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内外标准总体对比情况
各国绿色建筑标准对比
各国绿色建筑标准对比1、美国的标准,LEED评价体系,美国推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说是国际上商业化运作最成功的标准;美国的建筑业与钢铁工业、汽车工业长期并称为“三大支柱”,建筑业是美国比较完善的产业,LEED 评估体系主要由五大方面若干指标构成其技术框架,主要从建筑场址、水资源利用、建筑节能与大气、资源与材料、室内空气质量几个方面对建筑进行综合评估。
2、英国的标准,BREEAM评价体系,英国推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国际上最早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英国由于面积狭小,早期经济发展,工业快速发展,环境因素导致其绿色建筑起步早,其评估方法比较简单,就是一些评估覆盖能源使用、资源、污染物排放、场地及室内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条款,英国的绿色建筑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使得BREEAM评价体系在英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很高。
3、日本的标准,CASBEE评价体系,日本绿色建筑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其评估体系分为Q(建筑环境性能、质量)和LR(建筑环境负荷的减少),分为5级评分制,很多评估子项。
4、澳大利亚的标准,GREEN STA评价体系,目前澳大利亚有两种体系,一种是NABERS(国家建筑环境评估),一种是GSC(绿色星级认证),主要从管理、室内环境质量、能源、交通、水、材料、土地使用及生态、排放等方面进行评估。
5、德国的标准,DGNB评价体系,是当今世界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创建于2007年,由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组织德国建筑行业的各专业人士共同开发,涵盖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方面。
评价内容包括生态质量、经济质量、社会文化及功能质量、技术质量、程序质量、场址选择等。
6、加拿大的标准,GB TOOL评价体系,1998年确定此评价体系,主要是新建和改建翻新建筑进行评价,通过对多达35个项目进行研究和交流而确定的标准,主要评价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室内空气质量、可维护性、环境负荷、运行管理、经济性、资源消耗等内容。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汇报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二三年十一月
遵 循 原 则(三)
• 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通过深化改革 , 创新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 用。政府通过制定法规标准, 加强政策导向和 信息引导, 营造有利于节能的体制环境、政策 环境和市场环境,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的企业自觉节能的机制, 推动全社会节能。
• GDP能耗大幅下降
• 1990年: 5.32吨标准煤
• 2能00率2为年:5.26.6%8吨标千准克单标耗煤准1煤99。0年国1际%2差年距 下千克单标降耗准2煤05000年国%际%,差距 年均节
• 单供位电煤产耗 品能耗国际4差27 距明28.显6 缩小392
22.5
吨钢可比能耗
997
58.5
• 二氧化硫年排放: 2000万吨 • 酸雨: 已占国土总面积的30% • 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以上城市: 仅1/3 • 2020年环境压力巨大
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解决能源约束问题
➢ 开源 ➢ 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 加快建设 ➢ 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 节约 ➢ 走一条跨越式节能的道路, 支持国民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能源利用情况(四)
• 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外的差距
– 单位产品能耗高
• 8个高耗能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平均高40%
火电供电煤耗 吨钢可比能耗 铜冶炼综合能耗 水泥综合能耗 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 纸和纸板综合能耗
国际差距,% 22.5 21.4 65 45.3 31.2 120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汇报环境和资源综合
利用司二三年十一月
2024年9月29日星期日
前言
节能重要性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 节能是目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节能专项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门 我国中长期节能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节能项目建设的依据 节能总目标 2003~2010年形成节能能力4亿吨标煤 2003~2020年形成节能能力14亿吨标煤, 减排二氧化
世界钾资源研究系列之三-国内外钾盐开发利用对比
并提 出了提高我 国钾资源综合利用水 平和保障能力 的建议 。
关键词 : 钾 资源 ; 世界 ; 中国 ; 综 合 利 用
中图 分 类 号 : T D 8 7 1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0 0 7 6 ( 2 0 1 5 ) 0 3— 0 0 7 6— 0 3
以加 拿 大为例 , 萨斯 喀彻 温省 拥 有 全 球 近 一 半 的钾 碱矿 藏 资源 , 并 汇聚 了 占全球 3 5 % 的绝 对钾 肥 产 能 优势 , 其 中, 加拿 大 P o t a s h C o r p o f S K公 司集 中 了全 球近 2 0 % 的钾肥 产 能 , 而钾 碱 资源 又 进 一 步集 中于 少数 垄 断公 司 , 加拿大的 P o t a s h C o r p 、 Mo s a i c和 A g r i 一
第 3期 2 0 1 5年 6月
矿 产 保 护 与 利 用
CONS ERVATI ON AND UTI LI Z AT I ON OF MI NERAL RES OURCES
N o. 3
J u n . 2 01 5
世 界 钾 资 源 研 究 系 列 之 三 一国 内 外 钾 盐 开 发 利 用 对 比
1 . 1 全球 钾 资源分布 不 均 , 产 能集 中, 供 给
垄断, 主 要 消 费 国 家 严 重 依 赖 进 口
加拿 大 、 俄罗 斯 和 白俄 罗斯 共 计 拥 有 全 球钾 肥 产能 的三 分之 二 , 并 占有世 界 钾 碱 矿藏 储 量 近 9 0 %
的资 源 ( 加拿 大 4 6 %、 俄罗 斯 3 5 %、 白俄 罗斯 8 %) 。
t e c hn o l o g y o f mi n i n g, 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wa s a n a l y z e d c o mpa r a t i v e l y a n d s ug g e s t i o n f o r i mpr o v i n g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a nd e n h a n c i n g s u pp o  ̄ c a pa c i t y wa s in f a l l y p u t
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内外标准总体对比情况
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内外标准总体对比情况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内外的标准总体上存在着哪些对比情况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内外标准的情况。
一、概念解析1.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是指通过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将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2.国内外标准国内外标准是指针对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所设定的技术规范、管理规范、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标准。
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会针对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制定不同的标准。
二、国内外标准总体对比情况1.标准制定依据在国内,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标准制定依据主要是国家发展战略和需求,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制定,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的协同制定。
而在外国,标准制定依据则更多地受到国际标准的影响,同时也考虑到本国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2.标准内容和范围国内外标准在内容和范围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国外标准更注重行业间的通用性和国际化,倾向于更加整合和广泛的内容和范围;而国内标准则更加注重与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契合,更加注重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与技术水平。
3.标准体系和发展趋势国内外标准的体系和发展趋势也呈现出一些差异。
国外标准更加注重标准的综合性和前瞻性,更加注重标准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和促进创新的能力。
而国内标准更加注重与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一致性,更加注重标准的技术规范和可操作性。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国内外标准总体对比情况中,我认为国内标准更加贴合国家实际情况和需求,有利于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而国外标准则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有助于提高技术水平和促进产业发展。
