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 教材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学习用书:洪再新:《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参考书目: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2、王逊著:《中国美术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3、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4、《中国美术全集》(古代部分),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文物出版社,1985~1993年版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本课程是艺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理论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美术的起源与演变发展过程,认识中国历朝各代的美术现象,其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关于中国美术的知识,还在于引导学生在提高具有民族性质特征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加深中国文化的认识,建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为以后专业学习和将来从事各类艺术活动的打下基础。

题型举例:大约包括四种题型:填空题;单项选择;简答题与论述题。

举例如下:1、填空:古人称的绘画线条“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

2、单项选择:1.中国第一个皇家绘画机构成立于( )。

A.秦代B.唐代C.宋代D.明代3、简答:简述秦兵马佣的艺术特征。

4、论述:论述中国文人绘画的产生与演变。

第一章导论学习目标:了解美术史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美术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学习要点:美术史和文化史的关系。

一方面美术史是文化史的一部分,而且美术作品更直接的反映了其所产生时代的文化特征。

另一方面,文化史为认识美术史或作品提供了各种可靠的资料。

第二章史前美术学习目标:主要从人类起源的角度,了解中国美术的起源,认识中国石器时代原始美术的基本特征。

一般了解:南北建筑;早期岩画。

重点掌握: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陶器艺术;玉器之美。

新石器时期陶器艺术部分应注意的方面是:陶器的起源和地域分布;彩陶艺术的各种类型及其工艺特点和造型、纹饰特征。

新石器时期玉器艺术部分应注意的方面是:玉器的起源、地域分布;玉器的材料特点;良渚玉器的型制和造型、纹饰特征;玉器的社会功能。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章史前美术1.旧石器时代的石器造型。

(1)初期:四川、山西、北京遗址都出现了砍砸器、刮削器及尖状器,加工方法各异同。

(2)中期:加工方式不同,并开始向工艺美术化方向发展,个别物品已超出实用需要。

(3)晚期:一方面,由于注重修理石核台面和间接打击石片法的采用,能产生长而薄的石片;另一方面,石器类型丰富,形状更加对称,加工益发精致。

2.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

(1)陶器:①按用途分类: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

饮食器的共同特点是敞口,炊煮器一般都有三足,便于架在火上烹烧,而且挪用方便,储藏器多呈球形或半球形,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容量②按陶质分类: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

按器表装饰情况来划分,则有素陶、彩陶、印纹陶和拟形陶器。

装饰纹样有动物、植物和人形,但就彩陶来看,绝大部分是组合方式变化多端的几何纹样。

彩陶和黑陶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创造的第一次高峰,在技术上、造型上都为青铜器的出现做了准备,也为以后陶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磨制石器和玉器①磨制石器:它是将石料打制成某种用途的器形,然后再在砺石上磨制加工成器。

这种方法加工的石器器形规整,表面光滑,刃部更加锋利,既提高了劳动效率,也能更好地培养和表达人们的造型审美意识②玉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玉器,主要集中在辽河流域、黄河下游以及长江下游。

在工艺上,逐玉工艺显然是吸收了新石器加工中的一切可利用技术,工具可能是用硬度较大的石料制成的工具,同时也用硬度很高的石英砂兑水后助磨工具。

3.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1)彩陶纹饰和陶器上的绘画: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其中以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为代表。

仰韶文化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的艺术成就最为杰出;马家窑文化则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

(2)岩画:它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山崖上面的图画。

北方草原原始部族岩画的作者是巫师兼猎人,对动物有敏锐的观察力,风格比较写实,追求逼肖物象,画面上的动物多处于急剧的动态之中,奔跑跳跃,具有野生动物的鲜明特点;还有表现部落战争的内容,画风粗旷、质朴而生动,生活气息较浓厚。

中国传统艺术教材

中国传统艺术教材

中国传统艺术教材包括多个领域,以下是部分领域的教材:1.《中国美术史》:这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美术史的教材,从史
前美术到现代美术,全面展示了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中国书法史》:这是一本专门介绍中国书法历史的教材,详
细介绍了中国书法的演变历程和各种书体的特点。

3.《中国音乐史》:这是一本介绍中国音乐历史的教材,从古代
音乐到现代音乐,全面介绍了中国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4.《中国舞蹈史》:这是一本介绍中国舞蹈历史的教材,包括古
代舞蹈、民间舞蹈、宫廷舞蹈等多个方面。

