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精品资源-章节测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合集下载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精品资源-阶段测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第4章小结)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精品资源-阶段测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第4章小结)

学力测评基础部分1.“9·11”事件后,美国国会议员又遭到“炭疽热”的侵扰。

请分析“炭疽热”的病原体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不是答案:B2.下列生物中,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生产者,从细胞学角度看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酵母菌B.水稻C.大肠杆菌D.蓝藻答案:D3.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四个营养级、两个次级消费者B.有三个营养级、一个生产者C.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D.有三个营养级、三个消费者答案:C4.分析下图曲线,该图不能表示的是()A.pH增大对酶催化效率的影响B.植物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C.A TP生成量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D.在草→鹿→狼这一食物链中,大量捕杀狼以后,鹿的数量变化曲线答案:C5.把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用图解表示时,往往得到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原因不包括()A.生产者能被多种初级消费者所食B.不同种生物处于同一营养级C.许多消费者能以多种生物为食D.生产者个体数量总是多于消费者答案:D6.关于营养级的叙述错误的是()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动物一定是一个种群B.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C.同一种动物可同时占几个营养级D.营养级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的基础答案:A7.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流动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答案:D8.下列有关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B.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再利用C.动物全部都是消费者,无分解者D.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无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后,能被生产者再利用答案:B9.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多,土壤中有机物积累量一般是()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答案:A10.全年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前者()A.以木本植物为主B.土壤肥沃C.不施农药D.植物群体有分层结构答案:D11.(2004年上海理综)下图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细胞溶胶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细胞质与细胞核及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其主要成分是()A.水B.无机盐C.葡萄糖D.蛋白质2.在西瓜培育过程中发现,瓜膨大一侧往往种子发育良好﹐反之种子发育不良,因而长成歪瓜。