国内外标准应该在相互交流与借鉴的基础上,共同推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发展。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内外标准总体对比情况的评估,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在制定依据、内容和范围、体系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国内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解读
国内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解读营商环境体现了区域经济的软实力与发展潜力,改善营商环境,开辟良好的营商市场,对区域营商环境有准确认知与客观评估,方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量的中国企业已进入世界市场,在国外开展投资活动,不可忽视的是,国内外营商环境不尽相同,确保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则必须准确解读国内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促进区域经济与国际经济友好合作发展的基础,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软实力与生产力。
在国际经济交流中,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必须坚持国际化与法制化原则,综合考虑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法律因素和社会因素,健全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在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中,须顺应经济改革发展趋势,完善区域招商引资模式,努力提升企业经营绩效,正确认知营商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就业状况与财税收入的多面影响。
一、国内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一)国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层次来看,国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世界银行所制定,世界银行(World Bank)是联合国为战后重建而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设立的专门机构,它是主要的国际发展机构,设有5个分部,分别为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主要组成部分)、国际开发协会(IDA)、多国投资保证机构(MIGA)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
国际开发协会(1960年成立)对世界银行中最贫穷的成员国发放无息贷款。
国际金融公司(1956年成立)提供贷款给发展中国家的私人企业。
多国投资保证机构(1985年成立)支持那些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的国营和私营机构,提供它们应付非商业性危险的保险。
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1966年成立)的作用是减轻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调解投资争端的负担。
世界银行给“营商环境”下的定义是企业组织在创办、经营、投资贸易活动、纳税、关闭与执行合约等活动中遵循国籍法律法规所需要的成本与时间等条件因素。
从总体上讲,“营商环境”是企业从创办、经营到结束等环节中周边环境条件与状况的综合。
国内外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分析
国内外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分析刘益明摘要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传统的GDP进行修正,进行绿色GDP核算是必然趋势。
本文着眼于对国内外绿色GDP核算体系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讨论绿色GDP这一概念的由来,并对绿色GDP和GDP进行对比,总结出绿色GDP核算的内涵。
其次,简要介绍国内外对于绿色GDP的探索之路介绍我国现阶段的研究重点以及各国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特色。
最后,将我国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同荷兰的《包括环境账户的国民经济核算矩阵体系》NAMEA,菲律宾的《环境与自然资源核算计划》ENRAP以及欧盟统计局的《欧洲环境的经济信息收集体系》SERIEE在产生、主要核算内容和特色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的对比,由此指出我国的现行绿色GDP核算体系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可改进之处。
关键词:绿色GDP,绿色GDP核算体系,国内外实践一、引言1.1 绿色GDP的提出与定义1.1.1绿色GDP的提出绿色GDP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入到20世纪以来,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然而,伴随生产力发展的却是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急剧恶化和生态的严重破坏。
在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被第一次提出。
随之,绿色GDP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1993年,绿色GDP一词出现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所提出的新的核算体系概念中。
绿色GDP是对GDP的一个补充和完善。
由于GDP局限于只能反映经济发展,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因而对GDP进行相应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
1.1.2绿色GDP及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定义有学者这样认为,“绿色GDP就是传统GDP扣减掉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以后的GDP”。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卓玉国认为,“绿色GDP就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本的消耗,得到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
”渤海大学赵霞在《GDP与绿色GDP对比研究》一文中给绿色GDP下这样的定义:“绿色GDP是在GDP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泛指一个国家(地区)的范围内由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扣除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之后的有效最终结果。
2017年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一般不再审批()。
A.项目建议书B.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C.初步设计D.开工报告【参考答案】D【题目解析】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包括审批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
除情况特殊影响重大的项目需要审批开工报告外,一般不再审批开工报告,同时应严格控制政府投资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审批工作。
2.九力模型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
A.德尔菲法B.专家评分法C.综合评价法D.加权平均法【参考答案】B【题目解析】九力模型综合评价是指将企业能力按外部属性竞争力和内部属性竞争力分类成九种能力,分别对九种能力进行加权评价,以表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九力模型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专家评分法,一般邀请10名左右对企业熟悉的专家进行评价打分,以体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对专家评分结果进行分类加权平均,得出某企业各项得分。
也可以请专家同时对九力权重进行评分,加权平均后可以得出各项权重。
将各项得分与权重相乘,即得到企业综合竞争力数据。
3.实行审批制的项目,必须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编制()年滚动政府投资计划,明确计划内的重大项目,并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
A.1B.2C.3D.4【参考答案】C【题目解析】实行审批制的项目,必须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编制三年滚动政府投资计划,并明确计划内的重大项目,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
建立覆盖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府投资项目库,未入库项目原则上不予安排政府投资。
4.关于社会评价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一致B.有利于项目所在地区利益协调一致C.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社会风险D.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参考答案】D【题目解析】社会评价是对建设项目中的社会因素、社会事项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判断投资项目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可行性,评价项目建设和运营活动对社会发展目标所做出的贡献和影响。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再生资源政策解读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再生资源政策解读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再生资源政策解读国家同时出台对两项增值税政策的背景和意义: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节约资源,还可以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环境保护,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
