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

合集下载

业课参考书目1. 《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王思斌.北京大学

业课参考书目1. 《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王思斌.北京大学

业课参考书目1. 《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王思斌.
北京大学
《社会工作导论(第2版)》本书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一版基础上进行较大修改后成书的。

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一是系统地介绍了社会工作的涵义和
功能,并阐明了其发展历史;二是阐述了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
体系,讨论了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知识基础,并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三是介绍了社会工作过程,并从
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阐明了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四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
社会工作教育及专业成长以及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适用于社会工作、社会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同时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之用。

主要可供高校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使用,也适于社会福利部门和机构的行政人员、非营利机构中的管理者和各类社会工作者阅读。

王思斌社工导论考研(重点).

王思斌社工导论考研(重点).

社会工作导论(重点)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1.什么是社会工作(由一般定义—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中美界定)①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 翻译而来,基本内涵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福利的框架下,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②是在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工作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一项专业性的工作。

③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在一个国家和地区表现为: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机构有从事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是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的;社会工作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美国是最早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国家,其普遍接受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个人、小组、社区增强或恢复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的专业活动。

而我国于1991年给出定义:社会工作是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

此外,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2.简述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解释专业—从学科、职业上—国家、地区表现)①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作为一个专业应表现为:执行这些功能的机构由一批有专业资格的人组成,他们经过专门训练,精通该学科的主要内容,使用专业的方法与技术。

他们适应社会需要,在社会上起着专门的作用、担负职责,享受优惠。

②学科上来说,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的社会科学,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职业上来说,社会工作脱胎于早起的慈善事业,但随着受助人情况的复杂化和现代社会对受助人正当权利要求,组成社会工作专业团体成为必要。

③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在一个国家、地区表现为: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机构有从事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是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的;社会工作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失调、社会问题与社会进步)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失调、社会问题与社会进步)

第六章社会失调、社会问题与社会进步6.1 复习笔记一、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调1.社会协调(1)社会协调的涵义①社会协调是社会各部分之间在结构比重上比较合理、功能上相互配合、整体上协同一致的状态。

它一般表现为社会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相对稳定、结构排列上的相对有序、功能上的配合一致。

社会协调可以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间,也可以表现在不同层次之间。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实现协调,这种协调又可以发生在任何相关的两个或几个领域之间。

②相近的概念--社会整合:社会整合是社会体系各部分之间关系和谐、使社会体系达致均衡的努力和目标状态,因此,社会整合基本上指功能的整合,社会整合是社会协调的一部分。

(2)社会协调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协调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整体协调与部分协调a.整体协调是社会在整体上的协调。

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它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协同一致形成整体协调的状态。

b.部分协调则指整体的亚层次或个别部门之间的协调。

一个社会可以在部门或地区内部是协调的,但在整体上可能是不协调的。

②结构协调与功能协调a.结构协调是整体各部分之间关系、地位的协调,即对整体的稳定和发展来说,各组成部分在数量上、能力上、地位上的合理配置。

b.功能协调是各部门之间作用的协同一致,即各部门相互配合、发挥作用,以为整体的存在和发展作出贡献。

结构协调是通过功能协调表现出来的,即结构协调是形式,功能协调才是本质。

③利益协调利益协调是社会各集团、各部门在利益关系上的协调。

社会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常常是有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

因此,利益协调是指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比较符合社会稳定及社会进步的需要,符合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这是社会工作看待社会协调的重要角度,显然,其中隐喻了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

(3)社会协调的意义①为人们提供正常生活的条件社会协调作为社会各部分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实际上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秩序。

这种关系结构反映了相对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而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人们认可这种秩序,它也就成为人们正常生活的条件。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北大王思斌版)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北大王思斌版)

社会工作导论(3.18。

5.4版)●现代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职业性的助人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社会工作对象是指直接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个人或群体.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主要包括贫困群体、脆弱群体和其他的弱势群体。

