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与个性倾向性【精选PPT】

合集下载

第八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第八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11
我们害怕孤独
居住在拥挤而嘈杂的人群中 的人们,常常会希望自己能拥有 一方安静的、属于他个人的独有 空间,不要受任何人的打搅。 为此,人们设计了可以随时 开关的门窗、可以上锁的抽屉或 箱子。甚至有许多人还幻想着有 一天能退隐到深山幽谷中,过与 世无争的“隐士”生活。 问题是,这样的生活真的能 给我们带来快乐吗?
1.2.4 社会制约性和生物制约性
个性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相 互作用的结果 “天性-教养”问题 狼孩的例子
6
1.3 个性的结构
1.3.1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与基本原因 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观为指导的动 力系统 成分: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需要必须在强度上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成为动机,并能人们作 出某种行为
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诱因 外部诱因形成拉力
正诱因:(美味的食物) 负诱因:(变味的食物)
36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1)动机与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通过观察个体的活动可以推测其动机的性质和水 平。根据个体活动的对象可以推测其动机的内容; 根据其活动的显著性可以推测其动机的强度。 (2)动机与行为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一方面,具有相同动机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 反应;另一方面,具有相同行为反应的人则可能有 不同的动机。 同一个人行为动机有可能有多种; 良好的动机不一定有良好的结果,“好心 办坏事”。
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侯老伯的“怪病”。
社会发展与需要的变化
思考:他们各自的主导性需要是什么?
2.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3.2 对需要层次论的评价
进步性 体现了需要的多样性和人与动物的差别 指出需要具有层次和发展过程,且是递进式发展的 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 局限性 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忽略了社会价值 其需要层次发展模式并不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现实中不乏需要层次的逾越性满足 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 需要层次划分比较模糊,理论缺乏实证支持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PPT课件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PPT课件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追求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表现为个人特有 潜能的极度发挥,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
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进一步解释
测测你的人格自我实现
对下面的陈述,按以下标准选择与你最符合的分数: 1=不同意 2=比较不同意 3=比较同意 4=同意 1、我不为自己的情绪特征感到丢脸。 2、我觉得我必须做别人期望我做的事情。 3、我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可信的。 4、我觉得可以对所爱的人发脾气。 5、别人应该赞赏我做的事情。 6、我不能接受自己的弱点。 7、我能够赞许、喜欢他人。 8、我害怕失败。 9、我不愿意分析那些复杂问题并把它们简化
实验:猴子的好奇心 在人类幼儿身上,好奇探究行为非常明显。
交往需要:人类是群集动物,无论种系发展还 是个体生存,都依存于群体生活。 斯坦利沙赫特假设:高度恐惧者比低度恐惧者 更愿意合群。 补充:合群动机是学习的结果。排行与合群倾 向有关。 阿尔诺夫和津巴德:合群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 个体内部状态的反应,人们在感到害怕时在他 人那里寻求帮助,在焦虑时则避开人群,高度 焦虑者倾向于孤独。
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
任何需要都有明确的对象。
一般的需要有周期性,周而复始。
需要随社会历史的进步不断发展。
人的需要的特征:对象性、阶段性、社会制约性、
独特性。
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它在人的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中起重 要作用:
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需要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
交际性
15.24
14.60
性格的概念 性格的结构
性格(character)一词,来源于希腊语 “charakter”, 原意是特征、标志、属 性。
心理学中,性格指由人对现实的稳定的 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心理学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概述

