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org 崭新的硬体加速与效能提升机制
linux xorg modesetting解读
linux xorg modesetting解读题目:[Linux xorg Modesetting解读]概述:本文将深入研究Linux下的X Window系统中的xorg Modesetting技术,通过一步一步的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我们将介绍xorg Modesetting的背景、原理、配置和优化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读者实现更好的图形性能和体验。
第一步:了解xorg Modesetting的背景1.1 X Window系统简介1.2 xorg作为X Window系统的服务端1.3 xorg Modesetting技术的作用和意义第二步:掌握xorg Modesetting的原理2.1 驱动和内核模块的关系2.2 xorg Modesetting技术的工作原理2.3 xorg Modesetting技术与其他显示驱动的区别和优势第三步:配置xorg Modesetting3.1 检测硬件设备并加载驱动3.2 编写xorg配置文件以启用Modesetting3.3 常见的xorg Modesetting配置选项解读第四步:调优xorg Modesetting4.1 xorg Modesetting性能优化的常见问题4.2 启用硬件加速和辅助功能4.3 调整显示设置和分辨率4.4 处理多显示器和多屏幕设置第五步: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5.1 案例一:优化xorg Modesetting在GamingPC上的性能5.2 案例二:配置xorg Modesetting以支持多显示器工作站5.3 案例三:解决xorg Modesetting下的图形闪烁问题第六步:常见问题解答6.1 常见问题一:xorg Modesetting在多显卡系统上的适配性问题6.2 常见问题二:xorg Modesetting在特定硬件设备上的兼容性问题6.3 常见问题三:xorg Modesetting的版本更新和发展趋势结论: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掌握xorg Modesetting技术的背景、原理、配置和优化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札记
《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大模型时代的背景与发展趋势 (3)三、基础架构的重要性 (4)四、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 (6)4.1 总体架构设计 (8)4.2 硬件设备选型与配置 (9)4.3 软件系统架构规划 (10)4.4 数据存储与处理方案 (12)五、算力中心的实施与优化 (14)5.1 实施步骤与方法 (15)5.2 优化策略与措施 (16)六、案例分析与学习 (17)6.1 成功案例分享 (18)6.2 经验教训总结 (19)七、大模型算力中心的挑战与对策 (21)7.1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22)7.2 管理挑战与对策建议 (24)八、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26)8.1 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28)8.2 行业应用前景展望 (29)九、结语 (30)一、内容描述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大模型算力中心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领域飞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这个领域的建设与应用时,不禁要思考: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稳定且具备可扩展性的算力中心?《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书中开篇即对大模型算力中心的建设理念进行了深入剖析,大模型算力中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的堆砌,更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多层次的网络结构。
在这个体系中,数据传输、计算资源管理、存储设备、网络带宽等多个环节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整体。
在内容描述部分,作者详细阐述了算力中心的核心组件及其功能。
从高性能计算机的序列式排列到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并行处理机制,再到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作者对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书中还结合了大量实际案例和最新技术动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组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弹性扩展”理念令人印象深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算力中心需要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变化与挑战。
Opcenter Execution Electronics (EX EL) 软件说明说明书
SummaryOpcenter™ Execution Electronics (EX EL) software is a digital manufacturing solution for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t is built on an industry-leading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MES) platform for the electronics, medical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 You can use Opcenter EX EL in the electronics value chain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mechanical and box-build processes. Opcenter EX EL is part of the Siemens Xcelerator portfolio, the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ed portfolio of software, hardware and services.The solution includes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management (MOM) capabilities such as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quality management, materials management,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and manufacturing intelligence. This facilitates direct connectivity to machines and production lines.Electronics manufacturers can rapidly provide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NPI) and reduce time-to-market to increase their competitive edge in a changing consumer-driven marketplace.Benefits• Improved configuration efficiency for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and Intraplant Logistic• Increase inspection efficiency and process security• Reduce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 Cut deployment time and cost • Improve serviceability• Enhance process security and debugging functionalityDIGITAL INDUSTRIES SOFTWAREWhat’s new in Opcenter Execution Electronics 2210Using Opcenter Intra Plant Logistics to improve configuration efficiency for the MES/opcenterOP EX Electronics version 2210 provides an improved integration with Opcenter Intraplant Logistic, technology improvements and new features that increase efficiency in electronic production.CapabilitiesProduction client enhancement – PCB first article inspection includes:• New functionality that will guide operators through the specific components that need to be inspected and recorded when the inspection is complete• Option added to a spec to control if first article will be performed and whether it uses configured NPI instructions or will go through all components• Option to control the frequency that the inspection must be performed• Enhanced the NPI import functionality to allow for