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工程概论

合集下载

给水排水工程科学工程概论

给水排水工程科学工程概论

研究流体在管道中的输送规律,优化管道 设计和运行管理。
环境科学
生态水文学
研究水文循环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探讨水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
水环境化学
研究水体中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和行为,评估水环境质量 ,预测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
ABCD
土壤水文学
研究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预测土壤侵蚀和土地盐碱化 等环境问题。
维护水环境健康
给水排水工程在保障水质安全的同 时,也承担着污水治理和雨水排放 的任务,对于保护水环境、维护生 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给水排水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给水排水工程
古代的给水排水工程主要依靠自然条件和简易设施,如挖掘井水、 修建简易排水沟等。
近代给水排水工程
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近代给水排水工程逐渐兴起, 建设了大规模的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
微生物检测技术
发展微生物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灵敏 度和特异性,为水质监测和废水排放 提供技术支持。
给水排水工程实践案
05

城市给水工程案例
北京奥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供水保障工程
通过新建和改造供水设施,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和安全性,满足奥运会期间大量 用水需求。
上海市青草沙水源地工程
通过建设取水设施和输水管线,解决上海市供水水源问题,提高城市供水水质 和水量。
城市排水工程案例
北京市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工程
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再生水利用水平,改 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
通过扩建污水处理厂规模和改进处理工艺,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排放标准。
农村给水排水工程案例
河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给排水概论第五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给排水概论第五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5.3.3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1、外排水系统 (1)檐沟外排水
一般用于居住建筑,屋面面积比较 小的公共建筑和单跨工业建筑,屋面雨 水汇集到屋顶的檐沟里,然后流入雨落 管,沿雨落管排泄到地下管沟或排到地 面。
5.3.3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1、外排水系统 (2)天沟外排水
一般用于排除大型屋面的雨、雪水。 特别是多跨度的厂房屋面,多采用天沟外排水。 所谓天沟,是指屋面上在构造上形成的排水沟,接
居住区由于面积大,人口多,其给排水特点和城市给
排水类同,本节所述的给排水系统主要是针对居住小区和 居住组团的。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系统工程是在室内给排水管道和室
外市政给排水管道之间起衔接作用的室外管道工程,是一 项重要的住宅配套工作。
5.5.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工程
1、一般居住小区的给水 ➢ 一般居住小区的给水是以城市给水系统作为水源
1.单立管排水系统——多层建筑。 这是利用排水立管本身及其连接的横支管进行气流交换,不
单独设通气立管的系统。 2.双立管排水系统——多层和高层建筑。 排水和通气分别设置的管道系统。 3.三立管排水系统——多层高层建筑。
由一根排污水的立管、一根排废水的立管和一根通气管组成 。
双立管排水系统
单立管排水系统
5.5.1 居住小区概念 居住小区通常是指城镇居民住宅建筑区。按我国《城市
生活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民居住区分为三级: 1. 居住组团 这是最基本的居住区单元,一般占地在
10×104m2以下,住户介于300~800户之间,人口在 1000~3000人范围内。 2. 居住小区 由若干居住组团构成,占地在10×104m2~ 20×104m2之间,住户2000~3000户,人口在7000~13000 人之间。 3. 居住区 由若干居住小区组成。

