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骨髓炎护理相关知识
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查房
• 分类 • 急性骨髓炎 • 慢性骨髓炎:死骨形成是标志 (病程超过10日)
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 概念
身体其他部位化脓性病灶中的细菌经血 流传播引起骨膜、骨皮质和骨髓的急性 化脓性炎症。
常见人群
崇医尚德 仁和共生
病因
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好发部位:长骨干骺端
崇医尚德 仁和共生
病理生理
脓肿 骨质破坏 骨吸收、死骨形成 反应性骨质增生
崇医尚德 仁和共生
病理生理
早期:骨质破坏 晚期:修复性骨增生
崇中毒症状 脓毒症:恶寒、高热、呕吐 体温升高:≥39℃ 昏迷、感染性休克
局部症状:活动受限;病理性骨折
崇医尚德 仁和共生
处理原则
手术治疗
局部钻孔引流 开窗减压引流
崇医尚德 仁和共生
护理评估
术前评估
健康史:外伤史、感染史、手术史 身体状况:症状+体征+辅助检查 心理-社会状况
崇医尚德 仁和共生
护理评估
术后评估
局部伤口、创面有无异味 局部冲洗及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
症状:病变静止期无症状 体征
患肢表面粗糙、肢体增粗变形 邻近关节畸形 色素沉着或湿疹样皮炎 经久不愈的伤口和窦道
崇医尚德 仁和共生
辅助检查
X线检查:三角状或葱皮样骨膜反应 CT:显示出脓腔与小型死骨
崇医尚德 仁和共生
慢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 处理原则
清除病灶 消灭死腔
碟形手术 肌瓣填塞 闭式灌洗 抗生素骨水泥珠链填塞 缺损骨修复
崇医尚德 仁和共生
护理措施
伤口护理:无菌操作 移植皮瓣的观察与护理
动脉供血不足:局部皮温下降、毛细血管充 盈时间延长
化脓性骨髓炎.1doc
化脓性骨髓炎概述化脓性骨髓炎是指由化脓菌感染引起的骨膜、骨密质、骨松质及骨髓炎症,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将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力,甚至危机生命。
化脓性骨髓炎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骨髓炎两种。
急性期常有骨质破坏,病程发展为慢性时,则出现骨质硬化。
骨髓炎感染途径分为三类:第一类血源性感染,是指细菌从身体其他感染病灶经血性到达骨组织,在身体抵抗力差或细菌具有高度感染力的情况下发生骨髓炎;不少病人无明显感染灶,发生脓毒败血症。
第二类创伤后感染,是指由开放伤或骨骼手术后引起的骨髓炎;第三类蔓延性感染,是由周围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直接蔓延而来。
一、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于3-15岁的儿童和少年,即骨生长最活跃的时期,男多于女。
胫骨和股骨发病率最高(约占60%),其次为肱骨、桡骨及髂骨。
(一)病因: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源于败血症,多发生于儿童长骨的干骺端。
致病菌常为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链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偶尔可见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杆菌、肺炎球菌或其他化脓菌,大部分对青、链霉素有抗药性。
常见的原发病灶有脓疱、齿龈脓肿及上呼吸道感染。
(二)病理:骨髓炎的发生,细菌毒力大小是外在因素,全身状况或局部骨骼抵抗力是内在因素。
长骨干骺端有很多终末小动脉,循环丰富,血流慢,细菌易于繁殖。
有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常聚集成团,在细小动脉内形成栓塞,使血管末端阻塞,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利于细菌生长和感染的发生。
临床上,扭伤和挫伤等所致局部组织损伤,常为骨髓炎发生的间接原因。
感染开始后48h细菌毒素即可损害干骺端的毛细血管循环,在干骺端生成脓液,经过哈佛氏系统和伏克曼管进入骨膜下,使骨膜剥离,导致骨质破坏、坏死和由此诱发的修复反应同时并存。
早期以破坏和坏死为主,皮质骨内层接受干骺端的血液供应,血供受损后,骨质坏死,肉芽组织将其与存活的骨分开,形成死骨片,骨膜反应生成新骨称为包壳,包裹感染骨和坏死骨,以后包壳出现缺损形成骨瘘和窦道,引流脓液。
【实用】-骨髓炎的护理常规
骨髓炎的护理常规骨髓炎是骨组织受到细菌侵袭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部位多发生在胫骨和股骨。
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为病灶清除术加置管冲洗。
方法是:在髓腔或关节腔内放置灌注管、引流管。
灌注管连接生理盐水加抗生素滴入,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瓶.1.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1病史:儿童常发生磕碰,外伤导致。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伴高热,寒战。
慢性骨髓炎在急性期未能彻底控制,反复发作演变而成。
1.2 症状:感染局限于骨内时,患区剧痛,肢体不敢活动,局部皮温增高。
如骨膜下脓肿形成后红肿热痛明显,压痛明显。