importing table/form data as instructions• New NPI import option to control if confirmation is required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confirmationHigh-volume traceability model• New data model for tracking the equipment setup of the product loaded to the equipment• Resources using the new high-volume setup configuration will link each container produced through the resource to the current setup• Reduces the number of database records required to track high-density products or high-volume unit production• Integrated with the standard component issue data modelOpcenter Intra Plant Logistics configuration UI – smart settings• Integrates the Opcenter IPL configuration of factory objects with Opcenter Execution Core• Provides a new UI for managing Opcenter IPL settings of equipment defined in the Opcenter Execution Core factory model• Integrates with the industry solutions configuration for easy installationMaster data management (MDM) upgrade tool for a factory model• Enhances the factory hierarchy page to allow you to import data from Opcenter Execution Electronics internet of things (IoT) MSS• Automatically creates the needed line and equipment objects as resources in Opcenter Execution Core and saves the IPL settings for each factory item importedOpcenter Connect MOM error handling workflow• Implements a new workflow that analyzes the result of a transaction submitted to Opcenter Execute Core and detects failures in the transaction• Automatically saves the original message that resulted in an error as well as the response message containing the error© 2022 Siemens. A list of relevant Siemens trademarks can be found here . Other trademarks belong to their respective owners.84868-D4 10/22 AProduction client user experience (UX) enhancements • Configures the buttons available in the command bar• Controls the sequence, visibility and text displayed for each button • Introduces support for the attached document and record productionevent buttonsREST API enhancements• Extends the configuration tasks in management studio to support: –Enabling and disabling on-demand DLLs–Ability to enter REST API authentication credentials –Ability to stop REST API services•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ransaction execution per second by 15 percent • Improves the discoverability using Swagger UI• Delivers enhanced documentation by providing examples in Postman collection formatsSingle sign-on enhancements• Supports the security assertion markup language (SAML) adapter with the user management component (UMC)• Supports the MyID identity provider via UMC Technology enhancements • Chrome 103+• Edge Chromium 103+• Windows Server 2022• Microsoft Access Database Engine 2016• Siemens Web Framework (SWF) 4.6Product release fixes• For the list of product releases (PRs) addressed, please see the release notesSee more details in related documents for Opcenter EX Medical Device and Diagnostics 2210.。
基于改进DDPG的多AGV路径规划算法
基于改进DDPG的多AGV路径规划算法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 (4)1.3 文献综述 (4)1.4 问题提出与论文结构 (6)2. 多智能体系统(MAS)理论基础 (7)2.1 多智能体系统概述 (9)2.2 多智能体通信模型 (10)2.3 多智能体协同任务规划 (11)3.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 (13)3.1 DDPG算法简介 (14)3.2 DDPG算法结构 (16)3.3 DDPG算法的训练与参数调整 (17)4. 基于改进DDPG的多AGV路径规划算法 (19)4.1 智能体交互模型设计 (20)4.2 多智能体协同路径规划的优化方法 (22)4.3 基于奖励机制的路径规划评估标准设计 (23)4.4 改进DDPG算法流程 (24)4.5 仿真实验设置与结果分析 (25)4.5.1 仿真环境搭建 (27)4.5.2 仿真数据与指标 (28)4.5.3 仿真对比实验 (29)5. 结论与展望 (31)5.1 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32)5.2 研究展望 (33)1. 内容综述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基于改进型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的多自主导引车(AGV)路径规划技术。
现代社会对高效物流和自动化仓储的需求日益增长,而AGV在这一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要求增加的全局路径规划效率和实时更新的能力对传统的规划算法提出挑战。
我们研究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结合强化学习技术的路径优化方案,该方案旨在提升调度决策的速度与质量。
改进DDPG算法通过引入先进的Q网络优化技术和动作重复机制,极大地削弱了传统DDPG算法的时序维度依赖,同时加强了对特定场景的适应能力。
在多AGV协同工作的实际情境下,该算法博客摆明了,目标是通过学习目标函数的稳定梯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最短路径完成货物运输,避免无用的转弯和冗余路径,从而提高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
PNY 极力力量 GEFORCE RTX 3070 8GB 双风扇图形处理器:逼格再升级说明书
ver. 03-21-22PNY GEFORCE RTX™ 3070 8GBDual FanGRAPHICS REINVENTEDThe GeForce RTX™ 3070 is powered by Ampere—NVIDIA’s 2nd gen RTX architecture. Built with enhanced RT Cores and Tensor Cores, new streaming multiprocessors, and high-speed G6 memory, it gives you the power you need to rip through the most demanding games.The all-new NVIDIA Ampere architecture features new 2nd generation Ray Tracing Cores and 3rd generation Tensor Cores with greater throughput. The NVIDIA Ampere streaming multiprocessors are the building blocks for the world’s fastest, most efficient GPU for gamers and creators.GeForce RTX™ 30 Series GPUs are powered by NVIDIA’s 2nd gen RTX architecture, delivering the ultimate performance, ray-traced graphics, and AI acceleration for gamers and creators.NVIDIA Ampere Streaming MultiprocessorsThe building blocks for the world’s fastest, most efficient GPU, the all-new Ampere SM brings 2X the FP32 throughput and improved power efficiency.2nd Generation RT CoresExperience 2X the throughput of 1st