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原文注释重点实词及翻译
《鸿门宴》实词虚词释义
词语释义1. 获取,接受:~到。
~失。
~益。
得~空(kòng)。
~便。
~力。
~济。
心~。
2.适合:~劲。
~当(dàng )。
~法。
~体。
3.满意:~意。
扬扬自~。
4.完成,实现:饭~了。
~逞。
~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6.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动〉1.得到,获得2.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孟子·梁惠王上》佳婿难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卖炭得钱何所营。
——唐·白居易《卖炭翁》工之侨得良桐焉。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3.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得职(获得官职);得情报;得钱;得奖4.找到知得而不知丧。
——《易·文言》虑而后后能得。
——《礼记·大学》。
注:“谓得事之宜也。
”至德不得。
——《庄子·秋水》既而得其尸于井。
——《聊斋志异·促织》5.得知故无术者得于不用。
——《韩非子》礼得其报则乐。
——《礼记·乐记》。
注:“谓晓其义。
”武王得之矣。
——《吕氏春秋·义赏》。
注:“犹知也。
”6.捕获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7.亦指被捕获;被逮捕。
又如:得俊(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8.成功;完成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
明日就得。
——《红楼梦》9.又如:得算(计谋成功);得策(谋略得当)10.适,合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陶渊明《饮酒》11.具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荀子·劝学》12.同“德”,恩惠,感恩[be grateful;feel grateful]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鸿门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注释
鸿门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注释鸿门宴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吧,那究竟讲的是什么呢?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鸿门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鸿门宴原文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原文+对照译文+注释(文白对译)
《鸿门宴》原文+对照译文+注释(文白对译)《鸿门宴》文白对译+注释【说明】1、“红色幼圆”字体的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2、“蓝色仿宋”字体,并且带下划线的为次重点掌握的词语。
3、“绿色楷体”字体的,是带有语法现象的句子。
4、已注上拼音的字,要注意读音。
5、课本上已有词语解释的,不再列出。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使人:派人。
沛公(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有能跟项羽相见。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去告诉项羽说:“沛公欲王(wàng)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使:让。
为:担任,做。
有:占有。
“欲王关中”,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欲王于关中”。
“刘邦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珍珠宝器全都归为自己所有。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xiǎng )士卒,为(wèi)击破沛公军!”旦日:明天。
为:介词,替,给。
“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宾语“我(指代项羽)”,应为“为我击破沛公军”。
项羽(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要(让他们)替我打败刘邦的军队。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是:这。
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
范增说(shuì)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说:劝告。
范增劝告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图财物,喜爱美女。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现在进入关中,财物没拿取,妇女也不亲近宠爱,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气:预示吉凶之气。
汉代方士多有望气之术,认为望某方云气即可测知吉凶。
“采”同“彩”,彩色的意思。
击:攻打。
我叫人去观望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
(你)赶快攻打(他),不要失掉时机!”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安:何,怎么。
鸿门宴原文、翻译及赏析
