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发酵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发酵技术的概念和分类;2.发酵技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3.发酵技术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的应用;4.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5.发酵技术的前景和挑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介绍发酵技术的概念和分类,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发酵技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通过资料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发酵技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发酵技术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介绍发酵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发酵技术的重要性和广泛性;3.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讲解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发酵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操作技巧;4.发酵技术的前景和挑战:展示发酵技术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实验前的准备:组织学生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器材;2.实验步骤的引导:指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提醒注意安全和卫生;3.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4.实验过程的讨论和总结: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现象的原因,并总结实验的经验和教训。
四、小组讨论和展示(15分钟)1.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发酵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提问和互动。
五、反思和总结(10分钟)1.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2.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发酵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发酵技术的源远流长。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发酵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合作精神。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知识目标: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取知识,收集资料。
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合作、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了解知识与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及与科学、社会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教学用具:现代媒体——通过多媒体观看视频,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件:酿酒等实验用品:糯米、广口瓶、显微镜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师:拿出一些面包、米酒、酸奶等,问同学们吃过这些食物吗?生:吃过。
师:你们知道这些食品是经过怎样加工制作而成的吗?生:不知道。
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呀?生:想。
师:很久以前,人们发现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水果放久了有酒味等,这种现象称为发酵。
我们刚刚看到的食物就是通过发酵技术制成的。
二、新课教学师:放一段录像,反映食物的发酵与食品生产的过程。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利用发酵技术进行大规模酿酒。
同学们想不想弄清楚酒是如何酿制出来的?今天我们大家就都来尝试做一次酿酒师。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相应的实验,学习酒酿。
制法:1、将糯米先用水淘干净,直到水清为止。
再用水浸泡约8h,以糯米没有硬心为度,捞出沥干。
2、将泡好沥干的.糯米上屉蒸熟,再用凉开水冲一两遍,降温至30-35度,沥干抖散待用。
3、将待用的糯米摊开,撒上酒药粉拌匀,盛入洗净的容器内抹平,并在中间做成一圆柱形窝形。
盖严后用棉衩包课,放在约25度左右的环境中发酵。
经40h左右即成酒酿。
师、生共同总结酿酒的原理:发酵技术1、发酵的原因: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什么叫发酵技术?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来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案 (2)
课题: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祖国传统工艺的介绍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2.发酵过程的控制.教学难点:1.“酿制酒酿”实验的注意要求.2.发酵技术是如何应用的.教材分析:在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方面,除了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实验、收集和分析资料等一般过程技能外,尤为侧重训练应用和评价的技能,包括证据和逻辑的运用、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对证据和假说进行评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和预测等.学情分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视频资料.学生:做预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展示目标: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酒酿等食品.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发酵产品.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家里的水果放的时间长了有什么味道?学生:腐烂了,有酒的味道.那同学们知道这种味道是怎么来的么?——是因为水果发酵了!观看图片,思考:这些饮料、酒和食物都是通过哪项生物技术获得的呢?学生猜测:发酵技术.请同学回答:1.发酵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学生:微生物.2.除了水果发酸,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发酵有关的例子?学生:酸奶、泡菜、酸菜、奶酪、酱豆腐、豆豉、酱油、醋、馒头、酒糟、啤酒等.