gen RT Cores, plus concurrent RT and shading for a whole new level of ray tracing performance.3rd Generation Tensor CoresGet up to 2X the throughput with structural sparsity and advanced AI algorithms such as DLSS. Now with support for up to 8K resolution, these cores deliver a massive boost in game performance and all-new AI capabilities.PNY Technologies, Inc. 100 Jefferson Road, Parsippany, NJ 07054 | Tel 973-515-9700 | Fax 973-560-5590 | Features and specifications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The PNY logo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PNY Technologies, Inc. All other trademark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 2022 PNY Technologi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KEY FEATURES• 2nd Gen Ray Tracing Cores • 3rd Gen Tensor Cores • PCI Express ® Gen 4• Microsoft DirectX ® 12 Ultimate • GDDR6 Graphics Memory • NVIDIA DLSS• NVIDIA ® GeForce Experience™• NVIDIA G-SYNC ®• NVIDIA GPU Boost™• Game Ready Drivers• Vulkan RT API, OpenGL 4.6• HDCP 2.3• VR Ready• Supports 4k 120Hz HDR, 8K 60Hz HDR and Variable Refresh Rate as specified in HDMI 2.1SYSTEM REQUIREMENTS• PCI Express-compliant mother -board with one triple-width x16 graphics slot• Two 8-pin supplementary power connectors• 650 W or greater system power supply• Microsoft Windows ® 11 64-bit, Windows 10 (November 2018 or later) 64-bit, Linux 64-bit • Internet connection¹1 Graphics Card driver is not included in the box; GeForce Experience will download the latestGeForce driver from the Internet after install.PRODUCT SPECIFICATIONSNVIDIA ® CUDA Cores 5888Clock Speed 1500 MHz Boost Speed 1725 MHzMemory Speed (Gbps) 14Memory Size 8GB GDDR6Memory Interface 256-bitMemory Bandwidth (Gbps) 448TDP 220 WNVLink Not SupportedOutputs DisplayPort 1.4 (x3), HDMI 2.1Multi-Screen 4Resolution 7680 x 4320 @60Hz (Digital)Power Input One 12-PinBus Type PCI-Express 4.0 x16PRODUCT INFORMATIONPNY Part Number VCG30708DFMPB UPC Code 751492639833Card Dimensions 10.43" x 5.51" x 2.24"; 3-SlotBox Dimensions 7.48" x 14.96" x 3.54"。
元宇宙产业园建设项目规划方案
元宇宙产业园建设项目规划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8第一章 总论 ...............................................................8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 ......................................................8二、 编制原则 ................................................................8三、 编制依据 ................................................................9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 ........................................................9五、 项目建设背景 ..........................................................9六、 结论分析 ................................................................1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12一、 网络环境——5G是元宇宙的通信基础 ......................................12二、 虚实界面——硬件是实现元宇宙的交互基础 .................................13三、 切实把创新摆在核心地位,增强转型内生动力 ................................14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第三章 市场预测 ............................................................16一、 数据处理——云计算是元宇宙的算力基础 ...................................16二、 认证机制——区块链技术是元宇宙的核心技术 ...............................三、 元宇宙的诞生及定义 ....................................................17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 ..................................................18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18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18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第五章 建筑工程说明 .......................................................20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20二、 建设方案 ................................................................20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20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第六章 选址方案分析 .......................................................22一、 项目选址原则 ..........................................................22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 ........................................................三、 加强“六最”营商环境建设 .................................................2323四、 精准用力抓项目,夯实转型支撑 ...........................................25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第七章 法人治理 ............................................................26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30二、 董事 ....................................................................33三、 高级管理人员 ..........................................................35四、 监事 ....................................................................第八章 SWOT分析说明 .....................................................36一、 优势分析(S) .........................................................37二、 劣势分析(W) ..........................................................37三、 机会分析(O) .........................................................38四、 威胁分析(T) .........................................................第九章 运营管理 ............................................................41一、 公司经营宗旨 ..........................................................41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42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44四、 财务会计制度 ..........................................................