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肌肉工作前初长度的适度拉长提高力学效果的生理学分析
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
精品医学ppt
16
(三)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分布特征 不同类型肌纤维在肌肉中所占的百分比称
为肌纤维类型的百分构成。 1、动物骨骼肌纤维分布特征 不同种类动物骨骼肌纤维的分布特征不同 骨骼肌中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分布是混杂的
精品医学ppt
17
2、一般人骨骼肌纤维分布特征
人类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分布是混杂的,不 同肌肉中快慢肌比例有较大的差异。
精品医学ppt
12
3、根据代谢特征划分
慢氧化型(SO)、快氧化型(FOG)、快 酵解型(FT)。
4、根据基因蛋白划分
根据肌肉收缩蛋白中肌球蛋白重链(MHC) 的基因表达,
可将肌纤维的MHC分为Ⅰa、Ⅰc、Ⅱa、 Ⅱac、Ⅱc、Ⅱab和Ⅱb 7种类型。
精品医学ppt
13
(二)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形态、机能特点和 运动特征
第二节 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
精品医学ppt
1
一、肌肉的收缩
能影响肌肉收缩时作功能力或其力学表现 的因素至少有三个,即前负荷、后负荷和 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即肌肉收缩能力)。
前负荷——在肌肉收缩前就加在肌肉上的 负荷。
前负荷使肌肉具有一定的初长度。 后负荷——是在肌肉开始收缩时才能遇到
的负荷,它不增加肌肉的初长度,但能阻 碍收缩时肌肉的缩短。
克),损伤程度小, B、肌纤维类型的无损伤检测 a、肌肉力量 与快肌百分比呈正相关,研究
发现:一般人最大随意伸膝肌肉力量与快 肌%呈中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55-0.90。
精品医学ppt
9
三、肌肉的外部表现
1.单收缩 整块骨骼肌或单个肌细胞受到一次短促的
刺激时,先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 出现一次机械收缩,后者称为单收缩。 根据收缩时肌肉所处的负荷条件不同,单 收缩可以是等长的,也可以是等张的。 在正常体内,当骨骼肌在运动神经的支配 下进行自然收缩时,几乎是无例外地接受 来自神经的连续刺激。
肌肉的力量和生理机制
肌肉的力量和生理机制一、肌肉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大小,取决于肌肉的质量和发达程度,即取决于肌肉的收缩能力,只有通过肌肉的收缩才能显示出力量。
平时我们所说的肌肉是指骨骼肌,而骨骼肌主要分布在四肢和躯干上,以此来维持人的正常姿势和人体的移动,并保证人体完成各种动作。
人体的骨骼肌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出肌纤维呈一条条横纹,所以也称作横纹肌。
人体中有434块骨骼肌。
人体的肌肉在不同时期重量不同,如婴儿的肌肉占体重的25%左右,成年人的肌肉占体重的34-40%。
由于不同年龄人的肌肉重量的变化而力量也在不断的变化,一般人在15岁时,肌肉重量平均占体重32.60%,握力平均为36.4公斤,背力为92公斤;人到18岁时,肌肉重量占体董的44.2%,握力为44.1公斤,背力为125公斤;人到了老年的时候,由于肌肉重量的减轻,力量也随之下降。
在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胖体型的人,他们满身是肉,但这种肉并不都是骨骼肌(纯肌肉),实际上把覆盖在肌肉上的皮下脂肪也当成了肌肉,这种混在一起,把肌肉和皮下脂肪都说成是肌肉的说法是错误的。
肌肉是运动器官,当它收缩时可以把肌肉的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以移动肢体或使物体产生运动,皮下脂肪是体内热能的一种储存形式,是供肌肉长时间收缩时消耗用的能源物质。
实践中可知,只有皮下脂肪适当,方可增加体型之美,脂肪虽有保温的作用,但它对体内某些内分泌机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妇女皮下脂肪含量过多,有可能引起不育症。
皮下脂肪过多,不仅会影响肌肉的速度和力量,以及体态美,而且也是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的重要原因。
经常参加健美锻炼则可以减少皮下脂肪,使人们的皮下脂肪适度。
每一个人的躯体由大量的肌肉覆盖在骨骼上,而肌肉是由许多的肌纤维组成,每一个肌纤维的长度约1毫米一15厘米的圆柱形结构。
其直径一般为10-100微米,有时用肉眼可以看到。
每条肌纤维都具有一层薄的肌膜,若干细胞核和许多线粒体,在肌纤维中央部位有明暗相间的横纹结构的肌原纤维,它是肌肉收缩的结构单位。
肌肉牵伸技术课件
严重心血管疾病
对于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肌 肉牵伸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
导致心绞痛或血压波动。
注意事项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不同,因此 在进行肌肉牵伸时应根据个体差异进 行调整。
循序渐进
在进行肌肉牵伸时应逐步增加牵伸幅 度和强度,避免过度牵伸导致肌肉拉 伤。
专业指导
在进行肌肉牵伸时应寻求专业医生的 指导,确保安全有效。
个性化牵伸方案的制定
基因检测与牵伸方案
通过基因检测了解个体的肌肉类型、疼 痛敏感度等,制定针对性的牵伸方案。
VS
心理因素考量
将心理因素纳入牵伸方案制定中,如焦虑 、抑郁等,以提高牵伸效果和个体满意度 。
牵伸效果的深入研究
长期效果评估
对肌肉牵伸技术的长期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对肌肉功能、运动表现等方面的影响。
目的
改善肌肉紧张、僵硬和疼痛,提 高关节活动范围,预防运动损伤 ,促进运动表现。
肌肉牵伸的原理
01
02
03
生理学原理
通过拉伸刺激使肌肉产生 适应性变化,增加肌肉长 度和柔韧性。
力学原理
利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通过施加外力来改变肌肉 的长度和张力。
神经生理学原理
通过拉伸刺激神经肌肉系 统,提高肌肉神经的兴奋 性和传导速度。
促进身体放松
在紧张的工作或学习后,进行简单的 牵伸可以帮助身体放松,缓解疲劳。
06
肌肉牵伸技术的未来发 展与研究方向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探索
智能牵伸技术
利用传感器和机器学习技术,实时监 测肌肉长度和牵伸状态,为个体提供 个性化的牵伸方案。
高频超声成像技术
利用高频超声成像技术观察肌肉牵伸 过程中的细微变化,为牵伸效果的评 估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肌肉的生物力学
肌肉的生物力学一、影响肌力的因素1、肌肉的横截面积肌力与横截面积成正比2、肌肉的初长度被牵拉至静息长度的1.2倍时肌力最大3、运动单位的募集同时投入收缩的运动单位越多,肌力就越大4、肌纤维的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羽状的走向的肌纤维越多,肌力就越大二、肌肉的物理特性1、伸展性与弹性伸展性:肌肉在外力的作用下可被拉长的特性弹性:当外力解除后,被拉长的肌肉又恢复原状的特性2、粘滞性肌肉收缩或被拉长时,肌纤维之间、肌肉之间、肌群之间发生摩擦的外在表现。
在肌肉收缩时会产生阻力,粘滞性的大小与温度成反比三、肌肉的分型I型慢缩纤维又称红肌,即缓慢-氧化型肌纤维IIa型和IIb型快缩纤维又称白肌,即快速-糖原分解型肌纤维四、肌肉的收缩类型1、等张收缩是肌力大于阻力的加速运动和小于阻力的减速运动,产生关节运动,又称动力收缩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关节角度变小离心收缩:肌肉收缩时,关节角度变大2、等长收缩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肌肉长度不变,不产生关节运动。
