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基尼系数分析

基尼系数分析

基尼系数分析一、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 1884-1965)于1912 年提出的,是衡量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常用指标。

如果把对角线与洛伦茨曲线之间的而积记作A,洛伦茨曲线与横坐标轴及MP之间的面积记作B,则基尼系数g=A/ (A+B) =2A=1.2B。

如果已知洛伦茨曲线疔y (x)则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基尼系数:g= 1 - 2] y (x) (lx (2)累积年收入(%>------------- 7<M洛伦茨曲线V ( X )X1地)累积人口数(%)但实际上洛伦茨曲线是一条折线,而非一条连续的曲线,因此无法采用上述积分的办法计算。

可采用另外一种比较简明的计算方法。

首先计算B的而积。

由于洛伦茨曲线是一条不规则的曲线,无法直接计算B的而积,因此采用近似梯形的面积来代替。

假定全部人口平均分为n组,以累计到第i组人口总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Wi为下底,以累计到第i.l组人口总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W i-1为上底,以每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即1/D为高, 计算一个个小梯形的面积,并加总,即得到近似B的面积:B=Z[l/2xl/n x(W i-l+W i)]最后,再将上述推导结果代入基尼系数公式,化简整理,即得一个筒便易学易用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G=l-l/n [2Z W i+1] (1)二、我国农村、城镇、全国居民的基尼系数的计算1.农村居民基尼系数的计算(以2003年为例)表1基尼系数计算表(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整理)按收入分组各户比重人均纯收入收入所占比重户数累计收入累计低收入组0.2 865.90 0.0606 0.2 0.0606中低收入组0.2 1,606.53 0.1124 0.4 0.1729中等收入组0.2 2,273.13 0.1590 0.6 0.3319中高收入组0.2 3,206.79 0.2243 0.8 0.5561高收入组0.2 6,346.86 0.4439 11合计114,299.21 1根据上表,可绘制得到洛仑兹曲线(下图由直接生成)。

基尼系数的计算

基尼系数的计算

1、直接计算法G= S A/ S A+B 式(1)△=n n∑∑∣j=1 i=1Y j-Y i∣/n2, 0≤△≤2u 式(2)式中,△是基尼平均差,∣Y j-Y i∣是任何一对收入样本差的绝对值,n是样本容量,u是收入均值。

定义G=△/2u, 0≤G≤1 式(3)可以证明:G=△/2u=2S A,而由式(1)G= S A/ S A+B,S A+B=1/2,G=2S A,因此,式(2)中定义的G即为基尼系数,综合式(2)、(3),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为:G= 12n u n n∑∑∣j=1 i=1Y j-Y i∣式(4)证明:G=△/2u=2S A第一步,分解n n∑∑∣j=1 i=1Y j-Y i∣设将收入按从低到高排列Y、Y、……Y,则上式可以分解为矩阵A:2〔(n-1)Y n+(n-2)Y n-1+……+Y2—(n-1)Y1-(n-2)Y2-……-Y n-1〕=2〔(n-1)Y n+(n-3)Y n-1+(n-5)Y n-2……-(1-n)Y2-(n-1)Y1〕第二步,计算 12n2u取样本均值u=Y1+Y2+……Y nn =n ∑Y in1 2n u = 12n n∑Yi综上,第一步、第二步,得到G = 1 n n∑Y i〔(n -1)Y n +(n -3)Y n -1+(n -5)Y n -2……-(1-n )Y 2-(n -1)Y 1〕 式(14) 第三步,如下图计算S B 如下图 如图四,计算每一部分面积S PS P= 1 2 AB (AC +BD )= 1 ∑i-1Y i +∑ iY i 2n n ∑Y iS B = n∑1 ∑i-1Y i +∑ iY i 2n n ∑Y i第四步,计算S AS A =S A +B -S B = 1 2 - n∑1 ∑i-1Y i +∑ i Y i 2n n ∑Y i= 1 2n n n ∑Y i - n∑ ∑i-1Y i +∑ iY i n ∑Y i分解n n ∑Y i - n∑ ∑i-1Y i +∑ iY i 得到矩阵B加总最后一行,得到:n n ∑Y i - n ∑ ∑i-1Y i +∑ iY i =(n -1)Y n +(n -2)Y n -1+……+Y 2—(n -1)Y 1-(n -2)Y 2-……-Y n -1=(n -1)Y n +(n -3)Y n -1+(n -5)Y n -2……-(1-n )Y 2-(n -1)Y 1S A = 1 2n n n ∑Y i -n ∑ ∑i-1Y i +∑ iY i n∑Y i= 1 2n n ∑Y i〔(n -1)Y n +(n -3)Y n -1+(n -5)Y n -2……-(1-n )Y 2-(n -1)Y 1〕 式(15)比较式(14)和式(15)可得G=△/2u =2S A 。

基尼系数及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及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及计算方法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测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是一个与收入分配直接相关的统计指标。

