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归纳
分数乘法知识点一、分数乘以整数1、分数乘以整数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以整数的运算:①能约分的先约分。
让分母与整数约分了,再计算。
②用分子乘以整数的积作为分子,分母保持不变。
知识点二、分数乘以分数1、分数乘以分数和整数乘法的意义不同,分数乘以分数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①能约分的先约分。
让分子与分母约分了,再计算。
②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结果的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结果的分母。
温馨提示:如果分数乘法中含有带分数,则要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3、分数乘以小数,关键是要把小数转为分数,再利用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来计算。
知识点三、乘法定律1、乘法交换律:a×b=b×a2、乘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分配律(a+b)×c=a×c+b×c知识点四、乘法规律1、一个正数乘以一个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大。
2、一个正数乘以一个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小。
3、一个正数乘以一个1,积等于它本身。
4、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 。
知识点五、分数乘法应用题1、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用乘法。
2、找单位“1”的方法:“是”、“占”、“比”字之后的量是单位“1”;“的”字前面的量是单位“1”。
位置与方向(二)知识点一、方位角的概念1、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先要确定观测点,然后确定方位角和距离。
2、方位角是从观测点起,东南西北的一条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的夹角。
例如北偏西20°,南偏东30°都是方位角。
知识点二、画出物体位置的步骤①确定观测点。
②根据方向角,从观测点开始向该方向画一条射线。
③将观测点与目标的距离换算成图上的长度,从而确定目标的位置。
④标上距离、角度、目标的名称。
知识点三、方位角的性质1、如果甲在乙的北偏东...30°方向400m 处;则乙在甲的南偏西...30°方向400m 处2、如果甲在乙的南偏西...20°方向500m 处;则乙在甲的北偏东...20°方向500m 处总结:如果观测点交换了,则方位角的方向相反了,但角度不变,距离也不变知识点四、绘制路线图先确定第一个观测点,然后画出十字方向标,再确定下一个目的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最新最全)
小学毕业考试重点课文复习资料(六年级上)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李汉荣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1、作者:郭枫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整理(特别详细)
第一单元位置1、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几列几行↓↓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从左往右看)(从前往后看)2、平移时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
3、图形左、右平移:行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不变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8×5表示求 5个8的和是多少?99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8× 3表示求8的3是多少?9494(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一个数( 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 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 0 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 0 除外)乘 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 ×b = b × a乘法结合律: ( a× b ) ×c = a × ( b × c )乘法分配律: ( a + b )× c = a c + b c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 1”的量(用乘法) ,求单位“ 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 找单位“ 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占”、“是”、“比”的后面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 几。
几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1)“的” 相当于“×” “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 :单位“ 1”的量×分率 =分率对应量(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 1”的量×( 1 分率) =分率对应量三、倒数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53×7表示: 求7个53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53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53×61表示: 求53的61是多少? 9 × 61表示: 求9的61是多少? A × 61表示: 求a 的61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
(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 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a ×b=c,当b >1时,c>a.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a ×b=c,当b <1时,c<a (b ≠0).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考点梳理及易错探析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易错探析分数乘整数及整数乘分数用分敛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易错点:单位“1”的选取容易出错。
举例探析:判断:甲数比乙数多[,则5乙敛匕甲教少1O(X)S探析:甲数比乙数多1,则S乙数;匕甲数少】°6分数乘分数分敛乘分敛,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小数乘分数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a分数乘法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算束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津,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解决问题1.连续求一个歇的儿分之几是多少,用连乘。
2.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列式为ax(1+儿分之几)©3.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列式为q x(1-几分之几)。
第二单元考点梳理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位置与方向1.描述物休的位丑与观浏点有关,说浏点不同,物休位置的描述洸不同,物体的位置关系具有相对性勺2.描述物体位丑的三要素:观测点、方向、距离口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的路线确定每一个观测点,然后,以每一个观测点为参照,描述到下一个目标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口-1-第三单元考点梳理及易错探析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倒数的认识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例数。
2.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敬。
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整数可以寿成分母是1的分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运角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解决问题1.巳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1.方程法:(1)找出单位“1”,设未知堇为心(2)我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3)列方程.2.算术法:(1)我出单位“T;(2)找出题中的对应关系;(3)列出算式。