支持作用、加固作用、固定作用五、肌肉的协作关系1、原动肌或主动肌:产生一特定运动的主要肌2、拮抗肌:与主动肌作用方向相反的肌肉。
3、协同肌:与主动肌作用相同或基本相同。
4、固定肌:为了充分发挥原动肌的作用需要有其他肌群固定其定点附着的骨。
5、中和肌:限制或抵消原动肌产出一部分不需要的动作的肌肉六、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1、主动不足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工作时,其肌力充分作用到一个关节后,就不能充分作用于其他关节2、被动不足七、运动对肌肉形态结构的影响1、肌肉体积增大2、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3、肌纤维周围毛细血管增多4、肌肉内化学成分的变化。
简述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简述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骨骼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
肌肉生理横断面: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是指所有肌纤维被横切时所得的横断面面积。
更大的生理横断面意味着更多的肌纤维参与收缩,从而产生更大的力量。
肌纤维类型:人体肌肉包含两种主要类型的肌纤维,即慢缩型(I型)和快缩型(II型)。
快缩型肌纤维具有更快的收缩速度和更大的力量产生潜力。
2. 肌肉结构和力学特性:
肌肉纤维的排列和定向:肌肉纤维的排列方式和方向影响着力量的产生和传递。
肌肉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在收缩前的长度(初长度)越长,其产生的力量越大。
3. 神经系统的作用:
神经激活:大脑通过神经系统控制肌肉的收缩力度和速度。
更高的神经激活水平可以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从而提高力量输出。
运动单位的募集:根据任务的需求,神经系统会招募不同数量和类型的运动单位(由一个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组成)。
高力量输出需要高效地募集大量的运动单位。
4. 生化代谢过程:
能量供应:力量表现依赖于肌肉细胞内的能量供应。
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途径是提供短
时间高强度收缩能量的主要方式。
蛋白质合成与分解:力量训练会引起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增加和分解减少,从而导致肌肉肥大和力量提升。
5. 其他因素:
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背景对力量素质有显著影响,包括肌肉的大小、形状和肌纤维类型的比例。
年龄和性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质量和力量可能会逐渐下降。
男性通常比女性具有更大的肌肉质量和力量,但这部分差异也受到激素和生理差异的影响。
运动生理学练习题
运动生理学练习题名词解释1. 乳酸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运功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值接近,随运动强度的增加,乳酸浓度逐渐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称为乳酸阈。
2.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为肺活量3. 吸收:食物经消化后成长的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等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4. 肌肉力量: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称为肌肉力量5. 身体素质:肌肉在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如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和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
6. 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如果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功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7. 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当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保持在特定水平上进行和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时,即称为运动性疲劳。
8. 赛前状态:人体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
9. 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两侧电位的极性即发生暂时迅速的倒转,为动作电位。
10. 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小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股杠杆做相向的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
11. 拉长收缩:当肌肉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这种收缩形式称为拉长收缩。
12. 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这种收缩形式称为等长收缩。
13. 氧亏:人在进行运动时,摄氧量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要的氧和摄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氧亏。
14. 速度素质:15. 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16. 兴奋性:机体活其组成部分的细胞、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成为兴奋性。
体育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
