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

合集下载

CDM关于电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

CDM关于电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

CDM 关于电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一、 标准煤的折算标准煤的定义:我国把每公斤含热7000大卡(29306kJ )的定为标准煤,也称标煤。

计算方法:按照使用燃料的热值折算成标准煤。

计算公式如下:q q G ==使用标准标准使用燃料热值标准煤热值 式中:G 标准:折合成标准煤重量(公斤)q 使用:使用燃料热值(kJ/kg ),部分燃料热值列于表1 q 标准:标准煤热值(kJ/kg ),我国标准煤热值为29306 kJ/kg注:各燃料的热值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7》p287 页二、 电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 1、电厂煤耗估算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选取2006 年全国新建的600MW 机组的最低供电煤耗的前30套机组加权平均值作为商业化最优效率的技术的近似估计,600MW 机组的供电煤耗估计为329.94 gce/kWh ,相当于供电效率37.28%。

燃机电厂(包括燃油与燃气)的商业化最优效率技术确定为200 MW 级联合循环,按2006 年燃机电厂的相关统计,并取实际供电效率最高的燃机电厂作为商业化最优效率的技术的近似估计,燃机电厂的供电煤耗(按热值折算)估计为252 gce/kWh ,相当于供电效率为48.81%。

电厂排放因子计算结果见表22、电网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1)、根据清洁能源机制(CDM )方法论中的规定,电网电量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y y y OM OM BM BM EF w EF w EF =⨯+⨯式中:yEF :电网基准排放量 y OM EF :电量边际排放因子 yBM EF :容量边际排放因子OM w BMw :权重系数,默认值为0.5其中:y OM EF :电量边际排放因子定义为,服务于该电网系统的所有发电厂的按发电量加权平均的单位发电排放因子, 其中排除零或低运行成本的电厂(水电、地热、风电、低成本生物质、核电和太阳能发电)。

y BM EF :容量边际排放因子定义为,对选定的有代表性的一组最近建成的电厂, 可由5个最近建成的电厂为代表或以最近新建的发电机组的前20%为代表, 按其年发电量加权求平均的排放因子。

2007年中国能源平衡表及CO2排放系数1

2007年中国能源平衡表及CO2排放系数1

26.47
26.29
30.29
洗精煤 4799.10
其他洗煤 -3601.04
型煤 -206.36
14816.24
838.25
-6057.92
-36.81
-140.24
-3959.38 48324.17 -613.92 -457.40 903213.31 -840860.49
-4402.52 88486.25 -44584.03 -5772.50 156821.86 -894.86
4-1
中国能源平衡表(标准量) -2007
能源合计 Energy Total 煤合计 项 目 (发电煤耗 计算法) (coal equivalent calculation) 261110.94 235445.40 16669.01 2134.19 3056.55 34033.84 870.02 -9620.73 -677.22 -1997.03 -4064.04 (电热当量 计算法) (calorific value calculation) 249015.12 223122.12 5963.89 763.58 3056.55 33940.07 870.02 -9299.39 -677.22 -1997.03 -66866.63 -60068.97 -2733.62 -1442.61 -815.30 -1325.48 -162.76 269.93 -47.95 3075.76 183546.07 6083.73 127090.15 9745.12 3343.53 19053.57 3878.15 18188.06 11458.13 6729.93 5908.88 -4473.34 253488.46 原煤
型煤
Cleaned Coal 4530565.82 4555866.19 0.00 0.00 0.00 79700.51 0.00 -95712.90 0.00 -9287.96 ######### ######### -256810.68 ######### -124417.50 0.00 -15006.24 0.00 -2672.99 0.00 991418.00 42196.53 782213.58 51938.98 10169.27 11855.58 15276.80 116479.77 28171.16 88308.62 13226.48 -135168.40 0.00 181.30

中国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中国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中国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中国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和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共同呼吁,中国电力行业作为能源消耗最大、温室气体排放最为集中的行业之一,需要积极应对减排需求。

为了实现准确、公正、有效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中国电力行业制定了一系列核算方法和指标。

本文将介绍中国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主要方法。

二、核算范围和边界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范围主要包括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电发电、风电发电、光伏发电等主要能源的利用和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核算的边界主要包括电力发电过程中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两个部分。

三、核算方法1.直接排放核算方法直接排放是指电力发电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包括燃烧排放和生产过程中的泄漏排放。

电力行业使用“煤炭当量法”对不同能源的排放进行换算,将各种能源的排放量折算成标准煤当量。

然后根据实际使用的煤炭或燃气量,计算得出相应的排放量。

2.间接排放核算方法间接排放是指电力发电过程中其他因素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包括煤炭和燃气开采、制备、运输过程中的排放以及电力设备制造过程中的排放等。

电力行业采用“过程分析法”对间接排放进行核算,通过追踪和估算各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出电力发电过程中的间接排放量。

3.排放因子和排放测算排放因子是指单位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电力行业根据煤炭、燃气和各种新能源的发电过程进行了排放因子的测算,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通过对用电量和相应能源的标准煤当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电力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4.数据采集和核算工具为了进行准确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中国电力行业建立了完善的数据采集和核算工具。

各个发电企业会定期上报能源消耗和排放数据,并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整理和计算。

这样可以实现对全行业的排放情况进行精确核算和统计分析。

四、应用与影响中国电力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在减排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循环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公式

循环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公式

循环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公式
介绍: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循环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公式,帮助人们准确估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公式:
循环温室气体排放量 = 物质排放系数 ×物质使用量
解释:
- 物质排放系数:具体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比如燃烧温度、燃烧方式等)生成单位排放量的系数。

- 物质使用量:单位时间内使用的特定物质的数量。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计,或通过其他可靠信息来源获取。

例子:
以二氧化碳(CO2)排放为例,假设某燃煤发电厂在一年内燃烧了100,000吨煤,二氧化碳的物质排放系数为2.5,那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二氧化碳排放量 = 2.5 × 100,000 = 250,000吨
注意事项:
- 对于多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每种气体的物质排放系数和物质使用量进行相应计算,然后将各个排放量进行累加得到总排放量。

- 物质排放系数和物质使用量的准确性对于计算结果的精确性非常重要,建议使用准确、可靠的数据进行计算。

总结:
循环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公式提供了一个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来估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通过了解物质排放系数和物质使用量,人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和控制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以上为完整版的循环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公式的文档。

请按需使用,并记得使用准确可靠的数据进行计算。

2007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

2007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

/tongji/niandushuju/2010-11-29/36284.html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2007)时间: 2008-01-14 12:14:38 信息来源:2007年全国电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供需形势总体平衡,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发电量增长14.44 % 用电量增长14.42%2007年,全国电力工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势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基本平衡,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关停小火电年度任务超额完成。

2007年电力建设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发电生产能力再创历史新高,电网建设快速发展。

继2006年底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6亿千瓦,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全国电力装机再上新台阶,突破了7亿千瓦。

同时随着华能玉环电厂、华电邹县电厂、国电泰州电厂共七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的相继投运,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掌握世界先进的火力发电技术,电力工业已经开始进入“超超临界”时代。

电网建设方面,四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三峡输变电工程全面建成通过国家验收;贵广二回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产,使西电东送南线输送能力新增150万千伏。

截止2007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1329万千瓦,同比增长14.36%。

其中,水电达到14526万千瓦,约占总容量20.36%,同比增长11.49%;火电达到55442万千瓦,约占总容量77.73%,同比增长14.59%;水、火电占总容量的比例同比分别下降0.53和上升0.16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发电装机同比增速超过30%的省份有:广西(48.6%)、安徽(39.8%)、内蒙古(38.9%)。