2.已知一个数以及这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要找准单位“1”,若设另一个数为心列方程:(1±几分之几*=b或列算式:b-r(1土几分之几)〉3.求两分量:找一个未知量设心用两分量的关系列出等式即可。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知识要点一、形近字激(激动)暴(暴露)律(纪律)邀(邀请)瀑(瀑布)津(津津乐道)俏(俏丽)巷(巷子)龙(巨龙)峭(陡峭)港(香港)庞(庞大)辩(辩论)拷(拷问)漆(漆黑)辨(辨别)烤(烤干)膝(膝盖)烘(烘烤)峡(峡谷)供(供应)侠(侠客)二、解析课文、语句《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作者之所以将古桥、树木、山泉、小溪、白云、瀑布……这些自然景物看成是自己的“山中朋友”,将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这句话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似面对面的倾诉,更亲切自然,更利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3、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4、“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血液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本段文字作者运用想象手法,将自己写成一棵树,这充分表现作者与树木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热爱自然的感情。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
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了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索溪峪的“野”》题目中的“野”意思是“野性的”,是天然的、自然的意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汇总一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
都是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那么: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注意〔1〕分数的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关于分数乘法的计算:可在乘的过程中约分,也可将积的分子分母约分,提倡在计算过程中约分,这样简便。
〔3〕当带分数进展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展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拟大小时〕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b=b×d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 或a×(b-c)=ab-ac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找单位“1”:“占”、“是”、“比”的后面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三、倒数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2、求倒数的方法:〔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汇总
第一单元核心素质梳理1. 易错字音 渲.染(xuàn) 妩.媚(wǔ) 苍穹.(qióng) 冠.冕(guān) 孕.育(yùn) 婆娑.(suō) 2. 多音字蒙⎩⎪⎨⎪⎧měng (蒙古包)mēng (蒙骗)méng (启蒙) 薄⎩⎪⎨⎪⎧bó(薄弱)báo (薄片)bò(薄荷)参⎩⎪⎨⎪⎧cēn (参差)cān (参加)shēn (人参) 冠⎩⎪⎨⎪⎧guān (桂冠)guàn (冠军) 3. 形近字⎩⎪⎨⎪⎧裳(衣裳)赏(欣赏) ⎩⎪⎨⎪⎧蹄(马蹄)啼(啼叫) ⎩⎪⎨⎪⎧微(微小)徽(校徽) ⎩⎪⎨⎪⎧缀(缀满)啜(啜泣) ⎩⎪⎨⎪⎧拙(拙劣)茁(茁壮) ⎩⎪⎨⎪⎧薄(单薄)簿(账簿) 4. 重点词语绿毯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乐趣 洒脱 玻璃 衣裳 彩虹 马蹄 礼貌 拘束 举杯 感人 会心 微笑 宅院 幽雅 伏案 浑浊 笨拙 眼帘 参差 单薄 文思 梦想 迷蒙 模糊 花蕾 恰如 衣襟 恍然 愁怨 顺心 平淡 目的地 热乎乎 5. 近义词静寂——静谧羞涩——羞怯拘束——拘谨渲染——衬托妩媚——妖娆单薄——薄弱6. 反义词迂回——笔直拘束——大方朦胧——清晰笨拙——灵巧参差——整齐仰望——俯视7. 词语积累(1)四字词语:襟飘带舞心驰神往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芬芳馥郁婆娑起舞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硕大无朋(2)特殊形式词语:白的潇洒紫的朦胧参差的绿8. 重点句子(1)在写景中融入感受: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比喻、拟人句: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3)反问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9. 课文回顾(1)《草原》描绘了三幅图画——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a×b=c,当b<1时,c<a(b≠0)。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a×b=c,当b=1时,c=a。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
(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
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4、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
(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5、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6、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不能为0)商不变性质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不能为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是一个数。
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知识归纳|人教版 笔记 重点
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知识归纳|人教版Unit 1 How do you go to school?一、重点短语:by plane 坐飞机by ship 坐轮船on foot步行by bike 骑自行车by bus 坐公共汽车by train 坐火车trafficlights交通灯traffic rules交通规则go to school 去上学get to 到达get on上车get off下车Stop at a red light. 红灯停Wait at ayellow light. 黄灯等Go at a green light. 绿灯行二、重点句型:1.How do you go to school?你怎么去上学?ually I go to school on foot. SometimesI go by bus.通常我步行去上学。
有时候骑自行车去。
3.How can I get to Zhongshan Park ?我怎么到达中山公园?4.You can go by the No. 15 bus. 你可以坐15路公共汽车去。
三、重点语法:1、There are many waysto go somewhere.到一个地方去有许多方法。
这里的ways一定要用复数。
因为there are是There be句型的复数形式。
2、on foot 步行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大都可以用介词by…,但是步行只能用介词on 。
4、go to school的前面绝对不能加the,这里是固定搭配。
5、USA 和US 都是美国的意思。
另外America也是美国的意思。
6、go to the park 前面一定要加the. 如果要去的地方有具体的名字,就不能再加the ,如果要去的地方没有具体名字,都要在前面加the. (go to school除外。
)7、How do you go to …?你怎样到达某个地方?如果要问的是第三人称单数,则要用:How does he/she…go to …?8、反义词:get on(上车)---get off(下车)near(近的)—far(远的)fast(快的)—slow(慢的)because(因为)—why(为什么)same(相同的)—different(不同的)9、近义词:see you---goodbye sure---certainly---ofcourse10、频度副词:always 总是,一直usually 通常often经常sometimes 有时候never 从来不Unit 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一、重点短语:library 图书馆post office 邮局hospital医院cinema 电影院bookstore书店science museum科学博物馆turnleft向左转turn right 向右转go straight 直行north北south南east东west西next to靠近、与……。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b≠0).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3、求倒数的方法: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4、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六)分数乘法应用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与分数相乘.2、巧找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3、什么是速度?