第十章 发展规划 ............................................................一、 公司发展规划 ..........................................................4952二、 保障措施 ................................................................第十一章 原材料及成品管理 ..................................................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5454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第十二章 工艺技术分析 .....................................................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5556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57三、 质量管理 ................................................................四、 设备选型方案 ..........................................................5858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第十三章 组织机构管理 .....................................................60一、 人力资源配置 ..........................................................60劳动定员一览表 ..............................................................二、 员工技能培训 ..........................................................60第十四章 环境影响分析 .....................................................一、 编制依据 ................................................................6262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 ....................................................63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65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65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65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七、 环境管理分析 ..........................................................6668八、 结论及建议 .............................................................第十五章 项目投资分析 .....................................................一、 编制说明 ................................................................6969二、 建设投资 ................................................................70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71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71建设投资估算表 ..............................................................72三、 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727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3四、 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表 ..............................................................7374五、 项目总投资 .............................................................7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757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第十六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77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 ..................................................77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7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7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808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82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五、 偿债能力分析 ..........................................................828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六、 经济评价结论 ..........................................................83第十七章 招标方案 .........................................................84一、 项目招标依据 ..........................................................84二、 项目招标范围 ..........................................................84三、 招标要求 ................................................................84四、 招标组织方式 ..........................................................五、 招标信息发布 ..........................................................87第十八章 项目风险防范分析 ..................................................88一、 项目风险分析 ..........................................................二、 项目风险对策 ..........................................................89第十九章 总结分析 .........................................................第二十章 附表附录 .........................................................9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9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939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949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9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96建设投资估算表 ..............................................................96建设投资估算表 ..............................................................9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9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98流动资金估算表 ..............................................................9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9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读书笔记
《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大模型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3)2.1 大模型带来的挑战 (5)2.1.1 计算资源的限制 (6)2.1.2 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 (7)2.1.3 模型可解释性与透明度 (9)2.2 大模型带来的机遇 (10)2.2.1 新算法与新架构的出现 (11)2.2.2 跨领域合作与创新 (12)三、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 (14)3.1 硬件架构 (15)3.1.1 GPU与TPU的发展与应用 (16)3.1.2 其他硬件技术的发展 (18)3.2 软件架构 (19)3.2.1 深度学习框架的功能与特点 (21)3.2.2 软件架构的可扩展性与灵活性 (22)3.3 优化与加速 (23)3.3.1 模型压缩技术 (24)3.3.2 知识蒸馏技术 (26)四、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发展趋势 (27)4.1 技术融合与创新 (28)4.1.1 硬件与软件的融合 (29)4.1.2 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31)4.2 用户需求与市场导向 (32)4.2.1 用户需求的变化 (34)4.2.2 市场导向的影响 (35)五、结论 (37)一、内容描述《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是一本关于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领域的重要著作,作者通过对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的深入剖析,为我们揭示了大模型时代下的基础架构设计原则和实践经验。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基础架构的概念、技术选型、部署和管理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基础架构的概念,包括什么是基础架构、为什么需要基础架构以及基础架构的主要组成部分等。