对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种子发育良好的一侧生长素多B.种子发育不良的一侧赤霉素多C.种子发育良好的一侧生长素少D.种子发育不良的一侧赤霉素3.某同学想提取生长素以进行相关研究,下列适合提取生长素的实验材料是()A.柳树幼嫩的芽B.洋葱根尖成熟区C.黄色的柑橘果皮D.粮仓中储存的稻谷种子4.下列属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是()A.促进细胞分裂B.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促进茎叶脱落D.促进果实成熟5.植物通过春化作用接受低温影响的部位是()A.根尖B.茎尖生长点C.幼叶D.成熟叶6.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B.赤霉素与脱落酸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拮抗作用C.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D.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7.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能够双向进行的是①毛细血管壁处水分子的扩散②生长素在枝条中的极性运输③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④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多种环境因素都能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并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B.受到光照射时,被激活的光敏色素直接进入细胞核影响基因的表达C.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植物代谢,从而调节植物生命活动D.植物根冠中的平衡石细胞能够感受重力,使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地生长9.如图是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第3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第3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不符合“S”型增长曲线B. 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 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 年龄组成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答案】A【解析】解 A.若a点环境因素变化增长的过程可能会有所变化但由于食物量不变 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最终还是符合“S”型增长只是增长速率有所增加或减少 A错误B.从图中个体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若出生率提高种群密度增大环境阻力增加种群数量会随之下降仍在K值附近波动不会大幅超过b点 B正确C.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天敌当种群被大量捕食时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C正确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数量波动但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所以种群数量也是围绕K值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D正确故选 A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单倍体生物也可产生可育后代多倍体生物可能产生不育后代B. 具有适应环境性状的个体有更多生存繁殖机会导致相应基因频率上升C. 种内斗争、种内互助、竞争和捕食等均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 可遗传变异可改变种群某基因的频率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D【解析】 A 、蜜蜂中的雄蜂属于单倍体与蜂王交配后可产生可与后代二倍体黑麦与六倍体普通小麦杂交后产生的四倍体不育 A正确B、具有适应环境性状的个体有更多生存繁殖机会导致相应基因频率上升 B正确C 、种内斗争、种内互助、竞争和捕食等均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正确D、可遗传变异只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D错误3.科研人员将一块水稻田均分成两个区域其中一个不养鸭(常规区)、一个养鸭(稻鸭区)一段时间后统计这两个区域的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所得数据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鸭子能改变水稻田内物种的丰富度B. 停止人工管理常规区和稻鸭区都会发生次生演替C. 调查凸旋螺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的多少不影响实际值D. 稻鸭区多足摇蚊数量比常规区少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答案】D【解析】A、鸭子能改变水稻田内物种的丰富度 A错误B、停止人工管理常规区和稻鸭区都会发生次生演替 B正确C、调查凸旋螺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的多少不影响实际值 C正确D、稻鸭区多足摇蚊数量比常规区少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错误4.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 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的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C.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一段时间内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答案】D【解析】A.种群的S型增长条件是资源和环境有限 A正确B.老鼠的繁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空间有限密度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 B 正确C.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一段时间内单位水体中该鱼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产量相同C正确D.种群数量越接近K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越强 D错误故选D.5.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D.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答案】C【解析】解 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A正确B.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B正确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但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不需要 C错误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生态功能完善、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D正确故选 C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B. 稳定状态时乙种群个体数量会超过甲种群C. 甲为被捕食者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 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淘汰【答案】C【解析】解 A.据图分析 C点之后甲种群数量迅速上升可判断甲种群在C点属于增长型A错误B.据图分析可知甲乙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一般情况下捕食者的数量不会超过被捕食者 B 错误C.甲曲线中A点相当于该生态系统中甲生物的最大容纳量K值 D相当于 \dfracK2点故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正确D.甲、乙为捕食关系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数量大量减少随之乙种群数量也会下降但不会导致甲种群被淘汰 D错误故选 C7.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C.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答案】B【解析】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作为对照试验 A正确B、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校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 B错误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C正确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 D 正确8.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B.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是数量特征、空间结构、种群密度、垂直结构C. 草地中的草高度相差不多因此草地只有水平结构而无垂直结构D. 动物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垂直分层无关【答案】B【解析】解 A.性别比例影响的是出生率 A错误B.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是数量特征、空间结构、种群密度、垂直结构 B正确C.草地生态系统既有水平结构又有垂直结构 C错误D.动物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垂直分层紧密相连 D错误故选 B9.啮齿类动物如兔、鼠等主要以植物为食如图表示某草原上啮齿类动物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啮齿类的存在可能会引起部分植物种群密度增大B. 啮齿类的存在可定向改变某些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C. 啮齿类动物种群密度的适度增加有利于提高草原上植物的多样性D. 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种群密度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答案】D【解析】解 A.由于啮齿类取食的偏好等啮齿类不爱取食的植物种群密度可能会增大 A正确B.同样由于啮齿类取食的偏好使同一种植物被取食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其结果可能定向改变某些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 B正确C.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的种类数也随之增加 C正确D.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种类数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其中一部分植物类群是从无到有故该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在相应的时间和范围内有所增大同时部分原来处于优势的植物的种群密度可能下降 D错误故选 D10.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 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 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B. 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_t=N_0λ^t 其中λ为1.015C. 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D. 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答案】C【解析】A、调查某地区的田鼠的种群数量采用标志重捕法 A正确B、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_t=N_0λ^t 由于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 所以λ为1.015 B正确C、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不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有害动物的防治越早越好 C错误D、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属于理想条件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 D正确11.人们利用恢复生态学技术改造盐碱化草地可使重度盐碱化草地恢复至中度盐碱化草地并最终恢复至轻度盐碱化草地和良好草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群落的空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B. 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有益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C. 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种类的牧草来改善盐碱化草地可提高生物多样性D. 盐碱化草地生态系统中能量循环的速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恢复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答案】D【解析】在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随着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A正确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有益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B正确通过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种类的牧草来改善盐碱化草地可提高生物多样性 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流动 D错误12.乔木树种馨香木兰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科研人员调查了A、B、C三个不同群落中攀香木兰的植株胸径(胸径的大小可表示植株的树龄大小)其中∧群落中馨香木兰的胸径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区分A、B、C三个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丰富度B. 不同胸径的馨香木兰可表现出明显的垂直结构C. 据图可知 A群落中馨香木兰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D. 群落中馨香木兰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一定会增大【答案】C【解析】解 A.区分A、B、C三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A错误B.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结构 B错误C.由题图可以看出馨香木兰种群的幼树较多所以其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 C正确D.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但种群数量的变化还受气候、天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馨香木兰在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大 D错误故选 C13.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A. 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B. 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C. 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D. 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答案】A【解析】解裸露的岩石上先生长出地衣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形成土壤为苔藓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接着是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最后是顶极群落森林阶段故选 A14.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性个体该昆虫的种群在短时间内()A. 数量先减少后增多B. 密度减少C. 环境阻力增大D. 无显著变化【答案】B【解析】解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性昆虫使得雌虫得不到交配的机会从而降低种群出生率而使种群密度减少.故选 B.15.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15 cm )A.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B. 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C. 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D. 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答案】B【解析】解 A、对于获得较强的动物来说一般用标志重捕法土壤中的小动物活动能力弱一般不要标志重捕法.所以A错误.B、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多少分析表格中类群数可见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所以B正确.C 、分析表格中个体数量部分发现农用地第一层动物个体数量明显减少这说明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有影响.所以C错误.D、表中数据看不出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情况.所以D错误.故应选B.16.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甲所示模型能解释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均能维持相对稳定B. 图甲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C. 图甲中①②③④种群数量变化与图乙中abcd依次对应D. 图乙中P为猎物的种群数量 H为捕食者的种群数量【答案】D【解析】解 ABC.在生态系统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相互制约使得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均能维持相对稳定当捕食者数量增多时猎物数量会降低一段时间后捕食者数量也降低而当猎物数量增多时捕食者数量在短期内会增加但一段时间后猎物数量下降捕食者数量下降即存在负反馈调节 ABC正确D.由图乙可知 H曲线先开始增加并且先开始减少 P曲线的消长呈现“跟随”现象可据此推知图乙中P为捕食者的种群数量 H为猎物的种群数量 D错误故选 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7.(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其细胞呼吸的方式是________17.(2)检测两组实验 CO_2的产生情况把甲组和乙组实验的排气管分别通入两瓶________溶液中两瓶检测液出现的共同现象是________ 不同之处是________17.(3)检测两组实验酵母菌的数量培养前期各种条件适宜甲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培养中期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甲组________乙组17.(4)给甲组实验通入 ^18O的氧气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物质中含 ^18O的是________【答案】(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解析】解(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答案】(2)澄清石灰水, 变混浊, 甲快乙慢【解析】(2)检测两组实验二氧化碳的产生情况有两种方法如果用石灰水检测把甲组和乙组实验的排气管分别通入两瓶澄清石灰水溶液中由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两瓶检测液都会变混浊但是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因此甲快乙慢如果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两瓶检测液都会变黄同样由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因此甲变色快【答案】(3)J, 大于【解析】(3)检测两组实验酵母菌的数量培养前期各种条件适宜甲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数量呈J型增长由于乙组密封培养酵母菌繁殖慢因此培养中期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甲组大于乙组【答案】(4)\ H_2O、\ CO_2【解析】(4)给甲组实验通入 ^18O的氧气该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含有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水又会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并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中也会含有 ^18O18.(1)写出表中生物组成的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 ________18.(2)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丙的种群数量为1000只己知调查者重捕50只丙其中有4只被标记则最初有________只丙被标记18.(3)若甲同化的能量为6.0\times 10^9 kJ 丁同化的能量为1.6\times 10^8 kJ 乙同化的能量为2.4\times 10^8 kJ 按能量传递效率20\% 计算则丙获得的总能量为________kJ 18.(4)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表中的生物________最容易成为濒危物种建立该生物的自然保护区属于________保护该生物可用于科学研究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答案】甲rightarrow 乙rightarrow 丙rightarrow 己rightarrow 庚【解析】表中生物组成的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甲\rightarrow 乙\rightarrow 丙\rightarrow 己\rightarrow 庚【答案】80【解析】根据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div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div 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即1000\div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50\div 4 则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为80只【答案】8.48times 10^8【解析】若甲同化的能量为6.0\times 10^9 kJ 丁同化的能量为1.6\times 10^8 kJ 乙同化的能量为2.4\times 10^8 kJ 按能量传递效率20\% 计算则丙获得的总能量为(6.0\times 10^9\times 20\% -1.6\times 10^8-2.4\times 10^8)\times 20\% + 2.4\times 10^8\times 20\% =8.48\times 10^8 kJ【答案】庚, 就地, 直接【解析】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表中的生物庚营养级最高获得的营养最少最容易成为濒危物种建立该生物的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该生物可用于科学研究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19.(1)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种群密度的估算值会偏________(填“大”或“小”)一般情况下田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且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 其属于________(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呈“S”型曲线变化19.(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_19.(3)野马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逐渐走向灭绝对此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①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________资源控制其天敌的数量等②建立________ 以提高该濒危动物的生殖力和幼崽的存活率③在两个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________ 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物种种群的基因库【答案】(1)大, r对策【解析】(1)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如果标记物容易脱落则有标记的个体数的值会减小计算出来的值就会偏大由题干可知田鼠的寿命短繁殖快故属于r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答案】(2)S, 环境容纳量(或K值)【解析】(2)由题图可知 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即环境所能容纳的该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或K值)【答案】(3)①食物和空间, ②动物园或人工繁殖中心, ③基因交流【解析】(3)对于珍稀濒危动物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就地保护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空间资源控制其天敌的数量等②建立动物园或人工繁殖中心以提高该濒危动物的生殖力和幼崽的存活率③在两个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基因交流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的基因库20.(1)毁灭前泰坦星上的智慧生命种群数量己经达到了________(即K值)其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为________20.(2)毁灭智慧生命之后的泰垣星上那些被弃耕的农田所发生的演替属于________演替20.(3)卡魔拉认为灭霸这么做也很难根本上解决问题智慧生命的种群数量很快就会重回毁灭前的水平请结合所学知识仅从种群水平上解释这么说的理________20.Ⅱ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 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图中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________(填生理过程)(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________法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增加这将直接导致________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狼和兔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属于________(4)图乙中B的含义为________ 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________ 若A中能量为 1.6\times 10^9KJ B中能量为 1.4\times 10^9 KJ 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2.4\times 10^8 KJ 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21.(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21.(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抗药性的变异是可以________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_作用这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________实现的农药对害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________ 使之向抗药性的方向演化21.(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21.(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________【答案】(1)种群中有少数个体对杀虫剂具有抗性【解析】(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故害虫种群密度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答案】(2)遗传, 选择, 生存斗争, 基因频率【解析】(2)由于这种抗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加种群数量增多因此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选择作用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3)更换杀虫剂的种类【解析】(3)如果A到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部分害虫由于不具有该种农药的抗药性而被淘汰【答案】(4)生殖隔离【解析】(4)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说明两种甲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章节测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身边的生物科学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章节测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身边的生物科学

