2:1,原线圈接220 V交流电源,副线圈接额定功率为20 W的灯泡L,灯泡正常发光.当电源电压降为180 V时,求:(1)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2)此时灯泡中的电流是多少?题9例4.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输入电压U1 =220伏,各线圈匝数之比n1:n2: n3=10: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压器
[教案目标]
1、 了解变压器的构造与原理、理解变压器的电压关系与功率关系。
2、 用演示可拆变压器得到变压器变压规律。
3、 体验实验动手的乐趣,培养动手和观察能力。
[教案重点难点]
电压关系与功率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教案过程]
一、变压器
变压器的构造: 原线圈 、副线圈 、铁芯 2.电路图中符号
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在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由于有交变电流而发生互相感应的现象,叫互感现象 铁芯的作用:使绝大部分磁感线集中在铁芯内部,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三、理想变压器的规律
理想变压器特点:(1)变压器铁芯内无漏磁(2)原、副线圈不计内阻
2、电压关系
(1)无论副线圈一端空载还是有负载都适用
(2)输出电压U 2由输入电压U 1和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共同决定
若n 1>n 2,则U 1>U 2为降压变压器 若n 1<n 2,则U 1<U 2
为升压变压器 3、功率关系P 入=P 出
补充
1、一个原线圈多个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关系
(1)电压关系:
(2)电流关系
根据P 入=P 出,I 1U 1=I 2U 2+I 3U 3I 1n 1=I 2n 2+I 3n 3
2、U 、I 、P 的决定关系
一个确定的变压器,输出电压U 2由输入电压U 1决定
输入功率P 1由输出功率P 2决定,用多少电能就输入多少电能
若副线圈空载,输出电流为零,输出功率为零,则输入电流为零,输入功率也为零
铁芯
副线圈
原线圈U 112n n U 2
21
21n n U U =2121n n U U =2121n n U U =3131n n U U =3232n n U U =
3、负载发生变化引起变压器电压、电流变化的判断方法
(1)先要由U1/U2=n1/n2,判断U2变化情况
(2)判断负载电阻变大或变小
(3)由欧姆定律确定副线圈中的电流I2的变化情况
(4)最后由P入=P出判断原线圈中电流I1的变化情况
[例题]
例1:一台变压器原线圈输入380V电压后,副线圈输出电压为19V,若副线圈增加150匝,输出电压增加到38V,则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多少匝?
例2、如图27—3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4∶1,当导线AB在匀强磁场中作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mA,则电流表2的示数为()A.3mA
B.48mA
C.与R的阻值有关
D.0
例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2:1,原
线圈接220 V交流电源,副线圈接额定功率为20 W的灯泡L,灯
泡正常发光.当电源电压降为180 V时,求:
(1)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
题9
(2)此时灯泡中的电流是多少?
例4.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输入电压U1 =220伏,各线圈匝数
之比n1:n2: n3=10:5:1。
R2=110欧, 测得通过R3的电流I3=2A。
求:流经电阻R2及初级线圈中的电流强度I2 和I1各为多少?
例5.如图所示,一个理想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
圈接在220V的市电上,向额定电压为1.80×104V的霓虹灯供电,
使它正常发光,为了安全,需要原线圈回路中接入熔断器,使
副线圈电路中电流超过12mA时,溶丝便熔断.
(1)溶丝的熔断电流是多大?
(2)当副线圈电路中电流为10mA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多大?