作者对当前主流的基础架构技术进行了简要梳理,包括云计算、分布式计算、容器化、微服务等。
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作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技术选型参考。
第二部分主要围绕技术选型展开,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项目需求和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基础架构技术。
电信电路的解决方案
电信电路的解决方案篇一:电信行业解决方案基于GIS技术的电信行业解决方案20XX年10月目录一、公司简介 ................................................ ................................................... . (3)二、通讯行业解决方案 ................................................ ................................................... (4)概述 ................................................ ................................................... ................................................... (4)2-1 电信本地网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 ................................................... (4)2-2 电信长途网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 ................................................... . (16)2-3移动通信公司渠道电子地图集成解决方案 ................................................ (27)2-4 移动本地网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 ................................................... . (32)2-5网络优化解决方案 ................................................ ................................................... . (38)三、从桌面到企业级的解决方案 ................................................ ................................................... (41)概述 ................................................ ................................................... ................................................... . (41)基于Internet的B/S解决方案 ................................................ ................................................... . (41)基于空间数据库的解决方案 ................................................ ................................................... (42)基于JAVA的企业级解决方案 ................................................ ................................................... (43)基于DOTNET的企业级解决方案 ................................................ ................................................... .. 44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库维护及分析解决方案 ................................................ .. (44)四、强大的技术优势、合作优势 ................................................ ................................................... (45)五、客户利益 ................................................ ................................................... ..................................................46一、公司简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2月,由归国留学生创办,是一家提供商业地理数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Lenovo超融合HX系列_白皮书(中文PDF) v20
联想超融合HX系列白皮书企业级营销联想大客户事业部内容简介 (2)引言 (3)超融合基础架构 (7)联想超融合:塑造新的格局 (12)联想超融合HX系列:将路线映射到前沿的超融合基础架构 (13)联想超融合HX系列:技术规格 (16)联想超融合HX系列:System X的可靠性 (18)联想超融合HX系列:强大的XCLarity管理工具 (24)联想超融合HX系列:创新的超融合软件系统 (27)联想超融合HX系列:关键技术特性 (33)为何选择联想? (38)数据中心如今站在业务的最前线,数据量爆炸性增长,客户体验无比重要,IT成为增长引擎。
数据中心必须变革,以迎接新的挑战。
为克服这些IT挑战,联想推出了超融合HX系列产品,它是基于Lenovo企业级服务器平台开发的超融合系统。
联想超融合系统,软件定义的解决方案,可在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在每个方面都实现简化,从采购、部署到管理、扩展和支持。
联想超融合HX系列具备卓越的可靠性、值得信赖的安全性、广泛且可预知的扩展性,同时在管理方面得到简化,并缩短了价值实现时间(Time to Value),是所有虚拟化应用的理想选择。
一、IT挑战如今的IT基础架构仿佛一头难以驯服的猛兽。
通常的数据中心都会存在多个版本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管理程序和存储设备,而且它们通常来自不同的供应商。
IT管理员不得不心力交瘁的处理各种复杂的任务,同时还要用心维护遗留的设备。
服务器和存储虚拟化可以显著降低复杂性,但是在整个数据中心内实施虚拟化,通常需要涉及多个用户界面和大量IT知识和经验。
企业数据中心面临成本与复杂性、IT孤岛、无暇创新的难题:部署、管理和扩展数据中心变得极其昂贵和消耗时间;老旧的基础设施造成不灵活的数据孤岛,需要专门管理;IT人员忙于解决日常运维事务而错失机遇。
有数据显示:仅仅为了维持系统正常运行,企业就已经花费了70~80%的IT预算。
能否利用相同的预算管理更多的数据?信息技术如何转化成增长动力?新业务模式产业化转型,IT架构要随之改变,如何从传统架构的束缚中释放潜力?IT的投资方向,需要把握未来已知和未知的机遇。
广电总局:《5G高新视频-互动视频技术白皮书(2020)》-印发稿
5G 高新视频—互动视频技术白皮书(2020)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 移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5G 技术已经成为国际通信科技巨头竞争的 新焦点,世界各国纷纷将 5G 建设视为重要目标。5G 技术具有“大带宽、低时延、 广连接”等特点,在 5G 众多应用场景中,视频被公认为是 5G 时代最重要和最早 开展的业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 5G、超高清、虚拟现实等新 兴技术催生下,广电行业视听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即将发生新变革。国家广播电视 总局顺应技术革命浪潮,抢抓 5G 发展机遇,深入推进 5G 条件下广播电视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推动构建 5G 视频新业态,提出了“5G 高新视频”的概念。
I
本白皮书指导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 本白皮书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央广播电视 总台、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湖南快乐阳光互 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智令互动(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优酷信息技术(北京) 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白皮书主要编写指导:孙苏川、关丽霞。 本白皮书主要起草人:邓向冬、刘文翰、梅剑平、孙可、杨光、刘里、薛潋、 张瑞圣、房秀强、王建、宁金辉、黄卓伟、王涛、杨子斌、孟庆春、洪薇、苏衎、 毕蕰瑾、侯亮、陈翌、王斐、覃千洛。