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到32.71万公里,同比增长14.20%,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达到114445万千伏安,同比增长18.71%。

从电力生产情况看,全国全口径发电量达到325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4.44%。

其中,水电发电量4867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14.95%,同比增长17.61%;火电发电量26980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82.86%,同比增长13.82%;核电发电量626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1.92%,同比增长14.05%。

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是指在发电过程中,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

计算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能源消耗法:根据发电企业使用的能源类型和消耗量,结合相应的碳排放因子,计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各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可以通过国家相关机构或国际组织的统计数据获得。

2.计算方法:通过统计发电企业的能源消耗量和电力产量,分别计算每种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和相应的电力产量。

然后将各种能源的碳排放量加总,得到该发电企业的总碳排放量。

该方法适用于发电企业对能源消耗和电力产量有准确记录的情况。

3.燃煤电厂方法:对于使用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燃煤电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计算碳排放量:首先,确定煤炭的碳含量,通常可以通过化验等方法获得;然后,根据煤炭的消耗量和碳含量,计算燃煤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

4.统计数据法:根据发电行业的统计数据,如能源消耗量、电力产量、电厂容量等指标,结合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因子,利用相关公式和模型计算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国家或地区层面的碳排放统计。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途径可以用于计算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如生命周期分析法、能源替代计算法等。

生命周期分析法考虑了能源的生产、运输、使用以及废弃等各个环节对碳排放的影响,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

能源替代计算法则是基于将化石燃料替代为可再生能源或低碳能源,计算替代后的碳排放量的减少情况。

总之,计算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可以通过能源消耗法、燃煤电厂方法、统计数据法等多种方法进行。

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准确性以及计算复杂度等因素。

同时,应该注意参考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2007中国按行业能源消费量

2007中国按行业能源消费量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 制造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其他行业 生活消费
4.10 2.53 39.16 7.35 31.73 0.08 17.48 0.55 71.00 7.23 76.40
原油消费量 (万吨)
汽油消费量 (万吨)
煤油消费量 (万吨)
柴油消费量 (万吨)
燃料油消费量 (万吨)
34031.60
5519.14 246.83
1243.72 0.94 45.24 5.30 2.71 0.15 1.16 0.62 0.66
6.15 0.37 8.67 8.42 0.25 27.30 20.87 2.87 3.56 198.82 163.66 2763.19 351.73 949.67 434.40
0.55
10.80 1.10
2.66 0.83 609.29 603.68 5.59 0.01 15.74 1389.95 24.78 11.83
0.31 0.25 0.03
279.04 267.38 9.33 2.34 433.82
1129.98 4.90 43.17 19.48
6794.36 603.94 857.48 205.32
天然气消费量 (亿立方米)
电力消费量 (亿千瓦小时)
695.23
32711.80 978.96
509.67 96.32 5.15 91.08 0.03

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8-08-25 11:10:58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综合措施推进污染减排,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双下降,污染防治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环保历史性转变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首次出现“拐点”。

积极推进工程减排和结构减排,认真落实管理减排措施,全国装备脱硫设施的燃煤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例由2005年的12%提高到48%,城镇污水处理率由52%提高到60%,全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83.3万吨,比2006年下降3.14%;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1万吨,比2006年下降4.6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双下降,首次出现了“拐点”。

二、是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拉开序幕。

制定并组织实施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三峡库区及上游、丹江口库区及上游、黄河中上游、滇池、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提出了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给予水环境人文关怀。

对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全面调查,发布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取缔关闭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依法严厉打击了二级保护区内的违法排污行为。

严密防控和妥善处理水污染事件,保证了群众饮水安全。

三、是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价格、贸易等多种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提高了电力、钢铁、石化等13个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积极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对总投资近1.5万亿元的377个项目作出了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的决定。

对全国9000多个新开工项目开展了环保专项清理检查,对不符合环评要求的1194个项目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进一步严格企业上市环保核查,仅去年就否决或暂缓10家企业84亿元的上市融资申请。

采取“区域限批”、“流域限批”措施,暂停10市、2县、5个开发区和4个电力集团的环评审批。

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

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

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全球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对环境造成极大伤害,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问题,更成为问题的焦点。

2005年2月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从2008年到2012年,所有工业发达国家要将二氧化碳等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2%。

并规定,发达国家每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一吨二氧化碳排放,就可获等量排放权。

2006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第一供应国,占全球供应总量的43%,可见国内CDM 项目迎来高速发展黄金时期。

另外,随着二氧化碳减排额度需求的增加,CDM 卖方的交易价格正逐步提高,目前已经达到10-12美元/吨,较之前的6欧元/吨已经大幅提高,这为中国企业摆上了大显身手的擂台。

《2007年中国CDM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是在中心“十一五”CDM研究组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们对企业进行战略和竞争策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而成。

本研究报告的主要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署、清洁发展机制促进会等业内权威专业机构,同时采用本中心大量产业数据以及我们对CDM所进行的市场调查资料,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该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分析。

