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抢救流程
新生儿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标准动作
![新生儿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标准动作](https://img.taocdn.com/s3/m/9c0ce90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e.png)
新生儿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标准动作一、心肺复苏法1、拍击胸口检查:用手指拍击胸口,如果有反应,检查胸部是否受伤。
2、立即开始肺复苏:将新生儿的头及颈部抬高,用食指放在新生儿的下巴上,然后另一只手套支撑新生儿的前额,展开新生儿,膝盖抬高。
3、用两只手抬起新生儿的胸腹部:用两只承托新生儿的手把新生儿上半身从毯子或床上抬起2-3厘米,前后用节奏抚摸新生儿5次,使胸部完全升起3厘米,然后新生儿弯曲腰背部放下,注意保持脊柱笔直。
4、口对口呼吸:把新生儿头部及颈部抬高,平视新生儿,口对口呼吸,用挤填气的方法,盖住新生儿鼻子,用口吹气,每次0.1~0.2秒,不要憋气;新生儿脖子可以不需要另外支撑。
5、补充空气:用手在新生儿脊柱侧,用抓挠法舒张胸腔周边时,以高缓和低抬平视新生儿5次,各抓一次,每次抓挠只保持肚脐处约11毫米最高点,呼出空气后再舒张胸腔;可以稍微抬高新生儿头部,使胸部升起3厘米,以补充空气。
二、抢救装置使用1、正确安装抢救器:在确定新生儿胸口没有受伤的情况下,把抢救器的抢救头安装到新生儿的胸口,用2条皮带固定,把抢救头按照胸骨上峰值位置安装,根据新生儿的身长,把抢救器的抢救器沿着新生儿的身体抬起到胸骨最高点;2、激活抢救器:具体操作:按下抢救器上激活钮,检查位置是否正确,正确时抢救器会自动按照120次/分钟的节奏触发新生儿胸部舒张;3、观察新生儿呼吸情况:观察新生儿体表是否有摆动,听到有气流发出声音,感觉有空气从新生儿鼻子出来,以及新生儿的胸口是否有升降等,这就说明新生儿恢复了正常的容泽呼吸。
三、改进:1、坚持正确的安装抢救器:一定要确保抢救器安装到新生儿胸口的位置正确,以能有效的抢救新生儿;2、注意新生儿口对口呼吸:口对口呼吸不仅仅是抢救新生儿呼吸的有效方法,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促使新生儿复苏呼吸及调节新生儿的血气代谢;3、定期进行抢救器的检查:检查抢救器的动作是否正确,心律是否正常,以便能及时发现,在抢救新生儿时进行相应的措施,做到及早抢救,保障新生儿的安全。
高危新生儿抢救流程精选全文
![高危新生儿抢救流程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dc425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1.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高危新生儿急诊服务流程
入科,通知医师,立即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或辅助呼吸,维持心功能,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心电、呼吸指标,完善辅助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生化、胸片等),进一步维持呼吸、循环稳定,记录抢救过程,向患儿家长交代病情,并签知情同意及病危通知书。
如图示:
我院高危新生儿范围: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高危产妇所生新生儿。
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
新生儿转运制度
一、高危儿范围
1、孕周<34周或新生儿体重低于2500g;
2、严重的出生时窒息,复苏后处于危重状态;
4、严重的呼吸窘迫、频发呼吸暂停需要辅助通气。
5、出生后发绀且氧疗不改善,休克或有先天性心脏病。
二、转运方式
120救护车转运
三、转运设备
新生儿急救箱(包括所有新生儿急救用药及复苏设备)
四、转运人员
1、新生儿医师:熟练掌握新生儿转运的各项操作及规章制度。
2、护士:熟练配合医生进行各种转运抢救工作。
3、转运前准备:
⑴向接受医院联系及报告患者病情。
⑵对患者做转运前病情稳定的处理。
⑶与家长谈话,告知转运的必要性、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及经济负担,完成转运单的填写及家长知情同意书的签字。
⑷转运途中的监护及救治:
体温:必要时抱于怀中保暖。
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的呼吸。
③循环:持续监测血压,观察肤色、皮温等。
必要时建立静脉通
道,维持血压稳定。
④观察并记录患儿转运途中情况变化及处理。
新生儿抢救制度和流程
![新生儿抢救制度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71e05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e.png)
新生儿抢救制度和流程是为了在新生儿出现突发状况或危急情况时,及时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保护和拯救新生儿的生命。
以下是新生儿抢救的详细流程:
1. 评估和判断:当新生儿出现异常情况时,首先由医务人员进行评估和判断,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抢救。
评估内容包括新生儿的呼吸、心跳、肤色、肌张力等指标。
2. 基础抢救措施:如果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等紧急情况,医务人员会立即进行基础抢救措施。
包括清除呼吸道阻塞物、采取通气措施、进行心肺复苏等。
3. 高级抢救措施:如果基础抢救措施无效,医务人员会进行更为复杂和高级的抢救措施。
如使用药物进行心脏按压、进行气管插管和人工通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等。
4. 特殊抢救措施:针对特定的疾病或情况,医务人员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抢救措施。
如针对早产儿、窒息、低血糖等情况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
5. 监测和观察:在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会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进行持续监测和观察,及时调整抢救措施,确保抢救的有效性。