互动视频作为高新视频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非线性视频”内容为 主线,在“非线性视频”内容上开展的可支持时间域互动、空间域互动、事件型 互动的内容互动视频业务,该业务具有分支剧情选择、视角切换、画面互动等交 互能力,能够为用户带来强参与感、强沉浸度的互动观看体验。
为更好地推动互动视频发展,引导与规范互动视频行业应用,国家广播电视 总局科技司组织广播电视规划院等广播电视行业内外相关机构、企业公司等开展 了互动视频研究工作,编制了《5G 高新视频-互动视频技术白皮书(2020 版)》 (以下简称白皮书)。
使用软硬体加速优化高性能网络的性能
使用软硬体加速优化高性能网络的性能在当代数字化时代,网络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无论是股票交易、娱乐游戏还是云计算服务等,网络的性能优化都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满足用户对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的需求,科技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来提升网络的性能。
其中,使用软硬件加速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优化方案。
一、网络软加速的原理和优势网络软加速是指使用软件来加快网络传输速度的技术。
在传统的网络协议栈中,数据通常要经过多个协议层的处理才能到达目的地。
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延迟和资源消耗。
网络软加速技术通过优化协议处理和数据包排队等方法,减少了数据在网络协议栈中的处理时间,从而提升了网络传输的效率。
例如,DPDK(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是一种常用的网络软加速框架,它通过用户层的网络协议栈来提升数据包处理性能。
网络软加速的优势在于它相对较为灵活和易于实施。
软加速技术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不需要对硬体做出改动。
这意味着,软加速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硬体平台和操作系统中,提供了更大的适应性。
此外,软加速技术的实施成本相对较低,可以通过优化软件代码和算法来提升网络性能,无需更换硬体设备。
二、网络硬加速的原理和应用网络硬加速是指使用硬体设备来提升网络传输速度和效率的技术。
与软加速技术不同,硬加速技术需要依靠特定的硬体设备来实现。
典型的硬加速设备包括网卡、交换机和路由器等。
硬加速技术通过专用硬体来处理网络数据包,减轻了主机 CPU 的负载,提高了网络传输的效率。
例如,使用高速网卡可以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此外,交换机和路由器等设备可以实现数据包的快速转发和路由选择,进一步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硬加速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数据中心中,网络硬加速设备可以实现高密度的网络连接和数据处理,满足大规模计算和存储需求。
在数据通信领域,硬加速设备可以提供高带宽和低延迟的数据传输,支持高清视频和实时音频等应用。
在物联网领域,硬加速设备可以实现边缘计算和智能设备协作,提升整个物联网系统的效率。
利用技术更新提升游戏品质和服务水平的方法
利用技术更新提升游戏品质和服务水平的方法
利用技术更新提升游戏品质和服务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升游戏画面和音效:利用最新的游戏引擎和图形算法,可以制作出更加精美、逼真的游戏画面和音效,提升游戏的沉浸感和用户体验。
2. 引入新技术和工具: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开发出更加智能的NPC 和自动战斗系统,提高游戏的可玩性和挑战性。
同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实现数据互通和用户体验一致性,提高跨平台运营的效率和质量。
3. 优化游戏性能和稳定性:通过优化游戏代码和数据结构,可以提高游戏的性能和稳定性,减少卡顿和崩溃等问题的发生。
同时,可以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实现低延迟、高可靠性的游戏体验。
4. 引入新的交互方式:例如,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开发出更加沉浸式的游戏交互方式,提高游戏的操作感和体验感。
同时,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直播等技术,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游戏的社交性和用户粘性。
5. 提高游戏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通过引入最新的加密算法和安全技术,可以保护游戏数据的安全性和用户的隐私,提高用户对游戏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利用技术更新提升游戏品质和服务水平需要不断关注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及时引入新技术和工具,优化现有技术和工具的应用方式和方法,提高游戏的性能、稳定性、交互方式、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水平,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游戏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电脑硬件更新与用户升级需求
电脑硬件更新与用户升级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脑硬件更新变得越来越频繁。
对于用户来说,升级硬件能够提升电脑的性能和功能,满足个人使用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电脑硬件更新的必要性,并探讨用户升级硬件的需求。
一、电脑硬件更新的必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脑硬件会逐渐老化,性能下降。
因此,电脑硬件的更新变得必要。
电脑硬件的更新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好处:1. 提升性能:随着软件和应用的不断更新升级,电脑硬件的性能需求也越来越高。
比如,一些3D游戏需要较高的图形处理能力,使用老旧的显卡可能无法流畅运行。
通过更新硬件,用户可以提升电脑的性能,更好地满足游戏、视频编辑等方面的需求。
2. 提高兼容性:随着新硬件发布和老硬件停产,一些老旧的硬件可能无法与新系统或者新软件兼容。
为了能够正常使用新的系统和软件,更新硬件变得必要。
比如,使用老旧的内存条可能无法与新的操作系统兼容,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
通过更新硬件,用户可以保持电脑与新系统和软件的兼容性,确保正常使用。
3. 增加存储空间:随着用户对于数据、音乐、视频等媒体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电脑的存储空间也变得不够用。
通过更新硬盘或者扩展存储空间,用户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存储自己的文件和数据。
4. 提高稳定性:老旧的电脑硬件可能存在问题和故障,比如硬件老化导致的性能下降,散热不良导致的系统死机等。
通过更新硬件,用户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电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用户升级硬件的需求除了电脑硬件更新的必要性外,用户还有一些自主升级硬件的需求。
这些需求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使用习惯来定制。
1. 游戏需求:对于电脑游戏爱好者来说,升级硬件可以提升游戏的画质和流畅度。
比如,升级显卡和处理器可以提高游戏的帧数和画面质量,提升游戏体验。
2. 制图需求:对于从事制图工作的用户来说,升级硬件可以提升图像处理和制图的速度和精度。
比如,升级显卡可以提供更好的图形性能,加快图像渲染速度。
3. 视频编辑需求:对于视频编辑爱好者或专业人士来说,升级硬件可以提高视频编辑的效率和质量。
电竞游戏设备的响应速度和视觉效果要求
电竞游戏设备的响应速度和视觉效果要求电竞游戏是一种注重极限运动技能的竞技项目,需要玩家在瞬息万变的游戏环境下作出快速反应和精准操作。
而游戏设备的响应速度和视觉效果是影响玩家游戏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设备的响应速度对于电竞游戏来说至关重要。
响应速度是指玩家在操作设备后,设备产生相应动作的时间间隔。
对于电竞游戏来说,响应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玩家操作的实时性和精准度。
设备响应速度越快,玩家的操作指令就能更快地被执行,让玩家在游戏中实时作出反应,增加战斗胜算。
反之,设备响应速度慢时,会导致游戏操作的延迟,让玩家感觉到指令不敏感,从而影响游戏体验和竞技成绩。
为了满足电竞游戏对设备响应速度的要求,电竞游戏设备通常采用专为电竞设计的高速芯片和响应速度快的输入输出接口。
例如,电竞鼠标通常会采用高分辨率的光学传感器和快速的USB接口,以确保鼠标在移动时能够实时感应到玩家的操作。
电竞键盘则会采用自定义机械轴和快速的响应时间,以提高按键的触发灵敏度和反应速度。
此外,电竞游戏设备还会提供专门的软件,以允许玩家对设备的响应速度进行个性化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玩家对于响应速度的需求。
其次,视觉效果对于电竞游戏的沉浸体验至关重要。
电竞游戏通常有着精美的画面和丰富的特效,这不仅能给玩家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增强玩家对游戏世界的代入感。
游戏设备在展示游戏画面时需要具备出色的显示效果和高保真度,以呈现出游戏中的细节和颜色。
同时,设备的显示性能也需要具备较高的刷新率和响应时间,以保证画面的平滑度和流畅性。
为了满足电竞游戏对于视觉效果的要求,电竞游戏设备通常采用高分辨率的显示屏和广色域技术。
例如,电竞显示器通常会选择4K分辨率或以上,以呈现出更细腻的画面。
此外,游戏设备还会支持高刷新率技术,如支持到240Hz的显示屏,以在快速移动的游戏场景中展现更流畅的画面。
此外,还有许多辅助技术如G-Sync和FreeSync,可以进一步优化游戏画面的流畅度和反应速度。
计算机游戏引擎和屏幕流畅度优化
计算机游戏引擎和屏幕流畅度优化近年来,随着游戏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游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游戏不仅需要精美的画面和极致的游戏体验,还需要流畅的运行。