在报告的成稿过程中得到业内专家、领导的耐心指导和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报告主要面向于CDM相关的企业,同时对于产业研究规律、产业政策制定和欲进入的金融投资集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报告全文共七章244页,19余万字,其中图表20个,2007年9月出品)目录第一章温室气体概述 (1)第一节温室气体定义 (1)第二节温室气体的来源 (1)第三节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第四节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5)第五节中国在温室气体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7)第二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9)第一节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体状况分析 (9)第二节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分析 (10)第三节欧盟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分析 (10)第三章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情况分析 (11)第一节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总体情况分析 (11)第二节欧盟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分析 (23)第三节美国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分析 (24)第四节我国温室气体减排情况分析 (25)一、中国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 (25)二、少排温室气体,中国努力兑现承诺 (26)三、中国各地节能减排初显成效 (27)四、首钢迁钢公司有望每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4.5万吨 (29)五、从三个指标看中国的节能减排 (30)第五节联合国机构呼吁投入更多资金减排温室气体 (32)第四章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分析 (33)第一节就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达成共识 (33)第二节《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33)第三节美国温室气体减排立场面临内外夹攻 (35)第四节日本与欧盟联手制订新温室气体排放协议 (36)第五节欧盟欲控船舶温室气体排放 (37)第六节英国实施积极政策促进温室气体减排 (37)第七节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政策 (42)一、中国研究出台政策鼓励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投资 (42)二、中国公布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展负责大国形象 (43)三、各地自定高耗能产业优惠政策一律废止 (44)四、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环保总局在全国推行国Ⅲ标准 (45)五、国务院将汽车工业与气候变化挂钩 (46)六、一审节约能源法修订草案节能可望获税收优惠 (47)第八节德总向新兴市场国家提出温室气体减排建议 (51)第九节工业化国家树立温室气体减排新目标 (51)第十节碳税: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税收制度 (52)第十一节澳大利亚宣布温室气体减排新措施 (60)第十二节《杜克法则》将使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有据可依 (61)第十三节欧盟制定航空运输业“减排”计划 (62)第五章清洁发展机制 (65)第一节清洁发展机制概述 (65)第二节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交易链 (73)第三节全球碳交易情况分析 (76)一、全球碳市场加速发展 (76)二、欧洲公司尚未充分利用碳市场 (76)三、欧盟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导减排市场 (78)四、亚洲在碳市场影响巨大 (83)五、中国-印度占据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巨大份额 (84)六、伦敦成为全球碳交易中心 (84)七、韩国计划07年底前建立国内碳信用市场 (84)八、亚洲开发银行为清洁发展机制提供1.518亿美元融资 (85)九、拉美国家积极推动清洁发展机制减排项目 (85)第四节中国碳交易情况分析 (86)一、中国企业能从CDM得到什么好处 (86)二、企业对碳减排还很陌生 (87)三、中国尝试用温室气体换美元 (89)四、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合作伙伴 (90)五、联合国助皖企卖二氧化碳,获取"绿色融资" (92)六、中英两企业签署碳减排量购买协议 (92)七、法国购买中国三百六十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 (93)八、世行购买6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权上海“碳融资”360万美元 (93)九、世行在我国促成10亿美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94)十、世行买下南钢65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权 (95)十一、丹麦购买国能生物二氧化碳减排指标63万吨 (96)第五节我国已设立27个省级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 (97)第六节中国CDM发展前景 (97)一、日本将向中国购买温室气体排放权 (97)二、中西将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 (98)三、中奥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潜力巨大 (99)第七节中国清洁发展机制注册项目减排量居全球首位 (101)第六章温室气体减排的措施 (102)第一节发展水电是减少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 (102)第二节美印共建煤甲烷信息中心 (110)第三节要利用金融市场支持节能减排工作 (111)第四节国内首只挂钩“二氧化碳”金融产品问世 (114)第五节碳中和:抵消全球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 (115)第六节不同部门减排技术选择 (117)第七章温室气体减排的投资机会及建议分析 (119)第一节温室气体减排的机会 (119)一、碳交易:中国的机会 (119)二、中国企业挖掘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商机 (123)三、温室气体减排蕴藏新商机 (123)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展露巨大商机 (124)五、排放权经济---21世纪第一大商机美日垂涎 (125)六、碳基金和中国环保的新契机 (128)七、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减排量占全球一半 (132)第二节温室气体减排应与可持续发展并行 (133)第三节推进清洁发展机制促进温室气体减排 (134)第四节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139)附录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52)附录二《京都议定书》全文 (174)附录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1)附录四CDM项目申报审批流程 (237)附录五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238)附表表3.1 现有2022 个CDM 项目的类型构成 (15)表3.2 现有项目PDD 中表明的15 个最大买家 (17)表3.3 已批准大型CDM 方法学及其应用情况 (18)表3.4 已批准小型CDM方法学及其应用情况 (21)表3.5 小型造林/再造林CDM 方法学 (22)表6.1 各种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表 (103)表6.2 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的CO2量值表 (103)表6.3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温室气体表 (104)表6.4 煤炭发电环保指标对比表 (107)表6.5 各种发电方式下每kW.h排放CO2折合碳单位(g)表 (107)表6.6 水力发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分析和评价表 (107)表6.6 不同部门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选择及技术潜力示意表 (117)附图图3.1 每月开始公示的项目个数和申请注册的项目个数,以及两者之间的累计平均时间间隔 (13)图3.2 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四国项目占全球项目总数比例 (13)图3.3 CDM 项目CER 签发情况 (14)图3.4 项目类型构成 (16)图5.1 CDM示意图 (66)图5.2 CDM流程图 (66)图5.3 CDM的管理机构 (67)图1 CDM项目申报审批流程 (237)第一章温室气体概述第一节温室气体定义温室气体指大气层中能够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的和认为的气体。

2007年全国环境统计概要

2007年全国环境统计概要

综 述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污染减排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污染治理,推动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污染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双下降,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07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56.8亿吨,比上年增加3.7%。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6.6亿吨,比上年增加2.7%。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10.2亿吨,比上年增加4.6%。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381.8万吨,比上年减少3.2%。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32.4万吨,比上年减少6.3%。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1.7%,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2.0%,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排放量2468.1万吨,比上年减少4.7%。

2007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SO2烟尘排放量986.6万吨,比上年减少9.4%。

工业粉尘排放量698.7万吨,比上年减少13.6%。

氮氧化物排放量1643.4万吨,比上年增加7.8%。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86.3%,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2007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7.6亿吨,比上年增加15.9%;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1196.7万吨,比上年减少8.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2.1%,比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

2007年,全国共有城市污水处理厂1258座,比上年增加319座。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9.1%,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

截至2007年底,我国已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531个,总面积15188.2万公顷。

2007年,全国排污费征收总额达到173.6亿元,比上年增加20.5%。

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3387.6亿元,比上年增加32.0%,占当年GDP的1.36%。

1.1 统计企业基本情况2007年,对106457家工业企业进行了重点调查统计,对其他非重点调查统计企业污染排放量按比率作了估算。

中国火电企业碳排放测算及预测分析

中国火电企业碳排放测算及预测分析

中国火电企业碳排放测算及预测分析摘要:我国碳交易市场建立时间较短,资产评估行业仍待发展,针对碳排放交易的资产评估文献相对较少。

而碳资产评估又与传统的资产评估专业在理论方法、评价体系有诸多不同,利用资产评估的理论研究方法对碳排放交易开展研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火电企业碳排放测算;预测;一、意义早在2009年,中国政府就确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

2014年,中美两国在北京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进一步提出了新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即到2030年左右,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电力工业是维系国民经济的重点基础工业,也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之一。

由于我国“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禀赋结构,煤电在我国的发电结构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由于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大于石油和天然气,无形中加剧了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虽然各种清洁能源,如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规模仍然有限,短期内无法大量替代火力发电。

1.中国火电企业碳排放测算及预测1数据说明与指标选取。

本文使用的是企业级微观数据,主要来自两个数据库。

一个是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另一个是中国电力工业统计资料汇编。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由国家统计局进行搜集整理,该数据库提供了企业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公司名称,所有权,员工数量等;电力工业统计资料汇编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搜集整理而成,该数据提供了发电企业的装机容量、能源消耗、电力产出等信息。

本文将这两个数据库中的发电企业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拟合,得到了实证分析中所需要的投入产出数据。

由于数据中同时提供了发电煤耗和电力产出两个指标,将二者相乘,便得到了每家火电厂的能源投入;同时,本文直接将每家火电厂的电力产出作为合意产出。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7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7年)

20 年 ,全 国工业 固体 废物产 生量 07
1.亿 吨, 7 6 比上年增加 1. 工业 固体废 5 %; 9 物综合利用率为 6 . 比上年提高 1 个 2 %, 1 . 9 百分点。 截至 2 0 年底 , 07 已建各种类型、 不同级 别 的自然保护区 2 3 个 ,总面积 118 8 51 5 8. 1
20 年 ,全 国环境污染 治理 投资 为 07
上 年 减 少 17 。 废 水 中 氨 氮 排 放 量 .%
38. 亿元 ,比上年增加 3. 37 6 2 %,占当年 O G P的 1 6 D . %。其 中 , 3 工业污染源污染 治 理投资 524 5 . 亿元 , 比上年增 加 1.%; 42 建
全 国环境 统计公
环 境 保 护 部
20 0 7年 , 在党 中央 、 国务 院 的正确 领
(0 7 ) 20 年
年 减 少 66 .%。 烟 尘 排 放 量 966万 吨 , 8.
导下 , 各地 区 、 各部 门深 入贯 彻落实科 学 发展观 ,把污染减排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 采取综合 措施 , 加快 污染治 理 , 推动力 度
3 . 氨氮排放总量( 万吨 )
1 24 3 .
其 中: 工业氨氮排放量
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
3. 41
9. 8 3
六、 自然 生态保 护
1 自然保护区个数 ( ) . 个
23 51
4 .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5 .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
6 .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 %)
二、 废气 排放 及 其治理
9. 1 7 8。 2 0
4. 91 26 . 4 81 24 . 10 0 38 2. 1 96 8. 6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快捷计算表(带公式带参数带统计)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快捷计算表(带公式带参数带统计)