如脓肿穿破皮肤,体温可逐渐下降,局部形成窦道,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1.3 心理社会反应: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预后,采取的手术等方案及术后康复的了解认知及心理承受能力程度,了解患者对手术及其术后并发症,自我形象紊乱等心理承受能力,家庭对治疗的经济承受能力。
1.4同骨科护理观察要点。
2.护理问题2.1体温过高2.2疼痛2.3焦虑疲乏、恐惧2.4皮肤完整性受损2.5躯体移动障碍2.6潜在并发症3.护理措施3.1术前护理3.1.1一般护理:卧床休息,适当限制患肢活动,搬动时注意平托患肢,置患肢于功能位,可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预防患肢发生病理性骨折。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摄水量2500ml--3000ml为宜,以补充高热的消耗。
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
加强窦道形成的局部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3.1.2 对症处理:观察生命体征,局部疼痛,肿胀,邻近关节有无红、肿、热、痛或积液出现。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控制感染,抗生素现配现用,以防降低疗效,按计划滴入,保持血液中的有效浓度,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抗生素。
改善疼痛,多于患者交谈,转移注意力,给予患肢制动,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疼痛,搬动时动作轻柔,减少物理刺激,预防病理性骨折,遵医嘱给予止痛。
化脓性骨髓炎术后的护理
化脓性骨髓炎术后的护理标签:化脓性骨髓炎;引流管;护理化脓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骨质引起的炎症反映病变可侵入骨组织各部分,但主要为骨髓腔感染;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其它如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也可引起;细菌的侵入途径大多为血源性,也可从外界直接侵入。
化脓性骨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大多是因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彻底治疗而转变的,因此,急性期经过适当处理可能痊愈,而不形成慢性炎症。
其中临床护理对疾病转归有着重要影响。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4-2010年以来采用切开引流、钻孔减压、髓内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21例。
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1~64岁,平均47.5岁。
病变部位:股骨15例,胫骨4例,跖趾骨2例。
外伤9例,感染11例,其它1例。
平均住院时间23d.1.2 治疗方法1.2.1 非手术治疗全身支持疗法;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抗生素;局部制动.1.2.2 手术治疗一般在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仍不能控制局部症状时即行手术.方法有局部钻孔引流和开窗减压,并同时置管灌洗.该方法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 护理体会2.1 生命体征的观察: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尤其是体温的观察非常重要,它是衡量治疗效果的依据。
2.2 饮食:加强营养,可经口进食或静脉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鼓励喝酸奶和鲜奶,少食多餐,注意色香味,以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2.3 如行病灶清除术伤口放置引流管者应注意观察局部引流情况,并要保持引流通畅。
如有渗出应及时更换敷料。
如行髓腔内置管进行药物灌注时要严格无菌操作,以减少再污染。
2.4 冲洗引流的护理:置管冲洗能使骨髓腔、关节腔内的积血、脓液、及坏死组织得到充分的引流,减少中毒症状,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也有较大的作用,使之直接作用于病灶内的细菌,使脓液中的蛋白酶得到足够的稀释而有利排出,感染易得到控制。
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护理
麻醉清醒后 ,即可主动或被动锻炼殷四头肌等长收肌。 2.3 2 对 于髋 关节 置换 术 后的 患者 ,术后 第 1天从 最 简单 的 动作 开 始训 练 ,包括 深 呼吸 、扩胸 、上肢 外展 ,上 身可抬起4 5。,由被 动运 动 开 始,逐 步过渡到 小关节的主动运动 。第2天可做收 缩股四 头肌训练 .先 做 健 侧 练 习 。再 移 向 患 侧 ;此 后 不 断 增 加 下 肢 伸 展 ,足 跖 屈 .背 屈 , 趾关节伸屈运动.防止关节僵直 术后1周每天被动活动髋关节6~8次, 加强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来固定股骨头,为下地负重作准备 。术后2~3 周 可扶 拐 下地进 行 部分 负重 功 能锻炼 ,应注 意保 护 患者 ,防止摔 倒 。若 是 经髋关节后路切 口进行置换的患者,术后头3周宜站不宜坐,以松弛后关 节囊 ,利于其修复。 3 出院指导
用 大剂 量抗 菌 素治疗 该 病2-3天 后不 能控 制症 状 。若 局 部 穿刺 到脓
118