5.《中国戏曲史》:这是一本介绍中国戏曲历史的教材,包括京
剧、昆曲、地方戏曲等多个剧种的历史和特点。

除了以上教材外,还有《中国古代艺术史》、《中国画技法》、《中国工艺美术史》等教材,这些教材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1.中国美术史参考书目:①《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央美院美术史系,高等教育出版社②《中国美术史教程》,薄松年,陕西美术出版社③《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薛永年、邵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④《中国书画》,杨仁恺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⑤《中国美术史》,张光福,知识出版社⑥《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⑦《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洪再辛主编,上海美术出版社⑧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⑨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⑩《辞海》(艺术分册)2、中国美术史复习方法及重点:中国美术史试题常用题型有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问答题。

其中填空、选择、判断约占总分的40%,名词解释20%,问答题40%,总分100分。

中国美术史命题范围广泛,涉及内容全面、考察详细具体,时代从史前到近现代乃至当代,领域从绘画、雕塑、建筑到工艺,真题均有涉猎。

其中,填空、选择、判断除个别涉及1949年后的中国美术题目外,均可通过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获得正确答案。

名词解释侧重对画家/作品、流派/社团、理论/技术专门术语进行命题,这类题目中有些可直接通过整合《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相关内容进行有效问答,有些则需要考生从其它书籍中补充(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等),所以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在《简史》的基础上扩充阅读范围、丰富知识储备。

只有做好这一点,考生才能更有效地去面对问答题。

从真题来看,问答题命题较多集中于唐至清的绘画,侧重于从形式分析、文化研究的角度考虑考生对具体绘画作品的了解程度和比较分析能力。

在02——04年的6道问答题中,有5道属于这种类型。

04年问答题命题范围突破古代,出现涉及近现代美术题目。

在02——04年问答题中,不曾见雕塑、工艺、建筑方面的考题。

简评:曹庆晖(中央美院中国美术史教研室副主任)世界美术史复习重点:1、世界美术史参考书目:①《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院美术史系,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剑桥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③《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天津美术出版社④《世界美术史》,弗莱明等,国际文化交流中心⑤《外国美术史教程》,李春,陕西美术出版社⑥《东方美术史教程》,邓惠伯,高等教育出版社⑦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⑧《辞海》(艺术分册)⑨1979—1995年《世界美术》杂志1、世界美术史复习方法及重点:世界美术史试题常用题型有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名词解释、论述题。

中国美术史教程(蒲松年)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程(蒲松年)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本)薄松年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美术(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概况:1.约公元前21世纪开始,中国建立了夏王朝,进入奴隶制社会;2.只有奴隶社会才是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3.夏代已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到商代手工也有很大规模,青铜冶炼,制陶、玉石工艺、古雅雕刻和染织等门类都有了细致而明确的分工;4.春秋战国时期,各门类独立发展,一片繁荣,揭开中国美术史的新篇章。

第一章青铜工艺第一节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一.青铜器的造型1.青铜器在当时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和享用,主要用于祭祀和宴饮,其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

2.依照用途,大致可以分为: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器等。

炊煮器:鼎、鬲(li)、甗(yan)鼎--用于煮肉,方圆两种。

圆鼎:双耳三足;方鼎:双耳四足。

成组的鼎叫列鼎。

(等级象征)鬲---形状似圆鼎,三足中空,便于大面积受热甗---蒸食用具,可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