心理学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概述

8
• (4)尊重的需要
• 马斯洛把尊重的需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来自自身的对 于实力、成就、胜任感、自信、独立等的期望,这是自尊 的需要;第二是对于地位、声誉、名望、赞赏等的愿望, 这是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
• (5)自我实现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充分发挥自己
的潜能,成为所期望的人物的倾向。
– ①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 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形曲线关系。中
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 ③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
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 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1 6
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 生理性需要:指个体维持生存和繁衍种族的需要。 – 社会性需要: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
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 (二)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4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马斯洛的生平
亚伯拉罕·马斯洛(Maslow,1908—1970)是人本主义 心理学最主要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父母是从俄国移居美国 的犹太人。 1951年马斯洛应邀担任布兰迪斯大学心理学系 教授兼系主任。在此期间,他开始对健康人或自我实现者 的心理进行研究,出版了《动机与人格》(1954)和《存在 心理学探索》(1962)。这两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奠定了人 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967年,马斯洛被推选为美国 心理学协会主席。1970年,因心脏病去世。
2 5
(五)认知理论
• 1、期待价值理论
– 这是早期的一种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 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个性及其倾向性

个性及其倾向性

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古代已具雏形
朱载堉(明)《十不足》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 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楼房并大厦,床前 缺少美娇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人前无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数 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 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量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 棋下,又问那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 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还嫌低。
第一节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的概述
个性一词的来源:Personality源于古希腊的词 persona,原意为希腊戏剧中的演员所戴的面具。 人物角色不同,演员所戴的面具不同。心理学 中沿用这个词,但包含两个意思:
(1)外在的人格品质:可以观察的自我,“面 具”。 (2)内在的人格特征:面具背后的真实自我。
5、尊重自己的行为和价值标准,成为自主的人, 不受文化和环境束缚; 6、不墨守成规,有首创性; 7、尊重他人的独特性; 8、灵感的频度较多; 9、相信新生事物具有无比的生命力;
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马斯洛 )
10、把助人当作是个人应尽的义务; 11、有与人合作的愿望; 12、有良好的心境和幽默感; 13、有强烈的道德感,他们的行为以理性和逻辑 为依据; 14、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 题。
(三)动机与目的
动机和目的是有区别的: ( 1 )目的是人期望在活动中达到的结果,而动机是 人达到目的的主观动力; ( 2 )活动动机往往比活动目的更内在、更隐蔽、更 有力,是更强烈的动力因素; ( 3 )目的相同,动机可能不同;动机相同,目的可 能不同。
动机和目的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1)动机和目的常表现出一致性,行动所要达到的 目标和结果也是行动的动机; (2)动机和目的相互转化,动机导向目标,而目 标行动本身又是活动的动机,它使人的行动继续 下去。

心理学第八章个性倾向性 教学课件

心理学第八章个性倾向性 教学课件
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 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动力作用
1. 激活功能
动机的激活功能表现在动机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
2. 指向功能
动机与需要的一个根本不同就是,需要是有机体因缺乏而产生的主观 状态,这种主观状态是一种无目标状态。
3. 维持和调整功能
当个体的某种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 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三)动机的分类
1. 根据动机的引 发原因分类
3. 根据动机 的起源分类
2. 根据动机在活动 中所起的作用分类
4. 根据动机行为与目 标远近的关系分类
资料链接
神经性厌食症:节食不当的严重后果
神经性厌食症是由节食不当所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如没有其他生理上的原因,仅仅 由于患者厌恶进食而导致正常体重骤然下降25%者,即被视为厌食症的症状。厌食症情况严 重时,个体可因为拒绝进食而使正常体重下降50% 以上,进而导致生命的危险。厌食症的 主要症状除体重急剧下降外,患者对食物极度厌恶,先是忍着饥饿不吃食物,后来变成在食 物面前也不觉得饥饿,甚至在听别人的劝告而进食之后,患者还会以自行引导的方式将吃下 的食物吐出来。到这一地步,患者已由厌恶食物变为恐惧食物。
资料链接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维持体内的平衡状态不能只靠自动装置来解决。当需要推动人去活动, 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人的动机。例如,人在感到热时,会 寻找比较凉爽的地方;人在感到饥饿时,会去寻找食物;人在感到口渴时, 会去寻找水源。这些时候,需要就成为人活动的动机。需要作为人的积极性 的重要源泉,它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特别拓展
克服学习动机不足的方法 (1)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培养求知欲。 (2)丰富自己的生活,培养好奇心。 (3)通过尝试而激发兴趣,首先,动手操作能够启迪我们积极思考。 其次,要积极主动地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4)培养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稳定性往往能使人发现别人未能发现 的东西,掌握别人难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5)要感兴趣地去学好每一门课。你对某一门课不感兴趣,那就请你 坐下来,充满兴趣地想象这门课是非常有趣的,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学习这门 课,并设想在这门课中一定能获得无穷的乐趣。

