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导学案2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光合作用2导学案
光合作用(2)日期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
2.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一、实验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思考】:书本P110图3-79:1、这个实验有几个变量?2、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3、需要对照实验吗?怎样设计对照实验?4、怎样的实验现象可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请预测实验现象?二、光合作用还需要其它原料吗?十七世纪中期,荷兰医生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
他把一棵2.27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
5年后,柳树长到74.33千克,而泥土的重量只少了0.0567千克。
由于水是加到桶里的唯一物质,所以,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
但这个当时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实验有一个重要的遗漏,那就是忽略了植物也可能从空气中得到物质。
【思考】:如何设计光合作用需要水的实验?如何控制变量?并预计实验的结果?三、光合作用总结:1、如果把光合作用比喻成一个工厂,那么:它的厂房是。
(1)、光合作用的原料:和。
(2)、光合作用的产物: 和 。
(3)、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能源: 。
2、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
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讨论】绿色植物既能进行呼吸作用,又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课堂小结:本课时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巩固练习:1、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晴天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2、甲乙两地盛产同一品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你甜瓜生长季节,两地除温度差别外,其他条件基本相同,详见如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地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B .甲地比乙地光合作用强,制造有机物多C .甲地昼夜温差大,积累有机物多,因此甲地甜瓜含糖量高D .两地甜瓜白天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一片叶子的叶脉切断,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再将叶片脱色处理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 部(上部)叶呈棕色, b 部(下部)叶呈蓝色,这个实验说明:(1) 。
5.4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2
第2节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1。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2.说出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的应用。
2。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3.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4.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1。
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
5.比较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异同点。
2。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自主学习一】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分析1.场所:绿色植物在中。
2.能量来源: 。
3.反应物:。
4.产物:。
5.实质:有机物,能量。
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写出各标号的名称:①_____ __ ②__ _____ ③__ _____ ④___ _____ ⑤_______⑥____ ___ ⑦______ _ ⑧_____ _ ⑨________ _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和[](只填序号)。
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4.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合作探究一】【精讲点播一】2.光照与CO 2浓度变化对植物细胞内C 3、C 5、[H ]、ATP 、(CH 2O )合成量的影【自主学习二】四.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1.光合作用强度(1)概念:植物在 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的数量。
(2)表示方法:用一定时间内 或 的数量来定量表示。
2.影响因素(1)空气中 浓度;(2)土壤中 ; (3)光照的强度以及光的成分; (4) 的高低。
3.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3)设计实验:材料用具:打孔器、注射器、40W 台灯、烧杯、绿叶(如菠菜叶)实验用的小圆叶片必须排出 ,待其沉入水底,放入 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水中必须富含 ,进行不同强度的光照,观察记录同一时间段内 。
(4)进行实验: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抽出叶内气体→小圆形叶片沉入水底备用→对照(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 不断增强, 也不断增强。
《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3. 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意义。
导学内容:一、光合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1.1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1.2 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
二、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2.1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2.2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是植物利用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三、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意义3.1 光合作用是植物发展发育的基础,也是动物生存的重要来源。
3.2 光合作用开释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维持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光合作用是什么吗?它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第二步:进修1. 请同砚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请同砚们进修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理解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及其基本原理。
第三步:讨论1. 请同砚们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意义。
2. 请同砚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讨论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第四步:总结1. 请同砚们总结光合作用的定义、重要性、基本过程和原理。
2. 请同砚们总结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意义,思考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平衡的贡献。
第五步:作业1. 请同砚们完成课后作业,对光合作用的定义、重要性、基本过程和原理进行复习。
2. 请同砚们撰写一篇关于光合作用的文章,包括光合作用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对地球生态平衡的贡献。
导学反馈:1. 请同砚们在下节课前准备好作业,准备进行教室展示和讨论。
2. 请同砚们在课后继续深入进修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为更深入的进修做好准备。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习题 导学案 2
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五章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1. 韭黄的叶子呈黄色是因为( )A.韭黄体内无叶绿体B.韭黄体内含有大量的叶黄素C.遮光条件下没有形成叶绿素D.遮光条件下没有形成叶绿体2. 光合作用实验中,使叶片脱色的是( )A.食盐水B.沸水C.酒精D.碘液3. 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呼吸作用B.大气自身调节C.各物质相互转化D.光合作用4. 有关光合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为植物自身、动物和人提供食物B.是多种工业原料的来源C.为动植物的呼吸提供氧气,维持大气中氧气和氮气的相对稳定D.为动植物提供生活必需的能量5. 鱼缸中常常加进一些新鲜的水草,其作用是( )A.增加鱼缸中的食物B.营造鱼的生活环境C.增加鱼缸中的氧气D.增加鱼缸中的二氧化碳6. 农业上对农作物进行立体种植,主要是为了( )A.提高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B.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C.提高农作物对土壤中肥料的利用率D.提高农作物的蒸腾作用7. A 、B 、C 、D 、四位同学到李爷爷家做客,李爷爷兴致勃勃的告诉他们,今年又是大丰收。