【设计意图】:通过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食物作为导入,使学生易于理解.利用水果腐烂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果会腐烂,是什么造成的,有利于学生认真思考,并对本小节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二、引导学习同步探究探究一: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1.发酵现象的发现及原因:⑴发现:很久以前人们发现,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水果放久了有酒味,并把这种现象称为发酵.⑵直到近代,由于________的发明和使用,才认识到发酵现象是由的活动引起的.⑶例子:水果放久了,有酒味是由_______发酵的结果;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_______发酵的结果.学生:显微镜;微生物;酵母菌;醋酸菌.2.几种常见的发酵食品(观看PPT)3.酿制酒酿的基本步骤:⑴将洗净并用水浸泡过的糯米蒸熟,认真清洗各种器具,防止 _________污染酒酿.⑵用________冲洗蒸熟的糯米,防止温度过高.⑶将酒曲_______,___________在糯米中,装入广口瓶.⑷将广口瓶保温在______________的适宜环境中,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学生:其他杂菌;冷开水;碾碎;均匀地搅拌;25℃~30 ℃.⑸2天后,取出酿制好的酒酿液体少许,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在酿制酒酿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为酵母菌.⑹品尝自制的酒酿有______和_____.说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_______和______等物质.学生:甜味;酒味;麦芽糖;酒精.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思考:1.酒曲是什么?为什么要待米饭冷却以后再加酒曲?教师提点:观看老师给同学们提供的小资料,并仔细阅读刚才操作的步骤.学生:酒曲中含有菌类,帮助发酵.高温会杀死细菌和真菌,所以要待米饭冷却后在加酒曲.思考:2.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保证有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菌类的生长、繁殖.思考:在酿制酒酿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教师总结:25-30℃酒曲微生物(酵母菌)生长的适宜温度.4.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⑴目的要求①了解目的要求、材料器具②理清方法步骤⑵材料用具新鲜牛奶、蔗糖、酸奶、烧杯、酒精灯、玻璃瓶等.酸奶制作步骤(观看视频):(家庭方法)⑶探究过程中的几个问题:①为什么要清洗烧杯和玻璃瓶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消毒,防止污染.②哪个玻璃瓶中的牛奶变成了酸奶?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密闭条件的玻璃瓶,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应提供一种无氧的环境.③你认为制作酸奶的过程可分为哪些步骤?消毒、接种、培养.什么是现代发酵技术?人们通常把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称为现代发酵技术.探究二: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1.发酵的器具和场所2.发酵生产的药物3.发酵的化工产品4.发酵食品和饮料【设计意图】:本小节重点为探究一,着重讲解了什么是发酵技术,以及举例发酵的过程,尽量让学生来探究,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学习方式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三、课堂小结四、达标训练1.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A.竞争B.共生C.寄生D.种内斗争2.制作泡菜时,将萝卜放进泡菜坛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泡菜坛里会出现的现象是()A.泡菜坛里的水增加了,萝卜变软了B.泡菜坛里的水增加了,萝卜变硬了C.泡菜坛里的水减少了,萝卜变软了D.泡菜坛里的水减少了,萝卜变硬了3.在生活中,我们常能闻到水果腐烂时发出的酒味,这是由下列哪种生物分解有机物后产生的()A.乳酸菌B.酵母菌C.大肠杆菌D.曲霉4.人们在实践中对细菌、真菌的利用非常多.下列与细菌的利用有关的是()A.制作酸奶B.配制腐乳C.生产青霉素D.生产啤酒5.蒸馒头时为了使馒头松软多孔,你认为应加入()A.乳酸菌B.酵母菌C.球菌D.青霉菌五、作业布置1.认真复习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完成课后作业.2.课后寻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搜集调查5种食物,并判断它们是否是发酵的食物.六、板书设计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反思】:本小节内容着重于简单食物的发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和认识.并且,发酵技术的发展是源远流长的,着重升华学生对发酵技术的认识,提高学生热爱古代文明和现在文化的意识.参考答案:1.AD 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最常见的是竞争关系如田中的杂草与水稻等.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的菜具有特殊的风味,同时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发酵,影响泡菜的质量,同时加盖还可以防止泡菜坛中产生的乳酸的酸味挥发,又能增加坛内空气的湿度.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乳酸菌和其他的微生物的关系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有体现了种内斗争2.A 根据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是否失水或吸水,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和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有关,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液内外的液体浓度相等时,植物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制作泡菜时,将萝卜放进泡菜坛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泡菜由于失水,坛里会出现的现象是泡菜坛里的水增加了,萝卜变软.3.B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腐烂的水果往往散发出酒味,就是因为水果中的酵母菌在无氧时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的缘故.4.A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制腐乳要用到毛霉菌,毛霉菌属于真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青霉属于真菌.5.B 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一课的教学设计
