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
表 1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
分类
体重过低** 体重正常
体重指数 (kg/m2)
<18.5 18.5 – 23.9
男:< 85 女:< 80
… ...
腰围 (cm) 男:85−95 女:80−90
... 增加
超重
24.0 – 27.9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 学会、高血压联盟(中国)及中国营养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人群肥胖与疾 病危险研讨会,经充分讨论,工作组的推荐意见获得一致认可。同时,中国肥胖问 题工作组即着手编写《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在广泛征求相关学 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七次修改,形成指南终稿。希望本指南能够为推动中国肥 胖防治工作,控制慢性疾病,提高我国人民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发挥积极的作 用。
2 肥胖程度的评价和分类
肥胖症患者的一般特点为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体脂占体重的百 分比(体脂%)异常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如果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 积过多,被称为“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则对代谢影响很大。中心性肥胖是 多种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1
无内分泌疾病或找不出可能引起肥胖的特殊病因的肥胖症为单纯性肥胖。单纯性 肥胖者占肥胖症总人数的 95%以上。对人体外表的观察通常可以大致估计肥胖及消 瘦的程度,适用于初筛,但无法定量。在临床上和流行病学调查中,估计肥胖程度 的最实用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是体重指数和腰围。尽管有些其它方法(如计算机体层 摄影术和核磁共振成像术等)可以较精确地测定体脂的百分含量,但这些仪器设备 比较昂贵,无法普遍采用。
2.3 肥胖程度的分类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1
高蛋白膳食模式
轻断食膳食
运动治疗
• 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至每周150min以 上(每天30min以上,每周的大多数天)
• 推荐更高水平的身体活动(如每周200300min),以维持体重下降及防止减重后 的体重反弹(长期,1年以上)
运动治疗
认知-行为及心理干预
• 通过调整超重和 肥胖患者的生活环境及心理状态,帮助患者理解和认识体重管理、肥胖及其危害,从而 做出行为改变。其中包括自我监控、控制进食、刺激控制、认知重建和放松技巧。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体重管理
超重/肥胖者合并代谢综合征体重管理
蛋白质
• 提高蛋白质供给量比例1.2-1.5g/kg,或 15%-20%),以在减重过程中维持氮平衡, 同时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骨矿 物质含量等作用
• 大豆蛋白的减脂作用优于酪蛋白,且减低 血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 也更明显
碳水化合物
• 根据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来确定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 (40%-55%)。
• 母体孕前及孕期的肥胖与孕期合并症及不 良妊娠结局相关
–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子痫、早产、死 胎、巨大儿、过期产、剖宫产、先天畸形等
– 远期不良影响:产后母体及子代肥胖、增加母 婴罹患2型糖尿病、高血压、及其它代谢综合 征的风险
围孕期体重管理
• 超重女性生育能力下降8% • 肥胖者下降占18% • 增加自然流产及孕期并发症的风险 • 减重5-10%就可以成功减掉30%的内脏脂肪,更有利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 共识(2016年版)
廊坊市中医医院 治未病科 李欲来
体 质 指 数(BMI)
计算公式为:体重/身高2(kg/m2) 我国成人正常范围:18.5≦BMI<24kg/m2 超重:24≦BMI<28kg/m2 肥胖:BMI≧28kg/m2
202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报告,不看后悔!
