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8测电阻的方法及原理
8测电阻的方法及原理
测量电阻的方法及原理:
1. 电压分压法:
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电流通过电阻的大小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大小。
方法: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连接成电路,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根据已知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2. 恒流法:
原理:在一个恒定电流下,电压与电阻的大小成正比。
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大小。
方法:将待测电阻与恒流源和电压表连接成电路,将恒定电流通过待测电阻,然后通过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根据恒定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3. 桥式测量法:
原理:利用电桥平衡原理,在测量电阻时,通过调节桥路中的已知电阻或变阻器,使电桥平衡,即电桥两侧电位相等,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大小。
方法: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一个可调电阻和一个电桥连接成电路。
通过调节可调电阻,使电桥平衡,记录下已知电阻和可调电阻的数值。
根据电桥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4. 万用表测量法:
原理:万用表是一种集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表于一体的测量工具。
通过在不同的档位下测量待测电阻的电压或电流,以及参考值,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大小。
方法:将待测电阻与万用表连接成电路,选择合适的档位,测量电阻的电压或电流。
根据参考值和万用表的读数,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以上是常用的几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及原理,根据测量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高中电学实验第一讲: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高中电学实验第一讲: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一、伏安法测电阻1、电路原理“伏安法”就是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 R= U/I 的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电路图如图一所示。
如果电表为理想电表,即 R V=∞,R A=0用图一(甲)和图一(乙)两种接法测出的电阻相等。
但实际测量中所用电表并非理想电表,电压表的内阻并非趋近于无穷大、电流表也有内阻,因此实验测量出的电阻值与真实值不同,存在误差。
如何分析其误差并选用合适的电路进行测量呢?若将图一(甲)所示电路称电流表外接法,(乙)所示电路为电流表内接法,则“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和电路选择方法可总结为四个字:“大内小外”。
2、误差分析(1)、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表为非理想电表,考虑电表的内阻,等效电路如图二所示,电压表的测量值 U 为ab间电压,电流表的测量值为干路电流,是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与流过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故:R测 = U/I = Rab = (Rv∥R)= (Rv×R)/(Rv+R) < R(电阻的真实值)可以看出,此时 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 Rv 的分流作用,其相对误差为δ外= ΔR/R = (R-R测)/R = R/(Rv+R)( 2)、电流表内接法其等效电路如图三所示,电流表的测量值为流过待测电阻和电流表的电流,电压表的测量值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之和,故:R测 = U/I = RA+R > R此时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RA的分压作用,其相对误差为: δ内= ΔR/R = (R测-R)/R = RA/R综上所述,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时,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大内";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小外”。
3、电路的选择(一)比值比较法1、“大内”:当 R >> RA 时,,选择电流表内接法测量,误差更小。
电阻的测量实验原理
电阻的测量实验原理
电阻的测量实验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电阻的大小。
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电流法、电压法和桥法。
1. 电流法:
电流法是通过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来计算电阻值。
实验中,需要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接入电流源和电流表,同时连接一个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通过改变电流源的电流大小,测量电压表的电压值。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和电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2. 电压法:
电压法是通过测量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来计算电阻值。
实验中,需要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并联,接入电压源和电压表。
通过改变电压源的电压大小,测量电压表的电压值。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3. 桥法:
桥法利用电桥平衡时电流为零的原理来测量电阻值。
实验中,需要连接一个电阻桥,桥上接有待测电阻和已知电阻。
当桥平衡时,桥上电流为零,可以通过调节已知电阻来使桥平衡,此时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成比例。
通过测量已知电阻的值,可以计算待测电阻的值。
测电阻的六种方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的电阻测量。
01
02
03
1. 确保电源电压稳定,避免 测量误差。
2. 选择合适的电流表和电压 表量程,避免测量超量程或
欠量程。
04
05
3. 在测量前检查已知电阻是 否准确可靠,以减小误差。
04 电桥法
定义与原理
定义
电桥法是一种利用电桥平衡原理来测量电阻的方法。
原理
电桥平衡时,比较臂电阻与被测电阻的阻值相等,通过测量比较臂电阻的数值 即可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
操作步骤
准备测量仪器和工具,如电桥、电源、导线等。 调节电桥平衡,使电流表读数为零。
将比较臂电阻和被测电阻接入电桥电路中。
记录比较臂电阻的数值,并根据电桥平衡原理计算被测 电阻的阻值。
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适用于测量中、小电阻的阻值,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灵敏 度。
注意事项
在测量前应检查仪器和工具是否完好,避免因仪器故障导致 测量误差;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电桥平衡,避免因外界干扰 导致测量误差;在测量结束后应及时整理仪器和工具,并做 好记录和保存工作。
定义与原理
• 替代法是用与被测电阻相等的已知电阻,通过与被测电阻 串联或并联,使电流或电压相等,从而得到被测电阻阻值 的测量方法。其原理基于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操作步骤