《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SeekMedicalAndAskTheMedicine 2012年第 10卷 第 3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液,证实骨膜下有脓肿时,即应做局部穿孔引流减压 。早期用持续皮牵引 或石膏托 固定于功能位 ,防止出现畸形和病理骨折。 6 预 防 和调 护 6.1 正确评价患儿的病情 ,做好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 观察患儿的生命 体征 及神志 变化 ,疼痛 的程 度 ,多关 心患儿 ,善 于与 患儿交 谈逗 乐 ,分 散其 注意 力 ,使患者 儿主动 配合 治疗 与护理 。 6.2 若 患儿 体温 高于39度 ,应 配合 物理 降温 ,予输 液 、输 血 注意 观 察 患儿的体温 脉搏,血压等,观察其伤口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如有高热、休 克者,立即给予吸氧气 。体温高于39℃时,立即采取物理方法降温。若体温 高于39℃,可用冷毛巾、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 ,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 儿的额部、颈部 、腹股沟处 ,用25% ~5O% 酒精擦浴或使用退热贴,预防 高热 惊厥 。 6.3 保持 冲洗管引流通畅,防止管道受压扭曲及逆行感染,向患儿家属 说 明 维持 伤 口冲 洗的 重要 性 。 6.4 增加患儿的身体素质 ,加强营养 ,多食酸奶 ,鼓励少食 多餐 ,一般 给 予流质或 半流 质饮 食 或软食 鼓励 患儿 多吃水 果 、蔬菜 ,避免 油腻 酸辣 及发物 。多 吃高热量 、高蛋 白 、高 维生紊 的食物 ,多饮水 或果汁 、必要 时适 当 补液 ,增 强机体 的抵抗 力 。 6.5 急性骨髓炎惠儿在急性炎症消退后用管形石膏固定 如有窦道,可开 窗换药 。固定2—3个 月 ,后摄X线 片复查 ,如包壳 尚不够坚 固 ,需继 续用夹板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护理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护理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指骨组织受到细菌侵袭而引起的急性炎症。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儿童多见,且以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发病最多。
患肢功能障碍,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伤口冲洗护理:
钻孔或开窗引流术后需大量抗生素液持续冲洗,一般在术后24小时之内快速(似流水样)灌洗,然后每2小时快速冲洗1次,再维持冲洗直至引流液清亮为止,要特别注意保持冲洗装置通畅。
一、冲洗液不间断;
二、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
三、翻身时妥善固定、保护好引流装置,防脱出;
四、不能自行打开冲洗装置接头,以免引起伤口感染加重;
五、当伤口敷料渗湿时说明引流不畅,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处理。
饮食:
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粗纤维、维生素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多饮水,以保证营养供给,并保持大便通畅。
出院指导:
一、坚持使用抗生素至体温正常后2周,以巩固疗效,防止转为慢性。
二、伤口愈合后又出现红、肿、热、痛、流脓等,则提示转为慢性,需及时诊治。
三、避免患肢负重至骨愈合,防止跌倒后致病理性骨折。
四、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骨和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骨和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一、化脓性骨髓炎二、化脓性关节炎一、化脓性骨髓炎依据感染途径可分三类:第一类是血源性骨髓炎第二类是创伤后骨髓炎第三类是外来性骨髓炎化脓性骨髓炎又可按发病的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
多见于12岁以下儿童,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见。
(一)病因致病菌最多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他的致病菌有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荚膜杆菌,也可见肺炎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
(二)临床表现起病急,出现寒战、高热,达39℃以上。
患儿可烦躁、惊厥,严重时发生休克或昏迷。
患处持续性剧痛及深压痛,患肢活动受限。
当骨膜下脓肿形成或已进入软组织中,患肢局部红、肿、热、痛或有波动感。
脓肿可穿破皮肤形成窦道。
合并化脓性关节炎时,出现关节红、肿、热、痛。
(三)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90%;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细菌培养:寒战、高热时、用抗生素前取血;局部脓肿穿刺脓液做细菌培养局部分层穿刺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早期X线检查无改变,晚期可出现病骨干骺区骨质破坏;CT检查:可见骨膜下脓肿;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发病48小时可有阳性结果,但不能定性(四)治疗原则1.抗生素治疗:早期应用广谱、联合、足量有效抗生素,抗生应用越早越好,为巩固疗效,退热后3周内不要停药。