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5千克,冬瓜最重的二十几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 )A.萝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B.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C.萝卜原材料是水和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D.萝卜、冬瓜和藕原材料主要由水和无机盐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8.下列炒菜,遇碘变蓝的是 ( )A.炝土豆丝B.炒牛肉片C.炸羊肉串D.糖醋鲤鱼9.若人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右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右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
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 部位里棕褐色,B 部位呈蓝黑色,C 部位不呈蓝黑色。
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A.水和二氧化碳B.叶绿素和阳光C.水和阳光D.水和叶绿素10.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
《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 请先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什么是光合作用,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2. 请思考一下,植物为什么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产物对植物有什么重要意义?3. 请回答以下问题:- 光合作用是什么?- 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有哪些?-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二、课堂学习1. 课堂上老师将会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和意义,同时会进行一些案例分析和实验展示。
2. 请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有问题及时提问。
三、课后复习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确保对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和意义有清晰的理解。
2. 找出自己对光合作用概念不太清晰的地方,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咨询老师同学来解决。
3. 请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光合作用的产物对植物有什么重要意义?四、拓展学习1.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观察实验,了解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情况有什么不同。
2. 可以在家庭、学校或社区周围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举一反三,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3. 可以尝试向周围的人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和重要性,加强自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以上学习方法,相信大家对光合作用这一重要概念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大家在学习中能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积累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大家在学习路上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和过程。
3. 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4. 探讨光合作用与其他生物过程的关系。
一、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们知道什么是光合作用吗?二、引入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部分微生物利用太阳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能量的来源,也是生物圈的基础。
三、认识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6CO_2 + 6H_2O + 光能→ C_6H_{12}O_6 + 6O_2 \]2. 光合作用的过程:A. 光合色素吸收阳光,激发电子。
光合作用的过程2 导学案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生物学案时间:2011 年月日光合作用第2课时导学案班级姓名主备人孟宪文校对张延自主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和两个阶段。
(1)根据光合作用图解。
回答问题:①图中字母表示的物质是:A. B.C. D.②图中数字表示的生理过程是:l. 2.3. 4.5.③光反应的产物是④图中“?”处表示暗反应需要多种参与。
⑤要形成一分子C6H12O6需要分子C02,需要分子的H2O。
(2)比较:光反应暗反应条件必须有才能进行;色素、酶有光无光都能进行;酶部位物质变化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被分解成和②ATP的合成:①CO2的固定:CO2与结合形成;②C3的还原:C3在酶、的作用下被还原糖类等。
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储存在和中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产物. 、C5等总反应式合作探究分别分析下列情况:①如果光照强度减弱,②如果CO2的摄入量减少,③如果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植物气孔关闭,④如果植物体内H2O的供应量减少,(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下表中各物质的量将如何变化?(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随堂练习条件[H] ATP ADP C5C3①光强↓②CO2↓③气孔关闭④H2O↓1.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种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升高CO2的浓度C.降低CO2的浓度D.升高CO2的浓度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参与A.CO2和C5的还原B.C3的还原 C.由CO2合成葡萄糖 D.由C5合成葡萄糖3.用14C和18O分别标记CO2和H2O,当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的(CH2O)含14C和18OB.释放的氧为18O,合成的(CH2O)含18OC.释放的氧为18O,合成的(CH2O)含14CD.合成的(CH2O)含18O4.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5.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上B.光反应和暗反应中都有许多酶参与C.温度降到0℃,仍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H]在光反应和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并将能量转移到糖类分子中6.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没有消耗的物质是A.[H]和ATP B.H2O和CO2 C.五碳化合物和酶 D.三碳化合物和ATP7.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场所是A.细胞质基质B.叶绿体囊状结构C.叶绿体基质D.内质网膜上8.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回答:(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表示________阶段,进行的部位是___________。
《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第一部分: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你们还记得什么是光合作用吗?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起到了什么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然后继续深入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第二部分:概念解释1. 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植物能够吸收光能并生长,同时释放出氧气。
2.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它为植物提供了能量和养分,同时也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氧气。
没有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生物链将会崩溃。