课 前 ,教 师 用 磁 板 和 写 真 纸 设 计 成 “ATP”样 式 , 以“ATP”中 的 三 个 字 母 为 基 础 ,其 中“A”涵 盖 ATP的 分 子结 构 ,“T”涵 盖 ATP的化 学 性 质 ,“P”涵 盖 ATP的 利 用 。把 每个 字 母再 划 分成 若 干部 分 ,每 一部 分 代表 ATP的 一 个 小 知识 点 在 写 真纸 上 给 予体 现 出来 。 上 课 时 教 师结合 课 件 展示 和学 生 对相 关 问题 的回答 ,用 设计 好 的磁板 在 黑板 上 同步 展 示并 补 充总 结 ,最 后把
认 同发 酵技 术与 人类 生活 密 切相关 。
3 教学过程
3.1 创 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 师准 备 趣味 小 实验 :在 一 杯温 开 水 中加 入蔗糖
和 干 酵 母 ,混 合 均 匀 后倒 入 锥 形 瓶 ,并 在 瓶 口套 一 个 气 球 。教 师要 求 学生 观 察 瓶 中产 生 的变 化 和 气 球 的 变 化 ,并思 考 :锥 形瓶 中有 气 体 产 生是 什 么作 用 的 结
设 计 思想 :学生通过 趣 味小 实验 ,亲眼 目睹发 酵 的 过程 ,感 受酵母 菌在发 酵 中的作用 ,激 发 了学 习兴趣 。 3.2 说 一说 概念— — 发酵
教 师 以填 空 形 式 提 示 ,引 导 学 生 总 结 发 酵 的 概 念 。教 师 展 示 :酱油 、牛 奶 、葡 萄 酒 、酸 奶 、面 包 、葡 萄 汁 等 图片 ,请 学 生 分 辨 :下列 食 品 中哪 些 属 于 发 酵 产 品 ?学 生 讨 论 后 得 出结 论 :酱 油 、葡 萄 酒 、酸 奶 、面 包 是发 酵产 品。
2 教学 目标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发酵技术的历史渊源;•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农业等方面的应用;•掌握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发酵技术实际应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2.1 发酵技术的历史渊源本节教学将通过介绍发酵技术的历史源流和发酵食品的制作方法,使学生了解发酵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具体内容包括:•发酵的基本概念;•发酵的历史渊源;•发酵食品的制作方法;•发酵食品的分类和特点。
2.2 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农业等方面的应用本节教学将介绍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农业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发酵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必需性。
具体内容包括:•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发酵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发酵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发酵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3 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节教学将介绍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解释发酵过程中的化学和生物学原理,增强学生对发酵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发酵反应的基本过程和条件;•微生物的作用和发酵机理;•发酵反应的控制方法。
三、教学方法3.1 多媒体课件展示借助PPT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发酵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操作过程,并加强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发酵反应实验方法和技能,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3.3 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参加讨论和交流,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展,深化对发酵技术的理解和思考,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与掌握。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一段富有感染力的小视频或动画,引导学生了解发酵技术的概念,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继续通过图片、短文等方式,展示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工业生产、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9.23.1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教案2022--2023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探究、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发酵食品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
【教学难点】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由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引出“酒”。
而酒的产生离不开生物技术中的生物发酵技术。
那么什么是生物发酵技术?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学习(一)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1、活动一:观察发酵现象教师展示实现做好的两个发酵瓶,并指出1、2号两个发酵瓶中主要区别是1号瓶中加入了酵母,而2号瓶中没有加入。
学生根据图片或是现场观察发酵瓶,回答出气球的变化。
并现场触摸发酵瓶感知1、2号发酵瓶的温度差异。
学生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完成学案中活动一的相关思考题。
教师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及时指导。
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2、检测二氧化碳学生现场分组完成二氧化碳的检测,先设计实验然后进行操作。
教师选取两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展示。
教师小结发酵现象,结合课件简要介绍酵母菌的特点。
学生认真听讲,能够理解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主要进行酒精发酵,有氧条件下主要进行生长和繁殖。
3、活动二:自制酒酿教师: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进行酒精发酵,利用这样的特点,我们可以用酵母菌来制作酒酿。
课件展示自制酒酿的主要材料:酒曲、糯米。
学生在观看《自制酒酿》视频的同时思考学案中活动二的相关习题,并回家尝试自己去制作酒酿。
学生先自己完成相关习题,然后跟小组内成员交流讨论,教师及时指导。
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完成情况。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教案
第一节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了解祖国的传统工艺。
【教学重点】1. 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 了解发酵的过程。
【教学难点】制作酒酿的过程。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发酵产品。