2.支持疗法:降温,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
3.局部制动:为减轻疼痛,防止畸形、骨折、脱位,应用局部持续皮牵引或石膏固定。
4.手术治疗:早期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若效果不佳,可予以手术治疗。
引流脓液:一是钻孔,二是开窗,于骨髓腔内置管,应用含抗生素溶液持续冲洗引流。
(五)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与急性感染有关。
2.疼痛与急性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化脓性关节炎、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肢体畸形、大剂量抗生素使用的副作用。
(六)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抬高患肢,以利于淋巴和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化脓性骨髓炎护理查房课件
化脓性骨髓炎简介
症状:高热、寒战、局部疼痛、红肿、 压痛等。
化脓性骨髓 炎的诊断
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
临床检查:症状、体征、病史 等方面进行检查。 影像学检查:X线、MRI、骨扫 描等。
护理查房要 点
护理查房要点
病情观察:注意病人的症状变化和体征 指标,特别是伤口渗液量、渗液颜色及 质地。
防止交叉感染:强调医护人员执行手卫 生、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措施,每天 消毒3次以上。
护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营养不良:配合医生开的营养 方案,加强营养宣讲,提高患 者的营养意识。
预防化脓性 骨髓炎
预防化脓性骨髓炎
全面消毒:对受污染的伤口或部位要及 时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注意休息: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避免 疲劳、压力过大等情况。
预防化脓性骨髓炎
免疫增强:坚持运动、适量运 动,促进免疫力提高。
化脓性骨髓炎 护理查房课件
目录 化脓性骨髓炎简介
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 护理查房要点 护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预防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骨髓炎 简介化脓 Nhomakorabea骨髓炎简介
概念:化脓性骨髓炎是骨骼系 统感染中最严重的一种,是由 于化脓菌侵入骨髓和骨组织所 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病因:大多数由金黄色葡萄球 菌感染引起。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护理查房要点
疼痛管理:通过合理的药物治 疗和非药物治疗缓解病人的疼 痛感受,提高生活质量。
营养支持:提供高蛋白、高热 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促进 病人恢复。
护理问题及 解决方案
护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伤口渗液增多:加强伤口敷料的更换, 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潮湿。
血糖不稳:对症治疗,协调供需关系, 调整药物剂量。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护理查房
什么是脊椎化脓性骨髓炎?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血行感染、邻近感染扩散及手术 后感染等。
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更易发生。
什么是脊椎化脓性骨髓炎? 临床表现
患者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发热、脊柱活动受限 等症状。
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需警惕急性发作。
为什么需要护理干预?
为什么需要护理干预? 促进康复
使用功能评估量表进行量化分析。
谢谢观看
何时进行随访?
何时进行随访? 定期随访
根据病情安排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康 复进展。
通常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评估。
何时进行随访? 监测复发
对有复发风险的患者需加强监测,及时发现 异常。
注意观察疼痛加重、发热等症状。
何时进行随访? 心理支持
在随访中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提供 心理支持。
可引入心理咨询师协助。
有效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疼痛 和不适。
需要定期评估疼痛程度和功能状态。
为什么需要护理干预? 防止并发症
专业护理有助于降低感染、脊柱畸形等并发 症的风险。
定期检查脊柱稳定性,及时发现异常。
为什么需要护理干预?