6. 团队合作:新生儿抢救通常需要一个专业的抢救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等。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紧密合作,协调配合,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7. 记录和报告:抢救结束后,医务人员会进行抢救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抢救措施、药物使用、监测数据等。
同时,还需要向相关部门或上级报告抢救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抢救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在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抢救策略,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拯救。
新生儿抢救规章制度
![新生儿抢救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cd327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b.png)
新生儿抢救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新生儿抢救工作,提高抢救效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新生儿抢救工作,包括新生儿疾病的抢救和处理。
第三条新生儿抢救应该遵循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原则,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不断完善新生儿抢救规章制度,确保抢救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新生儿抢救组织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新生儿抢救组织,配备专业的抢救人员,确保抢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六条新生儿抢救组织应当制定详细的抢救流程和操作规范,定期进行抢救演练,提高抢救技能。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充足的抢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章新生儿抢救流程第八条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危急情况,应立即启动抢救程序,迅速组织抢救人员前往现场。
第九条抢救人员应当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抢救方案。
第十条在抢救过程中,抢救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反应情况,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抢救措施。
第十一条抢救完毕后,抢救人员应当及时做好抢救记录,总结抢救经验,为今后的抢救工作提供参考。
第四章抢救设备和药品管理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抢救设备和药品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抢救设备的完好性和运行情况。
第十三条抢救设备和药品应当存放在专用的抢救箱中,并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抢救工作的安全进行。
第十四条抢救设备和药品的使用不得私自更换或者擅自使用,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抢救效果。
第五章抢救人员培训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新生儿抢救培训,提高抢救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抢救效率。
第十六条抢救人员应当参加定期的抢救培训,加强对新生儿抢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第六章抢救效果评估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抢救效果评估制度,定期对抢救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
第十八条抢救效果评估应当客观公正,依据抢救记录和抢救结果进行,有利于提高抢救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78bd73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f.png)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一、目的为及时有效抢救危重新生儿,提高抢救成功率,制定本制度。
二、抢救组织1. 抢救工作由新生儿科负责,新生儿科主任为抢救组长,负责组织、指挥抢救工作。
2. 抢救组成员包括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等。
三、抢救流程1. 接诊医生发现新生儿病情危重时,应立即报告抢救组长,启动抢救程序。
2. 抢救组长组织抢救组成员进行抢救,必要时通知其他相关科室协助。
3. 抢救过程中,医生应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制定抢救方案,执行抢救措施。
4. 护士应立即准备抢救物品和药品,确保抢救用品齐全、功能完好。
5. 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严格执行抢救方案,积极实施抢救措施。
6. 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尽快书写抢救记录,护士应及时填写抢救护理记录。
四、抢救物品和药品管理1. 抢救物品和药品应定点放置,标识清楚,易于取用。
2. 抢救物品和药品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功能完好。
3. 抢救物品和药品不得随意搬动、借用,不得私自离开抢救室。