给排水工程概述给水系统

给排水工程概述给水系统
根据污水、废水、降水径流汇集后的处置方式不同,合流制排水系统可分为 下列三种情况:
(1)泄式合流制 排水不加处理,就近泄入水体。此方式污染危害较大,目前一般不宜使用。
(2)全处理式合流制 将污水、雨水全部集中起来进行处理,处理后排放掉或者进行重复使用。此 方式污染性较小,但所需资金较多。
(3)截流式合流制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合流后一起排向沿河的截流干管。在截留干管 下游设置污水厂。晴天和初降雨时所有污水都排送到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 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当混合污水的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该部分混合 污水直接排入水体。 有部分混合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成为水体的污染源而使水体遭受污染。
第二节 排水系统
第一章 给排水工程概述
第二节 排水系统
三、排水系统体制及选择 (一)排水系统体制的形式 1.分流制排水系统 根据分流的程度不同分为以下两类: (1)完全分流制 完全分流制系统具有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 (2)不完全分流制
不完全分流制系统只具有污水排水系统,未建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沿天然地面、街道边沟、水渠等原有渠道系统排泄。
第二节 排水系统
第一章 给排水工程概述
三、排水系统体制及 选择 排水体制:对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和降水径流采取的汇 集方式。 (一)排水系统体制的形式
排水体制按汇流 方式可分为:分流制 和合流制。
1.分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
业废水和雨水分别采 取两套或两套以上各 自独立的排水系统进 行排除的方式。
7.若无污水处理厂,粪便污水与其它生活污水宜采用分流制。把粪便污水单独排 至室外化粪池中,经化粪处理后,再排人室外排水管网。这样,既可减小化粪池容积, 又能提高粪便污水的处理效果。若有污水处理厂,一般生活污水与粪便宜采用合流制。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复习总结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复习总结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复习总结一、基本概念及专业术语基本概念及基础知识:1、我国对水体流域污染治理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 ____ _ _制造业是给水排水事业的支柱产业;3、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4、在水的社会循环中,水与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可以说,水是生命的____ __ _;水是工业的____ ___氺是农业的;5、在水的社会循环中,给水是人类向大自然__ _ ___ ,排水是人类向大自然__ _ ___;6、天然水体中的杂质可分为__ __ ___和__ _ ____ 两类;7、天然水体中的胶体可以分为_____ _ _和__ _____两种胶体;8、作为给水水源,地下水可按其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9、由江河取水的城市,若水质受到上游城市或其他污染源的污染而不宜再饮用时,称作_____ __;10、地表水主要是指_____ __、_____ __、__ _____等水体里的水;11、通常地表水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有、和三种;12、城市给水管道系统设计用水量类型有、、13、通常城市给水系统中配水管网布置有和两种形式;14、城市给水管道主要有金属管材、、和等;15、给水排水工程三要素分别是____ ___、____ ___、____ ___;16、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有______ _、___ ____、____ ___;17、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有______ _和____ ___两种排水系统;18、城市排水体制分为______ _和____ ___两种基本形式;19、城市污水管道管段设计流量由_____ _、_____ __、_____ __三部分组成;20、通常水表的安装连接方式,如DN≤采用螺纹连接,如DN>采用法兰连接;21、在生活水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的____ ___及____ ___对饮用水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22、在城市自来水厂常规处理工艺中,混凝包括和两个阶段;23、水处理中,按照所交换的离子种类,离子交换剂可分为和两大类;24、在水处理中,常用的吸附剂有、等;25、在城市给水厂中的泵站通常包括____ ___和_____ __;26、水的生物处理法按照是否供氧分为_____ __和_____ __两种;27、建筑排水系统按排除污、废水的类别可分为生活排水系统、_____ __、____ _ 三种类型;28、建筑给水系统根据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_____ __和______ _三种类型;29、在城市污水厂常规处理工艺中的沉淀池通常包括和;30、厌氧消化科分为和两个阶段。

给排水工程概论.doc

给排水工程概论.doc

名词解释1.水的自然循环:是指各种水体受太阳能的作用,不断地进行相互转换和周期性的循环过环程。

2.水的社会循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要求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这些生产和生活用水经过使用后,混入了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质,成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他们被开放出来,经过一定的处理过程,去除污染物质后最终由要流入天然水体,这样水在人类社会中又称为一个局部的循环体系---水的社会循环。

3.中水道技术:城市生活污水回用于公共设施,城市工业废水回用于城市公共设施。

4.水体的自净能力:在水的社会循环中,用过的水中常含有许多废弃物,一般天然水体都是一个生态系统,对排入的废弃物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称为水体的自净能力。

5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用于开采和集取地下水的取水构筑物主要有各种类型的管径,水平集水管和涔渠大口井复合井辅散井等6.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用于开采和集取地表水构筑物,主要有固定式取水构筑物,移动式取水构筑物和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构筑物。

