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病的诊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结节病的病因尚未明了,可能与下列多种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结节病可能为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公 认,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中的HLA-A1、HLA-B8、 HLA-DR3与结节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2、环境与职业因素; 3、感染因素:某些病毒、螺旋体、粉刺丙酸杆菌、结核 分支杆菌、非结核分支杆菌和支原体属等均有可能诱发 本病。
4、免疫学因素: Th1/Th2失衡学说。
8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发病机理:
1、结节病肉芽肿的形成至少需要三个主要环节: 1) 暴露于未知抗原。 2) 针对未知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
包括抗原呈递细胞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3) 免疫效应细胞聚集:
这些聚集的细胞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由血液循环中 的细胞在肺组织中重新分布;另一种是这些细胞在病变部 位的局部增殖。由于这些细胞在局部的聚集和释放多种细 胞因子,从而促发更多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5
一、概述
(三)流行病学资料
1、 缺乏精确的流行病学数据:并非少见病。 1) 美国估计的年发病率:10-40/10万人。2) 北欧地区: 17.6-20/10万。3) 日本为 20/10万。 2、 有逐渐增多趋势
日本结节病的发病率60~70年代,为1.6/10万;70 ~ 80年代为11.2/10万;80 ~ 90年代为25.6/10万。
3
一、概述
4、 1941年挪威皮肤学家Ansgar Kveim将结节病人淋巴结 提取物接种到其他结节病病人皮内,发现可引起同样的 结节样病变;以后美国学者Louis Siltzbach将Kveim的 方法进行改进,用结节病患者的脾脏提取液作为抗原接 种到其他患者皮内,证实了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 此后本试验正被式命名为“Kveim-Siltzbach”试验。。
12
三、病理变化
1、特征性病理改变:
3) 结节外围有淋巴细胞环及纤维组织,逐渐形成 纤维组织包绕的完整结节。
4) 结节特点:与肺组织分界清楚、单个孤立于肺 间隔内,或三五个、十几个成群分布于血管旁、支气管 旁,互不融合。
5) 病理经过:或者自行消散、或者导致纤维化。
13
三、病理变化
2、不典型的上皮样肉芽肿:
9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发病机理:
2、结节病肉芽肿形成过程: 多认为属于细胞介导的Ⅳ型变态反应。 1) 某种抗原刺激了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 当再次接触抗原时,T淋巴细胞被激活,在白细胞介 素II的协助下,使T淋巴细胞增殖而产生多种淋巴因 子,引起巨噬细胞在病灶部位聚集。 2) 继之,增殖的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纤维连接蛋白, 刺激纤维母细胞增生,使肉芽肿病变纤维化。
10
发病机制
Leabharlann Baidu
抗原
IL-1,2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IFN
Th1介导的肉芽肿炎症
肉芽肿
抗原消除、细胞因子平衡
抗原持续存在、细胞因子失衡
病变缓解
细胞凋亡、组织修复
慢性结节病
组织损伤、纤维化
病变消退
肺纤维化
11
三、病理变化
1、特征性病理改变:边界清楚的、细胞间连
接紧密地、无干酪样坏死的、上皮细胞性肉芽肿。 典型的表现: 1) 中央部分是多核巨细胞、类上皮细胞和少数淋巴 细胞(多为CD4+),类上皮细胞可融合成朗格汉斯巨 细胞;巨细胞浆中易找见星状小体或苏曼氏小体。 2) 周围为淋巴细胞浸润(多为CD8+);无干酪样坏 死。
2
一、概述
(二)对结节病认识的历史变迁:
经历了130年的历史 1、 1877年由英国内科医师Jonathon Hutchinson首次报 道,但并未予以明确的命名。 2、 1899年Boeck鉴于患者皮损外表与肉瘤相似,故称之 为“类肉瘤病(sarcoid)”。 3、 1940年正式将本病命名为“结节病(Sarcoidosis)”, 广泛应用至今。
结节病诊治及新进展
1
一、概述
(一)基本概念:
