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互联网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情感课堂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情感课堂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引导学生反思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 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
(2)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的分析。
(3)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的理解。
(2)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课文情节和人物关系、象征意义和寓意。
2. 互动式教学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境教学法:用于引导学生情感共鸣和反思。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安徒生和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
2. 讲解课文情节和人物关系,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 针对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讲解和练习。
4.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场景。
5.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 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作。
7.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8.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堂反馈与评价,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和课堂写作中的表现,关注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背景。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和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背景。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卖火柴的小女孩》原文、相关背景资料。
3.2 教学设备投影仪、教学课件。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插图,引导学生思考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原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背景。
4.4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讲解故事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4.5 课后作业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2 读后感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6.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如何关爱弱势群体。
6.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6.3 比较阅读学生阅读其他关于贫困儿童题材的文学作品,比较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拓展视野。
第七章:教学实践7.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贫困地区或福利机构,了解贫困人群的生活现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7.2 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捐款、捐物等,帮助贫困儿童。
7.3 社会调查第八章:教学反馈与调整8.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改进方向。
8.2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8.3 教学调整根据教学反馈和评价结果,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三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三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1.通过欣赏故事,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和故事中人物的对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培养幼儿思维的跨跃性和发散性。
2.要求幼儿按故事情节发展分角色表演,培养幼儿思维的严谨性、兼容性、灵活性和敏锐性。
(二)情感目标通过看动画,听录音,学习表演人物的表情变化,培养幼儿情感的丰富性。
(三)人格目标鼓励幼儿在表演中大胆探索,互相合作,培养其合作性、高自控性、独创性和自主性。
二.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童话故事,并了解和掌握故事的内容,且有一定的表演基础。
2.物质准备配本童话故事VCD、录音、角色图片,汉字(对白)条、头饰、挂牌、表情娃娃、表演服装、道具等。
3.环境的准备活动室内布置圣诞节、新年气氛。
三.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1.引出故事名称,出示字条“卖火柴的小女孩”。
2.看故事VCD,明确提出要求。
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回忆可怜的小女孩是怎样度过圣诞夜的。
(二)引导幼儿回忆人物对白,抓住各角色的特征。
1.出示各角色对白的汉字条,幼儿点读。
2.讲述和分析各角色特征,并在旁白和对话前贴上表情娃娃,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如:小女孩:有谁来买我的火柴?(哀求的语气)3.有表情地表现人物对话,再次练习。
(三)学习表演故事1.准备阶段。
幼儿自由交谈,议论怎样演,教师可适时参加幼儿的交谈,确定角色的分配人选。
2.预演阶段。
①根据幼儿自己选定的角色,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和角色的感受,先自己尝试表演。
②教师以集体(小组)或个别辅导形式教幼儿用表情、动作来表演各角色。
重点表现小女孩饥寒交迫的感觉以及她划亮火柴,对美好事物的憧憬。
(四)观看表演1.创设情境布置舞台,根据演出需要,穿好服装,拿好道具。
2.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参加表演的人员。
观众可边观看表演,边跟着演员做动作和表情。
四.各领域渗透艺术: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表演服装和道具的制作。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优秀10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优秀10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人物的命运。
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描写方法及表达效果。
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设计:一、导入:(大屏幕出示图片丑小鸭、拇指姑娘)它们是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它们吗?知道是谁笔下的形象吗?学生答。
那谁能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安徒生?学生简介,教师补充。
今天我们就随着这位童话大师的笔,走近这样的一位小姑娘,齐读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初读,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在字准句顺的基础上,想一想安徒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学生读文,思考、汇报。
师:孩子,此时此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生答:可怜、悲惨等。
师:是啊,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啊,孩子,你从哪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可怜?快速浏览课文的14自然段,有了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举手说。
学生汇报:重点抓住大年夜:孩子,对于你来说大年夜意味着什么?可对于这个可怜的女孩来说呢?冷:从哪体会出了小女孩冷?学生答。
孩子,你感受到冷了吗?来,把这种冷读出来。
学生读。
饿。
家:是什么让这个小女孩有家不能回?学生答。
师:是的,现在,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只能蜷缩在墙角,伴着她的只有那一把没有卖出去的火柴。
孩子们,如果你就是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你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学生回答。
三、研读,情感升华:师:浏览下文,小女孩和你想要的一样吗?学生答。