贫困群体:主要指物质生活陷于极度困境者,他们缺乏基本的、正常生活的物质条件,甚至难以维持自己的生命。

脆弱群体:指遇到社会问题冲击时缺乏应对能力而易于遭受挫折和伤害的群体。

弱势群体:指在社会结构和群体关系中处于弱势、其权利和利益受到严重伤害的群体.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①社区:20世纪30年代以来,社区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对象,社区组织、社区融合也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②面对有需要的人群:有需要的人群是其基本的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日常生活和发展遇到严重困难的人群→任何一个现代人(焦虑的扩大化).●社会工作的基本领域:社会工作的领域是指其服务领域。

具体包括社会救助、儿童服务、老年人服务、残疾人士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家庭服务等几个方面。

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学校社会工作、就业服务、矫治服务、精神健康服务、医务社会工作、社区发展与社区建设.●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需要在社会服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开展服务.社会工作者主要承担的角色有以下几种:①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是向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既包括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

②支持者:社会工作者面对求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

③治疗者:社会工作者系统地影响服务对象的人际互动或内在心理功能,以便对那些发展性、人际互动或环境适应方面的问题加以解决、控制或减轻症状,从而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

④倡导者: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会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成功。

王思斌《社工导论》笔记

王思斌《社工导论》笔记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本节的主要内容⏹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二节:社会工作的性质⏹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二、社会工作多重理解⏹三、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征一、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一)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作为尊重人并致力于于人的发展的社会工作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思想有关。

西方的文化传统包括崇尚个人价值的传统、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但是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而且也对于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整个社会被分为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经济的变迁带来社会流动,打破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第三,资产阶级的经济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二)社会工作是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方式1 社会工作的形成⏹论及对现代社会工作的贡献,人们普遍指出的是17世纪以来的社会救助制度,以英国的济贫法和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为代表,后来进行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友好运动,促进了社会工作队伍的形成。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个要求系统的服务体系、服务人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追求服务效果的现代社会工作逐渐形成。

2 社会工作的发展⏹(1)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个案、团体和社区工作⏹(2)社会工作治疗模式的变化:治疗——预防,救助——发展二、社会工作的多重理解⏹社会工作是一个把社会工作者、案主、资源、社会环境等因素连接起来,并进行有效配合以解决问题的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因此,对于社会工作的界定上,也存在多重理解。

(一)社会工作是一套科学的助人方法⏹从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差异性来看,社会工作更强调应用、更注重实践的方法。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社会工作概述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含义:①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得助人活动。

②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

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性质:从定义①上说,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服务,其特征是提供服务;从定义②上说,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

所谓道德实践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工作是以为了实现社会正义、增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活动,而这些社会价值都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二是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认识和界定问题、干预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都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从而使其助人实践带有道德特点。

2.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1)欧洲古代的社会思想传统、基督教文明以及人道主义的发展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则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2)社会工作的产生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①社会工作的形成A.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规定:以社区为单位,对无亲属照顾的贫民实行有条件的救济,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救济制度,并形成一套救济工作方法。

B.1788年德国汉堡市实施救济制度,使救济工作更趋组织化和科学化。

C.1852年爱尔伯福市进一步修正改良了救济制度,完善救济工作方法。

D.1869年建立的慈善组织会社致力于协调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推动民间社会服务活动的发展。

E.1884年兴起的睦邻组织运动致力于发挥社区在助贫救困中的作用,鼓励志愿工作者进入社区活动中心为贫民服务。

F.美国内战时期出现一些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课后习题+考研真题及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课后习题+考研真题及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性质与任务1.1复习笔记一、什么是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是科学作为应用社会学或应用社会科学的社会工作的科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客观性。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为求助者提供资源以帮助他走出困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虽抱有助人的价值观与目标,但他审视问题的立场及态度却是客观的,即不是从感情出发,而是基于自己的知识基础、专业操守客观地对待问题,寻求有效而合理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是工作关系,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应有客观的态度。

(2)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社会工作十分注重工作方法,并把科学的工作方法当作社会工作成功的基本要件。

这些方法以其固有的内在联系、技术和原则而成为规范的工作准则。

(3)工作过程的逻辑性。

社会工作者根据助人活动的发展规律将工作过程化为前后紧密连接的一些阶段,从而使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2.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1)社会工作过程是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的灵活运用;(2)社会工作需要细致地分析、巧妙地应对问题;(3)社会工作面对的任务常常是新的、独特的、特殊的。

