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导学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 3.光合作用的过程

• 4.化能合成作用

(一)阅读课本101-103页,独立完成填空

一、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

(1)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土壤中的------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2)1771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实---------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证明了-----在更新空气中不可缺少。

(4)1785年,随着空气组成成分的发现,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吸收的是-------。

(5)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的实验证实了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

(6)1939年,美国的鲁宾和卡门利用-----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来自水。(7)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卡尔文,利用------技术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1、写出各标号的名称:

•①_____ __ ②__ _____ ③__ _____ ④___ _____ ⑤_______

•⑥____ ___ ⑦______ _ ⑧_____ ⑨________ _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和[](只填序号)。

•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二、化能合成作用

1.概念: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 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来 。

例如硝化细菌,能利用氧化 释放的化学能将 合成糖类,供自

身利用。

2.自养生物:能将无机环境中的 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其中有进行

的生物,如绿色植物;有进行 的生物,如硝化细菌。

异养生物:只能利用环境中 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如人、

动物、真菌及大多数细菌

3、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

(二)讨论解决问题

1.萨克斯实验的关键是黑暗处理,其目的是什么?用酒精的目的?自变量,因变

量,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为?

2.恩格尔曼实验中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和无空气的环境中,目的是什么?选择水

绵作材料的原因?设置细光线和好氧菌的好处?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说出光合作用各元素的去向

4.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在所需条件、进行场所、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方面有什么区别?

5、暗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吗?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吗?

6.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联系是怎样的?

7、光反应类囊体膜内产生的氧气进入同一细胞的线粒体内被利用经过了几层生物膜?

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8、环境因素条件改变时(光照、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中

C3、C5、[H]、ATP、ADP的变化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

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三)练习题

1.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用黑纸片把叶的一部分把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时()

A.被遮盖的部分颜色变浅.

B.被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其他部分变成蓝色

C.叶片无明显的颜色差别。

D.遮盖部分绿色深,其他部分绿色浅。

答案C

2.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你认为在哪一个环境中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更多()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