变式练习
1.下列动物中,既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又有“活化石”之称的哺乳动物是(
A.大熊猫
B.扬子鳄
C.大鲵
D.麋鹿
答案:A
2.据1990年统计,我国华南沿海地区有13万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某种害虫的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A.喷洒农药,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B.环境污染,害虫的天敌不能生存
C.外来害虫的入侵,缺少该害虫的天敌
D.过度开采,害虫的天敌不能生存
答案:C
3.保护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A.封山育林,大量繁殖,禁止捕猎
B.让当地人大砍大种,狂捕乱猎,先富起来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答案:C
4.下图是1910年梅托斯提出的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的模型主体。

据此回答:
(1人口剧增必将导致土地利用过度,其结果粮食必然__________。

答案:产量下降
(2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加剧会加速粮食__________,并使人口死亡率
__________。

答案:不足提高
(3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______。

答案:枯竭加剧。

高中苏教版生物必修3作业:第一、二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生物个体的稳态 章末测评 【含解析】

高中苏教版生物必修3作业:第一、二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生物个体的稳态 章末测评 【含解析】

章末综合测评(一)(含第一、二章)(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藏羚羊价格昂贵,昔日数万只藏羚羊一起奔跑的壮观景象,如今再也见不到了。

藏羚羊变成濒危物种的原因是() A.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B.掠夺式的捕杀C.外来物种的侵入D.A和BD[藏羚羊濒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及人类对藏羚羊的掠夺式捕杀。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减少B.组织液渗回血浆或渗入淋巴受阻会导致组织水肿C.过敏反应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所引起的D.因寒冷刺激,下丘脑中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并合成、分泌有关激素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A正确;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毛细淋巴管受阻均可导致组织液增多而出现组织水肿,B正确;过敏反应只发生在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C正确;冷觉感受器位于皮肤,D错误。

]3.如图为人体内某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体液。

据图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A、B、C的成分和含量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中含有较多蛋白质B.人体剧烈运动后,B中的pH将会由弱碱性变成酸性C.如果图示为肺部组织,则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低,O2较多D.如果图示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高C[血浆(B)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A错误;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中的pH将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如果图示为肺部组织,则静脉端与动脉端相比,血浆中的葡萄糖因不断消耗而降低,O2因不断进入血浆而增多,C正确;饱饭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含量下降,所以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D 错误。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部分测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部分测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学力测评基础部分1.在下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纵轴表示个体数量,横轴表示时间)( )A B C D答案:B2.当种群数量达到K 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的影响没有作用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相对稳定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答案:D3.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种群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 B.人口出生率是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量 C.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D.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的区别 答案:C4.在对某农田中的田鼠的种群密度调查时,第一次捕获并作标记20只,一个月后捕获田鼠20只,其中有标记的田鼠8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数量约为( )A.50只B.400只C.160只D.28只 答案:A5.有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8群羊是( )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 答案:C6.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时间时间A B 时间时间C D答案:D7.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A.种群处于下降期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D.群落结构太复杂答案:D8.假如某一种群死亡率较大,那么这一种群()A.不足以作为判断B.处于下降时期C.种群密度越来越小D.天敌多,本身不适应环境答案:A9.预测某地区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A.人口数量B.人口密度C.性别比例D.年龄特征答案:D10.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答案:A11.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答案:D12.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D.一座山上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答案:D13.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单位B.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C.种群和群落没有任何关系D.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都与生态因素密切相关答案:C14.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A.细菌和真菌B.所有植物C.所有动物D.落叶和土壤答案:D15.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的分布不包括()A.光照强度B.湿度C.温度高低D.生物种群的特征答案:D16.在一个阴湿低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和木耳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等动物,这些共同构成一个()A.生物群落B.种群C.食物网D.以上都不对答案:A17.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B.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答案:D18.生物群落的特点有()①有一定的营养结构②生物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③有相当的植物种类④最底层是草本植物⑤高层是木本植物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⑤答案:B19.生物群落K到N包含不同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每平方的个体数)不同,如下表所示,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危害程度逐步增加)时,这些群落中的哪一个受到的影响最小A.KB.LC.MD.N答案:D20.下列概括性的结论中,阐述生物群落定义的是()A.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B.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C.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D.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的整体答案:B21.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A.有序地避免了竞争B.合理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C.提高了群落的光合产量D.以上选项都正确答案:B22.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木。

