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去除水中 氮磷污染物的研究

合集下载

藻类处理氮磷和重金属废水

藻类处理氮磷和重金属废水

藻类生物膜技术1 藻类生物膜处理污水的原理利用藻类生物膜处理废水的技术在许多年以前就被提出来了,但在近年来才受到关注。

藻类可以有效地利用污水中的N、P,且在此过程中产生氧气,有利于BOD物质的去除,又由于光合作用增加了pH值也可以起到消毒作用(减少大肠杆菌及有毒细菌数量,并且它还可以缔合外源物质(如重金属),即去除了污水中的营养盐,又促进了N、P等元素的循环,增加了生物量,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

所以,藻类系统对于去除引起富营养化问题的氮、磷化合物以及污水深度处理提供了一个优良的解决方法。

1.1对氮、磷的去除氮是藻类生物量的一个重要元素,一般而言,约占藻类干重的10%,藻类可利用的氮源范围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而藻类利用不同形态的N的优先顺序为,NH4+-N > NO3—N > 简单有机氮(如尿素、简单的氨酸等)。

藻类消化吸收无机氮,转化生物量的能力可以有效的进行氮化合物的解毒。

无机氮的同化作用包括三个步骤:首先,硝酸盐、亚硝酸盐、氨吸收,由一种特定的通透酶介导并需要能量;其次,依赖ATP将硝酸盐还原为铵,需要8个电子,由两个酶活化催化(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酶);最后,将钱并入碳骨架。

许多藻类除了自养方式之外,还可以运用有机物进行混合营养,直接吸收多种有机氮如尿素、氨基酸等,有些藻类能固定大气中的氮并加以利用。

从对氮的需求观点来看,城市污水富含满足藻类生长的氮源,氨态氮是城市污水含量最高的无机氮源;其次是尿素(有机氮),它可以直接或被细菌转化为氨氮而被藻类利用;而水中的游离氨浓度过高却会对藻类的生长造成抑制。

有学者认为藻细胞合成的磷仅占藻细胞干重的1%,但它是细胞核酸的主要成分,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磷的自然界存在形态主要有溶解性磷(DP)、颗粒磷(PP),其中溶解性磷又分为可溶性活性磷(DRP)和可溶性非活性磷(DUP)。

有人研究表明磷用于能量传递和核酸合成细胞的过程,主要以无机离子H2PO4-、HPO42-的形式被吸收。

《2024年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及其机理的研究》范文

《2024年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及其机理的研究》范文

《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及其机理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排放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超标排放,已经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因之一。

固定化藻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环保、可持续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效率及其机理,以期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固定化藻类技术是通过将藻类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使其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生长和代谢,从而达到去除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对于缓解水体富营养化、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1. 材料与设备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固定化藻类、污水样本、固定化载体等。

设备包括光照培养箱、分光光度计、显微镜等。

2. 实验方法(1)固定化藻类的制备:选用适宜的固定化载体,通过吸附、包埋等方法将藻类固定在载体上。

(2)污水处理实验:将固定化藻类放入含有不同浓度氮磷的污水中,进行光照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及氮磷去除效果。

(3)机理研究:通过分析固定化藻类的生理生化指标、氮磷代谢途径等,探讨其去除氮磷的机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固定化藻类的生长情况及氮磷去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固定化藻类在污水中生长良好,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其对氮磷的去除效果逐渐增强。

当污水中的氮磷浓度较高时,固定化藻类的生长速度和氮磷去除效率均有所提高。

2. 固定化藻类去除氮磷的机理(1)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固定化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将污水中的氮磷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同时,其还能分泌一些酶类物质,促进氮磷的降解和转化。

(2)氮磷代谢途径:固定化藻类通过吸收、同化、排泄等过程,将污水中的氮磷转化为自身的生物质。

其中,氮的代谢主要涉及硝化、反硝化等过程,而磷的代谢则主要涉及吸收、释放、储存等过程。

通过这些代谢途径,固定化藻类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磷。

《2024年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及其机理的研究》范文

《2024年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及其机理的研究》范文

《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及其机理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含氮磷的污水排放对水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环境问题,众多研究领域致力于开发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

其中,利用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的氮磷,因具有经济性、生态性及实用性等特点,备受关注。

本研究以固定化藻类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去除污水中氮磷及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方法1. 材料与试剂实验选用特定种类的高效藻类进行固定化,并使用不同浓度的含氮磷污水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1)固定化藻类的制备:通过包埋法或附着法将藻类固定在载体上。

(2)实验设计:设置不同浓度的含氮磷污水实验组,每组均设置固定化藻类处理和未处理对照组。

(3)实验过程:将固定化藻类置于不同浓度的含氮磷污水中,定期观察并记录藻类的生长情况及氮磷去除效果。

三、结果与讨论1. 固定化藻类对氮的去除实验结果显示,固定化藻类对污水中的氮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固定化藻类在氮含量较高的污水中生长更旺盛,其氮去除率也相应提高。

分析原因,主要归因于固定化藻类通过吸收、转化及生物反应等多种途径去除水中的氮。

此外,固定化技术也使得藻类在处理过程中保持了较高的活性,从而提高了氮的去除效率。

2. 固定化藻类对磷的去除实验发现,固定化藻类对磷的去除效果同样显著。

在处理过程中,固定化藻类通过吸收、沉淀及共沉淀等作用去除水中的磷。

此外,固定化技术还使得藻类在处理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利用其生物质进行内源磷的释放,从而提高了磷的去除效果。