1. 准备已知电阻和测量仪表, 如电压表、电流表等。
04
4. 记录此时仪表读数,根据欧 姆定律计算被测电阻阻值。
01 03
2. 将被测电阻接入电路中, 记录仪表读数。
2. 进行实际测量,记录相 关数据。
4. 考虑系统误差和偶然误 差,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
电阻测量报告
电阻测量报告引言:电阻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理量,它决定了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电阻的测量是一项基础而且关键的任务。
本报告将探讨电阻测量的原理、方法以及常见的测量误差,并提供一些改进措施,以便能够更准确地进行电阻测量。
一、电阻测量原理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是单位电压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常用示波器、电阻箱等仪器来测量。
在电路中,常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阻的大小:R=U/I,其中R表示电阻值,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二、电阻测量方法1. 串联法测量: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
通过测量整个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结合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值。
2. 并联法测量: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并联起来,接入电路中。
通过测量整个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运用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三、电阻测量误差1. 仪器误差:任何测量仪表在制造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检验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对于电阻测量至关重要。
2. 温度影响:电阻值与温度密切相关。
电阻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阻值,因此在测量中需要注意温度的影响。
3. 导线阻值:电阻测量过程中使用的导线也会有一定的电阻值。
这种电阻值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改进措施1. 温度补偿:了解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阻的温度系数,从而进行相应的校正。
2. 优质导线:使用低电阻率的优质导线,以减少导线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定期校准:定期校准测量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精确度。
结论:电阻测量在电路设计和实验室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选择测量方法、注意测量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能够提高电阻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有效地进行各种电阻测量工作。
总结:本报告探讨了电阻测量的原理、方法和常见误差,提供了改进措施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通过识别并解决电阻测量过程中的问题,能够确保电路设计和实验室研究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初中测电阻的六种方法
初中测电阻的六种方法测电阻是电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内容之一。
电阻是电路中对电流产生阻碍的元件,通常用欧姆(Ω)作为单位表示。
以下是测电阻的六种方法:1.伏安法:伏安法是最常用的测电阻的方法之一。
原理是通过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来确定电阻值。
在直流电路中,通过欧姆定律可以得到电阻的数值,即R = V/I,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
通过改变电阻和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便可以确定电阻的具体值。
2.桥式法:桥式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精度较高的测电阻方法。
这种方法根据电桥平衡条件进行测量,原理是通过调节一个或多个可变电阻,使电桥平衡,即无电流通过电桥。
可通过改变电桥的各个元件的值,来测量电阻的值。
3.走线法:走线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电阻方法。
原理是通过将待测电阻连接到一个由导线组成的测量线路中,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来确定电阻的值。
电流可以通过电源连接到线路上,通过电压表或示波器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从而测量电阻。
4.万用表法:万用表法是一种常见的测电阻方法。
原理是将万用表的正负电极分别连接到电阻的两端,读取表盘上的数值,即可得到电阻的数值。
万用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多功能,可以测量不同范围的电阻值。
5.滑线法:滑线法是一种用于测量滑动变阻器(如电位器)电阻值的方法。
原理是将滑动变阻器连接到一个电路中,通过滑动板调节电阻值,并通过外部电阻、电压表或者示波器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从而得到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
6.串联法和并联法:串联法和并联法是测量电阻的两种常见方法。
串联法是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数值,从而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值。
并联法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数值,再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值。
这两种方法常常用于粗略估算电阻值或检验电阻值的范围。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测量场合。
通过合理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我们可以准确测量电阻值,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有效应用。
8测电阻的方法及原理
8测电阻的方法及原理电阻是指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它是电路中常用的被动元件。
测量电阻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其阻碍电流的程度,以及判断是否符合预期的设计要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以及原理。
1. 欧姆表法欧姆表是专门测量电阻的仪器,它的原理基于欧姆定律,即电阻与通过其的电流成正比,与两端的电压差成反比。
欧姆表通过在待测电阻两端加上电压,然后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来间接计算电阻值。
欧姆表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但其原理是相同的。
2. 桥式测量法桥式测量法是一种精确测量电阻的方法,常见的有维尔斯顿桥、惠斯顿桥和魏恩桥等。
以维尔斯顿桥为例,它的原理基于电阻的串、并联关系和基尔霍夫定律。
维尔斯顿桥由四个电阻分支组成,两端分别接在待测电阻的两端,使得维尔斯顿桥中的电压为零。
通过调节已知电阻、电感或电容等分支,使得维尔斯顿桥平衡时,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3. 反接法反接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原理是将待测电阻与另一个已知电阻直接串联或并联,然后根据串并联电阻的公式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例如,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然后将电路接入电源,测量串联电阻的电压和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低的测量精度要求。