鸿门宴原文、翻译及赏析鸿门宴原文、翻译及赏析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对其进行阅读赏析,领略古诗文的美。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鸿门宴原文、翻译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鸿门宴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实词虚词释义
词语释义2.1基本字义1. 获取,接受:~到。
~失。
~益。
得~空(kòng)。
~便。
~力。
~济。
心~。
2.适合:~劲。
~当(dàng )。
~法。
~体。
3.满意:~意。
扬扬自~。
4.完成,实现:饭~了。
~逞。
~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6.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动〉1.得到,获得2.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孟子·梁惠王上》佳婿难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卖炭得钱何所营。
——唐·白居易《卖炭翁》工之侨得良桐焉。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3.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得职(获得官职);得情报;得钱;得奖4.找到知得而不知丧。
——《易·文言》虑而后后能得。
——《礼记·大学》。
注:“谓得事之宜也。
”至德不得。
——《庄子·秋水》既而得其尸于井。
——《聊斋志异·促织》5.得知故无术者得于不用。
——《韩非子》礼得其报则乐。
——《礼记·乐记》。
注:“谓晓其义。
”武王得之矣。
——《吕氏春秋·义赏》。
注:“犹知也。
”6.捕获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7.亦指被捕获;被逮捕。
又如:得俊(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8.成功;完成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
明日就得。
——《红楼梦》9.又如:得算(计谋成功);得策(谋略得当)10.适,合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陶渊明《饮酒》11.具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荀子·劝学》12.同“德”,恩惠,感恩[be grateful;feel grateful]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文言文鸿门宴注释翻译
原文:项羽遂入,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乃侧其盾以投大阍,遂入。
披帷西向坐,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受,立饮尽。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亦好酒乎?”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今日之事,刘季固不辞死,安知大王赐卮酒、彘肩,非有异心?”项王无以应。
注释:1. 项羽:楚霸王,名籍,字羽。
2. 带剑拥盾:携带剑和盾牌。
3. 交戟之卫士:手持长戟的卫士。
4. 樊哙:刘邦的部将,字叔,以勇猛著称。
5. 大阍:守卫宫门的大臣。
6. 披帷:掀开帷幕。
7. 瞋目:瞪大眼睛。
8. 跽:跪拜。
9. 参乘:陪乘,即随车而行。
10. 卮酒:古代酒器,容量约为二升。
11. 彘肩:猪肩肉。
12. 啖:吃。
13. 刘季:刘邦的字,季是他的排行。
14. 异心:别有用心。
翻译:项羽随后进入,手持剑和盾牌冲入军门。
手持长戟的卫士想要阻止他进入,樊哙便侧身用盾牌撞击大门,得以进入。
他掀开帷幕,面向西方坐下,瞪大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竖起,眼睛瞪得几乎要裂开。
项王按剑跪拜,问道:“客人是谁?”张良回答说:“他是沛公的陪乘樊哙。
”项王说:“勇士,赏给你一杯酒。
”于是递给他一杯酒。
樊哙跪拜接过,站立着喝完。
项王又说:“再赏给你一块猪肩肉。
”于是递给他一块猪肩肉。
樊哙将盾牌放在地上,将猪肩肉放在盾牌上,拔剑切着吃。
项王问:“勇士,你喜欢喝酒吗?”樊哙说:“我即使死了也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好推辞的!今天的事情,刘季本来就不怕死,怎么知道大王赏给你一杯酒、一块猪肩肉,不是有什么别的心思呢?”项王无言以对。
鸿门宴上,樊哙以勇猛、忠诚著称,他不仅为刘邦解围,还以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揭露了项羽的阴谋。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鸿门宴的紧张气氛和人物心理,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智勇与忠诚。
《鸿门宴》文言知识归纳
《鸿门宴》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接纳)二、古今异义沛公居山东时(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而听细说明确(古:小人的谗言;今:地讲述。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所以遣将守关者(古的原因;今:)将军战河北(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如今人方为刀俎,我(古:鱼和肉,指被欺凌)三、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12个)1、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2、击:击忽失:动词,攻击,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碰撞。
3、内:内诸候:内,通“纳”,动词,接纳。
帘内掷一纸出: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内部。