师:孩子们,就让我们带着对她的同情,再次走近这个小女孩,走进课文的余下部分,动笔画出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有了自己独特的体会可以和小驵内的人交流交流。
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范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社会背景,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3)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境,积极进取的精神。
(3)教育学生珍惜美好生活,不忘过去,努力创造未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社会背景。
(2)深入解读课文,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为学生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2)学生自学生字词,并组内交流分享。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社会背景。
(2)探讨小女孩的性格特点,以及她内心的情感变化。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培养同情心。
(2)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境,积极进取。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短篇故事。
2. 拓展作业:(1)调查现实生活中类似小女孩这样的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如何去关爱这些弱势群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1)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情节;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情感;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进行故事的再创作。
二、教学内容1.整个教案包括故事导入、课堂阅读、讨论与思考、创作训练等环节。
三、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故事有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猜测故事的内容。
2. 课堂阅读教师可以用适当的语言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学生可以跟随教师一起读。
教师注意朗读时的语调和情感表达,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3. 讨论与思考在学生阅读完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
可以提问一些问题,如:- 故事中小女孩为什么要卖火柴? - 小女孩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 - 小女孩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哪些? - 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特点? - 小女孩为什么会做出最后的决定?4. 创作训练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创作的启示,如:- 如果你是小女孩,你会如何应对困境?- 如果可以改变故事结局,你会怎么做? - 写一篇关于小女孩的日记或心情文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可以采用日记、小故事、诗歌等形式。
四、教学评价1.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的创意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分;2.可以进行课堂讨论和展示,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促进交流和学习。
五、教学延伸1.可以邀请学生在家中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和讨论,鼓励家长参与其中;2.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创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表演剧本;3.可以通过配乐、绘画等形式,进行多媒体呈现,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范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美好品质。
(2)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所揭示的社会现实问题。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安徒生及其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探讨故事背后的社会现实问题。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5.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课文时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美好品质。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题材的短剧,可以是改编、续写或评论形式。
2. 针对课文所揭示的社会现实问题,写一篇心得体会,阐述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3. 搜集有关安徒生的资料,了解他的其他作品,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让学生了解作者安徒生以及童话故事背景。
2.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3. 学生能够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全文。
2. 课文分析:讨论故事的情节、人物、主题等。
3. 词汇学习: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思想以及小女孩的命运。
5. 写作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一个类似的童话故事。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作者安徒生以及童话故事背景。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3. 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情节、人物、主题等。
4. 词汇学习:教师挑选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进行讲解和练习。
5.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思想以及小女孩的命运。
6. 写作活动:教师给出一个类似的童话故事情节,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表达能力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
3. 学生词汇学习情况的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关键词汇和句型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文本。
2. 安徒生的简介资料。
3. 童话故事的背景资料。
4. 词汇卡片和练习题。
5. 写作活动的指导资料。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卖火柴的小女孩》。
2. 安徒生简介资料。
3. 童话故事背景资料。
4. 词汇卡片和练习题。
5. 写作活动指导资料。
6. 教学PPT或黑板。
7. 彩色粉笔。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情节、人物和主题思想;学生能够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哆哆嗦嗦、暖烘烘、灵魂、兴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和心理活动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手法,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和心理活动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手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及有关《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有关《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擦火柴的情景吗?给大家讲讲吧!2.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穿着破旧裙子的小女孩正在卖火柴。
她又冷又饿,孤苦伶仃。