4. 抢救物品和药品的补充和更换应及时进行,确保抢救时使用。
五、抢救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进行抢救知识培训,提高抢救意识和技能。
2. 定期进行抢救演练,检验抢救流程和抢救团队的配合程度。
3. 抢救演练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抢救流程和措施。
六、抢救质量控制1. 定期对抢救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分析抢救成功率和存在的问题。
2.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抢救质量。
3. 加强抢救过程中的医疗安全监管,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抢救记录和统计1. 抢救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应认真记录抢救过程,包括病情变化、抢救措施、用药情况等。
2. 抢救结束后,及时统计抢救数据,包括抢救次数、成功率、死亡人数等。
3. 定期对抢救数据进行分析,为改进抢救工作提供依据。
八、抢救奖励和惩罚1. 对在抢救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在抢救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违反抢救流程的个人进行严肃处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罚。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6775a5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2.png)
3.转运到达接收科室后,双方医护人员应进行详细交接,确保患儿的救治信息无误,避免治疗中断或延误。
九、家属的心理支持与关怀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与家属进行沟通,提供病情进展和心理支持,减轻家属的焦虑和恐慌。
2.根据患儿病情和家属需求,提供相应的关怀服务,如安排家属探视、提供休息场所等。
二十八、多部门协作与联合培训
1.与医院其他部门如药剂科、设备科等建立紧密协作关系,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定期组织多部门联合培训,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和抢救成功率。
3.通过跨部门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抢救工作的效率。
二十九、抢救信息的数据分析与利用
1.对抢救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潜在规律和风险因素。
3.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提高新生儿抢救工作的成功率,降低患儿死亡率。
二十七、抢救工作的持续优化与科研创新
1.鼓励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中进行科研创新,探索更有效的抢救方法和治疗手段。
2.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分享抢救工作中的新发现和科研成果。
3.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不断提升新生儿抢救工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对于抢救结果,医护人员应以同理心向家属解释,给予家属适当的心理安慰和指导。
十、抢救后的评估与改进
1.抢救结束后,抢救小组应对整个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抢救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
3.定期对抢救案例进行总结,分享经验教训,促进团队整体抢救能力的提升。
二十二、抢救团队的激励机制
1.建立针对抢救团队的激励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新生儿抢救流程
![新生儿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5d17c28fab069dc51220194.png)
目录(一)新生儿心肺复苏抢救规范(二)子痫的紧急处理(三)子痫抢救规程(四)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规程(五)DIC抢救规程(六)羊水栓塞抢救规程(七)脐带脱垂抢救规程(八)甲状腺危象抢救规程(九)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十)胎盘早剥处理原则(十一)心衰的治疗规范(十二)重症肝炎合并妊娠的处理原则(十三)围产期心衰抢救规程(十四)围产期心肺脑复苏抢救规程(十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规程(十六)子宫破裂抢救规程(一)新生儿心肺复苏抢救规范1、初步复苏处理:置复温床、擦干羊水、摆好体位、暂缓断脐,清理呼吸道(口、鼻、咽部羊水、粘液)进行触觉刺激。
2、评价呼吸:①无自主呼吸:正压纯氧15-30秒;无药物抑制,评价心率;有药物抑制,给予纳洛酮后评价心率。
②有自主呼吸,评价心率,心率大于100次/分,评价肤色;心率小于100次/分,同无自主呼吸处理。
3、评价心率:①心率小于60次/分,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心外按摩30秒。
②心率60-100次/分,面罩加压给氧。
以上处理后,再次评价心率。
心率小于80次/分,开始用药,大于100次/分,继续给氧,评价肤色。
③心率大于100次/分,观察自主呼吸。
4、评价肤色:①红润或周围性青紫,继续观察。
②紫绀,继续给氧。
5、药物治疗:心率小于80次/分,开始用药,肾上腺素(1:10000)0.1-0.3ml/kg 静脉滴注或气管内给药,必要时每5分钟重复给药;再次评价心率,大于100次/分,停止给药;小于100次/分,根据情况给予碳酸氢钠、扩容剂。
(二)子痫的紧急处理1.要点:尽快控制抽搐、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及时终止妊娠。
2.控制抽搐:①安定10mg+25%葡萄糖液30ml静脉推注(2分钟以上)。
②25%硫酸镁10ml+25%葡萄糖液30ml静脉推注(10分钟以上),继之用25%硫酸镁40ml+50ml葡萄糖液500-1000ml静脉滴注。