3. 去除机理分析(1)生物吸收:固定化藻类通过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吸收水中的氮磷。

(2)生物转化:通过酶的作用将氮磷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的物质。

(3)生物反应:通过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氮磷转化为其他形式的化合物。

(4)物理化学作用:如吸附、沉淀等作用也有助于氮磷的去除。

四、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发现,固定化藻类技术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具有显著效果。

《2024年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及其机理的研究》范文

《2024年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及其机理的研究》范文

《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及其机理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由过量的氮(N)和磷(P)等营养元素引起,这些元素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农业径流和工业废水等。

固定化藻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方法,在去除污水中的氮磷方面展现出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机理及其应用。

二、固定化藻类技术概述固定化藻类技术是通过将藻类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使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生长和代谢,从而达到去除污水中氮磷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三、固定化藻类去除氮磷的机理1. 生物吸收:藻类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为其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

2. 沉淀作用:固定化藻类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一些物质,这些物质能与水中的氮磷结合,形成沉淀物,从而降低水中的氮磷浓度。

3. 生物固定:通过将藻类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使其形成一个生物膜系统。

这个系统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生物活性,能有效地吸附和降解水中的氮磷。

四、实验方法与结果(一)实验方法本研究采用不同的固定化藻类材料和方法,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实验。

通过监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水质变化,分析固定化藻类去除氮磷的效果。

(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类技术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固定化藻类的生长速度和去除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此外,不同种类的固定化藻类材料和方法对去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五、机理分析1. 氮的去除机理:固定化藻类通过生物吸收和生物固定作用,将水中的氮转化为细胞内的有机物。

同时,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将部分氮以气态形式释放到空气中。

此外,固定化藻类的分泌物质还能与水中的氮结合形成沉淀物。

2. 磷的去除机理:磷是细胞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固定化藻类通过生物吸收将其转化为细胞内的磷脂等有机物。

国内外利用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利用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Ab t a t Utl i g ag e i e g r ame ti o d p o p cs, e t t Sl w o t h g f c e c sr c : ii n l a n s wa e te t n sbr a r s e t du o i’ o c s , i h e f in y z i a d t e b n ftfe r m e o d r o l i n. i a e u n h e e r e fo s c n a y p l o Th s p p r s mma e n n lz d c reai e d t i ut Hz d a d a a y e o r l t aa v
2 C l g f i oyadE vr m na E g er g Z e agU ie i eh ooy Z ei gHagh u30 1 R . o eeo o g n ni n et ni e n ,hj n nvrt T cnl ,hj n n zo 10 4P C) Bl o l n i i sy g a
的方 法 , 利用 藻类 去除 污水 中的氮 、 己引起 广 泛 磷 关注 , 。 1] 2
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等 。这类传统 的污水 处 理 方 法 技术 成 熟 , 出水 稳定 , 对有 机 物 、
悬 浮 固体 的去除 率都 很高 , 对细 菌 、 病毒 等 的去除
效果也较好 , 但对 污水 中存在 的氮 、 磷等营养物 质, 只能 同 时 去 除 2 % ~ 0 , 水 的总 氮 和 总 0 4% 出
a d r s l . t e iws t e p e e tst a o n e d v lp n a e d o e r mo a f n t g n n e u t I r v e r s n i t n a d t e e o me tlt n ft e v o i o e s h ui h r h l r a d p o p o u n w s r ae i g e h o o y n h s h r si a t a t rw t a a tc n lg . e h l

《2024年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机理及工艺研究》范文

《2024年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机理及工艺研究》范文

《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机理及工艺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氮磷的去除是污水处理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如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处理污水,但存在运行成本高、处理效率低等问题。

因此,研究高效、低成本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是针对氮磷去除的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藻类塘作为一种自然生态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去除效果好等优点,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重点研究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氮磷去除机理及工艺。

二、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概述高效藻类塘是一种利用藻类自然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处理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藻类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和固定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去除效果好等优点,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氮磷去除机理研究1. 氮的去除机理在高效藻类塘中,氮的去除主要通过藻类的吸收、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及物理化学作用实现。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氮元素,转化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同时,塘中的微生物通过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再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转化为气态氮,从而实现氮的去除。

2. 磷的去除机理磷的去除主要通过藻类的吸收和沉淀作用实现。

藻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磷元素,因此可以将水中的磷元素吸收到自身组织中;同时,塘中的磷酸盐可以与水中的钙、铁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沉淀物,从而降低水中的磷含量。

四、工艺研究1. 塘体设计高效藻类塘的设计应考虑塘体的形状、大小、深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塘体应采用长方形或椭圆形设计,以利于光照和混合;塘的深度应根据处理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以保证藻类的生长和污水的处理效果。

2. 运行管理运行管理是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的关键环节。

应定期监测塘中的藻类密度、水质指标等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水量、曝气量等运行参数,以保证处理效果和藻类的生长。

藻菌固定化去除污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初步研究

藻菌固定化去除污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初步研究

藻菌固定化去除污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初步研究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污水中的氮、磷元素是引起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亟需寻找有效的去除方法,以减少污染。

藻菌固定化技术是将活性物质结合在植物或生态基底上的一种新型生态技术,把其应用于污水处理,清除污水中的氮、磷元素,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从而消除环境污染的后果。