4. 调零法调零法是一种基于已知电阻与待测电阻相等时,电流表示零的方法。
原理是通过调节电位器或调整仪表的零点,使得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相等时,电流表示为零。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适用于较低阻值的测量。
5. 脉冲计数法脉冲计数法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测量小阻值的方法。
原理是通过通过被测电阻的方波脉冲,根据脉冲宽度及频率计数,来计算电阻值。
通常需要使用示波器或计数器等仪器进行测量。
6. 四端子法四端子法是一种用于测量低阻值的方法。
原理是通过一个恒流源提供稳定电流,通过一个测量电压的仪表测量电压降,然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该方法能够消除线路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精度。
总之,测量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测量要求、设备条件以及需要测量的电阻阻值范围来确定。
8种测电阻的方法及原理
8种测电阻的方法及原理
1. 串联法测电阻原理:将未知电阻与已知电阻依次串联,通过测量串联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推算出未知电阻的值。
2. 并联法测电阻原理:将未知电阻与已知电阻依次并联,通过测量并联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推算出未知电阻的值。
3. 桥式测电阻原理:使用电阻桥电路进行测量,通过调节桥路平衡,使得平衡时电流或电压为零,从而推算出未知电阻的值。
4. 电容法测电阻原理:利用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特性,结合电阻和电容关系式,测量电容器充电或放电的时间,推算出未知电阻的值。
5. 瞬态法测电阻原理:通过在电阻上施加脉冲电压或电流,测量电阻上的响应信号,利用信号的幅度与电阻值之间的关系,推算出未知电阻的值。
6. 温度系数法测电阻原理:利用电阻器的温度系数特性,测量电阻器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变化,推算出未知电阻的值。
7. 信号发生器法测电阻原理: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和振幅的信号,通过测量电阻器对信号的阻抗作出判断,推算出未知电阻的值。
8. 数字电桥法测电阻原理:利用数字电桥仪器进行测量,通过调节电桥平衡,测量电桥上的电阻差值,推算出未知电阻的值。
8种测电阻的方法及原理
8种测电阻的方法及原理
测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列举8种常见的方法及其原理:
1. 电表测量法:使用电表测量电阻值,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来计算电阻值。
电表将电流经过待测电阻后,测量电压的大小,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2. 桥式测量法:使用维尔斯通电桥或韦恩电桥等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通过调节桥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使桥路平衡,根据其平衡条件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3. 相位差测量法:使用交流信号测量待测电阻的相位差。
相位差测量仪器将输入的交流信号分成两路,经过待测电阻和标准电阻后,再通过相位差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4. 双电压源法:在待测电阻两端接入两个不同电压源,通过测量两个电压源之间的电压差和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计算出电阻值。
5. 恒流法:通过串联一个恒定电流源和待测电阻,测量电压降,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该方法适用于较小的电阻值测量。
6. 差动测量法:通过测量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差和电流,计算出待测电阻值。
该方法避免了测量电源电压的误差。
7. 瞬态法:待测电阻两端加一个瞬态电压源,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响应时间,再根据响应时间计算电阻值。
8. 气体放电法:通过加大电压,使待测电阻发生放电,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计算电阻值。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较高阻值的电阻。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电阻的测量是恒定电路问题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恒定电路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欧姆表测电阻1、欧姆表的结构、原理它的结构如图1,由三个部件组成:G是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的电流计。
R是可变电阻,也称调零电阻,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图1 欧姆档测电阻的原理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
当红、黑表笔接上待测电阻Rx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 = E/(R+Rg+Rx+r)= E/(R内+R X)由电流的表达式可知:通过电流计的电流虽然不与待测电阻成正比,但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测出相应的电流,就可算出相应的电阻,这就是欧姆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2.使用注意事项:(1)欧姆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越大,待测电阻阻值越小,所以它的刻度与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正好相反,即左大右小;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是均匀的,而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左密右稀,这是因为电流和电阻之间并不是正比也不是反比的关系。
(2)多用表上的红黑接线柱,表示+、-两极。
黑表笔接电池的正极,红表笔接电池的负极,电流总是从红笔流入,黑笔流出。
(3)测量电阻时,每一次换档都应该进行调零(4)测量时,应使指针尽可能在满刻度的中央附近。
(一般在中值刻度的1/3区域)(5)测量时,被测电阻应和电源、其它的元件断开。
(6)测量时,不能用双手同时接触表笔,因为人体是一个电阻,使用完毕,将选择开关拨离欧姆档,一般旋至交流电压的最高档或OFF 档。
二.伏安法测电阻1.原理: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2.控制电路的选择控制电路有两种:一种是限流电路(如图2);另一种是分压电路。
(如图3) (1)限流电路是将电源和可变电阻串联,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以达到改变电路的电流,但电流的改变是有一定范围的。
其优点是节省能量;一般在两种控制电路都可以选择的时候,优先考虑限流电路。
测量电阻的五种方法
联立①、②可得:
Rx
U2 I2
U2 U1 I1
U1I2
U 2I1 I1I 2
U2I2
③
二、比较法:
电路如右图所示,R/ 为保
护电阻,定值电阻 R0 的阻
值已知 ,待测电阻 Rx 的阻 值未知。
电路设计思想:
借助两电表示数之间的对比,用含有
中的 R/为保护电阻,R0 为电阻箱,S2 为单刀双掷
开关。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⒈闭合开关 S1 后,先将 S2 置于接点1,分别记下此 时电流表的示数I及电压表的示数U;⒉再将 S2 置于
接点2,并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两表的示数分别与 第一次显示的结果相同,这样就以替代的方式直接
给出了测量结果: Rx R0
③ 测量.