生物必修三章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章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保护细胞B. 控制物质进出C. 传递信息D. 能量转换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细胞器?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细胞核答案:D3.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是:A. 先加倍后减半B. 先减半后加倍C. 保持不变D. 先减半再减半答案:A4.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A. 化学能B. 热能C. 机械能D. 电能5. 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细胞呼吸?A. 有氧呼吸B. 无氧呼吸C. 光合作用D. 糖酵解答案:C6.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 纤维素B. 蛋白质C. 脂质D. 核酸答案:A7. 酶的催化作用特点是:A. 高效性B. 特异性C. 可逆性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凋亡的特征?A. 细胞体积增大B. 细胞核消失C. 细胞膜破裂D. 有序的细胞死亡答案:D9.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10.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A. 细胞数量的增加B. 细胞形态的改变C.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细胞功能的丧失答案:C11. 以下哪个激素不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A. 胰岛素B. 甲状腺素C. 肾上腺素D. 消化酶答案:D12.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衰老的特征?A. 细胞体积增大B. 细胞核增大C. 细胞内水分减少D. 细胞分裂能力增强答案:C13.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癌变的特征?A. 细胞形态改变B.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C. 细胞分裂能力增强D. 以上都是答案:D14.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A. 细胞凋亡是有序的,细胞坏死是无序的B. 细胞凋亡是被动的,细胞坏死是主动的C. 细胞凋亡是可逆的,细胞坏死是不可逆的D. 细胞凋亡是病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生理性的答案:A15.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A.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B. 细胞周期蛋白非依赖性激酶C. 细胞周期蛋白独立性激酶D. 细胞周期蛋白无关性激酶答案:A16.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凋亡的调控因子?A. Bcl-2B. CaspaseC. FasD. 以上都是答案:D17.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A. DNA损伤B. 蛋白质合成错误C. 细胞内自由基积累D. 以上都是答案:D18.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癌变的分子机制?A. 原癌基因激活B. 抑癌基因失活C. 细胞周期调控失常D. 以上都是答案:D19.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共同点?A. 细胞膜破裂B. 细胞内水分减少C. 细胞内DNA断裂D. 细胞内酶活性丧失答案:C20.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周期的调控因子?A. CyclinB. CDKC. p53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膜中的_________含量。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第3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第3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某地山火使原有的优势物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被野燕麦、毛雀麦等一年生草本植物所取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失火前后的草原生态系统均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 该草原生态系统一定能演替成森林C. 失火前后的优势种均为草本植物故没有发生群落演替D. 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种的消亡【答案】A【解析】解 A.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失火前后的草原生态系统均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A正确B.草原生态系统能否演替为森林生态系统受环境的限制若环境干旱有可能不能演替为森林 B错误C.失火前后的优势种为不同的草本植物故发生了群落演替 C错误D.群落演替为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因此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种的兴起一般不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种的消亡 D错误故选 A2.有关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中说法正确的是()A. 该探究活动一般都采用样方法B. 该探究主要针对小动物进行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C. 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D. 若完成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小动物还存活最好再放入70% 的酒精溶液中【答案】C【解析】解 A、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A错误B、标志重捕法调查的是种群密度 B错误C 、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研究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C正确D、土壤小动物对土壤中动植物遗体的分解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实验彻底结束后还存活的小动物最好放回原地 D错误.故选 C.3.草原上的啮齿类动物如兔、鼠等以植物为食如图表示某草原上啮齿类动物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啮齿类的存在可能会引起部分植物种群密度增大B. 啮齿类的存在可定向改变某些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C. 啮齿类动物密度适当增大有利于提高草原上植物的多样性D. 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种群密度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答案】D【解析】解 A.观察图中曲线可以看出随啮齿类动物密度的逐渐增大植物的种类先逐渐上升到最大值后再逐渐下降由此可以推知啮齿类的存在可能会引起某些植物种群密度的增大 A正确B.自然选择会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所以啮齿类的存在可定向改变某些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 B正确C.啮齿类密度适度增加会使植物种类增多提高草原上植物的多样性 C正确D.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种类数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D错误故选 D4.有关生态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适当放牧有利于提高草原的物种丰富度B. 种植芦苇有利于吸收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C. 调查昆虫卵、蚜虫和跳蝻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D. 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研究森林中某种害虫的种群数量变化【答案】B【解析】解 A.适度放牧可促进牧草的分支有利于草原植被的生长提高草原的物种丰富度 A正确B.植物无法吸收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主要靠微生物分解 B错误C.一般调查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C正确D.可通过建构数学模型研究森林中某种害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如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D 正确故选 B5.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 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 则该校学生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 6%、8%B. 92%、8%C. 78%、92%D. 8%、92%【答案】B【解析】X^b的频率 = \fracb2 \times + \times 100%=(7.36%+2×0.32%+4%)÷〖2×(42.32%+7.36%+0.32%)+(46%+4%)〗×100%=8% 则X^B的频率=1﹣X^b的频率=1﹣8%=92%6.田鼠是主要生活在农田中的植食性鼠类当田鼠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B. 人为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环境容纳量不变C. 田鼠的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后在环境容纳量的上下波动D. 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其天敌黄鼬的增长速率只能大于0【答案】D【解析】解 A.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A正确B.种群环境容纳量受种群生活环境的影响环境不变则环境容纳量不变 B正确C.种群的数量在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 C正确D.种群数量变化受种群内部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其天敌黄鼬的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 D错误故选 D7.研究土壤小动物时错误的做法是()A. 取样用的塑料袋上标明地点和时间B. 用避光法或者避热法收集小动物C. 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蚯蚓的种群密度D. 不知名的动物标记为“待鉴定”【答案】C【解析】A、取样用的塑料袋上标明地点和时间以更统计和比较 A正确B、由于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所以可用避光法或者避热法收集小动物 B正确C、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所以用样方法估算蚯蚓的种群密度 C错误D、不知名的动物标记为“待鉴定” 但不能不统计 D正确8.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 种群的种内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 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答案】B【解析】解 A.环境容纳量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变化的种群数量 A错误B.种群的种内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环境容纳量的大小主要与环境的变化有关 B正确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 C错误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夏季最大 D错误故选 B9.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lambda 倍如图表示\lambda 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0sim 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B. asim 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 bsim 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D. csim d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答案】C【解析】解 A、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 n_t= n_0\lambda ^t(n_0^ 该种群的起始数量 t 时间 n_t: t年后种群数量 \lambda 增长的倍数.)那么0\sim a年 \lambda 值为1 所以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故A正确B、a\sim b年 \lambda 值小于1 所以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故B正确C 、b\sim c年 \lambda 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 \lambda 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种群不呈“S”型增长故C错误D、c\sim d年 \lambda 值等于2 种群数量增加呈“J”型增长故D正确.故选 C.10.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A. 蛇与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B. 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C. 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D.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鹰【答案】D【解析】解 A.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而不是蛇和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 A错误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而不是草←鼠←蛇←鹰 B错误C.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C错误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鹰 D正确故选 D11.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B. 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 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 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答案】D【解析】解 A.图乙由于老年个体占的比例较大代表衰退型年龄组成图甲c点时增长率大于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A错误B.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此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B错误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所以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C错误D.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即增长率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D正确故选 D1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种群的重要特征B.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包括种间关系、优势种、种群密度等C.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 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重要的指标【答案】D【解析】解 A.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A错误B.种群密度是种群特征不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B错误C.年龄组成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种群密度不可以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错误D.城市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较高故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重要的指标D正确故选 D13.若将某森林中局部区域的全部乔木更换为单一乔木“灰桦” 在没有人为继续干预的情况下该区域各种乔木的相对比例随时间变化结果如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区域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 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竞争中被逐渐取代C.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D. 更换树种改变了该群落最终演替的方向【答案】B【解析】解 A.根据题文“若将某森林中局部区域的全部乔木……” 说明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A错误BD.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 0年时该区域灰桦占100% 但是200年时该区域灰桦只占1% 其他树种的比例增加因此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竞争中被逐渐取代更换树种并不能改变群落最终的演替方向 B正确 D错误C.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某种群会达到环境容纳量因此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C错误故选 B1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B. 稳定状态时乙种群个体数量会超过甲种群C. 甲为被捕食者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 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淘汰【答案】C【解析】解 A.据图分析 C点之后甲种群数量迅速上升可判断甲种群在C点属于增长型A错误B.据图分析可知甲乙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一般情况下捕食者的数量不会超过被捕食者 B 错误C.甲曲线中A点相当于该生态系统中甲生物的最大容纳量K值 D相当于 \dfracK2点故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正确D.甲、乙为捕食关系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数量大量减少随之乙种群数量也会下降但不会导致甲种群被淘汰 D错误故选 C15.种植过农作物的土地闲置数年后逐渐被灌木丛覆盖该过程中不会发生()A. 群落的物种组成逐渐发生改变空间结构越来越复杂B. 