盛食器:簋(gui)、豆、簠(fu)簋---盛放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

(等级象征,成套的簋多以双数出现,与奇数的列鼎相配);豆---盛肉酱用的高足盘;簠---盛食物用,长方形,口外侈,四足短,有盖。

酒器:爵、觚(gu)、斝(jia)、兕觥(si gong)、尊、卣(you)、彝、壶、盉(he)、罍(lei)等。

爵---饮酒器物,相当于现在的酒杯。

形体较小,圆腹,前流后尾,旁有把手,下有三尖高足。

觚---饮酒器物,上圆口张开,好似喇叭状态,相当于现在的高脚杯。

斝---温酒器物,像爵,但无流尾,形体比爵大。

兕觥--盛酒或饮酒器物,旁有把手,上部带有两角兽头形盖子。

尊-----盛酒器,有方尊、元尊两种。

卣-----盛酒器,有盖子和提梁,腹部或圆或方。

彝-----盛酒器,方形,带有如屋顶四面坡形方盖。

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

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
—前221年)
第一节旧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第二节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和刻画艺术品 第三节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 第四节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 第五节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 第六节刻画符号与原始文字 第七节新石器时代的雕塑艺术 第八节新石器时代的建筑艺术
第一节青铜器艺术 第二节雕塑艺术 第三节绘画艺术 第四节书法篆刻艺术 第五节工艺美术 第六节建筑艺术
第一节宗教彩塑和小型玩赏性雕塑的发展 第二节西洋雕塑的引进和中国现代雕塑的早期发展
第一节中国近代建筑体系的主要内涵和表现形式 第二节复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成果和取向 第三节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启动和初步成果
第一节近现代工艺美术概况 第二节近现代书籍装帧和装潢美术 第三节近现代工艺美术家
作者介绍
第一节新疆地区石窟寺院艺术 第二节甘肃地区石窟艺术 第三节中原地区石窟艺术 第四节江南和西南地区石窟艺术
第一节都城建筑 第二节寺庙与佛塔 第三节桥梁建筑 第四节建筑装饰的特征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工艺 第二节隋唐工艺美术家与工艺美术品
概况
第一章五代两宋的绘 画艺术
第二章辽金元的绘画 艺术
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
第一节五代书法 第二节宋代书法 第三节元代书法 第四节五代宋元篆刻 第五节宋元的书论
第一节建筑艺术 第二节雕塑艺术
第一节陶瓷工艺 第二节染织工艺 第三节玉牙雕刻 第四节漆器工艺
概况 第一章绘画艺术
第二章书法篆刻艺术
第三章壁画、版画与 年画
第四章建筑与 雕塑艺术
第五章工艺美 术
第一节 :明前期宫廷绘画与浙派 第二节明中期文人画与吴门四家 第三节明后期绘画的新变 第四节从明末松江派到清初正统派 第五节清初“四僧”与其他非正统派 第六节 “扬州八怪”与清中后期绘画 第七节明清绘画理论著述

中外美术史参考书目

中外美术史参考书目

中外美术史参考书目一、《中国美术史纲要》这本书是中国美术史的经典著作,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编著,以历史时期为线索,介绍了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多个方面。

该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学习中国美术史的必备参考书。

二、《西方美术史纲要》这本书是介绍西方美术史的经典著作,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编著,以历史时期为线索,详细介绍了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多个方面。

该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学习西方美术史的必备参考书。

三、《中国美术史》这本书是中国美术史的经典著作,由著名美术史家潘天寿编著,以历史时期为线索,详细介绍了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多个方面。

该书内容丰富,观点独特,是学习中国美术史的重要参考书。

四、《西方美术史》这本书是介绍西方美术史的经典著作,由著名美术史家邵大箴编著,以历史时期为线索,详细介绍了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多个方面。

该书内容丰富,观点权威,是学习西方美术史的重要参考书。

五、《美术鉴赏学》这本书是介绍美术鉴赏理论的经典著作,由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晓丹编著,详细介绍了美术鉴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艺术鉴赏的目的、意义、方法等多个方面。

该书观点独特,内容丰富,是学习美术鉴赏的重要参考书。

六、《美术概论》这本书是介绍美术理论的经典著作,由著名美术家袁宝林编著,详细介绍了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包括艺术的本质、意义、价值等多个方面。

该书观点权威,内容全面,是学习美术理论的重要参考书。

七、《美术批评学》这本书是介绍美术批评理论的经典著作,由著名美术评论家林木编著,详细介绍了美术批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艺术批评的目的、意义、方法等多个方面。

该书观点独特,内容丰富,是学习美术批评的重要参考书。

八、《中国绘画史》这本书是中国绘画史的经典著作,由著名美术史家洪再新编著,以历史时期为线索,详细介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绘画、近代绘画等多个方面。