第三部分:光合作用的原理1. 参与光合作用的物质光合作用的主要参与物质包括二氧化碳(CO2)、水(H2O)和光能。
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来接收和吸收阳光。
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这个方程式说明了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光能促使二氧化碳和水结合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第四部分:光合作用的过程1.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光合作用分为光照阶段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照阶段需要阳光作为能量源,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暗反应则发生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植物利用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来合成其他有机物质。
2. 光合作用的位置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中。
叶绿体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它们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能。
第五部分:光合作用与人类生活光合作用不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维持了地球上生物的呼吸功能;同时,植物的生长也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结语:通过学习《光合作用》这一重要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认真学习,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光合作用(二)学案
第二节光合作用(二)学案
本节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概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场所、条件、参加物、生成物、及能量转化过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75页第前两段,边看、边划、边填,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能,可以将光合作用分为和两
个阶段。
2、叶绿素等色素的功能:
光反应的场所:
条件:
过程:
参加物:
生成物:
能量转化:
二、阅读课本75页,最后一段,边看、边划、边填,完成下列问题:
暗反应的场所:
条件:
过程:
参加物:
生成物:
能量转化:
巩固练习:
1.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2.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判
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叶片呈绿色是由于Ⅰ上含有大量色素
B.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Ⅰ上完
成的
C.Ⅱ中CO2被固定并还原成图中的甲物质D.Ⅰ、Ⅱ
上酶的种类、功能不相同
3右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
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
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
10光合作用导学案2
苇子峪中学生物导学案班级:姓名:第五章:1、光合作用第2课时教学目标: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重点:1、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同时还释放出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操作。
自主学习一、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阅读实验。
收集氧气的方法:排水法。
(提示:氧气不易溶于水。
)检验氧气的方法:(提示:氧气支持燃烧)实验现象是实验结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地球上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的()。
阅读实验:思考1为什么要设置两套实验装置?2 结论:()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转变成淀粉等有机物。
四、归纳总结: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和()。
产物是()和()。
条件是()。
场所是()。
2、光合作用的公式表达式:达标检测:一、填空题1.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有一步骤是将天竺葵暗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银边天竺葵的叶边缘之所以呈白色,是因为不含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那么这座工厂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__,原料是______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_____厂房是_________________,机器是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实验中,漏斗上方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把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里,隔水加热,其目的是脱去叶绿素。
()3、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4、植物的叶片颜色有多种,其中只有绿色的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5、玉米的黄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主题:《光合作用》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影响因素以及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一、导入引入1. 观察题:请观察下面的图片,思考这些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展示图片:向日葵、玉米、水稻等植物)2. 导入问题:你知道这些植物中的绿色部分是如何制造食物的吗?二、概念解释1. 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2.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中,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3.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到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 实例分析:请思考以下问题(1)如果一棵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阻碍,会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2)在哪些情况下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受到影响?2. 案例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并就植物生长发展过程中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展开讨论。
四、巩固扩展1. 小结概括:请总结本课内容,重点概括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影响因素以及重要性。
2. 拓展延伸:请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实验,探讨光合作用在不同植物种类中的表现差异,并思考光合作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五、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明白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努力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2. 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3. 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途径。
它发生在叶绿体中,通过光合色素吸收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并释放氧气。
光与光合作用第二课时(导学案)
课题:§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编者:李嘉康学习目标:1、 能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 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3、 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4、 简述化能合成作用学习重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及相互关系;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学习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导学案(第二课时):使用说明: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完成导学案中要求的内容,明确简洁的记录自己遇到的问题(用双色笔标出)。