光照、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影响着群落中生物的分布C. 生物与环境间共同进化环境对多种种群的容纳量增大D. 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逐渐增大【答案】D【解析】解 A.种植过农作物的土地闲置数年后逐渐被灌木丛覆盖这属于群落演替此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逐渐发生改变空间结构越来越复杂 A正确B.光照、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影响着群落中生物的分布 B正确C.生物与环境间共同进化环境对多种种群的容纳量增大 C正确D.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变大 D错误故选 D1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某种玉米长得有高有低并不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②田鼠在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偏低③“森林→灌丛→草本→荒漠”也是群落的一种演替类型④蝌蚪密度过大时成年蝌蚪分泌有毒物质杀死幼年蝌蚪属于竞争关系⑤被大火焚烧过的森林在恢复过程中所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⑥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A. 2项B. 3项C. 4项D. 5项【答案】B【解析】解①某种玉米长得有高有低只是一种生物并不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①正确②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x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田鼠在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减少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偏高②错误③“森林→灌丛→草本→荒漠”也是群落的一种演替类型有可能在干旱的条件下发生的③正确④蝌蚪密度过大时成年蝌蚪分泌有毒物质杀死幼年蝌蚪属于种内斗争关系④错误⑤被大火焚烧过的森林在恢复过程中所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⑤错误⑥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⑥正确综上所述 B正确故选 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7.(1)入侵物种的进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会降低地区内的部分原有物种由于入侵物种的影响种群数量减少这些原有物种与入侵物种之间的关系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2)海洋垃圾和恶劣天气这些环境因素与入侵物种相互影响体现出了__________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一入侵物种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其种群的基因库发生了改变判断其与原物种是否仍是同一物种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17.(3)根据材料在无法控制海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预防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下图A表示某漂流物种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__ C表示______________【答案】(1)竞争、捕食或寄生【解析】解(1)入侵物种的进入地区内的部分原有物种由于入侵物种的影响种群数量减少说明这些原有物种与入侵物种之间的关系可能有竞争、捕食或寄生而互利共生则提高生物多样性【答案】(2)共同进化, 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解析】(2)海洋垃圾和恶劣天气这些环境因素与入侵物种相互影响体现出共同进化的过程判断其与原物种是否仍是同一物种的依据为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答案】(3)减少无法降解的塑料、玻璃瓶等进入海洋【解析】(3)根据材料在无法控制海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减少无法降解塑料、玻璃瓶等进入海洋等方式预防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危害【答案】(4)该生物同化的能量, 该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解析】(4)据图分析 A表示某漂流物种所摄入的全部能量 B表示该生物同化的能量C表示该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18.(1)大别山的全部马尾松可称为一个________ 在野外调查中很难从外部特征确定马尾松种群的准确年龄通常以马尾松立木的胸径结构(种群中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数)代替其________组成来进一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18.(2)不同种群的分层分布形成群落的________结构植物分层现象主要与________(环境因素)有关18.(3)在野外群落调查中首先识别组成群落的物种并列出它们的名录这是测定物种丰富度的最简单方法调查发现群落A以马尾松林形式存在群落物种丰富度________(填“较高”、“较低”或“不变”) A~I群落发育阶段不同马尾松林物种丰富度呈________的变化趋势且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发育的________期(填“早”、“中”或“晚”)最高18.(4)在群落发育晚期由于不同植物间的________加剧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9.(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其细胞呼吸的方式是________19.(2)检测两组实验 CO_2的产生情况把甲组和乙组实验的排气管分别通入两瓶________溶液中两瓶检测液出现的共同现象是________ 不同之处是________19.(3)检测两组实验酵母菌的数量培养前期各种条件适宜甲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培养中期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甲组________乙组19.(4)给甲组实验通入 ^18O的氧气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物质中含 ^18O的是________【答案】(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解析】解(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答案】(2)澄清石灰水, 变混浊, 甲快乙慢【解析】(2)检测两组实验二氧化碳的产生情况有两种方法如果用石灰水检测把甲组和乙组实验的排气管分别通入两瓶澄清石灰水溶液中由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两瓶检测液都会变混浊但是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因此甲快乙慢如果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两瓶检测液都会变黄同样由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因此甲变色快【答案】(3)J, 大于【解析】(3)检测两组实验酵母菌的数量培养前期各种条件适宜甲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数量呈J型增长由于乙组密封培养酵母菌繁殖慢因此培养中期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甲组大于乙组【答案】(4)\ H_2O、\ CO_2【解析】(4)给甲组实验通入 ^18O的氧气该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含有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水又会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并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中也会含有 ^18O20.(1)鼠害情况的研究与防治①通常采用________法估算田鼠的种群数量②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鼠改变性别比例以降低鼠群的________ 进而控制种群密度20.(2)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__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20.(3)鼠和昆虫属于第二营养级生物若其粪便中的能量为M 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 则其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 20.(4)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标志重捕, 出生率【解析】解(1)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田鼠的种群数量可以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鼠改变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以降低鼠群的出生率进而控制种群密度【答案】(2)次生演替, 自我调节【解析】(2)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答案】(3)R+N【解析】(3)同化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与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之和【答案】(4)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解析】(4)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21.(1)毁灭前泰坦星上的智慧生命种群数量已经达到了________(即\ K值) \ K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毁灭智慧生命之后的泰坦星上那些被弃耕的农田所发生的演替属于________演替21.(3)卡魔拉认为灭霸这么做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智慧生命的种群数量很快就会重回毁灭前的水平请结合所学知识仅从种群水平上解释这么说的理由 ________21.(4)格鲁特认为泰坦星、地球和矮人星上的智慧生命形态特征差异很大且存在地理隔离应该属于不同物种你同意他的看法吗?________ 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环境容纳量,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解析】解(1)据题意“泰坦星上的智慧生命已经达到了饱和资源短缺生存压力极大” 结合所学过的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知识可知毁灭前泰坦星上的智慧生命种群数量已经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 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答案】(2)次生【解析】(2)演替分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由于毁灭智慧生命之后的泰坦星上那些被弃耕的农田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其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答案】(3)毁灭后剩下了 K/2的智慧生命而 K/2正好是种群增长最快的阶段很快就恢复到原有水平【解析】(3)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中当种群数量为\ K/2时其增长速率最大如果种群的剩余数量是\ K/2 则该种群在短时间内会恢复到原有水平因此智慧生命的种群数量很快就会重回毁灭前的水平【答案】(4)不同意, 判断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应该依据是否出现生殖隔离而不是依据是否存在形态特征差异和地理隔离【解析】(4)判断是否属于不同物种应该依据是否出现生殖隔离而不是依据是否存在形态特征差异和地理隔离因此泰坦星、地球和矮人星上的智慧生命形态特征差异很大且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属于不同物种。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第3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第3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C. 禁止砍伐树木D. 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答案】C【解析】解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A正确B.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 B正确C.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合理利用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 C错误D.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 D正确故选 C2.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 两种生物竞争的结果一定是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 在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最终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答案】C【解析】A、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不能构成群落 A错误B、两种生物竞争的结果可以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共同生存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 C正确D、弃耕农田演替到什么阶段取决于环境条件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密度大小是决定生物益或害、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B. 第一次用大网眼渔网捕鱼并作标记第二次用小网眼渔网重捕估算结果与实际种群密度没有明显差异C. 年龄金字塔顶部代表最老的年龄组宽度代表该年龄组的个体数D. 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结构【答案】C【解析】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种群密度大小是决定生物益或害、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 A正确B、第一次用大网眼渔网捕鱼并作标记第二次用小网眼渔网重捕标记数所占的比例不变因此估算结果与实际种群密度没有明显差异 B正确D、年龄金字塔顶部代表最老的年龄组宽度代表该年龄组所占的比例 C错误D、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结构 D正确4.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防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志重捕法对该草原田鼠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环境中增加田鼠的天敌数量不会影响田鼠种群的K值B. 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通常要高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而死亡率则相反C.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容易脱落估算数值会偏小D. 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应为N_t=N_0λ^t λ为1.015【答案】D【解析】5.在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如图是某高山植被分布图示近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雪线上移积雪融化地区逐渐出现地衣、草等植被且高海拔地区植物种类增加下列与该生态变化描述相符合的是()A. 高山上不同海拔植被分布的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 雪线上移过程中流入高山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C. 破坏臭氧层会造成气候变暖从而影响雪线的位置D. 群落演替总是向着生物多样性增加的方向进行【答案】B【解析】 A 、高山上不同海拔植被分布的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A错误B、雪线上移过程中高山生态系统植被量增加流入高山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 B正确C 、气候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的 C错误D、群落演替总是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行生物多样性不一定增加 D错误6.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标志重捕法调查的结果不能精确反映实际值B. 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C.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D.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答案】C【解析】解 A.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都是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所以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A正确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B正确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两条邻边线的个体 C错误D.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是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D正确故选 C7.某池塘中甲、乙、丙和丁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如图1所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1中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B. 森林火灾引起的变化属于图2中Q曲线代表的群落演替C. 图2中d点绿色植物每年的净光合产量大于0D. 图1中甲鱼的有机物可用于呼吸消耗、被乙鱼取食和被分解者利用【答案】B【解析】解 A.由图1 可知甲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丙鱼、丁鱼以池底水草、螺蛳为食即各种鱼分布在水体中垂直区域所以鱼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A正确B.森林火灾发生但原有的土壤条件仍然存在所以其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应该用P曲线表示 B错误C.图2中d点生物的多样性增多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由此可判断d点绿色植物净光合产量大于0 C正确D.甲鱼的有机物除了可用于呼吸消耗、被更高的营养级捕食和分解者利用还可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正确故选 B8.