3.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1)什么是制度制度也称社会制度,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共同活动中经过积累、选择而形成的指导人们活动的规范体系。

(2)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制度①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制度。

这表现为它既具备社会制度的特征,也成为现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制度化手段。

社会工作已具备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a.社会工作有一套明确的理论作指导;b.社会工作有严密而科学的行为规则,不仅对于任何常规性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都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从而保证了工作过程的科学性,而且从事这项活动的社会工作者内部也有严格的“行业守则”,这种行业伦理守则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行为进行约束,从而保证了职业行为的规范性;c.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机构成为进行此类专业助人活动的执行者,这些人受过专门训练,能够保证助人活动科学、有效地进行。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五章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5.1复习笔记一、人的成长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其目的是增加人们的福利,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具体说来就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

人的成长与人的发展是相同的概念,其涵义是使人能顺利地通过人生的各个阶段充分发挥他的能力,扮演好社会角色,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的成长表现为对个人需求及社会期望的满足,而个人需要与社会期望是与人的本质属性相关的。

1.人的属性社会工作把人当作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来看待,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包括生物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

(1)人的生物性①人是一个高级生物体a.人的生物性首先表现为他是一个具体的生物,他由复杂的肉体器官组成,成为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协调、联合供职的有机体,其目标是个体的生存与发展。

人的生物体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是一个整体,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对个体生存及发展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

b.人的生物体是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

一个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经历漫长的历程,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是一个正常人一生中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

这是一些以人的生物性成长为基础划分的前后相互联系的阶段,被称为人的生命周期。

在这个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个体的生物机体的状态不同,对外界的需求不同,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也不同。

②人的本能人的生物性还表现为它有先天而有的本能,虽然这些本能并非完全与生俱来,但随着生物机体的发展,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并表露出来。

一个人的能力是在他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这必须以人的先天潜能为基础。

人的潜能与人的本能并不等同,人的潜能是人所具有的所有但尚未发挥出来的能力,它包括本能和后天学得的才能两部分,它是体现人的价值的各种潜在能力的总和。

(2)人的社会性①人的社会性及其发展a.人的社会性是个体参与群体或社会生活的倾向及特征。

第一,人的社会性表现为个体积极参加群体生活的倾向,以及他与其他个体共处于群体之中,经营群体生活的能力与活动。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工作方法)【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工作方法)【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八章社会工作方法8.1复习笔记随着社会工作实务及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工作领域里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工作研究。

本章将依次对这些方法作扼要的介绍。

一、个案工作1.个案工作的概念及发展(1)个案工作定义个案工作是一种工作方法,这种方法以科学知识和专业技巧为基础,通过一对一的专业关系,帮助案主处理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增进案主的社会福利。

(2)个案工作的发展①萌芽时期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个案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l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美普遍建立的慈善组织会社。

该会社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把个人贫穷的原因归结于个人道德的沦丧或不肯努力,但从人道主义出发,社会又有责任去帮助这些个人。

因而,慈善组织会社聘用“友善访问员”走访这些贫穷家庭,查证它们有无受助的必要,并通过道德说教及其他方式给予协助。

这个时期可以视为个案工作的萌芽时期,其特点在于重视个人的道德。

②第二个发展阶段慈善组织会社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个案工作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

当时的社会工作者认识到,案主问题的原因并不在于个人而在于社会。

这一时期的特点在于,不仅重视问题的个人方面的原因,而且更加重视问题的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③第三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末至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时期是个案工作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当时案主的问题多属于心理或精神的方面,单靠改善社会环境并不能完全奏效。

加之,当时精神病学及心理分析学的蓬勃发展给个案工作以强烈的影响,因而,社会工作者开始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帮助案主解决问题。

这一时期的特点在于,重视个人的心理因素胜于社会环境,甚至形成了社会工作中的“精神医学的洪流”。

④第四个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个案工作进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