【教学过程】通过面包、馒头、醋、酱油等常见的食品来说起,这些食品都是发酵食物,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发酵呢?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这些现象称为发酵。
发酵的定义:广义的发酵的就是人类有目的地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一些可以被微生物利用的原料转化为人们需要的产品的过程;狭义的发酵指的是微生物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利用分解糖类等有机物进行生长繁殖并且产生酒精、乳酸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利用发酵技术生产食品观看PPT发酵中常用的微生物微生物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厌氧)自制酒酿尝试应用发酵技术酿制酒酿蒸熟的糯米、甜酒曲、干净的容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稀碘液等1、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将酒曲碾碎,均匀地搅拌在糯米中,装入广口瓶。
2、保持酒酿的温度为25-30℃;3、2d后,取出酿制好的酒酿液体少许,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
酒酿制作的主要过程1.拌入甜酒曲2.保持适宜温度3.酒酿制作完成观看PPT习题酒酿液体中的微生物在酿制酒酿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在酿制酒酿的过程中,酵母菌将糯米中的糖类转变为酒精等,这使得酒酿具有独特的香气。
归纳小结1、酒酿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2、发酵过程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什么是现代发酵技术?人们通常把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称为现代发酵技术。
例如,利用现代发酵技术可以大量生产酱油等各种各样的发酵产品。
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近百年来,发酵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从利用自然界微生物进入到利用改造过的微生物新品种来生产发酵产品的阶段。
23.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案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教学目标: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酒酿等食品。
2.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发酵产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了解发酵技术,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4.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会所学知识。
5.体会劳动的过程。
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
1.认识发酵技术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发酵产品。
教学步骤:
教学环。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将介绍“发酵”这一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原理。
通过对发酵概念、种类、过程和应用等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发酵技术的源起、历史和发展现状,了解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对生物科技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还将提高综合能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授课目标1.掌握发酵的含义、分类和特点;2.了解发酵的历史和现状;3.了解发酵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4.加深对生物科技的了解和认识;5.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6.培养同学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三、课程安排3.1 发酵的含义、分类和特点讲解发酵的定义,简要介绍主要的几种发酵类型和产生发酵的物质,让学生掌握发酵过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2 发酵的历史和现状介绍发酵的历史,从人类最早的生产酒和醋的历史开始,向前追溯到古代中国制造食物的方法。
让学生了解发酵技术发展的历程,也对现代发酵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3.3 发酵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发酵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介绍其在食品、饮料、药品、燃料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及它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对发酵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3.4 发酵知识及实验通过展示多种发酵过程的现场辅助教具、观察各种发酵现象,让学生亲身感受发酵过程的神奇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实验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4.1 教学重点让学生全面掌握发酵的概念、种类、应用及其历史和现状,增强对生物科技的了解和追求。
4.2 教学难点学生对发酵的概念和原理理解深度的提升,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材使用和参考资料1.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网络文献:《发酵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采用小测验、大作业、课堂互动评价等方式,检查并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效果,为今后授课提供参考和调整策略。
教学设计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实验目的:尝试应用发酵技术酿制酒酿
教师准备:蒸熟的糯米饭并把温度冷却到室温左右,酒曲
学生准备:清洁的容器(带有盖的杯子)一个,清洁的筷子和勺子,毛巾一条,课前洗净双手,
指导:1.学生6人一组,讨论有关实验的装置和步骤
2.去适量糯米,并迅速均匀地搅拌酒曲和微热的糯米,然后压实糯米饭,中间挖一下凹坑,并加入适量矿泉水。
3.盖实容器,并用毛巾包裹容器,放置在温暖的地方。
注意:1.学生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清洁。
2.酒曲与糯米的调配比例要适当。
3.2周内,不能随意打开容器,以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指导学生完成酿制酒酿的过程,并注意在实验各步骤中的注意事项。
三、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了解发酵技术的其他应用。
了解: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为什么会变酸?