她擦燃了火柴,做了什么呢?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吧!现在我们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吧!教师板书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吗?学生可能会提出:“为什么火柴要‘卖’而不是‘买’?”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思考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小女孩为什么出来卖火柴?她擦燃了火柴后看到了什么?分别代表什么意思?结果怎样?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教师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和总结,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4.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小女孩为什么出来卖火柴?她擦燃了火柴后看到了什么?分别代表什么意思?结果怎样?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画有关语句。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小组交流讨论:小女孩为什么出来卖火柴?她擦燃了火柴后看到了什么?分别代表什么意思?结果怎样?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加深理解和体会。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理解 技巧,如预测、概括、分析等,以提高他们的阅读 能力和理解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本课将引导学生体会故事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如同情、善良、珍惜等,以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念。
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
难点一
词汇量的不足可能影响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前提供一些与故事相 关的词汇,让学生提前预习和积累。
教师点评
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 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创作性表演或改编故事
1 2 3
创作性表演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性表演 ,如编排舞台剧、制作手偶戏等,让学生在表演 中深入体验和理解课文。
改编故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如改变故事 结局、增加新的人物和情节等,激发学生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境导入法
创设故事情境
通过讲述或播放与卖火柴的小女 孩相关的故事片段,将学生带入 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展示历史背景
介绍19世纪丹麦的社会背景,让 学生了解小女孩所处的时代背景 和社会环境。
朗读感悟法
80%
教师范读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 生进入文本情境,感受小女孩的 悲惨遭遇。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合作能力。
及时收集学生反馈信息
创设反馈渠道
建立多种反馈渠道,如课 后问卷、在线平台等,方 便学生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
定期收集反馈
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确保及时了解学生的学 习需求和问题。
关注个体差异
注意收集不同学生的反馈 信息,关注他们的个体差 异和需求。
卖火柴的小女孩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安徒生的创作背景。
(2)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分享,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搜索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丰富学习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分享,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如火柴的象征意义。
(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及相关资料。
(2)网络交流平台,如班级群、论坛等。
(3)网络安全教育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
(2)学会使用网络交流平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安徒生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人公小女孩的命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搜索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丰富学习内容。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讲解网络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5. 实践环节:(1)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分享,如发表感悟、讨论心得等。
(2)教师监督指导,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理解其内容及主题,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2. 培养学生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心,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 感受故事主题,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故事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 将故事主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故事情节及重点内容。
2. 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3. 准备问题讨论稿,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安徒生及《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回答相关问题。
3. 教师讲解故事中的象征手法,如火柴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故事主题,如贫富差距、人性关怀等,联系现实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强调关爱穷苦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性。
7. 课后反思:教师总结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作业反馈,评估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3. 阅读学生的读后感,了解他们对故事主题的感悟和内化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如《海的女儿》、《丑小鸭》等,进行比较阅读,探讨安徒生童话的特点。
2. 组织学生观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动画电影或戏剧表演,从不同艺术形式中感受故事的魅力。
3. 邀请社区工作者或慈善机构的代表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工作经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穷苦人民的生活现状。
八、教学资源:1.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卖火柴的小女孩》原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命运。
能够学习并运用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培养学生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冬天街头的视频,画面中展现寒风凛冽、人们行色匆匆的场景。
(2)提问学生: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你们会做些什么?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在寒冬中卖火柴的小女孩。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如“哆哆嗦嗦”“围裙”“橱窗”等。
3、整体感知(1)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精读课文(1)学习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段落指名朗读相关段落。
提问:小女孩为什么要擦火柴?她看到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她渴望得到这些?分析小女孩的心理活动和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的小女孩的可怜。
(2)小组合作学习小女孩后几次擦火柴的段落每个小组选择一次擦火柴的段落进行学习。
讨论:小女孩又看到了什么?她的愿望是什么?反映了她怎样的心情?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进行点拨和总结。
(3)分析小女孩的结局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小女孩的命运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幸福”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5、总结写作方法(1)回顾课文,总结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刻画小女孩的形象和表达情感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倾听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
