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发展
遥感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遥感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111c492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4.png)
遥感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前景随着遥感科技的广泛应用,它的重要性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遥感科技可以通过无需接触物体的方式,获取地表、大气等数据,进而为人类的科学研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建设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遥感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遥感科技在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中的应用遥感科技在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卫星、无人机、甚至是地面获取数据,可以实现对全球各个地区的天气、气候、土地利用、植被、水资源等的远程监测和数据分析。
这对于环境问题的研究与监测、资源的管理、开发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陆地利用为例,遥感技术在土地分类、耕地质量评估和土壤污染状况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垦和利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遥感技术可以成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
在林业资源方面,通过遥感技术对森林进行监测,可以有效地监测到森林覆盖率、树种和树龄结构、森林病虫害情况等信息,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遥感科技在灾害监测和应急救援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实时无线电传输和控制中心,进行对全球灾害的监测。
例如,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方面的应用可以为政府等部门提供及时的信息和决策支持。
在自然灾害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迅速获取灾区损毁情况,这对于减少人员伤亡、救援和灾后重建等工作有着巨大的意义。
此外,遥感技术在交通领域方面的应用也十分丰富,例如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实现道路交通的智能化管理。
三、遥感科技在农业发展和精准农业中的应用农业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而遥感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通过遥感数据,可以监测土地、植被和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为精准农业和精益化生产提供支持。
精准农业是以精细、精准、高效、环保为理念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目的是通过在生产全过程中采用高科技手段,整合土地、气象、人工、机械等因素,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农田的高分辨率数据,对土地的肥力状态、水文状况、地形、坡位、土层厚度等情况进行高精度的分析,这有利于有效地监测农作物的长势状态,并由此进行农业生产方面的规划和管理。
遥感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713027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6.png)
遥感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通过遥感卫星、飞机、无人机等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目前,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从自然环境监测到城市规划、农业生产,甚至直接改变了某些行业的运营模式。
一、自然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在自然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分析、水土保持、气象预测、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
通过遥感卫星的高分辨率图像,可以判断地面的地貌类型、水文特征和土地覆盖状况,可以监测自然灾害、污染情况等环境变化,可帮助政府部门做出科学决策,制定环保政策,加强环境治理,保护自然资源。
二、城市规划和建设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遥感技术,人们可以准确掌握城市的地理信息,包括土地利用状况、道路交通状况、建筑布局、公共设施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遥感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外提供数字地形模型和三维城市模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真实模拟市区空间形态,可以在数字环境中进行城市设计、评价和管理。
三、农业生产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而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多种多样。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质量、水土资源、植被分布、气候环境等进行分析,可用于作物种植、土地调查和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蔬菜园设计等方面。
此外,还可以实现精细农业的理念和技术,包括精准施肥、喷药、灌溉等方面,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四、能源与矿产资源勘探遥感技术在能源与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遥感卫星拍摄的高清晰度图像,可以识别各类矿床、石油储层、矿区地质构造等,可用于资源勘探和评估,帮助地质勘探公司在开采前进行充分探测。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能源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可持续发展等。
五、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遥感技术也不断推动着其进一步发展。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交通状况分析与预测、交通网络优化、道路建设与检修管理等方面。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eed6e0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c.png)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卫星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进行非接触式、远距离、全方位的数据采集和信息获取技术。
该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手段,在环境监测、灾害预警、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一、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1.环境监测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及大气环境的全方位监测。
例如通过卫星图像可以检测出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也可以监测大气温度、雾霾、污染物等,从而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资源管理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覆盖、自然资源、能源资源等进行监测与分析,促进对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
例如卫星遥感图像可以检测土地变化,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监测能源资源,如矿物燃料、气体等,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3.城市规划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城市空间结构、人口分布和建筑物分布进行监测与分析,以帮助城市规划部门更有效地规划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例如卫星遥感图像可以检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和覆盖范围,同时也可以对城市中的建筑物分布情况进行监测,帮助规划部门更好地规划城市的新增建设项目。