③如抽搐未能及时控制时,可用冬眠一号1/3量加于25%葡萄糖液20ml中静脉推注(≥5分钟推完),下余2/3量加于5%葡萄糖50ml中静滴。
新生儿抢救流程
![新生儿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fdca8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e.png)
新生儿抢救流程新生儿抢救是指对出生后出现窒息、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等危急情况下的新生儿进行紧急处理,以挽救其生命。
在进行新生儿抢救时,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操作,以确保抢救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下面将对新生儿抢救流程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迅速应对。
1. 确定危急情况。
当新生儿出生后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等症状时,首先要迅速判断其病情的危急程度。
观察新生儿的面色是否苍白、发绀,是否有呼吸或心跳等症状,以确定是否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确定新生儿病情危急后,首要任务是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可以采用头后仰、下颌提起的方法,以确保呼吸道不被阻塞。
同时,可以用吸引器或者吸气管等工具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确保空气顺畅进入肺部。
3. 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新生儿出现心跳停止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进行胸外按压,以恢复心脏的跳动;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以确保氧气进入肺部。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注意按压力度和频率的控制,以避免对新生儿造成额外伤害。
4. 输注药物。
在抢救过程中,如果需要给新生儿输注药物以维持其生命体征,需要根据医嘱准确计量药物剂量,并选择合适的途径进行输注。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反应,以及药物对其生命体征的影响,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输注速度。
5. 监测生命体征。
在抢救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
只有通过及时的监测,才能发现新生儿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措施,以确保抢救的有效性。
6. 密切观察反应。
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包括面色、呼吸、心跳等方面的变化。
只有通过及时观察,才能发现新生儿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措施,以确保抢救的有效性。
7. 寻求专业帮助。
在进行新生儿抢救时,如果遇到病情复杂或者无法控制的情况,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只有通过专业团队的协作,才能更好地挽救新生儿的生命。
高危新生儿急诊急救抢救流程
![高危新生儿急诊急救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8c1647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0.png)
高危新生儿急诊急救抢救流程
高危新生儿急诊急救抢救流程如下:
1. 资料准备:收集患儿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等。
2. 评估呼吸道通畅情况:检查喉咙是否有梗阻,若有需要立即清理呼吸道。
3. 评估心跳和呼吸:检查患儿的心跳和呼吸情况,若心跳和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 给予氧气:通过面罩或气管插管等途径给予患儿氧气,保证足够的氧供。
5. 给予液体:如果患儿出现休克或低血压,可以给予静脉液体进行补充。
6. 处理急性出血:如果患儿有严重出血现象,需要立即控制出血,可以通过压迫或手术等方式。
7. 排除感染:对于怀疑感染的患儿,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培养等。
8. 药物治疗: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可以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等。
9. 定期评估:在急救抢救过程中,需要不断评估患儿的病情变
化,根据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处理。
10. 寻找原因:抢救过程中,同时寻找导致患儿病情恶化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请注意,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实际操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
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并随时报告医生。
新生儿复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新生儿复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5a8f0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9.png)
新生儿复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新生儿复苏是指对出生后无呼吸、无心跳或呼吸心跳均未见的新生儿进行急救处理的过程。
正确的复苏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对于挽救新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复苏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以帮助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