社会工作所面对的案主的问题呈多样性景象,其中有心理方面的,也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同时亦有心理方面和社会环境方面综合而成的。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发展)【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发展)【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十章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发展10.1复习笔记一、社会工作教育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地位1.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1)社会工作教育对于发展社会工作的意义社会工作教育(也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由专门的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向相关人员传授社会工作知识和理论、施行专门训练,使之在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伦理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符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要求的过程。

这是一个教育过程,是受教育者完成个体专业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工作所要处理的问题的复杂性和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①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社会工作可以帮助人们去解决各种问题,但是最能反映出社会工作价值的是它能处理比较复杂的问题。

②有效地解决问题。

社会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有效实践,在于它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③对社会工作服务的新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事人和社会对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④对社会工作本质的新认识。

社会工作界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工作过程是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的服务过程,双方是平等的互动关系。

(2)国际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社会工作是工业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性的增加,社会工作教育也不断得到发展。

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制度,社会工作教育也形成体系。

①所谓社会工作教育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工作教育在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办学权利和教育规范、教育层级及各层级间关系、教学基本过程、修业标准等方面形成了制度化的规定并得以实施。

②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具体地表现为学科、专业、层次几个方面。

③社会工作培养的主要不是理论人才和研究人才,而是能够解决具体社会问题、向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专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这就决定了社会工作的知识框架。

④社会工作教育的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工作学校协会(IASSW)。

其功能是促进各会员国、成员学校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进行教学交流。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和内涵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利.工作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第一:整个社会日益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告诉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力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的扩张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饥饿、贫穷、失业、堕落)综上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

改良主义者认为,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

总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去解决自身的问题。

革命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

这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而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

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宗教对处于困境者和弱者的帮助对于西方社会工作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其次论及对现代社会工作的贡献,普遍指出是17世纪以来的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高教版)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高教版)

三、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

1. 什么是专业 专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社会分工的结果
专业可以从科学和生产部门两个角度来划分。实 际上,现代意义上的专业是指建立在科学教育和训 练之上的,某类人专门拥有的职业领域。按照韦伯 的说法,要进入相应的职业领域,需要经过较长时 期的专业培训,获得专业资格。 社会工作脱胎于早期的慈善事业 —— 专业教育 —— 专业化、职业化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欧美国家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社会工作实践的出现与发展 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
一、欧美国家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1、思想渊源 (1)古希腊罗马的福利思想 (2)基督教的‚博爱‛观念 (3)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念



(3)儿童服务。最基本的儿童服务包括对 失依、流浪儿童的救助,对受虐儿童的援 助,对儿童受教育权利的保护等。 (4)老人服务。包括老人家庭服务、医疗 保健服务、社会适应服务、老人救助等。 (5)康复服务。针对残障人开展的福利性 服务。通过物理治疗和精神康复,提高残 障人士的机能,并创造环境条件帮助他们 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
1. 什么是专业

弗莱可斯纳( Flexer) 的六大专业要 素(1915): 伴随个人责任的智慧性操作; 构成素材来自科学与学习; 这些素材逐渐达成实用且轮廓分明; 拥有可教育的沟通技巧; 朝向自我组织; 逐渐在动机上成为利他性。
林德曼(Lindeman)的九大专业条件 (1947)





D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 廖荣利在《社会工作概要》中下的定义是:社 会工作是现代社会中一种独特的专业领域,它运 用社会的和心理的科学原则,以解决社区生活中 的特殊问题,并减除个人的生活逆境和压力。 E 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 威特默尔认为:社会工作是有组织的机构或团 体为解决个人所遭遇的困难而实施的一种援助, 是为协助个人调整其社会关系而实施的各种服务。 史坡林的《社会工作实务概论》一书中也认为: 社会工作是一种协助人们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 恢复并增强他们社会生活功能的一种社会制度化 方法。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社会工作者的特征定义: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特征:第一,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

在我国表现为有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思想,不以助人过程牟取私利。

第二,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员。

第三,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以上这些内容有利于我们将社会工作者同慈善人士、行政官员、志愿者等区别开来)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助人过程特征分析第一,助人过程是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