水果放久了为什么会产生酒味?
总结:你能举出自己身边的发酵产品吗?
2.发酵并不只能用在食品上,通过阅读来了解发酵的其他应用方面?
食品、医药、化工产品、饲料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一、概念——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1、概念
2、举例
二、发酵技术
1、概念
2、应用
教学反思
2.了解发酵的过程。
教学难点:
1.制作酒酿的过程。
教学方法
新授
教学辅助手段
实验
教学过程
复备
导入:通过面包、馒头、醋、酱油等常见的食品来说起,这些食品都是发酵食物,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发酵呢?
新授:一、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1.了解中国早期的发酵技术:
我国人民在距今8000年至4500年间就已经发明了制曲酿酒工艺,在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制酱和醋。在宋代,已经开始采用老的曲子——“曲母”来开始接种,以酿酒。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案
教案《食品保存》教案设计文登市文峰小学苏冰梅一、教学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
4、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二)教学难点: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师:远古社会的人们每天都三餐不济,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不仅吃饱了,而且还有剩余。
这样人们就得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将剩余的食物保存好?小组讨论:探究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并设计实验学生一回答:新鲜猪肉过段时间会长出霉斑,并有酸臭味。
用显微镜观察,如果有微生物的存在,就可以证明食物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学生二反对:不好,我们组认为他们做的不是很确切。
如果把它放在冰箱里就不会有霉斑,所以我们组认为应该具体地说将新鲜猪肉放置于空气中。
学生三提出:猪肉在冰箱里放久了,也会长出各种霉斑,只是腐败延缓了。
下面请看实验:(1)敞口于空气中的肉汤。
(2)煮沸后封口了3天的肉汤。
让学生观察并对比。
建议学生从颜色、浑浊程度、气味等方面比较,小组讨论并总结。
学生总结:敞口于空气中的肉汤颜色更深,浑浊度更高,酸臭味更浓,所以在空气中的确比封闭的更容易腐败。
教师: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因为是敞口的,微生物更容易侵入。
学生提问:为什么家里用盐腌过的肉就不容易腐败呢?教师:用盐腌过的肉水分已脱干,一般干燥的食物比潮湿的食物不易腐败,因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必须要有水的存在。
下面请一个同学总结一下食物腐败的原因与食物保存的原理。
学生:食物腐败的原因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引起的。
食物保存的原理是要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动画演示食物腐败的过程和出示一些图片: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保存食物,课前要求大家调查生活中常用的食物保存方法,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与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并发言学生:腌渍、放冰箱、晒干、风干,能够帮助我们延长食物储存时间,正是由于采用了适当的方法,我们才能够吃到新鲜的食品。
八年级生物下册《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介绍酱油、醋、豆腐乳、酒等常见的发酵产品,并详细讲解它们的制作原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发酵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3.影响发酵效果的因素。
分析温度、湿度、微生物种类等影响发酵效果的因素,并结合实验现象,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因素在发酵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3.重难点:影响发酵效果的因素。
设想: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影响发酵效果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发酵产品,如酸奶、酱油等,引出发酵技术的话题,激发学生对本章节学习的兴趣。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讲解发酵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验操作的演示和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多元化教学手段:
结合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4.分层次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和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5.课堂小结与课后作业:
每节课后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发酵过程的观察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及其影响。
23.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生物(苏教版)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给予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作业质量。
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作业成果,促进共同成长。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酵技术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发酵技术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酸奶、酒酿等,引发学生对发酵技术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1.学生对发酵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一定的认识,如酸奶、酒酿等,但对其背后的微生物作用和发酵原理了解不足。
2.学生对实验操作充满兴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