美术史 工具书

美术史 工具书

美术史工具书(一)美术史陈辅国主编.《诸家中国美术史著选汇》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2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共2l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1989 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 王逊.《中国美术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2 杨仁恺主编.《中国书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童教英.《中国古代绘画简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杜,1991 巫鸿等.《中国绘画三千年》北京:外文出版社,纽黑文—伦敦:耶鲁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1997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中国美术简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高师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薛永年.《晋唐宋元卷轴画史》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方闻著,李维琨译.《心印(Mind Image)》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高居翰(James Cahill):李佩桦等译.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The Compelling Image: Nature and Style in Seventeen-Century Chinese Painting).台北;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第四次印刷) 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北京:文物出版杜,1997 王镛主编.《中外美术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吴功正.《六朝美学史》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顾森编.《中国汉画图典》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 (二)工具书伍蠡甫主编.《中国名画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李泽厚,汝信名誉主编.《美学百科全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1990 (三)史料于安澜编《画论丛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南京:江苏古籍出舨社,1986 吴孟复主编《中国画论》卷一,卷二.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 《艺林名著丛刊》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王伯敏标点注译.《古西品录·续画品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l965 王森然标点注译.《山水诀·山水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l965 陈传席编《六朝画家史料》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陈高华编《隋唐画家史料》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陈高华编《宋辽金画家史料》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陈高华编《元代画家史料》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穆益勤编著《明代院体浙派史料》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5 任道斌编著《董其昌系年》卷二,北京:文物出版社《陈洪绶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 吴东迈编《吴昌硕谈艺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四)个案研究和专着李维琨.《中国巨匠美术丛书》陈洪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何传馨.《中国巨匠美术丛书》沈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李万才.《石涛》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 杨臣彬.《恽寿平》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 华德荣编著.《龚贤研究》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谢崇安.《商周艺术》成都:巴蜀书社,1997 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谢成林.《元代画坛魁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杨成寅.《石涛画学本义》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陈师曾,大村西崖.《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1992 王妙莲,《傅申(Marilyn&Shen Fu)鉴赏研究》(Studies in Connois. seumhip:Chinese Paintings from the Arthur M.Sackler CoUec—n‘on in New York and Princeton).普林斯顿(Princeton):美术馆(The Art Museum),1974 杨仁恺.《国宝沉浮录——故宫散佚书画见闻考略》.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徐邦达.《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阮璞.《中国画史论辨》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上下二集)》.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中国美术史》各版本的区别

《中国美术史》各版本的区别

《中国美术史》各版本的区别一、中国美术史各个版本的区别中国美术史的版本众多,有央美版的、马工程、洪再兴、李福顺、王伯敏套装等版本,国外的写作如文以诚、杜朴的《中国艺术与文化》、柯律格的《中国艺术》等,这些版本之间对内容的叙述和关注都不太一样,在此我一个个详细展开讲述。

央美版的《中国美术史》多年来一直是各大院校的考研参考教材,按照历时性的写作方式,一般先概述该时代的基本经济、政治以及文化背景,进而引出相关的艺术现象。

整体的写作层次分明,疏略得当,一般考试的重点也比较明确,配图类和文本类书写较多的即是考试的重点,如书中对赵孟頫或武梁祠的叙述较多,这些也是作为考试的常考部分。

但该书的缺陷也较为明显,很多对图像的知识扩充不够,如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是作为考试的重要考点,但书中基本没有对该图像的全面解析。

此外,一些重要转折性的艺术家理论也讲解的不够,如苏轼的艺术理论,书中提及的非常少,但2020年诸多院校都对此有考到论述题。

整体来看,央美版的《中国美术史》有其明显的优点,需要综合其他的书目补充一些重点知识。

马工程版本的《中国美术史》是以2019年8月,由央美的尹吉男老师带领团队编著而成。

这本书因为较新,对央美版的很多艺术现象有所补充,特别是近些年的一些热点考古或发掘,加入了更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的叙述,如该书在编写史前新时期时代时,首先谈定居农业社会的聚落空间,再谈氏族社会与生活中的器物,这样会让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先有宏观的概念,与后续要谈的《中国艺术与文化》这本书的写作方式有相似之处。

马工程版本的艺术材料较新,如2020年南师大考的“奇石文化”就是出自于此,陆续也有一些院校以这本书为参考,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书本没有重难点,素材的排序罗列过于平均,对没有基础的同学来说学起来比较难。

洪再兴编著的《中国美术史》结合了全球化的视野,并融合了一些史学的研究方法,并在对视觉材料的叙述上更加“学术化”。

全球化的视野指的是不仅仅讨论中原地区的艺术,对中原之外的笔墨也比较多。

中国美术史有关的书籍

中国美术史有关的书籍

中国美术史有关的书籍
中国美术史是一门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学科,涵盖了中国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几本经典的中国美术史相关书籍:
1.《中国美术史》(上下卷):作者李学勤,是一本系统地介绍中国美术史的著作。

全书概括了从先秦时期到现代中国的美术发展历程,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等多个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中国古代艺术史》:作者施琅,自清代开始编写,是一本系
统地介绍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权威著作。

全书内容广泛,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美术等众多领域,详细地阐述了每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3.《中国绘画史》:作者陈世骧,是一本介绍中国绘画史的学术
著作,主要讲述了中国绘画发展的历史、流派和代表作品。