社会工作是帮助困难人士和群体满足其基本需要的过程。

第二,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

第三,助人过程是不对称的互动。

所谓不对称是指互动双方在输入、输出方面的不对等,是双方在质和量上的差距。

助人过程的不对称表现为:(1)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

(2)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

(3)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居于主动的甚至是支配的地位。

支配不是对受助者的控制,二是对助人过程的发展进程和方向的控制,是为了提高社会工作的效果而对该过程的管理。

社工作者的角色1、社会角色的涵义:社会角色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它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位置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为规范。

2、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1)服务提供者—向受助者提供服务的人。

(2)支持者—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

(3)倡导者—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

(4)管理者—对助人相关的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

(5)资源获取者—为服务的开展而争取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6)政策影响人—社会工作者将其工作经验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或减缓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1、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2、救难3、解困4、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有关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有关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和内涵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财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第一发端于西方社会,财产阶级思想家重申天分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品上都是同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益。

(二)工业革命及其引起的社会问题工作革命不只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并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主要表此刻:第一:整个社会日趋区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告诉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关闭的乡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变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用心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延伸冲击着过去的社会关系,它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光秃秃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获取充足的扩充第四:社会问题大批的出现(饥饿、贫困、失业、堕落)综上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些萍水相逢的社会问题,惹起了很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挣脱病态,弱者免于难过,社会工作就是众多试试中的一种。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华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缺点的门路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进和革命两种思路。

改进主义者认为,能够采纳挽救和协调的方法,能够经过改正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详细举措包含实行社会救援、倡议人道主义和仁爱互帮等等。

总之,财产阶级改进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革命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必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转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可以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

这不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评,并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坏旧的人盘剥人的制度,成立一种公正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

(二)社会工作的产生西方社会工作形成于 19 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社会工作概述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含义:①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得助人活动。

②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

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性质:从定义①上说,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服务,其特征是提供服务;从定义②上说,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

所谓道德实践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工作是以为了实现社会正义、增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活动,而这些社会价值都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二是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认识和界定问题、干预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都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从而使其助人实践带有道德特点。

2.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1)欧洲古代的社会思想传统、基督教文明以及人道主义的发展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则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2)社会工作的产生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①社会工作的形成A.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规定:以社区为单位,对无亲属照顾的贫民实行有条件的救济,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救济制度,并形成一套救济工作方法。

B.1788年德国汉堡市实施救济制度,使救济工作更趋组织化和科学化。

C.1852年爱尔伯福市进一步修正改良了救济制度,完善救济工作方法。

D.1869年建立的慈善组织会社致力于协调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推动民间社会服务活动的发展。

E.1884年兴起的睦邻组织运动致力于发挥社区在助贫救困中的作用,鼓励志愿工作者进入社区活动中心为贫民服务。

F.美国内战时期出现一些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第四版考研重点及真题答案解析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第四版考研重点及真题答案解析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第四版考研重点及真题答案解析内容简介:本资料包含三部分。

一、名词解释(10个)二、简答题(8个)三、论述题(4个)一、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历年名词解释考试真题1.代际流动[吉林大学2020年研]【答案】代际流动指的是父代与子代之间,或是几代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变化。

一个社会的代际流动水平是衡量其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它表明社会中有多少出身低微但富有才华的人能够沿着社会分层阶梯向上流动。

代际流动的状况,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分层体系的变化和发展状况。

2.政府议程[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研]【答案】政府议程是指政府觉察到某一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和讨论,该问题也确有解决的必要与可能,从而将其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加以研究和处理的过程。

到了政府议程阶段,对问题则已有了明确的界定与陈述。

公共议程和政府议程大体可视为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

3. 社会角色[北京大学2017年研;中山大学2013年研;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研]【答案】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

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①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②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摸式;③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④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4. 角色距离[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研;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研;河北大学2017年研]【答案】"角色距离"概念是符号互动论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的。

角色距离是指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

一个人扮演社会角色,既然角色不完全就是他本人,一个人的水平、素质、品格和能力与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要求之间总会有差异,所以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

5. 强关系与弱关系[复旦大学2016年研]【答案】强关系与弱关系是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认为按网络中联系的强弱程度可分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社会工作概述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含义:①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得助人活动.②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