第八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第八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第八章个性与个性倾向性本章要点:1、个性的概念以及组成2、需要的概念以及需要层次理论3、动机的概念及其动机的功能4、动机与需要的关系5、动机与活动效率6、学习兴趣的培养个性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教师学习个性理论,掌握学生个性心理的特点,有助于因材实施,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一节个性的概述一、个性的概念个性一词是从英文“personality”翻译过来的,亦可译为人格。

最初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是指古希腊戏剧中演员所戴的面具。

所谓面具就是演戏时应剧情需要所戴的或化妆的脸谱,用来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就如我国京剧有大花脸、小花脸等各种脸谱一样,用来表现各种性格和角色。

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个性。

其中包括了两个意思:一是引申为一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时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是个性所具有的“外壳”,它表现出一个人外在的个性品质。

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心理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个性的内在特征。

在心理学中,一般认为,个性是个人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体现了一个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是作为“人”的概念而抽象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个有自己的思想情趣和行为风格的活生生的人具体存在的。

人与人之间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是不存在的。

每一个具体的人,由于他从先天遗传所获得的天赋素质和生理条件的不同,以及他在后天环境中所具有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就会在他所进行的心理活动中表现出种种显著不同的个人倾向和特点。

这些稳定而不同于他人的特点模式,使人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人由表及里的,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特性,这就是个性。

个性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人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还是人们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

第十一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十一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二)外在诱因
凡能引起个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均称为诱因。
第三节 动机的概述
三、动机的种类
(一)根据动机的起源
生理性动机
社会行动机
(二)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
高尚的动机
卑劣的动机
第三节 动机的概述
三、动机的种类
(三)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
长远的、概括的动机
短暂的、具体的动机
(四)根据在复杂活动中动机的不同作用
(一)核心思想
动机的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动机行为是以一系
列的预期、判断、选择,并朝向目标的认知为基
础的。
第四节 动机的理论
三、动机的认知理论
(二)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
主张认知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是托尔曼
(E.C.Tolman,1886—1959)和勒温。后期
有海德、韦纳等。
第四节 动机的理论
三、动机的认知理论
个人的需要和自我实现是不可取的。
它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
第三节 动机的概述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
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二)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和调节功能
第三节 动机的概述
二、动机产生的条件
(一)内在需要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生殖、合群性、自卑、建设等(McDougall,1926)。
第四节 动机的理论
一、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大类本能。
一种是生的本能,他称之为里比多(libido),并用里 比多这个词来概括一系列行为和动机现象。 另一种是死的本能,他称之为萨那托斯(thanatos, 即希腊神话中的死神),像仇恨、侵犯和自杀等都是 死的本能。 这两种本能在无意识中并立共存,驱使人采取行动。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倾向性PPT课件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倾向性PPT课件