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超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高分辨率方向不断发展,目前的民用卫星已经可以获得亚米级分辨率的数据。
超高分辨率数据的获得可以更精细地识别建筑物、植被、水体等地貌特征,同时也可以对城市交通、排污口等进行更精细的监测。
2.多谱段遥感目前卫星遥感技术的数据获取主要还是针对可见光谱段,但是可见光谱段的数据并不能满足所有需求。
因此,未来卫星遥感技术将会向多谱段方向不断发展,包括红外波段、微波波段等,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并促进卫星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
3.算法目前卫星遥感数据需要经过多次处理才能得到可用结果,而这些数据处理算法的研究和开发已经逐渐成为成熟的领域。
遥感卫星二案:国内外主要遥感卫星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遥感卫星二案:国内外主要遥感卫星的基本特点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37353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9.png)
遥感卫星是利用人造卫星获取地表自然资源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全球各大国家都在积极发展遥感卫星技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的监测和观测。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主要遥感卫星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一、国内遥感卫星1.资源三号资源三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民用遥感卫星,主要用于自然资源探测、环境遥感、灾害监测等领域。
其空间分辨率能达到2.5米,具备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
资源三号已经成为我国遥感卫星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2.高分卫星高分卫星是我国遥感卫星体系的主力军,主要用于农业、林业、城市规划等领域。
它的空间分辨率为0.5米,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高精度地图数据,提供精确的自然资源探测与遥感数据。
3.系统工程卫星系统工程卫星主要用于环境遥感和自然资源探测,同时还可以为我国的国土安全和军事发展提供支持。
系统工程卫星拥有先进的遥感技术,可以高效地获取地球表面的遥感图像和数据。
二、国外遥感卫星ndsatLandsat是美国发射的第一颗遥感卫星,被誉为遥感卫星之父。
Landsat最初用于监测全球气候和自然资源状况,如今已然成为遥感卫星的代名词。
Landsat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多谱段的遥感图像,可以应用于环境、土地利用、林业和农业等领域。
2.SentinelSentinel遥感卫星是欧洲航天局和欧盟共同发起的一个遥感卫星计划。
Sentinel遥感卫星可以提供全球覆盖的高分辨率图像,用于天气预测、自然灾害监测和资源采集等领域。
3.SPOTSPOT是由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发射的遥感卫星,主要应用于环境保护、林业、农业等领域。
SPOT拥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大的数量谱段,可以提供更加精细的遥感图像,提高遥感数据的质量。
三、遥感卫星应用遥感卫星可以应用于自然资源探测、环境遥感、气象预测、城市规划、军事发展等多个领域。
例如,遥感卫星可以监测海洋环境及渔业资源,监测农作物生产情况和农业灾害,探测城市建设和交通规划等。
需要注意的是,遥感卫星应用是一项复杂的技术。
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dbb395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6.png)
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飞机等远距离工具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技术应用已广泛涉及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一、自然资源调查和管理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遥感技术为其调查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手段。
遥感数据可以用于农业、森林、水资源、地质矿产等行业的调查和管理。
例如,在农业方面,遥感技术可用于监测农田土地利用情况、农作物生长状态和农业灾害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在森林资源方面,遥感数据可用于监测森林覆盖率、森林种类和病虫害情况,为森林保护和经济价值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二、环境保护和监测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需要重视的问题。
遥感技术可用于监测大气、水、土壤含量等环境要素,对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大气污染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用于监测臭氧、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为空气质量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三、城市规划和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是一门涉及范围广泛的学科,而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也有重要作用。
遥感数据可用于分析城市用地变化和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城市绿化、地质灾害及能源建设等方面的规划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另外,遥感技术还可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中,为交通运输、大型公共设施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持。
四、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遥感技术作为当前最先进的技术之一,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精度的提高、数据处理的优化和应用范围的拓宽等方面。
一方面,随着卫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将会更高,数据处理的速度也将更加快速;另一方面,随着遥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遥感技术的价值将会更加凸显。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自然资源调查和管理、环境保护和监测、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
在未来的发展中,遥感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进一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77e8bdf7f1922791688e869.png)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遥感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世界级的成果和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如土地资源调查和管理、农作物估产、地质勘查、海洋环境监测、灾害监测、全球变化研究等,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模式。
随着遥感数据获取手段的加强,需要处理的遥感信息量急剧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满足应用人员对于大区域遥感资料进行快速处理与分析的要求,正成为遥感信息处理面临的一大难题。
这里涉及二个方面,一是遥感图像处理本身技术的开发,二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归结起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这是解决大区域资源环境遥感快速调查与制图的关键。
关键词:遥感图像、发展、分类、计算机一、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海量数据及应用研究的新阶段,它在近一二十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又将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 多分辨率多遥感平台并存。
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及光谱分辨率普遍提高目前,国际上已拥有十几种不同用途的地球观测卫星系统,并拥有全色0.8~5m、多光谱3.3~30m的多种空间分辨率。