3.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转变,对发酵技术的过程与方法有一定的探究欲望,但可能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团队合作指导,培养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发酵技术的起源、发展与应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发酵食品的制作方法。
2.难点:发酵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规范性和观察细致性;发酵过程中数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3.历史背景:简要介绍发酵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发酵技术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4.设疑:提出问题:“为什么发酵食品会有独特的风味?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讲授新知,500字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三三
本节课内容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发酵技术,尝试利
用简单的发酵技术制作食品认识生活中的常见,常用发
酵技术”,对日常生活中的发酵技术,学生可以结合图 课例研究综
片中的提示,也可以进一步上网搜索,实地参观当地部 述
分制造企业来加深认识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制
作课件让学生了解关于发酵技术的种类和制作过程更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
初中生物
教学课例名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称
在学习了微生物的种类及人类的关系的基础上,如
何进一步认识利用微生物来开发生物技术产品,体会生
物科学和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应用价值是本
教材分析 节教学的关键,教材紧连生活,设计了图片、实验、课
外探究。补充了生物反应器合思考练习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问题。
知识与能力: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酒酿等食品。
2.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发酵产品,培养动手操作
能力。 教学目标
3.了解发酵技术,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发酵技术和食品生产[来
化工产品:酒精、柠檬酸、香料等。
医药产品:抗生素、维生素等。
三、课堂拓展
发酵食品的价值
分组讨论
发酵食品不仅味道爽口,而且营养价值高,且有利
于人体的消化吸收,更在防病保健方面胜于普通食品一
筹。
四、课堂总结
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发酵的条件:温度、水、气。[来源:学_科_网
Z_X_X_K]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会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劳动的过程。了解中国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案(1)-新版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材分析】本章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内容主要涉及的是身边的发酵技术和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关于身边的发酵技术,教材安排了多个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如制酸奶、酿米酒、蒸馒头、作泡菜、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等。
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还会对制作发酵食品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前面已经学习了微生物的种类和与人类的关系,如何进一步认识利用微生物而开发的生物技术产品,体会生物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这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
【教学目标】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了解祖国的传统工艺。
【教学重点】1. 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 了解发酵的过程。
【教学难点】制作酒酿的过程。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发酵产品。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面包、馒头、醋、酱油等常见的食品来说起,这些食品都是用(细菌、真菌和微生物)4. 演示实验:准备面粉和水活成面团,把面团平分成两实验目的:尝试应用发酵技术酿制酒酿学生准备:清洁的容器(带有盖的杯子作时一定要保持清洁。
注意在实验各步骤中的注意事项。
第总结:你能举出自己身边的发酵产品吗?【板书设计】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一、概念——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1、概念2、举例二、发酵技术1、概念2、应用【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考虑到让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以探究学习为突破,从活动入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
2、通过实现师生互动,通过对日常生活事例和发酵技术的讨论学习,学生对发酵中应用的微生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知道如果消灭了微生物,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就无法生产出来。