1)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 疾病。 a)可累及全身所有器官。肺和胸内淋巴结受累最为常见。 b)病理特征是一种非干酪性、类上皮细胞性肉芽肿。 2) 病因未明。 3) 部分病例有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 4) 糖皮质激素是主要治疗手段。
如,结节内出现纤维素性坏死、边界不甚清楚、肉芽肿 主要位于气腔内等。
3、电镜观察
1) 类上皮细胞内线粒体及内质网均丰富。多见张力原纤维, 并有许多溶酶体颗粒。细胞表面有较多的杵状突起,连接 清晰。
14
三、病理变化
3、电镜观察
第一届结节病的国际会议,以后每3年召开一次国际 会议。 9、1975年在第七次国际会议上,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SACE)作为结节病活动性判断的生物学标记物。 10、1987年WASOG(World Association of Sarcoidosis and Other Granulomatous Disorders)成立,并取 代了过去的国际会议,一直延续至今。
5、1946年Sven Löfgren发现结节病人的一种临床特征,即 伴有结节性红斑、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发热和多关节 炎的临床症候群,将其命名为“Löfgren 综合征” 。
4
一、概述
6、1951年皮质激素开始用于结节病的治疗,取得意想不 到的效果。
7、1958年Wurm提出胸片分期,用于估计预后。 8、1958年由Geraint James召集22位学者在伦敦召开了
我国无精确统计资料;1958年报道第一例,1983年为129 例,1990年为768例,1999年增至约3000例。
6
一、概述
3、流行病学特点:
1) 地域分布:呈世界性分布,寒冷地区多见;欧美人发病多 于亚洲和非洲;亚洲以日本人较多。 2) 人种差异:美国黑人最高(35.5/10万),白种人最低 (10.9/10万)。 3) 年龄分布: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青年多发,40岁以下多 见。发病高峰在20~29岁。女性患者发病有两个高峰:第一 高峰为青年期 20~29岁。第二高峰为50岁以上的中年期。 4) 性别分布:女性发病略高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5:7。 5) 总的死亡率在1%—5%之间,死亡原因多为呼吸衰竭;在日 本多因心脏受累死亡。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结节病的病因尚未明了,可能与下列多种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结节病可能为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公 认,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中的HLA-A1、HLA-B8、 HLA-DR3与结节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2、环境与职业因素; 3、感染因素:某些病毒、螺旋体、粉刺丙酸杆菌、结核 分支杆菌、非结核分支杆菌和支原体属等均有可能诱发 本病。
4、免疫学因素: Th1/Th2失衡学说。
8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发病机理:
1、结节病肉芽肿的形成至少需要三个主要环节: 1) 暴露于未知抗原。 2) 针对未知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
包括抗原呈递细胞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3) 免疫效应细胞聚集:
这些聚集的细胞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由血液循环中 的细胞在肺组织中重新分布;另一种是这些细胞在病变部 位的局部增殖。由于这些细胞在局部的聚集和释放多种细 胞因子,从而促发更多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5
一、概述
(三)流行病学资料
1、 缺乏精确的流行病学数据:并非少见病。 1) 美国估计的年发病率:10-40/10万人。2) 北欧地区: 17.6-20/10万。3) 日本为 20/10万。 2、 有逐渐增多趋势
日本结节病的发病率60~70年代,为1.6/10万;70 ~ 80年代为11.2/10万;80 ~ 90年代为25.6/10万。
3
一、概述
4、 1941年挪威皮肤学家Ansgar Kveim将结节病人淋巴结 提取物接种到其他结节病病人皮内,发现可引起同样的 结节样病变;以后美国学者Louis Siltzbach将Kveim的 方法进行改进,用结节病患者的脾脏提取液作为抗原接 种到其他患者皮内,证实了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 此后本试验正被式命名为“Kveim-Siltzbach”试验。。