2021中国居民膳⾷指南报告,不看后悔!中国营养学会最新成果出台了!与全国⼈民的⽇常⽣活息息相关,历时六个⽉、经过七次严谨的⼯作讨论会,中国营养学会最新成果《报告》)2021年2⽉25⽇,中国营养学会正式发布《中国居民膳⾷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下⽂简称《报告》(2021)中国居民膳⾷指南科学研究报告中国居民膳⾷指南科学研究报告(-精简版-超重肥胖及膳⾷相关慢性病问题⽇趋严重肥胖常伴有多种代谢异常,是⾼⾎压、糖尿病、⼼脑⾎管等疾中国居民超重及肥胖患病率快速增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问题中国居民超重及肥胖患病率快速增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问题。
《报告》指出肥胖常伴有多种代谢异常,是⾼⾎压、糖尿病、⼼脑⾎管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6岁以下和6~17岁⼉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0.4%和19.0%,18岁及以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已经超过⼀半(50.7%)。
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已经超过⼀半(超重肥胖是⼼⾎管疾病、糖尿病、⾼⾎压、癌症等重要危险因素。
全球疾病负担2017研究指出,2017年全国归因于⾼BMI的⼼⾎管疾病死亡⼈数为59.0万,13.5%的⼼⾎管疾病死亡归因于⾼BMI。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18岁及以上成⼈⾼⾎压患病率为27.5%,糖尿病患病率为11.9%,⾼胆固醇⾎症患病率为8.2%。
《中国⼼⾎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根据2013年中国第5次卫⽣服务调查:城市地区≥15岁居民冠⼼病的患病率为12.3‰。
18岁及以上居民⾎脂异常率显著升⾼(2002年18.6%,2012年40.4%)。
2013年40岁以上⼈群脑卒中患病率为2.1%,糖尿病、⾼⾎压、⼼脑⾎管疾病等慢性病均呈上升的态势。
这些慢性病与长期膳⾷不平衡和油盐摄⼊过多密切相关慢性病与长期膳⾷不平衡和油盐摄⼊过多密切相关。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总论众所周知,肥胖的发生常常是由遗传、少动以及摄入过多能量共同导致的结果。
从代谢研究角度看则是基于代谢紊乱,代谢紊乱是肥胖从基因到临床表现的中心环节。
肥胖者多存在脂类代谢紊乱,脂肪合成过多,而脂肪水解和脂肪分解氧化无明显异常。
血浆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一般高于正常水平。
应用低能量饮食治疗肥胖症时,血浆酮体增加或酮血症倾向往往低于正常人。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快速进展,人们发现在基因多态性上的差异,使得在各年龄层次的人群都有对肥胖更易感者。
在上述背景下,加之膳食结构变化后肠道菌群结构发生的适应性变化,使得这类具有遗传易感性者对三大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应答出现显著差异,进而造成肥胖的发生。
超重/肥胖者医学减重流程膳食类型01限制能量平衡膳食(CRD)背景CRD对于延长寿命、延迟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明确干预作用。
CRD 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1、在目标摄入量基础上按一定比例递减(减少30%~50%);2、在目标摄入量基础上每日减少500kcal左右;3、每日供能1000~1500kcal。
证据Huffman等对超重者进行了6个月CRD干预(能量摄入减少25%),发现与非CRD相比,CRD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有明显改善,并认为这是降低体重的原因。
Yoshimura等对内脏脂肪面积≥100cm2的成人进行12周CRD (CRD目标:25kcal/kg,基线能量摄入约为30kcal/kg)干预后,有效降低了体重、脂肪组织重量、内脏脂肪面积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1、脂肪:多项研究证实CRD的脂肪供能比例应与正常膳食(20%~30%)一致,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膳食模式的不平衡。
在CRD中补充海鱼或鱼油制剂的研究均报道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对肥胖者动脉弹性、收缩压、心率、血甘油三酯及炎症指标等均有明显改善,可增强CRD的减重效果。
2、蛋白质:由于CRD降低了摄入的总能量,必然导致产热的宏量营养素摄入降低,应适当提高蛋白质供给量比例(1.2~1.5g/kg,或15%~20%),这样就能在减重过程中维持氮平衡,同时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骨矿物质含量等作用。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是一份全面阐述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策略的权威指南。
本文旨在提供关于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方法的最新信息和实践建议,以指导医生和患者在做出治疗决策时参考。
随着全球肥胖和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这些疾病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外科治疗,尤其是减重手术,已被证实对于某些重度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由于手术风险、术后管理等因素,外科治疗的选择和实施需要谨慎和专业的指导。
本指南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对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方法、术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指南也强调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提倡建立由外科、内分泌、营养、心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评估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的发布,旨在提高我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建议,推动我国肥胖及糖尿病外科治疗领域的持续发展。
二、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原则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多学科团队协作、综合治疗、长期随访的基本原则。