患者教育
护理过程中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 了解疾病及其护理要点。
教育内容包括用药、休息、饮食等方面的知 识。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患者反馈
收集患者对护理的反馈,包括疼痛变化、活动能 力等。
患者的主观感受对评估效果非常重要。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临床指标
监测生命体征和相关实验室指标,评估感染控制 情况。
如白细胞计数、CRP水平等。
如何评估护生活能力和 脊柱活动度。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护理查房
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护理
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护理发表时间:2014-04-28T15:13:58.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4期供稿作者:董纪华[导读] 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有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和开放性骨折,如疖,痈,扁桃体炎,咽喉炎董纪华 (十堰市西苑医院 442004)【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280-01 化脓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致病菌引起的骨膜、骨、骨髓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儿童。
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5例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现总结如下。
(一)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有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和开放性骨折,如疖,痈,扁桃体炎,咽喉炎,中耳炎等化脓性感染。
评价患者的身体状况,完善相关辅检评价焦虑,恐惧程度,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及家属对患者的支持程度。
(二)术后评估1、手术状况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情况2、身体状况症状是否缓解,引流是否通畅,患肢是否妥善固定,治疗效果如何,能否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3、心理和认知状况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过程、治疗和护理的了解程度(三)护理措施1、疼痛的护理(1)根据医嘱合理使用镇痛剂,缓解疼痛,解除其痛苦(2)局部制动,保护患肢,搬动时动作轻,稳,减少刺激2、高热的护理(1)观察:严密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高于39℃,应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物、床单;对持续高热者,协助其改变体位,以预防压疮,肺炎等并发症;冰敷降温时,冰袋可用干净的毛巾或软布包裹,避免发生冻伤。
(3)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大量水分,促进毒物和代谢产物的发生。
(4)口腔护理:每日2次,预防口腔感染,促进食欲,保持口腔清洁,促进舒适。
3、石膏固定的护理局部固定后,保持其功能位置,以防畸形或病理性骨折,保持石膏的清洁、干燥,不可在石膏上放置重物,密切观察固定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防止肢体缺血性坏死。
(完整word版)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第七章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第一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acute pyogenic osteomyelitis)是各种化脓菌引起的骨髓腔、骨及骨膜的急性炎症。
该症好发于儿童、男孩多于女孩,其比例约为4:1,虽然全身所有骨骼均可发生,但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最为常见。
引起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为化脓菌性细菌感染。
任何细菌都可以引起骨髓炎,而最常见的细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球菌,其次是链球菌及白色葡球菌。
骨髓炎的致病细菌可存在于正常人体之内,但并不发炎,仅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引起发炎,这一方面取决于细菌的数量、毒力大小,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机体的免疫系统是否完善,当各种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体质衰弱、营养不良的情况下,细菌便会乘虚而入,导致发炎。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特征为:(1)起病急骤,全身不适,高热寒战,汗出而热不退,食欲不振,尿赤便秘,甚则恶心呕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患肢局部疼痛,皮红掀热,呈环形肿胀,活动受限。
(3)局部压痛明显,附近肌肉痉挛,关节屈曲,开放骨折则伤口化脓。
(4)早期无骨质改变,发病2周后才出现轻度骨膜反应,3周后出现骨膜增厚,以后出现骨破坏、死骨和新生骨。
祖国医学没有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病名,主要归属于“急性附骨疽”范畴。
本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有何独特之处?并发症怎样处理才能疗效显著?最新治疗进展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将在下面的内容中详细阐述。
【临床基础】(一)高度感染力的细菌侵入人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见(占80~90%),其次为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则少见。
一般进入骨骼途径有三:(一)血源性化脓性细菌通过循环在局部骨质发生病变,即为血源性骨髓炎。
感染病灶常为扁桃腺炎、中耳炎、疖、痈等。
患者大多身体衰弱,营养较差,过度疲劳或急性病后发生。
外伤常为一诱因,病人有时有轻度外伤史,外伤有时决定发病部位,如局部轻度挫伤后可发生股骨或胫骨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X线照片可显示死骨及大量较致密的
新骨形成,有时有空腔
特别是有经窦道排出过死骨,诊断最易.