You don't have that many viewers, don't be so tired.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体育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体育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1、试论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范式2、20x年体育类核心期刊引文失范现状分析与建议3、基于《体育经济学杂志》载文分析初探西方体育经济学研究进展4、常熟市区高中生体育消费的现状研究5、郑州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6、中美体育经济学教材对比研究7、基于供需理论下南昌地区普通高校学生田径运动健身状况的实证研究8、CBA联赛竞技水平均衡性研究9、CBA联赛非均衡发展的成因及其影响10、运城市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11、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12、我国职业体育市场准入制度研究13、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和设置14、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研究16、中国竞技体育市场化的制度变迁17、跨学科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研究18、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19、体育服务生产-消费过程中身体操作信息的研究20、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21、长春市中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水平、结构的调查与分析22、对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23、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览24、北京体育大学增设体育商学院的可行性研究25、包头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研究26、职业团队体育运动电视转播权集中销售的竞争法分析27、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与期望的调查研究28、甘肃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研究29、贵州省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30、广西高校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31、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32、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成本与效益研究33、我校社会体育专业改革及其发展对策的调查研究34、CBA联赛的场馆经营和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35、对我国体育院系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36、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下体育管理(方向)教育发展的研究37、关于构建体育环境学新学科的初步研究38、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中的营销策略研究39、长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40、对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CBA)外员使用政策效率性的研究体育教学论文题目1、室外体育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2、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3、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养护教育4、注意体育教学的实效性5、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6、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探索7、建好学生体育档案8、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理论研究9、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中热点问题的探讨10、体育教育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11、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12、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探讨13、体育教学与训练1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15、村小中青年教师兼教体育学科现状的调查与思考16、浅谈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体育课17、体育课集合队形的变化的教学随笔18、学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
肌肉牵伸技术资料
VS
PNF牵伸涉及主动收缩肌肉,然后进 行被动拉伸。这种技术利用了神经肌 肉系统的反应来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活 动范围。PNF牵伸通常用于治疗慢性 肌肉疼痛和关节僵硬,因为它可以刺 激肌肉和软组织的再生。在进行PNF 牵伸时,需要专业的指导和监督,以 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04
肌肉牵伸的实践应用
运动训练中的肌肉牵伸
肌肉牵伸技术的智能化与个性化研究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发智能化、个性化的肌肉牵伸系统,提高康复效果 和用户体验。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局限性,探索新的肌肉牵伸方法和手段
,提高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未来展望
1 2
肌肉牵伸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加强肌肉牵伸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在运动 康复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影响力。
肌肉牵伸技术的跨学科研究
结合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深入 挖掘肌肉牵伸技术的潜力,推动其发展。
02
肌肉牵伸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01
02
03
肌肉或肌腱拉伤
通过牵伸放松紧张的肌肉 或肌腱,缓解疼痛和肿胀 。
关节僵硬
关节周围的肌肉紧张导致 关节活动受限,牵伸可以 帮助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
慢性肌肉紧张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 度使用某些肌肉群,导致 肌肉紧张和疼痛,牵伸可 以缓解不适。
禁忌症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不同 ,应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牵伸的
幅度和强度。
避免过度牵伸
过度牵伸可能导致肌肉和关节 的损伤,应遵循适度的原则。
配合其他治疗
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 提高治疗效果。
03
肌肉牵伸的技巧与方法
浅析静力拉伸对肌肉围度增长的实验研究
减少 运动损伤 ,降低肌 肉酸痛感 ,降低身 体
僵硬程 度等方 面都具有 良好的效 果。拉伸其 实也 可 以算是 力量练 习中最基本 的一种 ,让 身体感 觉柔软 而有力 。拉 伸的酸痛 主要是 因 为运动 后产生 大量的乳酸 ,有效 地拉伸不 仅 能缓解 疼痛 ,而且拉伸能 使肌 肉在运 动过程 中产生的粘性 降低 。 2 3 静力极度 拉伸对健美运 动体型的作 .