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性质:从定义①上说,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服务,其特征是提供服务;从定义②上说,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

所谓道德实践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工作是以为了实现社会正义、增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活动,而这些社会价值都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二是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认识和界定问题、干预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都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从而使其助人实践带有道德特点。

2.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1)欧洲古代的社会思想传统、基督教文明以及人道主义的发展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则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2)社会工作的产生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①社会工作的形成A.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规定:以社区为单位,对无亲属照顾的贫民实行有条件的救济,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救济制度,并形成一套救济工作方法.B.1788年德国汉堡市实施救济制度,使救济工作更趋组织化和科学化。

C。

1852年爱尔伯福市进一步修正改良了救济制度,完善救济工作方法。

D。

1869年建立的慈善组织会社致力于协调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推动民间社会服务活动的发展。

E。

1884年兴起的睦邻组织运动致力于发挥社区在助贫救困中的作用,鼓励志愿工作者进入社区活动中心为贫民服务。

F。

美国内战时期出现一些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

G。

1896年美国纽约慈善学院对给薪的“友善访问员”进行培训。

同时荷兰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成立,开始社会工作训练,社会工作逐步形成.②现代社会工作是实践的产物A.社会变迁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B.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长期经验的总结(3)社会工作的发展①专业目标的发展A。

1917年,(美)玛丽·芮奇蒙出版《社会诊断》一书,试图使社会工作方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B。

玛丽·芮奇蒙《什么是个案工作》使个案工作成为专业方法被社工接受。

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个案工作作为社工唯一普遍承认的工作方法.C。

20世纪20年代,小组工作被纳入社工训练课程,到40年代中期,小组工作作为社工专业方法被接受。

D。

到60年代社区工作被正式承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基本方法。

E。

70年代社会行政作为一种间接的工作方法被接受。

②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从只关注目前问题的解决到助人自助.治疗——预防救助——发展3.社会工作的对象与服务领域对象:直接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个人或群体(1)早期社会工作救助的是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大规模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社会工作所面对的也是城市失业群体和贫困群体,特别是儿童与老年。

从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实践上看,其基本对象依旧是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如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及因自然灾害和社会困境而陷入危险境地的人。

(2)从个人到社区(从微观到宏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逐渐成为社会工作工作对象,如英国的社区睦邻活动。

中国晏阳初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

社区工作与微观层面的社会工作的开展常常是互补的。

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弱势群体。

(3)社会工作对象扩大主要表现为社会工作的性质由补救性、治疗性向治疗与预防、补救与发展结合的方向发展。

福利国家的出现将社会工作面向贫困的弱者的救助工作发展成面对全体国民的、全面的、制度化的关怀。

不仅对物质上的救助,而且心理方面的救助也成为社会工作的内容.社会工作的对象扩大至所有遇到自己不能克服的困难而陷入危机状态的人。

领域:社会工作的领域也称为社会工作的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1)社会工作领域可分为:理想的和实际中的两种。

理想的社会工作领域是按照人类理想应该进行干预并对之进行改变的社会问题发生领域。

实际的社会工作领域是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其中的领域。

(2)社会工作的领域与社会问题有着密切相关,社会问题的产生使社会工作领域不断扩大(3)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4)社会工作主要领域:a公共救助b家庭服务c儿童服务d老人服务e康复服务f学校社会工作g就业服务h矫治服务i心理健康服务J医疗社会工作k乡村社区发展l军队社会工作m社会保险服务(5)社会工作领域分类:①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或: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

②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就业方面的问题、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

③按社会工作的特点:救助、帮助、发展4.社会工作的功能(1)对受助者:就难、解困、发展(2)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①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②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③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1)对工作对象: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促进能力发展,维护合法权益(2)对社会: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二.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1.社会福利思想(1)社会福利从广义上说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相关的一切物质、活动与相关服务。

狭义上讲,社会福利则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的津贴、物质和社会服务.(2)从历史上看,社会福利的发展变化与人们的道德观念密不可分。