在治疗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肥胖程度、糖尿病病情以及心理状况,确保患者充分了解治疗方案及可能的风险和益处。
个体化治疗原则: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糖尿病病程、并发症情况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多学科团队协作原则: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心理科等。
应建立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
综合治疗原则:外科治疗只是肥胖及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部分,应结合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长期随访原则:术后应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监测,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糖尿病的控制情况。
最新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推荐重点内容
最新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推荐重点内容俗话说:"病从口入”,连肥胖和糖尿病这两个现代健康杀手的出现, 都离不开不健康饮食这一诱因。
值得庆幸的是,医学营养治疗在近十年来取得了众多积极成果,吃出来的疾病,现在同样可以"吃回去"!吃对了,也能治病!前段时间,多个权威学会联合发布了《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1],通过梳理近年来医学营养领域的循证证据,提出9种减重饮食策略。
同时,该指南还探讨了部分饮食策略对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等多个指标的影响结果,并给出相应的推荐建议。
为保证科学性与客观性,对于有分歧的推荐意见,编委会采用"德尔斐法则",通过编写支持小组与各专业领域的专家讨论,达成"循证共识“,并以同意比例描述共识的程度。
同时,该指南的指导作用并不局限于减重领域,更包含了对糖尿病患者的减重饮食建议。
顾名思义,高蛋白膳食(high protein diet, HPD)指的是蛋白摄入较高的膳食模式,大多数HPD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总能量摄入的20% -30% 或1.5-2.0g/kg/d o指南建议:1. HPD有助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减轻体重,并有利于血糖控制。
长期采用此策略时应加强包括肾功能在内的临床监测与营养咨询(证据等级B ,弱推荐洞意比例91.6%)02. HPD可增加饱腹感、减轻饥饿感,有助于增强重度肥胖者的减重依从性并维持减重效果(证据等级C,弱推荐;同意比例93.3%)。
此外,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广泛,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在HPD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1. HPD保持以乳制品为主的优质蛋白来源更有助于维持骨量(证据等级B ,弱推荐洞意比92.0%)。
2. 以酪蛋白水解物、孚榜青蛋白水解物或大豆蛋白为蛋白来源的HPD 补充剂,均有助于减重(证据等级B ,弱推荐洞意比例95.4%)。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ow carbohydrate diets , LCDs)通常指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0% ,脂肪供能比Z 30% ,蛋白质摄入量相对增加,限制或不限制总能量摄入的_类饮食,近几年非常网红的生酮饮食就属于LCDs。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那些人进食量过多?
不吃早餐; 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 晚上吃的过多; 吃快餐; 进食速度快; 暴饮暴食、夜间加餐、吃零食; 加多余的食物;
那些人体力活动过少?
静坐看电视; 静态工作;
通过有氧中低强度体力活动有助于减肥 ;
走路、骑车、爬山、慢跑、游泳、打羽毛 球、跳舞、划船、滑冰等;
社会因素
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生活方式; 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及贮藏技术有改善; 生活方式的改变,“宴会”和“聚餐”; 进食消愁; 政策、新闻媒体、文化传统以及科教宣传等
,对膳食选择和体力活动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
超重和肥胖的危害
超重、肥胖与其相关疾病
中风
呼吸系统疾病 心脏病 胆石症
激素分泌异常
诊断
治疗方案 1、单纯生活方式干预 2、生活方式干预+药物(请注明具体药物)
肥胖患者复诊登记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联系电话
登记日期
治疗经过
饮食情况
运动量及睡眠
药物治疗
体格检查
身高
cm 体重
kg BMI
kg/m2
腰围
cm 臀围
cm WHR
体脂含量
% 血压
mmHg
其他
实验室检查
生化
OGTT及同步真胰岛素
腹部B超
干预策略与措施
一般人群的普遍性干预 高危人群的选择性干预 对肥胖症和伴有并发症患者的针对性干预
一般人群的普遍性干预
群体预防
监测和控制超重 预防肥胖发展
积极做好宣传教育
注意膳食平衡,防止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 多进行中、低强度的体力活动 定期检查肥胖相关疾病的指标,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解读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解读医学减重干预方法1.限能量膳食限能量膳食(CRD)是指在目标能量摄入基础上每日减少能量摄入500~1000 kcal (男性为1200~1400 kcal/d,女性为1000~1200 kcal/d),或较推荐摄入量减少1/3总能量,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能量的55%~60%,脂肪占每日总能量的25%~30%问题1:蛋白质来源对CRD干预的作用有何影响?提高大豆蛋白摄入比例的CRD可降低体脂率、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证据等级C,弱推荐;同意比例94.9%)问题2:增加乳制品摄入量对CRD的减重干预有何影响?增加乳制品摄入量可降低超重/肥胖者的体重和体脂含量,而单纯增加钙补充剂并不能增强减重效果。
(证据等级B,弱推荐;同意比例92.4%)2.高蛋白膳食高蛋白膳食(HPD)包括相对数量(蛋白质供能比)和绝对数量(蛋白质摄入量)的界定,多数HPD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超过每日总能量的20%或1.5 g/(kg·d),但一般不超过每日总能量的30%或>2.0 g/(kg·d)的膳食模式。
