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义的异同xin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再如:
购—悬赏 履—鞋子 冠—帽子 叟—老头 子 豕—猪
辛—辣 甘—甜 兵—武器 师—军队 卒—士兵
(二)新词的增加:新词的增加比旧词的
消亡速度要快得多,数量要大得多。以文
字形式而论,据统计,甲骨文时期用以表 达衣食住的字只有15个,金文时已增加到71 个,说文时期增加到297个,几乎等于甲骨 文时的20倍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的不断发展,新词总是在不断产生。但新
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词义相同
现代词汇从古代词汇中继承了不少基本词和一般 词,这主要属基本词汇部分。如:
人 手 心 日 月 星 山 水 风 云 雷 电 冰 霜 天 地 泉 鸡 雪 冷 高 嫁 娶 湿 泪 稻 饮食 侵略 桥梁 边境 广大 驰骋 天下 国
家
天文 地理 道德 人民 蟋蟀 女郎 规则 布 帛
抢:《战国策·秦策》:“布衣之怒,亦免 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庄子·逍遥游》: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两处的“抢” 皆“碰、撞”之义。
羞:会意字,字形从手从羊,古义指“肉食品”, 或泛指“食”、“折琼枝以为羞兮”(《离 骚》),“羞”,即食品之意;“可羞于王公” (《左传·隐公元年》),即“可进献给王公作 美味”之意。这个意思现在写作“馐”。而“羞” 却指害羞,不好意思。
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 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 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 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 《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 味变酸了也卖不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
给:古常用义为供给。《战国策·齐策》:“孟 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今常用义为给予。
古今词义的异同课件
二、古今词义的差异
❖菜 古义专指蔬菜.《说文·艹部》:"菜草之可食者."《礼 记·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注:"菜,谓芹藻之属." 到了宋代,菜仍不含肉,蛋等副食.罗大经在《鹤林玉 露》记载:仇泰然对一幕僚说:"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 肉,只是吃菜;公为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这里"菜" 与"肉"区别明显. 到了吴敬梓《儒林外史》时,菜已经由专指蔬菜而兼 指肉,蛋等副食了.如该书第四十二回:"都是些燕窝,鸭 子,鸡,鱼……那菜一碗一碗的端上来."这里的"菜"显 然指前面的"鸭子,鸡,鱼"等.
二、古今词义的差异
❖ 禽:古义为飞禽走兽的总称 《白虎通》:"禽者何 鸟兽之总名."《周礼·天 官·庖人》:"有六禽."郑玄注:"宜为羔,豚,犊,麛, 雉,雁."《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吾有一术,名 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 鸟."后来词义范围缩小专指鸟类,如《尔雅·释 鸟》:"二足而羽者谓之禽,四足而毛者谓之兽."
二、古今词义的差异
❖荤 古义指葱蒜等有辛辣刺激气味的蔬菜.《说 文·艹部》:"荤,辛菜也."《管子·立政》:"瓜瓠 荤菜,百果具备."后指鱼肉等肉类食品,《旧唐 书·王维传》:"居常蔬食,不茹荤血."范成大 《离堆行》:"款门得得酬清樽,椒浆桂酒删膻 荤."舒梦兰《游山日记》:"公已绝荤久矣,亦尚 思肉味否 "
二、古今词义的差异
❖ 其他用例 江,河,响,唱,雄,雌,牙,齿
第三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
府:仓库→官府 访:询问→拜访、察访
脚:小腿→足
百姓:百官→平民
返回本章目录
三、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表现在褒贬与轻重两个方面。 1、褒贬不同 古义褒今义贬的:
复辟——古:恢复君位。今:开历史的倒车。 爪牙——古:得力助手。今:坏人的帮凶。
古义贬今义褒的:
锻炼——古:玩弄法律进行诬陷。今:经过实践 使之提高或变好
词义的缩小-宫
古 义: 室、房屋
后起意义:
宫殿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战国策·秦策》
词义的缩小-金
古 义:
金属
后起意义:
黄金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词义的缩小-亲戚
古义:
亲属,包括 父母子女
后起意义:
亲属
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词义的缩小-丈夫
上古义:
对男子的尊称
古 代 汉 语
第三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二、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 三、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四、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应注意的问题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
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的。 如:马、牛、山、人、手 作用: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 能够保持语言的稳定性,词义基本未变的词汇
窃人之财,犹 谓之盗。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古义:
小偷 偷窃
后起意义:
小偷 偷窃
后起意义:
强盗
词义的转移-牺牲
古义: 为祭祀宰杀
的牲畜
今义:
为正义而 舍弃生命;放 弃或损害一
方的利益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语言是发展变化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显著最快,尤其是词义,几乎处于经常变动中。
古今词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如天地人马牛,日月风雨雪霜,东西南北左右上下等。
这些词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强,历史悠久,经过各个语言时代一直流传至今,千百年来意义基本相同,没有发生变化,古今一脉相承。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有些词,虽然词形没有变化,但古今词义完全不同,例:①走,今义为慢慢散步,古义为跑。
②去,今为往,古义为离开。
③慢,今为动作迟缓,古义为懈怠无礼。
④行李,今义为出行时携带的行装物品,古义为外交使节。
⑤牺牲,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古义为祭神的猪、牛、羊。
⑥烈士,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生命的人,古义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⑦丈夫,今义为女子配偶,古义为男人。
⑧厌,今义为厌恶,古义为满足。
⑨毙,今义为死,古义为倒下。
⑩卑鄙,今义为品质恶劣行为下流,古义为出身卑贱,见识短浅。
(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古今词义异同是词义演变发展的结果,新义和原义比较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睡——古指打瞌睡,今扩大为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睡。
菜——《说文》:“草可食者。
”扩大为鱼肉及其他食品。
醒——本文为酒醒,扩大为睡醒。
2.词义缩小子——本指儿女,不分男女,统称为子,后专指儿子。
臭——从自从犬,本义指气味,包括香气秽气,后专指秽气。
汤——本指热水,开水,后指菜汤内汤。
3.词义转移脚——原指小腿,后来指人体接触地面的部分。
闻——本义是听,现代指用鼻子嗅。
庙——原指供奉祖先的地方,后专指供奉神的地方。
4.词义褒贬色彩不同谤——古指公开议论,今指诽谤毁谤。
贿——古指财物或赠送财物,后指行贿,受贿。
祥——古指征兆,包吉兆凶兆,后代专指吉兆。
5.词义轻重程度不同疾病——疾:小病,病:大病怨恨——怨古重今轻,恨古轻今重。
古代汉语知识点
第一章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名词:天、地、草、木、山、川、人、手、耳、刀、马、牛、羊动词:出、入、起、坐、笑、骂、学、问、变等形容词:大、小、长、短、轻、重、方、圆、白、黑、数词:一、二、三、四、注意:这种词属于基本词汇。
保证了汉语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基本词汇的词义基本不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变化。
(2)古今词义基本不同1、旧词的死亡原因:历史事物的消亡腹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倡优一一演员、艺人注意: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这跟“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
“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
“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 打瞌睡一一泛指所有的睡觉《韩非子》:“人有酷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
”卖掉(卖的结果)一一卖的行为《左传•蹇叔哭师》:“穆公访诸于蹇叔。
”咨询(事)一一探访、拜访(人)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一)词义范围的变化所谓词义范围的变化,是就一个词新旧义位的比较而言。
一般认为,词义范围的变化有三种情况:1.扩大:意义由下位义变成了上位义。
《礼记•曲礼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
”诸侯之妻一一自己及他人的妻子2.缩小:意义由上位义变成了下位义。
《战国策》:“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泛指居处、房屋一一帝王的殿堂、居室《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以杖荷葆。
”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一一岳父《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泛指金属一一专指黄金。
3.转移: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转到了另外一个范围。
(词义转移:指词义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反映的对象从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两事类间虽有联系,但彼此之间无类属关系。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词义的扩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词的词义会发生扩展。
例如,古代的“区区”指的是小小、微不足道的意思,如今则常用于表示可怜、不值得称道的意思。
2. 词义的缩小:有些词在古代的意义相对较广泛,到了现代词义则被缩小了。
例如,古代的“子弟”指的是家中的儿子和弟弟,今天则特指官宦人家的子弟。
3. 义项的增减: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一些词的义项也会随之增加或减少。