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单位时间指的是1小时1分钟1秒等这样的大小为1的时间单位,每分钟、每小时、每秒钟等.4、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多:(甲-乙)÷乙少:(乙-甲)÷乙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1、什么是数对?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数对的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2、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先找观测点;(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3)、最后确定距离(看比例尺).描绘路线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第三单元分数的除法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0)②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0 b≠0)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2、运算顺序:①连除: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a±b)÷c=a÷c±b÷c第四单元比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例:12∶20= =12÷20= =0.6 12∶20读作:12比20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4、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2)、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3)、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5、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6、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不能为0)商不变性质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不能为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是一个数比:前项比号(∶)后项(不能为0)比的基本性质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甲=乙×几分之几乙=甲÷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甲÷乙(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5、画线段图:(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2)分析数量关系.(3)找等量关系.(4)列方程.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第五单元圆一、圆的特征1、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2、圆的特征:外形美观,易滚动.3、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圆多次对折之后,折痕的相交于圆的中心即圆心.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r: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直径d: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或r=d÷24、等圆: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心圆,等圆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5、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半圆、扇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有二条对称轴的图形:长方形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等边三角形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正方形有无条对称轴的图形:圆,圆环6、画圆(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2)画圆步骤: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二、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周长用字母C表示.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即:圆周率π= 周长÷直径≈3.14所以,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π)—周长公式:c=πd,c=2πr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是近似值.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4、半圆周长=圆周长一半+直径= πr+d三、圆的面积s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如图把一个圆沿直径等分成若干份,剪开拼成长方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πr)×圆的半径(r)S圆=πr×r=πr22、几种图形,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而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反之,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则最大,而长方形的面积则最小.周长相同时,圆面积最大,利用这一特点,篮子、盘子做成圆形.3、圆面积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周长也同时扩大多少倍,圆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的平方倍.4、环形面积=大圆–小圆=πR2-πr2扇形面积=πr2×n÷360(n表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5、跑道:每条跑道的周长等于两半圆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条直跑道的和.因为两条直跑道长度相等,所以,起跑线不同,相邻两条跑道起跑线也不同,间隔的距离是:2×π×跑道宽度.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一个圆的直径增加b厘米,周长就增加πb厘米.6、任意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即最大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它们的面积比是4∶π.7、常用数据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第六单元百分数(一)一、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百分数不能带单位.注意:百分数是专门用来表示一种特殊的倍比关系的,表示两个数的比.1、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1)联系:都可以用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2)区别: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分数不仅表示倍比关系,还能带单位表示具体数量.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分数的分子只可以是整数.注意: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所涉及问题基本和分数问题相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是百分数,必须把分母写成“%”才是百分数,所以“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这句话是错误的.“%”的两个0要小写,不要与百分数前面的数混淆.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2、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1)百分数化小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去掉“%”.(2)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3)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化简成最简分数.(4)分数化百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化成百分数.(5)小数化分数:把小数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再化简.(6)分数化小数:分子除以分母.二、百分数应用题1、求常见的百分率,如:达标率、及格率、成活率、发芽率、出勤率等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了百分之几、减少了百分之几、节约了百分之几等来表示增加、或减少的幅度.