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下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A. 在各层次中林下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低于林窗B. 光照同时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C. 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不同D. 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答案】C【解析】A、由图形分析可知 A正确B、林窗下和林下属于水平结构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这表明光照同时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C、该调查只统计了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类数故不能对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不同进行判断D、由图分析可知、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之减少9.土壤内含有松散的颗粒有利于微生物和小动物的生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土壤中微生物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 土壤中微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供给绿色植物利用C. 利用土壤小动物的避光趋湿怕高温可采用带灯罩的日光灯制作诱虫器来进行收集D. 为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可选用样方法并随机取样【答案】A【解析】A、土壤中微生物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A正确B、土壤中微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利用但其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不能被绿色植物利用 B错误C、利用土壤小动物的避光趋湿怕高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制作诱虫器来进行收集 C 错误D、为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 D错误10.群落的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P代表群落的总生产量以R代表群落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火灾后的森林依次出现杂草、灌木林、乔木林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B. 当P/R接近或等于1 说明群落中的能量或有机物收支平衡群落演替不再进行C. 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与群落的演替无关D. P/R比率可以表示群落演替方向的一个优良指标【答案】D【解析】11.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 环境容纳量也称 K值是指一定空间中种群的最大数量C. 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D. 在沙丘、火山岩、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答案】C【解析】解 A.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A错误B.环境容纳量是在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B错误C.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共同进化 C正确D.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所以火山岩、沙丘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原来有植被存在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错误故选 C12.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防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志重捕法对该草原田鼠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环境中增加田鼠的天敌数量不会影响田鼠种群的K值B. 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通常要高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而死亡率则相反C.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容易脱落估算数值会偏小D. 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应为\ N_t=N_0lambda^t lambda为1.015 【答案】D【解析】解 A.自然环境中增加田鼠的天敌数量田鼠种群的K值会下降 A错误B.年龄结构增长型种群的增长率大于衰退型种群的增长率增长率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故无法判断出二者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 B错误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容易脱落估算数值会偏大 C错误D.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应为 N_t=N_0\lambda^t λ为1.015 D正确故选 D13.2020年肆虐非洲的蝗灾是由沙漠蝗引发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非洲沙漠蝗和东亚飞蝗因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属于不同物种B. 跳蝻是沙漠蝗幼虫可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C. 利用群居信息素来破坏蝗虫的群集行为属于生物防治D.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影响蝗虫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答案】A【解析】解 A.判断非洲沙漠蝗、东亚飞蝗是否属于同一的物种根据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A错误B.跳蝻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B正确C.生物防治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防治技术针对非洲蝗虫主要运用采集蝗虫信息素如促成熟信息素、群居信息素等来破坏蝗虫的群集行为该过程属于生物防治 C正确D.决定蝗虫种群密度增加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D正确故选 A14.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制约B. 若该地区为草原甲为兔子则乙可能是牛C. 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者D. 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答案】D【解析】解 A.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只能分析出甲种群数量先多于乙种群数量然后甲种群数量下降多于乙种群数量所以判断不出两种群的增长模式甲最终数量减为0也不是S 型增长 A错误B.如果该地区为草原甲如果是兔子乙不可能是牛因为这二者的竞争关系是此消彼长的那种竞争关系应不会使某种消失 B错误C.如果是捕食关系第7年比值不会是0 C错误D.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最初时甲占优势随后乙种群占优势并且甲种群逐步被排挤掉所以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 D正确故选 D15.种群自然调节是指自然界控制生物种群规模的过程生物具有很强的繁殖力但没有一个自然种群能够无限增长因为自然界存在多种控制生物种群的客观因素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样方法只能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B. 种群的数量变化只有“J”型增长和“S”型增长两种模型C. 自然种群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存在负反馈调节D. 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答案】C【解析】解 A.样方法除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外也能调查部分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如蚜虫 A错误B.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增长、波动和下降等模型 B错误C.自然种群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种群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捕食关系也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制约种群数量的变化 C正确D.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 D错误故选 C16.下图是某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达到K值后该种群数量处于波动中B. 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食物、空间和天敌等C. 若该种群是鱼塘中的某种鱼则捕捞后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大约在K/2时更有利于其恢复D. 若该种群是森林中的某种鸟则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鸟种群数量时所得数值比实际值偏小【答案】D【解析】解 A.由图示可知该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型曲线达到K值后其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A正确B.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素有食物、空间和天敌等 B正确C.要想获得更大的年捕获量应在种群数量略大于K/2时捕捉捕捉后数量维持在K/2 C 正确D.若该种群是森林中的某种鸟则捕获一次后很难再被捕获会使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少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推算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 D错误故选 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7.(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__.17.(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17.(3)若该同学的操作合理按照他的操作后记录的数据却比实际值偏大原因是________.17.(4)如图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中的曲线①、②、③和④分别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的结果.【答案】第五步中应每天同一时间(定时)取样【解析】解(1)根据题意可知为宾萌实验误差第五步中应每天同一时间(定时)取样.【答案】营养物质的量, 温度【解析】(2)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和营养物质的量因变量为酵母菌种群的数量.【答案】计数时统计的酵母菌既有活的也有已经死亡的【解析】(3)计数时统计的酵母菌既有活的也有已经死亡的所以用显微镜进行直接计数时数据比实际值偏大.【答案】 \A , B, \C , D【解析】(4)据图表分析图中的曲线①、②、③和④分别对应A、B、C、D中的数据.18.(1)若要调查水田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法调查水稻上粘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法18.(2)鸭、鱼、河蚌、螺等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__结构该结构的形成与动物的________条件有关18.(3)稻鱼鸭系统与原有单纯种植水稻的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强原因是________ 若在水稻一粘虫一鸭的食物链中粘虫到鸭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4\% 不能说明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一定为14\% 原因是________ 【答案】标志重捕, 样方【解析】鲫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粘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常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答案】垂直, 栖息空间和食物【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浮游生物、眼子菜、满江红等植物分布在表水层鱼主要在中水层活动水稻、鸭等生活在上水层河蚌、螺在底水层聚集”可知鸭、鱼、河蚌、螺等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垂直结构动物垂直结构的形成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答案】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还有其他生物【解析】稻鱼鸭系统与原有单纯种植水稻的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强原因是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由于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还有其他生物因此在水稻一粘虫一鸭的食物链中粘虫到鸭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4\% 不能说明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一定为14\%19.(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__关系此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19.(2)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叮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19.(3)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19.(4)若对此池塘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乙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答案】竞争, 种内斗争、寄生、捕食【解析】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此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答案】会使以甲种群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至灭绝【解析】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会使以甲种群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至灭绝【答案】缺乏有利变异【解析】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缺乏有利变异【答案】由“J”型增长变为“S”型增长【解析】若对此池塘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由于受空间、营养、敌害等影响乙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由“J”型增长变为“S”型增长20.(1)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法若要预测鼠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通常要调查鼠种群的________ 但决定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 若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lambda 倍则\lambda 为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的定值20.(2)鹰攻击的成功率与鼠种群数量的关系是________ 如果鹰的数量下降一段时间内鼠种群数量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答案】标志重捕, 年龄组成,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大于【解析】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若要预测鼠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通常要调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但决定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若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lambda 倍则\lambda为大于1的定值【答案】(2)二者呈负相关(或“鼠的种群数量较小时鹰攻击的成功率较高鼠的种群数量较大时鹰攻击的成功率较低”), 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趋于稳定【解析】(2)由图数据分析得出鹰攻击的成功率与鼠种群数量的关系是二者呈负相关(或“鼠的种群数量较小时鹰攻击的成功率较高鼠的种群数量较大时鹰攻击的成功率较低”)如果鹰的数量下降一段时间内鼠种群数量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趋于稳定21.(1)“巨人稻”比一般常规水稻的生物量大50\% 以上说明“巨人稻”的________大和从土壤中吸收的________多21.(2)“巨人稻”的抗性好主要体现在________方面21.(3)采用________调查该种养模式的稻田中水稻害虫跳蝻的种群密度水稻、青蛙和跳蝻三者中营养级别最高的是________21.(4)“巨人稻+青蛙+泥鳅+鱼”的生态种养新模式的优点是巨人稻的生长周期与________ 节约人力、资金成本21.(5)从生物学角度分析鱼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光合作用强度(或净光合作用速率), 无机盐【解析】)“巨人稻”比一般常规水稻的生物量大50\% 以上说明“巨人稻”的光合作用强度(或净光合作用速率)大和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多【答案】抗倒伏【解析】巨人稻”的抗性好主要体现在抗倒伏方面【答案】样方法, 青蛙【解析】跳蝻活动范围小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种养模式的稻田中水稻害虫跳蝻的种群密度水稻、青蛙和跳蝻三者中营养级别最高的是青蛙这种肉食动物【答案】青蛙、泥鳅生长周期同步【解析】“巨人稻+青蛙+泥鳅+鱼”的生态种养新模式的优点是巨人稻的生长周期与青蛙、泥鳅生长周期同步节约人力、资金成本【答案】通过取食抑制藻类和杂草生长, 排出的粪便为巨人稻的生长提供无机盐【解析】从生物学角度分析鱼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通过取食抑制藻类和杂草生长和排出的粪便为巨人稻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2020-2021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第三章测评A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第三章测评A Word版含解析