色厉内荏:名词,内心,心里。
4、如: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5、倍: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
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
6、谢: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7、意:不自意:动词,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名词,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神态,神情。
8、坐:王、项伯东向坐:动词,坐下。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名词,座位。
《鸿门宴》原文对照译文注释(文白对译)
《鸿门宴》原文+对照译文+注释(文白对译)《鸿门宴》原文+对照译文+注释(文白对译)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使人:派人。
沛公(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有能跟项羽相见。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去告诉项羽说:“沛公欲王(wàng)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使:让。
为:担任,做。
有:占有。
“欲王关中”,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欲王于关中”。
“刘邦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珍珠宝器全都归为自己所有。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xiǎng )士卒,为(wèi)击破沛公军!”旦日:明天。
为:介词,替,给。
“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宾语“我(指代项羽)”,应为“为我击破沛公军”。
项羽(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要(让他们)替我打败刘邦的军队。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是:这。
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
范增说(shuì)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说:劝告。
范增劝告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图财物,喜爱美女。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现在进入关中,财物没拿取,妇女也不亲近宠爱,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气:预示吉凶之气。
汉代方士多有望气之术,认为望某方云气即可测知吉凶。
“采”同“彩”,彩色的意思。
击:攻打。
我叫人去观望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
(你)赶快攻打(他),不要失掉时机!”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友善,交好”。
楚国的左尹项伯这个人,是项羽的叔父,平时和留候张良交好。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是时:这时。
《鸿门宴》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鸿门宴》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
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
后人也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
详细记述最早见于“史圣”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后衍生出大量的相关文学作品。
作品原文:鸿门宴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wàng)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xiǎng)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shuì)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yǐn)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wú)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yù)。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wéi)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zōu)生说(shuì)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shào)长(zhǎng)?”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yāo)项伯。
《鸿门宴》原文+对照译文+注释(文白对译)精编版
⋯⋯⋯⋯⋯⋯⋯⋯⋯⋯⋯⋯⋯⋯⋯⋯⋯⋯⋯⋯⋯⋯⋯最新料介绍⋯⋯⋯⋯⋯⋯⋯⋯⋯⋯⋯⋯⋯⋯⋯⋯⋯⋯⋯《鸿门宴》文白对译 +说明【说明】 1、“红色幼圆”字体的为需要点掌握的词语。
2、“蓝色仿宋”字体,而且带下划线的为次要点掌握的词语。
3、“绿色楷体”字体的,是带有语法现象的句子。
4、已注上拼音的字,要注意读音。
5、课本上已有词语解说的,不再列出。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令人言于项羽曰: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令人:派人。