资源综合利用,是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通知》根据客观情况增加了一些需要支持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将现行主要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作了整合,规范了认证程序,统一了产品标准和环保要求,对于吸引社会力量加大综合利用产业投入,促进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和示范引导效应。
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等)、废玻璃等。
长期以来,国家对废旧物资回收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但在执行中出现比较严重的虚开等问题,这次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调整,一方面通过恢复增值税链条机制,防止偷逃税收,促进公平竞争,另一方面通过对符合条件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实行一定比例的增值税退税政策,鼓励合法、规范经营的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这两项政策分别从鼓励资源的回收和利用两个环节着手,同时实施可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更好地发挥税收政策引导流通、生产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文件解读一、新纳入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范围《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通知》的产品。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概要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侯万荣 , 李体刚 , 赵淑华 , 胡琴霞 , 金同和 , 刘洪利 , 李振辉 (武警黄金第一总队 ,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8摘要 :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主要特点、 , 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 :矿产资源 ; ;目前 , 我国 , 80%的工业原料 , 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源于矿产资源。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总量将持续扩大。
这一方面要靠增加资源储量来保证 , 另一方面要靠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回采率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来实现。
综合利用资源无疑是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 , 它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 , 而且可以为矿山企业带来现实的经济效益。
更为重要的是 , 它可以极大地延缓我国矿产资源的耗费速度 , 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矿产资源主要特点从资源总量上看 ,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 , 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 156种 , 有 20多种矿产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 但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仅居世界第 80位 , 现有矿产储量中只有 60%可开发利用 , 仅有 35%可以采出 [1]。
我国矿产资源主要特点 :(1 矿产分布不均 , 优势矿产大多用量不大 , 而大宗需求矿产多为短缺或探明储量不足 , 矿产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
(2 我国矿产资源贫矿多 , 富矿少。
如我国铁矿石平均品位为 33. 5%, 比世界平均水平低 10个百分点以上。
锰矿平均品位仅 22%, 离世界商品矿石工业标准(48% 相差甚远。
铜矿平均品位仅为 0. 87%。
磷矿平均品位仅 16. 95%[2]。
(3 我国矿产资源大型、超大型矿床少 , 中小型矿床多。
(4 我国已探明矿产储量中 , 大多是共生或伴生矿。
据统计 , 我国的共、伴生矿床约占已探明矿产储量的 80%。
目前 , 全国开发利用的 139个矿种 , 有 87种矿产部分或全部来源于共、伴生矿产资源 [3]。
2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目前 , 我国矿产资源总的回采率仅为 30%,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个百分点。
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比较
1995年由美国国家环保局可持续生态 系统和 社区部 ( US EPA O ffice of Susta inable E cosystem s and Comm un it ies( OSEC ) ) 联合马 萨诸塞大学可 持续发 展中心推出一套综合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 1999年 更新, 以后经常修订出版, 由 M aureen H art所著最新 的 / Guide to Sustainab le Community Ind icators0介绍 了包括经济、教育、环境、政府、健康、居住、人口、公
克斯等,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生活环境质量却有大幅 度的提高。为什么有的城市在增长的时候环境会恶
化, 而有的城市却 可以保护甚至 提高环境的质量? 中国城市能源紧张、结构失调、利用效率低是制约城
市可持续发展的 / 瓶颈 0。因此, 城市可持续发展问 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相当迫切。从城市可持 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到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量化, 指标 体系的构建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衡量城市发展 是否可持续, 首先就是要建立城市可持续利用评价 模型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 唯有如此, 才能使城市不 偏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才能了解城市发展与可持 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 找出存在的问题, 校正发展
了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以期为制定 和完善中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生态; 指标体系;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 X of Internationa l and D om estic Ind icator System s
forU rban Sustainab le D evelopem ent Evaluation
国内外铁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_肖力光
第27卷第4期2010年8月Vol.27No.4Aug.2010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Civil Engineering收稿日期:2010-03-24.作者简介:肖力光(1962~),男,吉林省长春市人,教授,博士.*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J04A16).国内外铁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肖力光伊晋宏崔正旭(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130118)摘要: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矿石日益贫乏,尾矿作为二次资源再利用也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笔者介绍了国内外铁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以及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应用,并提出铁尾矿今后发展的建议.关键词:铁尾矿;现状;综合利用中图分类号:TU 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185(2010)04-0022-05Iron Tailing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t Home and AbroadXIAO Li-guang ,YI Jing-hong ,CUI Zheng-xu(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Changchun ,China 130118)Abstract :The mineral resource is one of the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mportant material bases,along with mineral resource's massive developments and the use,the ore is day by day deficient,the tailings recycling has a second world attention.