例如,古代的“交”除了互相交流、沟通的意思外,还有亲近、结交的含义,而现代则强调互相沟通、交流。
4. 词义的变化:随着时代的演变,有些词的词义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如,古代的“知”指的是了解、明白的意思,而如今则
强调有学问、有知识。
总体来说,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是受到社会文化、语言环境以及时代背景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词义也会随之而变化。
古今词义的异同(新)
古义:
热水
后起意义:
菜汤、 米汤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孟子·告子上》
词义的转移-涕
古义:
眼泪
后起意义:
鼻涕
臧叔入,哭甚哀,多涕。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词义的转移-暂
“ 突,犬从穴
中暂出也。” 古义: 《说文》 突然
后起意义:
短时间
“里胥迫我納,
不許暫逡巡。”
后起意义:
白居易 《秦中吟·重赋》
两颊的上部
今义:
面部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温庭筠《菩萨蛮》
峨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
南朝·梁·吴均
词义的扩大-皮
今义: 一切动植物 的表层组织
古义:
兽皮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左传·僖公十四年》
兽皮 人皮
皮-带毛的 革-去毛的 肤
词义的扩大-举例
词 古义 后 起 意 义
睡 坐着打瞌睡 所有的睡眠形式
一 词义范围的差异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
二 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3
词义的扩大-响
古义:
回声
后起意义:
声音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水经注·江水》
词义的扩大-色
古义:
脸色
后起意义:
颜色
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
《史记·滑稽列传》
词义的扩大-购
后起意义:
泛指买东西
古义: 悬赏征求
暂且;暂时。 “卿但暫還家,吾今
且報府。”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词义的转移-牺牲
古义: 为祭祀宰杀
的牲畜
今义:
2:古今词义的异同
词汇2:古今词义的异同语言中绝大多数词,词义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
我们阅读古书的障碍,其中一个就是词义变化造成的。
因此有必要学习词义演变的知识。
“古今”,把先秦至五四运动之前,当作一个整体,这是“古”。
把现在看成一个整体,这是“今”。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的三种情况1. 古今意义基本相同:名词:天、地、草、木、山、川、人、口、手、马、牛、羊动词:出、入、起、坐、笑、骂、学、问、变、牧形容词:大、小、长、短、轻、重、方、圆、白、黑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类词,我们叫它基本词汇。
“基本”,意味着它们并非没有一点变化。
如《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现代汉语词典》:“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基本词汇数量不多,它和发展缓慢的语法一起,保证了语言的稳固性。
2. 古今意义完全不同:(1)该:宋玉《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suò)。
”(些,语气词)该,古义“完备”,今义“应该”。
(2)抢:《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抢,突过。
】《战国策·魏策四》:“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抢,撞。
】今义,“抢夺”。
(3)找:《集韵·麻韵》:“划,舟进竿谓之划。
或从手。
”【“找”为“划”的异体字】《字汇·手部》:“找,与‘划’同,拨进船也。
”今义,“寻找”。
(4)偷:《论语·泰伯》:“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古义“淡薄、轻薄”,今义“偷窃”。
(5)羞:《左传·隐公三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古义“进献”,今义“害羞”。
(6)行李:《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古义“使者”,今义“出门携带的东西”。
(7)叔:《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
”古义,“拾取”。
古今词义的异同完整版
4、羹:古义指的是烹煮好的带汁的肉。如《左 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 故。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 君之羹。” 《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 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1、词义范围扩大(简称词义扩大) ①江:《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迳巫 峡。” ②河:《山海经·海外北经》:“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③车:古指马车、牛车等;而在现代又包括汽 车、火车、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三)古今词义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劝:先秦“劝”是“鼓励”、“勉励”的意思 (如“劝学”“以劝事君者”);汉魏以后才有了“ 善言规劝”和“劝解”的意义。 2、给:古义“供也”、“足也”。今义为“给 予”。 3、再:先秦义为“第二次”或“两次”,表示动 作的数量。如《左传·僖公五年》:“一之谓甚,其 可再乎?”《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 衰,三而竭。”今义“再”不表数量,而表行为的重 复,意义与古代的“复”字同。