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二战后,福利国家成为普遍的政治共识。

福利显示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互惠关系与照顾责任的必要性。

福利在现代社会不仅强调公民的权利,同时也强调公民的责任,福利不仅被当作权利来对待,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公民之间的相互义务关系,而这一点反映了福利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公民之间的社会关系。

(3)福利的政治基础福利与权利、平等、正义密不可分。

社会福利思想(一)(1)宗教理念基督教,相信人是神所创造的,人生来平等。

天主教①爱:树立“利他主义”的思想,无私的不求回报地关心他人的疾苦与需要②给予:透过社工的理解、关怀、治疗和其他社会救助活动,来帮助有需要的社会弱势人群,从而完善社会功能与自立功能.(社工是一种利他主义活动,本质上强调对受助者的给予。

)③人性: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就是“爱人如己".(2)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①人文主义:人的价值与尊严、人性解放②人道主义:人权(3)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①实证主义:以经验的证据来确定受助者的需要并制订相应的治疗干预模式;②实用主义:社工注重的是解决受助者的问题,并透过服务满足他们的需要。

(4)理想主义:①乌托邦②理想主义(5)集体主义:关注群体的幸福。

源于费边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它反对强调以个人自由和市场价值为核心的功利主义福利观,主张政府或国家对公民的福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福利国家作为一种制度设置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①反个人主义19世纪成为西方政府推行社会福利的主要思想基础②费边社会主义对民主过程的一贯承诺同时毫不含糊地支持社会福利服务.核心价值观:平等、自由、合作、民主参与、人道主义理念。

社会福利思想(二)(1)涂尔干和道德福利社会变迁会引发社会成员的失范行为,贫困就是(穷人)失范的一个明显例子。

人越贫困,追求无限需求的欲望越小.“社会团结"。

个人应接纳自己的贫穷,社会福利需同经济市场同在.(2)斯宾塞和社会福利反对济贫措施、个人追求利益(3)韦伯和社会福利2.社会福利制度(1)社会福利制度主要要素:资源(物质与金钱)、组织(机构)、人力(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服务人员)、服务对象、外在制度和环境系统等.(2)概念:社会福利制度是为了满足公民的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而设置的专门制度。

(3)功能:a.潜功能:提升公民社会地位、改善社会关系从而增强社会团结;b.显功能:为了解决贫困、失业和社会不平等等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改善公民的生活素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①促进社会平等目标的实现;②提升人的社会功能;③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④改善公民与政府的关系;⑤促进社会中利他主义的发展。

(4)分类:①二分法:a.剩余性社会福利与制度性社会福利b。

积极社会福利与消极社会福利c。

公共福利与私人福利②三分法:剩余性福利、财政福利、职业福利(5)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发送或传递体系。

3.社会工作价值与价值体系(1)定义: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

它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2)意义:作为社会工作的灵魂,价值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界定社会工作本身、它的目标和意义,而且在于它同时界定了社会工作的技巧与方法,机构的项目。

目标和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与态度.总之价值是贯穿社会工作实践始终的东西。

(3)发展演化:①早期:与宗教有着密切关系。

怜悯、博爱、施舍等.不平等关系.②正式社会工作价值观:抛弃了救助过程中的尊卑意识,而是出于同情和怜悯,它承认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帮助。

③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以科学和知识为基础,人本身无条件地被放到社会工作专业的中心位置来考虑。

是一种人道主义义务.社会工作完全被放到人与人关系的天平上来检验.(4)反价值:操纵、家长作风(5)价值体基础:新教伦理、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价值体系:①操作定义价值体系②比斯合克价值体系③泰彻价值体系(泰彻对社会工作价值的归纳:①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②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敬和达到周到的对待③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他的决策④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⑤每一个人都应公平地分享对物品和服务的控制⑥对实现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完全和自由获得的权利。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包括:社会价值、专业价值、专业伦理、操作守则专业价值: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尊敬人。

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①保密原则②接纳原则③个别化原则④非批判原则⑤案主参与自决原则社会工作价值体系:①社会工作的一般价值,也就是社会基本价值或一般价值,为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②社会工作自身的价值体系,这一层次受第一层次价值的影响,同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③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和社工工作的职业道德.4.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1)专业伦理:专业伦理是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