第三章测评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B.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C.年龄结构能够用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降低出生率解析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项错误;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只与出生率有关,还与死亡率等有关,B项错误;年龄结构是种群的特征之一,根据各年龄段个体所占的比例,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项正确;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出生率降低,D项错误。

答案C2.导学号10894071下图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解析如果幼年个体比例大,老年个体比例小,种群密度会变大,反之会变小。

答案A3.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且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解析跳蝻活动范围很小,一般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对于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运用标志重捕法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且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答案C4.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条件不符合要求的是()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B.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答案C5.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率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也达到最大解析b既影响出生率,又影响死亡率,应表示年龄结构,a主要影响出生率,应表示性别比例,c直接反映种群数量,应表示种群密度。

苏教版生物必修三 2.4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同步测试

苏教版生物必修三 2.4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同步测试

苏教版生物必修三2一、单项选择题1.种子萌生的进程中,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少量分解α﹣淀粉酶,此进程会遭到零落酸的抑制.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在种子萌生的进程中这两种激素是拮抗关系B. 赤霉素与生长素作用机理相反,可以相互替代C. 赤霉素可以直接催化胚乳中淀粉的水解D. 在保管种子的进程中应尽量降低零落酸含量2.关于植物激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用赤霉素处置甘蔗使茎秆变粗B. 零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素的作用C. 只要用生长素处置才可获无籽果实D. 可用乙烯使果实增大3.在生物学有关实验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鉴定组织中恢复糖时,可依次向待测样液中参与甲液和乙液B. 探求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影响,插条上芽的数量应相等C. 设计探务实验时,自变量的设置应思索周全,而有关变量应疏忽不计D. 研讨酵母菌的种群数质变化时,可直接从试管中吸取培育液停止计数4.丝瓜是单性花,小明用正常的丝瓜雌花探求生长素的作用,他的做法是:①开花前将1号花套上纸袋,开花后给雌蕊柱头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②2号花开花先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A. 2号花未套纸袋B. 2号花未涂生长素C. 缺乏只停止套袋处置的雌花D. 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5.芦苇是我国重要的造纸原料,但少数芦苇植株较矮、纤维短,影响产品的质量。

假设想使芦苇植株长高,取得较长纤维,可用某一植物生长调理剂处置生长初期的芦苇,这一调理剂应该是〔〕A. 乙烯利B. 赤霉素C. 青鲜素D. 零落酸6.以下有关生长素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 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 细胞的成熟状况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扬C. 植物向光生长不可以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 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作用部位的代谢起调理作用7.如以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停止实验,一段时间后,会惹起弯曲现象的是( )A. ④⑤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④8.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激素调理毫不相关,以下关于植物激素调理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顶芽的幼嫩细胞可应用苏氨酸经一系列反响转变成生长素B. 果实发育进程中仅生长素发扬重要作用,而促进果实成熟的主要是乙烯C.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置生理形状相反的插条,生根数能够相反D. 休眠的种子经零落酸溶液处置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9.以下有关生长素的运输及作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表现出两重性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量的影响可以相反B. 牵牛花幼茎缠绕物体生长的现象表达了生长素的两重性C. 某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某植物茎的生长,也一定抑制该植物芽的生长D.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经过韧皮部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10.如图实验,甲、乙、丙切去顶芽,丁顶芽不切除。

2021-2022高二生物苏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2.4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高二生物苏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2.4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

第四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整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肯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解析: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最敏感的是根,其次是芽,最不敏感的是茎。

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生长素优先生长,侧芽部位积累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所以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由于根对生长素最敏感,所以适宜茎生长的肯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用肯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花蕾,可以防止落花落果。

答案:A2.下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试验组合是()A.①②B.③④C.④⑤D.⑤⑥解析:证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部位,试验变量是感光部位,因此通过设置遮住尖端和尖端下部两组试验进行对比。

答案:D3.如下图,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曲线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精确的一项是() A.在OA段范围内B.在BC段范围内C.在BD段范围内D.在BA段范围内解析:由于重力作用使b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a侧,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范围内,则b侧应大于B点浓度。

由于b侧生长要快于a侧,所以b侧浓度不能超过D点。

所以b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BD段。

答案:C4.某同学在试验室中将培育在全养分培育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4个暗箱中,B和D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如下图所示。

一周后,下列蚕豆幼苗最不行能发生弯曲的是()解析: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单侧光照射、重力都可以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植物茎表现出向光弯曲生长和背地生长的特性。

B项受单侧光和重力双重作用、C项受重力作用、D项受单侧光作用,均可能发生弯曲生长。

在黑暗中生长的蚕豆幼苗,没有受到这两种因素的影响,直立生长。

答案:A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整剂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A.低浓度的2,4D肯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B.用肯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C.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整剂肯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D.若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解析:高浓度的2,4D用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由于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要强。

江苏专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第2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

江苏专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第2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

江苏专版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章第1节第2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必备知识基础练1.利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马铃薯往往会因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

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方法是(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B.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交C.利用芽尖进行组织培养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2.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利用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体部分,包括茎尖、叶片和花药等,在一定的条件及培养基中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这种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培育新品种及防止病毒的危害等。