生物下册923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生物下册923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祖国传统工艺的介绍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教学重点】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2.发酵过程的控制.【教学难点】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2.发酵过程的控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你们吃过面饱、酸奶吗?你们洗衣服时用过加酶洗衣粉吗?通过多媒体或图片给学生展示.出示面包、酸奶、醋等准备好的发酵食品,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发酵产品?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可见,了酵技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可不分,有极重要的意义.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多媒体画面,让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生活体验.二、新课学习(一)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动画演示食物腐败的过程和出示一些图片:教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保存食物,课前要求大家调查生活中常用的食物保存方法,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与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并发言腌渍、放冰箱、晒干、风干,能够帮助我们延长食物储存时间,正是由于采用了适当的方法,我们才能够吃到新鲜的食品.教师:出示一些有关食品保存的图片,播放几种保存方法的动画.教师总结:除了这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物保存方法外,还有一些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多媒体演示传统的方法: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方法: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介绍酶的运用.实验:酿制酒酿目的:尝试酿制酒酿器材:蒸熟的糯米、酒曲、广口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碘液等.指导:讨论:酒酿液体中的微生物在酿制酒酿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二)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近百年来,发酵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从利用自然界微生物进入到利用改造过的微生物新品种技术生产发酵产品的阶段.指导学生观察教材部分发酵产品,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观看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简介发酵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简介发酵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课堂小结】【课堂练习】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一、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二、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
苏教版生物八下23.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案设计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发酵产品。
2.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酒酿等食品。
3.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取知识,收集资料。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发酵产品。
2.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酒酿等食品。
3.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认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教学过程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传统,每逢过年过节,家里来亲戚朋友的时候都要开怀畅饮,表达喜悦之情。
酒是怎么来的呢?关于酒的由来,有很多的传说。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听听老人是怎么说的。
听完老人的介绍,同学们知道酒是由什么酿造的吗?那粮食怎么会变成酒呢?这其实和发酵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小组活动一:首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61-P63,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叫发酵?由什么引起的?2.生活中有哪些发酵现象?3.举例说出一些常见的发酵产品?发酵是指某些微生物在无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呼吸方式。
它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能够引起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
学生举例说出一些常见的发酵产品。
教师进行分类总结,同时提出他们分别由哪些微生物发酵而来?说一说:白酒、苹果醋、面包、馒头、酒酿、泡菜、酸奶、酱油分别是哪种微生物发酵而来?从幻灯片上,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的微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有机物的产物也不同。
也就是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利用的微生物也不同。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对发酵技术已经有了初步了解。
下面我们通过学习酿制酒酿的实验来深入了解发酵技术。
实验:酿制酒酿目的:尝试酿制酒酿。
器材:蒸熟的糯米、甜酒曲、广口瓶等。
步骤:1、清洗所有的容器;2、蒸熟糯米;3、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4、将酒曲碾碎,均匀地搅拌在糯米中;5、将糯米装入广口瓶,在糯米中间挖一个洞,,并盖上盖子。
6、将广口瓶放置在25-30℃的环境中;7、2天后,酒酿制作完成。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发酵的原理;2、举例说明细菌、真菌在食品制作领域的利用。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发酵原理分析酒酿的制作过程;2、通过观察、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发酵作用的原理;2、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发酵作用的原理;2、探究实验的设计。
学情分析此前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及结构,而对于细菌、真菌与发酵技术的关系,可能学生对细菌、真菌的有害方面了解较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细菌、真菌与发酵技术以及在食品制作领域的利用,并学习制作发酵食品,进行课后实践。