一、新生儿复苏操作流程。
1. 评估,在发现新生儿无呼吸或心跳后,首先要进行快速评估。
检查气道是否通畅,观察胸廓是否有起伏,听是否有心跳声,以确定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情况。
2. 呼吸,如果新生儿无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将新生儿放在硬的平面上,用两根手指捏住下巴向上提起,用另一只手捏住鼻孔,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
3. 心脏按压,如果新生儿无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
将新生儿放在硬的平面上,用两个手指在胸骨下缘进行心脏按压,每分钟100-120次。
4. 使用辅助呼吸设备,如果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无效,应立即使用辅助呼吸设备,如氧气面罩、呼吸囊等,进行持续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5. 寻找原因,在进行复苏操作的同时,要尽快寻找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如窒息、窒息、感染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二、新生儿复苏评分标准。
1. 心跳评分,根据新生儿的心率情况进行评分,心率≥100次/分得2分,心率60-99次/分得1分,心率<60次/分得0分。
2. 呼吸评分,根据新生儿的呼吸情况进行评分,有规律的呼吸得2分,不规则的呼吸得1分,无呼吸得0分。
3. 肤色评分,根据新生儿的皮肤颜色进行评分,粉红色得2分,苍白色得1分,发紫或发青得0分。
4. 反应评分,根据新生儿的反应情况进行评分,有强烈的反应得2分,有轻度反应得1分,无反应得0分。
5. 肌张力评分,根据新生儿的肌张力情况进行评分,肌张力好得2分,肌张力一般得1分,肌张力差得0分。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总分≥8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4分为重度窒息。
三、结语。
新生儿复苏是一项紧急的医疗技术,在进行复苏操作时,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
新生儿抢救流程
![新生儿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a1115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d.png)
新生儿抢救流程一,初步处理1、急救者应该先了解胎儿出生时状况,比如胎龄、体重大小、胎衣等,加之对胎盘和羊水宫内情况的情况进行评价,判断是否有羊水过多或缺乏,结合胎儿头皮的发育情况,判断出生的情况以及有无出血;2、确认怀孕处于早产、突然转归早产或者正常妊娠,并根据怀孕月份进行具体分类,如果是早产的,则进一步评价胎儿的头部发育情况;3、术前执行必要的化验,监测胎儿血液及母体血液的状况;4、准备抢救所需的药物及器械;二、行动1、伸长脖子,让出生儿头部充分向下抬高,用比较轻的力摩擦双侧前臂及手掌;2、保持出生儿正常体温,使其不受冷害,尤其是头部;3、避免滴药过快,溶液中不要有气泡,并保证充足的液体消耗;4、尽量按照小儿吸允规定时间进行吸允;5、吸允期间,注意胎儿的反射强度,充足的氧气,排腰以及其他必需的吸允措施;6、经过一定的量的吸允,确认出生儿的情况恢复良好,可以将其拧入毯子中等待后续的处理;三、处理后续1、对出生儿进行体温、血压及其它生命征状的检查,并加以监护,随时准备采血、改善气道等;2、检查新生儿有无胎窘、脑损伤及其它伤残表现,以及有无出血等异常状况;3、对部分新生儿进行 BPP(胎儿癌症诊断法),以及在胎儿脐部抽血进行尿酸以及母体血液的保护性检查;4、安排新生儿入住抢救室进行详细检查、治疗和观察;5、安排新生儿入住观察及重症监护室中进行治疗、监测,如果情况允许,可以安排在产科安全厅中监护新生儿;6、关注新生儿抢救时期出现后续恢复不良的现象及早期对症处理;7、安排出院后让家长或爷爷奶奶充分呵护、照顾新生儿,以确保抢救的成功;8、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为新生儿进行必要的补充疫苗接种,以及给予必要的预防性药物;9、安排家庭及24小时的全面持续的护理,以确保婴儿的健康及生存发展;10、关注新生儿有无出血、水肿及其它异常,以及新生儿给与科学有效的运动与营养等一系列护理。
新生儿科常用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新生儿科常用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0e8d3caff00bed5b8f31d06.png)
新生儿科常用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一)初步复苏1、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辐射保温台上。
2、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
3、清理呼吸道,先口后鼻(必要时气管插管)。
4、擦干全身,给予刺激,重新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
5、必要时给氧。
6、评价呼吸、心率、肤色,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措施。
(1)如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
(2)呼吸暂停或心率《100次/分,肤色青紫,立即给予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二)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1、选择气囊,接上氧源,选择合适型号的面罩。
2、检查气囊(压力、减压阀、性能等)。
3、站在新生儿的一侧或头部,将新生儿的头部摆正到鼻吸气位。
4、将气囊和面罩放置在新生儿面部,查气道密闭性(用正确压力通气2-3次,观察胸廓扩张情况)。
5. 100%氧开始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30秒后,评价:(1)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可停止加压给氧,并给予触觉刺激,使其大声啼哭后,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