沛公(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有能跟项羽相见。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去告诉项羽说:“沛公欲王(wàng)关中,使子婴为相,瑰宝尽有之。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使:让。
为:担当,做。
有:据有。
“欲王关中”,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欲王于关中”。
“刘邦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珍珠宝器全都归为自己所有。
”项羽震怒曰:“旦日飨( xi ǎng ) 士卒,为(wèi)击破沛公军!”旦日:明日。
为:介词,替,给。
“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宾语“我(指代项羽)”,应为“为我击破沛公军”。
项羽(听了)特别生气地说:“明日用酒肉犒劳士兵,要(让他们)替我战胜刘邦的军队。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是:这。
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
范增说(shuì)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说:劝说。
范增劝说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恋财物,喜欢美女。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此刻进入关中,财物没拿取,妇女也不亲密喜欢,这表示他的理想不在小处。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 ”气:预示吉凶之气。
汉代方士多有望气之术,认为望某方云气即可测知吉凶。
“采”同“彩”,彩色的意思。
击:攻打。
我叫人去观看过他那边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
《鸿门宴》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鸿门宴》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一、背景公元前 206 年,刘邦率领的义军攻入函谷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进入咸阳。
此时,项羽率领的楚军也到达了鸿门,准备攻打刘邦。
在这个背景下,刘邦与项羽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鸿门宴也就应运而生。
二、宴会过程1. 无伤告密: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告密,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
2. 范增献计:范增认为刘邦有野心,建议项羽在宴会上杀死刘邦。
3. 项伯夜访:项伯得知项羽的计划后,连夜赶到刘邦军中,向张良通风报信,并劝刘邦赴宴。
4. 张良献计:张良建议刘邦向项伯道歉,并在宴会上尽量表现出诚意。
5. 刘项约婚:刘邦通过张良与项伯约定,双方结为儿女亲家。
6. 项伯游说:项伯返回鸿门,将刘邦的话转达给项羽,项羽答应了刘邦的请求。
7. 刘邦谢罪:刘邦率领张良、樊哙等人到鸿门向项羽谢罪。
8. 项王留饮:项羽设宴款待刘邦,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但项羽犹豫不决。
9. 范增举玦:范增让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项伯也起身舞剑保护刘邦。
10. 项庄舞剑: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被项伯阻止。
11. 项伯翼蔽:项伯多次用身体掩护刘邦,使刘邦得以逃脱。
12. 樊哙闯帐:刘邦如厕时,樊哙闯入营帐,指责项羽,并要求喝酒。
13. 樊哙力斥:樊哙用言辞指责项羽,并表示愿意为刘邦死战。
14. 沛公逃席:刘邦借口如厕,趁机逃离鸿门。
15. 张良入谢:张良向项羽献上白璧和玉斗,解释刘邦的离开。
16. 项王受璧:项羽收下了白璧,范增却将玉斗击碎。
17. 亚父破斗:范增认为项羽不足以成大事,将玉斗击碎。
三、宴会结果1. 刘邦逃脱:刘邦在樊哙的保护下,成功逃脱鸿门。
2. 项羽设宴:项羽在宴会上没有杀死刘邦,继续设宴款待众人。
3. 范增失望:范增对项羽的优柔寡断感到失望,认为他日后必败。
4. 曹无伤被杀:刘邦回到军中后,立即诛杀了曹无伤。
四、人物分析1. 刘邦:刘邦在宴会上表现出了极高的智谋和应变能力。
他能够屈尊向项羽道歉,化解了项羽的怒气;在宴会上,他又能够巧妙地周旋,最终成功逃脱。
《鸿门宴》原文 对照译文 注释(文白对译)
《鸿门宴》文白对译+注释【说明】1、“红色幼圆”字体的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2、“蓝色仿宋”字体,并且带下划线的为次重点掌握的词语。
3、“绿色楷体”字体的,是带有语法现象的句子。
4、已注上拼音的字,要注意读音。
5、课本上已有词语解释的,不再列出。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使人:派人。
于:对、给于项羽言曰:【状语后置】沛公(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有能跟项羽相见。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给项羽说:“沛公欲王(wàng)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使:让。
为wéi作为、担任,做。
有:占有。
“欲王关中”,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欲王于关中”。
珍宝尽有之:被动句,之,句末语气助词“刘邦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珍珠宝器全都被他自己占有。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xiǎng )士卒,为(wèi)击破沛公军!”旦日:明天。