遥感平台和传感器已从过去的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并能在不同平台上获得不同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影像。
民用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达到米级,光谱分辨率达到纳米级,波段数已增加到数十甚至数百个,重复周期达到几天甚至十几个小时。
例如,美国的商业卫星ORBVIEW可获取lm空间分辨率的图像,通过任意方向旋转可获得同轨和异轨的高分辨率立体图像;美国EOS卫星上的MOiDIS-N传感器具有35个波段;美国NOAA的一颗卫星每天可对地面同一地区进行两次观测。
随着遥感应用领域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需求的增加及高新技术自身不断的发展,各类遥感分辨率的提高成为普遍发展趋势。
2. 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迅速发展微波遥感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主动式探测方法。
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f9670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2.png)
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遥感测绘技术是一种通过空间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它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和精确的地理空间信息,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和趋势。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首先,遥感测绘技术在农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获取农田的高分辨率图像,可以帮助农民监测并预测作物的生长情况,提前制定灌溉和施肥计划,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遥感测绘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为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土地规划提供依据。
其次,遥感测绘技术在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的三维地图和建筑物高度信息,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城市的环境变化,如大气污染程度、植被覆盖率等,为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再次,遥感测绘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和预测方面的应用也日益重要。
遥感图像可以提供受灾地区的实时信息,如地震破坏程度、洪水范围和火灾情况等,为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支持。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历史数据,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另外,遥感测绘技术在资源勘探和开发中也具有广泛应用的前景。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下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的相关信息,帮助勘探人员选择最佳的勘探区域,提高勘探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最后,随着遥感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将成为其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将遥感图像与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可以实现图像的自动解译和分类,提高遥感数据的分析能力。
此外,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从庞大的遥感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深入挖掘遥感数据的潜力。
综上所述,遥感测绘技术在农业、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监测、资源勘探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78a7fd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f.png)
三、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
然而,目前高光谱遥感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高光谱遥感技术 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其次,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数据 处理算法和模型还不够完善,分类精度有待提高。此外,由于高光谱遥感技术使 用的光谱波段范
三、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
围较窄,对于某些特定地物目标的识别精度有限。
一、高光谱遥感技术概述
一、高光谱遥感技术概述
高光谱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谱中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 段的光谱信息,进行地表特征识别的遥感技术。它能够揭示出地物的光谱特征, 反映地物的空间、形态、结构等信息,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
一、高光谱遥感技术概述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为地球表面的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精准农业等提 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未来展望
四、未来展望
针对现有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高光谱遥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朝着以下几 个方向发展:
1、降低成本:通过研发成本更低的硬件设备和优化数据处理算法,降低高光 谱遥感技术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成本,促进其广泛应用。
四、未来展望
2、提高精度:通过对数据处理算法和模型的深入研究和完善,提高高光谱遥 感技术的分类精度和识别精度。
三、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
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保护等方 面的应用。例如,通过对不同土地类型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土地类 型的精细分类和利用评估。
三、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农作物监测方面,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农作物的生长状态监测、产量 预测、品质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例如,通过测量农作物的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含量 等光谱特征,可以判断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预测产量。此外,高光谱遥感技术在 地质勘察、城市规划、军事侦察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国内外遥感技术发展及趋势
![国内外遥感技术发展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43ec8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7.png)
国内外遥感技术发展及趋势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非接触方式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具有高效、快速、准确、大范围等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呈现出一些发展趋势。
一、国内遥感技术发展中国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遥感技术体系,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等多个方面。
1.卫星遥感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多颗遥感卫星,如资源卫星、环境卫星、气象卫星等,这些卫星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大量的遥感数据。
同时,中国还在积极研发更高分辨率、更快速响应的遥感卫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遥感数据需求。