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甲-乙)÷乙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甲-乙)÷甲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单位“1”)×百分率4、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部分量÷百分率=一个数(单位“1”)5、折扣、打折的意义: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折扣、成数=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小数八折=八成=十分之八=百分之八十=0.8八五折=八成五=十分之八点五=百分之八十五=0.85五折=五成=十分之五=百分之五十=0.5=半价6、利率(1)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2)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3)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5%注:国债和教育储蓄的利息不纳税7、百分数应用题型分类(1)求甲是乙的百分之几——(甲÷乙)×100%=百分之几(2)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甲-乙)÷乙×100%(3)求甲比乙少百分之几——(乙-甲)÷乙×100%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的意义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2、常用统计图的优点:(1)条形统计图直观显示每个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不仅直观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还可清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3)扇形统计图直观显示部分和总量的关系.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2+4+6+8+10+12+14+16+18+20=(110)规律:从2开始的n个连续偶数的和等于n×(n+1).10×(10+1)=10×11=110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正好是这串数个数的平方.。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复习资料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李汉荣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1、作者:郭枫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2)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 );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 );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 );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4、中心思想: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一、分数乘法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分子做新的分子,分母不变。
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乘分子做为新的分子,分母乘分母做为新的分母。
4、小数乘分数计算方法:把小数转化成分数,再计算;或者把分数转化成小数再计算注意:结果的分数能约分的要进行约分5、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 × b = b ×a乘法结合律:(a×b)×c = a×(b×c )乘法分配律:(a + b)×c = a ×c + b×c注:有加法、乘法和小括号,先算小括号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6、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7、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二、位置与方向(二)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确定好方向并用量角器量出被测物体的方位角度(2)明确被测物体和观测点的实际距离(3)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准确判断或描述被测量物体的位置。
2、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观测点,然后以每一个参照物为观测点,测量好到下一个目标行走的方向(角度)和距离。
3、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角度和距离不变例:甲在乙的北偏东35°200米处;也可以是乙在甲的南偏西35°200米处。
4、同一个观测点,位置的描述有两种说法例:甲在乙的北偏东35°200米处,也可以是甲在乙的东偏北55°200米处三、分数除法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1的倒数是1;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0没有倒数。
3、分数除以整数,既可以看成把这个分数平均分成整数份;也可以看成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数整数是由正整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
1. 整数的表示方法整数可以用数轴表示,数轴上0点表示正整数和负整数之间的分界点。
2. 整数的比较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时,可以通过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来判断。
3. 整数的运算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与正整数相同,需要特别注意负数的运算规则。
4. 整数的绝对值整数的绝对值是该数到0点的距离,绝对值大于0的整数称为正整数。
5. 整数的借位和进位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中,可能会涉及到借位和进位的操作。
第二章:分数1.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表示了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等分,其中的分子表示被分的部分,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等分数。
2. 分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时,可以通过找出它们的公共分母,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来判断。
3. 分数的运算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可以通过分子、分母的相应运算来得出。
4. 分数的化简将一个分数化简到最简形式,即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共因子。
5. 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数可表示为整数部分和真分数部分之和,也可以表示为小数的形式。
第三章:小数小数是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
1. 小数的读法小数的读法与整数相似,小数点后的数按照数位读取。
2. 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可以按照数位从左到右逐个比较。
3. 小数的运算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与整数和分数类似,需要注意小数点的对齐。
4. 小数的化简将一个小数化简到最简形式,即去掉尾部0后使得剩余数字最少。
5.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小数可以转化为分数,分数可以转化为小数。
第四章: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图形。
1. 点、线和线段点是几何图形的最基本单位,线是连接两个点的直线轨迹,线段是连接两个点并且包含这两个点的线。
2. 直线、射线和角直线是一条连续的无限延伸的线,射线是起点是一个点,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线,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组成的图形。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整数1. 整数的概念整数是正整数、零、负整数的总称。
用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其绝对值较大的数是正数,较小的数是负数。
2. 整数的比较整数的大小关系可通过数轴、绝对值、直接比较等形式进行判断。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与非负整数相同,注意正数加负数和负数减正数的特殊情况。
4.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之间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可通过实际问题、计算器等途径进行理解与计算。
第二单元: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是指可以表达为两个整数的比例的数。