四 CO2回收利用量
CO2外供量 (万Nm )
3
外供CO2纯度*
CO2气体密度 CO2回收利用 (吨/万Nm3) 量(吨)
19.7 0.00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表
含碳量(tC/吨或tC/万Nm3)(吨) 计算值 CCi 单位热值含碳 位发热值(GJ/t,GJ/万Nm3) 量(tC/TJ) 实际所取值 缺省值
检测值
因子量值
转化率(%)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合计 * 请报告主体根据实际投入产出情况自行添加 (固体材料不看纯度) 脱硫转化率是100%
三 净购入的电力消费引起的CO2排放
类型
电力
购入量 (MWh)
100000.00
外供量(MWh或 t)
OFi 检测值
碳氧化率 缺省值
98%
CO2与碳分子 Ei 碳排放量 (tCO2) 实际所取值 量百分比
98%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3.667
50181.13
净购入量 *(MWh)
49818.87
年份
2018年
CO2排放因子 **(吨 CO2/MWh)
0.8843
*购入电量与外供电量的净差,若为负值,则记为零;购入蒸汽、热水的总热量与外供蒸汽、热水的总热量之差,若为负值, *** 1MWh=1000KMh 1万KWh=10000KMh 1万KMh =10MWh

2007年统计公报能源数据摘要-能源局

2007年统计公报能源数据摘要-能源局

2007年统计公报能源数据摘要-能源局
2007年统计公报能源数据摘要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现将有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统计数据摘要如下,供参考。

一、能源生产
初步测算,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3.7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0%;原煤25.36亿吨,增长6.9%;原油1.87亿吨,增长1.1%;天然气693.1亿立方米,增长18.4%;发电量32777.2亿千瓦小时,增长14.4%,其中:火电27218.3亿千瓦小时,增长14.9%;水电4828.8亿千瓦小时,增长10.8%。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原煤生产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6.4%,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原油占11.3%,下降0.6个百分点;天然气占3.9%,上升0.4个百分点;水电、核电及其它一次能源占8.4%,上升
0.5个百分点。

二、能源消费
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6.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8%。

煤炭消费量25.8亿吨,增长7.9%;原油消费量3.4亿吨,增长6.3%;天然气消费量673亿立方米,增长19.9%;电力消费量32632亿千瓦小时,增长14.1%。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9.5%;原油消费量占18.3%;天然气消费量占3.4%;水电、核电及其它一次能源消费量占7.5%。

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与排放量估算及减排对策

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与排放量估算及减排对策

produced,kg per
kWh
of electricity
generated,and kg
factors were
fired.
capacity,
Results showed that C02 fuel characteristic
emission
affected
by
installed
and
age of the unit and its maintenance standard.N20
not
sub-bituminous
and
N20
emission
factors of natural gas had
much difference with IPCC default
values. Calculation of C02
emissions
in the
use
of
emission
factors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与排放量估算及减排对策 姓名:吴晓蔚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环境科学 指导教师:朱法华 20100501
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及排放量初步估算
摘要
近100年来,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显著气候变 化,中国是世界上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国家之一,超过一半以上被用于火力发 电并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为了解我国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状况、确定排放 因子并计算出排放量,利用U23多组分红外气体分析仪及TH880F烟尘分析仪 对全国39台具有代表性的火力发电机组排放的C02和N20进行了在线监测; 监测及后续的数据处理阶段均遵循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算方法1. 介绍在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发电行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准确计算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2. 按能源类型计算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可以根据不同的能源类型进行计算,常见的能源类型包括煤炭、天然气、石油和可再生能源等。

每一种能源类型的燃烧过程产生的碳排放量都不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碳排放量 = 发电量 * 每单位发电量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其中,每单位发电量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可以根据能源类型进行查询并确定。

3. 按燃烧效率计算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还可以按照燃烧效率来计算。

燃烧效率是指能源在发电过程中转化为电能的比例,一般介于0到1之间。

燃烧效率低意味着能源的利用效率低,更多的碳被释放为废气。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碳排放量:碳排放量 = 发电量 * 每单位发电量对应的碳排放因子 / 燃烧效率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可以降低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

4. 按电力系统效率计算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还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效率来计算。

电力系统的效率包括发电厂的发电效率、输电损耗以及配电损耗等。

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的效率介于0到1之间。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碳排放量:碳排放量 = 发电量 * 每单位发电量对应的碳排放因子 / 电力系统效率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将降低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

5. 按碳捕捉技术计算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还可以通过碳捕捉技术进行计算。

碳捕捉技术是指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捕捉、分离和储存。

通过碳捕捉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碳排放量 = 发电量 * 每单位发电量对应的碳排放因子 - 碳捕捉技术的减排量采用碳捕捉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

总结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能源类型、燃烧效率、电力系统效率以及采用碳捕捉技术等不同角度进行计算。