氧酵解 能力更 强。训练 水平越 高,能量储 备
越 多 ,运 动 的 耐 受 能 力 越 强 ,肌 肉 中新 生 的
伸,运动后即结束 ( 只做对照与分析 )。 2 、研 究结果与分析 2 1 实验组和 对照组 实验 前后上臂 围和 . 大腿 围结果分析 实验 组 和 对 照 组 实 验前 上 臂 围 原 始均 值 为3 . 8m和 3 . 0 【,而 实验 后 ,实验 8 1c 9 4 f cl 组 上 臂 围 围度 均有 所 增 加 , 对照 组 实验 前
臀 围,大腿 围进 行测量 ),以及 四周和 八周 ( 上臂 围,大腿 围 )的测量 ,并对训练 后的 围度及4 、8 周 N数据进 行测量 、统计 ,并进 行 自身 和组间进 行对 比研 究 。实验组和 对照 组均采 用8 % 大负荷 进 行健美 训练 。但 实 0最
验 组 运 动 训 练 结 束 后 ,还 进 行 静 力 拉 伸 。 主 要 是 抗 阻 性 拉 伸 。 对 照 组 训 练 后 , 不 采 用 拉
生 理 横 断 面 大 ,肌 肉 就 发达 。从 理 论 上 讲 , 肌 肉 的 粗 细 , 决 定 了肌 肉力 量 的 大 小 。
在健美 训练 中,除围度外 ,也要注 意整 体体型 的匀 称 。肌 肉的分 离度 是体 型的关键
肌肉拉伸的生理学基础及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要求
肌肉拉伸的生理学基础及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要求当谈到运动训练时,肌肉拉伸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肌肉拉伸是一种重要的生理学过程,可以显着提高运动员的灵活性,减少肌肉酸痛和增加关节的运动范围。
本文将探讨肌肉拉伸的生理学基础及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要求。
生理学基础肌肉拉伸,其实是指肌肉和其他结构的伸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学过程。
肌肉拉伸通常从一个完全放松的状态开始,在此状态下,肌肉的伸展会导致肌肉纤维逐渐延长。
当肌肉纤维到达其极限时,身体会使用肌肉的收缩反射来避免任何进一步的伸展。
这种肌肉收缩反射通常被称为“伸展反射”。
肌肉拉伸过程中,肌肉的伸展会导致肌肉纤维的长度增加,这可以通过一系列生理学变化来实现。
这些变化包括肌肉血液流动的增加、肌肉纤维中的肌红蛋白和线粒体数量的增加,以及筋膜和其他结构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增加肌肉的适应性,并提高肌肉抵抗负荷和受伤的能力。
应用要求肌肉拉伸在体育运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减少肌肉酸痛和损伤,同时改善抗外力的能力。
但是,肌肉拉伸必须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方式、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类型下进行。
时间最佳的时间进行肌肉拉伸是在体育运动的前面和后面。
在运动前进行热身,可以帮助预防肌肉拉伸激活肌肉收缩反射。
而在运动之后进行肌肉拉伸,则可以减轻肌肉酸痛和提高肌肉适应性。
方式在执行拉伸动作时,要确保正确的方式,并避免做任何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效果负面影响的动作。
要确保肌肉拉伸的时间要足够长,通常在15秒到30秒之间,但不能过度拉伸,否则会导致肌肉损伤或损伤可能的神经结构。
类型肌肉拉伸的类型包括静态、动态和球式拉伸。
静态拉伸是一种常见的拉伸方法,它包括快慢伸展肌肉至其最大长度,然后保持该位置,通常为15到30秒。
动态拉伸是通过模拟运动的动作来进行肌肉拉伸,这种方式能够提高身体的运动范围和肌肉的适应性.球式拉伸通常是将身体置于特定的位置,以便身体的重量可以帮助肌肉进行拉伸。
结论肌肉拉伸是在体育运动中极其重要的过程,因为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灵活性、减少肌肉酸痛和增加关节的运动范围。
肌肉拉伸的原理
肌肉拉伸的原理
肌肉拉伸的原理是通过对肌肉进行适度的伸展和拉长,从而提高肌肉组织的弹性和柔韧性。
拉伸时,肌肉纤维之间的连接被拉长,增加了肌肉组织的长度和弹性。
同时,拉伸还可以增加肌肉纤维的血液循环,促进营养物质的供应和废物的排泄,对肌肉的修复和恢复有益。
此外,肌肉拉伸还可以减少肌肉的紧张和疼痛感,并提高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肌肉拉伸的原理与生理学有关。
人体的肌肉是由肌肉纤维组成的,肌肉纤维则由重叠的蛋白质分子组成,形成肌肉的收缩和伸展功能。
当肌肉处于伸展状态时,肌肉纤维的长轴被拉伸,肌肉纤维之间的连接也相应被拉长。
这种拉伸刺激可以进一步使肌肉纤维中的蛋白质分子间距离增大,使肌肉组织的长度和弹性得到增加。
此外,拉伸还可以刺激肌肉纤维周围的神经传导,使肌肉纤维更好地与神经系统相协调,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反应速度。
拉伸还可以增加肌肉的供血量,加速新陈代谢,促进废物的排出和养分的吸收,有助于肌肉的修复和恢复。
总之,肌肉拉伸通过伸展和拉长肌肉纤维,增加肌肉的长度和弹性,改善肌肉纤维间的连接,并刺激神经传导和血液循环,从而提高肌肉组织的柔韧性、控制能力和修复能力。
生理学对肌肉力量的影响
生理学对肌肉力量的影响在人体肌肉力量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和了解生理学对肌肉力量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肌肉力量的形成机制,从而设计更有效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肌肉力量。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生理学对肌肉力量的影响。
一、肌肉结构和组成肌肉力量的表现与肌肉结构和组成密切相关。
肌肉主要由肌肉纤维组成,每根肌肉纤维又包含众多肌纤维束。
肌纤维束中有许多肌原纤维,而肌原纤维中则包含许多肌单位。
肌单位是构成肌肉的最基本单位,它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和与之相关联的所有肌纤维构成。
肌肉力量的形成,与肌单位的数量、大小和类型等有关。
研究表明,肌肉力量的形成主要与肌纤维类型的比例有关。
人体的肌纤维主要分为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两种类型。