为了实现这种流畅度,计算机游戏引擎和屏幕流畅度优化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计算机游戏引擎是现代游戏制作的核心。
通过引擎开发,游戏公司可以轻松地构建游戏世界,使游戏中每一个元素都可以动态交互。
游戏引擎的一大优点是节省了制作游戏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这些引擎提供了广泛且免费的插件和工具,可用于游戏开发,这可以让开发者更专注于游戏的创意和动画效果的实现,进而提高游戏的品质和体验。
在开发游戏时,流畅度优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流畅度是指游戏的操作是否丝滑流畅,不会出现卡顿和延迟。
流畅度不佳会导致游戏体验的下降,并且可能会影响游戏的销售和推广。
为了提高流畅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是硬件的优化。
选择高性能的计算机,安装显卡和CPU,可以大幅提高游戏运行的流畅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添加更多的内存,缓解因过度使用内存而导致的卡顿现象。
其次是游戏的优化。
游戏开发者可以通过游戏引擎来进行优化,减少游戏中的多余元素。
消除不必要的元素可以减轻游戏的负载,提高游戏的运行速度。
此外,还可以减少闪烁和过度运动的效果,提高游戏的流畅度。
最后是操作系统的优化。
关闭不必要的程序和服务,禁止后台进程,可以释放更多的计算机资源。
此外,还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响应速度,加快游戏的运行。
在优化游戏流畅度时,要注意不要过于追求流畅度,导致游戏画面和效果的下降。
最重要的是,要在优化流畅度和游戏体验之间寻找平衡点。
在玩游戏时,流畅度和游戏品质是不可分割的,需要相互补充和增强,才能达到更完美的游戏体验。
总之,计算机游戏引擎和屏幕流畅度优化是现代游戏开发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只有充分利用现代的技术和工具,才能开发出更加精彩的游戏,并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
GU加速图形处理器在电脑性能中的作用
GU加速图形处理器在电脑性能中的作用在现代电脑中,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已经成为重要的组件之一。
特别是GU加速图形处理器,它在电脑性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GU加速图形处理器及其在电脑性能中的作用。
一、GU加速图形处理器的概述GU加速图形处理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图像与几何计算和图形渲染的硬件设备。
它通常嵌入在电脑的主板或独立显卡上。
与传统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相比,GU加速图形处理器拥有大量的并行计算单元,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图形计算和渲染操作。
二、GU加速图形处理器的作用1. 提升游戏性能GU加速图形处理器在游戏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游戏中的图形处理工作量通常很大,包括实时渲染、光影效果、物理特性模拟等等。
GU加速图形处理器通过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和专门的图形处理指令集,可以在游戏中提供流畅的图像和更高的帧率,给玩家提供更良好的游戏体验。
2. 加速图像处理GU加速图形处理器还可以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
例如,在图像编辑软件中,GU加速图形处理器可以加速滤镜效果、图像变换、颜色校正等操作,使得这些处理过程更加快速和高效。
此外,GU加速图形处理器也可以应用于电影和视频的编解码过程,提供更高效的视频处理和压缩能力。
3. 支持人工智能计算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技术的发展迅速,深度学习等复杂的计算任务对计算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GU 加速图形处理器拥有强大的浮点运算和并行计算能力,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计算中。
利用GU加速图形处理器,可以加速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
4. 促进科学计算除了游戏、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计算之外,GU加速图形处理器还在科学计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科学计算任务,如气候模拟、分子动力学模拟等,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矩阵运算和并行计算。
运行速度大突破华为《方舟编译器》详解
运行速度大突破华为《方舟编译器》详解在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编译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将程序源代码翻译成机器码,使得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程序。
而华为公司最近推出的一款全新编译器《方舟编译器》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称,这款编译器在运行速度上有了巨大的突破,为开发者们带来了更高效的编程体验。
本文将详细解读华为《方舟编译器》,探究其运行速度大突破的原因,并探讨其在软件开发领域的潜在影响。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华为《方舟编译器》的背景和特点。
作为华为公司自主研发的编译器,方舟编译器在研发过程中充分整合了华为在软件开发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方舟编译器采用了全新的编译技术和优化方法。
相比传统的编译器,方舟编译器在编译速度和执行效率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据华为官方介绍,方舟编译器可以将编译速度提升 29%~63%,执行效率提升25%~55%,如此显著的改进在编译器领域实属罕见。
方舟编译器采用了先进的架构设计和优化策略。
华为在编译器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方舟编译器充分发挥了华为在架构设计和优化策略上的优势,提供了更高效、更稳定的编译服务。
方舟编译器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扩展性。
在现今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发展迅速的背景下,软件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上运行,因此编译器的可移植性和扩展性显得尤为重要。
方舟编译器充分考虑了不同平台的需求,具有良好的跨平台适配能力,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华为《方舟编译器》在技术水平和性能表现上都呈现出了较大的突破和优势,将为软件开发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那么,方舟编译器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进步和提升,究竟有哪些原因呢?方舟编译器采用了全新的编译优化方法。
编译器的核心任务就是将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码,而编译器的优化能力直接影响了程序的运行速度和执行效率。
方舟编译器充分运用了最新的编译优化方法,对程序进行更精细化的分析和优化,从而提高了程序的性能和效率。
方舟编译器充分利用了多核和并行计算技术。
Xorg硬件加速
Xorg硬件加速Xorg 硬件加速常用术语 (2010-07-31 19:23)Xorg 硬件加速常用术语firefox 4.0 pre来这里用cubog,现在没法输入焦点,只好先插入一个表格。
已经转型不做Xorg了,现在做android了,还是市场决定的吧。
不过xorg本身是一个很大的体系,所以本来自己有一些理解也不到位的地方,所以这里的答案并非最终答案只供大家参谋,要是商业资讯要收咨询费的哦,1000美元一天啊。
不过现在不做xorg可,应该可以写写了1:什么是xorg的驱动恩,这里简单来分吧,我说一下以前大体从事过的一些1)输入设备的驱动,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之前的文章当中也有描述,比如鼠标,键盘,touchpadtouchscreen的驱动等等。
xorg的inputinit(有点记不太清了)2)图形驱动,这里实际上是输出设备的驱动,也就是xorg里面的outputinit(有点记不太清了)图形驱动分的部分也比较多,但是大体上分为2D和3D两个部分。
xorg的大逻辑,开始的时候会进行各种初始化,输入部分,输出部分。
事件队列,各种extention,等等输入部分的逻辑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之前也有讲过这里的逻辑,所以不再赘述。
无非是从设备文件里面读消息,然后post消息到xorg的事件队列里面。
不过实际要做好这里并不容易xorg本身是bug很多的,另外就是之前也说到xorg本身的设计问题。
还有就是会经常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bug,如果同时碰到图形驱动也出问题。
有时候是kernel里面挂掉,有时候是xorg的逻辑挂掉,有时候是其他驱动block住,总之多调试,就有经验了,希望国内的工程师多起来。
不过就xorg来说,没有商业的支持发展非常的缓慢,sun又死掉了,xorg就更不好过了。
android发展的不错,市场上要做的也多,所以需求大了,人都要转了。
下面主要描述一下图形部分的。
首先要说明的是xorg是pc用的,虽然n810?没记错的话,就是nokia的用maemo系统那个手机。
联想HX超融合
HX1520-R 备份节点
HX7320-N 全闪存,NVME
HX3320 计算型,最大12块SSD/HDD
HX1320 成本优化,3.5英寸 提供ROBO部署模式
HX7520/HX7520-N 高性能,HDD、SSD、NVME
HX7720-N 全闪存, NVME
HX3520-G GPU, VDI,1-2*M60
HX1310
