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草原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春天到了,草原绿了。
风吹过,小草像一片片绿色的海洋,翻腾着,一浪高过一浪。
看草原,大家都说好。
大家都说,在羊肠小道上看草原,好像站在大海边上,任眼前的草浪涌过来。
天的边塞草是淡淡的黄色,地的边塞草是密密麻麻的绿色,真是奇诡呀!妈妈带我去游草原,爸爸说,这一定要带刚刚种下的柳树、桦树苗。
路边的人家,门前都种上了桦树和柳树。
那叫一丛一丛的绿,是大风拂过来的。
大风整日的拂过大山大岗。
嘿!你快来看,风把妈妈的长发吹成大卷,也把大山大岗的沙子吹成一阵一阵的飞了起来。
砰砰!像枪声一样。
人们在一片砂泽地上被紧紧地包围着。
我轻轻地走进一片绿中,要到草地上心之大地观看,作一首意境诗。
我看着天边下起了雨,赶紧从妈妈的携中拿出一把瓦伞,撑在我爸爸的放下来飘起又放下来的一片高高的大桦树下。
我看着天边下起了雨,赶紧拉着妈妈的手,跑到妈妈的房子里躲雨。
可我等呀等,雨越下越大,一滴一滴地掉在妈妈们的头上玩儿着。
妈妈说:“喂、宝贝,你不要害怕,整天陪着我玩儿,有什么事都不要怕。
记住:你是勇敢的。
”我真像一颗小草原上的小百灵鸟。
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草原》,掌握本文的大意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情景启发法(2)释义导入法二、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情感。
2. 学习掌握课文重点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2.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 听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 分组讨论,探究课文情感。
5. 展示,评价优秀作品。
6. 评价优秀作品。
7. 总结,课后作业。
4. 课堂延伸本课主要教授“状物诗”的创作方法。
鼓励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事物,以其特点为核心,抒发自己的感情。
可以选择校园中的一角,通过对这个地方的描写,抒发情感。
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春天到了,草原绿了。
风吹过,小草像一片片绿色的海洋,翻腾着,一浪高过一浪。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详解及练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详解及练习《草原》是六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课,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上的动植物。
接下来,我们将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并提供一些练习题供同学们提高语文水平。
【课文详解】第一段:草原是我们祖国的瑰宝,位于我国的北方。
这里是辽阔的平原和高原相交的地方,草原上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草。
这些青草像一片片绿色的波浪,随风起伏,十分美丽。
首先,课文开头点明了草原的重要性,将其称为祖国的瑰宝。
接着,这里描述了草原的地理位置,位于北方的辽阔平原和高原相交的地方。
然后,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草原上长满的绿油油的青草,形容青草像一片片绿色的波浪,随风起伏的美丽景象。
第二段:在草原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
站在草原上,你会看到奔跑的野马、嬉戏的羊群,追逐的野兔,还有采食的牛群和羊群。
天空中,飞翔的雁和鹰在自由地舞蹈。
在高高的天空上,我们还可以远远地看到驼队行进的身影。
本段主要描述了草原上丰富的动植物群落。
作者通过描写奔跑的野马、嬉戏的羊群、追逐的野兔以及采食的牛群和羊群,生动地展示了草原的生机勃勃。
同时,天空中飞翔的雁、鹰和驼队行进的身影也增添了草原的神秘感和壮丽景色。
第三段:夜晚,草原的星空特别明亮,像银河一样美丽。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闪烁的星星,在天空中画出了美丽的图案。
在大草原上,可以听到虫鸣声、鸟儿的歌唱声和禽兽们的吼叫声。
夜晚的草原充满了动物们的生活之声,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这段描述了夜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动物们的声音。
首先,用形容词明亮来形容夜晚草原的星空,进一步提到星星们在天空中组成美丽的图案。
然后,描绘了夜晚草原充满的虫鸣声、鸟儿的歌唱声和禽兽们的吼叫声,使读者感受到草原的生机与活力。
第四段:草原是我们祖国的瑰宝,我们要珍爱它。
我们要保护草原上的动植物,不乱丢废纸、不破坏青草,让草原永远美丽、绿色。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祖国草原。
最后一段号召珍爱草原并保护草原上的动植物群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描绘的草原风貌及作者的情感。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描绘事物来抒发感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草原的壮丽风光,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描绘的草原风貌。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感悟作者对草原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魅力。
2.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教师辅导,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如“碧绿”、“辽阔”等。
学生再次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草原的哪些特点?教师提问: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草原的哪些情感?4.课文解析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6.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草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3.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注重了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4.作业布置合理,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草原》作者:老舍原文略。
2.生字词表碧绿、辽阔、美丽、赞美、向往、丰收、牧歌、骏马、牛羊、毡房等。
3.教学课件制作关于草原的课件,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辅助教学。
4.家长签字表家长签字确认表,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上册第1课《草原》课文知识点+课文笔记+试卷
六年级上册第1课《草原》课文知识点课文笔记试卷知识点与课文笔记一、解决字词1.毯 :字义:厚实有毛绒的织品组词:毯子|绿毯|地毯|棉毯造句:厚厚的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条柔软的地毯。