下列关于该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常用茎尖或花药培养获得脱毒苗B.其应用之一是微型繁殖C.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D.该技术不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3.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②③→④A.若①是花粉,则④是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B.若①是不同种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则④可能出现双亲的遗传特性C.若①是具有杂种优势的农作物细胞,则用③进行繁育必会发生性状分离D.若①是人参细胞,对②进行扩大化培养可以提高细胞产物人参皂苷的产量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倍体育种中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即为能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B.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可实现紫草的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C.对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从分化的植株中可筛选出新品种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脱毒苗具有不含或很少含病毒的特点5.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容易获得突变体的主要原因是( )A.培养的细胞一直处于不断增殖的状态B.培养基营养丰富,易于植物生长C.纺锤丝的形成容易受抑制D.DNA复制容易受抑制6.[2023江苏扬州高三校考阶段练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培育甘蓝—萝卜的体细胞杂交植株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C.用植物茎尖培养脱毒苗D.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体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抗虫棉7.茅苍术具有消炎、燥湿、健脾、明目等功效。

江苏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第1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

江苏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第1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

江苏专版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章第1节第1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体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需的全部基因B.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理论基础C.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只有在离体状态下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D.植物体的根、茎、叶、花等器官内的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2.愈伤组织进行分化并产生出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通常需要适合的( )①光照②温度③营养物质④激素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2023江苏连云港高二校考期中]如图为通过矮牵牛原生质体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10s来消毒B.过程②是脱分化,相应激素比例适中C.过程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D.原生质体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4.某兴趣小组研究了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对烟草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得到如下表所示结果。

组分化状况别甲 2 0.02 分化形成根乙 2 0.2 不分化丙 2 0.5 分化形成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核膜、核仁会出现周期性变化B.乙组培养基中的烟草愈伤组织细胞丧失了细胞全能性C.两种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会导致愈伤组织细胞出现稳定性差异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因高洁的品质备受人们喜爱。

为实现菊花的快速繁殖,研究人员利用其外植体培养出大量幼苗,下列属于该培养过程必需条件的是( )A.外植体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B.外植体需经过彻底灭菌处理C.外植体需用酶分散成单个细胞D.外植体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6.为了培育菊花新品种,科学家利用二倍体野生夏菊和六倍体栽培秋菊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野生夏菊和栽培秋菊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四倍体植株B.d植株含有夏菊和秋菊的遗传物质,形成d植株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C.①过程常选择酶解法去除细胞壁,一般在等渗溶液中进行D.与②过程有关的细胞器只有高尔基体比较活跃7.[2023江苏泰州中学一模]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式练习
1.在正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个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

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周。

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状况为( )
光源
A 小窗
B 窗
C 窗
D

答案:B
2.下图A 、B 、C 、D 、E 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
答案:A
3.把燕麦幼苗放在硬纸盒里培养,盒壁上空穿一个小孔透过阳光,几天后幼苗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尖端套以锡箔小帽,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直立生长;胚芽鞘下部裹以锡箔,露出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不弯向光源,几乎不生长。

这个事实说明( )
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整个胚芽鞘,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必须要有尖端
B.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必须要有尖端
C.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不一定要有尖端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必须要有尖端 答案:B
4.把燕麦幼苗放在左侧照光的条件下培养,幼苗的胚芽鞘将( ) A.直立生长 B.向左侧弯曲生长 C.向右侧弯曲生长 D.停止生长 答案:B
5.茎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在于生长素( ) A.向光侧分布得多 B.背光侧分布得多 C.在茎中分布均匀 D.在茎的顶端产生 答案:B
6.植物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来自发育着的( ) A.侧芽 B.胚芽 C.种子 D.顶芽 答案:C
7.扦插带芽的枝条容易生根成活,因为( ) A.芽能发育成茎叶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 D.芽能供应生根所需的营养 答案:C
8.将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用不透光的锡箔遮住,然后放在右侧光照条件下培养。

胚芽鞘弯曲的方向是( ) A.向左侧 B.向右侧 C.不弯曲 D.先向右后向左 答案:B
9.如下图,有4根月季枝条,将它们扦插后,哪根枝条最易成活,且其生出的根最多( )
A B C D
答案:C
10.下列不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A.植物向光生长
B.根向肥生长
C.茎背地生长
D.蛾类向灯光飞翔
答案:D
11.下列属于感性运动的是()
A.根的向水性
B.根向地生长
C.合欢树叶子并拢
D.植物的顶端优势
答案:C
12.植物地上部分向光生长,根背光生长。

取正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板上,再将琼脂板插入透明盒内培养,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幼苗根的生长方向是()
A.↑
B.→
C.↘
D.↙
答案:C
13.要得到番茄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滴在雌蕊的柱头上。

处理的时期和条件是()
A.花蕾期,不去雄蕊
B.花蕾期,去掉雄蕊
C.开花期,不去雄蕊
D.开花期,去掉雄蕊
答案:C
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答案:B
15.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答案:D
16.恶苗病是由下列哪种植物激素引起的植物疯长现象()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
答案:A
17.除根尖以外,你认为哪一结构还可以合成细胞分裂素()
A.导管
B.筛管
C.叶片
D.茎尖
答案:D
18.下列哪种植物激素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
答案:D
19.自然状态下,秋季时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激素是()
A.吲哚乙酸
B.2,4—D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答案:C
20.吲哚乙酸是()
A.植物生长素
B.垂体生长激素
C.性激素
D.胰岛素
答案:A
21.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图),其中B和D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进入。

请回答:
A B C D
(1)选择______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的生长和光的关系。

(2)选择______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

(3)D装置中的蚕豆幼苗的茎尖生长状况是。

答案:(1)CD(2)AC(3)向光(右)生长
22.在室外空旷处,不借助于任何药剂、装置和触及幼苗的情况下,请设计一个实验,将一株盆栽小灌木培育成如图所示的样子,并说明原理。

(1)实验方案。

(2)设计原理。

答案:(1)将栽植正常植株幼苗的花盆侧放于地上,待其弯曲向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在向相反的方向侧放一段时间,待其再弯向上生长后,摆正花盆
(2)利用茎的背地生长的特性
23.下图表示植物生长素与其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OH段说明__________。

(2)曲线HB段说明__________。

(3)曲线上C点表示__________。

(4)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时,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______区间。

(5)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根据图示推测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1)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增强
(2)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减弱
(3)此浓度的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4)HC
(5)小于2 m
24.下图表示丝瓜雌蕊柱头授粉与否对子房发育的影响曲线,请分析说明:
(1)a表示______________。

(2)b表示______________。

(3)a与b曲线有差别的原因是。

答案:(1)授粉后子房逐渐发育成果实
(2)雌蕊未授粉,子房不能发育而逐渐萎缩
(3)雌蕊柱头授粉后,在胚珠发育成种子的过程中合成大量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反之,未授粉,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不产生生长素,子房萎缩
25.某同学从一本《植物生理学》中查到“幼嫩的叶片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

他的实验步骤为:
(1)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如图所示)
掉叶片
察叶柄脱落情况
(2)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请你用所学知识,评价该同学的实验设计。

答案:该同学设计的实验中没有对照实验;而且没有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比如不能排除其他叶片或芽产生的生长素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等;没有对结果的预测和相应的结论的陈述。

对于这样一个实验,应该设计对照实验,选择两株长势、大小相同的植株,仅保留一小部分叶片,一株叶片的芽和叶片都去掉,另一株保留,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观察叶柄是否脱落,还要作出相应的实验假设和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并要有针对预测结果的相应的实验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