4、由中性变爲贬义 ①谤:古代是个中性词,不带贬义。如《战国 策·齐策》:“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后来变成了贬义词,为“诽谤”、 “毁谤”等义。 ②谣言:《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见 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③下流:《报任安书》:“下流多谤议。”《 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④犯:《左传· 桓公五年》“若先犯之,必奔。 ”——我郑国的军队若先向陈国发起攻击,陈国 的军队必先溃败逃走。讲自己的进攻用“犯”, 是不符合现代人的讲话习惯的,这说明这个词在 感情色彩上古今是不同的。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1、找:古代的含义是“划船”。现代“找”义为“ 寻找”。 2、去:现在是“到、往”的意思;古代则正好相反 ,义为离开。 3、抢:古代义为“突过”或“撞”。现代“抢”( qiǎng)是“抢夺”义。 4、叔:上古作“拾取”讲,如《说文》:“叔,拾 也。”现代“叔”只用于亲属称谓。 5、凫:雁丑也。《尔雅》
古今词义的异同xin
(二)感情色彩上的差异
1、褒贬方面的差异
宫
古 义:
后起意义: 宫殿
室、房屋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战国策》
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 穴而处焉。 《墨子》
金
古 义: 金属
后起意义: 黄金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 盟曰:“无以铸兵。” 《左传》
丈夫
上古义: 男子的尊称
后起意义: 女子的配偶
古 今 词 义 的 异 同
同,指古今词义有联系、有继承;异, 指古今词义有发展、有变化。
一、古今词义间的对应情况 1.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保持语言的稳定性。 2.古今词义不同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战国策》 3.古今词义有联系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史记》
•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丽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豪杰交通。《史 记》
兄等曾闻得近日小儿谣言否?《于谦全传》
由于社会习俗和人们认识变化的影响,词义的 褒贬扬抑也会随之改变,有的褒义词变成了贬 义词,有的贬义词变成了褒义词,有的中性词 变成了贬义词,等等。
爪牙
古义: 得力助手 (褒义词)
后起意义: 比喻坏人
的帮凶 (贬义词)
涕泗滂沱。《诗经》 臧叔入,哭甚哀,多涕。《左传》 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僮约》
贼、盗
贼二人得我。 古义: 《童区寄传》 强盗
业余函授笔记: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今词义的异同是古今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在词义方面的体现,有的词古代的意义一直到现在还保留着,而有的词的意义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法,大体说来,有这么几种情况:一、古今词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1、完全相同天象:日、月、风、雨、雷、电动物:马、牛、羊、犬、鸡、鹅、鸭植物:桃、李、枣、松、梅、竹方位: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人体器官:口、耳、目、手、足、腰、脑2、基本相同《说文》《新华字典》尝:口味之也辨别滋味粹:不杂纯一、不杂慈:爱也仁爱埃:尘也灰尘钓:钓鱼也用饵诱鱼上钩这些次的稳固,是由于它们所指称的事物概念具有稳固性决定的,这种情况反映了语言的稳固性和继承性。
但词义的发展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如:1、词义没变,但词所标志的对象本身却起了变化:镜:古今都是照面的工具,但制作材料不同。
2、词没变,但人们对词所表示的对象的认识变了。
雷:古今都是指雷声,但:古:雷公敲打天鼓发出来的。
今:带电云放电时释放出的高温使水滴汽化,空气体积迅速膨胀而产生的猛烈的爆炸声。
二、古今词义迥别涕古:鼻涕今:眼泪《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闻古:《说赵太后》:;老妇不闻也今:臭不可闻偷盗窃古:苟且,随便,不严肃。
《左·文17》:齐君之语偷,臧文仲曰:民主偷必死《左》:人生几何,谁能无偷?《卜居》:随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苟且偷生、忙里偷闲、卑鄙、举(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别人如(唯)恐不胜)三、古今词义微殊微今:细小、细微古:隐蔽,未显露的《左·哀16》: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
《礼记》: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澄清疑难,辨别未显露的)以为民防(使不要越轨的规范)者也访今:探访、访问古:征求意见:穆公访诸骞叔(左)给今:与古:供: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毙今:死古:倒下去<坐·哀2>: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敌今:敌人古:匹配、差不多凡公女嫁于敌国,姐妹、上卿送之。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1、词义异同的情况:1)有些词古今都⽤,词义不变。