2. 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可以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需要注意有理数的绝对值和大小关系。
3.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与整数相似,需要注意同号和异号数的相加与相减。
4.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与整数相似,需要注意同号和异号数的相乘与相除。
第三单元:分数1. 分数的概念分数是指整数除以非零整数所得的数,由分子和分母两部分组成。
2. 分数的化简分数可通过约分化简,使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为1,从而得到最简分数。
3. 分数之间的关系分数可以通过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进行大小比较。
4.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需要找到公共分母,并将分数转化为通分后再进行运算。
第四单元:小数1. 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指除不尽的分数,可表示为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要熟练掌握,包括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位数等。
3. 小数之间的关系小数的大小关系可通过比较小数位数、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大小进行判断。
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与整数相同,需要注意小数位数对齐和进位借位的特点。
第五单元:相反数和绝对值1. 相反数的概念相反数是指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
2. 相反数的性质相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满足特定性质,即相反数相加等于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语文知识点
以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语音知识:声母、韵母、声调、轻声、拼音的掌握和运用;
2. 字词知识: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习惯用语,学会运用多音字、多义词、反义词、近义词以及简单的合成词、派生词;
3. 语法知识: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的认识,词的分类和使用方法,时态、语态、虚词等语法现象的认识与运用;
4. 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基本意思,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作者的观点,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概括与归纳;
5. 写作能力:能够简单地叙述和描述,准确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写作,注意行文的连贯和语言的规范;
6. 学习策略: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习。
以上只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一部分知识点,具体的知识内容会根据教材的具体章节和内容有所差异。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位置1.找位置要先列后行,写位置先定第几列,再写第几行,格式为:(列,行)。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a + b )×c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新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
新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
一、掌握本学期生字、词语
本学期需要掌握的生字和词语较多,学生应认真书写,加
强练习,特别是一些较为复杂的字词更需要多加练习,以避免
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二、熟读背诵古诗文,并能够简单理解其意思
本学期需要背诵的古诗文较多,学生应认真熟读并背诵,
同时要能够简单理解其意思。
可以通过多读、多写、多背的方式,加强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三、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和拟人是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认真学
习并掌握其作用。
可以通过多读、多写、多模仿的方式,加强
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掌握。
四、深入阅读《稻草人》等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稻草人》等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是本学期的重点阅读内容,学生应认真阅读,并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文学手法。
可
以通过读书笔记、作品分析和读后感等方式,加强对作品的深
入理解。
五、学习编写简单的童话、寓言故事
本学期需要学习编写简单的童话、寓言故事,学生应认真
学习并掌握其中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可以通过仿写、改写、创作等方式,加强对故事编写的掌握和运用。
— 1 —
六、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本学期的阅读材料逐渐增加难度,学生应积极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多读、多思、多讨论的方式,加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
七、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能力,学生应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作文训练和实际应用等方式,加强对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 2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知识点梳理【多音字】蔓:màn蔓延 wàn 瓜蔓儿 mán蔓菁剥:bāo 剥皮 bō毕毕剥剥【近义词】隐蔽—隐藏暖和—温暖激烈—猛烈发觉—发现掩护—保护伪装—假装警戒—戒备潜伏—埋伏【反义词】隐蔽—暴露容易—困难熄灭—燃烧恶毒—善良模糊—清晰潜伏—暴露损失—收益紧缩—扩展【词语解释】1.隐蔽:①被别的事物遮住不易被发现。
②借旁的事物来遮掩。
本课指战士们潜伏在一条不易被发现的山沟里。
2.潜伏:隐藏;埋伏。
本课指战士们悄悄地埋伏在隐蔽的山沟里。
3.干涸:指河道、池塘等的水干枯。
4.地堡:供步枪、机枪射击用的加以掩盖的低矮的工事。
一般为砖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用于掩护桥梁、渡口或封锁街巷、道路和开阔地。
5.居高临下:占据高处,面向低处。
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
6.约莫:大概;估计。
7.毕毕剥剥:象声词。
形容敲击、爆裂等声音。
8.燃烧弹:能使目标燃烧的枪弹或炸弹,一般用黄磷、凝固汽油等作为燃烧剂。
旧称烧夷弹。
9.哨兵:执行警戒任务的士兵的统称。
10.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11.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12.激动人心:使人兴奋感动。
【问题归纳】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感觉邱少云是怎样的人?答: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了邱少云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为了战斗的胜利,忍受烈火煎熬,严守纪律、壮烈牺牲的经过。
赞扬了邱少云是一个严守纪律、勇于牺牲,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
2、“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答:“才”字在这里表示时间太长了。
邱少云同志忍受了巨大的痛苦,以惊人的力量严格遵守纪律,完成了潜伏任务。
为了战斗的胜利,他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邱少云不愧为伟大的战士。
3、“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毕业考试重点课文复习资料(六年级上)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李汉荣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 )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匕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米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1、作者:郭枫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2)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4、中心思想: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5、写作方法: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