[练习]
1.对于理想变压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线圈的输入功率,随副线圈输出功率增大而增大
B.原线圈的输入电流随副线圈输出电流的减小而增大
C.原线圈的电压,不随副线圈输出电流变化而变化
D.当副线圈电流为零时,原线圈电压为零
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电压u=311 sin100 πt(V) ,原
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n1 :n2=10:1 ;若图中电流表读数为 2 A ,则
( )
A.电压表读数为 220 V
B.电压表读数为 22 V
C.变压器输出功率为 44 W
D.变压器输入功率为 440 W
3.如图所示, M 为理想变压器,电源电压不变,当变阻器的滑动
头 P 向上移动时,读数发生变化的电表是 ( )
A.A1
B.A2
C.V1
D.V2
4.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初次级线圈的匝数比为3:1,次级接
三个相同的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初级线圈中串有一个相同的
灯泡L,则 ( )
A.灯L也能正常发光
B.灯L比另三灯都暗
C.灯L将会被烧坏
D.不能确定
5.如图所示,某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均可调节,原线圈两端电压为一最大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变压器输入功率增
大,可使 ( )
A.原线圈匝数n1增加
B.副线圈匝数n2增加
C.负载电阻R的阻值增大
D.负载电阻R的阻值减小
6.一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和n2,正常工作时输入和输出的电压、电流、功率分别为U1和U2,I1和I2,P1和P2,已知n1>n2,则()
A.U1>U2,P1<P2
B.P1=P2,I1<I2
C.I1<I2,U1>U2
D.P1>P2,I1>I2
7.如图所示为两个互感器,在图中圆圈内a、b表示电表,已知电压比
为100,电流比为10,电压表的示数为220V,电流表的示数为10A,
则 ( )
A.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
B.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
C.线路输送电功率是2200W
D.线路输送电功率是2.2×106W
8.有一台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n1:n2=2:1,原线圈上交
流电源的电压u=2202sin100(πt),Q为保险丝,其额定电流为
1A,R为负载电阻,如图所示,变压器正常工作时R的阻值 ( )
A.不能低于55Ω
B.不能高于55Ω
C.不能低于77Ω
D.不能高于77Ω
9.将输入电压为220V、输出电压为6V的理想变压器改绕成输出电压为30V的变压器,副线圈原来是30匝,原线圈匝数不变,则副线圈新增绕的匝数为 ( )
A.120匝
B.150匝
C.180匝
D.220匝
1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初、次级线圈的匝数之比n 1:n 2=2:1,且分别接有完全相同的纯电阻,电源的电压为U ,则次级线圈的输出电压为 ( ) A.2U B.3U C.U 52 D.U 4
3 11.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S 为单刀双掷开关,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U 1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I 1为原线圈中的电流,则 ( )
A.保持U 1及P 的位置不变,S 由a 合到b 时,I 1将增大
B.保持P 的位置及U 1不变,S 由b 合到a 时,R 消耗的功率增小
C.保持U 1不变,S 合在a 处时,使P 上滑,I 1将增大
D.保持P 的位置不变,S 合到a 处时,若U 1增大,I 1将增大
12.钳形电流表的外形和结构如图(a )所示。
图(a )中电流表
的读数为1.2A 。
图(b )中用同一电缆线绕了3匝,则
A.这种电流表能测直流电流,图(b )的读数为2.4A
B.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b )的读数为0.4A
C.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b )的读数为3.6A
D.这种电流表既能测直流电流,又能测交流电流,图 (b )的读数为3.6A
13.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交变电压,副线圈由粗、细环如图所示方式连接,已知细环电阻是粗环电阻的2倍,当细环套在铁芯上时,a.b 两点的电压为1.2 V.现图示连接处a 、b 两点的电压为多少V.
14.图为汽油机点火装置。
蓄电池提供的是恒定直流,问:为什
么在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瞬间,能用变压器得到点火所需的高电
压呢?
15.为了安全,机床上照明用的电压是36V ,这个电压是把220V
的电压降压后得到的,如果变压器的原线圈是1100匝,副线圈是多少匝?用这台变压器给40W 的灯泡供电,原副线圈的电流各是多少?
16.要设计一变压器,这个变压器在一口字形铁芯上绕三个线圈,甲为初级线圈,接在U 1=220V 照明电路上,乙和丙为次级线圈,要求乙输出电压U 2=36V ,额定输出功率P 2=100W ;要求丙输出电压U 2=6.0V ,额定输出率为P 3=10W ,已知乙线圈需绕n 2=180匝,则:(1)甲线需绕匝数n 1为多少?(2)当乙、丙两个次级线圈都满负荷工作时,不考虑变压器能量的损耗,甲线圈内通过的电流I 1为多少?(3)考虑到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实际绕制三个线圈的导线,按从粗到细的顺序是怎样的
图(a ) A 铁图(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