7.给水管道系统:一级泵站、清水池、二级泵站、配水管网、水塔或高位水池,输水管,统称给水管道系统。

8.排水系统:将城市污(废)水和降水按要求进行收集,处理和排放的工程称为排水系统。

9.经济管径:求一定年限t(称投资偿还期)内,管网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称为经济流速),以此来确定管径,称为经济管径。

10.排水体制:是指一个地区内收集和输送废水的方式,简称排水体制(制度)11.截流倍数:是指通过溢流井上游转输至溢流井下游管段的雨水量与晴天的城市污水量之比。

12.水质指标:是指水质的特性,可分为水的物理水质指标,水的化学水质指标和水的生物水质指标。

13.混凝:指水中难以沉降的颗粒相互聚合增加直到能自然沉降或通过过滤分离。

14.絮凝:加的是链状构造的高分子物质,投入水中使水中难以沉降的颗粒相互聚合增大,直到能自然沉淀或通过过滤分离。

15.曝气:使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使空气中的组分转移到水中或使水中溶解性气体散发到空气中。

2给水排水系统概论

2给水排水系统概论

2给水排水系统概论给水排水系统是供水和排水设备的有机组合,将水源引入建筑物并分发给各个点位,同时将废水排出建筑并送入下水道或处理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给水排水系统的概念、组成、分类及设计要点。

一、概念给水排水系统是指为满足建筑物内用户对水的需要而建立的水供应和废水排放的系统。

它包括供水管道、水泵、水箱、水表、阀门以及排水管道、污水处理设备等部分。

二、组成1.给水系统组成(1)水源:公共供水系统或私人水源。

(2)给水管道:将水源引入建筑物,通过水泵进行供水。

(3)水泵:负责将水源压力送入建筑物内供水管道。

(4)水箱:储存供水,平衡供水压力。

(5)水表:计量供水量,为用户收取水费。

(6)阀门:控制供水管道的通闭和流量控制。

(7)用户终端:如水龙头、洗衣机等。

2.排水系统组成(1)盲管系统:将废水从建筑物内直接排入下水道。

(2)抽水系统:当建筑物底部低于下水道时,通过污水提升泵将废水抽至下水道。

(3)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污水收集、沉淀、厌氧处理和气体处理等环节,以实现废水的净化。

(4)排水管道:将废水从建筑物引导到下水道或处理设备。

(5)人工排水:如卫生间、厨房、洗衣房的下水道。

三、分类1.按用途分类(1)生活给水:用于日常饮用、洗涤、冲洗等。

(2)消防给水:用于消防灭火系统。

(3)工业用水:用于工业生产和冷却等用途。

2.按供水方式分类(1)直接供水:供水直接由水源进入建筑物。

(2)间接供水:供水先经水箱储存,再分配到各个用户。

3.按水源分类(1)自来水系统:直接从公共供水系统获取水源。

(2)非自来水系统:使用私人水源,如井水或天然水源。

四、设计要点1.水压保护:对供水管道进行合理布置和设计,以确保水压稳定,避免高低压区域。

2.供水量合理规划: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户数量,合理预测和设计供水量。

3.防火要求: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需满足建筑的防火要求,如供水稳定、消防栓设置等。

4.防止二次污染:在给水管道设计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

给水排水工程概述(ppt 42张)