2.航空遥感中国拥有庞大的航空遥感队伍和先进的航空遥感技术,可以为各个领域提供高质量的遥感数据。
近年来,无人机遥感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无人机具有灵活、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可以为应急监测、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快速响应。
3.地面遥感地面遥感技术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地面激光雷达、地面高光谱等。
这些技术可以为地质勘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
二、国外遥感技术发展国外遥感技术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
1.美国美国是全球遥感技术的领军者之一,拥有大量的遥感卫星和先进的航空遥感技术。
近年来,美国还在积极推进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展,鼓励企业参与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以推动遥感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欧洲欧洲也在积极发展遥感技术,拥有多个遥感卫星计划和航空遥感项目。
欧洲还在推进“哥白尼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地球观测系统,为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持。
3.日本日本也是遥感技术的重要发展国家之一,拥有多个遥感卫星计划和航空遥感项目。
日本还在积极推进遥感技术的应用,如在灾害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三、遥感技术发展趋势1.高分辨率、高精度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和精度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随着更高分辨率、更高精度的遥感卫星和航空遥感器的研发和应用,遥感技术将为各个领域提供更准确、更详细的数据支持。
我国遥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遥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9f611d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b.png)
我国遥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遥感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作为现代环境监测、自然资源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基础,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当前国内遥感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我国遥感技术的现状我国的遥感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遥感技术的重要力量。
在卫星、航空和地面遥感领域,我国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
1. 卫星遥感卫星遥感是目前国内遥感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我国在该领域已经有了自主研发、自主发射和自主运行的遥感卫星,包括光谱卫星、雷达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等。
遥感卫星的发射和运行,改变了对地面信息的获取方式,为我国的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提供了更高效、精确、可靠的手段。
2. 航空遥感航空遥感技术是指利用飞机、直升机等载具进行遥感数据采集。
我国在该领域已经实现了高分辨率、高频次、大面积覆盖的目标,使得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城市更新、环境保护和灾害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地面遥感地面遥感是指通过在地面接收、采集和处理卫星遥感数据,利用影像处理技术,进行地球观测。
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遥感技术手段之一,也是遥感技术的基础。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活跃,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手段,对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 遥感技术的智能化和可视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将更加智能化。
未来的遥感技术将实现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的遥感数据分析,遥感数据的可视化处理也将变得更加人性化、直观和可操作。
2. 遥感技术的高精度化高精度化是遥感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遥感数据获取的精度水平将得到更高的提升,例如超高分辨率、高时空分辨率等;二是遥感影像处理和应用的精度和精细程度将得到更高的提升,例如大数据分析、精准测绘等。
遥感技术近年来的发展现状
![遥感技术近年来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b2c27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1.png)
遥感技术近年来的发展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遥感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创新和突破。
遥感技术是一项可以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近年来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讨论,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遥感技术在数字地球中的应用数字地球是指通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将地球上所有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整合的新型计算机环境。
在数字地球中,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可以通过卫星、无人机等手段获取数据,进而实现对地球表面的三维重建、精准定位等功能。
数字地球凭借着其强大的信息整合和分析能力,已经成为全球环境大数据分析的最佳工具之一。
二、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大大提高了遥感图像的准确度和分辨率,使得遥感图像可以获得更为精细的信息,并且可以用于更加微观的分析。
如今已经有一些商业卫星可以提供0.5米以下的影像分辨率,而无人机拍摄技术更是可以达到亚米级分辨率,为高精度的测绘和地形构建提供了更有力的手段。
高分辨率遥感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三、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环境保护是遥感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遥感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面积地图和高分辨率图像,从而可以快速了解环境的状况。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监测水体、植被、大气等环境要素变化,实现对环境变化的预警和监测,进而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四、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和预防中的应用灾害监测和预防是遥感技术的又一重要应用方向。
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和进展都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进行有效监测。
通过空间遥感技术、激光雷达技术等手段,可以获取灾害现场详细情况和伤亡情况,并为后续的救援和重建提供参考。
五、未来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聚焦于数据的精准化和应用场景的多元化。
在遥感设备硬件的不断提升和数据处理算法的不断完善下,遥感技术已经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更快速的数据处理,为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国内外遥感技术发展及趋势
![国内外遥感技术发展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628c3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c.png)
国内外遥感技术发展及趋势
随着政府投入研究的增加,与科技进步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及其在