职业规划与招聘
1 2
职业匹配
企业可以通过了解员工的个性倾向性,将员工安 排在与其个性相匹配的职位上,提高员工的工作 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招聘选拔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可以通过考察应聘者的个性 倾向性,选拔出符合企业文化的优秀人才。
3
职业发展
企业可以针对员工的个性倾向性,为其制定个性 化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弗洛伊德认为个性倾向性是在童年时期通过与环境和他人互 动而形成的,特别是那些与性有关的经的行为和思想产生深 远的影响。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荣格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次构成,其 中无意识又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 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经验,是普遍存在于人类心中的 原始意象。
03 个性倾向性的构成要素
价值观
价值观定义
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对客 观事物(包括人、事、物) 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体评 价和看法。
价值观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价值观 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 道德价值观、个人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等。
价值观的功能
价值观对个体的行为和决 策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 能影响个体的情感和态度。
决定心理健康
个性倾向性还与心理健康 密切相关,不良的个性倾 向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 焦虑、抑郁等。
个性倾向性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早期研究
个性倾向性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 希腊时期,当时哲学家们开始探
讨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现代研究
现代心理学对个性倾向性的研究始 于19世纪末,随着心理测验和人格 理论的不断发展,个性倾向性的研 究逐渐深入。
卡特尔认为个性倾向性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表面特质来推断根源特质,从而更深 入地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第十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十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三、动机的作用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
四、动机的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 (1)饥饿动机 (2)干渴动机
2.社会性动机
(1)好奇、探索和操弄 个体对新奇事物注意、探索和操弄等行为 的内在动力称为好奇动机,简称好奇。
好奇动机在婴幼儿的行为上以3种方式表现 出来: 感官探索 动作操弄 好问
2、人类的需要是一种似本能需要似本能的
基本需要是一种内在的潜能或固有趋势。这 种似本能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体质或遗传 决定的。 3、人类的需要可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 生理和安全需要为低级需要。高级需要是人 类所特有。 4、低级需要直接关系个性生存,也称匮乏 性需要。高级需要也称成长性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中最高层, 但能达到者很少。
评价
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系统地探讨了需要
的实质、结构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这不仅对建 立科学的需要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在 实践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企业家就是依据 这个理论,制定满足职工需要的措施,以调动职 工的工作积极性。 不足:首先,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 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称为基本需要,并 认为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的发展是一种 自然成熟的过程,这严重低估了环境和教育对需 要发展的影响;其次,马斯洛强调个体优先满足 低级需要,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 用。连他自己也承认,他“并不完全了解殉道、
(2)成动机。
抱负水平: 指一个人从事活动前,估计自己所 能达到的目标的高低。 罗特(J.B.Rotter): 制约个人抱负水平的两个因素是—— 个人的成就动机和个人根据已往的成败 经验对自我能力的实际估计。

第十讲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教师资格必考课程《心理学》精品课件)

第十讲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教师资格必考课程《心理学》精品课件)
生理动机
饥饿动机 干渴动机 好奇、探索和操作动机
2019年12月1日10时42分
社会动机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成就、成功和社会赞许等方面的动机 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密切相关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教师的言行 社会性竞争 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工作难度的看法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
个性的特征
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的社会制约性和生物制约性
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倾向性(心理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想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2019年12月1日10时42分
什么是需要
2 需要
需要的含义
血糖下降 → 饥饿 → 进食的需要 水分缺乏 → 干渴 → 饮水的需要 没有朋友 → 孤独 → 交往的需要
2019年12月1日10时42分
兴趣的分类
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2019年12月1日10时42分
兴趣的品质
兴趣的倾向性 兴趣的范围 兴趣的持久性 兴趣的效能
学习兴趣 兴趣的发展
有趣 乐趣 志趣
2019年12月1日10时42分
5 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理想
理想是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 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和概括性理想
马斯洛对人的需要的分类比较细致,符合人的需要的多样性这 个特点
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一个发 展的过程
马斯洛指出,每个时期都有一个主导的需要出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一个连续的统一

心理学之个性心理倾向性ppt课件

心理学之个性心理倾向性ppt课件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的性质一方面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 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三)学习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学习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成倒U型曲线关系。
学 习 效 率
学习动机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学习动机强度和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 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四)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
(二) 个性心理特征
❖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 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 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气质、 性格和能力。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一) 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心 理面貌。每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并 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 个完整的个性。
利用外界诱因强化学习动机1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2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3适当开展竞赛活动第一节个性的描述11什么是个性12个性的基本特征第三节小学生的动机31动机概述32动机理论33小学生动机的发展与培养
第十章 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
目录
第一节 个性概述 第三节 小学生的动机
第一节 个性概述
课堂小结
第一节 个性的描述 1.1 什么是个性 1.2 个性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小学生的动机 3.1 动机概述 3.2 动机理论 3.3 小学生动机的发展与培养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2.通过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认识兴趣
(1)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意义