为了研究藻菌固定化技术在污水中氮磷营养元素的去除特性,本实验采用藻菌固定化技术,研究氮磷在污水中的去除效率。

实验中,应用了不同类型的藻、菌等生物体,以确定藻菌固定化技术在污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效率。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藻菌固定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实验中植物和菌种类的不同,对氮磷去除效率也存在很大的影响,通过不断尝试可以找到最佳组合,以达到最大的去除效果。

本项实验结果显示,藻菌固定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从而起到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

藻菌固定化技术有助于减轻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并有助于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藻菌固定化技术也有一些缺陷,如去除效率受水质的影响很大,如果设计不当也容易出现局部污染的现象。

另外,目前藻菌固定化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降低成本,以使得技术更具有经济效益。

本研究是一项初步研究,只是概括地研究了藻菌固定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清除氮磷营养物质的效果。

未来,必须采取更多的实验和技术改进,以进一步开发藻菌固定化技术,使之更具有通用性,更有效降低污染。

综上所述,藻菌固定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从而降低环境污染。

未来,必须有更多的实验和技术改进,使其更为经济和有效。

菌藻共生系统去除污水中氮磷的研究进展

菌藻共生系统去除污水中氮磷的研究进展

菌藻共生系统去除污水中氮磷的研究进展菌藻共生系统去除污水中氮磷的研究进展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的发展,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

其中,氮磷是污水中的主要有机物和无机盐,过量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因此,研究如何高效降解污水中的氮磷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二、菌藻共生系统的原理及特点菌藻共生系统是一种将藻类和细菌结合起来一起处理污水的生态系统。

藻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及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细菌则能够分解有机物和转化无机物。

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有:1.高效去除氮磷:菌藻共生系统充分利用了藻类对氮磷的吸收能力和细菌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能够将污水中的氮磷迅速转化为藻类组织或无机盐。

2.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系统提供所需的能量,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3.适应性强:菌藻共生系统适应性广泛,可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运行,并对温度、浓度等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

三、菌藻共生系统的工作原理菌藻共生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初级处理、菌藻生长和氮磷去除三个阶段。

1. 初级处理:初始污水经过固液分离等工艺处理,去除大部分悬浮物、颗粒物和大块有机物,提高后续处理效果。

2. 菌藻生长:经过初级处理的污水进入菌藻共生反应器,其中污水通过植物生物膜,藻类将进行光合作用,并将其中一部分营养物吸收,另一部分则经过藻类分泌物、被微生物分解。

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的同时,将污水中的氮磷转化为无机盐。

3. 氮磷去除:在菌藻共生系统中,细菌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而一部分有机氮则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同时转化为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形式。

另一方面,藻类吸收废水中的养分,通过分解蛋白质等方式将氮磷元素转变为无机盐。

四、菌藻共生系统的优势与应用前景1.优势菌藻共生系统相比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有以下优势:(1)降解效率高:通过充分利用藻类和细菌的降解能力,菌藻共生系统能够高效去除氮磷。

藻菌固定化去除污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初步研究

藻菌固定化去除污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初步研究

藻菌固定化去除污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初步研究近年来水污染的严重性日益加剧,致使水体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的破坏,其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持续超标是水污染的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如何有效的及时的去除氮磷营养物质成为当今水污染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藻菌固定化技术正成为当今水污染治理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去除氮磷营养物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菌固定化技术的定义藻菌固定化技术,简称藻固技术,是一种利用藻类固定化技术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的技术,其藻类的固定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生物除藻、物理除藻和化学除藻。

2.菌固定化技术的历史藻菌固定化技术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发明,当时日本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现象,藻菌固定化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污染物去除技术,当时日本就开始研究藻菌固定化技术,并得到了一定的成果。

3.菌固定化技术的特点藻菌固定化技术的特点在于能够利用藻类的生物特性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同时又可能利用其生长促进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净化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投资少、无毒无害、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

4.菌固定化技术在氮磷营养物质去除方面的应用氮磷营养物质是水污染的重要因素,而藻菌固定化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

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藻类的生理特性吸附氮磷营养物质;二是利用藻类的生物代谢作用降解氮磷营养物质,使其变成更容易去除的物质,以此可有效的减少污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含量,从而有效的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5.菌固定化技术对污水治理的作用藻菌固定化技术在污水治理中可以大大提高水污染物的去除率,同时不会产生副产物,不仅能去除氮磷营养物质,还可以净化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

藻菌固定化技术还可以作为污水处理技术的一部分,使污水更好地去除污染物,从而有效的保护水体环境。

6.论藻菌固定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污染物除藻技术,特别是在去除氮磷营养物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藻菌固定化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水污染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藻菌固定化技术可以有效的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更多的研究需要从优化固定化条件和藻类选择方面着手,以更好的发挥藻菌固定化技术的潜力,从而为改善水质污染做出贡献。

螺旋藻养殖对水产养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螺旋藻养殖对水产养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螺旋藻养殖对水产养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引言:如今,水产养殖业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食品生产部门之一,但其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善水产养殖的环境效应变得至关重要。

而螺旋藻养殖正是一个具有潜力的策略,可以为水产养殖提供多重益处,同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螺旋藻养殖可提高水质螺旋藻是水生植物,其养殖过程中可以吸收养殖水污染物中的氮、磷等养分,从而净化水质。