给水排水工程概述(ppt 42张)
给 水 系 统 的 分 类 1.生活给 水系统
1.供给人们饮用、盥洗、洗涤、沐浴、烹饪等生活用水。其水 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
2.生产给 2.供给生产设备冷却、原料和产品的洗涤,以及各类产品制造过 程中所需的生产用水。生产用水应根据工艺要求,提供所需的 水系统
水质、水量和水压。
3.消防给 3.供给各类消防设备灭火用水。消防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 水系统 须按照建筑防火规范保证供给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城市给水-系统分类6
5.循环和循序给水系统:循环系统是指使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循 环使用,只从水源取得少量循环时损耗的水,这种系统采用较多。 循序系统是在车间之间或工厂之间,根据水质重复利用的原理,水 源水先在某车间或工厂使用,用过的水又到其他车间或工厂应用, 或经冷却、沉淀等处理后再循序使用,这种系统不能普遍应用,原 因是水质较难符合循序使用的要求。当城市工业区中某些生产企业 生产过程所排放的废水水质尚好,适当净化还可循环使用,或循序 供其它工厂生产使用,无异这是一种节水给水系统。 6.区域给水系统:这是一种统一从沿河城市的上游取水,经水质 净化后,用输、配管道送给沿该河诸多城市使用,是一种区域性供 水系统。这种系统因水源免受城市排水污染,水源水质是稳定的, 但开发需要投资大。
城市给水-系统分类3
2.分质给水系统:当一座城市或大型厂矿企业的用水,因生产性质 对水质要求不同,特别对用水大户,其对水质的要求低于生活用水 标准,则适宜采用分质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既可以是同一水 源,经过不同的处理,以不同的水质和压力供应工业和生活用水, 也可以是不同的水源,例如地面水经沉淀后供工业生产用水,地下
4.各类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的配水 龙头和生产、消防等用水设备。
5.管道系统中调节水量、水压,控 制水流方向,以及关断水流,便于管 道、仪表和设备检修的各类阀门。 6.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能满足建筑 用水要求,或要求供水压力稳定、确保供水安 全可靠时,应根据需要,在给水系统中设置水 泵、气压给水设备和水池、水箱等增压、贮水 设备。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件第2章(中)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件第2章(中)

《给水排水工程概论》课件
2.4.1 给水管道系统设计内容、方法和要求
• 1.输水管渠、配水管网的布置与定线 • 2.设计用水量计算 • 3. 初步确定管道管径 • 4. 管网水力计算 • 5. 确定水泵扬程和水塔高度 • 6. 水量调节构筑物(清水池、水塔)容积计算
《给水排水工程概论》课件
2.4.1 给水管道系统设计内容、方法和要求
(6) 环绕式: 沿四周布置主干管, 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 送往污水厂集中处理, 这样由分散式发展成 环绕式布置。
1 2
3
4
5
6 河
1.城市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主干管 5.污水厂 6.出水口
《给水排水工程概论》课件
2.4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设计内容、 方法和要求
• 2.4.1 给水管道系统设计内容、方法和要求 • 2.4.2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内容、方法和要求
• 4.管径计算
– 管径应按管段计算流量确定:
D 4q
v
– 流速要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来考虑:
• 技术方面: 最大流速(2.5-3m/s)和最小流速(0.6m/s)
• 经济方面: 经济管径和经济流速
《给水排水工程概论》课件
2.4.1 给水管道系统设计内容、方法和要求
• 5.水头损失计算
– 在给水管网计算中,主要考虑沿程水头损失, 忽略局部水头损失。
居住区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
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2 污水设计流量的确定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1、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Q1
=
n 24
N KZ ×3600
式中:Q1——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 n——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L/(d.人)),按《室 外排水设计规范》选用,欧洲的典型值为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概论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概论

城市给⽔排⽔⼯程概论第⼀章给⽔排⽔场站⼯程结构与特点第⼀节场站⼯程结构与施⼯⽅法⼀、给⽔排⽔场站⼯程结构特点(⼀)场站构筑物的构成1.⽔处理(含调蓄)构筑物,是指按⽔处理⼯艺设计的构筑物。

给⽔处理构筑物包括配⽔井、药剂间、混凝沉淀池、澄清池、过滤池、反应池、吸滤池、清⽔池、⼆级泵站等;污⽔处理构筑物包括⽔闸井、进⽔泵房、格筛间、沉砂池、初沉淀池、⼆次沉淀池、曝⽓池、氧化沟、⽣物塘、消化池、沼⽓储罐等。