注意: a. 不要用手接触电阻的引线。
b. 若发现指针偏角太大,用倍率较小的挡.若发现指 针偏角太小,用倍率较大的挡. c. 每次换档后必须重新调零. d. 读数:测量值=表盘指针示数×倍率.
e. 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旋转到“off ”,或交流高 压挡,拨出电表笔, 长期不用应取出电池.
,
I 设电压表分流为 ,
则:
V
I测 I x IV>I x.
Rx测
Rx RV Rx RV
<Rx .
可见:外接法测电阻,测量值偏小。
当R <<R 时测量值较准
x
V
.
为消除伏安法测电阻 内外接两种电路的系统误 差而设计电路如右图所示, 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⒈闭合开关S1 后,先 将单刀双掷开关 S2 置
㈠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的使用
⒈电流表(表头)G
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一、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一、伏安法测电阻1、电路原理“伏安法”就是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 R= U/I 的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电路图如图一所示。
如果电表为理想电表,即 RV =∞,RA=0用图一(甲)和图一(乙)两种接法测出的电阻相等。
但实际测量中所用电表并非理想电表,电压表的内阻并非趋近于无穷大、电流表也有内阻,因此实验测量出的电阻值与真实值不同,存在误差。
如何分析其误差并选用合适的电路进行测量呢?若将图一(甲)所示电路称电流表外接法,(乙)所示电路为电流表内接法,则“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和电路选择方法可总结为四个字:“大内小外”。
2、误差分析(1)、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表为非理想电表,考虑电表的内阻,等效电路如图二所示,电压表的测量值 U 为ab间电压,电流表的测量值为干路电流,是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与流过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故:R测= U/I = Rab = (Rv∥R)=(Rv×R)/(Rv+R) < R(电阻的真实值)可以看出,此时 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 Rv 的分流作用,其相对误差为δ外 = ΔR/R = (R-R测)/R = R/(Rv+R)( 2)、电流表内接法其等效电路如图三所示,电流表的测量值为流过待测电阻和电流表的电流,电压表的测量值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之和,故:R测 = U/I = RA+R > R此时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RA的分压作用,其相对误差为:δ内 = ΔR/R = (R测-R)/R = RA/R综上所述,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时,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大内";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小外”。
3、电路的选择(一)比值比较法1、“大内”:当 R >> RA 时,,选择电流表内接法测量,误差更小。
“小外”:当 R << Rv 时,,选择电流表外接法测量,误差更小。
检测电阻的原理应用
检测电阻的原理应用一、电阻简介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一种被动元件,用于控制电流的大小。
电阻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防止电路出现过大的电流,从而保护其他电子元件。
电阻的特性由其电阻值和功率两个参数来决定。
二、电阻原理电阻的原理是基于欧姆定律,即电流(I)与电压(V)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V = I * R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值。
三、电阻的测量方法1.恒流法测量:在电路中加入一个已知电流源,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来计算出电阻的值。
具体步骤如下:•使用万用表或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值,即R = V / I。
2.恒压法测量:在电路中加入一个已知电压源,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流来计算出电阻的值。
具体步骤如下:•使用万用表或电流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流;•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值,即R = V / I。
3.交流法测量:交流法测量电阻主要用于检测电阻的变化。
常见的交流法测量有如下几种:•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交流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来计算电阻的值;•使用交流电桥测量电阻,通过调节电桥平衡来确定电阻的值;•使用LCR表进行电阻测量,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测试的仪器。
四、电阻的应用1.电路控制:根据电阻的大小,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实现电路参数的调节和控制。
2.电子设备保护:电阻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免受过大电流的损害。
例如,为了保护LED灯,我们会在电路中加入适当大小的电阻。
3.信号调节:电阻可以在电路中实现信号的调节,例如变压器中的分压器和电流分流器。
4.测量元件:电阻常常用于测量其他元件的参数,例如使用电阻与电容和电感组成的RC电路来测量频率。
5.温度测量: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成正比。
利用电阻在温度变化时的电阻变化,可以制作温度传感器。
五、总结通过对电阻的原理和应用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电阻在电子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性。
不仅可以用于电路控制和保护,还可以作为测量元件、信号调节和温度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多种方法测电阻