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

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

第23卷 第2期2010年2月环 境 科 学 研 究Research of Envir on mental Sciences Vol .23,No .2Feb .,2010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吴晓蔚1,2,朱法华23,杨金田3,周道斌2,燕 丽3,滕 农2,易玉萍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2.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313.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北京 100012摘要:为了解我国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及排放因子,利用U23多组分红外气体分析仪及TH880F 烟尘分析仪对全国30台具有代表性的火力发电机组排放的C O 2和N 2O 进行了在线监测;监测及后续的数据处理阶段均遵循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 PCC )关于温室气体排放计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给出了CO 2和N 2O 3种表达方式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C O 2排放因子主要受装机容量、燃料及机组使用年限与维护质量的影响;常规煤粉机组的N 2O 排放因子随装机容量的增加逐渐变小,循环流化床机组N 2O 排放因子最大;与I PCC 缺省排放因子的比较表明,烟煤、褐煤的C O 2和N 2O 排放因子均在I PCC 缺省因子95%置信区间内,贫煤C O 2和N 2O 的排放因子均大于I PCC 缺省因子;天然气C O 2和N 2O 排放因子与I PCC 缺省因子相差不大.关键词:火力发电;CO 2;N 2O;排放因子;在线监测中图分类号:X51,X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929(2010)02-0170-07M ea su rem en ts o f Em is s i o n Fac t o rs o f G reenho u se Ga s (CO 2,N 2O )fr omThe r m a l Pow e r P l an ts i n C h i naWU Xiao 2wei 1,2,ZHU Fa 2hua 2,Y ANG J in 2tian 3,ZHOU Dao 2bin 2,Y AN L i 3,TE NG Nong 2,YI Yu 2p ing21.School of Envir on 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I nf or mati on Science and Technol ogy,Nanjing 210044,China2.State Power Envir on mental Pr otecti on Research I nstitute,Nanjing 210031,China3.Acade my f or Envir on mental Planning,M inistry of Envir on mental Pr otecti on,Beijing 100012,ChinaAbstract:Greenhouse gas (GHG )em issi ons fr om Chinese ther mal power p lants and the ass ociated e m issi on fact ors were investigated thr ough on 2line measure ments at 30typ ical generating units .U ltra mat 23Gas Analyzer and TH880F Flue Gas Analyzer were used t o measure the C O 2and N 2O em issi ons .The measure ments and subsequent data mani pulati ons were undertake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 ntergovern mental Panel on Cli m ate Change (I PCC )quality assurance (QA )and quality contr ol (QC )f or the calculati on of GHG e m issi ons .The CO 2and N 2O e m issi on fact ors were calculated using a statistical method and exp ressed in three different ways .Results showed that C O 2e m issi on fact ors were affected by installed capacity,fuel characteristics and age of the unit and its maintenance standard .N 2O e m issi on fact ors of pulverized coal 2fired units decreased with increased installed capacity,and the value was highest in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s .A comparis on with the I PCC calculati ons was then made,and it was found that CO 2and N 2O e m issi on fact ors of bitu m inous coal and lignite stay within the 95%confidence interval of I PCC default values,but those of sub 2bitu m inous coal were higher than the I PCC default values .CO 2and N 2O e m issi on fact ors of natural gas had little difference with the I PCC default values .Key words:ther mal power;CO 2;N 2O;e m issi on fact ors;on 2line measurement收稿日期:2009-07-13 修订日期:2009-08-31基金项目: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资助项目(08138)作者简介:吴晓蔚(1985-),男,江苏南京人,gridians@1261com.3责任作者,朱法华(1966-),男,江苏连云港人,教授级高工,博士,主要从事电力环保科研、政策与管理等方面研究,zhufahua@nep ri .com 近100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 PCC )负责评估世界上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在其评估报告中明确指出,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 2,CH 4,N 2O ,HFCs,PFCs 和SF 6,在所有的温室气体中,CO 2是最重要的人为温室气体,世界上第2期吴晓蔚等: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 约85%的能源需求都依靠化石燃料来满足,而燃烧产生了大量的CO2排放.在1970─2004年,CO2年排放量已经增加了约80%,从210×108t增加到380×108t,已占到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7%.在最近的10年期(1995—2004年),CO2当量(指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排放的增加速率(每年912×108t CO2当量)比前一个10年期(1970—1994年)的增加速率(每年413×108t CO2当量)高得多[1].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化石燃料的消耗也在急剧增加, 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为2616×108t标准煤,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近1倍.我国是世界上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3].统计资料[4]表明, 2007年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分别为2512×108和2519×108t,仅次于美国,而每年消耗的煤炭中有超过50%用于火力发电.2007年火力发电消耗的原煤和原油分别为1312×108和814×104t,天然气为017×108m3,因此火力发电尤其是燃煤火力发电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研究对于准确计算该行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关于温室气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方面[527],不少研究[8210]也探讨了CO2减排技术,但是涉及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也主要以模型和缺省排放因子进行CO2排放量的计算[11214].目前关于火力发电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15218]大多集中在火电厂污染物排放上.狄向华等[19]计算出了我国火力发电燃料消耗的生命周期排放清单,在计算CO2排放量时以碳排放系数和碳氧化率进行表征,原煤燃烧的碳排放系数取自我国实测值,原油和天然气取自I PCC缺省排放因子,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的碳氧化率分别为90%,98%和99%,其计算结果表明,2002年我国火力发电CO2排放量为1118×109t,基于单位售电的CO2排放强度为1107kgΠ(k W・h).刘焕章等[20]通过燃烧机理分析和基于统计规律的建模,预测燃煤电站温室气体CO2排放量.目前火力发电行业还未有实测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故笔者利用在线监测技术对火电厂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在线监测,据此计算排放因子,这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对了解我国火电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意义重大.