2.⼯艺附属构筑物:是指主体结构的⾛道平台、梯道、设备基础、导流墙(槽)、⽀架、盖板、栏杆等细部结构的⼯程。

各类⼯艺井(如吸⽓井、泄空井、浮渣井)管廊桥架、闸槽、⽔槽、堰⼝、穿孔、孔⼝等。

3.附属构筑物,分为⽣产辅助性建筑物和⽣活辅助性建筑物。

⽣产辅助建筑物是指各项机电设备的建筑⼚房如⿎风机房、污泥脱⽔机房、发电机房、变配电设备房及化验室、控制室、仓库、料场等;⽣活辅助性建筑物包括综合办公楼、⾷堂、浴室、职⼯宿舍等;4.配套⼯程:指为⽔处理⼚⽣产及管理服务的配套⼯程:包括⼚区道路、⼚区给排⽔、照明、绿化等⼯程;5.⼯艺管线:指⽔处理构筑物之间,⽔处理构筑物与机房之间的各种连接管线:包括进⽔管、出⽔管、污⽔管、给⽔管、回⽤⽔管、污泥管、出⽔压⼒管、空⽓管、热⼒管、沼⽓管、投药管线等。

(⼆)构筑物结构形式与特点1.⽔处理(调蓄)构筑物和泵房多采⽤地下或半地下钢筋混凝⼟结构,特点是构件断⾯较薄,属于薄板或薄壳性结构,配筋率较⾼,具有较⾼的抗渗性和良好的整体性要求,少数构筑物次⽤⼟膜结构如稳定塘等,⾯积⼤且具有⼀定深度,抗渗性要求较⾼。

2.⼯艺辅助构筑物多数采⽤钢筋混凝⼟结构,特点是结构断⾯较薄,构件尺⼨要求精确;少数采⽤钢结构预制,现场安装,如出⽔堰等。

3.辅助性建筑物视具体需要采⽤钢筋混凝⼟结构或砖砌结构,符合房建⼯程结构要求;4.配套的市政公⽤⼯程结构符合相关专业结构与性能要求;5.⼯艺管线中给排⽔管道越来越多才哦你个⽔流性能好、抗腐蚀性⾼、抗地层变位性好的PE管、球墨铸铁管等新型管材。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概论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概论
根据排水系统所接受的废水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废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类。
①生活污水主要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 主要来自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公共建筑、工业企业的生活间等; 含有大量有机和无机物、病原微生物等。
②工业废水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水。 主要来自各车间或矿场; 由于工业企业的生产类别、生产工艺、使用的原材料以及用水的成分不同,工业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变化较大。 按照污染程度不同,可分为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
给水管网系统主要有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和不同输水方式的给水管网系统三种类型。
01
整个给水区域(如城镇)的生活、生产、消防等多项用水均以同一水压和水质、用统一的管网系统供给各个用户。
02
用于地形起伏不大、用户较为集中,且各用户对水质、水压要求相差不大的城镇和工业企业的给水系统。个别用户对水质水压有特殊要求时,进行单独处理。
2、排水体制选择的原则
排水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条件等,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全面规划,考虑远期发展,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而定。
3、排水体制的选择
各种排水体制之间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只能说某一区域或城镇在某一时期更适合采用哪种排水体制!!
根据废水汇集后的处置方式不同,又可分为: 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完全合流制排水系统。
1、合流制排水系统
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01
管道系统的布置就近坡向水体,分若干排出口,混合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老城区、经济欠发达地区)
02
无处理设施,运行成本低;
03
环境卫生和水体污染问题;