欧姆定律的应用多种方法测电阻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可以用来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V=IR,其中V是电压(单位为伏特),I是电流(单位为安培),R是电阻(单位为欧姆)。
1.串联法:串联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一个已知电阻与待测电阻串联在一起,然后将电压源连接到串联电阻上,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值。
关键是要保证测量电路中没有其他的电阻或者电流源的干扰。
2.并联法:并联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一个已知电阻与待测电阻并联在一起,然后将电流源连接到并联电阻上,测量电压源输出的电流和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值。
同样,要保证测量电路中没有其他的电阻或者电压源的干扰。
3.桥式法:桥式法是一种精确测量电阻值的方法,适用于测量相对较小的电阻值。
它的原理是使用一个称为电桥的仪器来测量电阻。
电桥一般包含四个电阻及一个可调电阻,通过调节可调电阻来使电桥平衡,然后根据已知电阻值和电桥电路的性质计算求得待测电阻值。
4.数字万用表:数字万用表是一种简便实用的电阻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维修和实验室测量中。
它可以直接显示电阻值,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时,通常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量程和测量模式,并注意测量电路的连接正确。
5.电流源方法:电流源方法是一种精确而复杂的电阻测量方法,适用于测量较小的电阻值和高阻值。
它的原理是使用一个恒定电流源和一个高精度电流表来测量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值。
这种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实验设备和精密的测量技术。
欧姆定律的应用还包括了电路分析、设计和优化等方面。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欧姆定律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电阻的合适数值以控制电流和电压。
在电力工程中,欧姆定律可以用来计算电阻对电力传输的影响,并进行功率和效率的优化。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电阻方法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电阻方法
物理中的电阻是指材料抵抗电流流动的能力。
测量电阻有多种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1.恒流法测量电阻
恒流法测量电阻是通过将恒定电流通过待测电阻,然后测量电压差来
计算电阻大小。
它的原理是根据欧姆定律: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通过保持电流恒定,测量电压差可以得到电阻大小。
2.恒压法测量电阻
恒压法测量电阻是通过将恒定电压施加在待测电阻上,然后测量通过
电阻的电流来计算电阻大小。
同样地,它也是基于欧姆定律的原理,只是
测量的量是电流而不是电压。
3.电桥法测量电阻
电桥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它利用电桥的平衡原理来测量
电阻。
当电桥平衡时,表示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相等。
常见的电桥有魏斯
顿电桥和惠斯通电桥。
4.电阻箱法测量电阻
电阻箱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通过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之接近待测电阻,然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从而计算出电阻大小。
5.示波器法测量电阻
示波器法是一种利用示波器测量电阻的方法。
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然后将电源并联在二者两端,通过观察示波器的波形和测量电流、电压来计算电阻大小。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测量电阻的方法,例如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测量电阻大小,或者利用电子器件的特性来测量电阻。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精确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很重要。
总之,测量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量。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电阻的测量是恒定电路问题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恒定电路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欧姆表测电阻1、欧姆表的结构、原理它的结构如图1,由三个部件组成:G是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的电流计。
R是可变电阻,也称调零电阻,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欧姆档测电阻的原理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
当红、黑表笔接上待测电阻RX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 = E/ ( R+Rg+Rx+) = E/ ( R内+R<)由电流的表达式可知:通过电流计的电流虽然不与待测电阻成正比,但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测出相应的电流,就可算出相应的电阻,这就是欧姆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2.使用注意事项:(1)欧姆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越大,待测电阻阻值越小,所以它的刻度与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正好相反,即左大右小;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是均匀的,而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左密右稀,这是因为电流和电阻之间并不是正比也不是反比的关系。