2. 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对于细节的观察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
教学准备:1. 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书或PPT。
2. 制作好的火柴盒和小女孩的人物画像。
3. 准备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火柴盒和小女孩人物画像,向学生介绍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和背景。
2. 引导学生谈论火柴和火柴盒的功能和用途。
二、阅读故事(15分钟)1. 教师用适当的语气和表情讲述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
2. 学生跟读故事,并注意故事中的细节。
三、讨论与思考(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小女孩为什么要卖火柴。
2. 学生就小女孩的遭遇以及她的愿望进行思考和表达。
四、艺术创作(20分钟)1. 学生用绘画材料绘制自己对于小女孩的想象。
2.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选择合适的颜色和表现形式。
五、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2.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画作时的思考和感受。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中小女孩的遭遇和愿望,并询问学生对于故事的感受。
2. 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于小女孩命运的感悟和所思所想。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用手工制作火柴盒和小人物模型。
2. 学生可以编写自己的故事版本,以小女孩的形象为核心进行创作。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想象力。
通过艺术创作,学生能够进一步展示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又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作能力。
课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人物形象。
(2)学会对比手法,分析课文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2)学会珍惜幸福生活,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运用对比手法,分析课文主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寒冷的除夕夜,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在街头卖火柴。
(2)引导学生思考:小女孩为什么会出现在街头卖火柴?她过得怎么样?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小女孩、父亲、陌生人的形象。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
4. 课堂总结(1)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珍惜幸福生活。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弱势群体的感悟文章。
2. 拓展作业:(1)了解现实生活中类似小女孩这样的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活。
(2)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如何关爱弱势群体。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1)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如何?(2)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心是否有所提高?2. 反思教学方法:(1)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合作探究环节是否有助于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3. 改进措施:(1)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1)深入理解课文,分析小女孩与她父亲的关系。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范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讲述故事背景讲解故事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同情心。
1.2 学生自读故事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故事的主题。
第二章:故事情节分析2.1 教师讲解故事情节详细讲解故事的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社会问题。
2.2 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社会问题。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分享心得体会。
第三章:角色分析3.1 教师讲解角色特点讲解故事中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引导学生关注角色的内心世界,理解角色的行为。
3.2 学生分析角色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分享心得体会。
第四章:主题讨论4.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社会问题,如贫困、社会不公等。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2 学生汇报主题讨论结果学生汇报分组讨论的结果,分享心得体会。
教师总结主题,强调故事的教育意义。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学生分组讨论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践活动,如写作、绘画、表演等。
学生汇报实践活动设计方案,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5.2 学生实施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讨论确定的实践活动方案进行实施。
教师观察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评价和建议。
教学总结:本教案通过五个章节的设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角色特点和主题意义。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第六章:写作练习6.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果我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会怎么做?”的作文。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社会问题,如贫困、社会不公等,并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6.2 学生写作并分享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分享自己的作文。
教师评价学生的作文,给予建议和指导。
卖火柴的小女孩信息化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信息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八个生字,并理解“奇异、灵魂”等词语。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认识童话体裁,体会作者由显示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口述、研讨、分析、速读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对当时社会贫困悬殊的现实的不满和同情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童话体裁,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对当时社会贫困悬殊的现实的不满和同情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自制课件;2、音乐片段。
四、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读讲结合、讨论法、表演法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我教的舒心,你学的开心,欢迎大家走进问心讲堂。
老师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度过的呢?(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回答。
)除夕的大年夜,同学们都是伴着幸福和欢乐度过的,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围在桌旁吃年夜饺子,看春节晚会。