课堂结构设计激: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探:观察发酵现象,探究发酵产物→创:联系实际,创新应用教学过程一、视频《爱到春潮滚滚来》,导入二、让学生闻酒酿、尝酒酿,激发学习兴趣三、观察发酵现象,了解酵母菌1、学生上台演示发酵瓶的制作过程;2、师生共同认识酵母菌。
四、探究发酵产物,实施方案1、探究产物一:二氧化碳(1)给出实验材料:澄清石灰水、小烧杯、注射器。
(2)各小组进行探讨,设计探究方案,各小组修改,完善方案,最终设计出最佳方案。
(3)学生上台做实验,得出发酵产物一:二氧化碳。
2、探究产物二:酒精(1)让学生扒开气球后闻味道(2)师生共同得出发酵产物二:酒精。
3、小结发酵原理: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
(无氧环境)五、演示酒酿的制作,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疑问1、教师演示:蒸饭→降温→撒入酒曲→落缸拌匀→挖孔→保温→密封发酵;。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是苏教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三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
同时,又为下节内容食品保存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微生物的种类和与人类的关系,有了一定知识基础,但由于本节更侧重于发酵技术的学习,学生不仅感到新颖、好奇,而且还会对制作发酵食品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如何进一步认识利用微生物而开发的生物技术产品,体会生物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酒酿。
2. 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发酵食品。
3. 举例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能力目标:1.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生活中的发酵产品。
2. 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酒酿。
教学难点: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六、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录制酒酿制作过程的微课3、准备制作酒酿的材料、用具4、准备显微镜及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用具和器材七、教学内容及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取知识,收集资料。
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合作、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了解知识与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及与科学、社会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教学用具:现代媒体——通过多媒体观看视频,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件:酿酒等
实验用品:糯米、广口瓶、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拿出一些面包、米酒、酸奶等,问同学们吃过这些食物吗?
生:吃过。
师:你们知道这些食品是经过怎样加工制作而成的吗?
生:不知道。
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呀?
生:想。
师:很久以前,人们发现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水果放久了有酒味等,这种现象称为发酵。
我们刚刚看到的食物就是通过发酵技术制成的。
二、新课教学
师:放一段录像,反映食物的发酵与食品生产的过程。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利用发酵技术进行大规模酿酒。
同学们想不想弄清楚酒是如何酿制出来的?今天我们大家就都来尝试做一次酿酒师。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相应的实验,学习酒酿。
制法:
1、将糯米先用水淘干净,直到水清为止。
再用水浸泡约8h,以糯米没有硬心为度,捞出沥干。
2、将泡好沥干的.糯米上屉蒸熟,再用凉开水冲一两遍,降温至30-35度,沥干抖散待用。
3、将待用的糯米摊开,撒上酒药粉拌匀,盛入洗净的容器内抹平,并在中间做成一圆柱形窝形。
盖严后用棉衩包课,放在约25度左右的环境中发酵。
经40h左右即成酒酿。
师、生共同总结酿酒的原理:发酵技术
1、发酵的原因: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什么叫发酵技术?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来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酒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果酒是乳酸菌发酵的产物。
师:现在我们尝试地来做一次酿酒师,并在酿制前给大家一些提示:
(1)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洁,防止污染:
(2)酒曲碾碎必须均匀地搅拌在糯米中;
(3)温度应保持在25度。
师:要求大家在制作的过程中要认真操作,时刻都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对你的产品影响,关键点:熟糯米、酒曲搅匀、温度适宜。
器材:蒸熟的糯米、酒曲、显微镜等。
生:按照座位的四人小组开始合作完成,
1、学生4人一组,先讨论有关实验的各种问题。
2、按照老师所讲的步骤进行操作。
3、下节课取出酿制的酒酿液体少许,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酿制酒酿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
讨论:在酿制酒酿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
(二)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多媒体演示:多种利用发酵原理生产的食品。
例如:面包、饮料。
(三)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
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相应部分发酵产品,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观看制作沼气发酵装置。
简介发酵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化工产品:酒精、柠檬酸等。
2、医药产品:抗生素、维生素等。
3、食品和饮料:酱制品、酒类等。
三、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
1、发酵现象产生的原因;
2、什么是发酵技术;
3、发酵技术在生活实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