(2)多用表上的红黑接线柱,表示+、一两极。
黑表笔接电池的正极,红表笔接电池的负极,电流总是从红笔流入,黑笔流出。
(3)测量电阻时,每一次换档都应该进行调零(4)测量时,应使指针尽可能在满刻度的中央附近。
(一般在中值刻度的1/3区域)电涼表内接 (5) 测量时,被测电阻应和电源、其它的元件断开。
(6) 测量时,不能用双手同时接触表笔,因为人体是一个电阻,使用完毕,将选择开关拨离欧姆档,一般旋至交流电压的最高档或OFF 档。
二•伏安法测电阻1. 原理: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2. 控制电路的选择控制电路有两种: 一种是限流电路另一种是分压电路。
(如图3)(1) 限流电路是将电源和可变电阻串联,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以达到改变电路的电流,但电流的改变是有一定范围的。
其优点是节省能量; 一般 在两种控制电路都可以选择的时候,优先考虑限流电路。
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电阻的测量
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多组(u,I)值,列表由u--I图线求。
怎样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欧姆表测: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 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 g=E/(r+R g+R o)
接入被测电阻R 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 x=E/(r+R g+R o+R x)=E/(R中
+R x)
由于I x与R 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大到小)、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时注意挡位(即
倍率)、拨off挡。
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
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电桥法测:
半偏法测表电阻:断s2,调R1使表满偏; 闭s2,调
R2使表半偏.则R表=R2;
电路图
>
<R<
当R v、R A及R x末知时,采用实验判断法:
动端与a接时(I1;u1) ,I有较大变化(即)说明v有较大电流通过,采用内接法
动端与c接时(I2;u2) ,u有较大变化(即)说明A有较强的分压作用,采用内接法
测量电路( 内、外接法 )选择方法有(三)
= 1 \* GB3 ①R x与R v、R A粗略比较= 2 \* GB3 ②计算比较法 R x 与比较
= 3 \* GB3 ③当R v、R A及R x末知时,采用实验判断法:
~
~
以“供电电路”来控制“测量电路”:采用以小控大的原则
实难要求确定控制电路。
测量电阻的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测量电阻的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基本元件,测量电阻对于电路分析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测量电阻的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正确进行电阻的测量。
一、实验方法1. 串联法测量电阻串联法是最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在电路中,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计算出待测电阻的数值。
实验步骤如下:- 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连接- 将串联电路接入直流电源- 使用万用表测量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断开待测电阻,只保留已知电阻,测量已知电阻的电阻值-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数值计算待测电阻的数值2. 并联法测量电阻并联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连接,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计算出待测电阻的数值。
实验步骤如下:- 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连接- 将并联电路接入直流电源- 使用万用表测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断开待测电阻,只保留已知电阻,测量已知电阻的电阻值- 根据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已知电阻的数值及待测电阻的并联关系计算待测电阻的数值二、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在进行电阻测量时,应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以避免超出万用表的测量范围导致测量不准确或损坏仪器。
应根据待测电阻的预估值选择合适的电阻档位,避免过小或过大的测量范围。
2. 确保电路断电在连接或断开电阻时,务必确保电路断电,以免产生误操作或触电的危险。
在测量电阻之前,应先将电源关闭并等待电路放电,确保安全操作。
3. 注意接触点的干净与牢固电阻测量的准确度受到电路接触点的影响,应确保电路接触点的干净与牢固。
使用金属夹子或插头时,应检查接触点是否干净,并确保插头与插孔牢固连接,避免接触不良导致测量误差。
4. 防止干扰源的影响在进行电阻测量时,应尽量避免外界干扰源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例如,尽量选择安静的测量环境,避免电磁干扰和震动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5. 测量稳定后再记录结果在进行电阻测量时,应等待测量稳定后再记录结果。
测电阻的几种典型方法
测电阻的几种典型方法一、伏安法测电阻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3、电路图: 如图1所示4、步骤: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几个注意点:a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 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二、伏阻法测电阻(一)常见的形式:a 、电压表和定值电阻;b 、电压表和已知最大阻值的变阻器。