为:介词,替,给。
“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宾语“我(指代项羽)”,应为“为之击破沛公军”。
击:攻击。
破:打败、攻克项羽(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要(让他们)替我攻击并打败刘邦的军队。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当:处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候(当场、当今)是:这。
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
范增说(shuì)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说:劝告。
山东:崤山以东于:介词引进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
翻译:在、到、从、对于等。
范增劝告项羽说:“刘邦在崤山以东时,对于财物(很)贪图,喜爱美女。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今:现在所:所+动词=名词此:这其:他的小:小的方面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没有被取拿,妇女一个也没有被亲近宠爱,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
司马迁鸿门宴原文及注释
司马迁鸿门宴原文及注释鸿门宴原文、翻译及赏析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对其进行阅读赏析,领略古诗文的美。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鸿门宴原文、翻译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鸿门宴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重点实词及译文
鸿门宴沛公军○1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2关○1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军队;军队的编制单位○2王:称王。
帝王;秦汉以后帝王改称皇帝;诸侯或外族来朝见天子;大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3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4飨○5士卒,为○6击破沛公军!”○3有:被动词,被占有。
○4旦日:明天○5飨: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指犒劳。
○6为:介词,替,给。
后面省略宾语“我”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7项羽曰:“沛公居○7说:说服别人接受自己意见,劝告。
崤山以东都指钱财动宾结构,没有○8幸:宠幸,宠爱,指封建君主对妻妾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9素:一向叔父○10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友善○11之:到公军,私见张良,具○12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12具:完全,全部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13,亡去○14不义,不可不语○15。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13急:紧急情况,急难○14亡去:逃跑离开○15语:告诉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16大王为○17此计者”曰:“鲰生○18说我曰:‘距○19关,对这件事怎么办○16替,给○17献出○18浅薄无知的小人○19通“拒”把守○20通“纳”接纳毋内○20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21大王士卒足以当○22项王乎”沛公○21料:料想○22当:对等,比得上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23项王也。
”○23背:违背,背叛沛公曰:“君安○24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25,项伯杀人,臣活○26之;今事有○24安:怎么○25游:交往,交际○26活:使动,使……活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孰与:跟……比,谁……和你相比谁大谁小○27像对待兄长一样○28侍奉吾得兄○27事○28之。
《鸿门宴》原文、注释、译文
《鸿门宴》原文和译文【说明】1、“红色幼圆"字体的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2、“蓝色仿宋”字体,并且带下划线的为次重点掌握的词语。
3、“绿色楷体”字体的,是带有语法现象的句子.4、已注上拼音的字,要注意读音。
5、课本上已有词语解释的,不再列出。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军:名词作动词,驻扎.使人:派人.沛公(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有能跟项羽相见。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去告诉项羽说:“沛公欲王(wàng)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使:让。
为:担任,做。
有:占有。
“欲王关中",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欲王于关中”。
“刘邦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珍珠宝器全都归为自己所有。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xiǎng )士卒,为(wèi)击破沛公军!"旦日:明天. 为:介词,替,给。