HX2310-E HX2710-E HX3310 HX3310-F HX3510-G HX3710 HX3710-F HX5510 HX5510-C
HX7510
Purley
1 ROBO 2 SMB 3 Compute Heavy 5 Storage heavy 7 High-performance
ThinkAgile SX for Microsoft Azure
联想ThinkAgile:久经验证的技术,适应所有行业
CLIENTS
响应性
轻松地管理
易部署
易于扩展
变革
端到端体验
“在将超融合HX系列应用到生产系统后,我们享受到了一致、不间断的性能体验。联想的硬件非 常耐用、非常可靠。 以前,我总是担心我们那些老化的基础设施……
3 1U(SR630) 5 2U(SR650) 7 2U4N(SR530)
2 Purley Skylake
0 Not used
C Storage Capacity Model E Express G GPU Model N NVMe R 1 Node Rep Target
HX1320 HX1520-R HX2320-E HX2720-E HX3320 HX7320-N HX3520-G HX3720 HX7720-N HX5520 HX5520-C HX7520-N HX75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我们RSS Linux Graphics -> Xwindow此 DRM (Direct Rendering Manager) 即運作於 kernel-level 的 driver,隨後在 X server 層面實做 DRI 並適當驅動(/etc/X11/xorg.conf 中 Option "RenderAccel") 後,即可展現 DRI 的威力,至於詳情,在「 與 嶄新發展概況」一文中已經提過。
簡單來說,X Window System 的 Transport 效能改善因素是廣泛的,為了徹底解決既有的問題必須考慮以下議題:1. 硬體的驅動程式2. 支援 Xorg 種種變革的新 Driver Framework,如 EXA 與 XGL3. DRI/Mesa 對 Indirect rendering 與 EGL 的支援至於 EXA、XGL、EGL,以及 indirect rendering 等新名詞,稍後會提及,接下來我們要探討 2D Rendering 的突破。
2D Rendering 的突破2003 年, 的領導人物 James Gettys 與 Keith Packard 共同撰寫了 "The (Re)Architecture of the X Window System"4,自始展開了這幾年 X Winow System 與 FreeDesktop 重大的突破,有幾個重點:1. Text and Graphics2. Cairo3. Accessibility and Eye-Candy4. OpenGL based X5. Kernel support for graphics cards6. Housecleaning and Latency Elimination and Latency Hiding在這幾年的光影都有了頗大建樹,這些突破中,首要要克服的問題,都始於 X11 2D bit-blit 為基礎的 text 與 graphics system 設計。
所謂的 bit-blit 也稱 BitBLT 或 Bit Block Transfer,示意圖可參考:原文的解釋為"Copy image data (eg. copying a surface on another), applying image combination operations.",對於基本的繪圖操作雖游刃有餘,然而,圖形處理是人類視覺永無止盡的妥協與突破,光是 text 的部份,一旦需要作 antialiasing 或 vector graphics,或者 gradient 一類的操作,不僅功能有所不足,原本處理的效能更是低落,不得不引入新機制以克服這些問題。
4./~keithp/talks/xarch_ols2004/xarch-ols2004-html/隨著 GPU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的突飛猛進,ATI 與 nVIDIA 的繪圖顯示卡早已突破百萬個電晶體的數量,之所以有如此複雜的硬體支援,超過九成是針對 3D / OpenGL 的需求,以下是 SGI (Silicon Graphics, Inc.) 規範於 OpenGL graphics system 的圖例:較為先進的硬體,甚至是手持裝置的繪圖晶片,都在硬體層面實現了這一系列的基本操作,包含 Vertices、Primitives,以及Fragments 的支援,姑且不探究細節,這些都是所謂的 3D pipeline,然而,沒有在架構上作突破的 X Window System 是完全無法使用到這些機制,換言之,過去頂多只使用不到一成的硬體設計。
說到這邊,有個迷思需要澄清:既然常見的桌面系統,如 KDE、GNOME、XFCE,或其他輕量級的軟體組合,都還僅限於 2D 操作,那麼探討 3D 與硬體加速的議題,是否有意義呢?事實上,2D 的螢幕,本身就是一個 surface,而 "surface" 這詞在圖學中就是表示允許繪圖操作的單元,就現在輸出裝置與投影的系統來說,3D / OpenGL 硬體最終的描繪就是普通的 2D 平面,而在前述的 3D pipeline 與 Kery operations 中,其實涵蓋了硬體層面的支援項目。
這裡介绍下 gradient。
.tw/~jserv/archives/001444.html簡單來說,gradient 是文字或圖樣中,顏色平順的變化。
具體來說,XFree86 4.x 的 Render extension 是 2D Rendering 突破的第一步。
2000 年時,當時是 XFree86 core team member 的 Keith Packard 在既有 XFree86 的 codebase 為基礎,加入 X Render extension,最早要克服的議題就是 antialiased text,運作中的 anti-aliasing text 可參考以下展示:為了滿足進階繪圖的需求,實做於X server-side 的X Render 增加了Porter-Duff operation,也就是在1984 年Thomas Porter 與 Tom Duff 合著的 "Compositing Digital Images"5中描述 12 則基本規則的集合,簡單來說,這些基本的 Alpha 合成規則,將源色與目標色組合,在圖形和像素中,實現了混合與透明的效果,示意圖如下:Cairo (舊稱:Xr 或 Xr/Xc) 出,就目前的實做(cairo-1.2)David Raveman 的論文詳細探討了 Glitz 的實做模式,而這裡簡述Offscreen DrawingUser-Provided Immediate Data就目前的實做來說,Novell 主導的specific OpenGL driver 的部份,提供具體運作的內容,稍後會作介紹。
但是我們也可從架構看到一個重點:以往的X11 Application (X client) 執行任何primitive graphics operations 時,都需要透過 DIX 作 protocol engine 的 decoding,接下來這些解譯過的 command 才依據內容需求,透過 DDX 與 X Device Driver 來對硬體要求作繪圖操作,然而,compiz 雖然本質上是個 X client,但我們可從架構圖看出,compiz 為了圖形處理的加速,可以透過GLX 更快的路徑,直接操作硬體,如圖中的FBO (FrameBuffer Object) 與 pBuffer。
XAA 與 EXAXAAXAA (X Acceleration Architecture) 是 XFree86 4.0 新引入的機制,XAA 的設計是 "User Space Drivers",可滿足多數的 2D video 需求,然而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桌面系統的應用。
依據 XAA 的設計,雖然是涵蓋多數 2D video / graphics 的操作,但是其中涵蓋鮮少使用的操作,例如 Bresenham lines,反而對 X Render extension 並無直接的支援,這對強調 client-side rendering 的桌面應用來說,顯得很沒有效益。
更重要的是,當 X Render extension 與 Composite extension (詳情見之前的演講「綜觀 X Window System 新發展」,並非本次議程的重點) 被廣泛使用時,XAA 的複雜 memory manager 會讓系統效能受限,並嚴重受限於系統資源的分配。
必須說,事實上整個 XAA 的設計非常複雜,若用三言兩語帶過實在很不負責,不過這與 Xorg 近來的發展方向相背,所以這裡直接探討新的 AccelerationDriver Model - EXA。
EXA (EXcellent Architecture 或 Ex-kaa aXeleration Architecture) 由 KDE Hacker、Trolltech 員工 - Zack Rusin -所提出,其著眼點就是針對client-side rendering 所需的X Render extension 與Composite extension,提出與transform operations 都有一定程度的硬體支援,EXA driver 會以更好的方式去直接驅動 (相反地,XAA 要處理這些運算,必須透過迂迴的方式,最重要的是,無法發揮硬體的優勢)。
在 Xorg 的 GIT 分散式版本控制系統 (今年已經從 CVS repository 移轉) 中,許多 X device driver 都開始支援 EXA driver model,例如 Intel i810、 ATI Radeon,以及 SiS i128 等等,EXA 已經在 Xorg X11R7 中納入,在 X11R7.1 之後則有更大的效能突破,至於 EXA 的實做與支援狀態,可參考:/wiki/ExaStatus[按] Keith Packard 與 Eric Anholt 目前都服務於 Intel 驅動 EXA 的方式可修改 /etc/X11/xorg.conf 的設定,以小弟的環境來說,像是: (ATI Radeon IGP 340)Section "Device"Identifier "Generic Video Card"Driver "radeon"BusID "PCI:1:5:0"Option "UseFBDev" "true"Option "AccelMethod" "EXA"Option "AccelDFS"Option "FBTexPercent" "0"Option "AGPMode" "4"Option "DPMS"Option "AGPFastWrite" "true"Option "EnablePageFlip" "true"# CRT: Analog; TMDS: Desktop Flat Panel; LVDS: Laptop Flat PanelOption "MonitorLayout" "LVDS"EndSection注意到 Option "AccelMethod" 由預設的 XAA 改為 EXA,"AccelDFS" 則是 EXA driver model 的新特徵,意思是儘可能使用加速的 EXA DownloadFromScreen book,例如 Direct Rendering 的情況下,這是考量到 GPU 到 Host 傳輸的過程中,AGP bridge 的議題,對 VRAM 能做出更好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