全书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是一本较为全面的绘画史。

4.《中国书法史》:作者刘履忠,是一本系统地介绍中国书法发
展历史的著作。

全书对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书法流派、书法作品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是一本权威性较高的学术著作。

5.《中国建筑史》:作者李方桥,是一本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建筑
发展历史的著作。

全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发展、演变和文化内涵,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参考书籍。

总之,以上几本书籍都是研究中国美术史必备的经典之作,对于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美术史》118页精品

《中国美术史》118页精品

精选2021版课件
26
这两幅帛画,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具有鲜明特 色: 首先,在构图上,通过穿壁的蛟龙将人间、 地下两部分联成一体,又通过昂扬的龙首与 迎候在天门的司阍,构成升天的气氛,使画 面三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其次,将墓主人 画在旌幡中心部位,并且通过跪应与随从的 衬托显示出墓主人的身份高贵;墓主人形象 画成正侧面或画成四分之三的半侧面,形貌 服饰皆刻画得惟妙惟肖;各种神禽异兽,姿 态矫健活泼,勾线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雅, 展现了西汉绘画卓越的艺术水平。
7
雕塑
就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雕塑作品
是在新石器时代。从其材质来分,可分为陶 雕、石雕、玉雕、骨雕;从题材内容来分, 主要有人物、动物以及少量植物。代表作品 有: 山东日照龙山文化墓葬遗址出土的碧玉斧、 玉刀和玉铲;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一件玉 龙;辽宁阜新红山文化墓葬出土的玉龟、玉 鸟等。
是用来“辨神奸”的图腾符号。到春秋时就
基本消失
精选2021版课件
22
第三章 战国、秦、汉 美术
精选2021版课件
23
帛画
一、战国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 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 墓出土, 高31厘米, 宽22.5厘米, 画一贵妇着宽 袖细腰长裙, 侧身向左, 合掌而立, 在腾龙舞凤
的接应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人物御龙帛
精选2021版课件
32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 术
精选2021版课件
33
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 画家。传说他画屏风是落墨为蝇,使孙权误 以为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能力。
卫协,西晋画家,他的创作多是人物、故事 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谢赫评价称: “古画皆 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 似,而秒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 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十一、教学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美术史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2.开展中国美术史课程实践教学,如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品临摹、创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美术比赛、展览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作水平和艺术表现力。
十二、教学效果与成果
1.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本知识和美术鉴赏方法。
二十四、课程总结
《中国美术史》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中国美术史的系统认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为核心,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全面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2.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能力得到提升,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3.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作出贡献。
十二、教学效果与成果
(接上文)
4.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程论文的撰写,形成自己的研究观点,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5.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十三、教学支持与保障
1.学校应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设备等,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教学过程中,学校应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如提供教学研究经费、优化教学环境等,保障教学质量。
十四、课程调整与优化
1.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适时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中国美术史参考书目

中国美术史参考书目

中国美术史参考书目中国美术史参考书目薄松年、陈少丰、张同霞《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洪再新《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

李公明主编《中国美术史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谢丽君、李倍雷《中国美术简史》,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年贺西林、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修订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文物出版社,1983年。

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

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伍蠡甫《伍蠡甫艺术美学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

葛路《中国绘画理论发展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何楚熊《中国画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

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邓乔彬《中国绘画思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陈绶祥《遮蔽的文明》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

陈师曾《中国绘画史》,《诸家中国美术史著选汇》吉林美术出版社,1992年。

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三联书店,2000年。

薛永年《晋唐宋元卷轴画史》新华出版社,1991年。

邓以蛰《邓以蛰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俞剑华等《顾恺之研究资料》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

童书业《童书业说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教材
以下是一些中国美术史的教材推荐:
1.《中国美术史》- 王明初:该教材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经典
教材,详细介绍了中国美术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涵盖了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

2.《中国美术史导读》- 李伯重:这本教材以清晰的思路和详
细的解读,介绍了中国美术发展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作品,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读性。

3.《中国绘画史》- 郝明义:该教材详细介绍了中国绘画的发
展历程和重要人物,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各个方面的艺术形式,配有丰富的图片和解析。

4.《中国雕塑史》- 姚庆仁:这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中国雕塑
的发展历程、艺术样式和重要作品,包括佛教造像、皇家陵墓中的雕塑等。

5.《中国工艺美术史》- 杨志平:这本教材重点介绍了中国传
统工艺美术的历史和艺术形式,包括瓷器、漆器、织锦等多个方面的传统工艺品。

这些教材都是经过权威专家编写的,并且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解析,适合作为教学参考和学习资料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