监测方法、数据处理与统计均参照I PCC出版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21]及《I PCC国家温室气体指南》[22](以下简称I PCC指南)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进行,在监测过程中为保证测量数据的一致性,排放因子以kgΠT J,kgΠ(k W・h)〔gΠ(k W・h)〕,kgΠkg(gΠkg)3种形式给出,并与I PCC缺省排放因子进行了比较.1 试验方法与过程111 样本的选取根据我国2007年机组分布情况,装机容量为20×104k W以下机组占总装机的2814%,且多为关停小机组,20×104~30×104k W机组占1011%,30×104k W以上机组占6115%,因此测量机组的数量主要分布在高主蒸汽参数机组上.火力发电机组中煤电占有绝对比重,燃油、燃气发电机组所占比重较小,由于油价波动幅度较大,燃油机组主要用于调峰,一般不用于发电.火电机组燃用的煤炭主要有烟煤(含贫煤)、褐煤和无烟煤.从我国煤炭保有储量来看,无烟煤和褐煤分别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413%和1411%,烟煤占6213%.褐煤主要产于吉林、云南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无烟煤主要产自山西阳泉、湖南耒阳等地;烟煤分布地域较广,大部分发电机组以烟煤作为燃料[23],所以测量机组分布上烟煤机组最多.在28台燃煤机组中,烟煤机组25台,褐煤机组1台,贫煤机组2台;另有燃气机组2台,共30台.代表性机组类型及燃料情况见表1.112 试验方法表1 测量机组基本情况Table1 Basic inf or mati on of measured generating units机组类型编号装机规模ΠMW燃烧方式燃料类型超超临界(S1)S1U1,S1U22×1000煤粉烟煤超临界(S2)S2U1~S2U77×600煤粉烟煤亚临界(S3)S3U1~S3U64×320,2×300煤粉烟煤超高压(S4)S4U1~S4U65×200,1×138煤粉烟煤高温高压(S5)S5U1~S5U42×50,1×200,1×100煤粉烟煤(S5U4机组为褐煤)中温中压(S6)S6U11×15煤粉烟煤循环流化床(S7)S7U1,S7U22×135循环流化床贫煤燃气(S8)S8U1,S8U22×330气体天然气171 环 境 科 学 研 究第23卷 图1为火力发电温室气体排放及采样测量试验装置的流程图.锅炉烟气产生后经过除尘器、引风机、增压风机和脱硫系统,最后由烟囱排出.监测点选在除尘器出口或者脱硫系统出口.测量烟气由车载泵引出,经过初次除尘和加热后进入加热管线,在管线中烟气被加热到140℃,经过再次除尘后冷凝以除去烟气中的水分,冷凝水由冷凝管排出,烟气经过冷凝后流经U23多组分红外气体分析仪(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测量出在红外波段中有吸收的φ(CO 2)和ρ(N 2O ),自带的O 2传感器可测量出烟气中φ(O 2).测量数据在分析仪上直接读出,每15m in 记录一组.在测量烟气成分的同时,测定烟气量.烟气量计算所需的动压、静压和含湿量等参数利用TH880F 烟气分析仪(武汉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测定;烟气温度由水银温度计测量;测点大气压由便携式气压计读出.烟道尺寸由电厂提供或进行实际测量.烟气量在控制时段内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测量期间的燃料消耗速率和实际负荷由专人在集控室记录,数据每30m in 抄写1次,燃料的工业分析报告由电厂提供.整个控制时段一般不低于3h,在控制时段内机组保持稳定运行.代表烟气流向1—锅炉;2—除尘设备;3—引风机;4—增压风机;5—脱硫设备;6—烟囱;7,10—除尘装置;8—加热器;9—加热管线;11—冷凝器;12—泵;13—流量计;14—U23多组分红外气体分析仪;A —监测点图1 火力发电温室气体排放测量及采样装置Fig .1 Experi m ental setup of GHG gas sa mp lingU23多组分红外气体分析仪开启时进入自动标定,标准气体经减压阀直接进入分析仪中,该次测量使用高纯氮〔φ(N 2)>991999%〕,CO 2〔φ(CO 2)为20100%〕和N 2O 〔ρ(N 2O )为200mg Πm 3〕的标准气体.分析仪的主要参数如下:允许操作环境温度为5~45℃,允许相对湿度<90%,φ(CO 2)为0~100%,ρ(N 2O )为0~400mg Πm 3,φ(O 2)为0~25%.T H880F 烟气分析仪参数如下:烟气动压为0~2000Pa,烟气静压为-30~30kPa,计前压为-30~0kPa,烟气温度为0~500℃,含湿量(湿烟气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0~40%.113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试验过程按照I PCC 指南及《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做法和不确定性管理》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测量前均先将仪器预热30m in 后进行标定[24].监测点应布在烟道上的某一位置,且该位置应离弯道有一定距离以避免烟气过弯时流速不稳的情况出现[25].测量数据在控制时段内每隔一定时间重复记录以保证测量数据的连续性,在控制时段内数据每隔15m in 记录1次.数据的抄写及计算和转换需要有专人进行核对,以避免因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录入错误.使用标准及可信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该研究利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114 测量条件的稳定性排放测量必须具备稳定性以避免任何波动带来测量数据的差异,在3h 左右的控制时段内负荷及燃料的使用速率均不应有大的波动,如S1U1机组在测量中煤耗稳定在339t Πh,负荷基本控制在830MW ,φ(CO 2)和ρ(N 2O )的数值均较为稳定.除负荷与燃料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如煤质的变化以及过剩空气系数的改变等,但是对于稳定运行的电厂来说,这些条件都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稳定的测量条件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减少因不稳定带来的误差.115 统计方法对所有的测量机组进行编号,用S 表示类型,U 代表机组(如S1U1表示第1类第1台机组),共对8类机组(见表1)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在线监测,计算了每类机组3种不同单位的排放因子,并计算出不同类别及不同燃料机组的排放因子的平均值.以上统计方法可以减少因测量及样本选取造成的不确定性.2 结果与分析8类机组温室气体的排放因子见图2,排放因子的计算均基于实测值.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该研究将所有机组分为8类,但是按照机组燃烧方式来看,前6类机组均为煤粉燃烧.燃烧方式、机组使用燃料以及装机容量的不同均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差异.211 CO 2排放因子的影响因素不同类型机组CO 2排放绩效并不相同〔见图2271第2期吴晓蔚等: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图2 火力发电温室气体排放因子Fig .2 E m issi on fact or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units(c )〕,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类型机组发电热效率不同所致,其中超超临界(S1)机组的发电热效率超过42%,而超临界(S2)和亚临界(S3)机组的发电热效率可达到35%~38%.对于小机组而言,其发电热效率低于大机组,如中温中压的S6U1机组发电热效率只有26175%.在所有测量机组中,燃气机组的发电热效率最高,可以达到50%以上.燃气机组的CO 2排放绩效只有相同装机容量煤粉机组的1Π3,这主要与天然气的性质有关,即燃烧相同热值天然气的CO 2排放量低于煤炭,而且天然气机组的发电热效率又高于所有燃煤机组.循环流化床机组由于其特有的燃烧方式导致其发电热效率并不低于煤粉机组,然而该类型机组的CO 2排放绩效在所有燃煤机组中最高,这主要与使用燃料的性质有关.2台循环流化床机组使用的燃料均为贫煤,均产自我国西南地区,灰分较高,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约为普通烟煤的一半(见表2).一般来说,普通煤粉机组并不使用品质较差的煤,而循环流化床机组由于其特有的燃烧方式却可以使用.由图3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煤炭的CO 2排放因表2 燃煤煤质比较Table 2 Comparis on of coal characteristics燃煤类型机组全水分Π%w (空气干燥基灰分)Π%w (空气干燥基挥发分)Π%收到基低位发热量Π(MJ Πkg )烟煤S1U211150161942913723143褐煤S5U432120261202516013116贫煤S7U13122551281317112197子(kg ΠT J )也有差异,其中烟煤机组排放因子平均值最低,而褐煤机组排放因子略高于烟煤机组,贫煤机组排放因子最高.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烟煤机组燃用的都是混合煤,这可能与高、低热值的煤掺烧可以达到更好的燃烧效果以及电厂方面的经济考虑有关.综上可知,不同类型煤炭的CO 2排放因子差别主要是由燃煤的产地和煤质特性所决定的.尽管同类型的机组装机容量基本相同,燃料也相同,但CO 2排放绩效并不完全一致,有些甚至差异很大(见图4),如亚临界机组中S3U1和S3U2机组,二者属于同一发电厂,使用相同类型燃煤,然而二者的排放绩效相差近10%;而2台相同的循环流371 环 境 科 学 研 究第23卷图3 不同燃煤类型的CO 2排放因子Fig .3 CO 2e m issi on fact ors of different coal化床机组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如S7U1机组的排放绩效比S7U2机组约低70%.这可能与2台机组使用年限及维护质量的差异有关.212 N 2O 排放因子的影响因素与CO 2排放量相比,发电机组的N 2O 的排放量并不大,但是由于其具有较大的全球增温潜势,所以在计算火电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时也将N 2O 考虑在内.由图2(d )可知,小机组N 2O 排放绩效高于大机组,这主要是由于N 2O 的生成原理造成的.虽然目图4 同类型机组的CO 2排放绩效对比Fig .4 Comparisi on of CO 2e m issi on fact ors fr om sa me category of different units前对N 2O 燃烧生成原理缺乏统一认识,但是很多研究[26229]都认为,N 2O 在低温条件下更易生成.