(2)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肤色青紫,需要实行胸外心脏按压。
(三)胸外心脏按压1、手的正确位置在胸骨下1/3处(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
2、双指法(用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指尖,垂直压迫)。
3、拇指法(两拇指可并排放置或重叠,拇指第1节应弯曲,垂直压迫,双手环抱胸廓支撑。
4、压迫深度为前后胸直径1 /3,放松时指尖或拇指不离开胸骨,下压时间应稍短于放松时间,节奏每秒按压3次呼吸1次,频率为120次/分。
5.、30秒胸外按压后,评价:(1)心率>80次/分,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继续人工呼吸,如有自主呼吸,肤色红润,可停止加压给氧改为常压给氧,送入新生儿病房继续护理,与当班护士交接、记录。
(2)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肤色青紫,重新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并进行气管插管和使用药物。
高危新生儿抢救流程(总4页)
![高危新生儿抢救流程(总4页)](https://img.taocdn.com/s3/m/4a79291bda38376baf1faef4.png)
高危新生儿抢救流程(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高危新生儿急诊服务流程入科,通知医师,立即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或辅助呼吸,维持心功能,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心电、呼吸指标,完善辅助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生化、胸片等),进一步维持呼吸、循环稳定,记录抢救过程,向患儿家长交代病情,并签知情同意及病危通知书。
如图示:我院高危新生儿范围: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高危产妇所生新生儿。
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早产儿抢救流程新生儿转运制度一、高危儿范围1、孕周<34周或新生儿体重低于2500g;2、严重的出生时窒息,复苏后处于危重状态;4、严重的呼吸窘迫、频发呼吸暂停需要辅助通气。
5、出生后发绀且氧疗不改善,休克或有先天性心脏病。
二、转运方式120救护车转运三、转运设备新生儿急救箱(包括所有新生儿急救用药及复苏设备)四、转运人员1、新生儿医师:熟练掌握新生儿转运的各项操作及规章制度。
2、护士:熟练配合医生进行各种转运抢救工作。
3、转运前准备:⑴向接受医院联系及报告患者病情。
⑵对患者做转运前病情稳定的处理。
⑶与家长谈话,告知转运的必要性、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及经济负担,完成转运单的填写及家长知情同意书的签字。
⑷转运途中的监护及救治:体温:必要时抱于怀中保暖。
①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的呼吸。
③循环:持续监测血压,观察肤色、皮温等。
必要时建立静脉通道,维持血压稳定。
④观察并记录患儿转运途中情况变化及处理。
妇幼保健院NICU抢救制度
![妇幼保健院NICU抢救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676b76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f.png)
妇幼保健院NICU抢救制度一、引言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生理和解剖构造、免疫功能均与成人有很大差异。
因此,发生严重情况时,新生儿要立即接受抢救以最大程度减少患儿死亡率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机会。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抢救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抢救人员迅速而规范地对新生儿进行抢救,并保证抢救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二、抢救流程1.报告当新生儿监护仪发出异常警报或者医护人员发现新生儿出现严重异常时,应立即向值班医生汇报,并启动抢救流程。
2.快速评估值班医生立即赶到抢救现场,对患儿进行快速评估,确定抢救优先级,并判断是否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心肺复苏若患儿心跳骤停,立即按照《新生儿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通气比例、压力和频率等。
同时,确保其他必要的抢救措施和药物准备。
4.导管插管如果患儿无自主呼吸或气道受阻,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确保气道通畅,并启动机械通气。
5.血流动力学支持根据患儿情况,采取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措施,包括静脉输液、输血、血管活性药物等。
6.抢救措施针对具体病情,开展相应的抢救措施,包括呼吸机支持、抗感染治疗、药物使用等。
7.抢救记录抢救过程中,抢救人员应记录抢救过程、采取的措施、用药剂量以及患儿的生命体征等,以供后续分析和评估。
8.抢救结束当患儿病情稳定后,抢救人员需详细记录患儿情况,并报告给上级医生和家属。
同时,将患儿转入相应的治疗室进行进一步护理和观察。
三、抢救团队1.值班医生负责指挥抢救全过程,对抢救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
2.护士参与协助抢救全过程,负责相关的药物准备和输液、换药等操作。
3.呼吸治疗师参与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等操作,并负责呼吸支持的相关工作。
4.实习医生参与抢救过程,负责协助医生和其他抢救人员的工作,并提供相关的支持。
5.药剂师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准备相应的抢救药物,并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正确使用。