(二)具体情形: 1、电压表+定值电阻(1)设计思路:该实验的关键是如何找到待测电阻的电流.因此不妨采用间接测量 的方式:只要求得已知电阻的电流即可.而这一结果可通过测已知电阻两端电压,将测得值除以已知阻值得到.电路图如图8-1所示.(2)实验原理:由欧姆定律可以得到:x x x U R I =,000UI R =,再由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规律有,000x x x U UR R I U ==因而只需测出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即可. 总结:上面方法是运用一只电压表测量两次,再根据已知电阻计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当然可以用两只电压表一次分别测出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计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b 、滑动变阻器 变阻(“一上一下” ) 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 )串联在电路中c 、电流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I=URx并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VARx R ′ 图12、实验改进方案(1)电压表+定值电阻实验步骤:(1)S1、S2合,电压表的示数为U1;(2)S1合,S2开电压表的示数为U2;(3)则Rx= _(U1-U2)*R0/U23、实验改进方案(1)电压表+定值电阻实验步骤:(1)S接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2)S接b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3)则Rx=__(U1-U2)*R0/U2思考1:若没有定值电阻R0,有一个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能否测出待测电阻Rx 呢?(有电压表)1.电路设计2.实验步骤:(1)P到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2)P到b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3)则Rx=______U2*R0/ (U1-U2)三、安阻法测电阻(一)常见的形式:a、电流表和定值电阻,b、电流表和已知最大阻值的变阻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一、伏安法测电阻1、电路原理“伏安法”就是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 R= U/I 的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电路图如图一所示。
??? 如果电表为理想电表,即 RV =∞,RA=0用图一(甲)和图一(乙)两种接法测出的电阻相等。
但实际测量中所用电表并非理想电表,电压表的内阻并非趋近于无穷大、电流表也有内阻,因此实验测量出的电阻值与真实值不同,存在误差。
如何分析其误差并选用合适的电路进行测量呢??? 若将图一(甲)所示电路称电流表外接法,(乙)所示电路为电流表内接法,则“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和电路选择方法可总结为四个字:“大内小外”。
2、误差分析(1)、电流表外接法??? 由于电表为非理想电表,考虑电表的内阻,等效电路如图二所示,电压表的测量值 U 为ab间电压,电流表的测量值为干路电流,是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与流过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故:R测= U/I = Rab = (Rv∥R)= (Rv×R)/(Rv+R) < R(电阻的真实值)???????????可以看出,此时 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 Rv 的分流作用,其相对误差为δ外 = ΔR/R = (R-R测)/R = R/(Rv+R)??( 2)、电流表内接法?? 其等效电路如图三所示,电流表的测量值为流过待测电阻和电流表的电流,电压表的测量值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之和,?故:R测 = U/I = RA+R > R此时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RA的分压作用,其相对误差为:δ内 = ΔR/R = (R测-R)/R = RA/R?? 综上所述,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时,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大内";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小外”。
3、电路的选择(一)比值比较法? 1、“大内”:当 R >> RA 时,,选择电流表内接法测量,误差更小。
??? “小外”:当 R << Rv 时,,选择电流表外接法测量,误差更小。
??? 2、“大内”:当R>时,应选择电流表内接法进行测量。
???? “小外”:当R< 时,应选择电流表外接法进行测量。
??? 证明:电流表内、外接法的相对误差分别为δ内 = RA/R 和δ外 = R/(Rv+R),则:(1)若δ内<δ外,RA/R < R/(Rv+R)即 R2>RA Rv+RAR≈RARv,?? R>此时,电流表内接法的相对误差小于电流表外接法的相对误差,故实验电路应选择电流表内接法,即“大内”。
(2)同上分析可知,当R<时,δ内>δ外,实验电路应选择电流表外接法,即“小外”。
??3、试触法当待测电阻的阻值完全未知时,常采用试触法,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大内":当ΔI/I>ΔU/U 时,电流表的示数的相对变化大,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显着,待测电阻的阻值与电压表的内阻可以相比拟,误差主要来源于电压表,应选择电流表内接法。
?? "小外":当ΔI/I<ΔU/U 时,电流表的示数的相对变化小,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显着,待测电阻的阻值与电流表的内阻可以相比拟,误差主要来源于电流表,应选择电流表外接法。
例: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个未知电阻R,用图一所示甲、乙电路各测一次,依甲图测得的数据是U=2.9V、I=4.0mA,依乙图测得的数据是3.0V、3.0mA,由此可知所示的电路测量误差小些,测得的R为____Ω。