问题3:HPD能否改善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体重和血糖?HPD有助于超重/肥胖T2DM患者减轻体重,并有利于血糖控制。
长期应用时应加强包括肾功能在内的临床监测与营养咨询。
(证据等级B,弱推荐;同意比例91.6%)问题4:HPD对减重依从性和维持减重效果的影响?HPD可增加饱腹感、减轻饥饿感,有助于增强重度肥胖者的减重依从性并维持减重效果。
(证据等级C,弱推荐;同意比例93.3%)问题5:HPD减重会引起骨质丢失吗?HPD保持以乳制品为主的优质蛋白来源更有助于维持骨量。
(证据等级B,弱推荐;同意比例92.0%)问题6:不同蛋白来源的HPD补充剂对减重的影响?以酪蛋白水解物、乳清蛋白水解物或大豆蛋白为蛋白来源的HPD补充剂,均有助于减重。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3)
几种主要食物类的能量和产能营养素
第17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运动
提倡采用有氧运动
如:走路、骑车、爬山、打球、慢跑、跳舞、
游泳、划船、滑冰、滑雪及舞蹈等
第18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运动
第19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运动
中等强度运动消耗的能量:男 4.8−7.0千卡/分钟
女 3.3−5.1千卡/分钟
低强度活动:男 1.9−4.6千卡/分钟
女 1.4−3.2 千卡/分钟
如用心率来大致区分,进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量时的心率为
100−120 次/分钟,低强度活动时则为80−100 次/分钟
第20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运动
体力活动的量和时间应按减体重目标计算
监测和控制超重
预防肥胖发展
积极做好宣传教育
注意膳食平衡,防止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
多进行中、低强度的体力活动
定期检查肥胖相关疾病的指标,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第9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高危人群的选择性干预
高危因素:存在肥胖家族史
有肥胖相关性疾病
膳食不平衡
体力活动少等
重点预防肥胖程度进一步加重,预防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
第29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计划在1 个月内减重1 公斤,即每周减重0.25 公斤,则每天需要亏空能量约为
270 千卡,其中由增加体力活动量每天消耗150 千卡。每天至少增加中等强
度体力活动1 小时或低强度体力活动约2 小时
第22页,共2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解读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解读一、本文概述《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是一份针对我国儿童肥胖问题现状及其影响进行全面解析的重要报告。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物质条件的提升,儿童肥胖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健康成长的一大公共卫生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解读《中国儿童肥胖报告》,让公众更加深入了解我国儿童肥胖问题的严重性、成因以及应对之策,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同为改善儿童肥胖问题贡献力量。
报告基于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和数据分析,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儿童肥胖的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健康危害及干预策略。
报告不仅揭示了儿童肥胖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紧密联系,还深入探讨了肥胖对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未来生活质量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本文的解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儿童肥胖报告》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观点,认识到儿童肥胖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儿童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
二、《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概述《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是一份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儿童肥胖问题的权威报告。
该报告由一系列专业人士和研究机构共同编制,包括儿童健康专家、营养学家、流行病学家等,旨在对中国儿童肥胖的现状、成因、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疗策略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解读。
报告首先概述了中国儿童肥胖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肥胖的发生率、分布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报告揭示了中国儿童肥胖问题的严峻性,指出肥胖已经成为中国儿童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
接着,报告深入探讨了儿童肥胖的成因。
除了遗传因素外,报告重点关注了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儿童肥胖的影响。
报告指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
报告还分析了儿童肥胖对个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肥胖不仅可能导致一系列慢性疾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还可能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1.52bn
1.65bn
1.77bn
Adults with obesity (BMI ≥30 kg/m2)
0.81bn