2.陈:字义:①排列,摆设②旧的,时间久的组词:陈设|陈述|陈列|陈旧|陈芝麻烂谷子|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造句:爷爷房间里的陈设既简单又朴素。
3.裳:字义:衣服组词:红裳|衣裳造句:秋天来了,小草脱下了绿衣裳,换上了金灿灿的秋装。
4.虹:组词:彩虹|虹桥|长虹造句: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高空。
5.蹄:组词:马蹄|羊蹄|四蹄生风|马不停蹄|马失前蹄字义:马、牛、羊等生在趾端的角质保护物。
造句:接到奶奶生病的消息,爸爸马不停蹄地连夜赶了回来。
6.腐 :字义:①用豆子制成的一种食品②烂,变质造句:虽然妈妈经常批评我,但是我知道她是刀刀子嘴豆腐心。
组词:腐乳|腐败|腐朽|豆腐|迂腐|刀子嘴豆7.稍 :字义:略微组词:稍微|稍等|稍后|稍许|稍纵即逝造句:时间稍纵即逝,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8.微 :字义:①轻微,稍②小,细小组词:微笑|轻微|微小|稍微|微妙|防微杜渐造句:花儿开了,仿佛在对着我们微笑。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写作者初到草原时高兴的心情和看到的草原美景。
1.写草原人民来到几十里外迎接远客的情景。
2.写在蒙古包外,主人与客人相见的情景。
3.写在蒙古包里,主人拿出丰盛的食物,盛情款待客人。
4.写夕阳话别,客人们不忍离去,作者发出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感慨。
第二部分写草原人民身着盛装热情欢迎和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试卷一、看拼音写词语。
xuàn rǎn dī yín jí chí()()()lǐmào yí bìqiān lǐ()()shuāi jiāo cuì sèyù liú()()二、词语手拉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知识点汇总
《草原》是《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的课文,讲述了作者在草原上与牧民相遇的经历。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一些核心知识点汇总:
1. 故事背景:作者在一个夏天,与父母一起到草原度假,初次接触到大自然的美丽与辽阔。
2. 草原的特点:草原是一片广阔而肥沃的大地,草儿翠绿,天空湛蓝,奔腾的河水如银丝般流淌。
3. 牧民的生活:草原上住着勤劳善良的牧民,他们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依靠放牧为生,与动物和谐相处。
4. 探秘草原:作者走近草原,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与牧民互相帮助,心生敬畏。
5. 草原的意义:草原不仅仅是一片美丽的土地,更有着浩渺的诗意,给人们带来宁静与感悟。
6.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当尊重和保护大自然,与之和谐相处,并从中获取力量和启示。
以上是《草原》这篇课文的主要知识点汇总。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草原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1课:草原
第1课:《草原》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文章选自《内蒙风光》。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理解: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体会: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3.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4.句子理解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理解: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
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理解:“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这句话中,作者用上了比喻的手法,把小丘的线条比作一幅中国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理解:这个句子运用拟人手法,写出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理解:这个句子运用比喻手法,把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彩虹,写出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的情景。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涯,边际。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草原》⼀⽂是作者第⼀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草原的美丽景⾊以及受到蒙古⼈民热情欢迎、款待的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的⽆限热爱之情。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第⼀课《草原》课⽂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的天⽐别处的更可爱,空⽓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歌⼀曲,表⽰我满⼼的愉快。
在天底下,⼀碧千⾥,⽽并不茫茫。
四⾯都有⼩丘,平地是绿的,⼩丘也是绿的。
⽺群⼀会⼉上了⼩丘,⼀会⼉⼜下来,⾛在哪⾥都像给⽆边的绿毯绣上了⽩⾊的⼤花。
那些⼩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绿⾊渲染,不⽤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欲流,轻轻流⼊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惊叹,⼜叫⼈舒服,既愿久⽴四望,⼜想坐下低吟⼀⾸奇丽的⼩诗。
在这境界⾥,连骏马和⼤⽜有时候都静⽴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了⼀百五⼗⾥,才到达⽬的地。
⼀百五⼗⾥全是草原。
再⾛⼀百五⼗⾥,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车⼗分洒脱,只要⽅向不错,怎么⾛都可以。
初⼊草原,听不见⼀点⼉声⾳,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鸟。
⾛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河!⽜⽺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丘上出现了⼀群马,马上的男⼥⽼少穿着各⾊的⾐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来到⼏⼗⾥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们⽴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