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ailings and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status quo,the application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s,and the proposal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ailings.Keywords :iron ore tailings;status quo;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1尾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矿产资源是人类发展和生存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不可再生性和短期内不可替代性.我国90%的能源和80%的原材料来自矿产资源.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与日俱增,但在矿产资源开发生产过程中,资源损失和浪费非常严重[1].不仅如此,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丢弃大量的废石和尾矿也造成环境污染.据统计,因受选矿技术水平、生产设备的制约,我国矿业生产的尾矿已达到100亿t 以上,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尾矿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也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污染和危害,现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矿石日益贫乏,尾矿作为二次资源再利用也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我国尾矿利用率很低,矿山尾矿占工业固体废物的30%,但其利用率仅为7%.大多数矿山企业往往只重视有价金属的回收,若仅考虑有价金属的回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尾矿的问题.由于尾矿是经过选矿后的固体废物,其非金属矿物达到90%以上.因此,尾矿的整体利用是尾矿利用的根本途径[2].铁尾矿是铁选厂在特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将铁矿石磨细,选取“有用组分”后排放的废弃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发现的矿产有150多种,开发建立8000多座矿山,累计生产尾矿59.7亿t.其中,堆存铁尾矿量高达十几亿t ,占全部尾矿堆存总量的近1/3[3],而且,每年排出铁尾矿近3亿t ,综合利用率还不到20%[4].大量的尾矿一般采用堆填处置,不仅浪费资源,同时挤占土地,工厂还得支付土地征用费、运费和填埋费等,增加了钢铁的生产成本,同时还造成环境污染.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矿石日渐贫化,资源日渐枯竭,尾矿作为二次资源已在国内外备受关注,并在尾矿中回收有价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磁化尾矿做土壤改良剂,同时,利用铁矿尾矿库复垦植被,以及尾矿制作建筑材料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利用铁尾矿制作建筑材料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不仅可以进行大量、高附加值利用铁尾矿,有效地缓解铁尾矿堆存带来的大量问题,而且为建材行业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原料,为建材开辟了新的资源,同时发展了矿山循环经济,实现了节能减排,对于实现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国内外铁尾矿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分析铁尾矿的组成特征:铁尾矿是一种复合矿物原料,是铁矿石经过选取铁精矿后剩余的废渣,除了含少量金属组分外,其主要矿物组分是脉石矿物如石英、辉石、长石、石榴石、角闪石及其蚀变矿物.其化学成分主要含SiO 2,Al 2O 3,Fe 2O 3,CaO ,MgO 等,还含有少量K 2O ,Na 2O 以及S ,P 等元素[5].表1为我国各地铁尾矿的主要化学组成.2.1国内铁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我国铁尾矿综合利用起步相对较晚,但进展较快.近几年来,随着保护矿产资源及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该工作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些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与矿山企业紧密合作,在尾矿中回收有价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尾矿制作建筑材料、磁化尾矿作土壤改良剂等方面已取得了一些实用性成果.2.1.1尾矿再选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有的矿山由于选矿回收率不高,矿产综合利用程度不足,现已堆存甚至正在排出的尾矿中含有丰富的有用元素.例如,山东省矿山一些磁铁矿尾矿,仍含铁20%,经强磁选机回收可获得品位达60%的铁精矿[6].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与本钢歪头山铁矿采用HS-1600×8磁选机对铁矿石尾矿进行再磨再选后,可获得品位高达65.76%的优质铁精矿,年产铁精矿量达3.92×104t ,经济效益良好.2.1.2尾矿用作建筑材料铁尾矿化学成分主要有硅、铝、钙、镁的氧化物和少量钾、钠、铁、硫的氧化物.其中,硅、铝含量较高,且80%以上都是非金属矿物,与建筑材料十分相近,这就为尾矿在建材业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通常只要掺加少量其他原料进行适当调配,便可用做许多建筑材料的原料,将其应用于建材领域比在其它领域具有更多的优点[7].我国利用铁尾矿作建筑材料的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我国铁尾矿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在应用中已取得明显成效,主要集中生产保温建筑材料、水泥、陶瓷、玻璃、耐火材料等,并可以用做混凝土粗细骨料和建筑用砂.(1)轻质隔热保温建筑材料.随着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型轻质隔热保温建筑材料的开发研究是当前社会的迫切要求,以铁尾矿制备轻质隔热保温建筑材料,为铁尾矿的二次资源再利用开辟了一条资源节约、保护环境之路.王应灿等[7]以铁尾矿、废旧聚苯乙烯泡沫为主要原料,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剂,制备的轻质隔热保温材料,不仅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更能变废为宝,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保护了环境;表1我国各地铁尾矿的主要化学组成地区名称SiO 2Al 2O 3Fe 2O 3CaO MgO TFe MnO SiO 2P 2O 5邯郸铁矿31.98 6.4910.2330.7713.840.12 3.8900.210梅山铁矿27.887.2725.0014.62 1.78鞍山铁矿75.910.65 1.82 1.5111.69金岭铁矿36.47 5.328.2719.4813.210.540安徽铁矿43.5812.21 1.00 2.7017.540.406他达铁矿21.06 6.570.500.5038.000.640.0180.057唐山铁矿72.79 6.08 6.20 4.853.164.480.0850.1000.160(%)肖力光,伊晋宏,崔正旭:国内外铁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第4期2324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第27卷(2)水泥.用尾矿生产水泥是利用尾矿中的某些微量元素影响水泥熟料的形成和矿物的组成,在水泥配料中引入大量的尾矿,按照正常的水泥生产工艺,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属于烧结类建材,方法主要有2种:①利用尾矿砂中含铁量高的特点,以尾矿砂替代常用水泥配方中使用的铁粉;②用尾矿替代水泥原料的主要成分.唐山市协兴水泥有限公司[8]经过近1年的攻关,使利用尾矿砂代替粘土和铁矿石生产水泥熟料技术获得成功.该技术投入生产后,可充分利用废弃尾矿砂,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大量粘土和矿山资源,还可使水泥吨熟料成本下降2~3元,熟料28d抗压强度提高3MPa~5MPa,使吨综合成本下降10元以上;(3)陶瓷材料.利用尾矿研制生产陶瓷打破了以粘土为原料的传统做法,在有效利用废弃尾矿、减轻环境压力的同时,也使陶瓷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尚未利用尾矿开展大规模陶瓷工艺生产的生产线,但这方面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主要表现在小范围烧制陶瓷材料、尾矿陶瓷釉料和尾矿卫生洁具;(4)微晶玻璃.铁尾矿是一个复杂的多组分体系.因此,可以用来生产对透明度要求不高的玻璃建材制品,例如,有色玻璃装饰板、微晶玻璃装饰板、玻璃马赛克等.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利用尾矿生产微晶玻璃和玻璃马赛克等.微晶玻璃又称玻璃陶瓷或结晶化玻璃[9],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被称为21世纪的环境协调材料,在国防、航天航空、电子、建筑、化工、生物医学、机械工程等领域,作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和装饰材料而获得应用.近年来,很多科研工作者利用铁尾矿成功制取了微晶玻璃;(5)制砖.建筑用砖是我国建筑业用量最大的建材产品之一,而国家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耕地的措施,所以,利用铁尾矿制砖则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途径.利用它不仅可以制普通烧结砖和蒸压砖,还可以制地面装饰砖和免蒸免烧砖等.铁尾矿制作装饰面砖,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物理性能好,表面光滑、美观,装饰效果相当于其它各类装饰面砖(如水泥地面砖,陶瓷釉面砖).张熠[7]等人以安徽黄梅山铁尾矿为骨料,采用两种工艺反打振动工艺和压制工艺制备出彩色地面砖,其抗压强度均高于国家标准,符合道路建设要求;(6)水泥熟料.南京梅山矿业有限公司用综合铁尾矿代替铁粉配制水泥生料,通过对两种原料配制的生料的易烧性、烧成的熟料的物理性能比较,研究用综合铁尾矿代替铁粉作为铁质校正原料的可行性.得出结论:梅山矿业有限公司的综合铁尾矿完全可以代替铁粉,生产优质熟料水泥;用综合铁尾矿配制的生料易烧性好,可以将煅烧温度降低约30℃;综合铁尾矿配料烧成的熟料强度高于铁粉配料的熟料;利用综合铁尾矿可以减少尾矿堆场所需占用的土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10];(7)其他建筑材料.