科研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
接下来,将介绍遥感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
一、国内外遥感技术发展史
1.1 国内
在国内,按遥感应用开展时间的顺序来看,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
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57年到1980年,这个时期是我国遥感
技术发展的初期,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遥感教研室为主导,主要开展对俯
瞰图、卫星影像的研究;第二个阶段从1981年到2003年,这是遥感技术
发展的发展期,以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图像分析重点实验室为主导,开
始开发并运用现代遥感技术和技术体系;第三个阶段从2004年到2024年,这是遥感技术发展的成熟期,以中国遥感中心为主导,建立了我国遥感科
技研究的完整体系,并在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规划、灾害遥感监测、环境
质量监测及全球生态环境研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应用研究工作。
1.2 国际
国际上,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军方在
建立“全球镜”项为标志,到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大量的民用遥感卫
星系统,实现了从技术上到应用上的极大发展。
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02e71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9.png)
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遥感测绘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遥远的观测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遥感测绘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它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农业领域中的遥感测绘技术应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粮食安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遥感测绘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可以提供大面积农作物监测、病虫害防控和农业灾害预警等信息,帮助农民科学种植,提高农作物产量。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以分析土地利用、农田水资源以及植被状况等信息,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二、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中的遥感测绘技术应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利用遥感测绘技术可以获取城市建设用地、农田利用、自然保护区等信息,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城市土地的利用现状,发现潜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方案。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中的应用将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三、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遥感测绘技术应用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而遥感测绘技术在环境监测与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植被覆盖、水质评估、污染物排放等信息,及时了解环境变化,可以帮助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和保护工作。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森林监测、荒漠化治理和自然灾害监测等方面,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资源勘探与管理中的遥感测绘技术应用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短缺的压力,对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勘探变得尤为重要。
遥感测绘技术可以提供矿产资源的探测、水资源的监测、森林资源的评价等数据,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遥感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可以进行资源评估和规划,为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五、遥感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遥感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样化和高精度化。
首先,传感器技术将不断提高,分辨率和灵敏度将大幅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
环境遥感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环境遥感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14be51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c.png)
环境遥感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和环境资源管理的急迫性增加,环境遥感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环境遥感技术是指采用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地貌、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进行观测、监测和分析,并获取有关信息的一种新兴技术。
它以其无接触、快速、高效、全面的特点,可以快速地获取大规模区域的环境信息,成为现代环境信息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环境遥感技术现状目前,全球环境遥感技术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具有以下特点。
1.技术广泛应用环境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草原监测、森林资源调查、海洋生态监测、农业、水利、气象等多个领域。
例如,国内的黄河流域环境遥感监测和评价、黑龙江水环境遥感监测、深圳市环境遥感监测等,都取得了许多成果。
2.技术手段丰富环境遥感技术手段包括航空遥感、卫星遥感、大地测量、遥感地球物理、遥感水文等多种手段,其中以卫星遥感技术最为常用,可实现对地面物质信息的高精度测量和全面监测。
3.数据处理技术成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遥感技术的推广应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成熟,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也逐渐得到优化。
目前许多环境遥感监测机构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体系,可对环境遥感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处理和分析,同时可将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形成丰富的环境信息。
4.技术应用前景广阔环境遥感技术具有快捷、准确、便捷等特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环境遥感将广泛应用于对海洋环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服务和绿色发展等领域,为人们提供全新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方法。
二、环境遥感技术发展趋势1.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在当前遥感技术融合发展背景下,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是未来环境遥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不同遥感来源的数据融合,可以获取更为准确、全面的环境信息,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度和信息量。
2.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遥感技术是目前环境遥感技术中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它可以在不同的环境应用中提供更为精细、准确的地图。