“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宾语“我(指代项羽)",应为“为我击破沛公军”.项羽(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要(让他们)替我打败刘邦的军队.”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是:这。
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
范增说(shuì)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说:劝告。
范增劝告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图财物,喜爱美女.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气:预示吉凶之气。
汉代方士多有望气之术,认为望某方云气即可测知吉凶。
“采"同“彩”,彩色的意思.击:攻打.我叫人去观望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
(你)赶快攻打(他),不要失掉时机!”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友善,交好”。
文言文鸿门宴对应翻译
鸿门宴者,项羽所设也。
宴设于鸿门,故曰鸿门宴。
时日已暮,项羽集诸侯百余人,于鸿门大宴。
汉王刘邦,身披战甲,率部下数十人,赴宴而来。
宴席上,项羽举杯敬汉王,曰:“吾闻汉王英雄,欲与之结盟,共定天下。
今日特设鸿门宴,以示诚意。
”汉王答曰:“项羽英雄,吾亦敬佩。
愿与项羽结盟,共谋天下。
”宴间,项羽命部将樊哙、项伯、范增等,监视汉王。
樊哙、项伯素与汉王交好,范增则与项羽合谋。
范增见汉王无恙,心中不安,密令项伯转告项羽,言汉王实无他意,但恐项羽猜忌。
项羽闻言,心中疑惑,遂召樊哙、项伯入内室,密谋汉王之事。
樊哙、项伯皆劝项羽勿害汉王,言其无罪。
项羽犹豫未决,遂命范增再探汉王虚实。
范增见汉王安然无恙,知项羽无意加害,便向项羽进言:“汉王实无他意,但恐项羽猜忌。
今项羽若害汉王,恐天下诸侯离心,反为项羽之患。
”项羽闻言,方信范增之言,遂放汉王离去。
汉王刘邦归营,感慨万分。
张良问曰:“大王,鸿门宴上,险些丧命,大王何以脱险?”汉王答曰:“吾虽身陷险境,但得樊哙、项伯之力,方得脱身。
然项羽放吾归去,实因范增之谋,否则吾命休矣。
”自此,汉王刘邦深知项羽之心,不敢轻举妄动。
而项羽亦知汉王之才,不敢轻视。
鸿门宴之事,虽未酿成大祸,却为日后楚汉争霸埋下了伏笔。
鸿门宴,一场关乎天下的酒宴。
项羽欲借酒宴谋害汉王,却因范增之谋而放走汉王。
这场酒宴,使得项羽与汉王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也为楚汉争霸奠定了基础。
今译如下:汉高祖元年,项羽灭秦,天下大定。
当时汉王刘邦,为诸侯之一,势力较弱,难以与项羽抗衡。
项羽想要分割天下,将诸侯安置在鸿门,设宴款待汉王,意图在酒宴上谋害汉王。
汉王刘邦担心祸及自身,于是派遣谋臣张良前往鸿门赴宴。
鸿门宴,是项羽所设。
宴席设在鸿门,因此称为鸿门宴。
当时天色已晚,项羽召集诸侯百余人,在鸿门举行盛大宴会。
汉王刘邦身披战甲,率领部下数十人,前来赴宴。
宴席上,项羽举杯向汉王敬酒,说:“我听说汉王英勇无畏,想要与他结盟,共同平定天下。
《鸿门宴》原文+对照译文+注释(文白对译)
《鸿门宴》原文+对照译文+注释(文白对译)
《鸿门宴》原文:
秦将王离带队攻打楚国。
刘邦派遣虞姬前往劝说王离停战,王离拒绝。
刘邦想出一个计策来对付王离。
他派人前去邀请项羽参加酒宴,并诱使虞姬偷偷带着刘邦的印玺前去寻找项羽。
当天晚上,项羽得知有人前来邀请他参加酒宴,便带着一支兵马前往。
到了鸿门,他看到了虞姬手中的印玺,心生疑惑。
刘邦解释说,他派虞姬过来劝说王离停战,并把印玺送给项羽作为信物。
项羽疑惑地说:“既然你派人劝说王离停战,为何要将印玺送给我?”刘邦答道:“因为我看不出王离信任我,只有让他害怕丧权辱国,他才会自愿停战。
”项羽决定与刘邦合作,一同对付王离,于是二人商议出一个计策。
计策开始施行,刘邦暗中告诉项羽,他会在宴会上敬酒给王离,项羽则会首先借敬酒之名刺杀王离。
当晚,酒宴开始,刘邦果然顺利敬酒给了王离。
项羽见时机成熟,立刻拔剑刺杀了王离。
楚军大乱,刘邦趁机抓住机会进攻,最终打败了楚国。
注释:
1. 鸿门: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宴会地点。
2. 印玺:君王的印信,官方信物。
3. 丧权辱国:指丧失国家权利,遭受国家尊严的侮辱。
4. 借敬酒之名刺杀:在敬酒的名义下实施暗杀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司马迁一、原文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会其怒,不敢献。
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二、注释行略定秦地:将要夺取秦国本土关中之地。
行,行将,将要。
王(wàng):称王。
旦日:明天。
飨(xiǎng):用酒食款待,这里指犒劳。
说(shuì):劝说。
幸:宠幸,宠爱。
气:预示吉凶之气。
汉代方士多有望气之术,认为望某方云气即可测知吉凶。
左尹(yǐn):令尹的辅佐,为楚国官名。
善:亲善,跟……要好。
具:全部。
毋(wú)从俱死:不要跟着沛公一起死。
又王念孙认为“从”当作“徒”,意思是白白地。
亡去:逃离。
语(yù):告诉。
鲰(zōu)生:浅薄愚陋的小人。
鲰,小。
内:同“纳”。
当:挡住,抵挡。
固:固然,当然。
安:何,怎么。
有故:有旧交。
游:交游,交往。
活之:使之活,使他免于死罪。
孰与君少(shào)长(zhǎng):跟你相比年纪谁大谁小。
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
事,侍奉。
要(yāo):邀请。
卮(zhī):酒器。
为寿:古时献酒致祝颂词叫为寿。
秋毫:秋天动物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籍:登记。
府库:仓库。
非常:指意外变故。
倍德:就是忘恩负义的意思。
倍,同“背”。
蚤:通“早”。
谢项王:向项王陪罪。
谢,谢罪,道歉。
从百余骑(jì):带领随从一百多人。
骑,一人一马为一骑。
不自意:自己想不到。
即日:当天。
东向坐:面朝东坐。
这是表示尊贵。
数(shuò):多次。
目:用眼色示意。