如⼭、⽔、雪、母、弟、⼼、⽿等。
2)古⽤今废词。
古代曾经使⽤⽽现代不⽤的旧词。
如“觥”等。
3)古今义绝对不同。
古代和现代⽤的是相同的字,⽽古义与今义却迥然不同。
如“斋”本来是动词,指古代祭祀或典礼前的清⼼洁⾝,以⽰虔诚。
魏晋时期有了居室、房舍的意义。
4)⼤多数词古今义有联系有区别。
2、造成旧词消亡的原因:1)它们随着所表⽰的历史事物的消亡⽽消亡。
如“喽腊”的“喽”,是古代楚地祭祀饮⾷神的节⽇,后来祭祀这种形式消亡了,“喽”这个词也就不⽤了。
2)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消逝。
如“祲”。
3)被别的词语所替代,也就是说旧词所反映的事物、观念等仍是后代社会⽣活中存在的,但后代改变了说法。
如“倡优”现在⽤ “艺⼈、演员”来代替,旧词“倡优”也就死亡了。
3、古今词义的差别:1)意义的多少不同。
⼀个词有本义,有引申义,⼀个词的古今意义的多少,往往会产⽣变化,有的旧义消亡了,有的新义产⽣了。
如“池”在古代意义是a护城河b池塘。
现代意义是a池塘b旁边⾼中间洼下的地⽅。
古今相⽐,“池”的意义⼀增⼀减。
另外还有:国、防、家、列、怜、仇、除、仅、书、信、将等。
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如“售”,古义侧重⾏为的结果,指把商品卖掉,今义侧重⾏为的本⾝,是卖。
“再”,古义是侧重⾏为的数量,是两次是第⼆次。
今义侧重于⾏为的重复,是“⼜”。
3)词义的轻重和感情⾊彩不同。
⼀些词在发展中意义的轻重发⽣了变化。
如“恨”的古义轻,是遗憾、不满,今义重,是仇恨、忿恨。
“怨”的古义重,是恨的意思,今义轻,是埋怨和不满。
还有⼀些词在发展中褒贬意义发⽣了变化。
如“谣⾔”古义是中性的,今义是贬义。
另外“下流”古中今贬,“吹嘘”古褒今贬,“谤议”古中今贬,“⽖⽛”古褒今贬,“锻炼”古贬今褒。
4)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
如“布”古指⿇布、葛布。
今指棉布。
“坐”古指两膝着席或床榻,臀部压在脚后根上,今指臀着席位上。
古今词义的异同
例如“劝”在古代表示对人的鼓励、劝勉。如《鞌 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 以劝事君者。”即以此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又如 “劝学”、“劝农”都是鼓励的意思。但是人们常 会从现代语感出发,把“劝”简单地理解成劝说 (劝解)。 又如“敌”在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 《左传》有“凡公女嫁于敌国”的说法。意思是国 君的女儿嫁到大小对等的诸侯国去(即门当户对的 意思)。但是人们从许多语感出发,会把“敌国” 误解为敌对的国家。
(二) 古今词义基本不同 1、 旧词的死亡 如《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 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 也。”句中的“倡优”指表演歌舞的和表演 杂技的艺人。现在一般叫做“演员”,旧词 “倡优”也就不用了。
2、 古今同字异词 如《鸿门宴》:“以头抢地耳是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 江河。 “河”——古代为黄河的专名,后来泛 指江河。等等。
3、 词义范围的转移 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 转移,而甲乙两事物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如相似或接近等)。
“兵”本来指兵器,如《郑伯克段于鄢》:“大叔 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后来指拿兵器的人即士 兵,再由士兵的意义引申为军队、战争。词义发生 了转换。 “走”本来指跑,如《山海经》“夸父与日逐 走。”后来指步行,行走。词义发生了转换。 “狱”本来指案件,如《曹刿论战》:“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后来指监狱。词义发 生了转换。
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 1、 词义范围的缩小 其特点是词的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 般包括在古义之中。
“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如《战国 策·苏秦连横约从》:“父母闻之,清宫除 道。”“清宫”即打扫房屋。后来“宫”专 指宫殿,词义范围缩小了。 又如“丈人”在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 《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遇丈 人,以杖荷蓧。”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 父亲,即岳父。词义范围缩小了。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的传承与存废1、古用今废词区分牲畜种类的词:羜、犙、牭古代官职等级:君、臣、吏、奴、婢、大夫、丞相古祭祀名:祠、礿、禅、社2、古今义同词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
雷,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3、古今异义词(1)完全不同(比较少)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诗·唐风·绸缪》今,丝织品;古,缠绕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左传·僖公三十年》古,外交使节(2)同中有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今,勤快,勤劳;古,与“逸”相对,辛苦,辛劳相对穆公访诸蹇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古,咨询;今,询问,访问二、古今词义的差异(一)词义范围不同1、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