养殖螺旋藻的池塘或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帮助减少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提高水质。

二、螺旋藻养殖可提供养料螺旋藻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它们富含氨基酸、维生素、抗氧化剂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养殖螺旋藻可以产生大量的藻类生物量,这些生物量可以作为水产养殖业的饲料来源,取代传统的鱼粉和鱼油。

由于螺旋藻养殖不依赖于海洋资源,因此可以减轻对海洋生物的捕捞压力。

三、螺旋藻养殖可促进生态系统平衡螺旋藻养殖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吸引和滋养各种水生生物,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

养殖场附近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可以利用螺旋藻作为食物来滋养自己,形成食物链。

这种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的模式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螺旋藻养殖可减少养殖废物水产养殖废物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包括饲料残渣、鱼粪和尿素等污染物。

螺旋藻养殖可吸收和降解这些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生物质。

这种转化过程不仅减少了养殖废物的排放,还产生了具有高营养价值的螺旋藻大量生物量,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可再利用的资源。

五、螺旋藻养殖可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螺旋藻养殖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不仅提供了可靠的饲料来源,还可以提高养殖物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产量。

螺旋藻是一种高效的养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提供养分给养殖物种,增加其生长速度和体重。

通过引入螺旋藻养殖,水产养殖业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也能够得到提高。

结论:螺旋藻养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策略,在推动水产养殖业环境友好的同时,也为提供优质饲料和增加产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藻类对氮磷的吸收作用综述

藻类对氮磷的吸收作用综述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班级:08级环境工程一班姓名:潘玲学号:200840408114课程论文题目:藻类对氮磷吸收作用的综述课程名称:课程论文设计(环工)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藻类对氮磷吸收作用的综述学生:潘玲(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一班,学号200840408114)摘要:利用藻类处理污水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前景。

本文归纳分析国内外利用藻类吸收氮磷的相关研究数据和结果,综述了国内外利用藻类吸收氮磷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发展及现状藻类发展前景去除前言本文针对各种藻类对氮磷的吸收效果进行总结概括,为以后该方面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随着工业进步和社会发展,水污染现象日趋严重。

目前,废水二级处理后出水的进一步脱氮和除磷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传统的生化二级处理除磷工艺使大量的磷从污水中转移到剩余污泥中,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藻类为自养型生物,其生长对废水中的营养要求较低,主要以光能为能源,利用N、P等营养物质合成复杂的有机质,因此藻类可降低水体中氮磷的含量[1]。

一、藻类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引用藻类进行水质净化的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2],早期主要是应用微型藻悬浮培养技术进行污水处理,相关技术有藻菌氧化塘、高效藻类塘,活性藻[3]等。

由于微型藻悬浮培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不易捕捞,仍在水体有残余,更多的焦点集中在固着藻类的研究与应用上,如固定化藻类技术[4]与藻菌生物膜技术。

DaCosta[5] 的研究结果证明,固定化藻类不但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营养,对去除镉和锌等重金属离子也效果显著。

由于受限于固定藻类用载体的成本较高,以致该项技术仅停留在实验室规模的研究和探索阶段,至今未见大规模实际应用的报道。

二、典型性的藻类(一)小球藻小球藻是一种理想的蛋白质资源,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色素等,是一种重要的微藻资源,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脂和抗原微生物等保健作用。

钝顶螺旋藻脱氮除磷效果及条件优化

钝顶螺旋藻脱氮除磷效果及条件优化

密度 、 初始氮磷浓度 、 氮磷 比、 饥饿处理及无机碳源等条件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 明, 在 实验条件下钝顶螺旋藻对氮磷的去除能力 随着
初始藻密度 的增加而增强 。当 N H I — N和 T P的初始浓度分别低 于 2 5 m g ・ L 和 2 . 5 m g ・ L 时 ,钝顶螺旋藻对氮磷 的去除率均可 达 9 0 %以上 ; 在氮磷 比为 5 : 1和 1 0 : 1 时, 钝顶螺旋藻对 N } { j — N去除效率相对较高 , T P去除率受氮磷 比影响较小 。 钝顶螺旋藻经饥饿处 理2  ̄ 3 d 后, 比未饥饿处理组对 N H Z — N和 T 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 2 o %和 1 0 %; 含有无机碳源的钝顶螺旋 藻 , 对N H; 一 N和 T P的去 除率 比无碳组分别提高 8 0 %和 3 0 %。 关键词 : 钝顶螺旋藻 ; 脱氮 除磷 ; 污水处理
l t a e n s i s , w h i c h i n c l u d e d a l g a e d e n s i t y , i n i t i a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f N H  ̄ - N a n d t o t a l p h o s p h o u s( r r P ) , r a t i o o f n i t r o g e n t o p h o s p h o us ( r N / P r a -
中图分 类号 : X 7 0 3 .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0 4 3 ( 2 0 1 3 ) 0 9 — 1 8 7 0 — 0 6 d o i : 1 0 . 1 1 6 5 4  ̄ a e s . 2 0 1 3 . 0 9 . 0 2 4

淡水养殖螺旋藻对水质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研究

淡水养殖螺旋藻对水质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研究

淡水养殖螺旋藻对水质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研究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有机污染物是一类常见的水质污染物,其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经济且环境友好的方法来降解有机污染物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螺旋藻作为一种常见的微型水生植物,因其对水质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具有很强的能力而备受关注。