玦(jué):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
三:这里是表示好几次。
忍:狠心。
若:汝,你。
不者:不然的话。
不,同“否”。
若属:你们这班人。
且:将。
为所虏:被他俘虏。
翼蔽:遮蔽,掩护。
翼,用翼遮盖,保护。
樊哙(kuài):刘邦麾下战将。
与之同命:跟沛公共生死。
一说“同命”,即拼命。
拥:抱,持。
交戟:把戟交叉起来。
仆:倒下。
披:分开。
瞋(chēn)目:睁大眼睛。
眦(zì):眼眶:跽:长跪,挺直上身跪起来。
古人席地而坐,坐时臀部压在小腿上,挺直上身就显得身子长了,叫长跪,就是跽。
参乘(cānshèng):即“骖乘”,古代主将战车上居于右侧担任护卫的武士,又叫车右。
斗:古代盛酒器。
《会注考证》引李笠说《汉书·樊哙传》“与”下无“斗”字,“斗”盖衍字。
彘(zhì)肩:猪腿。
生:未煮熟的。
啖(dàn)吃。
举:尽。
刑人:给人用刑。
胜:尽,极。
细说:指小人的谗言。
如厕:上厕所。
如,往。
大行:指干大事。
细谨:小的礼节。
谨,仪节,礼节。
大礼:指把握大节。
辞:推辞,这里有避开,回避的意思。
小让:小的责备。
俎:切肉的砧板。
何辞为(wéi):还告辞什么。
为,语气助词。
何操:带了什么。
操,持,拿。
会:正赶上,恰巧。
置:放下,丢下。
步走,徒步跑,指不骑马乘车。
道:取道,经过。
间行:抄小道走。
度(duó):估计。
不胜桮(bēi)杓(sháo):意思是不能再喝。
不胜,禁不起。
桮杓,两种酒器,这里借指酒。
再拜:表示恭敬的礼节,这里就是恭敬的意思。
安在:在哪里。
督过:责备。
竖子:等于说小子,奴才。
《会注考证》:“竖子,斥项庄辈,而暗讥项羽也。
”二、实词+句型(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
(通“拒”,把守;通“无”,不要;通“纳”,接纳,进入)2.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早些)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通“否”)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通“纳”,接纳,进入)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座位)8.令将军与臣有卻。
(通“隙”,隔阂,嫌怨)9.秋豪不敢有所近。
(通“毫”)1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通“彩”,颜色)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通“俱”,全部)12.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通“座”,座位)13.因击沛公于坐。
(通“座”,座位)1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通“骖”,古时乘车)(二)古今异义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4.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5.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以南。
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三)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
(名词作动词,驻扎)2.沛公欲王关中。
(名词作动词,称王)3.秦地可尽王也。
(名词作动词,称王)4.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词作动词,称王)5.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名词作状语,在夜晚)7.于是项伯复夜去。
(名词作状语,在夜晚)8.亡去不义。
(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10.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动用法,使活命)11.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13.范增数目项王。
(名词作动词,使眼色)14.若入前为寿。
(名词作动词,上前)15.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使动用法,使停止)17.头发上指。
(名词作状语,向上)18.刑人如恐不胜。
(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19.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名词作动词,下来;名词作动词,取道;间,动词作状语,小道(抄小路),表示动作的处所)20.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动词作状语,从小路)21.拔剑撞而破之。
(使动用法,使破裂)22.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作动词,登记)23.沛公今事有急。
(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24.此亡秦之续耳。
(动词作名词,后续者)25.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26.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27.不可不语(名词作动词,说)28.日夜望将军至(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29.四人持剑盾步走(名作状,徒步)30.从百余骑(使动,使……跟从,率领)(四)一词多义1.辞(1)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2)未辞也(告辞,辞别)(3)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2.幸(1)妇女无所幸(宠幸)(2)故幸来告良(幸而)(五)特殊句型1.判断句(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