四、培训和演练为了确保抢救工作的高效和安全,妇幼保健院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抢救培训和演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新生儿心肺复苏抢救规范(二)子痫的紧急处理(三)子痫抢救规程(四)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规程(五)DIC抢救规程(六)羊水栓塞抢救规程?(七)脐带脱垂抢救规程?(八)甲状腺危象抢救规程(九)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十)胎盘早剥处理原则(十一)心衰的治疗规范(十二)重症肝炎合并妊娠的处理原则(十三)围产期心衰抢救规程(十四)围产期心肺脑复苏抢救规程(十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规程(十六)子宫破裂抢救规程(一)新生儿心肺复苏抢救规范1、初步复苏处理:置复温床、擦干羊水、摆好体位、暂缓断脐,清理呼吸道(口、鼻、咽部羊水、粘液)进行触觉刺激。
2、评价呼吸:①无自主呼吸:正压纯氧15-30秒;无药物抑制,评价心率;有药物抑制,给予纳洛酮后评价心率。
②有自主呼吸,评价心率,心率大于100次/分,评价肤色;心率小于100次/分,同无自主呼吸处理。
3、评价心率:①心率小于60次/分,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心外按摩30秒。
②心率60-100次/分,面罩加压给氧。
以上处理后,再次评价心率。
心率小于80次/分,开始用药,大于100次/分,继续给氧,评价肤色。
③心率大于100次/分,观察自主呼吸。
4、评价肤色:①红润或周围性青紫,继续观察。
②紫绀,继续给氧。
5、药物治疗:心率小于80次/分,开始用药,肾上腺素(1:10000)0.1-0.3ml/kg静脉滴注或气管内给药,必要时每5分钟重复给药;再次评价心率,大于100次/分,停止给药;小于100次/分,根据情况给予碳酸氢钠、扩容剂。
(二)子痫的紧急处理1.要点:尽快控制抽搐、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及时终止妊娠。
2.控制抽搐:①安定10mg+25%葡萄糖液30ml静脉推注(2分钟以上)。
②25%硫酸镁10ml+25%葡萄糖液30ml静脉推注(10分钟以上),继之用25%硫酸镁40ml+50ml葡萄糖液500-1000ml静脉滴注。
③如抽搐未能及时控制时,可用冬眠一号1/3量加于25%葡萄糖液20ml中静脉推注(≥5分钟推完),下余2/3量加于5%葡萄糖50ml中静滴。
3.护理:①安置病人于安静避光房间,专人护理。
②卷有纱布的压舌板随时备用。
③维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④记出入量,留置导尿管。
⑤禁饮食、头侧卧,防治呕吐物吸入。
⑥记录血压、脉搏、呼吸每15分钟一次。
⑦胎儿未娩出前安置胎儿监护仪或10分钟听胎心率一次。
⑧各种操作均应轻柔,以减少刺激。
⑨注意颅内水肿、梗塞、出血、心衰、酸中毒、电解质紊乱、DIC、尿毒症等并发症。
4.及时终止妊娠:①剖宫产:不能在短时间内分娩,可在控制抽搐后行剖宫产。
②经阴分娩:抬头低、宫口近开权,可考虑经阴分娩。
(三)子痫抢救规程1.一般处理:平卧,侧头,置开口器,避免声、光刺激,清理呼吸道,给氧。
了解病史,记录生命体征,导尿并记尿量。
2.开放静脉通路:①控制抽搐:冬眠一号半量、安定、鲁米那钠静脉点滴或入壶;②解痉:硫酸镁5g 冲击,20g维持;③扩容:白蛋白、血、低右;④降压:肼苯哒嗪12.5—25mg、酚妥拉明20—40mg静脉点滴3.预防感染:首选青霉素或头孢类4.监测血生化,纠正酸中毒及血电解质紊乱5.产科处理:①临产:缩短第二产程,若血压控制不良,剖宫产②未临产:控制抽搐2小时后,行剖宫产术6.处理并发症:肾衰:应用利尿剂;心衰:应用强心剂;脑水肿、脑疝:应用甘露醇、速尿快速脱水并保持脑部低温;颅内出血:应用止血剂,必要时开颅。
(四)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规程1.根据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措施:如子宫收缩不良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等。
2.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
3.组成抢救小组,人员包括产科大夫、产科护士、麻醉科大夫。
持续导尿、记尿量;持续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急查血常规、血凝四项、血生化;合血备血等。
4.迅速补液,20分钟内补液1000ml,后40分钟补液1000ml,好转后6小时内再补1000ml,按先晶体后胶体补液原则进行。
5.血HCT维持在30%左右,孕产妇死亡率最低,故输血应维持血HCT在30%左右为宜,最好输新鲜全血。
6.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多巴胺20mg+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酚妥拉明20mg+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
7.其他药物应用:如阿托品、654-2、东莨菪碱。
如有电解质紊乱表现,给予纠正。
8.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9.护肾:在补足液体的情况下若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予速尿20mg入壶;必要时加倍给予。
10.护心:若有心衰表现,给予西地兰0.4mg静注(慢)。
11.必要时果断行子宫切除术。
DIC抢救规程1.高凝阶段:凝血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增多。
应用肝素、潘生丁、阿司匹林、右旋糖酐、抑肽酶2.消耗性低凝期:血小板小于100×109/L,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补充凝血因子、输新鲜血、输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补充Vitk13.继发性纤溶期:3P试验阴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FDP定量大于20ug/ml,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2聚体阳性。