螺旋藻的生态学功能和化学分析表明,它是一种理想的生物降解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首先,螺旋藻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活性,这使其能够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摄取有机物质并进行降解。

螺旋藻在光的照射下能积累大量的藻胆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这些色素能够吸光,帮助其吸收有机物质并通过光解作用将其分解为无机物质。

其次,螺旋藻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通过其细胞表面的纤毛和黏附物质,螺旋藻能够有效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这种吸附作用可以帮助螺旋藻将有机污染物从水相中去除,并将其吸附在细胞表面,防止其再次释放到水体中。

此外,螺旋藻还具有较高的生物降解能力。

其细胞酶系统可以有效地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机物质。

研究表明,螺旋藻能够降解多种有机物质,如苯酚、酚类、有机酸等。

这种生物降解作用是通过螺旋藻细胞内的酶系统催化进行的,与其代谢活动有关。

然而,对于螺旋藻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螺旋藻的生长和降解效果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光照、温度、pH值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生长环境进行调节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降解效果。

其次,螺旋藻在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甲醛、二氧化碳等,这些副产物对水体和生态系统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控制。

综上所述,淡水养殖螺旋藻在水质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方面具有较高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其光合作用能力、吸附能力和生物降解能力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生物降解剂。

但需要注意的是,螺旋藻的生长环境和降解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适当的优化和控制。

淡水养殖螺对水体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分析

淡水养殖螺对水体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分析

淡水养殖螺对水体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分析近年来,水体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氮和磷是水体中的主要营养物质,但过量的氮、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和大规模死亡事件。

为了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人们开始探索利用生物方法降解水体中的氮和磷。

淡水养殖螺作为一种常见的水生生物,既被当作食品资源利用,又具有较强的氮、磷去除能力,因此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对象。

淡水养殖螺通过摄食浮游植物、藻类和有机碎屑,将其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吸收并转化为生物体组织。

因此,养殖螺对水体中的氮、磷去除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以下将针对淡水养殖螺对水体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淡水养殖螺数量对水体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螺的数量越多,去除营养物质的能力就越强。

研究表明,适宜的养殖密度可以显著提高淡水养殖螺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率。

然而,密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过度竞争和资源匮乏,从而影响螺的生长和养殖效果。

因此,在实际养殖中需要控制适当的养殖密度,以达到最佳的氮、磷去除效果。

其次,淡水养殖螺饲料对水体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

养殖螺的饲料种类和组成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氮、磷去除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饲料对螺的生长和养殖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些研究表明,富含高蛋白的饲料可以促进螺的生长和繁殖,并提高其对水体氮、磷的去除效率。

同时,饲料中磷的含量也会影响螺的繁殖和生长情况。

因此,在养殖螺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饲料种类和组成,是提高氮、磷去除效率的重要因素。

第三,环境因素对淡水养殖螺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水体温度、PH值、水质等,会直接影响螺的生长和养殖效果,进而影响其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能力。

研究发现,较高的温度对螺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对其生长和养殖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PH值的变化也会对螺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产生一定影响,特定PH值条件下螺的养殖效果更佳。

另外,水体中溶解氧和硫化物含量的变化也会影响螺的生长和氮、磷去除效率。

淡水养殖螺旋藻的水质净化功能与机制研究

淡水养殖螺旋藻的水质净化功能与机制研究

淡水养殖螺旋藻的水质净化功能与机制研究引言:在当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下,寻找清洁水资源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藻类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应用于水质净化方面。

螺旋藻作为一种常见的藻类,其水质净化功能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淡水养殖螺旋藻的水质净化功能与机制研究的相关内容,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螺旋藻在水质净化方面的潜力。

1. 螺旋藻对水质净化的功能淡水养殖螺旋藻被广泛应用于水质净化,主要因为其具有如下功能:1.1 水质净化螺旋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高溶解氧水体有助于水中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促进水环境的健康。

此外,螺旋藻还能够吸附和分解一些有害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

1.2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螺旋藻具有较高的养分吸收能力,可以有效地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防止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同时,螺旋藻还能够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为丰富的蛋白质、油脂和多糖等生物产品,为水域生态系统提供营养。

2. 淡水养殖螺旋藻的水质净化机制2.1 生理特性螺旋藻具有较强的生长和繁殖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光照、温度和养分等环境条件。

在充足的光线照射下,螺旋藻能够迅速进行光合作用,促进自身生长和代谢,以及优势藻种的形成,从而抑制一些有害藻种的繁殖。

2.2 吸附作用螺旋藻表面具有丰富的吸附结构,能够有效吸附水体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通过吸附和结合作用,螺旋藻可以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净化水质。

2.3 生态平衡调节螺旋藻的养殖不仅仅是为了水质净化,同时也是为了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螺旋藻能够调节水体中的养分浓度,在合适的范围内维持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3. 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近年来,淡水养殖螺旋藻的水质净化功能与机制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螺旋藻的生理特性和代谢途径,深入探讨了其对水质净化的贡献和作用机制。

同时,发展出了一系列以螺旋藻为主要生物材料的水质净化技术,如螺旋藻光合生物团聚技术、螺旋藻生物吸附脱氮技术等。

《2024年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机理及工艺研究》范文

《2024年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机理及工艺研究》范文

《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机理及工艺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其中氮磷的排放已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