车跟着马飞过⼩丘,看见了⼏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很多,都是从⼏⼗⾥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家的语⾔不同,⼼可是⼀样。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课草原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课草原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课《草原》是一篇描写草原美景的散文,以下是对本课的知识点总结:
一、生字词
本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包括“草原、清新、苍穹、悠闲、奔腾”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词语的读音、写法、意思和用法。
二、文本理解
1. 主题思想:本文通过描写草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2. 段落大意:
第一自然段:总述草原的美丽风光,引人入胜。
第二自然段:描写草原的天空,如苍穹般辽阔、清新。
第三自然段:描写草原上的动植物,呈现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第四自然段:描写草原上的人们,展现他们奔腾不息的生命活力。
第五自然段:总结全文,表达对草原的热爱与向往。
三、写作手法
1. 比喻: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将草原的天空比作苍穹,将草原上的动物比作悠闲的游客等,增强了文章
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2. 拟人:作者将草原上的动植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情感和动作,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趣味性。
四、文化背景
草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特殊自然景观,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到草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五、启示感悟
通过学习《草原》一课,我们不仅要欣赏草原的美丽风光,更要感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第1课《草原》课件(共35张PPT)
重点词汇:
xuàn rǎn gōu lè
清鲜 一碧千界 回味 洒脱 迂
yū huí
jū shù xiū sè
回 疾驰 襟飘带舞 马蹄 拘束 羞涩 摔跤
shuāi jiāo
天涯
多音字组词:
lè (勒索)(勾勒)
勒
lēi (勒紧)(勒脖子)
情景交融
一幅美丽的草原 风光图。
喜迎远客
默读2—5自然段,老舍先生是如何描绘草 原人民的热情好客的?找出相关语句。
比喻:把河比作带 子;男女老少穿着 各色的衣裳比作彩 虹。
草原人民热情迎接 远客。
主客联欢
热情好客
联欢话别
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厚 情谊,不忍心立即分别。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 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 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课后第三题)
课时2
分析课文:
读课文,想想课文描绘了几幅画面 ,试着给每幅画起个名字。
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 慨? 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 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 首奇丽的小诗。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看到草原 的内心感受。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 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 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
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 、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 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 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 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再次朗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 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第三段(第3自然段):讲在蒙古包外迎客的情况。 第四段(第4自然段):讲进了蒙古包相互敬酒的情况。 第五段(第5自然段):讲主客话别。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第1课《草原》
1.草原【课文简析】《草原》一课描写了大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感受。
辽阔美丽的草原景色、热情好客的内蒙古人民,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是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首先描绘了一幅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奇丽的草原美景,接着描写了人们盛大的欢迎场面,最后写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直至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全文。
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而且语言优美,既不失淳朴简练的语言风格,又呈现出生动感人的气息。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旨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但对于生长在南方小城镇的孩子来说,草原即是遥远的,又是陌生的,因此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草原风光美、人情美,是上好本课的关键。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
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想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难点: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核心学习任务】1.赏析在本文比喻手法句子在表情达意上所起的作用。
2.学习归纳“边写景,边写清楚自己的感受”的方法。
【学习准备】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