慢肌纤维对于长时间低强度的活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快肌纤维则对于高强度、短时间的活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因此,肌肉力量的提高需要通过训练来增加快肌纤维的比例。
二、神经控制生理学还研究了神经在肌肉力量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冲动激活肌单位,从而导致肌肉收缩和力量的产生。
神经系统的训练可以提高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进而促进肌肉力量的发展。
对于增强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一种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特定的神经肌肉适应性训练。
该训练方法主要通过进行特定强度和速度的肌肉收缩,来刺激神经对肌肉的适应性改变。
适宜的训练强度和频率可以提高神经与肌肉的协调性和敏感性,从而提高肌肉力量。
三、代谢途径肌肉力量的产生需要能量供应,能量主要通过代谢途径提供。
人体主要有两种代谢途径,即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
无氧代谢主要通过磷酸化能量系统提供能量,而有氧代谢则通过氧气的参与以较为稳定的方式提供能量。
通过适当的有氧和无氧训练,可以促进两种代谢途径的发展。
特定的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无氧代谢能力,使其在高强度、短时间的活动中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而有氧训练则能够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使肌肉在长时间、低强度的活动中持久地提供能量。
名词解释肌肉的初长度
名词解释肌肉的初长度肌肉的初长度是指肌肉在没有进行过任何运动或受到拉伸的情况下的长度。
它是肌肉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人体的运动和姿态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在肌肉的解剖结构中,肌纤维是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
肌纤维是由肌原纤维组成的,而每个肌原纤维又是由许多肌小球组成。
当肌肉没有受到外界的作用时,肌小球位于其最佳伸展状态,此时肌肉呈现出其初长度。
肌肉的初长度对肌肉的力学性质有着深远影响。
肌肉在运动时,其长度会发生变化,包括肌肉的缩短和伸长。
而肌肉的初始长度决定了其能够产生最大力量的范围。
当肌肉处于其初始长度时,细胞内的肌原纤维排列是最理想的。
在这种状态下,肌原纤维的重叠程度和相互作用最佳,这使得肌肉能够产生最大的收缩力。
因此,当我们需要用力进行某项活动时,肌肉处于初始长度时会有更高的力量输出。
然而,当肌肉在运动或受到拉伸时,其长度会发生改变。
如果肌肉被拉伸到过度的程度,肌原纤维之间的理想排列就会被破坏,导致肌肉的力量输出减少。
同样地,如果肌肉在收缩时被缩短到过度的程度,肌原纤维之间的重叠也会减少,使肌肉的力量减弱。
因此,了解肌肉的初始长度以及如何维持它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姿势和正确的拉伸方法可以帮助维持肌肉的初长度,提高肌肉的力量输出和运动的效果。
同时,对肌肉进行正确的力量训练和运动锻炼也可以增加肌肉的初长度,提高肌肉的适应性和耐力。
在运动和健身领域,了解肌肉的初长度也对预防运动损伤和改善身体功能非常重要。
通过正确的肌肉训练和拉伸,我们可以调整和改善肌肉的初长度,使其更加适应我们的日常需求。
这可以提高我们的体力和灵活性,减少肌肉的僵硬和痛苦。
总结起来,肌肉的初长度是指肌肉在没有运动或受到拉伸的状态下的长度。
它对于肌肉力量输出和身体运动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正确的姿势、拉伸和训练来维持和改善。
对于运动爱好者和健身人士来说,了解肌肉的初长度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肌肉力学原理的基础。
【基础医学】第二章 肌肉的工作
③支配慢肌纤维脊髓 前角小运动神经元
④一个运动神经元所 支配的肌纤维数量 少。
《人体生理学》
(二)代谢特征
1.快肌纤维无氧氧化能 力较高
n 表现为快肌纤维中参 与无氧氧化过程的酶 活性较慢肌纤维高。
n 糖酵解的底物肌糖原 含量也较慢肌高。
2.慢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 较高
《人体生理学》
长度-张力关系可用肌肉收缩的 肌丝滑行理论加以解释
n 肌肉初长度处于适宜水平时,粗、细肌丝处于 最理想的重叠状态,因而起作用的横桥数目最 多,表现收缩张力最大。
n 如果肌肉拉得太长,粗、细肌丝趋向分离,起 作用的横桥数目减少,肌肉张力下降。
n 如果肌肉过于缩短,细肌丝中心端在肌节中央 交错,起作用的横桥数目亦减少,肌张力将急 剧下降。
谢特征。 6.试述训练对两类肌纤维的影响。 7.依据肌纤维百分组成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说
明肌纤维类型理论对指导运动实践的意义。
《人体生理学》
跑步 学生 足球 排球 跳远 跳高 跳跃
《人体生理学》
(三) 等长收缩
n 定义:当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等于外力时 ,肌肉虽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
n 作用:运动中等长收缩起着支持、固定 、保持某一姿势的作用。
n 特点:肌肉的张力可发展到最大,但由 于未发生位移,肌肉没有做外功,消耗 能量。
《人体生理学》
利用绳索张力计检测等长收缩
《人体生理学》
(二) 肌肉收缩的长度-张力关系 n 定义:
指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对肌肉 收缩时产生张力的影响。
《人体生理学》
关系:
●逐渐增大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肌肉 收缩产生的张力也逐渐增加。 ●当初长度增加到某一值时,张力可 达到最大。 ●继续增大肌肉收缩的初长度,张力 反而减小,收缩效果亦减弱。 ●通常把引起肌肉收缩张力最大的初 长度称为适宜初长度。
肌肉初长度名词解释
肌肉初长度名词解释
嘿,朋友!你知道啥是肌肉初长度不?这可不是个随随便便就能忽略的概念哟!