给水排水工程概论 3.1~3.3

给水排水工程概论  3.1~3.3

特点:分散性、连通性、传输性、扩展性、隐蔽性、 事故多、投资大、改扩建频繁、运行管理复杂等。
§3.2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3.2.1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组成:
(1)输水管渠 输水管渠是将原水送到水厂的管渠和将清
水输送到配水管网的管渠。 (2)配水管网 管网则是将处理后的水送到各个给水区的 全部管道。 (3)泵站 用以将所需水量提升到要求的高度,可分抽取
4.输水管渠布置
水源到水厂——浑水输水管;
水厂到管网——清水输水管;
特点:沿线不接用户,管中流量不变。
定线、布置要求:
(1)保证不间断供水
(2)尽量使管线最短
采用双管线或设蓄水池
(3)尽量避开障碍物、地质不良地区,不占、少 占良田,尽量沿道路敷设
(4)充分利用地形,优先重力输水
3.3.2.远距离引水工程
居住区 3 1 2 工厂
6 5
4
3.配水管网的布置形式
配水管网包括:干管、分配管、接户管。 布置形式:(1)树状网-供水安全性差,用于小城镇 (2)环状网-供水可靠,适用于大中城市 布置原则:※ 管线遍布整个用水区
※供水安全可靠
※以最短距离供水 ※保留发展余地 ※沿(规划)道路敷设 ※尽量避免敷设在高级路面下
算、提升泵站的设置等等。
1.排水管网系统规划的主要原则 (1)保证城市排水通畅;尽量以最短的距离迅速将 雨、污水排出 (2)考虑排水现状,充分发挥已有排水设施的作用 (3)管渠施工和管理方便 (4)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
2、排水体制 ※污水的分类: 生活污水-人们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水。 城市污水 工业废水-工业生产中排出来的废水。 (混合污水) 降水-雨水、冰雪融化水。——通称雨水。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1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论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1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论
25
• 2)水源的影响 • 水源选择是给水工程中的首要任务,必须认真调查反复研究,制定各种方案详细比较,务必
使选择的水源水量充沛、水质优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应根据城市建设近、远期的规划 要求,水文地质情况和取水点及其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地方病的发病情况等因素,选定水 质、水量及卫生防护方面均较理想的水源。 • 选择水源的先后次序,一般按经济技术条件决定。如果不同水源的水量均能保持相同的水平 时,则先后次序可以是:地下水;流量未经调节的河水;湖水;流量经过调节的河水。
• 1.2 室外给水排水系统的作用与构成
3
•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是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就是为城镇提供足够 数量并符合一定水质标准的水;同时,把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使用后的污(废)水汇 集并输送到适当地点进行净化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后,或重复使用,或灌溉农田, 或排入水体。图1.1是室外给水排水系统示意图,通过图1.1可以了解室外给水排水系统 的基本构成。
17
图1.5 水厂平面布置图
18
• 3)输配水工程 • 输配水工程的作用,是如何把净化后的水输送到用水地区并分配到各用水点。 • 输配水工程通常包括输水管道、配水管网以及调节构筑物等。 • 输水管是把净水厂和配水管网联系起来的管道,其特点是只输水而不配水,沿线无流
量分出。允许间断供水的给水工程或多水源供水的给水工程一般只设一条输水管;不 允许间断供水的给水工程一般应设2条或2条以上的输水管。有条件时,输水管最好沿 现有道路或规划道路敷设,并应尽量避免穿越河谷、山脊、沼泽、重要铁道及易受洪 水淹没的地区。
19
• 配水管网的任务是将输水管送来的水分配到用户。它是根据用水地区的地形及最大用 水户分布情况并结合城镇规划进行布置。配水干管的路线应通过水量较大的地区,并 以最短的距离向最大用户供水。在城镇规划设计中,应把最大用户置于管网之始端, 以减小配水管的管径而降低工程造价。配水管网应均匀地布置在整个用水地区,其形 式有环状与枝状2种。一般情况下,宜布置成环状管网。

给水排水系统概论

给水排水系统概论
常用有机物指标: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 总有机碳需氧量(简称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
一般化学指标 毒性不大但危害较大的一类化学物 质,如铁、锰、铜等;毒性危害都不大的一类化学 物质,如游离二氧化碳、溶解氧等。
pH无量纲。
第十页,共130页。
(4)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指水中各种微生物可能的数量或经过培养形
第十九页,共130页。
《海水水质标准》将海域划分为四类,规定了各类 水体标准值共35项。 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 危海洋生物(hǎiyángshēngwù)保护区; 第二类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 水的海上运动和娱乐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 用水区; 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
第七页,共130页。
(3)化学指标
化学指标指反映水中化学要素的指标,主要有化
学性质指标、硬度(yìngdù)、营养盐、有机物指标和
一般化学指标。理论上,毒理指标也是化学指标,由
于危害大,通常单列。
第八页,共130页。
化学性质指标 反映(fǎnyìng)水基本化学性质的指标, 主要有pH、碱度、氯离子等。
第十八页,共130页。
《地下水质量标准》将地下水质量划分(huà fēn)为五 类,规定了各类水质标准值共39项。 I类、Ⅱ类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和天然 背景值,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 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 业用水,适当处理后也可作生活饮用水; V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第十三页,共130页。