(学生)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等词语;2.引导学生揣摩优美语句,体会课文的表达上的特点,初步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借助想象,感受草原的风光美.【课时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六年级上册课文草原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课文分析一、课文简说:《草原》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欢迎远客、盛情款待、深情话别的动人情景,都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课的作者是老舍,文章选自《内蒙风光》。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文章以行踪为序,移步换景,由景及人。
二、作者介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三、句子解析: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
“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一”是“全”和“都”的意思。
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
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重点内容归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风光美、人情美2、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1)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
(2)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
3、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哪些内容?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4、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第1自然段:草原美景第2自然段:喜迎远客第3自然段:友好相见第4自然段:盛情款待第5自然段:依依惜别5、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默读第1自然段举手回答。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6、“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站在草原上,放眼望去,从脚下到云际,全被绿色主宰着,是那么辽阔,又是那么清晰,一切都尽收眼底。
7、“翠”是“绿”的意思。
为什么不用“绿”色欲流?“翠”比一般的绿更鲜亮,更有光泽,绿得更丰富、更饱满,绿得好像都快要流淌下来。
8、找一找,在第一自然段中有哪几个词都是表示“绿”的意思?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碧、翠、绿"避免了总是用一个词,有变化,读起来好听。
9、词语理解清鲜:清爽新鲜。
柔美:柔和而优美。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
迂回:回旋、盘绕。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10、成语解析一碧千里:指一片碧绿的颜色,十分宽广。
本课指呼伦贝尔大草原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的意思。
造句:骏马奔驰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本课指呼伦贝尔大草原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
造句:你看那杨树刚长出嫩叶,翠色欲流,惹人喜爱。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教案及原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教案及原文《草原》课文原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能够。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很多匹马,很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不过一样。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
《草原》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由老舍先生所写。
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的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蒙汉两族人民深厚感情的赞扬。
在《草原》这篇文章中,老舍先生通过细腻清新的语言,将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文章第一段描绘了明朗的天空、四面的小丘、移动的羊群、欲流的翠色、静立的骏马和大牛等元素,构成了一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
第二段则描绘了陈巴尔虎旗的主人们迎接远方来客的情景,而第三段则描绘了作者到达目的地后,主人热情接待客人,主客联欢和话别的情形。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同时,可以借助有关草原的图片、资料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感受草原的美景。
总之,《草原》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生字词、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
《草原》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的第1课。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草原的美丽和草原上生活的牛羊和蒙古族人民。
课文开篇描述了草原的广袤和壮丽,以及那密密麻麻的野花。
接着介绍了草原上的牛羊,它们自由自在地在草原上奔跑,吃着青青的草,成群结队,宛如棉花团。
课文中
还描绘了草原上的风景和季节的变化,从春天的绿色到夏天的黄色,再到秋天的红色。
然后,课文引出了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
蒙古族人民是草原的主人,他们住在牧民包
馆里,过着牧民的生活。
他们以养牛羊为生,骑着马儿在草原上奔驰,留下了温馨的
画面。
最后,课文强调了草原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动植物的家园,也是人类的宝库。
为了保
护草原,我们应该珍惜它,保护它。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草原的美丽和草原上的生态环境,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
保护意识。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课文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课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草原
(一)夏日草原
席慕蓉
从来没有比走在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上更令人难忘的欢畅快意了!