传统污水处理方法虽然可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一定的处理,但因其效率低、成本高及管理难度大等局限性,使得寻找更为高效且经济的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高效藻类塘技术以其独特的生物处理机制,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本文将针对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氮磷去除机理及工艺进行深入研究。

二、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概述高效藻类塘是一种利用藻类生物质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处理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培养特定种类的藻类,利用其吸收、转化和储存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少、管理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

三、氮磷去除机理研究1. 氮的去除机理:在高效藻类塘中,氮的去除主要通过藻类的吸收、氨化细菌的氨化作用以及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实现。

其中,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氮源,成为氮的主要去除途径。

同时,氨化细菌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为藻类提供更多的氮源。

而硝化细菌则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进一步被藻类吸收或通过沉淀等方式去除。

2. 磷的去除机理:磷的去除主要通过吸附、沉淀和藻类吸收等方式实现。

在高效藻类塘中,磷与钙、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沉淀,从而从水中去除。

此外,藻类也会吸收水中的磷酸盐,成为磷去除的重要途径。

四、工艺研究1. 预处理阶段: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初步的物理和化学处理,如格栅拦截、沉淀等,以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

2. 高效藻类塘处理阶段:根据当地的气候、水质等特点,选择合适的藻种,建立高效藻类塘系统。

通过合理的布水、曝气等措施,保持藻类的生长繁盛,实现对氮磷的高效去除。

3. 收获与资源化利用阶段:定期收获藻类生物质,可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制作生物肥料、生物燃料等。

《2024年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机理及工艺研究》范文

《2024年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机理及工艺研究》范文

《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机理及工艺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农村地区的发展,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

而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农村地区的应用面临诸多挑战,如处理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维护困难等。

因此,寻求一种适用于农村地区的、高效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至关重要。

高效藻类塘(Eco-biofiltration Algal Pond, EAP)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氮磷去除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本文将重点研究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氮磷去除机理及工艺。

二、高效藻类塘的基本原理及特点高效藻类塘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藻类的生长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同时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

其特点包括投资成本低、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可实现资源化利用等。

三、氮磷去除机理研究1. 氮的去除机理氮的去除主要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及藻类的吸收作用实现。

在高效藻类塘中,氨化细菌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

同时,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硝酸盐作为营养源,进一步降低水中的氮含量。

2. 磷的去除机理磷的去除主要通过吸附、沉淀及藻类的吸收作用实现。

在高效藻类塘中,磷与水中的钙、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沉淀,同时被微生物吸附并沉淀于污泥中。

此外,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磷酸盐作为营养源,降低水中的磷含量。

四、工艺研究1. 工艺流程高效藻类塘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藻类塘处理、收获与利用三个部分。

预处理主要是对生活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杂质;藻类塘处理是通过控制适宜的光照、温度、营养等条件,促进藻类生长和氮磷去除;收获与利用则是收集藻类及其产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2. 关键工艺参数研究关键工艺参数包括藻类种类选择、光照强度、温度、营养比例等。

通过实验研究,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以实现最佳的氮磷去除效果。

螺旋藻养殖对水产养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螺旋藻养殖对水产养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螺旋藻养殖对水产养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微型藻类,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中作为饲料和添加剂。

这种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物质,对水产养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螺旋藻养殖对水产养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首先,螺旋藻养殖对水质的影响是关键因素之一。

螺旋藻对水中的氮和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避免过度富营养化。

这对于水产养殖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过度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体中的藻类、浮游动物和养殖废物增多,从而引发水体寡化和氧气不足等问题。

而螺旋藻的养殖通过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能够减轻这些问题,并改善养殖环境的水质。

其次,螺旋藻养殖对水产养殖废物的处理有重要意义。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废物积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些废物包括养殖动物的粪便和残饵,它们会降低水体的质量,产生恶臭气味,对水产养殖环境和生物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而螺旋藻养殖可以利用养殖废物作为其生长的营养源,实现养殖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螺旋藻能够吸收养殖废物中的氮、磷等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有机质和藻素等有机营养物质,减少废物的排放量,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螺旋藻养殖对水产养殖系统的生态平衡起到关键作用。

水产养殖系统中存在着养殖动物和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包括食物链、生态圈和营养循环等。

螺旋藻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物链中的生物,能够为其他生物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物质。

例如,螺旋藻可以作为饵料提供给鱼类和虾类,增强其生长和免疫力,促进养殖动物的健康发展。

同时,螺旋藻养殖还能够改善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为其他光合生物提供更充足的生长条件。

这些互惠互利的关系,能够维持水产养殖系统的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螺旋藻养殖对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螺旋藻不仅可以作为高蛋白饲料供养殖动物食用,还可以用于生产药品、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等多种产品。