比如说,你想象一下一根橡皮筋。
如果把它拉得太短,你觉得它能弹出多大的力量?肯定不大,对吧!这就好比肌肉初长度不够,它能发挥的力量就有限。
再想想那种能把人弹得老高的大型蹦床。
要是那蹦床的绳索一开始就松松垮垮,你跳上去能弹多高?估计也高不到哪儿去!这就像肌肉初长度不合适,没法让你的运动达到最佳效果。
肌肉初长度啊,简单来说,就是肌肉在收缩前的初始长度。
就像起跑前运动员做好的准备姿势,这个姿势好不好,直接影响起跑速度和后续的表现。
咱举个例子,比如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之前,他们的肌肉状态就有一个特定的初长度。
如果这个初长度没调整好,那能成功举起杠铃吗?恐怕很难!
又比如说,你跳远之前,腿部肌肉的初长度就决定了你能跳多远。
要是初长度不对,是不是就没法跳出理想的距离啦?
所以说,肌肉初长度对于肌肉力量的发挥、运动表现的好坏,那可是至关重要的!朋友,这回你懂了不?
我的观点就是:了解肌肉初长度对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运动、提高运动效果,真的太重要啦!。
肌肉拉伸的原理
肌肉拉伸的原理
肌肉拉伸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体,还能够增加肌
肉的柔韧性,预防运动损伤。
那么,肌肉拉伸的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肌肉的组成。
肌肉是由肌纤维组成的,肌纤维中又包含许
多肌原纤维。
在肌肉收缩时,肌原纤维会相互滑动,从而使肌肉产生收缩的效果。
而在肌肉拉伸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拉伸肌原纤维,使其变得更加柔软和伸展。
肌肉拉伸的原理可以通过肌肉的生理学来解释。
当我们进行肌肉拉伸时,肌肉
会受到外部力的作用,从而产生拉伸的效果。
在肌肉拉伸的过程中,肌肉会产生一种称为“肌肉伸长反射”的生理现象。
这种反射会使肌肉产生一种自动的收缩反应,从而使肌肉得到更好的伸展。
另外,肌肉拉伸还可以通过影响肌肉的神经系统来实现。
在进行肌肉拉伸时,
我们会刺激到肌肉的感觉神经元,从而使其传递信号到大脑,告诉大脑肌肉正在被拉伸。
大脑会通过神经系统对肌肉进行调节,使其产生放松和伸展的效果。
此外,肌肉拉伸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在进行肌肉拉伸时,肌肉会受到拉伸和
放松的交替作用,从而促进血液在肌肉组织中的流动。
这不仅可以帮助肌肉得到更多的营养和氧气,还可以帮助排除肌肉中的代谢产物,减轻肌肉疲劳。
综上所述,肌肉拉伸的原理是通过影响肌肉的生理学和神经系统来实现肌肉的
放松和伸展。
通过肌肉拉伸,我们可以增加肌肉的柔韧性,预防运动损伤,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
因此,肌肉拉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运动方式,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使肌肉保持良好的状态。
肌肉力学特性
问题:为什么大于或小 于静息长度肌肉张力均 要小?
肌节长度与等长张力关系 (Gordon 1966)
.
不同项目运动员间肌肉长度特性
➢ 活体肌肉的不同特 性
➢ 专项动作的肌肉收 缩条件
.
(2)并联弹性元被动张力--长度曲线
根据肌肉结构力学模型,肌肉力的构成是收缩元(CC)、 串联弹性元(SEC)和并联弹性元(PEC)叠加的结果。
收缩形式 张力与位移的方向
功
向心收缩 同向等长收缩 无位移
无
.
肌肉功率与载荷
肌肉收缩的功率等于肌肉收缩力与其该瞬时的收缩速度的乘积。
载荷大时做功大,载荷小时做功小 当载荷为零或很小时,或载荷很大时,肌肉功率很小,当载荷 与收缩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速度与载荷都为最大值的1/3), 功率最大p194,
1肌张力与肌肉收缩速度的关系
.
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缩短
离心收缩(退让式收缩):肌肉张力小 于外部助力时的收缩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
肌张力与肌肉向心收缩速度的关系
(aT)V (b)b(T0a)
或 VbT0T及 Tb0TaVaV0V
Ta
Vb Vb
肌张力与肌肉离心收缩速度的关系 实验表明:一般来讲,离心收缩力>等长收缩力>向心收 缩力 P201
短跑下肢主要肌肉肌电
1.胫骨前肌 2.比目鱼肌 3 .腓肠肌 4.股内侧肌 5.股直肌 6.骨外侧肌 7.股二头肌 8.臀大肌
.
.