铁尾矿在建筑材料中的用途还有很多,比如,利用铁尾矿制备加气混凝土和混凝土空心砌块,用作混凝土骨料、水泥掺料和建筑用砂,以及用于铺筑路基等.张金青[11]利用北京附近某铁矿矿山围岩碎石和尾矿作为混凝土的粗细骨料,添加一定量的水泥,经28d自然养护后,制成尾矿混凝土空心砌块,其抗压强度达到了设计值,尾矿在配料中,量的变化明显影响着最终制品的抗压性能.武汉工业大学以利用程潮低硅铁尾矿生产加气混凝土,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加气混凝土.鞍钢矿渣砖厂利用大孤山选矿厂尾矿配入水泥、石灰等原料,制成加气混凝土,其产品重量经、保湿性能好,该厂年产10万m3的加气混凝土车间,尾矿用量约3万t/a[1].邯郸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利用铁尾矿代替混凝土中的细级料,并得到了初步成功.此项研究不仅可减少尾矿对环境的损害,防止污染,保护环境,为矿山无尾矿开发提供一条新途径;另一方面,又开辟了制作低成本建筑材料的新途径.2.1.3尾矿用作土壤改良剂及微量元素肥料尾矿中往往含有Zn,Mn,Cu,Mo,V,B,Fe,P等微量元素,这正是维持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必需元素.马鞍山矿山研究院[12]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利用磁化铁尾矿作为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工作.用特定设计的磁化机对磁选厂铁尾矿进行磁化处理,生产出磁化尾矿,施入土壤.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表明,土壤中施入磁化尾矿后,农作物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早稻平均增产12.63%,中稻平均增产11.06%,大豆增产15.5%.2.1.4利用尾矿复恳植被我国矿山的土地复垦工作,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进展较快.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在马钢姑山铁尾矿库和排土场开展了扬尘抑制及植被复垦的技术研究,对尾矿库复垦的技术条件,以及扬尘抑制有关资料进行了收集,并在尾矿库坝坡和排土场进行了植被试验.开发研制的“冶金矿山土地复垦专家系统”,可为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土壤及矿石特征的矿山提供有关最佳复垦方案等方面的专家咨询[13].2.1.5尾矿整体综合利用开展尾矿整体利用的研究,是矿山实现少尾和无尾化过程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开始了利用尾矿制取微晶玻璃、玻化砖、墙地砖等的研究.梅山铁矿同中国地质科学院尾矿利用中心合作,在实验室研制出白、黑、红、蓝4种色调微玻岩.北京科技大学以大庙铁矿石尾矿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出了玻化硅.邢军等[14-15]分别以铁尾矿和金矿尾砂为主要原料,研究制备微晶玻璃材料的方法,并成功制成了主晶相为透辉石相的黑色尾矿微晶玻璃和主相为尖晶石、顽火辉石固溶体的微晶玻璃.2.2国外铁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国外铁尾矿利用工作起步较早,重视铁尾矿的综合利用,注重有价成分的回收,广泛地给铁尾矿寻找各种不同的利用途径.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国家为矿山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使矿山和尾矿场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并在铁尾矿中回收有价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尾矿制作建筑材料、磁化尾矿作土壤改良剂、尾矿整体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实用性成果.在国外,一些铁矿选厂主要采用高梯度磁选机,从弱磁选、重选和浮选尾矿中回收细粒赤铁矿.美国的Sivas-Divrigi 选矿厂采用浮选法,在最佳浮选条件下从铁尾矿中回收钴、镍和铜,回收率分别达到了钴为94.7%,镍为84.6%,铜为76.8%[16].印度[17]采用水利旋力和磁力分离技术从铁尾矿中回收含铁61%~65%的精矿.许多国家尽管人少地多,但对土地复垦十分重视.如德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矿山的土地复垦率已达80%.铁尾矿含铁11%,而其中还含有少量磁铁矿,具有载磁性能,对这类尾矿可进一步磁化而成磁尾土壤改良剂.如再掺入一定比例的N ,P ,K 等,可磁化成磁尾复合肥,对植物生长非常有利.卡奇卡那尔采选公司的湿式磁选尾矿中含有钙、镁和硅的氧化物,用作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进行中和处理,氧化镁作为一种肥料,已取得了较好效果.Maiti S K 等[18]的研究表明,铁尾矿上种植植被不仅有利于稳定和减少水土流失,而且也促进了植被的生长.许多国家在尾矿制作建筑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很多.土耳其[19]的Cine-Milas 采用磁场、重力分离和浮选各种方法除去杂质,从铁尾矿中筛选出钾长石,优质钾长石精矿用于陶瓷工业.印度[20]利用铁尾矿生产陶瓷地板和墙壁瓷砖,这些砖比传统瓷砖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并符合大多数的EN 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俄罗斯选矿厂尾矿用于建筑材料约占60%,除制造建筑微晶玻璃和耐化学腐蚀玻璃外,还研制生产各种矿物胶凝材料;美国除从废石中回收萤石、长石和石英等用于其它工业外,绝大部分用做混凝土骨料、地基及沥青路面材料;日本[21]有人将尾矿与10%硅藻土混合成型,并在1150℃煅烧,研制出轻质骨料.3结语矿山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矿业的开发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矿产资源和丰富的能源,但同时也占用和破坏了大量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污染了自然环境,破坏了植被,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土质的恶化,尾矿的利用对环境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需要政府部门在方针、政策、法律、资金和税收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高校和科研部门能够以多功能材料为攻关的重点,充分利用尾矿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研发,使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1]张锦瑞.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与资源化[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2-53.肖力光,伊晋宏,崔正旭:国内外铁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第4期2526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第27卷[2]蒲含勇,张应红.论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J].矿产综合利用,2001(4):19-22.[3]朱胜元.尾矿综合利用是实现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J].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00(1):38-40.[4]黄世伟,李妍妍,程麟.用梅山铁尾矿制备免烧免蒸砖[J].金属矿山,2007(4):81-84.[5]Zhang S,Xue S,Liu X,et al.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 of iron Ore tailing resources[J].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2006,42(4):403-408.[6]侯明兰,曲鸿鲁,杨学作.山东省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现状与建议[J].矿冶,2004,13(4):38-45.[7]陈永亮,张一敏,陈铁军.铁尾矿建材资源化研究进展[J].金属矿山,2009(1):162-165.[8]蒋冬青.尾矿在建材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00(增刊):330-312.[9]常前发.我国铁尾矿的资源状况、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安徽地质,1998,8(4):91-96.[10]余春刚,李心继,赵仁应.梅山铁尾矿代替铁粉研制优质水泥熟料[J].水泥工程,2008(5):19-23.[11]张金青,孙小卫.利用铁尾矿生产混凝土承重小型空心砌块[J].矿山环保,2003(2):14-16.[12]金家康,孙宝臣.浅谈铁尾矿综合利用的现状和问题[J].山西建筑,2005(5):26-27.[13]程琳琳,朱申红.国内外尾矿综合利用浅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11):30-32.[14]邢军,吕荣.铁尾矿微晶玻璃的组成设计与晶化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01(2):38-41.[15]邢军,宋守志,徐小荷.金矿尾沙微晶玻璃的制备[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1,11(2):319-322.[16]Sirkeci A A,Gul A,Bulut G.Recovery of Co,Ni,and Cu from the tailings of Divrigi Iron Ore Concentrator[J].Mineral Processing and Extrac-tive Metallurgy Review,2006,27(2):131-141.[17]Das B,Reddy P S R,Misra V N.Recovery of Iron Values From Tailing Dumps Adopting Hydrocyclone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Techniques [J].Australasi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Publication Series,2002(2):285-289.[18]Maiti S K,Nandhini S,Das Manab.Accumulation of metals by naturally growing herbaceous and tree species in iron ore tailing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2005,62(5):595-603.[19]Kangal O,Guney A.Pilot scale tests for evaluation of feldspar tailings for ceramic industry[J].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2004,264(2):1415-1418.[20]Das S K,Kumar Sanjay,Ramachandrarao P.Exploitation of iron ore tail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eramic tiles[J].Waste Management, 2000,20(8):725-729.[21]Das S K,Kumar Sanjay,Ramachandraro P.Exploitation of iron o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eramic tiles[J].Waste Management,2000(20):725-729.。