然而在另一个国度却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她连同学们所享受到的这种普通的幸福都享受不到,在大年夜的夜里,她独自一人,赤着脚,光着头在企求路人来买她的火柴…… 她,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机丹麦著名的童话大王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去分享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教师播放动画版《卖火柴的小女孩》并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自主感悟、自由表达。
师:通过看动画片欣赏了这个美丽的童话后,谁来说一说动画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感受进行个性回答。
)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女孩那漂亮的卷发和她身上那破旧的衣服。
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觉得小女孩太可怜了。
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大年夜这个家家团圆的日子,只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孤单的走在繁华的街道上企求别人来买她的火柴,看了后,令人感到很难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题。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故事的背景:丹麦作家安徒生,寒冷的冬夜,卖火柴的小女孩。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感元素:孤独、饥饿、寒冷、温暖。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故事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背景和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背景和主题的认知。
2. 记录学生在讨论中的发言,评估他们的思考深度。
第二章:故事梗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内容:1. 概述故事情节: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里卖火柴,经历了孤独、饥饿、寒冷,最终点燃火柴取暖。
2. 分析人物形象:小女孩、老奶奶、路人等。
三、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故事梗概,引导学生关注情节和人物。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故事讲述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认识。
2. 收集学生对角色扮演的反馈,评估他们的参与程度。
第三章:故事细节分析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细节描述。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细节描述:小女孩的衣服、火柴的光芒、老奶奶的形象等。
2. 探讨细节描述对故事情感表达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描述,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析细节描述对故事情感表达的影响。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文本细读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细节的理解。
2. 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评估他们对故事情感表达的鉴赏能力。
第四章:故事主题探讨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主题。
2. 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卖火柴的小女孩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分析和主题理解。
2.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探讨。
2.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教学准备:1.火柴、照片或插图等教具。
2.学生练习册、活动手册等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共同回顾和讨论一些常见的童话故事,引出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2.展示相关插图引导学生猜测故事情节,并让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猜测。
二、阅读与理解(20分钟)1.学生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2.学生个体或小组讨论并回答阅读理解问题,教师进行引导和批判性思考。
3.教师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并进行全班讨论。
三、主题探究(3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主题,并引导他们辩证思考火柴和火焰的象征意义。
2.学生分小组进行主题探究和展示,比较和交流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和解读。
四、创作活动(30分钟)1.学生小组进行创作活动,编写一个新的结局。
2.学生分享并交流他们的创作,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的思考和创造。
2.学生个体或小组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进行互评和自评。
拓展活动:1.学生可以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情节和主题,组织表演或创作漫画等形式的艺术表达。
2.学生可以选择并阅读其他安徒生童话,比较和探究不同童话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对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创作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并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互动和合作,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也能够促进他们的思辨能力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况的时候,着重抓住一些细节描写。读读这部分内容,想想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二、采用“五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思、读中感、读中赏、读中评。这些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出来。从学生的现实中出发、感悟小女孩在幸福中死去的语句。在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的五次幻想中,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找有关体现小女孩可怜和幸福的语句,在读中发展自己的感受。在教学这五次幻想中,我是指导精读第五自然段,体会小女孩“可怜”和“幸福”的语句,能把打动自己感情的句子说出自己感受和体会。这样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小组互相讨论的学习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下的四次幻想,是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完成相应的表格(附表格),对最能打动自己的文段表说自己的感受。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精读和悟读中加强了文章重点字段的理解。
为什么会出现火炉的幻景?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来……吗?”怎么理解?
(卖不了火柴会挨打。她不敢随便取,因为,渴望温暖,所以会出现大火炉的幻景。)
2.指出学法。
刚才学习这一段用的是“读——想——读”的方法,先读课文,弄清写了什么?再抓重点词,为什么这样写?说明了什么?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几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景部分。
(体现在:(1)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2)动用对比烘托人物;(3)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四)布置作业
l.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感情。
(五)教师巡视,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一)学习“擦火柴”这一部分内容
1.默读思考:课文写了小女孩几次擦火柴,各出现了什么幻景?(生答)
(l)自由读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考:
本文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富有一定的感染力,因此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小女孩的悲惨生活,对小女孩的悲惨遭遇的的同情和残酷社会的不满与憎恨。