思考题
1、简述Hill肌肉三元素力学模型的组成。 2、简述负荷对肌肉收缩力学特性有那些影响? 3、什么是肌肉的“松弛”现象?试结合体育运动中的动作对其举例进行说明。 4、技术训练中延长肌肉的初长度有何意义。
推荐体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很实用的)
一、学校体育类:1、试论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谈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3、试论体育道德形成的要求和规则4、论体育与智力开发5、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研究6、体育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的地位和作用7、试论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8、试论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渗透9、体育技术学习与体能发展问题的研究10、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11、女生体育教学的特点与指导实践的研究12、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13、X X地区(学校)学生体质的调查与分析14、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研究15、初论体育课外活动的性质与特点16、论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7、(某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的研究18、关于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19、新的教学方法(或电化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20、论教学艺术与体育教学艺术21、论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及意志培养22、中(小)学生体育知识水平和体育意识的调查研究23、关于中(小)学建立单项(或健身、健美、体育娱乐)俱乐部的可行性及具体对策的研究24、论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25、论学校体育的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
26、浅析变异系数在教学、训练中的应用27、平均数、标准差在运用会报名中的应用28、运用体育统计知识改进体育课教学29、运用“回归分析预测成绩”之我见30、利用假设检验知识改进训练方法二、基础理论类:1、心率指标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及原理2、浅谈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训练3、促进运动机能形成的方法和手段4、谈肌肉力量训练5、用能量代谢原理谈运动训练的设计6、从无氧域指标的分析中谈有氧工作训练的最佳化问题7、对肌肉工作前初长度的适度拉长提高力学效果的生理学分析8、试论运动生理学在体育教学和训练科学化中的作用9、用运动生理学原理与自己从事的体育实践相结合的体会、总结文献综述或具体的实验等10、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对身高的影响11、按摩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作用12、赛前补糖对耐力运动的影响13、合理补充维生素C对运动能力的影响14、髌骨劳损的发生规律和预防的研究15、运动处方在运动实践中的研究16、骨骼的结构与运动的关系17、动作技术的解剖学分析在体育教学安排中的作用18、设计肌肉练习手段提高立定跳远(或铅球)成绩的研究19、短跑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研究20、应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某项技术重要环节以及相应的辅助练习手段21、不同运动项目下肢运动频率的测试方法研究22、中小学生短跑的步长步频指数研究23、跳跃的力学分析对跳跃技术教学的影响。
肌肉增长的原理
肌肉增长的原理肌肉增长的原理为什么练健美能长肌肉?很多健美运动的爱好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知其所以然对提高健美训练的科学性十分重要。
为此和大家谈谈肌肉增长的生物学基矗一肌肉增长与年龄的关系人体肌肉的增长是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可分为快速增长、相对稳定和明显下降三个阶段。
男子从出生起,随着机体不断生长发育,肌肉逐年增长,二十五岁时达到最高值,以后又逐年缓慢下降。
女子二十二岁左右达到最高值。
少年时期肌肉的含水量比成人高,而肌肉蛋白能源物质等的储备比成人低,肌纤维较细,肌力弱、耐力差,易于疲劳。
年龄越小与成人的差异越大。
所以,年龄较小的少年不宜进行长时间、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肌肉训练。
近青年期后,肌肉增长相对稳定,这时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效果最好。
在肌肉明显下降期进行训练效果相对要差一些,但只要身体正常健康,坚持适当的肌肉训练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进行健美训练,关键是要根据肌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自身情况,掌握好肌肉负荷的强度和运动量,避免训练不足和过度训练,这样才能促使肌肉不断增长。
一肌肉增长的解剖学基础肌肉的粗细,决定了肌肉力量的大校衡量肌肉发达程度的指标,是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就是说,肌肉中的肌纤维数量多且粗壮,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大,肌肉就发达。
肌肉生理横断面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很大。
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健美训练能使肌纤维增粗、增多,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增大,原因就在于训练能刺激肌肉,使蛋白质的合成代谢更加旺盛,从而为肌肉生长提供了物质保证。
二肌肉增长的生理学基础肌肉不断增长要靠长期艰苦训练的积累。
训练时,体内各组织细胞消耗了大量能量物质,这些能量物质只有在训练后通过休息和营养物质的补充,使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才能逐步得到恢复。
恢复在一定时间内会超过原来的水平,出现所谓“超量恢复”。
实践和研究证明,在超量恢复阶段进行下一次训练,效果最好。
能量消耗的多少和恢复的快慢同肌肉活动的剧烈程度密切相关。
体育生理学简答题
体育生理学简答题简答题一1、你对反馈的概念及和体育运动的关系有哪些认识?1、答: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对效应器实行控制的同时,效应器活动的改变在引起体内特定的生理效应的同时,又通过一定的途径影响控制中枢的活动。
这种受控部分不断有信息返回输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成为反馈。
这种信息成为反馈信息。
如果反馈信息产生的结果是提高控制部分的活动,成为正反馈;如果反馈的信息产生的效应是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则称负反馈。