给水排水工程概论 2

给水排水工程概论  2

二、移动式取水构筑物
移动式取水构筑物分为浮船式和缆车式。
1.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组成:船体、水泵机组、压水管、联络管和输水管 优点:投资少、建设快、易于施工(无复杂的水下工 程)、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经常取得合沙量 少的表层水等。在我国西南、中南等地区应用较广泛。 缺点:河流水位涨落时,需要移动船位,阶梯式连接 时尚需拆换接头以致短时停止供水,操作管理麻烦; 浮船还要受到水流、风浪、航运等的影响,安全可靠 性较差。
分建式
2.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是由泵房、进水间(或称 之为集水间或集水井)、进水管(即自流管或虹 吸管或直接吸水管)和取水头部等部分组成。 当河床稳定,河岸较平坦,枯水期主流离 岸较远,岸边水深不够或水质不好,而河中又 具有足够水探或较好水质时,适宜采用河床式 取水构筑物。
3.斗槽式取水构筑物
产品用水、工艺 用水、冷却用水
农业 灌溉
良 性 循 环


水 工 程 工 作 者 的 主 要 任 务
收 集
处 理
处 置
§
2.2 中国水资源状况
2.2.1 我国水资源概况
降水是我国地表径流的主要来源。我国的年降水
总量为6.1889万亿m3。但是大部分又重新蒸发。
全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8124万亿m3 。
2.3.4 水源开发
1. 远距离输水和跨流域调水 2. 污水再生回用和污水资源化 3. 雨水 4. 海水和苦咸水
亩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0%。 从人均、亩均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的缺水大国。 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3000亿元。
2.地区分布特点
南多、北少;东南多、西北少。且相差悬殊: 南方四片:人多(占53.6%)、地少(占35.2 %)、经济发达(GDP占55.5%)、水资源丰富 (占81%) 北方片:人多(占44.3%)、地少(占59.2%)、 经济相对发达(GDP占42.8%)、水资源短缺 (占14.7%) 全国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黄河、海河、淮河流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排水系统 污水处理厂 雨水排水系统 城区防洪 农业水工程
1.5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基本内容
水源 取水构筑物 一级泵站
给水处理厂
二级泵站
输配水系统
建筑给水管网 建筑排水管网
用水设备
城市污水管网 污水泵站 污水处理厂
城市雨水管网 水体
水体
城市给水系统 建筑给排水系统
城市排水系统
1.6 21世纪的朝阳产业——水工业
陆地上可供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江河、 湖沼以及部分储存在地下的淡水资源, 即“可利用的水资源。
水资源:一定区域内逐年可以恢复更新 的淡水量。
2、水资源的特征性
1)、流动性与溶解性 2)、再生性与有限性 3)、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性 4)、社会性与商品性
2.1.2、地球上的水资源
1、地球上的总水量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km2,其中海洋
水工业的概念: 水经采集、生产、加工、供应、销售、
回收、再生,最后回归自然。 城市水工程学科是水工业的主干学科。
水工业的组成
运营业 工程建设业 设备制造业 知识产业
第二章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水资源 水的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 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面积为3.61亿km2,严格地讲,地球是一 个水球。
海洋、咸水湖等咸水为14.21亿km3 ,占 97.3%。
淡水0.39 亿km3 ,占2.7%。其中有 77.2%储存在极地和冰川中。
2、淡水资源
液态淡水 固态淡水:占全球淡水资源量的70%。 气态淡水
3、径流资源
世界水资源量指全球河流入海径流量。
我国给水排水学科发展的几个历史过程 1、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成立了给水排水工
程学科。 特点:主要解决城市用水量问题与排水量问题 2、建国后的前30年,我国实行“先生产、后
生活”的方针,给水排水被纳入生活类。 特点:发展缓慢,大大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3、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快速发 展,人们对水的需求成倍的增长。
节水、提高用水效率、杜绝浪费,是缓解水资 源危机的首要任务。
2、多渠道开源 城市污水回用于农业灌溉 推行高效节水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 大量发展海水利用 充分利用雨水
远距离调水
1.4 水的社会循环的工程设施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取水工程 水泵站 给水处理厂 调贮构筑物 输配水系统 建筑水工程 工业水工程
1.2 水的循环
水的自然循环
水的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
1.2.1 水的自然循环