一、从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出发,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体会小女孩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的情景并读有关的语句,让学生产生同情之心;接着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与小女孩的生活作对较,进一步体会小女孩的命运之惨,从而产生了怜爱之心,并在爱中产生了悲愤之感,反衬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闪烁、灵魂”等词语。
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3.本文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让今天中国的小孩子体会到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这是培养孩子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着力点。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把读、思、议结合起来,不要人为地割裂。例如,在“卖火柴”这部分,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结合具体语句相互交流感受,重点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设身处地地引导孩子走进文本。在“擦火柴”这部分,可以先整体默读,启发学生说一说,小女孩共擦燃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再讨论:她为什么接连不断地擦燃火柴?再以第一次擦燃火柴为例指导精读,读出小女孩敢擦燃火柴的勇气,读出火柴光焰的奇异,读出火柴熄灭后回到现实的冷酷无情。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讨论:她为什么会在火柴的光亮中看见大火炉?让学生体会到,因为小女孩太冷,期盼大火炉出现,可见作者的想象和描写完全基于现实,十分合理。第二、三、四、五次擦燃火柴的内容让学生仿照这一段的读法自学。最后,把这部分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整体上加深理解和感受。
2.指导朗读。
小女孩冻死了,我们对她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和怜惜。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读出来。
(三)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回忆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2.要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可以结合课后思考2引导学生读悟结合。在朗读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读悟,重点读好擦火柴的部分,可以通过幻象和现实对比朗读的方式,读出小女孩内心渴望的美好和现实的严酷,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作者深深的同情,从而体会作者表达方法及表达效果。朗读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幻象描述的情景。
(2)详细的刻画,环境的衬托则是我们所要学习表述的另一个方面,文章细致的描写(例如:小女孩的头发、小女孩的鞋),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环境的衬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也反映出女孩的可怜凄凉。
对照以上两点,用笔在书中画出这两方面。
(四)总结、扩展
1.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可怜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同时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我们长在红旗下,生在幸福中,该怎样做呢?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同学们一定都读过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2.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
安徒生,19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他家境贫寒,14岁开始自谋生计。他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他的童话爱憎分明,想象力丰富,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童话就是其中之一。
2.前后桌讨论,总结写法。
(1)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2)想象丰富深化中心。
3.学习表述。
这篇文章是童话,也是很典型的一篇文章,读了之后不觉热泪盈眶,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感动呢?也就是作者如何表述的,我们讨论学习一下。
(1)这四次幻想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作者以小女孩心理特点和具体环境为依据,符合小女孩的迫切要求,这样是合理的,脱离了实际,凭空捏造的想象只给人虚假的感觉,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一个方面。
板书: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
(三)学习“卖火柴”这一部分内容
1.默读思考:读了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大年夜,地点是街上,当时的天气冷极了tion/42348821.html
6.教学时要注意本组的编排特点及编排目的,学完课文后,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及其影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走近安徒生”或“安徒生童话故事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这也是课后选做题的设计意图。
7.本课生字教学应注意“兜”字的写法。“兜”字一共是11画,笔顺是:兜。
教育方面:
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体会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2.感动之余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
六、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是一篇极富感情的文章,不宜层层分析,那样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因此在在教这一文时,我从整入手,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读本文,感悟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的难点是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方法
1.对于安徒生的童话,学生是不陌生的,这不仅是教材选用过安徒生的《丑小鸭》,还因为安徒生及其作品近百年来(1913年周作人先生最早把安徒生的作品介绍到中国)在中国广泛的影响。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安徒生童话他们可能会觉得浅近,因此,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激发他们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是每个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
3.交流(反馈)
a.对小女孩的鞋是细节描写。
(说明她穷得连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跑说明她被人欺负。)
b.课文中对女孩的头发是细节描写,“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说明小女孩是一位美丽的小姑娘,但是她却贫穷,又冷又饿,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美丽。)
c.“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140.htm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同桌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思考: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本文写的是在大年夜一个小女孩流浪街头卖火柴,冷得几次擦燃火柴,产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冻死了。全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具体顺序:卖火柴一一擦火柴——人死去)
5.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
(二)学习“小女孩死去”这一部分内容
1.读后思考。
(l)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用“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为什么要写明是在大年夜冻死的呢?
(3)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那几句话。
(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证明她是在幻想、幸福与欢乐中死去,这就使幻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再加上“大年夜”这本应得到的欢乐和幸福,更增强了这种对比效果,加深了人们对女孩的同情,启发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