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詹天佑》1、重点问题:(1)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2)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采用的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开凿八达岭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
2、中心思想:课写了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人物评价: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工作严谨,热爱祖国)的人。
★《怀念母亲》1、作者:季羡林2、标题含义:怀念两个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
3、重点问题(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答: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
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
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国母亲”不断在梦中浮现。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答: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甜蜜是因为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
4、中心思想: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5、写作方法: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一(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三)第三单元重点课文:《穷人》《唯一的听众》★《穷人》1、作家作品: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2、重点问题:段落: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问题:这一段米用了什么写法?解释词语忐忑不安的意思,并分析桑娜当时的心理?答:(1 )本段写法:(心理描写),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的(不安)。
(2)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
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a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b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c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
3、中心思想: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4、人物评价:桑娜是一个(勤劳能干,爱护家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妇女。
渔夫是一个(朴实善良,毅力顽强,热爱生活,爱妻子)的丈夫。
5、文章情节: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唯一的听众》1、作者:落雪2、重点问题: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老人真的耳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聋?)答:a老人并没有耳聋。
b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
她为维护我的自尊,帮我树立自信,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老人谎称自己耳聋。
3、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4、写作方法: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5、文章情节: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四)第四单元重点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篇土地是神圣的》★《只有一个地球》写作方法: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比喻)、画图表、引资料等。
说明方法以及作用: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举例子具体真切;作比较突出强调;打比方形象生动例如:(1)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举例子)(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打比方)(3)地球表面的面积是 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列数字)(4)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作比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作者:西雅图2、重点问题: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1)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答: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
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密切关系。
(2)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答: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不是大地的主人,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对待神圣的大地。
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离开大地,人类将无法生存。
3、中心思想:本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4、写作方法:文体(演讲稿);文章结构总分总(五)第五单元重点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1、作家及作品:(资料袋内容)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许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
课文选自他的小说《故乡》。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2、重点问题(1)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闰土怎样的特点?答:雪地捕鸟一一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一一机智勇敢;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
(或为见多识广)(2)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
答: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
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3、中心思想:课文通过作者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一一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4、写作方法: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
5、人物评价: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作者:周晔。
2、重点问题(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答:叙述了四件事: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热情救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
①笑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②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③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④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
(2)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含义答: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
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从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3、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回忆,记述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敬爱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