首先是视觉上的舒展。
我们的眼睛可以望到无穷远。
然而,蒙古的草原又不是平坦开阔到无趣的地步,相反,她总是有着和缓而优美的起伏,像是放大了的微微动荡的海浪,引诱你想稍微快走几步,
好登上眼前这座基地广大的丘陵,眺望前方又有些什么新的动向和美丽的线条。
即使有时在更远处真的有比较高大的山脉,那和草原连接起来的山坡坡度也不大,无
论是步行还是骑马,都可以从山下从从容容地走到山腰,一路铺着有如地毯一般的绿草。
草原是广大的圆周,苍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测的穹顶,以无限宽广的弧度覆盖着大地,
而我自己这小小的身体,就是这片天地的圆心。
如果我把身体做三百六十度的旋转,那极
远处微微起伏的地平线也绕着我转一圈而无始无终;也就是说,无论我往前走了多少步,
依旧是这个广大圆周的唯一的中心点。
然后就是那云影与天光。
草原上的云朵,有时候又多又大又平整,在蓝天上列队而行,天高云低,风起的时候,一朵一朵依序飞过,那草原就忽明忽暗,人好像走在梦里。
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闪着金光,逆光处背后的丘陵像镶上了发亮的边线,身体被阳光照得暖烘烘的;然后忽然间所有的颜
色都沉静了下来,在云影掠过之处,草色在泛白的灰绿和透明的青绿之间挪移。
风也凉多了,像擦了薄荷油一样。
然后,还有那难以形容的芳香!
那不只是青草的清香而已,而是混合着好几种香草的草叶被压折碰触后所发出的香气。
在刚刚站定时还不太显著,不过,只要一开始往前走,每过一步就会马上有一股翻腾而起
的独特的芳香,弥漫在四周。
野生的香草,在夏日遍布草原,好几种香味混合之后,那强烈的芳香如药酒又如甘泉
那样的提神醒脑,沁人心脾,进入每一种感觉细胞的最深处,让生命苏醒,让我忘记了所
有的疲劳困顿,只想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我当然明白我的祖先在游牧生活里有许多艰难之处,可是,七八月间,时当草原的盛夏,阳光静好,青草繁茂,鹰雕从云层下低飞掠过,草丛间被我们的脚步惊扰起来的蚱蜢
和草虫,在身前身后弹跳得好远,还不断发出“嘎”声的鸣叫,旷野无人,只有轻柔的风声,这里,应该就是天堂了吧?
草原深处,有时会遇见一泓弯泉极尽曲折地流过。
小河的流水清澈,河中长长的水草
顺着水流的流势忽左忽右轻轻摆荡,连几颗小石子的滚动也看得清清楚楚;薄暮时分,从
山腰往下眺望,那样一条狭窄弯曲的河流映着天空的霞光,像条灰紫色的发亮的缎带,在
暗绿的旷野上蜿蜒伸展,不知道从何处起始,到何处终结。
然而,我深信,几千年来我的
祖先们所追求的“水草丰美”,应该就是这样了吧?
(二)美丽的大草原
茂密的青草,成群的牛羊,湛蓝的天空,清澈而多情的月亮湖,淳朴而善良的牧民……这里就是川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美丽的红原大草原。
小鸟和风婆婆轻轻地把我从梦中唤醒,透过晨曦,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把灰蓝的天
空刷成了粉红色、橙红色、金黄色。
推开窗户,草原的清风迎面扑来。
啊,草原的清晨,
如诗般浪漫,如画般美丽。
我情不自禁地想高歌一曲,刚放开嗓子,突然听到“咩,咩!”的羊叫声,随后又是一声清脆的鞭子声,我疑惑地四处张望,心想:这是谁和我捣乱呀?