1.01bn
1.25bn
1.53b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as a proportion of all adults globally
学习笔记 PPT
肥胖症概述
肥胖症长期管理总体原则和诊疗路径
长期体重管理中的生活方式干预
长期体重管理中的减重药物治疗
肥胖常见合并症用药
特殊人群的治疗
一、肥胖症概述
随着全球肥胖发病率的快速增长,新型减重药物正在不断问世。特别是新一代肠促胰素类减重药,以其明显的减重疗效、代谢的全面获益及良好的安全特性,为肥胖症患者的体重管理带来新的希望。然而,对于这些迅速发展的新型减重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仍缺乏相应的规范以指导临床实践。并且,基于肥胖症的慢性、复发性特征,长期体重管理尤为重要,而我国尚未建立肥胖症长期体重管理的规范。
长期体重管理中的减重药物治疗
早期的良好减重效果有助于增加患者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效果。在使用减重药物的同时,生活方式干预仍然是长期体重管理的基石。减重药物使用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得体重下降及合并症改善,而且有助于增强个体对生活方式干预的有效坚持,使患者行为习惯更容易改变。
减重药物使用的意义
FDA标准
新时期减肥药
1
2
3
(二) 减重药分类介绍——脂肪酶抑制剂
患者教育
包括膳食指导,如尽量减少摄人脂肪含最高的食物,定期补充复合维生素。同时需了解患者有无正在服用前面所述药物,以免影响其他疾病的疗效。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解读
二、主要内容和观点
1.残疾人事业发展历程
蓝皮书回顾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历程,从政策法规、康复服务、教育就 业、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康复服务逐渐普 及,教育就业得到重视,文化体育取得成绩。
2.残疾人事业现状分析
蓝皮书分析了当前中国残疾人事业的现状,包括各类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康复服务的普及与质量、教育就业的促进与落实等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残疾人保障政策的落实情况不均衡,康复服务的覆盖面不 够广,教育就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受到限制等。
3.残疾人事业发展趋势
一、儿童肥胖现状
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儿童肥胖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统计,2019年中国6-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达到18.5%,相当于每五个儿童中就 有一个超重或肥胖。此外,城市儿童肥胖率高于农村,男生肥胖率略高于女生。
二、肥胖原因
1.饮食结构不合理
报告指出,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家庭生活 水平提高,孩子们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如炸鸡、薯条、可 乐等,导致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也是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的重要措施之一。家长应 该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合理的起床时间。同时, 应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课余活动,如阅读、绘画等,减少长时间看电视、 玩电子游戏的时间。
4.定期体检和监测体重
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监测孩子的体重和健康状况。如果发现孩子 有肥胖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可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合理的 药物治疗或营养治疗。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专家讲座
增长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旳比重
第14页
饮食
建议采用中档减少能量旳摄入并积极参与体力活动
旳做法,使体重逐渐缓慢地减少到目旳水平
每天膳食中旳热量比本来平常水平减少约1/3,这是
达到每周能减少体重0.5 公斤旳目旳旳一种重要环节
低能量减重膳食一般设计为女性1000−1200 千卡/
有合并症,通过3−6 个月单纯控制饮食和增长活动量
解决仍不能减重5%,甚至体重仍有上升趋势者
第23页
药物治疗
第24页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仅合用于因肥胖而致疾病危险性增
加旳患者,而不应当用于美容旳目旳
对于低危旳肥胖者应首选膳食和运动疗法
如果在用药物减重治疗旳最初6 个月内有
效,可以考虑继续使用
第25页
第8页
一般人群旳普遍性干预
群体避免
监测和控制超重
避免肥胖发展
积极做好宣教
注意膳食平衡,避免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
多进行中、低强度旳体力活动
定期检查肥胖有关疾病旳指标,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第9页
高危人群旳选择性干预
高危因素:存在肥胖家族史
有肥胖有关性疾病
膳食不平衡
体力活动少等
重点防止肥胖限度进一步加重,防止浮现与肥胖有关旳并发症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
防止控制指南
第1页
肥胖限度旳分类
第2页
肥胖旳流行特点(WHO)
20202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
查
18岁以上成年人旳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
别为22.8%和7.1%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一、背景近二十年来,我国超重/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增长,呈流行态势。
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显示【1】,从1993年至2009年的17年间,成年人超重/肥胖的患病率从13.4%增加至26.4%,总体呈线性增长;成年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从18.6%增长至37.4%,平均年增长1.1%,显著高于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
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潜在危险因素。