?? 分析:对电流表所测数据,ΔI/I=(4.0-3.0)/4.0=1/4 ;对电压表所测数据,ΔU/U=(3.0-2.9)/2.9=1/29 ,此时ΔI/I>ΔU/U ,由"大内"有,电流表内接法的测量误差小,即乙图所示电路,测得的R= U/I=3.0/3.0×10-3Ω=1.0×103Ω二、替代法测电阻(1)电路如图2、实验原理本实验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当电流表示数相同时的R1值即等于待测电阻R X的阻值大小误差分析:实验中的误差主要来源于电阻箱接触电阻的存在,一般测量电路时选择图1所示的电路图,主要原因是,电阻箱在测量过程中不允许流过的电流过大。
三、半偏法测电阻(一)实验电路1、限流式半偏法,图九为限流式半偏法(因变阻器采用的是限流接法)原理为:首先闭合K1、断开K2,调节R1使电流表满偏,再保持K1不变,R1不变,调节器节R2使电流表半偏,则此时变阻器R2的示数即为要测量的电流表的阻值。
原因,当R1》》R g时,R2的引入对于干路电流影响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认为电路中I=Ig不变,所以电流表的电流与流过变阻器的电流相同,据并联电路分流关系可得,R2=R g。
适用条件:本电路仅适用于测量小电阻电流表的内阻。
误差分析:电路中,E、r不变,R1不变,R2的引入导致电路的总电阻略有减小,电路中总电流略有增大,从而使得流过变阻器R2的电流比流过电流表的电流稍大些,因此变阻器的电阻略小于电表内阻。
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电路中电源电动势要大一些,从而使得变阻器R1的阻值尽可能大些。
2、分压式半偏法图十为分压式半偏法(因变阻器采用的是分压式连接法)实验原理:如图闭合K1闭合K2,调节器节R1,使电压表满偏,保持R1不变,断开K2,调节R2使电压表半偏,当R V》R1时,接入R2,时可认为分压电路部分电压不变,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得,R V=R2。
应用条件:本电路仅适用于测量大阻值电表内电阻。
误差分析:接入R2时,导致分压电路总电阻略有增大,从而使分压电路分压略有增大,而电压表的示数仅为U/2则R2两端的电压应略大于U/2,所以R2﹥RV。
即电压表的测量值略大于真实值。
减小误差的方法:1、Ug 》R1,R1越小,Ug越大误差越小2、电源电动势E大,则分压电阻越小,误差越小。
四、电桥电路测电阻1、电路原理如图2当电路中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为零时则有电阻=21RR43RR利用此关系可进行电阻的测量,在测量时可把电路转换为如下图所示。
即把R3、R4换成一根长直均匀电阻丝,R X为待测电阻,R0为标准电阻,R0和R X间接入一灵敏电流计,滑动触头P可在电阻丝AB上任意移动,且接触良好,当电流表中I=0时测出AP、BP两段电阻丝的长度,由下式21xxRRX=可得出R x 的阻值大小。
3、误差分析:该设计电路中的误差主要决定于电流表的灵敏度和电路中的接触电阻的大小。
五、 利用电表的非常规接法测电阻电表的非常规接法一般是指利用电流表与电阻的并联来测量低值电阻,或是电压表与电阻的串联来测量高值电阻。
此种接法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经常出现,应引起重视。
电路如图1、 电流表的非常规接法即利用已知阻值的电流表与待测电阻并联来测量电阻此种接法实质是伏安法测电阻:但在测量时要求知道电表的内阻图1中1211I I R I R x -=电路中要求知道电流表A 1的内阻; 图2中22211I R I R I R x -=电路中要求知道两只电流表的内阻; 适用范围:在测量电路中由于电流表的内阻一般较小,故本电路一般仅适用于测量低值电值。
2、电压表的非常规接法即利用已知阻值的电压表与待测电阻串联来测量电阻 电路如图:图1中()11121112U R U U R U U U R X -=-=式中R 1电压表U 1的内阻图1中22112R U R U U R X -=式中R 1、R 2为电压表U 1、U 2的内阻该设计电路中由于电压表一般内阻较大,故本电路一般用于测量高阻值电阻阻值。
六、 利用欧姆表原理测电阻 1、 欧姆表原理电路图:2、原理: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xg R r R R R EI ++++=10(1)首先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R 1使电流表满偏I=I g ,g g I rR R R EI =+++=10令R 内=R 0+R 1+R g + r保持R 1不变,接入待测电阻R X ,则每一个R X 对应于一个电流值I ,即xR R EI +=内利用I 与I g 的比值关系可得出表盘上每一刻度所对应的电阻值,即为改装后的欧姆表。
其中当I=21I g 时R X =R 即中值电阻等于内阻。
对于欧姆表在测量电阻时待测电阻阻值在中值电阻附近时测量值较准确,误差较小,所以一般要求在测量时,阻值在中值电阻附近,可通过换档调零来调节。
3、误差分析:欧姆表引入的误差主要在于两点:i. 由于电池用久以后会导致电源的电动势下降,而内阻增大,导致中值电阻阻值增大,不能调零,从而导致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ii. 由于表盘的刻度不均匀,读数误差大,只能用于粗略地测量电阻的阻值。
二、 控制电路分析一般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控制电路有两种:变阻器的限流式接法、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对变阻器的两种接法分析如下:(一) 变阻器的限流式接法1、电路如图十八2、电路分析:在限流式电路中当变阻器阻值R 比待测电阻R x 大得多时,变阻器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明显。
待测电阻R x 两端的电压范围为U RR UR U X X →+=电流范围为:XX R UR R U I →+=电路特点:由于电路中变阻器的阻值较大,所以在同等条件下电路中的总电流较小,电路发热较小,功率损耗较小。
电路设计选用要求:电流小,功耗小或给出条件R >R X 时选且R 越大其限流作用越明显 (二)变阻器的分压连接法 12、电路分析在限流式电路中当变阻器阻值R 比待测电阻R x 小得越多时,变阻器对电路的控制作用越明显。
待测电阻R x 两端的电压范围为U U →=0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范围为:xR U I →=0 电路特点:○1 R <R X 时选择且R 比R X 小得越多,其分压作用越明显,R X 两端的电压越接近于线性变化。
○2电路中电压的调节范围较大且连续可调, ○3由于电路中的总电阻较小,电路中通过的电流相对较大,电路功率消耗较大,发热较多。
电路设计选用要求:○1当电路仪器,电表等的最大量程不够时 ○2电路中要求电压范围大且连续可调时 ○3 R <R X 时选择小得多时,必须选择分压式 三、电学实验设计:电器元件的选择和实验电路的选择与连接 一、电阻的测量方法3、 测量电阻的基本方法:二、控制电路原理与分析及选用条件1、限流式连接法:特点:○1R>R X时选且R越大其限流作用越明显○2电路中通过的电流较小,电源的功率较小,电路中功率损耗较小,节能选用要求:○1电流小,功耗小○2R>R X时选且R越大其限流作用越明显2、分压式连接法:特点:○1R<R X时选择且R比R X小得越多,其分压作用越明显,两端的电压越接近于线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