用螺旋藻吸收去除尿液中氮、磷和有机物

用螺旋藻吸收去除尿液中氮、磷和有机物
考虑到理论去除率曲线与螺旋藻的生长曲线线性相关因此tn的实际去除率和理论去除率的差值即剩余的tn量也应和螺旋藻生物量浓度线性相关所以这部分tn很可能是吸附在螺旋藻藻体上而被去除
第2 9卷 第 4期
20 0 8年 1 2月
上 海 海 事 大 学 学 报
J u n lo ha g a rtme Unv ri o r a fS n h iMa ii ie st y
VO . 9 No. 12 4 De e.2 8 e 00
文 章 编 号 :6 2—9 9 (0 8 0 —0 60 17 4 8 20 )4 0 7 。4
用 螺 旋 藻 吸 收去 除尿 液 中氮 、 和 有 机 物 磷
冯 道 伦 ,程 远 杰
( 海 海 事 大 学 海 洋环 境 与 工程 学 院 , 海 上 上 2 03 ) 0 15
r m o e r m ma u i e, i whih h h o eia a o p i n y p r ln p ae ss s e tmae t e v d fo hu n rn n c t e t e r tc l bs r to b S iu i a lt n i i si t d o 3 2 9. 4% .a d a u 4. % n bo t2 91 ma e r mo e y s d me tto y b e v d b e i na in. T xm a og nc he ma i l r a i matr r mo a te e v l
K e r s:S r ln lt n i ; h ma rn y wo d piu i a p ae ss u n u i e;t tln to e o a irg n;ttlp o p o u o a h s h r s;o g n c m atr r a i te s

利用着生藻类去除N、P营养物质的研究

利用着生藻类去除N、P营养物质的研究

利用着生藻类去除N、P营养物质的研究利用着生藻类去除N、P营养物质的研究当前,N、P 过剩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仍十分严重,探索有效实用、易于推广的N、P 去除技术和寻求对N、P 具有较强吸收和降解能力的生物物种,始终为环保学者们所关注。

应用藻类大规模培养改善水质,去除污水以及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有害金属至今已得到深入研究。

着生藻类作为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吸收水体中大量的氮磷营养,对维持水体的物质代谢和生态平衡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着重探讨以丝状藻类为主的着生藻类(Algal turf scrubbers, ATS)对氮磷的吸收率和去除效果。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水网藻、刚毛藻、黑孢藻和水绵四种丝状绿藻(Filamentous green algae, FGA)对合成生活污水中N 和P 的去除效果。

在5 天的连续培养中,四种藻类能在污中水正常生长,对N、P 均有明显的去除作用。

其中水网藻对TN 的去除率最高达到49.08%,刚毛藻对TP 去除率最高达到55.64%。

水网藻、刚毛藻、黑孢藻和水绵对TN 的日平均去除量分别为6.17mg·L-1·d-1、4.80mg·L-1·d-1、3.90mg·L-1·d-1 和5.64mg·L-1·d-1;对TP 的日平均去除量分别为3.72mg·L-1·d-1、4.94mg·L-1·d-1、2.24mg·L-1·d-1 和3.07mg·L-1·d-1。

露天条件下,研究了以多种混合藻类(丝状绿藻为优势)的着生藻类对合成污水N、P 营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期间,藻类在污水中生长良好。

批量培养5d 后对藻类收获,藻类生物量达到14.36±0.72g·m-2;污水TN、TP 含量分别由36.97±0.26 mg·L-1 、2.88±0.02mg·L-1 降至1.44±0.09 mg ·L-1、0.07±0.01 mg·L-1 ,单位面积着生藻类对N、P 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达到1.84 g·m-2·d-1 和0.15 g·m-2·d-1,去除率分别为96%和98%,对NH4+-N 和NO3--N 的去除率亦达95%以致谢3-4缩略词4-5目录5-7摘要7-9Abstract9-11第一章文献综述及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1-27第一节藻类在水处理应用中的意义、原理和方法11-201 前言112 常规的污水处理技术及其不足11-123 藻类在水处理应用中的意义12-154 藻类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原理15-175 藻类污水处理方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17-20第二节利用着生藻类净化污水的概况20-261 着生藻类20-212 着生藻类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功能21-233 着生藻类净化污水的原理和研究进展23-244 着生藻类净化污水的优点24-255 着生藻类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25-26第三节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26-27第二章丝状绿藻(Filamentous GreenAlgae,FGA)对 NP 去除效果研究27-391 前言27-282 材料与方法28-293 实验结果29-354 讨论35-385 小结38-39第三章着生藻类对污水 NP 去除效果的初步研究39-481 前言39-402 材料和方法40-413 结果41-454 讨论45-475 结论47-48第四章着生藻类对污水厂二级出水、富营养化水体 NP 去除效果研究48-621 前言482 材料和方法48-493 结果49-574 讨论57-595 结论59-62第五章总结62-64参考文献64-72在学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7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螺旋藻去除水中 氮磷污染物的研究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LOGO
实验基本信息
实验时间: 指导老师: 实验成员:
2009.5.27——2009.6.9 何圣兵 迟丽娜
张国彬 蔺金贤 郭婷婷 徐晓菡 刘红美


LOGO
内容
实验研究背景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实验完成情况及成果


LOGO
研究背景
™ 我国目前水污染形势严峻 ——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 二级处理技术对氮磷去除率低,需采取深度处理


LOGO
实验研究背景
同步脱氮除磷 主要除磷技术 主要脱氮技术 物理化学脱氮:吹 脱 折点氯化脱氮 生物脱氮:活性污 泥法脱氮(设备多 造价高管理不便) A/O法脱氮(脱氮 率低运行要求高) 化学除磷法: 金属盐混凝沉淀 石灰混凝沉淀除磷 (工艺复杂、可能 造成二次污染) 生物除磷: 聚磷菌除磷 A2/O工艺(效率难 于提高、对进水要 求高)


LOGO
研究课题的提出
1
生物方法处理污 水是目前污水处理 发展的一个主要方 向
2
藻类净化污水: 光合作用供氧以维 持有机物的分解或 直接从水中吸取营 养物质。