减重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膳食和体育运动)调整、内科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联合运动干预仍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基础治疗。
近年来,国际上对肥胖/超重的营养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2-3】。
然而,以营养和生活方式干预为核心的肥胖/超重管理必须与特定的地域性饮食习惯及社会文化相适应。
为更好地发挥医学营养治疗在肥胖防治中的作用,结合国内外发表的诸多证据和专家的集体智慧,特制定本共识,以便使医学减重更加科学、规范和易于实施。
二、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的形成在制定本共识的过程中,首先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版的《WHO指南编写手册》【4】和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协作网【5】发表的临床指南编写的方法学原则(表1),结合中国现况,建立制定本共识的方法学,将2009年更新后的AGREEⅡ协作网推出的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标准作为质控标准【5】。
2015年9月,成立了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以下简称“共识”)撰写证据方法学小组,负责起草方法学工作方案,并协助编委会进行证据评价的相关工作。
证据级别与推荐意见分级标准的制定见表2。
注:RCT(随机对照试验);A、B、C、D:(推荐意见优先级别从高到低)三、共识编写委员会组织机构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以及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的67位专家组成了本共识编写委员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
指南解读|《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
原创?枫林迪丽热巴?纽盛注册营养师?2021-12-0818:00
收录于话题#纽盛解读2个内容
相关背景
2021年7月30-31日,中国首届肥胖大会COC2021中国肥胖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随后,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共同协作撰写的《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以下简称《指南》)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重磅发布。
“《指南》概述”
新版《指南》是对2016版的全面更新,核心内容包括“医学减重干预方法”和“特殊人群减重策略推荐”两大部分,内容涵盖了“减重与医学营养”时下临床关注的几乎所有问题。
且针对不同的减重干预办法,《指南》在制定过程中,首先设立
文献支持小组并确定检索近20年发表的文献,确定二级和一级数据库并以GRADE(Gradingof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andEvaluation)协作网的指南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推荐强度分类,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详见下表1、表2)。
其中提及的一般减重膳食干预方法已经在前面的推文中有所提及:纽盛-减重日记|盘点十大体重控制膳食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从营养师的视角来解读《指南》中的提议。
【注:下述问题序号及答案均来自《指南》】
★
【蛋白质】在医学减重干预中的新作用
《指南》相关指导意见
高蛋白膳食(Highproteindiet,HPD)包括相对数量(蛋白质供能比)和绝对数量(蛋白质摄入量)的界定,多数HPD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超过每日总能量的20%或1.5g/(kg·d),但一般不超过每日
总能量的30%或>2.0g/(kg·d)的膳食模式。
多项研究证实,HPD能减轻饥饿感,增加饱腹感和静息能量消耗。
由于摄入的蛋白质不能被人体储存而需立即进行代谢和利用(包括肽合成、新蛋白质合成、尿素生成和糖异生),代谢过程需要消耗大量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
多项研究显示,HPD能减轻体重,改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葡萄糖稳态和血脂改善等。
Santesso等报道基于74项RCT的系统评价,与常规蛋白质膳食相比,HPD更能显著减轻体重、缩小腰围。
问题1:蛋白质来源对限能量膳食(CRD)干预的作用有何影响?
提高大豆蛋白摄入比例的CRD可降低体脂率、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证据等级C,弱推荐;同意比例94.9%)
问题6:不同蛋白来源的高蛋白膳食(HPD)补充剂对减重的影响?
以酪蛋白水解物、乳清蛋白水解物或大豆蛋白为蛋白来源的HPD 补充剂,均有助于减重。
(证据等级B,弱推荐;同意比例95.4%)
【碳水化合物】在医学减重干预中的新作用
《指南》相关指导意见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owcarbohydratediets,LCDs)通常指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0%,脂肪供能比≥30%,蛋白质摄入量相对增加,限制或不限制总能量摄入的一类饮食。
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Verylowcarbohydratediets,VLCDs)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20%为目标。
生酮饮食是VLCDs的极特殊类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RCT研究和Meta分析报道短期应用LCDs 的减重效果显著,却较少评估长期应用的不良后果是否会引起微量营养素缺乏。
一项纳入10项RCT的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任何类型的LCDs,其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叶酸、镁、钙、铁和碘的摄入量均减少,故应额外增加摄入。
问题7: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s)是否有益于减轻体重?
答:短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s)干预有益于控制体重、改善代谢。
(证据等级A,强推荐;同意比例94.5%)
问题8: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s)是否适合长期使用?