由于大机组的燃烧效率高于小机组,因此大机组炉膛内的温度更高,较高的炉膛温度抑制了N 2O 的生成,从而导致大机组的N 2O 排放绩效低于小机组.循环流化床机组N 2O 排放绩效显著高于煤粉机组〔见图2(d )〕,N 2O 排放量比煤粉机组高得多,N 2O 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比例也比煤粉机组高,这主要与该类型机组特有的燃烧方式造成炉膛内温度相对较低有关.实测2台循环流化床机组的N 2O 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1147%和11135%,而煤粉机组所占比例只有0159%~4137%.机组间N 2O 排放因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循环流化床机组上.2台循环流化床机组烟气中的ρ(N 2O )差异显著(P <01001),分别为227108和106131mg Πm 3〔φ(O 2)=6%〕,这可能与2台机组空气过剩系数的不同有关.2台机组的过剩空气系数分别为1167和1146,对应的φ(O 2)分别为8141%和6165%.空气过剩系数越大,鼓入炉膛内的空气越多,过剩的空气可能会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降低炉膛内温度,更有利于N 2O 的生成,对此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在实测中天然气机组并未检出N 2O ,可认为该类型机组的N 2O 排放量可忽略不计.3 比较与讨论在世界范围内火电厂都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我国作为高速发展的经济体更是如此,因此,准确估算火电温室气体排放意义重大,而确定适合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则是重中之重.表3中将笔者计算出的排放因子与I PCC 缺省排放因子进行了对比.从表3可以看出,烟煤、褐煤与天然气的CO 2排放因子均在I PCC 缺省排放因子的95%置信区间471第2期吴晓蔚等: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 内.烟煤排放因子比I PCC缺省排放因子高4%;褐煤排放因子与I PCC缺省排放因子差别较小;贫煤排放因子并不在95%置信区间内,比I PCC缺省排放因子高约1Π3,这主要与该次测量使用的贫煤品质有关.N2O排放因子除贫煤外其余均在I PCC缺省排放因子95%置信区间内.贫煤N2O排放因子远高于上限是由于燃用贫煤机组为循环流化床机组的缘故.燃用贫煤时由于循环流化床机组炉膛温度较低产生大量N2O,因此,排放因子只能反映循环流化床机组的排放水平,并不能代表贫煤的排放水平.天然气CO2排放因子与I PCC缺省排放因子相差很小,测量中2台天然气机组中均未发现N2O排放,而N2O的I PCC缺省排放因子也非常小,结合实测数据认为,天然气机组的N2O排放量可忽略不计.表3 排放因子数据比较Table3 Comparis on of e m issi on fact ors燃料类型I PCC(2006年)该研究(2008年)CO2N2O排放因子〔(kgΠTJ)〕是否在95%置信区间内缺省排放因子Π(kgΠTJ)95%置信区间上限下限缺省排放因子Π(kgΠTJ)95%置信区间上限下限 CO2 N2O烟煤9460089500997001150155是是贫煤96100928001000001150155否否褐煤101000909001150001150155是是天然气5610054300583000110103013是否 注:由于循环流化床机组的燃烧特性,其排放因子并不能代表贫煤水平.4 结论a.影响CO2排放因子的主要因素有机组装机容量、燃料类型以及机组使用年限与维护质量.随着装机容量增大,机组发电热效率提高,CO2排放绩效逐渐降低;不同类型煤炭的CO2排放因子不同,这主要与燃料的性质和产地有关;相同容量机组由于使用年限和维护质量的不同,CO2排放因子也会有差异甚至产生较大差异.b.N2O排放因子主要受机组燃烧时炉膛内温度的影响,小机组燃烧时炉膛内温度低于大机组,因此其N2O排放因子也高于大机组;火电N2O排放主要来自循环流化床机组,该机组特有的燃烧方式决定其炉膛内温度较低,该类型机组的N2O排放因子和排放量比煤粉机组大得多;循环流化床机组间N2O排放因子也会有较大差异,这可能与空气过剩系数有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c.将计算出不同类型燃料的排放因子与I PCC缺省排放因子进行了对比,其中燃用烟煤、褐煤的CO2和N2O排放因子均在缺省排放因子95%置信区间内;贫煤的CO2与N2O排放因子不在置信区间内,这主要与贫煤的产地和性质及循环流化床机组的燃烧特性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燃用天然气的CO2排放因子与I PCC缺省排放因子相差很小,且未检出N2O排放,认为天然气机组的N2O排放量可忽略不计.参考文献(References):[1] I PCC.Cli m ate change2007:the AR4synthesis report[R].Ca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215.[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3] 何秋生.我国炼焦生产过程排放的颗粒物和挥发有机物的组成特征、排放因子及排放量初步估计[D].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125.[4]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5] 黄耀.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措施和对策[J].第四纪研究,2006,26(5):7222730.[6] 冯升波,杨宏伟.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对我国的影响研究[J].中国能源,2008,30(6):23227.[7] 于胜民.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的初步分析[J].中国能源,2008,30(6):17222.[8] 陆建刚,郑友飞,连平,等.复合吸收剂-膜吸收分离CO2[J].石油化工,2008,37(5):4752479.[9] 张烈辉,杨军,熊钰,等.不同注采方式下CO2埋存与驱油效果优化评价[J].天然气工业,2008,28(8):1022104.[10] 陈润,秦勇,申建,等.二氧化碳注入煤层多用途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36(6):20223.[11] 王婧,张旭,黄志甲.基于LCA的建材生产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6):1492153.[12] 刘宇,匡耀求,黄宁生.水泥生产排放二氧化碳的人口经济压力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1):1182122.[13] 何玉春,王歧东.运用C ME M模型计算北京市机动车排放因子[J].环境科学研究,2006,19(1):1092112.[14] 展茗,曹凑贵,汪金平,等.稻鸭复合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其温室效应[J].环境科学学报,2009,29(2):4202426.571 环 境 科 学 研 究第23卷[15] 朱法华,王圣.S O2排放指标分配方法研究及在我国的实践[J].环境科学研究,2005,18(4):36240.[16] 严刚,杨金田,陈罕立,等.基于S O2总量控制探讨我国煤电发展的环境空间[J].环境科学研究,2008,21(3):1852188. [17] 张楚莹,王书肖,刑佳,等.中国能源相关的氮氧化物排放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2):247022479.[18] 易红宏,郝吉明,段雷,等.电厂除尘设施对P M10排放特征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2006,27(10):192121927.[19] 狄向华,聂祚仁,左铁镛.中国火力发电燃料消耗的生命周期排放清单[J].中国环境科学,2005,25(5):6322635.[20] 刘焕章,常太华,刘吉臻,等.电站锅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J].热能动力工程,2007,22(6):6652668.[21] I PCC.Good p ractice guidance and uncertainty manage ment innati 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 ories[R].Cambridge:Ca 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5.[22] I PCC.2006I PCC guidelines for nati onal greenhouse gasinvent ories[R].Ca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23] 陈鹏.中国煤炭性质、分类和利用[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6239.[24] CHAKRABORTY N,MUKHERJEE A I,S ANTRA A K,et al.Measure ment of CO2,CO,S O2and NO e m issi ons fr om coal2basedther mal power p lants in I ndia[J].A t m os Evir on,2008,42(1):107321082.[2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 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26] HOU X S,Z HANG H,P I L AW SK A M,et al.The for mati on of N2Oduring the reducti on of NO by NH3[J].Fuel,2008,87:327123277.[27] SH I M I Z U T,T OY ONO M.Em issi ons of NO x and N2O during co2combusti on of dried se wage sludge with coal in a circulatingfluidized bed combust or[J].Fuel,2007,86:230822315.[28] ST ANMORE B R,TSCHAMBER V,BR I L HAC J F.Oxidati on ofcarbon by NO x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 o NO2and N2O[J].Fuel,2008,87:1312136.[29] 苏亚欣,毛玉如,徐璋.燃煤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4242.(责任编辑:孙彩萍)671。