导学案分四个板块:预习部分(20分钟):一、用10分钟阅读课本第103页至104页“光合作用的过程”(蓝体字)以上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2、光反应阶段(1)请说出光反应的场所(2)请列举光反应所需的条件(3)用简短的文字描述“水的光解”和“ATP 的生成”两个过程(4)请分析光反应过程中能量形式的变化3、暗反应阶段(1)请说出暗反应的场所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2)请列举暗反应所需的条件(3)用简短的文字描述“CO2 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4)请分析暗反应过程中能量形式的变化4、请在不看课本的条件下画出光合作用的图解二、用2分钟时间阅读“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蓝体字)部分,然后回答问题1、请说出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2、光合作用强度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联系光合作用的概念)3、以实例的方式列举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三、用5分钟阅读课本104页至105页探究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2、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3、该实验的自变量(单一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有哪些无关变量?4、推测该探究性实验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四、用3分钟的时间阅读“化能合成作用”(蓝体字)部分,回答以下问题1、概括自养型生物和异养型生物的概念2、请概括化能合成作用的概念并举例探究部分(30分钟)1、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请画出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光强的变化的曲线图光合作用速率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速率温度光合作用速率光强3、请分析如果突然切断光源,则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和ATP 的含量短时间内有何变 化?4、请分析如果突然切断CO 2的供应,则三碳化合物和无碳化合物和ATP 的含量短时间内 有何变化?5、资料: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同时,细胞呼吸也在进行,光合作用的一部分产物(O 2、有 机物)在生成后即被细胞呼吸所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CO 2亦被光合作用所利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二)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3.5.1光合作用(二)【目标感知】1、识别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3、总结概括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
4、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5、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意识。
【重、难点预设】重点:叶片结构、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难点: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问题导学】知识点一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1.练习徒手切片阅读教材P75--P76,熟悉徒手切片的制作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为什么要制成很薄的临时切片?(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2.观察叶片结构阅读教材P76--P78,掌握叶片结构,完成下列问题(1)填写叶片结构示意图(2)根据课本内容完成下列表格阅读教材P79,总结光合作用的实质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2.光合作用的两个变化物质变化表示为:能量转化表示为:3.光合作用的概念应该如何概括?知识点三光合作用的意义阅读教材P80,在教材中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意义1.制造,为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2.转化光能,为各种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
3.维持大气中和的平衡。
知识点四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1.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2.什么是立体种植?你能举出生活中立体种植的实例吗?【问题训练】1.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以下对叶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叶片阔而扁平,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B.叶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C.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D.海绵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比栅栏组织叶肉细胞中的多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于其中的是A.氧 B.叶绿素 C.有机物 D.无机盐3.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A、整个植物体B、绿色的叶片C、所有绿色的部分D、只有茎和叶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B、为植物体自己制造有机物C、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D、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5.根据光合作用原理,下列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中,与该原理有关的是 A .施用农家肥料 B .合理密植 C .适时播种 D .及时中耕松土6.对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A .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B .降低光照强度C .合理密植D .延长光照时间 7.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 、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释放能量B 、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为贮藏在有机物里的能量C 、把有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贮藏能量D 、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贮藏能量8.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 如下图所示,请你据图分析回答:(1)①、⑤[ ] 属于保护组织, ②、④应属于 ;(2)据图分析,叶片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的主要原因是叶正面 ;(3)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运输到叶肉细胞是通过[ ] 实现的。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二)》导学案
光合作用(二)课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新授课第二课时主备人授课人集备时间使用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2.描述定义实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光合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学习重点光合作用的原料学习难点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导航】一.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实验一下图甲、乙装置中放入金鱼藻,甲装置中放入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增加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乙装置中是清水。
将装置放在阳光下:1.两装置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2.两装置中有气泡冒出,是什么气体?_______怎么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3.甲装置单位时间内冒出的气泡速度要快于乙,数量也多于乙。
这说明:甲装置中金鱼藻的__________作用强于乙。
原因是:甲装置_______含量多,________作用强,产生的________多,乙装置_________含量少,_____________作用弱,产生的___________少。
实验二1.将下图装置放入黑暗处24小时(想一想:为什么?)。
2.然后选取两片生长状况相同的叶片A和B,将A放入装有清水的锥形瓶中,瓶口密封。
将B放入装有浓度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中,瓶口密封。
3.将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4-5小时。
4.分别将两片叶片摘下,进行脱色处理。