09个性及其倾向性

09个性及其倾向性

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
有关个性发展的几个概念 • 内驱力 :生命的本能(性本能与攻击本
能)。
• 客体关系 :内驱力的指向导致了各种客 体关系,如儿童早期的内驱力是指向其 父母,故有了与父母的客体关系。
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
有关个性发展的几个概念
• 自我:客体关系的发展就是形成自我。自我 就是一种平衡感,失衡即失落感。
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
• 3、学前期(3一6岁):主动--内疚。儿童可以在言语 和行动上更广泛地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主动性大大 增加。这时幼儿有很强的好奇心,他无法不问,开始 对外界事物做主动性、概念性探讨。但幼儿的好奇心 是填不饱的,他的好奇心在社会规范面前会遭到大大 小小的挫折,使他的社会心理危机产生。如果顺利解 决此危机,能成功的培养主动的好习惯,产生“惊喜、 渴望、紧张、刺激”等情绪经验,形成一种有目的方 向,能独立进取的个性品质。反之,就容易有“罪恶、 不应该、多嘴、无聊、不开心”等感觉,养成事事自 责,动辄就受罪疚感谴责的不良习惯,凡事不敢多问, 进而发展出过分依赖权威的被动性格。
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
• 1、婴儿期(0一1· 岁):信任--不信任。婴儿出生 5 后就有种种生物性需求,要吃、要抱、要睡、要有 人逗他等。这时的客体关系对象主要指向父母亲, 尤其是母亲。
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
• 2、儿童早期(1· 一3岁):活泼自主--怀疑与羞怯。 5 儿童开始喜欢独立探索周围世界,藐视外部世界的控 制,展示自已的力量。“我来”、“我不”成为孩子 的口头禅。如果发展顺利,就会活泼、自主,能自我 控制,行动有信心。发展障碍就会自我怀疑,行动畏 首畏脚。要使孩子获得自主感,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 自由,并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对儿童限制过多、 批评过多、惩罚过多,会使儿童产生对自身能力的怀 疑与羞怯感。

心理学第十章个性及个性倾向性

心理学第十章个性及个性倾向性

2、个体的归因方式

个体的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 感的形成。如果个体将成功的经验归因 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任务 难度等,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如果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 力等,也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 德(F.Heider,1958)。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特(T.B.Rotter,1966) 根据“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把人划分为 “内控型”和“外控型”。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在吸收海德和 罗特理论的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 统的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 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 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2、根据对象性质,可分为物质性动机和 精神性动机。
3、根据动机的起因分,动机可分 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由外在条件(即诱因)诱 发出来的动机,如学生为获得表扬和奖 励而努力学习; 内在动机,指由内在条件(如好奇、兴 趣等)引发出来的动机,如学生因对某 门课有特殊兴趣而努力学习。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 个体成败的经验,一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1、个体成败的经验 个体成败的经验也有两类:一类是个体成败的 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这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 成的最主要因素。 另一类是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这类经验是 行为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 验,它对自我效能感也具有重要影响。
2、成就动机理论