国内外能源综合利用政策法规对比
1.% O7
49 .%
79 .%
52 .%
1% 2
59 .%
83 .%
83 .% 9 1 .% 1 % 1.% 1 .% l .% O 01 O2 11
一 .% 35 O 1 .% 99 .% 1 .% 1.% 9 9 53 61 .% 96 % .1
日本和德 国的 6 、美国的 37倍 、韩 国的 24 。这表 倍 . .倍
明 ,高投入、高 消耗 、低 效益 的粗 放型 经济增 长模 式没 有实现根本性转 变,能源利用效率 十分低下 。
表 1 不 同阶段 中国经济增长 与能源消 费之 间的关 系
年 度 18 —18 96 9O 19 ~19 96 0O 2 o 2o 2o 2 0 2 0 90 9518 ~19 9 1 9 519 —2o 0 1 02 03 o4 05 2 o 06
2 国外 能源综 合利 用政策 法规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 为 目的 的节能和 提高 能源效率是发达国家政府近年来非 常关注的重 要领域。
2 1 美 国 能 源 综 合 利 用 .
美国是人均能源消耗量最 多的 国家 ,人均 能源 消费
量是中国的 1 。美国政府努力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并 积 O倍
[ 摘 要] 我国能源资源丰富 ,但人均 资源 紧缺 ,能 源利 用率十 分低 下,节能是 一个 战略 问题 。
文章分析 了美国、德 国、 日本等 国外能源综合利 用的相 关政策 法规和我 国的能源综合利用政策法规 ,并
进 行 对 比 ,指 出我 国今 后 应 当加 强 的 各 项 工 作 。
年我 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 超过 5 % ,天然 气的进 口依存 5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分析》兰聪,卢佳林,陈景,高育欣(中建西部建设西南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52)[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建筑垃圾的组分,对比了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展的现状以及技术;分析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和国内政策、法规;并给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政策;建议0前言我国城镇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大规模拆建,建筑垃圾的总量持续增加,占城市垃圾的40%左右[1],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危机。
造成上述状态的原因是缺乏完善统一的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以及缺乏科学有效、经济可行的处置技术,使得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市郊露天简易填埋或堆放,存量建筑垃圾已达到100多亿方。
虽然我国建筑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进滞后,当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低于5%,而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高于90%,甚至部分达到97%以上。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事关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已刻不容缓。
1建筑垃圾来源、分类及组成据统计,202x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并施行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提出了建筑垃圾的定义,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建筑垃圾的产生主要是在建筑施工阶段以及建筑装饰装修与旧建筑的改建(包括维修,拆除)中产生的,主要分为土地开挖垃圾(俗称渣土,占比最大)和旧建筑物拆除垃圾两大类。
其中渣土包括粘土、砂石以及岩石,目前主要用于基坑回填或者生产砂石骨料。
渣土的利用率相对较高,约在50%以上;以成都地区为例,渣土内含大量卵石,依靠合理的工艺可用于制备机制砂;部分地区由于地质结构的特征,地基为天然岩石,则回收利用率更高[4]。
建筑拆除垃圾还包括各种含有浆体的块状物,如废弃的混凝土块及砖石碎块等,废弃的木制品、旧瓦片、废旧钢材以及玻璃和包装纸等,对其利用采用人工分拣将选走其中有用的钢材、纸、木材等,剩下碎砖瓦块、废砂浆、废混凝土块和废土及其他无用混杂物[5]。
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估
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估工业废弃物的产生是当代工业生产中无法避免的问题,然而,这些废弃物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因此,开展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成为了改善环境状况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并探讨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潜力。
一、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背景和意义工业废弃物的大量积累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环境质量,而资源的浪费也加重了资源紧缺的问题。
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对废弃物进行有效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附加值,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估指标1. 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资源利用效率指标是评估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计算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资源的比例,可以评估废弃物资源的利用效果。
2. 环境效益指标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是评估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比较资源综合利用前后的排放量和污染物减排情况,可以评估其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
3. 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是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指标,包括生产成本的降低、利润的提升等。
通过比较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前后的经济效益指标,可以评估其对企业和产业的贡献程度。
三、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1.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同一产业在资源综合利用前后的经济数据进行对比,可以评估资源综合利用对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具体比较的指标可以包括产值、利润、税收等。
2. 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是评估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计算资源综合利用的成本和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可以评估其经济可行性和效益水平。
3. 社会效益评估法除了考虑经济效益,还需要综合考虑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测算企业员工就业数量的增加、环境污染物减排的数量等因素,可以评估其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标准
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标准在当今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了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它既能推动经济的增长,又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此,制定科学准确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资源利用效率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值。
产出是指通过对资源进行加工和转化所得到的最终产品或服务,而投入则是指用于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所需的资源。
通过比较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我们可以评估资源利用的效率。
一般来说,产出与投入的比值越高,资源利用效率就越高。
这一指标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能源、农业、工业等。
通过评估不同领域的资源利用效率,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领域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其次,资源利用效率评估的另一个关键指标是资源的再利用率。