3
国外曾有一些专 家提出利用藻类处 理污水中的氮、磷 ,但相关研究还很 少。




LOGO
实验藻种选择
™ 螺旋藻的特点 1.钝顶螺旋藻是一种微型蓝藻,不产生藻毒素,能够保证水质 安全。

2.生长繁殖速率快,对N、P吸收好。

3.个体和比重都较大,易于沉淀,为后期分离螺旋藻提供了有 利条件。




LOGO
螺旋藻除氮磷的优点
™ 螺旋藻是一个“营养宝库”,它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人类未来的优秀食品,并且被开 发成保健食品。

™ 可用作“生物柴油”的原料,开发新能源。

™ 不但实现了对污水的净化,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再利 用,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




LOGO
研究内容
™ 寻找螺旋藻脱氮的最佳条件之一 ——氮浓度负荷因素的影响 ™ 寻找螺旋藻除磷的最佳条件之一 ——磷浓度负荷因素的影响


LOGO
前期实验成果
™光照强度对螺旋藻生长状况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螺旋藻细胞干重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光照条件对氮磷吸收的影响 (此部分内容为先前实验所得结果)


前期数据结果
光照强度对螺旋藻细胞干重的影响藻液颜色淡
,藻密度低藻液迅速呈黄绿色
前期数据结果
光照强度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光照强度(lux)32005600800012000
干重(g/L)0.2250.2230.3560.331
叶绿素a(mg/L) 5.18 4.34 4.45 4.12
单位生物量的叶
绿素a含量
(mg/g)23.019.512.512.4
实验步骤
培养基配置
结果分
析总结
相关项目
测定分析
藻种扩
大培养
1d3‾5d2‾3d
5‾7d
培养基配置
实验室污水为合成污水;
人工合成污水的配方为:
NaHCO3、Na2CO3 、K2HPO4、NaNO3、K2SO4、NaCl、
MgSO4. 7H2O、CaCl2. 2H2O、PIV metal solution、
A5-solution、Vitamin B12 等。

其中各物质的需求量根据具体实验要求有所调整。

实验步骤
培养基配置
结果分
析总结
相关项目
测定分析
藻种扩
大培养
1d3‾5d2‾3d
5‾7d
增加螺旋藻数量,
在无氮和无磷的状况下培养螺旋藻
相关项目分析
在上述3200lux生长光照条件下,根据生活污水营养元素浓度特点,分别设置不同梯度的N浓度,分别为:90mg/L、40 mg/L、20mg/L、
10mg/L、5mg/L;
磷的浓度梯度为:16.8mg/L、9.98mg/L、
7.05mg/L、3.15mg/L、2.66mg/L。

一周后,分别于10:00、15:00、20:00时测定氮的浓度和磷的浓度,并计算出相应的吸收量和吸收率,并分析实验室条件下氮、磷负荷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1)
不同氮浓度对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2)
不同磷浓度对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论
(1)螺旋藻在光照强度为3200 lux时生长状况最佳,即藻液生长速度适中,生长状态良好且对氮磷有较高的吸收率。

(2)在氮浓度大于10 mg N/L或磷浓度大于9.98 mg P/L的水中生长良好并维持较高的氮磷吸收量;
(3)在氮浓度为10 mg N/L时,N吸收效率最高;磷浓度为9.98 mg P/L时,P吸收效率最高。

reference
(1)Oswald W. J . Micro -algae and waste -water t reat2ment [M]/ / BOROWIZKA ma , Borowitzkal J . Micro -algae
Biotechnology. I. N. 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05 -328.
(2)De la None J . , Laliberte G. , Proulx D. Algae and waste water [J ] . Appl . Phycol ,1992 , 4 (3) : 247 -254.
(3)Hoffmann J . P. Waste water t reatment with suspended algae [J ] . Phycol ,1998 ,34 (5) :757 -763.
(4)Vichez C. , Garbayo L. , Lobato M. V. ,et al . Micro -algae -mediated chemicals production and wastes re2 moval [J ] .
Enzyme. Microb. Techonol ,1997 ,20 (8) : 562-572.
(5)王维、刘彬、邓南圣,藻类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及机理简介[J],重庆环境科学,2002,24(6):41-43。

(6)许保玖,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1981。

(7)李定梅,螺旋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6-8,13-14。

(8)USEPA, 1997. In Vitro Determination of Chlorophylls a, b, c1 + c2 and Pheopigments in Marine and Freshwater Algae by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USEPA Method 446.0, Revision 1.2.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Cincinnati, OH.
(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M],2006-11
(10)沙珍霞等,钝顶螺旋藻营养生理的研究II . 钝顶螺旋藻对无机氮的吸收利用,海洋水产研究,2000-9,21(3):17
LOGO
谢辞
™ 感谢李春杰老师、林燕老师、迟丽娜老师以及各位助教 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在实验操作的实践过 程中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 感谢何圣兵老师,迟丽娜老师对我们此次自行设计实验 的意见和指导,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自行 设计任务,提高了我们的自主能力。

™ 同时,感谢王海瑞同学,抽出时间带领我们熟悉整个实 验的流程,同时指导我们的实验操作,让我们在较短时 间内能顺利完成实验内容。

™ 最后,感谢学院给我们提供了实验室,实验仪器和试剂 等,为我们完成实验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LOG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