鉴别诊断:
(一)结核性骨髓炎 一般多侵入关节,病史较缓慢, 有结核病或结核病接触史等。X线片显示以骨质破坏为 主而少有新骨形成。
药物应用宜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采 用有效的抗菌药物。 如有急性复发,宜先按急性骨髓炎处理,加强 支持疗法与抗菌药物的应用,必要时切开引流, 使急性炎症得以控制。
无明显死骨,症状只偶然发作,而局部无脓肿 或窦道者,宜用药物治疗及热敷理疗,全身休 息,一般一、二周后症状可消失,无需手术。
X线:关节间隙增宽,软组织肿胀
D、庆大霉素骨水泥链填塞
E、不重要的部位慢性骨髓炎(腓骨、肋骨、 髂骨)可切除 F、窦道、皮肤癌变者可截肢
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3、伤口的关闭
伤口应一期缝合,并置负压吸引管 伤口不能闭合,窦道不能消灭的原因是
病灶清除不彻底与不能消灭死腔
第二节
化脓性关节炎
第二节 化脓性关节炎
病
理
急性期的症状消失后,一般情况好转,但病变 持续,转为慢性期。 由于死骨形成,较大死骨不能被吸收,成为异 物及细菌的病灶,引起周围炎性反应及新骨增 生,形成包壳,故骨质增厚粗糙。如形成窦道, 常经年不愈。如引流不畅,可引起全身症状。
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临床表现:
在病变不活动阶段可无症状 骨失去原有形态 肢体增粗及变形
此法有一定缺点即伤口长期不愈需多次 换石膏,臭味较大,邻近关节被固定过 久,引起僵硬,肌肉萎缩,疤痕也较大。 在小部分病人,如软组织缺损过大,或 不能缝合皮肤时,仍有使用价值。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健康宣教PPT课件
谁会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生活方式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和不良饮食 ,会增加感染风险。
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发 病风险。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出现
若出现持续性骨痛、红肿热现象或脓液分泌,需 及时就医。
早期就医有助于及早诊断和治疗,防止并发症。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定期进行骨髓炎的相关检 查。
谢谢观看
如何预防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定期监测病情 。
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减少感染风险。
如何预防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度锻炼、戒烟限酒,有助于提 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身体健康。
如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如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药物治疗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2. 谁会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5. 如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什么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什么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定义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骨髓和骨组织的感染, 通常由细菌引起,表现为长期的炎症和脓液形成手术后感染 的人群。
什么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发病机制
细菌通过血液、邻近感染或外部创伤侵入骨髓, 导致炎症和骨组织破坏。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
什么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红热及脓液排出, 严重时可导致骨组织坏死。
随着病程的延长,病变可能导致骨缺损和功能障 碍。
外科护理学重点概述 第四十五章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四十五章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第一节化脓性骨髓炎重点和难点问题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①起病急,中毒症状明显;早期患肢剧痛、皮温升高、深压痛及活动疼痛,3~5日后,肿胀和压痛明显,待脓肿穿破骨膜时,红、肿、热和压痛更重。
②辅助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局部分层穿刺抽出脓液,或穿刺液涂片发现脓细胞或细菌可明确诊断;X线片,在起病2周后才出现虫蚀样骨破坏表现,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CT检查可较早发现骨膜下脓肿;放射性核素99m锝骨扫描,一般发病后48小时即可出现阳性结果,能间接帮助诊断。
2.处理原则:①全身治疗:包括支持疗法和早期联合应用有效抗生素。
②局部治疗:患肢制动,固定于功能位,以减轻疼痛,防止畸形和病理性骨折;对药物治疗2~3日无效或局部分层穿刺抽出脓液者,及早行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术,术中可在骨洞内放置两根引流管,用作连续冲洗与吸引。
第二节化脓性关节炎重点和难点问题1.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①起病急,畏寒高热,甚至谵妄或昏迷,小儿可出现惊厥;关节剧烈疼痛、功能障碍;浅表关节如膝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浮髌试验阳性;深部关节如髋关节,局部红、肿、热不明显,表现为屈曲、外展、外旋畸形。
②辅助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血沉增加;关节穿刺抽出脓液,或穿刺液涂片发现脓细胞或细菌即可明确诊断;X线片早期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囊阴影增大,关节间隙增宽,晚期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骨质破坏。