5.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A叶片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叶片不能_____________不能产生___________滴加碘液后____________B叶片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叶片能____________能产生_____________滴加碘液后_________ 以上实验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作为原料。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水想一想: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水来自哪里呢?在植物体内水是靠什么运输地呢?实验三1.将一株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光合作用》 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明确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
2、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3、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认识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4、学会运用实验方法探究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光合作用的过程,尤其是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与区别。
(2)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机制。
三、知识梳理(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叶绿体基质中分布着与暗反应有关的酶。
(三)光合作用的条件1、光照: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没有光,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其浓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3、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同时也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良好溶剂。
4、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5、矿质元素:如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乏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原料1、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吸收进入叶片。
2、水:由根部吸收,通过导管运输到叶片。
(五)光合作用的产物1、有机物:如糖类(葡萄糖、淀粉等)。
2、氧气:通过气孔释放到大气中。
(六)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1)场所:类囊体薄膜上。
(2)条件:光、色素、酶。
(3)物质变化:水的光解:水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为氧气和H(还原型辅酶Ⅱ)。
ATP 的合成:ADP 和磷酸在酶的作用下合成 ATP。
(4)能量变化:光能转化为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2、暗反应阶段(1)场所:叶绿体基质。
(2)条件:多种酶。
(3)物质变化:CO₂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高二生物 光合作用(第2课时)导学案Word版
能量之源——光合作用(第2课时)【考向指南】1、具备应用光合作用原理分析生产实践中常见现象的能力2、具备将光合作用与植物的其它生理活动相联系的综合分析能力【活动过程】活动一: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1、有关光合作用速率的相关问题(1)表示方法①净光合速率:常用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来表示②真正(实际)光合速率:常用O2产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机物的产生量来表示(2)相互关系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如温度等)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影响的情况下,A点代表植物呼吸速率,B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点表示植物最大净光合速率,OA+OD段表示真正光合速率,它们的关系为:真正光合速率 = 净光合速率(光--呼) + 呼吸速率。
(3)测定方法①呼吸速率:将植物置于环境中,测定单位时间内实验容器中CO2增加量或O2减少量或有机物减少量。
②净光合速率:将植物置于光下,测定单位时间内实验容器中O2增加量、CO2减少量或有机物增加量。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CO2浓度(暗反应),光照强度(光反应),温度(酶活性),水分的多少,光的成分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活动二: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面是某同学制定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实验流程,请根据该流程回答相关问题:(1)色素提取原理:色素能够溶解在_______________中。
(2)色素分离原理: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________不同,溶解度高的扩散速度______。
(3)分析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步骤,尝试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共5处)实验步骤:提取色素→制备滤纸条→划滤液细线→层析提取色素:1、取白菜叶少许,剪碎,装入研钵中,加适量蒸馏水于研钵中,研磨迅速充分。
2、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棉塞塞住试管口。
制作滤纸条: 1、剪滤纸条:长10厘米,宽1厘米,滤纸一条端剪去两角。
2、在距剪角的这端1厘米处画一铅笔横线。
画滤液细线: 1、沿铅笔线处任意地画一条滤液,滤液线干后,重复画2-3次。
光合作用--第2课时--导学案
高一必修一生物学科导学案班级姓名课题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型综合课设计吕倡艳张妮审核李涛课时说明第 2 课时累计 3 课时使用时间【学习目标】——要明确1.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2.简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及相互的关系。
学习过程及学习内容学法一、新课导入二、自主探究——会自学【阅读】教材P101~P102完成优化设计相应内容【思考与交流】1、每个实验的科学家、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分别是什么?2、什么是同位素标记法?(在课本上102页理解并勾画)【小练有小成】1、下图表示萨克斯的实验,在叶片照光24小时后,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无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
本实验说明()①光合作用需要CO2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放出氧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①②B.③⑤C.②⑤D.①③2、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时的实验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1:2B.2:1C.8:9D.9:8【阅读】教材P103~P104【思考与交流】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是什么?你能用一个化学反应式表示吗?2、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包括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在什么场所进行的?发生了哪些反应?3、光反应与暗反应有何联系?【体验成功】1、光合作用的实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能,将和转化为,并释放出,同时将能转化为储存在糖类和其他有机物中的能的过程。
总反应式为:2、在整个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是不是全部过程都需要光?(是╱不是)根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可以将光合作用分为和两个阶段。
3、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对图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代表________,分布在,其功能是。
(2)图中B是________,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来自于。
一、研读课本认真探究,及时用醒目的颜色对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做出标记。
二、及时小练,检测成果。
探究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探究二光合作用的过程(3)图中C是________,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部位,用于。
七年级生物上册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2济南版(new)
2.1。
3.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自主学习案一、自主学习目标及范围学习目标:1、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2、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学习范围:预习课本的内容二、自主学习要点1、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具体探究过程见66页,该实验的变量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比到达标记处的时间短,得出的结论是。
2、光合作用的原料除了二氧化碳还有。