原来是一个穿着藏袍的牧童带着他的羊群向这边走来。
那些羊儿们起先还是一个个白色的
小点儿,很快变成一只只又肥又胖又可爱的小羊,牧童脸上的汗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
颗颗晶莹的珍珠,看得出来他已经放了很长时间的羊了。
这时一阵冷风吹来,我打了一个
喷嚏,于是赶紧穿好衣服跑了出去。
他红红的脸蛋略显粗糙,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整齐而洁白的牙齿。
很快我就和小牧童聊
起了天。
他今年八岁了,是藏族人,我告诉他我们的城市、我的家、我的学校、老师和同
学等等,不管我说什么他都专心地听着。
我们玩累了,坐在草地上,我拿出一本漫画书,这时他好奇地坐到我旁边,红着脸说:“能……借……借给我看看吗?”我说:“没问题。
”他放下羊鞭,在袍子上擦了擦手,
小心翼翼地接过书,一篇一篇地仔细翻起来,看着他那么认真地看我已经看了十几遍的那
本漫画书,真不忍心打搅他,我悄悄起身拿起羊鞭,在草原上挥舞起来,和羊儿嬉戏玩耍
开了。
阳光洒在草地上,轻轻的、柔柔的,草原上两个小伙伴沐浴着清风、朝阳,各得其乐。
草原的清晨,宁静而美丽。
朝霞散去,阳光明媚,草原上渐渐热闹起来,我也该离开我的藏族小伙伴了。
带着对
红原大草原的美好记忆,带着对藏族小伙伴的眷念,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美丽的地方。
(三)我的家乡呼伦贝尔
我的家乡呼伦贝尔是个风光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有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还有美丽富饶的呼伦湖和贝尔湖。
这里被人们盛赞为北国碧玉,人间天堂。
春天,冰雪融化了。
小草飘动着细细的嫩芽,花儿在风中散发着无限的幽香,草原的野草野花开始盛开了,五颜六色的,就像一块漂亮的地毯,披在呼伦贝尔的大地上。
树木
也穿上了绿色的纱衣,春燕欢笑着归来,整个大草原春意盎然。
春天的呼伦贝尔变得万紫
千红,美不胜收。
夏天这里空气清新,气温适宜,是避暑度假的胜地。
一场细雨过后,一览草原风光。
美丽的大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蓝天白云、碧草绿浪、湖水涟漪、牛羊成群、点点毡房、袅袅炊烟,整个草原清新宁静。
茫茫无际的牧场,传来悠扬的牧歌,一条弯弯的小河,静静地流向
远方。
白色的羊群在山坡上吃草。
远远望去,好像是白云飘浮在山间,又好似粒粒珍珠撒落
在草原上。
微风吹过,草浪滚滚,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牧羊的姑娘,唱着动听的情歌,挥动着羊鞭,游走在美丽的草原上。
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在霞光的辉映下,草原与天
连成一片。
蒙古包里响起了委婉动听的马头琴声,这动与静相结合的草原美景,怎不叫人
心旷神怡。
秋天,这里是一片金黄的世界。
成熟的野果挂满枝头,微风吹来,草原翻卷起层层波浪,草香扑鼻。
秋风拂过,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
牧人们忙着放牧,剪羊毛。
人
们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整个草原好似一幅美丽的金色油画。
冬天,这里经常大雪纷飞,整个大地都变成了琼雕的草、玉琢的树。
漫天雪花飞舞,
给草原穿上了洁白的盛装。
小河也覆盖了厚厚的雪白棉被,树枝挂满了沉甸甸、蓬松松的
雪球。
呼伦贝尔变成了白色的世界,变得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呼伦贝尔是世界上少有的绿色净土和人间乐园,四季风光无限,拥有太多让人流连忘
返的美丽景致。
但最让人难忘的还是草原的夜色,月光下的草原虽然没有了五彩缤纷,却
多了一片宁静和神秘,一直延伸在一望无际草原上的路似乎没有了尽头。
弯弯的月亮悬挂
在那高远的天空中,云彩随着月光的柔曼光影变幻着她轻柔而缠绵的舞姿,夜空中缀满了
繁星,没有污染的大气清晰度极高,星星显得非常明亮。
徐徐清风拂面,月色下的河水静
静流淌,在月光下依稀闪烁出点点波光。
环顾四周,蒙古包闪着点点光亮,草原在夜色中
舒展开她宽大的胸怀,以特有的幽静欢迎远方的客人。
这里的夜色最美丽,这里的夜色最迷人。
微风拂人,草香袭人,月光诱人,水波撩人,鸟声动人。
好一个语言无法形容的草原夜色!置身于她的怀抱,整个人就融入朦胧的梦境之中。
此时,远处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近处燃起一堆篝火,几个姑娘和小伙尽情地欢跳蒙古舞,酣畅淋漓地放声歌唱。
此情此景,真是人生最美好的故事,浅写着我的思念和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