《苏秦列传》:“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说文·目部》:“睡,坐寐也。
”)《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居家为食,行道曰粮。
”)干粮,行道中带的《晋书·吴隐之传》:“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授亲族。
”载,通“才”,仅仅,只有,限制性范围副词(对应总括性范围副词)2、词义缩小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宽泛到狭窄,采取了全面收敛的方式,使今义成为古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缩小。
《周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
古今词义的异同和引申义的关系
古今词义的异同和引申义的关系
古今词义的异同和引申义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源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一些词语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可能是由于语境、文化背景、社会习惯等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
例如,“妻子”在古汉语中指的是妻子和孩子,而在现代汉语中则仅指男子的配偶。
2. 引申义:引申义是指由一个词的原始意义或基本意义所联想或延伸出来的意义。
引申义通常是基于人类的经验和认知,当人们在使用一个词语时,可能会由这个词所联想到的其他意思。
例如,“走”这个词的本义是表示走路,但可以引申出逃跑、离开等意义。
3. 关系:古今词义的异同与引申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方面,一些词语的古今词义异同可能是由于引申义的发展和演变所引起的。
另一方面,一些词语的引申义也可能是基于该词在古代或现代的不同含义而产生的。
例如,“绝”在古汉语中有断绝、极、尽等含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则主要表示极、尽等意义,而断绝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
总之,古今词义的异同和引申义是语言发展演变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发展历程和语言现象。
7第六章古今词义的异同
2.轻重方面: (1)古轻今重 诛:古义:责备。《说文》:“讨
也,”意即用语言责备别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 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对于宰予有什么可责备的 呢?)
成语“口诛笔伐”,诛是谴责、批判之意 。后来词义变重,成为“杀”的 意思,《史记·项羽本纪》:“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成语有“天诛地 灭”。
《 史 记 ·项 羽 本 纪 》 : “ 吾 闻 汉 购 吾 头 千 金 , 邑 万 户 。 ” 今 义 指 一 般 的 购 买。
感激:古义是“有所感受而情绪激动”,还有“愤激”、“恼怒”之意。
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值得注意的 问题
“古”是一个历史概念,“古”、 “今”不能截然分开
严格地说,“古今词义”这个概念,应 当 指 的 是 不 同 历 史 时 期 的 词 义 ---- 先 秦 对 汉代来说是古代,汉代可以称今;先秦、 汉代对唐代说来是古,唐代又可以称今; 不过,在一般的古代汉语基础课里所说的 “古今词义”,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朕:第一人称代词 ,我,我的。《离骚》“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以后专
用为皇帝的自称。词义范围缩小了。《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
兄弟:本义指“兄”和“弟”两个方面。《诗经·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
据。”据:依靠。古代有时还指姊妹。如:“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 而现代,“兄弟”只能指弟弟,不包括哥哥在内,更不包括姊妹在内。
暂 :表示时间范畴这一点上,古今义有联系, 但具体的范围却发生了转移。上古:突然,一 下子。 中古:短暂 ;中古以后:暂时
白居易《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 耳暂明。”“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脚:本指小腿(胫),如“孙子膑脚于魏” (《韩非子·难言》),后来专指足。
请简述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并举例说明。
请简述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并举例说明。
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的扩大:古代某些词义范围较小,如今扩大为较大的范
围。
例如,“菜”在古代指蔬菜,而现在还包括肉类、蛋类等食品。
2.词义的缩小:古代某些词义范围较大,如今缩小为较小的范
围。
例如,“臭”在古代指一切气味,现在仅指臭味。
3.词义的转移:古代某些词义与现在的意义完全不同。
例如,
“涕”古代指眼泪,而现在指鼻涕。
4.感情色彩的变化:古今某些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
“爪牙”古代指武臣或得力助手,现在一般用于贬义,指坏人的帮凶。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词义扩大:古代的“河”专指黄河,而现代的“河”可以指任
何河流。