雨雪
太阳 蒸腾
地表径流 河湖
蒸发 蒸腾
植被
地下渗流
冰雪
1.2.2 水的社会循环
水体
给水




城市
工业
农业






新陈代谢
生活商业 产品用水、
灌溉
用水工艺、
冷却用水等
废水
收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处理
处置
水的社会循环:人们为了生活和生产的 需要,由天然水体取水,经适当处理后, 供人们生活和生产使用,用过的水又排 回天然水体。
处置
1.3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用水存在的问题。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水的社会循环的工程设施。
1.3.1 目前,我国用水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效率不高。 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约为0.45,发达国家
为 0.7甚至0.8 工业用水: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30%~40%,
1.2.3 水的良性社会循环与水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一、水的良性社会循环 水体的自净 水的良性社会循环:对城市污水和工业
废水进行处理,使其排入水体不会造成 污染,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水体
给水




城市
工业
农业






新陈代谢
生活商业 产品用水、
灌溉
用水工艺、
冷却用水等
废水
收集
处理
的平衡,而且使水体水质不断更新。 d、对全球环境的结构和环境的演变有着深刻
的作用和影响。
2、水的社会循环
2.3 中国水资源状况
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社会因素
一、中国的水资源概况
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中只有44%形成地表径流。 降水量=河川径流量+总蒸发量+地下潜流量 水资源总量=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
甚至更低,而发达国家为75%~85%。 2、用水大量浪费 生活用水:跑、冒、滴、漏严重,15%~25%
1.3.2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1、节水:提高用水效率
节水农业
节水工业
杜绝浪费
节水的优点:
可减少从天然水体的取水量,缓解水资源危机
减少供水和给水处理费用
减少排水和污、废水的处理费用
4、海水资源及水能资源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海洋水占地 球上总水量的97%。
2.2水的循环
1、水的自然循环
1)水循环

太阳
云 雨雪
蒸腾
蒸发 蒸腾
地表径流 植被
河湖
地下渗流
冰雪
2)水循环的基本特点
a、从全球角度看,水循环过程中的总水量是 平衡的。总蒸发量=总降水量;
b、海洋上的总蒸发量>海洋上的总降水量。 c、水循环不仅维持着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水量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
主讲:赵群英
第1章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水工 业
“给水排水工程”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关 系
水的循环 水的良性社会循环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水的社会循环的工程设施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基本内容 21世纪的朝阳产业——水工业
1.1 “给水排水工程”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 关系
2.1 水资源
2.1.1水资源的含义与特性
1、水资源的含义
广义:地球上所有的水。
狭义: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可被人类直接
开发利用的水。
技术上可行,经济
上合理,不影响地
球生态,水质达到 一定的标准
自然界的水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时才被称 为水资源
1、可使用性 2、可获得性 3、天然性
水资源: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 够获得的、并可作为人类生产资料的天 然资源
特点:污染治理滞后,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依旧发展缓慢。
4、80年代后期,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达 到危机的程度,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 要制约因素。
特点: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不仅在水量方面有了 相应发展。解决水质问题成为主要矛盾。给水 排水工程学科有了质的飞跃。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给水排水工程 专业的新命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