举例(略)。
实际上,正常机体在环境因素不断干扰下,能保持良好的稳态。
进一步的研究已表明,干扰信号还可直接通过体内的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对输出变量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发出纠正信号,做到防患于未然。
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这种直接作用称为前馈。
如运动员进入训练和比赛场地,通过各种视觉、听觉刺激,以条件反射方式发动神经系统对心血管、呼吸和骨骼肌等器官活动进行调整,以适应即将发生的代谢增强的需要,就是前馈性控制的表现。
2、何谓反馈?举例说明体内的负反馈和正反馈调节?2、答: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对效应器实行控制的同时,效应器活动的改变在引起体内特定的生理效应的同时,又通过一定的途径影响控制中枢的活动。
这种受控部分不断有信息返回输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成为反馈。
这种信息成为反馈信息。
如果反馈信息产生的结果是提高控制部分的活动,成为正反馈;如果反馈的信息产生的效应是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则称负反馈。
举例(略)。
3、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有哪三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何区别?自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体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生理功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作用广泛。
在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是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
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肌肉工作前初长度的适度拉长提高力学效
果的生理学分析
(注:本文旨在介绍肌肉工作前拉长对力学效果的影响,不涉及具体的拉伸方法和注意事项。
)
引言
肌肉拉伸是许多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够预防运动损伤,也能够提高力量、灵活性等方面的表现。
然而,对于肌肉工作前是否需要进行拉长,以及如何进行拉长,一直存在争议。
本文旨在从生理学方面分析肌肉工作前拉长对力学效果的影响,以指导运动员进行更为科学和有效的训练。
肌肉长度与力学效果
肌肉长度是影响力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当肌肉缩短时,肌肉纤维发生重叠,交叉桥头也处于重叠状态,肌肉对外输出的力量较小。
当肌肉处于中等长度时,肌纤维与交叉桥头的重叠度较小,肌肉对外输出的力量较强。
而当肌肉拉长到一定程度时,肌纤维之间的距离增大,交叉桥头又处于无交叉状态,肌肉对外输出的力量再次减小。
因此,肌肉在中等长度范围内的工作能够输出最大力量。
肌肉拉长对力学效果的影响
肌肉工作前是否需要进行拉长,以及如何进行拉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方面,拉长能够使肌肉处于中等长度范围,提高肌肉对外输出力量的能力;另一方面,过度拉长也会影响肌肉对外输出力量,甚至导致运动损伤。
适度拉长可以提高力学效果。
适度拉长一般指在肌肉工作前进行轻度拉伸,使肌肉处于中等长度范围。
这种拉长可以提高肌肉的力学效果,并降低运动时的能量消耗,从而提高运动表现。
例如,研究表明,对中国男子大学生进行15秒的下肢拉伸后,其垂直跳跃高度均比未进行拉伸的对照组高1~3cm(1)。
过度拉长可能不利于力学效果。
过度拉长一般指在肌肉工作前进
行长时间的强度拉伸,使肌肉处于较长的状态。
这种拉长可能会使肌
肉失去一部分力量,甚至导致运动损伤。
例如,研究表明,在15秒至
3分钟的长时间强度拉伸后,肌肉对外输出的力量会减少15~30%(2)。
这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强度拉伸使肌纤维中的肌小球释放了过多的钙
离子,在运动时无法正常发挥力量。
适度拉长的生理机制
适度拉长能够提高力学效果的生理机制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神经系统的适应性
适度拉长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反应。
研究表明,适度拉长
能够降低神经系统的过度反应,提高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3)。
这意
味着在拉伸后,肌肉与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更为协调,肌肉得到
更好的控制,从而提高力学效果。
2.肌肉的机械性特性
适度拉长可能改变肌肉纤维的机械性特性,提高肌肉对外输出的
力量。
研究表明,拉伸能够增加肌肉的弹性模量和黏弹性模量(4)。
这意味着在拉伸后,肌肉变得更加坚韧,更加耐用,从而提高力学效果。
3.肌肉的代谢特性
适度拉长可能影响肌肉的代谢特性,提高肌肉对外输出的力量。
研究表明,适度拉长能够提高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纤维的血氧含量,加快乳酸代谢,从而延迟肌肉疲劳(5)。
这意味着在适度拉长后,肌肉可以持续输出力量,从而提高力学效果。
结论
适度拉伸能够提高肌肉对外输出的力量,从而提高力学效果。
适
度拉伸的生理机制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的适应性、肌肉的机械性特性和
代谢特性等。
然而,过度拉伸可能会降低肌肉对外输出的力量,甚至
导致运动损伤。
因此,在进行肌肉拉伸时,需要注意拉伸的方式、强
度和时间,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Guo Z L, Yu W Q, Liu X D. Effects of warm-up versus warm-up plus stretching on jumping ability in collegiate male athletes[J]. Int J Sports Phys Ther, 2014, 9(1): 63-71.
2. Kay A D, Blazevich A J. Effect of acute static
stretch on maximal muscle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J]. Med Sci Sports Exerc, 2012, 44(1): 154-64.
3. Bishop D, Edge J, Davis C, et al. Neural
contributions to the ability to perform maximal eccentric
work[J]. Int J Sports Med, 2009, 30(1): 29-35.
4. Miura K, Yamamoto M, Tamaki H T. Effect of stretching on the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human tendon structures in vivo[J]. J Appl Physiol, 1996, 80(3): 839-42.
5. Shrier I. Stretching before exercise: an evidence based approach[J]. Br J Sports Med, 2000, 34(5): 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