遥感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遥感的发展及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c6206d7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8.png)
遥感的发展及应用前景遥感是一门利用空间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预警等领域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以航空摄影为主要手段进行地球观测。
1960年代开始,人们利用卫星开展遥感观测,实现了对地球颗粒的全球监测,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随后,卫星遥感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由地球观测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和资源卫星等组成的多系统综合观测网络。
在地球环境监测方面,遥感技术能够实时、无人值守地获取地球各个区域的数据,包括地表温度、植被生长情况、土壤湿度等。
这些数据能够帮助科学家们进行环境监测和预警,包括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发生与演变等,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通过获取城市的空间数据,帮助城市规划者进行精细化管理和优化。
在资源调查方面,遥感技术可以高效地获取地球表面的资源信息,如森林面积、沙漠扩张、土地利用情况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政府制定合理的资源保护政策,并监测资源的变化情况,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遥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农业领域,通过获取农作物的植被指数和土壤湿度等数据,实现农作物的精确种植和病虫害监测,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在灾害预警方面,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实时监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演变情况,如地震、风暴、洪水等。
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分析,可以提前预警和监测灾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实现对灾害的快速响应和救援,从而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总之,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预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将为人们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地球观测数据,促进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进程,并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0c444e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9.png)
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航空、地面等观测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随着遥感卫星的不断发射和技术的逐步成熟,遥感技术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农业遥感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
一方面,通过遥感卫星观测获取的信息可以用于制定农业计划,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另一方面,可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和土壤质量,有效防止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2、测绘借助高分辨率卫星图像,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生成数字地图和三维立体模型,用于城市规划、土地资源调查和管理。
3、环保遥感技术可以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和地表覆盖变化等环保数据,帮助政府及有关部门监控环境污染并定期公开相关数据,为环保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城市管理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城市各种基础设施、建筑物和绿化率等情况,对于城市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遥感技术与大数据的结合遥感技术在获取地球表面数据方面,数据量庞大。
未来,遥感技术将与大数据技术结合,进行高效处理,使数据更加直观、全面和精准。
2. 遥感技术的智能化升级传统遥感技术主要依靠人工解译卫星图像,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应用,遥感技术将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提高数据处理、实时监测和决策支持能力。
3. 遥感技术在微波领域的应用微波遥感技术能够穿透云层、雾霾等自然环境,对于海洋、地震等领域的监测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微波遥感技术将逐步应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
4. 新技术加速遥感应用高分辨率卫星、机载激光雷达、多光谱成像仪等新型遥感技术的不断涌现,将进一步提高遥感技术的分辨率、精度和可靠性,拓宽更多的遥感应用领域。
总之,遥感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大和深入,这为我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未来,遥感技术将在更多的领域和行业中发挥出其重要作用,同时也将在新技术、大数据等方面迎来新的变革和发展。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f6ed6f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2.png)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简介遥感科学与技术是研究地球表面信息获取、处理与应用的学科,近年来随着卫星技术的迅猛发展,遥感技术逐渐成为地球观测的重要方法。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广泛应用于地质、环境、农业、气象等领域。
在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就业领域1. 科研机构和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在科研机构或大学中从事科研工作,可以参与各类遥感技术研究项目,开展数据处理、图像分析和遥感应用等工作。
他们通常负责数据获取、处理和分析、研究成果的呈现与论文发表等。
2. 空间信息技术企业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
空间信息技术企业通常从事数字地图、遥感影像处理、遥感测绘、数字化城市建设等项目,在这些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主要负责研发、数据处理、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3. 环境保护和农业领域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和农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环境保护与管理、农业信息化等工作。
他们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环境污染、土地资源利用情况,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分析。
4. 气象预测和灾害监测机构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气象预测和灾害监测成为重要任务。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气象部门和灾害监测机构从事相关工作,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气象数据和灾害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准确的预测和监测服务。
就业优势1. 技术需求量大随着遥感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他们拥有较强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利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 薪资待遇较好遥感技术是高新技术领域,具备相关技术和知识的人才相对较少,因此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薪资待遇较好。