2.词义缩小:古代的“河”也可以指大的水沟或小溪,而现代的
“河”仅指河流。
3.词义转移:“妻”在古代是“男子的配偶”,而现代通常用于
指“妻子的配偶”。
4.感情色彩变化:“爪牙”在古代是褒义词,表示得力助手或武
臣,而现代通常用于贬义,表示坏人的帮凶。
以上是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和举例说明,希望能帮助到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明
苟且
乳臭未干
责无旁贷
xiù ,气味
推卸
党同伐异
去国离乡
偏袒
离开
忠贞不渝
掉以轻心
yú ,改变
摆弄
相知恨晚
遗憾
运斤成风 斧子
现代语词中的古义-4
尔虞我诈 诈骗
百发百中 射箭
怙恶不悛 hù,坚持;
quān,悔改
金城汤池
城墙;
热水;护城河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墙; 护城河
突如其来
贻笑大方 大方之家,
举
痛哭流涕 眼泪
举世无双
并行不悖
全
违反
感激涕零 眼泪;落
以身作则 准则,榜样
口诛笔伐 责讨
若即若离 接近,走近
赴汤蹈火 开水
避重就轻 接近,走近
呼天抢地 碰
家给人足 丰足,富裕
不速之客 洒扫庭除
招致 台阶
闭门谢客 辞
日薄西山
迫近
现代语词中的古义-2
坚壁清野
营垒
理屈词穷 短兵相接
尽 兵器
怨天尤人
枪声大作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 齐策》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
•2、词义轻重的差异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论语》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史记》 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洛阳伽蓝记》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也。《出师表》 梁王由是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记》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中古后: 羹汤
三日入厨下,洗 手作羹汤。王建 《新嫁娘词》
词义的转移-举例
走:跑→行走 狱:案件→监狱 诛:责备→ 杀戮 去:离开→前往
府:仓库→官府
脚:小腿→足
访:询问→拜访、察访
百姓:百官→平民
词义的范围主要指词义的外延而言,可以形成以 下几种几何关系。
A图代表古今意义完全相同,B图代表古义、今义 的交叉关系,词义在发展过中,古义的部分意义消 失,今义又产生出来新的意义。这是多数词义变化 的情况。C图今义包含古义,表示今义扩大。D图 古义包含今义,表示今义缩小。E图古今意义不在 同一个意义范围,表示词义转移。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 离骚》 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斃于车中。《左传》
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国语》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 已。《龟虽寿》 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上水遣怀》 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民。 《史记》
今义:一
切动植物 的表层组织 古义: 兽皮
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
处其皮矣。《左传》
兽皮
人皮
皮-带毛的 革-去毛的
肤
举例
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为小 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鹤林玉露》 叔兮伯兮,唱予和女。《诗经》
古者有语,唇亡则齿寒。《墨子》
词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它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 范围扩大了,即由部分变为全体,由个别变为 一般,由狭窄变为宽广,词的古义被今义所包 含。
•(一)范围上的差异 •①词义扩大 •②词义缩小 •③词义转移
响
古义: 后起意义: 回 声
声 音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水经注· 江水》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色
古义: 后起意义:
脸色 颜 色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 手爪不相如。《乐府· 上山采蘼芜》
古
今 词 义 的 异 同
同,指古今词义有联系、有继承;异,
指古今词义有发展、有变化。
一、古今词义间的对应情况 1.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保持语言的稳定性。 2.古今词义不同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战国策》
3.古今词义有联系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史记》
•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
可不养而择也。《国语》 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汉书· 李广传》
复辟
古义: 帝王恢 复王位
(褒义词)
后起意义: 被推翻的统治者 恢复原有的地位 或被消灭的制度 复活(贬义词)
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已。《明史· 英
宗传》
下流
古义: 地位或处境 低下的人
(中性词)
练习: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的词义:
1.填然敢之,兵刃既接,并甲曳兵而走。《孟 子· 梁惠王上》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 廉蔺列传》 3、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 《史记魏公子列传》 4.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捕蛇者说》
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孟子· 梁惠王上》
购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 金千斤,邑万户。《史 记》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 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史记》
后起意义: 泛指买东西 古义:悬 赏征求
脸
《韵会》:脸,目下颊上也。
上古-中古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温庭筠《菩萨蛮》 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
颧骨部分
今义:
面部
皮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瓦
黄钟毁弃,瓦
釜雷鸣。
《楚辞居》 有瓦卮而有 当(底)。 《韩非子》
瓦锅
陶器 纺锤
乃生女子„ „ 载弄之瓦。 《诗经》 毛传:瓦,纺砖。 会大雷风,屋瓦 皆飞。 《后汉书》
盛酒 今义: 器皿 瓦 片
汤
古义:
热水
后起意义: 菜汤、米汤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孟子· 告子上》
涕
古义:
眼 泪 涕泗滂沱。《诗经》 后起意义: 鼻涕
女子的配偶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韩非子》
臭
上古义:
各种气味,
读xiù 后起意义: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易经》
其味甘,其臭香。 《礼记》 如恶恶臭。《礼记》
坏的气味,
读chò u
王曰:何坐?曰:坐盗。 《曼子春秋》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词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它所反映的客观对 象的范围缩小了,即由全体变为部分,由 一般变为个别,由宽广变为狭窄,词的今 义被古义所包含。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 词义的转移
(二)感情色彩上的差异
褒贬方面、 轻重方面
古今词义差异辨析举例
逝将去女。《诗经•硕鼠》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 “ 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钴鉧潭西小丘 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
臧叔入,哭甚哀,多涕。《左传》
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僮约》
贼、盗
后起意义:
贼二人得我。 《童区寄传》 窃人之财,犹 谓之盗。 《左传》
古义: 强盗
小偷 偷窃
古义: 小偷 偷窃
后起意义: 强盗
行李
古义:
外交使者
后起意义:
出行时携 带的铺盖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左传》
羹
上古义: 带汁的 肉食 肉谓之羹。 《尔雅· 释器》 肉有汁曰羹。 《太平御览》
今义: 品质卑鄙
(贬义词)
下流多谤议。
《报任安书》 《报孙会宗书》
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锻炼
古 义: 玩弄法律, 诬陷别人 (贬义词)
后起意义: 从不断实践 中增强体质 或提高思想 (褒义词)
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后汉书· 韦彪传》
谤
上古义: 背后议论 或批评别 人的短处
(中性词)
今义: 毁谤 (贬义词)
(二)感情色彩上的差异
1、褒贬方面的差异
丽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豪杰交通。《史 记》 兄等曾闻得近日小儿谣言否?《于谦全传》
由于社会习俗和人们认识变化的影响,词义的 褒贬扬抑也会随之改变,有的褒义词变成了贬 义词,有的贬义词变成了褒义词,有的中性词 变成了贬义词,等等。
爪牙
古义: 得力助手 (褒义词) 后起意义: 比喻坏人 的帮凶 (贬义词)
三、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
1.从字形上分析
2.从语境上分析
据词所处的上下文,和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分析。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秋声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 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 联合式复合词可以提供考察词的古义的线索。 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从成语中 去考察。
归罪
兴起
四体不勤 劳动 克勤克俭 能够
形影相吊 慰问,同情
狐假虎威
移风易俗
借
改变
登峰造极
顾影自怜
至,到
怜惜
五谷丰登 成熟
高风亮节 坚贞
功败垂成
将要,词中的古义-3
十年树木 种植,培育
文过饰非
wé n,掩饰
求全责备
完璧归赵
要求
完整
门当户对 相当,相称
大书特书 写
见微知著
宫
古 义: 室、房屋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战国策》
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
后起意义: 宫 殿
穴而处焉。 《墨子》
金
古 义: 金属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 盟曰:“无以铸兵。” 《左传》 后起意义: 黄 金
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