电站锅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_刘焕章

电站锅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_刘焕章

求得这 5 个量 ,还需要两个方程 ,首先根据收到基分
析 ,得到下式 :
Car + Har + Oar + Sar + Nar + Mar + Aar = 100 (10) 其中 :Aar —燃料的收到基灰分 ,可以通过烟气分析 中的灰尘含量和总燃料量 M 得到 ;Mar —燃料的收 到基水分 ,可以通过对磨煤机的状态分析得到[6] 。
现阶段 ,我国的电站锅炉运行过程中 ,实现对二 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酸雨气体 ,以及衡量燃烧效率的 一氧化碳和粉尘监测的不在少数 ,但对二氧化碳监 测或者预测的则很少 。
本文以烟气分析为主变量 ,并借助燃料特性系 数的研究 ,构造一种电站锅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预测方法 。
1 原理说明
根据燃烧方程 ,得到的燃料特性系数与烟气成 分之间的关系[1~2 ] :
关 键 词 :电站锅炉 ;温室气体 ;烟气分析 ;燃料特性系数
中图分类号 :TK224 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我国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现居世界第二 位 ,其中燃煤电厂 CO2 排放约占我国能源使用 CO2 排放总量的 1/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必然还将增长 。因此 ,电力行业污染控制 是我国减轻大气污染 ,加强污染防治的重要方面 。
20061 [3 ] 刘福国. 电站锅炉入炉煤元素分析和发热量的软测量实时监测
技术[J ]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25 (6) :139 - 1451 [4 ] 刘福国 ,郝卫东 ,韩小岗 ,等. 基于烟气成分分析的电站锅炉入
炉煤质监测模型[J ] .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2 ,8 (5) :441 - 4451 [5 ] 李建刚 ,杨宏民 ,杨义波 ,等. 电站锅炉实际运行状态下过量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电力行业装
8
经济的不 断 发 展 对 电 力 的 需 求 逐 渐 增 大, 电 力行业发电量( 见 图 1 ) 显 著 提 升
8 [3]
技术手段 减 少 温 室 气 体 尤 其 是 火 电 厂 CO 2 的 排 放, 只是由于成本较高, 目前暂时未有大规模的火 电脱碳机组 出 现 . 针 对 火 电 行 业 排 放 的 研 究 主 要 SO 2 , NO x 和汞等大 气 污 染 物 上[14-19] , 集中在烟尘, 而少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的 研 究 也 仅 限 于 用 模 型 或 缺省排放因 子 计 算 其 排 放 量, 但使用缺省因子或 模型计算出 的 排 放 量 存 在 一 定 的 不 确 定 性, 并不 能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 .
m , 在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中, 发电行业占 到 了 将 近 40% , 略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5]
. 国际能源署《世
[6] 2030 年 我 国 电 力 装 机 容 量 界能 源 展 望 》 预 计, 9 将达到 1. 5 × 10 kW , 是 2004 年的 3. 4 倍, 年增长
率达 4. 8% .
Abstract : Greenhouse gas ( GHG ) emissions from Chinese thermal power industry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sectoral method from fixed source combustion emissions of the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 . Thermal power industry emission factors and activity data from 2007 were used. Both the measurement of emission factors and subsequent data manipulations compli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IPCC quality assurance ( QA ) and quality control ( QC ) for the calculation of GHG emissions. Results showed that CO 2 and N 2 O emissions from thermal power industry in 2007 were 2. 81 × 10 9 and 1. 56 × 10 5 t ,respectively. A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 estimated emissions using the sectoral method and the reference method , which used national statistical data to directly calculate CO 2 emission from thermal power industry. The results showed relative deviations of 7. 5% , 98. 8% and 1. 6% respectively for coal ,oil and natural gas combustion. Thus ,the CO 2 emission estimates for coal and natural gas combustion were not much different from these two approaches ,though oil was an exception. Key words : thermal power industry ; CO 2 ; N 2 O ; emissions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 类 迄 今 为 止 面 临 的 最 重 大 环境问题, 世界气象组 织 ( WMO ) 与 联 合 国 环 境 规 划署( UNEP ) 于 1998 年建 立 了 IPCC ( 联 合 国 政 府 负责对世界上 全 球 气 候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 变化的现有科学 、 技术 和 社 会 经 济 信 息 进 行 评 估,
机容量也在不 断 提 升: 1987 年 全 国 发 电 装 机 容 量 2000 年 达 到 3. 0 × 10 kW , 突破 1. 0 × 10 kW , 2006 年 12 月全国装 机 容 量 达 6. 0 × 10 8 kW , 发电 量达 2. 85 × 10
12
kW·h , 比 2005 年增加 14. 1% , 其
3 8 4 8
1
1. 1
排放量计算方法
排放因子测算与活动水平数据选取 根据我国 2007 年机 组 分 布 情 况 可 知, 装机容
量在 200 MW 以 下 的 机 组 占 28. 4% , 且多为关停 300 MW 小机组; 200 ~ 300 MW 的 机 组 占 10. 1% , 以上的机组占 61. 5% . 从 火 电 机 组 使 用 的 燃 料 类 燃煤机 组 占 绝 对 优 势, 故 按 机 组 分 布 情 况, 型看, 选取超超临界机组 2 台 、 超 临 界 机 组 7 台、 亚临界 超高压机组 6 台 、 高温高压机组 7 台 、 中 机组 7 台 、 温中亚机组 6 台 . 此 外, 循环流化床机组排放的 N 2 O 较多, 所以在测算排放因子时单独考虑, 选取 循环流化 床 机 组 2 台 、 天 然 气 机 组 2 台 . 其 中, 燃 油机组因大部分 处 于 关 停 状 态 不 予 考 虑 . 研 究 共 测量 39 台机组 . CO 2 和 N 2 O 排放因子分别测算过 20 ] , 程及结果来自 文 献[ 不同类型火电机组的排 放因子见表 1. 准确计算温室气体 排 放 量 除 了 需 要 适 合 本 国 活动水平数据的精确度也至关重 的排放因子 外, 要 . 与计算出的排放因子相对应, 活动水平数据选 择《电力 工 业 统 计 资 料 汇 编 2007 》 中分省份分机
图1 Fig. 1
历年总发电量及火电发电量 Total generation and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over past years 表1 Table 1
测量机组排放因子
[20 ]
Emission factors of measured units
装机规模 2 × 1 000 MW 7 × 600 MW 4 × 330 MW , 3 × 300 MW 5 × 200 MW , 1 × 138 MW CO 2 排放因子 〔kg ( kW·h ) 〕 0. 82 ~ 0. 86 0. 92 ~ 0. 96 0. 95 ~ 1. 08 0. 91 ~ 1. 19 1. 00 ~ 1. 28 1. 24 ~ 1. 50 0. 96 ~ 1. 61 0. 37 ~ 0. 39 N 2 O 排放因子 〔g ( kW·h ) 〕 0. 024 ~ 0. 025 0. 018 ~ 0. 037 0. 031 ~ 0. 054 0. 040 ~ 0. 056 0. 039 ~ 0. 059 0. 131 ~ 0. 257 0. 664 ~ 0. 847 0
第8期
吴晓蔚等: 2007 年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
891
2005 年的1 774 μ Lm 3 , φ ( N 2 O ) 从工业化前约 270 μ Lm 增至 2005 年的 319 μ Lm
3 3[2]
目前国内关于温室 气 体 的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于 宏 观政策方面
[7-9] [10-13] , 不少研究 也探讨了利用各种
第 24 卷 第 8 期 2011 年 8 月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Vol. 24 , No. 8 Aug. , 2011
2007 年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
1 2 2 吴晓蔚 ,朱法华 ,周道斌 ,万

1
1.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
200030 210031
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江苏 南京
摘要: 为了解我国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参考《IPCC 国 家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清 单 指 南 》 中固定源燃烧温室气体排放量 计算方法学部门方法的相关内容, 利用实测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以及 2007 年 火 电 行 业 活 动 水 平 数 据 , 计算火电行业温室 气体排放量 . 排放因子测算及排放量计算过程均遵循 IPCC 关 于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计 算 的 质 量 保 证 和 质 量 控 制 内 容 . 结 果 表 2007 年我国火电行业 CO 2 与 N 2 O 排放量分别为 2. 81 × 10 9 和 1. 56 × 10 5 t. 同时使用参考方法, 明, 利用国家级能源统计数 原煤、 原油和天然气燃烧温室气体排 据 直 接 计 算 火 电 行 业 CO 2 排 放 量 . 将 部 门 方 法 与 参 考 方 法 计 算 结 果 进 行 比 对 发 现 , 98. 8 % 和 1. 6 % , 除原油外, 原 煤 和 天 然 气 燃 烧 CO 2 排 放 量 与 参 考 方 法 相 差 并 放 量 2 种 方 法 的 相 对 偏 差 分 别 为 7. 5 % , 不大. 关键词: 火电行业; CO 2 ; N 2 O ; 排放量 中图分类号: X16 ,X7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6929 ( 2011 ) 08 - 0890 - 07
3 φ ( CO 2 ) 从工 业 化 前 约 280 mLm 增 至 2005 年 的 3 379 mLm 3 , φ ( CH 4 ) 从工业化前约 715 μ Lm 增至
基金项目: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资助项目( 08138 ) 作者简介: 吴晓蔚( 1985 - ) , 男, 江苏南京人, 硕 士, 主要从事火电 厂污 染 物 排 放 监 测 与 在 线 数 据 的 审 核 管 理 工 作 , gridians@ 126. 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