答: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s)多用于短中期体重控制,其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待进一步研究。
(证据等级C,弱推荐;同意比例92.0%)
问题9: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是否可以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s)改善血糖控制?
答: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在短中期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s)有利于改善血糖控制。
(证据等级A,强推荐;同意比例93.7%)
问题10: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s)是否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者减重?
答:不推荐儿童和青少年以减重为目的执行长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s)。
可在临床营养师严格指导下短期进行,应定期检测血清微量营养素水平,适当补充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
(证据等级C,弱推荐;同意比例92.0%)
问题11:生酮饮食是否可用于医学减重?
答:在充分考虑安全性的情况下,尝试其他减重饮食模式干预无效后,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可进行短期生酮饮食管理,除监测血酮体外,还应监测肝肾功能、体成分的变化,并密切关注血脂水平。
(证据等级B,强推荐;同意比例92.4%)
【营养素】在医学减重干预中的新作用
《指南》相关指导意见
医学减重干预方法?2.9微量营养素
医学营养减重除了关注总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比例外,微量营养素缺乏也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Pereira-Santos等经Meta分析发现,肥胖者维生素D缺乏风险较正常体重人群高35%,较超重人群高24%。
对肥胖者进行低能量膳食干预时,由于食物总摄入量减少或种类受限,营养素缺乏的风险上升。
Gardner等对4种不同能量和宏量营养素占比的减重饮食方案的研究发现,在减重者中存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风险。
问题24:医学营养减重期间是否需要补充微量营养素?
答:CRD,尤其极低能量饮食干预时,应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证据等级C,强推荐;同意比例94.9%)
问题25:医学营养减重期间是否需要补充钙和/或维生素D?
答:有缺乏风险的减重者应补充钙和/或维生素D。
(证据等级B,强推荐;同意比例97.1%)
问题26:医学营养减重期间是否需要强化铁的补充?
答:医学营养减重期间宜采用个体化饮食方案,防止铁缺乏。
(证据等级C,弱推荐;同意比例97.1%)
★
【甜味剂】在医学减重干预中的新作用
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是世界各地使用最多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指南》相关指导意见
问题59:饮用含蔗糖或人工甜味剂的饮料对体重和血糖产生何种影响?
答:摄入大量含蔗糖饮料更容易增加能量摄入、体重、脂肪量。
人工甜味剂则可能有助于减轻体重,但其长期安全性仍有待评估。
(证据等级B,弱推荐;同意比例91.1%)
问题60:非营养性甜味剂(NNS)对肥胖者是否有减重作用?
答:与蔗糖饮料相比,NNS饮料对肥胖者有一定减重作用,但仍推荐水作为减重者的常规饮品。
(证据等级B,强推荐;同意比例92.4%)
★
【营养教育】在医学减重干预中的新作用
营养教育(Nutrition?education)是营养干预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容易实施、成本低、效益高、受益面广等特点,对居民营养状况的改善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指南》相关指导意见
医学减重干预方法?2.11医学营养减重与教育
营养教育将各种能促进营养信息交流的教育策略进行组合,辅以环境支持,从个人、社区和政策等多个层面在多种场合以多种形式开展,以便参与者充分了解营养教育活动的目的,培养或引导个体及群体自愿采用有益健康的食物以及采取其他与食品、营养相关的行为。
对受试者进行访谈、填写问卷、营养咨询、营养教育有助于改善饮食模式和减轻体重;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同伴营养咨询模式,可以预防青少年肥胖。
由专业人士以小组形式进行烹饪体验和营养教育课程,以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为重点,可以改变膳食纤维摄入量,从而降低和体重。
多项研究表明,营养教育能增加个体与群体的营养相关知识,改变其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和饮食依从性,降低能量摄入,增加运动量,降低血脂、血压,改善血糖、HbA1c水平和胰岛功能,进而达到减轻体重、降低BMI和肥胖发病率的目的。
另外,营养教育能显著改善社会心理相关指标,对肥胖者予以营养教育,能显著降低其抑郁评分。
问题31:如何进行有效的营养教育?
答:基于互联网小程序/手机应用程序,在线进行营养知识的理论教学,提供营养和运动等建议。
线下开展饮食/营养咨询会议、主题会议等学习营养知识和技能。
(证据级别C,强推荐;同意比例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