默瑞认为,人格的中心由一系列需要构成,其 中之一即成就需要,这一需要使人表现出:追 求较高的目标,完成困难的任务,竞争并超过 别人。 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选择难度较大,有一定 风险的开创性工作,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 任,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成就动机低 的人,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少的任 务或职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整体性 ™ 独特性与共同性的辨证统一 ™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辨证统一 ™ 社会性和生物性的辨证统一
v 个性的基本心理结构
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整体结构。 主要成分 个性心理倾向性: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和对客观事物 的稳定态度。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 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v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 马斯洛的需要 层次理论
自我 实现 尊重需要 爱和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图
v 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观点
™ 人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 v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 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是 与生俱来的。
™ 他看到了人与动物在需要方面是有区别是,低级需要是 人与动物共有的,而高级需要则是人所特有的。
™ 他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 象地谈人性和人性的自我实现,仍然是受本能论的影响。
™ 他的需要发展模式与某些实际情况不相一致,例如,有 些人虽然缺乏基本需要的满足,但仍有所创造;有些人 为了某种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Hale Waihona Puke v 学习兴趣的培养™ 知识准备是形成兴趣的重要条件 ™ 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培养间接兴趣 ™ 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兴趣 ™ 了解学生兴趣的差异,培养良好的兴趣品质 ™ 讲究教学艺术
v 思考题: 1、个性的基本特征 2、个性的心理结构 3、需要的特点 4、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5、动机的功能 6、兴趣的品质有哪些? 7、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8、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 需要层次理论依据观察和推理较多,缺乏实验依据和客 观测量指标。
三、动机
v 含义: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某一目标的内
在动力。
v 种类:
™ 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 ™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 ™ 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人的动机可分为有意识的动机和
无意识的动机 ;
™ 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可分为主导性动机与 辅助性动机;
™ 根据动机引起的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可分为近景性
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v 动机的功能 ™ 激活功能 ™ 指向功能 ™ 维持和调节功能
v 动机理论
™ 本能论 ™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对自己成败的原因如何分析将会影 响他的成就动机的高低。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归类:
二、需要
v 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
的紧张状态。
v 形成的基本条件: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对某些必需因素
的缺失或不足;指向一定的对象。
v 特点:对象性、紧张性、驱动性、起伏性、社会历史性、
年龄特征。
v 种类: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将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可以将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
™ 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 v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只有满足低级需要的基 础上,才出现高级需要。 v 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并非是对立的,低级需要部分 满足可产生高级需要。
v 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整的需要理论。它 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和在人类 生活中的作用,及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学生学科兴趣评定量表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更直接地说:“我认为对一 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作为有经验的教师,也深知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大作用。 作为学生自己,更能体验有兴趣与无兴趣的不同感受。
对于下列调查题,如果非常喜欢,想成专家,打A;喜欢 了解,但不想做,打B,不喜欢,打C。
四、兴趣
v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以认识或探究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 探究真理的重要动机。
v 种类:根据兴趣的内容,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
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v 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倾向性 、兴趣的广阔性 、兴趣的稳
定性 、兴趣的效能性
v 1.阅读有趣的物理或有趣的化学书籍。 v 2.阅读有关化学发明的书籍. v 3.查阅无线电仪器的构造。 v 4.阅读技术杂志:如《我们爱科学》、《科学24小时》、
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视中等难度的任务为挑战,并 全力获取成功;对达到的目标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精力 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 件。
v 学习动机的培养
提高教学水平 ; 明确学习目标 ; 给予学生及时和适当的反馈 ; 正确运用强化 ; 提供成功机会 ; 引导学生对学业失败进行正确归因; 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操 作 效 率
简单反应时 基本算术运算 困难的代数问题



动机强度
课题难度、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 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个人追求成就的动机,指个人对自己所认 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去从事、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 到完美状态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个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 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高成就动机的人 倾向于选择做中等难度的工作;而低成就动机的人倾向于挑战 较高难度或较容易的工作,而避免对失败的恐惧心理。
第八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本章要点:
个性的概念以及组成 需要的概念以及需要层次理论 动机的概念及其动机的功能 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动机与活动效率 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个性的概述
v 个性:是个人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
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各方面 心理特征的总和。
v 基本特征:
v 控制位置:把成败归于自身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能 力、努力的程度、身心状况等是内部原因;而工作难度、 运气、别人反应等是外部原因。
v 稳定性:原因在性质上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能力、 工作难度较稳定,而努力、动力、身心状况、别人反应 是不稳定的。
v 可控性:原因可否受自己控制。努力的程度有可控性; 而能力、工作难度、运气等具有不控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