给予6-氨基己酸、止血环酸、止血芳酸、新凝灵、立止血等治疗。
4.改善器官功能:给氧、抗休克、利尿、纠正酸中毒5.去除病因,处理原发病?羊水栓塞抢救规程?1.抗过敏:地塞米松20-40mg静脉滴注或氢化考地松300-400mg静脉滴注2.解除肺动脉高压:罂粟碱30-90mg静脉入壶;阿托品1-2mg静脉入壶;氨茶碱250-500mg静脉滴注3.加压给氧4.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输血、输液,多巴胺20-80mg、阿拉明20-80mg、酚妥拉明20-40mg静脉滴注5.抗心衰营养心肌:西地兰0.4mg静脉滴注,ATP、辅酶A、细胞色素C6.纠正DIC:①高凝阶段:肝素50mg、潘生丁200-400mg、阿司匹林0.75mg、右旋糖酐、抑肽酶2-4万U静脉滴注②消耗性低凝期:补充凝血因子、输新鲜血、输纤维蛋白原、Vitk20-40mg静脉滴注③纤溶阶段:6-氨基己酸4-6g、止血芳酸100-300mg、立止血1KU、新凝灵600mg。
7.纠正肾衰:速尿40mg静推;利尿酸50—100mg静推;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8.选用广谱抗生素:首选头孢类9.产科处理:第一产程:抑制宫缩,迅速剖宫产终止妊娠第二产程:助产,缩短第二产程,禁用宫缩剂产后:检查修补产道损伤,剥离胎盘,必要时子宫切除脐带脱垂抢救规程?1、缓解脐带压迫①脐先露采取臀高头低位,脐带对侧的侧俯卧位。
②脐带脱垂可采取脐带还纳术。
③充盈膀胱或者经阴道上推先露,以缓解对脐带的压迫,直至剖宫产将胎儿娩出。
2、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①给氧。
②静脉点滴葡萄糖及维生素C。
3、分娩方式的选择:①宫口开全,先露已降至盆底:立即阴道助产;②宫口未开全,先露未达盆底,不具备助产条件者,立即就地行剖宫产手术。
4、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甲状腺危象抢救规程1.请内科医生会诊,共同用药或转内科病房治疗。
2.药物治疗:①丙硫氧嘧啶:一次口服或经胃管给药600-1200mg,以后每日维持量300-600mg,分三次口服。
②碘溶液:每6时一次,每日20-30滴。
③普萘洛尔:口服20-30mg,每6时一次,紧急情况下可采用静脉注射1-5mg(单次应用),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的反应。
④地塞米松10-30mg,静脉滴注。
3.对证治疗:包括吸氧、物理降温、口服阿司匹林及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强心剂等。
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1、一旦诊断明确或者高度可疑,应立即住院,在确保母亲安全的前提下,期待胎儿生存,降低婴儿死亡率。
2、给予补血、止血,及时做好输血及手术准备。
(根据出血量多少、有无休克、孕龄、胎位、胎儿是否存活及宫口开大的程度,选择处理方法)3、期待疗法:多用于部分性或边缘性前置胎盘,阴道出血不多,胎儿存活者。
①住院观察,绝对卧床休息。
②每日氧气吸入3次,每次20-30分钟。
③给予补血药物纠正贫血。
④应用宫缩抑制剂:硫酸镁、沙丁胺醇等防止早产。
⑤宫颈内口环扎术:根据颈管长度选用,防止子宫颈口扩大,有助延长孕龄。
缝合时,加用宫缩抑制剂,采用硬膜外麻醉。
⑥期待至妊娠36周,主动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前,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4、终止妊娠:①终止妊娠指征:⑴孕妇反复多量出血致贫血甚至休克者,无论胎儿是否成熟,均应立即终止妊娠。
⑵胎龄达36周以后,胎儿成熟度检查提示胎儿肺成熟者。
②终止妊娠方式:剖宫产术:⑴为前置胎盘的主要分娩方式,子宫切口的选择以避开胎盘为原则。
⑵胎儿娩出后,子宫体部注射催产素或麦角新碱,切口边缘以卵圆钳钳夹止血。
⑶胎盘未及时娩出者,迅速徒手剥离胎盘。
若胎盘剥离面出血,可用明胶海绵上放凝血酶或巴曲酶,快速置出血部位,再加沙垫压迫10分钟。
⑷若剥离困难,胎盘粘连或植入并出血多者,应选择切除子宫。
⑸若局部渗血,用可吸收线局部“8”字缝合,或宫腔及下段填纱24小时后阴道抽出。
⑹以上方法无效,可行子宫动脉、髂内动脉结扎术,或行子宫全切术或次全子宫切除术。
阴道分娩:⑴仅适用于边缘性前置胎盘、枕先露、流血不多,估计在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者。
⑵决定阴道分娩后,先行人工破膜,破膜后胎头下降压迫胎盘止血,并可促进子宫收缩加速分娩。
⑶若破膜后胎先露下降不理想,仍有出血,应立即改行剖宫产术。
胎盘早剥处理原则1.一般处理:输液、备血、给氧、抢救休克等应急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测血压、记尿量、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根据病情补充血容量、输血等。
2.及时终止妊娠⑴经阴道分娩:①产妇,轻型病例,一般情况较好,估计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者,可经阴道分娩。
②先行破膜,使羊水缓慢流出,用腹带包裹腹部,起到压迫胎盘,使之不再继续剥离的作用。
③必要时静脉滴注催产素,缩短产程。
④产程中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宫缩情况及胎心。
有条件可行全程胎心监护。
⑵剖宫产:①重型胎盘早剥,特别是初产妇,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
②轻型胎盘早剥,出现胎儿窘迫征象,需抢救胎儿者。
③重型胎盘早剥,产妇病情恶化,虽胎儿已死亡,但不能立即经阴道分娩者。
④破膜后产程无进展者。
3.并发症及处理:⑴产后出血:胎儿、胎盘娩出后,及时宫体注射催产素并按摩子宫。
⑵剖宫产术中发现子宫胎盘卒中,配以热盐水纱垫湿热敷子宫,若不奏效,可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或用可吸收线大“8”字缝合卒中部位浆肌层。
⑶若不能控制出血或发生DIC,应行子宫切除术。
⑷DIC及凝血功能障碍:重型早剥及胎死宫内者,出现皮下注射部位出血、尿血、咯血及呕血等,提示DIC发生,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⑸急性肾功能衰竭:易发生在有重度妊高征,出现失血性休克并发DIC的患者。
记尿量、补充血容量,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时,应给20%甘露醇250ml快速滴注,或速尿40mg静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