资源再利用率是指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回收再利用的资源所占比例。
这一指标体现了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也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例如,在废物处理领域,通过回收废物中的有价值物质,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
因此,资源再利用率也应成为资源利用效率评估的重要衡量标准。
此外,资源利用效率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联也不容忽视。
资源利用的效率低下通常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
因此,一个科学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标准应该能够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
一个常用的指标是环境效益与经济成本的比值。
环境效益是指通过资源利用带来的正面环境效果,经济成本则是指实施资源利用所需的经济投入。
如果环境效益与经济成本的比值大于1,说明资源利用带来的环境效益超过了经济成本,反之则说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这个指标不仅有助于衡量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也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最后,有效评估资源利用效率还需要综合考虑时间因素。
资源利用的效率与时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手段的改进,资源利用的效率也会提高。
因此,一个综合评估资源利用效率的标准应该能够反映时间维度上的变化。
钴精矿出口与国内加工利用的对比分析
钴精矿出口与国内加工利用的对比分析钴精矿是钴的主要矿石,广泛用于电池材料、合金制造和医疗等领域。
当前,随着钴需求的急剧增加,国际市场上钴精矿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在这种情况下,探讨钴精矿的出口与国内加工利用之间的利弊,对于我国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出口钴精矿的优势及挑战出口钴精矿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首先,出口钴精矿可以迅速获得外汇收入。
由于国际市场上钴精矿价格高企,出口钴精矿可以快速增加我国外汇储备,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其次,出口钴精矿降低了国内加工环节的成本压力。
目前,我国的钴精矿加工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将钴精矿直接出口可以避免扩大国内加工能力的需求,降低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
然而,出口钴精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出口钴精矿缺乏附加值。
钴的高附加值产业主要集中在加工环节,国内加工后的钴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出口钴精矿意味着放弃了附加值的获取,无法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其次,出口钴精矿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出口钴精矿意味着将不加工的原料直接出口,不仅浪费了资源,也无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二、国内加工利用钴精矿的优势及挑战国内加工利用钴精矿也具有一些优势。
首先,国内加工利用钴精矿可以提高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将钴精矿加工为高附加值产品,如钴合金或电池材料,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增加经济效益。
其次,国内加工利用钴精矿有助于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加工利用钴精矿,可以推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培养高技术人才,提升我国在钴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然而,国内加工利用钴精矿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国内加工能力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的钴精矿加工能力仍然有限,难以满足国内对高附加值钴产品的需求。
因此,需要加大对钴精矿加工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加工能力。
其次,国内加工利用钴精矿需要更多的投资支持。
相比于出口钴精矿,国内加工利用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钴精矿加工领域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国内外流域规划对比及国土空间规划结合的思考
国内外流域规划对比及国土空间规划结合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07-23T11:03:51.167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中作者:徐文龙[导读] 我国自1949年初期开始编制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的流域规划,对防治流域水文灾害,指导流域水利工程建设,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徐文龙天津市 300000摘要:我国自1949年初期开始编制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的流域规划,对防治流域水文灾害,指导流域水利工程建设,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作为空间规划的一种类型,流域规划往往侧重于宏观指引和水资源本身,以“水”为规划单核心,与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等空间规划衔接不足,对河流周边土地利用开发和自然资源管控关注较少。
2018年3月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着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空间管理,综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等多个空间规划类型,形成一套从上至下系统完善的规划体系。
山地城市因其地形的复杂性,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可充分与流域规划进行结合,以流域为基本单元,将城市建成区域的开发管制与自然资源区域的用途管制有机结合。
研究从流域视角出发,梳理国内外流域规划的发展历程,总结国内流域规划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中,提出流域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结合的思考。
关键词:国内外;流域规划对比;国土空间规划;结合的思考引言流域是一个具有综合特征的复杂生态系统,包括河流及其沿海农业、工业和其他生产系统的所有生态要素。
在水系统串联连接下,流域的物理空间由于输水方便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生态圈”;经济和社会空间也是紧密相连的。
这种系统的空间复杂联系要求流域规划不仅要强调围绕“水”核心要素的资源分配、环境保护和防灾,还要从“域”空间尺度进行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拓展。
中国流域管理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流域规划管理的综合意识仍然比较薄弱,不利于流域实施和空间规划。
当前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标准及石油烃检测方法的深度剖析和对比
当前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标准及石油烃检测方法的深度剖析和对比XUE Guanghai;LI Qiang;LIU Qing;NIU Jiangge【摘要】我国油田及炼厂所产生的含油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而含油污泥处理标准是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准绳.为了解我国含油污泥处理标准的发展现状和方向,本文详细概述了我国最新颁布的含油污泥处理标准,以及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的含油污泥处理标准体系,从控制项目及其限值、标准所采用的测试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最新标准进行了全面比较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指出我国含油污泥标准制修订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完善的方向,以期引导并促进我国含油污泥的环保、安全处置.【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9(038)001【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含油污泥;处理标准;测试方法【作者】XUE Guanghai;LI Qiang;LIU Qing;NIU Jiangge【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油固废,属危险废弃物,含油污泥的不断产出给油田及炼厂带来巨大的环保压力,已经严重制约油田及炼厂的正常生产运行。
含油污泥处理标准是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的依据和准绳,在推动含油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各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1]。
目前我国含油污泥处理标准体系还存在不健全、标准所对应的检测方法不明确等问题,难以对含油污泥的处理进行有效的指导,为此,本文通过对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含油污泥处理标准体系的研究,从标准的控制指标、控制限值及标准所对应的检测方法等几个方面与我国含油污泥处理标准体系进行对比,找出我国现有含油污泥处理标准体系的不足之处,为我国含油污泥处理标准体系的完善和规范性建设提供建议。