特别是在空间信息技术企业和一些研究机构,薪资水平更是吸引人。
3. 发展前景广阔遥感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前景广阔,包括资源环境监测、城市建设规划、农业信息化等方面。
遥感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发展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7a8c34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2.png)
遥感技术发展及其应用一、简介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
二、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遥感技术起源于二战期间的空中摄影侦察,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从最初的黑白摄影到多光谱、高光谱遥感,再到合成孔径雷达(SAR)和激光雷达遥感,遥感技术不断创新,为人类认识地球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三、遥感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遥感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包括卫星气象观测、雷达气象观测等,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气的实时监测,预警灾害、辅助天气预报等。
四、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农业资源调查、土壤监测、作物生长监测等,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农田的全面监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五、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包括城市扩展监测、土地利用规划等,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空间的立体化监测,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六、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包括大气污染监测、水质监测等,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环境的全方位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
七、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遥感技术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未来遥感技术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为各行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八、结论遥感技术作为一种现代高新技术,在气象、农业、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遥感技术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和发展分析摘要:经过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的范畴已经从当初的单一遥感技术发展到今天包括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在内的空间信息技术,逐渐深入到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与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发展与应用水平业已成为综合国力评价的重要标志之一。
了解掌握遥感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应用的发展,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行业前沿,更好的为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找到方向。
关键词:遥感RS 空间信息灾害监测卫星定位我国经过“八五”,“九五”的攻关研究,RS、GIS和GPS的综合配套发展能力开始形成,为3S走向实用奠定了基础。
在应用方面,3S技术已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尤其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和资源调查等方面,为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科学的宏观辅助决策信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在技术应用逐步由国家行为向产业行业的转化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对这些新技术的认同和采用,越来越多的部门,已经正在将这些技术摆上部门业务化应用的日程,成为主管部门执法或制定产业政策、规范及行业技术改造的重要依据之一。
遥感技术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上遥感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15年将人类带入一个多层。
立体。
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
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互协同,高、中、低分辩率互补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将能快速、及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分辩率、时间分辩率和光谱分辩率的对地观测海量数据。
遥感技术在应用中的发展一、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宏观信息信息获取上的应用建立基于遥感技术的国家级资源环境宏观信息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包括以中国1:25万土地利用数据为核心的国家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库,二个部级服务系统,三个省级示范系统及五个县级服务系统,珠江三角洲地区“4D”(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库DOQ,数字专题地图库DRG和数字专题信息DTI)技术系统以及全国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系统。
以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为核心的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包括30多种主要资源环境要素,且具有统计的数据标准、参数、数据格式与数据精度。
该库将每五年实现全面更新,东部主要地区每年更新。
两个部级服务系统是面向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开发的。
其中农业部以上述本底数据库为基础,针对华北地区有关缺少耕地的农情进行分析,直接支持了农业部的决策工作。
国家林业局的系统在本底数据库基础上,直接支持了国家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
三个省级示范系统,则是专为江苏、福建和安徽开发的,它们都包括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库、资源环境专题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库及1:10万(江苏、福建)和1:5万(安徽)土地利用数据库。
现三个省级示范系统已经开始为三省的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在珠江三角洲示范区建立的1:10万资源与环境“4D”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具有一年一度更新能力。
对珠江三角洲城市扩展、耕地减少和海岸带变化等资源热点问题提供年际动态数据及专题分析报告。
该技术已成功的应用到国家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该服务体系自建立起来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据不完全统计,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用户数现已达到200余个,用户涉及包括国家计委、农业部,水利部。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统计局、国家航天局以及总参等多个政府部门。
推广应用的省份包括江西、安徽、福建、湖北。
湖南、江西、贵州,山东,内蒙、新疆等。
特别是水利部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在九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全国1:10万比例尺的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工作,成果得到了水利部领导的一致好评。