4.处理原则:①全身治疗: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相同。
②局部治疗:可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关节穿刺置管灌洗或关节切开引流+置管灌洗。
第三节化脓性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重点和难点问题一、护理诊断/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与骨、关节感染毒素吸收有关。
2.疼痛:与局部肿胀、炎性介质刺激有关。
3.潜在并发症:病理性骨折、关节僵硬。
4.躯体移动障碍:与骨、关节疼痛、医源性限制有关。
二、护理措施1.全身治疗的护理:①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做好症状护理,如高热者给予降温。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健康教育PPT课件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症状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症状 主要症状
患者通常表现为持续性脊柱疼痛,可能伴随 局部压痛及肢体功能障碍。
疼痛可能在夜间加重,影响睡眠质量。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症状 全身症状
包括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可能会导致 体重减轻。
这些全身症状常常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
抗生素治疗
针对感染的细菌,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 关键。
治疗周期通常为6至8周,需根据细菌培养结 果调整药物。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脊椎骨髓炎合并脊髓压迫或脊柱不稳定 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手术可以清除感染灶,减轻压迫,恢复脊柱 稳定性。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
康复治疗
在急性期过后,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助于 恢复功能。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症状 并发症
如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脊柱变形、脊髓压 迫等严重后果。
早期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
医生会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详细病史包括既往感染史、基础疾病等,通常会 帮助诊断。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定期体检和监测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 问题。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预防
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认 识,促进早期就医。
了解疾病的早期症状,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寻求医 疗帮助。
谢谢观看
X线、CT或MRI检查可以帮助确认脊椎骨髓炎的存 在及评估病变范围。
MRI是最敏感的检查手段,能清晰显示脊椎骨髓 的变化。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化脓性骨髓炎
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炎症,本病按其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骨髓炎两类。
急性期常有骨质破坏,病程发展为慢性时,则出现骨质硬化。
骨髓炎感染途径有:①血源性感染:细菌从体内其他感染灶,如疖痈、脓肿、扁桃体炎等经血行到达骨组织,在身体抵抗力差的情况下发生骨髓炎,此即血源性骨髓炎。
②创伤性感染:细菌从伤口侵入骨组织,如开放性骨折感染后发生的骨髓炎。
③蔓延性感染:从邻近软组织直接蔓延而来。
其中以血源性骨髓炎最为常见。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于3—15岁的儿童和少年,即骨生长最活跃的时期,男多于女。
胫骨和股骨发病率最高,约占60%,其次为肱骨、桡骨及髂骨。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率高,病程长,常反复急性发作,不易根治,易造成病残,严重损害病人的身心健康。
本病一般属中医学“附骨流注”、“附骨疽”等范畴。
【一】辨证论治1.热毒内盛(1)主症症见局部红肿热痛,脓液黄稠而有异味,伴见高热、寒战、烦渴、纳呆、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2)处方金银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20g,蒲公英、野菊花各30g,赤芍15g,丹参10g,甘草6g.如热毒炽盛,可酌加连翘、黄连等以加大清热之功;如热入血分,症见皮肤紫斑等,可加犀角、丹皮。
(3)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瘀血阻滞(1)主症局部红肿坚硬,疼痛,肢体活动受限,全身见发热恶寒、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结、面色灰暗;舌质红有瘀斑,苔黄厚,脉涩或细数。
(2)处方蒲公英30g,金银花、丹参各15g,白术12g,牛膝、生地、天花粉、川芎各10g,紫花地丁、丹皮各9g,大黄、生甘草各6g.(3)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3.血虚寒凝(1)主症局部皮肤苍白,漫肿无头或坚硬不消,难以成脓,或脓成不溃,或溃后缠绵,难以收口,脓液清稀色淡,肉芽淡白或晦暗,难以成长,或形成窦道,经久不愈,全身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小便清长,大便或稀或正常;舌质淡红或嫩红、苍白,脉沉迟无力。
骨髓炎病人的护理护理常规
骨髓炎病人的护理护理常规一、定义指骨膜、骨密质、骨松质、及骨髓遇到化脓性细菌感染而惹起的炎症。
是一种常有病。
二、临床表现1、浑身表现:(1)起病急、寒战、高热、体温 >39℃;(2)小孩可有浮躁不安、呕吐、惊厥(3)重者昏倒或感染性休克。