1 国内含油污泥处理标准1.1 国家标准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含油污泥处理的国家标准,只在1985年3月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GB 4284-19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中对矿物油含量做出指标要求,具体(见表1)[2]。
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现状对比分析
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现状对比分析付桂;赵德招;程海峰【摘要】采用国内调研、国外考察、查阅国内外文献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的现状和特点,找出国内疏浚土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提出今后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结果表明: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水平远落后于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当前影响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的因素除技术问题外,还存在认识理念、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建设和利益分配等非技术问题;今后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主要包括吹泥上滩新工艺、新型疏浚装备的研制和开发、疏浚土综合利用多样化处理技术、加强疏浚过程环境保护技术研究等.【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7页(P90-96)【关键词】疏浚土;综合利用;利用方式【作者】付桂;赵德招;程海峰【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上海,200003;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上海,201201;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上海,201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6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沿海、沿江各地纷纷加大、加快了水运资源开发建设的力度和进程。
尤其在成功加入WTO后,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量和船舶大型化的需要,港口航道建设不断地向大型化、深水化方向发展。
大规模的港口和航道建设产生了大量的疏浚土。
长期以来,疏浚土一直被认为是废弃物,大量疏浚土以外抛方式处理,对海洋环境及水域生态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大量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疏浚土是一种可利用资源”的观点已被社会各界所接受,要求充分利用疏浚土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疏浚土的合理处置,不仅可减轻对环境的影响,还能增加大量的土地资源,提供工农业和生活用地,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因此,疏浚土的综合利用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切入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内外标准总体对比情况
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内外的标准总体上存在着哪些对比情况呢?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帮助读者更
深入地理解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内外标准的情况。
一、概念解析
1.资源综合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是指通过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将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和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2.国内外标准
国内外标准是指针对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所设定的技术规范、管理规范、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标准。
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会针对资源综合利
用领域制定不同的标准。
二、国内外标准总体对比情况
1.标准制定依据
在国内,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标准制定依据主要是国家发展战略和需求,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制定,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的协同制定。
而
在外国,标准制定依据则更多地受到国际标准的影响,同时也考虑到
本国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2.标准内容和范围
国内外标准在内容和范围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国外标准更注重行业间的通用性和国际化,倾向于更加整合和广泛的内容和范围;而国内标准则更加注重与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契合,更加注重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与技术水平。
3.标准体系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标准的体系和发展趋势也呈现出一些差异。
国外标准更加注重标准的综合性和前瞻性,更加注重标准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和促进创新的能力。
而国内标准更加注重与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一致性,更加注重标准的技术规范和可操作性。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国内外标准总体对比情况中,我认为国内标准更加贴合国家实际情况和需求,有利于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而国外标准则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有助于提高技术水平和促进产业发展。
国内外标准应该在相互交流与借鉴的基础上,共同推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发展。
总结与回顾
通过对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内外标准总体对比情况的评估,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在制定依据、内容和范围、体系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而个人观点和理解则希望能够充分发挥
国内外标准的优势,共同推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发展,实现资源的
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正式写作过程中,我将更加深入地探讨国内外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差异,以及对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发展的影响。
文章将采用序号标注的方式,逐步展开论述,以确保文章的深度和广度兼具。
结合我指定的主
题文字,将多次提及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内外标准总体对比情况,以
确保文章的连贯性和主题性。
希望本次写作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内外标准
的总体对比情况,为我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四、标
准制定的难点和挑战
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标准制定都面临着一些
共同的难点和挑战。
资源综合利用涉及的领域广泛,涉及多个学科和
行业,因此标准制定需要跨学科、跨行业的协同合作,难度较大。
随
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标准的更新和迭代也是一个挑战,需要及
时跟进和调整。
不同国家、地区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同,标准的
统一和认证也是一个难点。
五、国内外标准的对比案例分析
以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为例,国内和国外对于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
标准和规范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内相关标准更加注重环保和资源回收
利用,强调对废弃物资源的分类、回收和利用;而国外的相关标准更
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倾向于提出更加先进的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和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的标准可以进行充分的对比和借鉴,共同推动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
六、促进国内外标准的交流与合作
为了更好地促进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内外标准的交流与合作,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
建立国际化的标准交流评台,搭建国内外标准制定和研究人员的交流合作桥梁;组织国际化的标准论坛和会议,加强国内外标准的交流与对话;加强国际标准的翻译和推广,促进国内外标准的相互理解和认可。
七、结语
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内外标准的对比情况,既有差异也有共同的合作与发展机遇。
只有不断加强国内外标准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启发,也为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