3、总结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主要是),并且释放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的条件: 光合作用的场所:4、光合作用的应用:农业生产上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自主学习检测.1.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A.叶绿素 B.光C.二氧化碳 D.水2. 王明种植的萝卜喜获丰收,使萝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A.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B.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 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3. 冬季河水中见不到水绵,而春暖后就可见到水绵丝团漂浮在水面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水绵光合作用旺盛,放出大量的氧气B。
河水温度的升高C。
水绵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D。
春季呼吸作用加强,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一:光合作用的原料明确以下问题:范·海尔蒙特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哪种物质?探究二: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反应式从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中可以发现:1。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和(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和( ),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2。
光合作用的实质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转化:一是物质转化过程,即由()和()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淀粉等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出( );二是能量转化过程,即把( )能转化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 )能。
5.1《光合作用》第2课时导学案
第1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学习目标】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学习重点】1.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学习难点】1.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活动1:不同植物的叶片内部结构基本相似,都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的。
1.表皮:上表皮无色透明,有角质层。
下表皮属于组织气孔:由围成,是的门户。
2.叶肉:由叶肉细胞组成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3.叶脉:支持,输导(网状叶脉平行叶脉)导管:输导。
筛管:输导二、合作探究活动2: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1.你认为哪种环境因素可能对叶绿素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你是依据哪些例证性材料作出假设的?2.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实验中设置的对照有什么作用?3.确表述探究实验的观察结果,阐明实验得出的科学结论。
4.实验研究进行评价。
若取得成功,请总结2—3条成功经验;若实验出现差错,请分析失误的原因。
活动3:光合作用的原料、能源、场所和产物1.光合作用包含两种变化(实质) :物质转变:。
能量转化:。
2.光合作用概念:。
3.光合作用的意义:。
4.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课堂自测】1.叶脉的功能是( )A.输导水和无机盐B.气体通道C.输导有机物D.支持和输导2.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是( )A.水分B.光照C.湿度D.叶绿体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B.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C.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4.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A.整个植物体B.绿色的叶片C.所有绿色的部分D.只有茎和叶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是生物生存、繁荣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 3.光合作用的过程
• 4.化能合成作用
(一)阅读课本101-103页,独立完成填空
一、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
(1)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土壤中的------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
(2)1771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实---------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证明了-----在更新空气中不可缺少。
(4)1785年,随着空气组成成分的发现,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吸收的是-------。
(5)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的实验证实了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
(6)1939年,美国的鲁宾和卡门利用-----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来自水。
(7)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卡尔文,利用------技术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1、写出各标号的名称:
•①_____ __ ②__ _____ ③__ _____ ④___ _____ ⑤_______
•⑥____ ___ ⑦______ _ ⑧_____ ⑨________ _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和[](只填序号)。
•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二、化能合成作用
1.概念: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 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来 。
例如硝化细菌,能利用氧化 释放的化学能将 合成糖类,供自
身利用。
2.自养生物:能将无机环境中的 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
其中有进行
的生物,如绿色植物;有进行 的生物,如硝化细菌。
异养生物:只能利用环境中 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如人、
动物、真菌及大多数细菌
3、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
(二)讨论解决问题
1.萨克斯实验的关键是黑暗处理,其目的是什么?用酒精的目的?自变量,因变
量,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为?
2.恩格尔曼实验中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和无空气的环境中,目的是什么?选择水
绵作材料的原因?设置细光线和好氧菌的好处?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说出光合作用各元素的去向
4.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在所需条件、进行场所、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方面有什么区别?
5、暗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吗?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吗?
6.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联系是怎样的?
7、光反应类囊体膜内产生的氧气进入同一细胞的线粒体内被利用经过了几层生物膜?
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8、环境因素条件改变时(光照、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中
C3、C5、[H]、ATP、ADP的变化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
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三)练习题
1.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用黑纸片把叶的一部分把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时()
A.被遮盖的部分颜色变浅.
B.被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其他部分变成蓝色
C.叶片无明显的颜色差别。
D.遮盖部分绿色深,其他部分绿色浅。
答案C
2.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
你认为在哪一个环境中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更多()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