2、局部表现:(1)患肢连续剧痛、进行性加重;(2)主动与被动活动受限;(3)局部压痛;(4)局部皮肤改变;(5)可有窦道或病理性骨折;(6)周边关节可有反响性关节积液。
三、护理诊疗1、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2、痛苦:与骨质损坏。
3、躯体挪动阻碍:与痛苦、活动受限有关。
4、忧虑:与痛苦、担忧预后有关。
5、潜伏并发症:病理性骨折。
四、察看重点1、术前评估患者身体状况2、术后(1)局部伤口及引流状况(2)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有无改变(3)引流管能否畅达五、护理举措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因为疾病病程长,治疗时间长,患者 1 常伴有忧虑等情绪,所以需增强心理护理。
常常巡视病房,多和患者谈话,与患者成立同等、尊敬、相信和合作的人际关系。
认识患者不一样的心理特色和状态,有目的地制安心理护理举措,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康复。
(2)增强营养:此手术的患者多伴有感染的浑身症状,高热、体质耗费、抵挡力降落,应赐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对症治疗:高热的护理:①穿刺液体或血培育;②实时正确使用抗生素;③合理安排用药时间,注意配伍禁忌,察看用药后毒副作用及炎症控制状况;④物理降温:采纳降温举措后 30 分钟,监测体温的变化;增强察看:注意口腔护理;必需时补液、吸氧或专人护理。
痛苦的护理:①制动:牵引或石膏固定,保持患肢于功能位。
②保护患肢:尽量减少刺激或挪动。
③配支被架;④药物镇痛。
(4)遵医嘱静脉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5)患肢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2、术后护理:(1)依据病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2)妥当固定:防备管道歪曲受压,防备松动脱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脓性骨髓炎护理相关知识
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骨膜、骨皮质、骨髓组织的炎症。
感染主要源于3个方面:①血源性感染:身体其他部位化脓感染病灶的细菌经血行扩散;如上呼吸道感染、毛囊炎等。
②创伤后感染:开放性创伤或手术后引起;③临近感染灶:周围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直接蔓延。
急性骨髓炎反复发作,病程超过10日即进入慢性骨髓炎,两者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一般认为死骨形成是慢性骨髓炎的标志死骨出现约需要6周。
一、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
(一)病因: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β溶血性链球菌。
发病部位:儿童长骨干骺端骨滋养血管为终末血管,血流缓慢,易细菌滞留。
(胫骨、股骨、肱骨等长骨的干骺端)。
(二)病理
基本病理变化是脓肿、骨质破坏、骨吸收、死骨形成,同时出现反应性骨质增生。
早期主要以骨质破坏为主,晚期主要以死骨形成为主。
(三)临床表现
1.全身:起病急骤,寒战、高热39℃以上。
烦躁、惊厥,严重时休克或昏迷。
2.局部:患处持续性剧痛及深压痛,肌肉保护性痉挛、肢体半屈曲状。
患肢局部红、肿、热、痛或波动感,活动受限,脓肿可穿破皮肤形成
窦道。
(四)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90%);血沉加快;血细菌培养(寒战、高热时取血);局部脓肿穿刺脓液细菌培养。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早期X线检查无改变,2周后层状骨膜反应和干骺端稀疏,继之出现干骺断散在虫蚀样骨质破坏,骨皮质表面形成葱皮状、花边状或放射状致密影。
(2)CT:可见脓肿。
(3)核素骨显像:发病48小时内发现感染灶核素浓聚,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3.局部脓肿分层穿刺:在肿胀和压痛最明显处穿刺,逐层抽吸,不可一次穿入骨内,以免将软组织内的细菌带入骨内。
(五)处理原则: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是关键。
1.非手术
(1)全身支持治疗:降温、补液、营养、白蛋白、输血等。
(2)抗生素:早期、足量、联合、一种选用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一种选广谱抗生素。
药敏后用敏感抗生素,至少使用3周。
(3)局部制动:皮牵引或石膏固定。
减轻疼痛、防止肢体挛缩畸形和病理骨折脱位。
2.手术:手术治疗宜早,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无效时行手术治疗。
局部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引流,引流脓液控制病变发展。
(六)护理措施
1.引流护理:放置两条引流管,高处为冲洗管,输液瓶高于床面60~70cm,1500~2000nl抗生素溶液24小时持续冲洗,低处为引流瓶(负压引流)低于伤口50cm。
引流管置管3周,体温下降,引流液连续培养3次阴性,引流液清亮无脓,先拔冲洗管,3日后再拔引流管。
2.患肢护理:制动。
制动肢体可进行肌肉等长收缩,未制动部位进行功能锻炼,以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二、慢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
(一)病因:大多是急性骨髓炎迁延而来,少数由低毒病菌引起,发病时即是慢性过程。
(二)病理:基本病理变化是死骨、死腔、骨性包壳、窦道及瘢痕。
骨骼破坏严重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三)临床表现
静止期:多无明显改变,可见患肢增粗、畸形、窦道周围皮肤色素沉着、瘢痕及窦道。
急性发作期:红肿疼痛、压痛明显,已经暂时闭合的窦道破溃,流出臭味脓液或小死骨片,可出现肌肉萎缩、病理性骨折。
(四)辅助检查
X线:骨干失去原有外形,增粗、不规则、密度不均,可见密度增高的死骨。
CT可显示脓腔和小型死骨。
(五)处理原则:手术治疗为主,原则是清除死骨和炎性肉芽组织、消灭死腔和切除窦道。
有死骨、死腔、窦道流脓者均应手术。
慢性骨
髓炎急性发作时不做病灶切除,仅脓肿切开引流。
1.清除病灶:开窗—>吸脓—>清死骨及炎性肉芽组织。
2.消灭死腔:①蝶形手术;②肌瓣填塞;③闭式灌洗;④抗生素骨水泥珠链填塞;⑤缺损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