12
三、病理变化
1、特征性病理改变:
3) 结节外围有淋巴细胞环及纤维组织,逐渐形成 纤维组织包绕的完整结节。
4) 结节特点:与肺组织分界清楚、单个孤立于肺 间隔内,或三五个、十几个成群分布于血管旁、支气管 旁,互不融合。
5) 病理经过:或者自行消散、或者导致纤维化。
13
三、病理变化
2、不典型的上皮样肉芽肿:
9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发病机理:
2、结节病肉芽肿形成过程: 多认为属于细胞介导的Ⅳ型变态反应。 1) 某种抗原刺激了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 当再次接触抗原时,T淋巴细胞被激活,在白细胞介 素II的协助下,使T淋巴细胞增殖而产生多种淋巴因 子,引起巨噬细胞在病灶部位聚集。 2) 继之,增殖的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纤维连接蛋白, 刺激纤维母细胞增生,使肉芽肿病变纤维化。
10
发病机制
Leabharlann Baidu
抗原
IL-1,2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IFN
Th1介导的肉芽肿炎症
肉芽肿
抗原消除、细胞因子平衡
抗原持续存在、细胞因子失衡
病变缓解
细胞凋亡、组织修复
慢性结节病
组织损伤、纤维化
病变消退
肺纤维化
11
三、病理变化
1、特征性病理改变:边界清楚的、细胞间连
接紧密地、无干酪样坏死的、上皮细胞性肉芽肿。 典型的表现: 1) 中央部分是多核巨细胞、类上皮细胞和少数淋巴 细胞(多为CD4+),类上皮细胞可融合成朗格汉斯巨 细胞;巨细胞浆中易找见星状小体或苏曼氏小体。 2) 周围为淋巴细胞浸润(多为CD8+);无干酪样坏 死。
2
一、概述
(二)对结节病认识的历史变迁:
经历了130年的历史 1、 1877年由英国内科医师Jonathon Hutchinson首次报 道,但并未予以明确的命名。 2、 1899年Boeck鉴于患者皮损外表与肉瘤相似,故称之 为“类肉瘤病(sarcoid)”。 3、 1940年正式将本病命名为“结节病(Sarcoidosis)”, 广泛应用至今。
结节病诊治及新进展
1
一、概述
(一)基本概念:
1)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 疾病。 a)可累及全身所有器官。肺和胸内淋巴结受累最为常见。 b)病理特征是一种非干酪性、类上皮细胞性肉芽肿。 2) 病因未明。 3) 部分病例有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 4) 糖皮质激素是主要治疗手段。
如,结节内出现纤维素性坏死、边界不甚清楚、肉芽肿 主要位于气腔内等。
3、电镜观察
1) 类上皮细胞内线粒体及内质网均丰富。多见张力原纤维, 并有许多溶酶体颗粒。细胞表面有较多的杵状突起,连接 清晰。
14
三、病理变化
3、电镜观察
第一届结节病的国际会议,以后每3年召开一次国际 会议。 9、1975年在第七次国际会议上,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SACE)作为结节病活动性判断的生物学标记物。 10、1987年WASOG(World Association of Sarcoidosis and Other Granulomatous Disorders)成立,并取 代了过去的国际会议,一直延续至今。
5、1946年Sven Löfgren发现结节病人的一种临床特征,即 伴有结节性红斑、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发热和多关节 炎的临床症候群,将其命名为“Löfgren 综合征” 。
4
一、概述
6、1951年皮质激素开始用于结节病的治疗,取得意想不 到的效果。
7、1958年Wurm提出胸片分期,用于估计预后。 8、1958年由Geraint James召集22位学者在伦敦召开了
我国无精确统计资料;1958年报道第一例,1983年为129 例,1990年为768例,1999年增至约3000例。
6
一、概述
3、流行病学特点:
1) 地域分布:呈世界性分布,寒冷地区多见;欧美人发病多 于亚洲和非洲;亚洲以日本人较多。 2) 人种差异:美国黑人最高(35.5/10万),白种人最低 (10.9/10万)。 3) 年龄分布: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青年多发,40岁以下多 见。发病高峰在20~29岁。女性患者发病有两个高峰:第一 高峰为青年期 20~29岁。第二高峰为50岁以上的中年期。 4) 性别分布:女性发病略高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5:7。 5) 总的死亡率在1%—5%之间,死亡原因多为呼吸衰竭;在日 本多因心脏受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