国家环保总局拟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建设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此外,数据库直接支持了对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的监测工作。
国家有关部门已要求全面移植本底数据库的主要数据类型,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决策参考数据。
二、建立灾害遥感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灾害宏观动态监测系统、机载SAR数据实时传输系统、洪涝灾害测评估系统。
洪涝、干旱。
林火和雪灾的宏观动态监测与评估系统,已具备针对中国范围内发生的洪涝、干旱、林火和雪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宏观动态监测和成灾区的区域覆盖评估的能力;系统通过网络通信同其它子系统实现产品传送和数据共享,并以VSAT和INTERNET网络通信方式向应用部门提供防灾减灾信息服务。
机载SAR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实现了3米SAR图像的实时网络远程传输、地面接收和处理;它可以针对3米SAR图像进行7种功能的实时处理。
迄今为止,该业务运行系统已经在对中国发生的洪涝、干旱、林火和雪灾等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并准确地向国务院办公厅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提供了有关灾害发生情况的大量数据。
对突发性水灾,实现2天之内提供受淹范围及各类受淹土地面积等信息,一周之内提供包括受灾人口,受淹房屋等信息的详细评估报告。
全国旱情监测实现每10天上报一次旱情数据。
在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期间,中国主要遥感单位利用6颗卫星和3套航空遥感系统,对灾区进行5-7次覆盖,取得100多幅灾情图像,为灾情监测评估和灾后重建提供了科学数据。
目前该系统已经被纳入国家防汛指挥系统。
例如在汶川地震之后的几天内,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调动7架航摄飞机和6颗高分辨率雷达遥感卫星对灾区进行快速信息获取,以至在短短的半个月内为灾区抗灾各级政府和指挥部门提供了多达4万张灾区实时高分辨率地图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2791GB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方向:1、孕灾背景调查与研究研究表明,地质灾害的孕灾背景主要有如下8种因子:①时日降水量;②多年平均降水量;③地面坡度;④松散堆积物的厚度及分布;⑤构造发育程度(控制岩石破碎程度和稳定性);⑥植被发育状况;⑦岩土体结构(反映岩土体抗侵蚀、破碎的能力);⑧人类工程活动程度。
由于气象卫星可以实时监测降雨强度与降水量,陆地资源卫星不仅具有全面系统的调查地表地物的能力,其红外波段及微波波段还具有调查分析地下浅部地物特征的作用。
因此,在上述8种因子的孕灾背景中,第①与第②种因子可通过气象卫星与地面水文观测站予以调查统计,其它因子可通过陆地资源卫星并结合适当的实地踏勘资料得以查明。
利用遥感技术有效地调查研究地质灾害孕灾背景是地质灾害调查中最基础而又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2、地质灾害现状调查与区划地质灾害作为一种特殊的不良地质现象,无论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个体,还是由它们组合形成的灾害群体,在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形态、色调、影纹结构等均与周围背景存在一定的区别。
因此,对崩、滑、泥等地质灾害的规模、形态特征及孕育特征,均能从遥感影像上直接判读圈定。
由此,通过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可以对目标区域内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查明其分布、规模、形成原因、发育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危害性和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区划,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评价易发程度,为防治地质灾害隐患,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提供基础资料。
3、地质灾害动态监测与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是缓慢蠕动的地质体(如滑坡体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地质灾害体的蠕动速率是很小而且稳定的,当突然增大时预示着灾害的即将到来。
由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差分精度达毫米级,可以满足对蠕动灾体监测的精度要求。
因此,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全过程地进行地质灾害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有效地进行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甚至临报和警报。
4、灾情实时(准实时)调查与损失评估地质灾害的破坏包括人员与牲畜伤亡,村庄、工矿、交通干线、桥梁、水工建筑等财产损失以及土地、森林、水域等自然资源的毁坏。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灾害调查,除人员与牲畜伤亡难以统计外,对工程设施和自然资源的毁坏情况均可进行实时或准实时的调查与评估,为抢灾救灾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三、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1.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1)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全球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高达1000万吨,利用多光谱航片可对海面石油污染进行半定量分析,将彩色航片同步拍照与近红外片做的彩色密度分割图相比较,更精密地判断和解译信息,参照图片画出不同油膜厚度的大致分级图。
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图像,特别是数字密度分割图,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油量的分布情况。
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可把相差零点零几厚度的海面油膜区分出层次来,这有利于用航空遥感对海面油的扩散分布和半定量研究。
浓度大的地方是黄色,往外扩散的油膜变薄,呈黄紫混在一起的颜色,再往外扩散的油膜就更薄些呈紫色。
通过对污染发生后各天的气象卫星图像的对比分析,确定油膜的漂移方向,计算出其扩散速度和扩散面积。
(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对蓝紫光和红橙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我们就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推算出水体中的叶绿素分布情况。
赤潮区的海水光谱特征是藻类、泥沙和海水的复合光谱,另外有机或无机颗粒物也会吸收入射光,影响水体的透明度。
(3)通过遥感技术调查废水污染和泥沙污染废水的颜色与悬浮物性状千差万别,特征曲线上的反射峰位置和强度也不大一样,可以用多光谱合成图像进行监测。
水中悬浮泥沙的浓度和粒径增大,水体反射量也会相应增加,反射峰随之红移,定量判读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波段是0.65~0.85微米。
(4)应用红外扫描仪监测水体热污染应用红外扫描仪记录水体的热辐射能量,真实反映其温度差异。
在热红外图像上,热水温度高,辐射能量多,呈浅色调。
冷水和冰辐射能量少,呈深色调。
热排水口处通常呈白色羽流,利用光学技术和计算机对热图像作密度分割,根据少量的同步实测水温,画出水体等温线。
(5)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和水体沼泽化水体总体反射率较低,选择1.55~1.75微米波段的多时域影像可以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
沼泽化在时域图像上反映为水体面积缩小,从水体向边缘有规律变化,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植被特征。
2.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1)臭氧层臭氧层位于地球上空25~30千米的平流层中,对0.3米以下紫外区的电磁波有较大吸收,可用紫外波段来测定臭氧层的变化。
臭氧层在 2.74毫米处也有一个吸收带,可用频率为11083兆赫兹的地面微波辐射计来测定臭氧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
另外臭氧层会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升温,可使用红外波段来探测,如用7.75~13.3微米热红外探测器测定臭氧层的温度变化,参照浓度与温度的相关关系,推算出臭氧浓度的水平分布。
(2)大气气溶胶利用遥感图像可分析大气气溶胶的分布和含量,工业烟雾、火灾浓烟和大规模沙尘暴在遥感图像上都有清晰的图像,可以直接圈定其大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