基尼系数是收入分配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收入分配之间的相对差距大小。

基尼系数计算方法:基尼系数=1-1,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差距越小;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差距越大。

基尼系数按经济社会条件分为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中低收入基尼系数、高收入基尼系数和中等收入基尼系数等五个系数。

收入和消费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群众利益需求的分配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把“以增长为中心”转变为“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使人们有更多的收入成为可能。

一、基尼系数的含义基尼系数,是一种用来衡量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合理性的指标。

该系数在0至0.50之间表示收入分配不公;在0.50至0.70之间表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在0.70以上表示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

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比世界平均水平0.345低5个百分点。

基尼系数反映了居民收入来源不均的程度。

它反映了居民收入分配情况,是收入分配公平状况的重要判断标准。

它是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基尼系数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基尼提出。

他认为,中国城乡之间、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太高、太严重。

二、居民收入分配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对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整个社会财富的大幅度增加。

中国人均 GDP从1978年的649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6.79万美元。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人们收入不断提高,消费不断增长,投资不断增加。

然而,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中国贫富差距仍然很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占国民收入的69.1%和59.4%。

三、基尼系数对中国的影响从国际上看,大多数国家都是按照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差距的。

基尼系数及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及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及计算方法基尼系数是一种用来衡量一些领域内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常用于衡量收入、财富、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不平等程度。

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到1,其中0表示完全平等,1表示最不平等。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三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非加权法:基尼系数的非加权法计算非常简单,只需要按照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G = (n+1)/n - 2/n(n+1)∑(i=1)^n (n+1-i)xi其中G表示基尼系数,n表示样本的大小,xi表示按从小到大排列的第i个数据。

2.分组法:如果数据过多,可以采用分组法来计算基尼系数。

首先将数据按照大小进行分组,然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每个组的基尼系数:G = 1 - ∑(i=1)^k (ni / n)²其中G表示基尼系数,k表示分组数,ni表示第i个组的样本数量,n表示总样本数量。

3. Lorenz曲线法:基尼系数还可以通过绘制Lorenz曲线来计算。

Lorenz曲线是一个表示累积百分比与累积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首先按照数据从小到大进行排序,然后计算累积百分比和累积收入,分别表示为P和R。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基尼系数:G=1-∫0^1(R-P)dP其中G表示基尼系数,P表示累积百分比,R表示累积收入。

对于以上三种计算方法,都可以反映出不同领域内的不平等程度。

一般来说,基尼系数越接近1,代表相应领域的不平等程度越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基尼系数可能有轻微的差异,而且基尼系数只是一个总体上的指标,无法反映局部的不平等现象。

除了计算基尼系数,还可以通过基尼系数来比较不同国家、地区、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平等程度。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基尼系数,可以评估各国的贫富差距,以及发展不平等的程度。

因此,基尼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测量和比较不平等程度的工具。

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及数学推导金融三班袁源摘要:本文归纳了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直接计算法、拟合曲线法、分组计算法和分解法,并进行了数学推导和证明。

在此基础上,文章比较了各种算法优缺点,分析了误差可能产生的环节。

关键词: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一、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年,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了洛伦茨曲线,如图一。

将社会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的顺序平均分为个等级组,每个等级组均占%的人口,再计算每个组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然后以人口累计百分比为横轴,以收入累计百分比为纵轴,绘出一条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的曲线,即为洛伦茨曲线。

图一为了用指数来更好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状况,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出一个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称为基尼系数()。

在上图中,基尼系数定义为:式()当为时,基尼系数为,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等;当为时,基尼系数为,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基尼系数在~之间,系数越大,表示越不均等,系数越小,表示越均等。

二、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式()虽然是一个极为简明的数学表达式,但它并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为了寻求具有可操作性的估算方法,自基尼提出基尼比率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都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主要有四种有代表性的估算方法,结合自己的计算,笔者将它们归纳为直接计算法、拟合曲线法、分组计算法和分解法。

、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在基尼提出收入不平等的一种度量时,就已经给出了具体算法,而且这种算法并不依赖于洛伦茨曲线,它直接度量收入不平等的程度。

定义△=∑∑∣-∣, ≤△≤式()式中,△是基尼平均差,∣-∣是任何一对收入样本差的绝对值,是样本容量,是收入均值。

定义△, ≤≤式()可以证明:△=(证明过程见附录一),而由式(),,,因此,式()中定义的即为基尼系数,综合式()、(),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为:∑∑∣-∣式()直接计算法只涉及居民收入样本数据的算术运算,很多学者认为理论上看,只要不存在来源于样本数据方面的误差,就不存在产生误差的环节。

gini系数公式

gini系数公式

gini系数公式
基尼系数是社会学中一种衡量社会不平等度的统计指标,它的发明者是美国经济学家基尼斯奎特(Gini),他在1912年发表的著作《税收论》中首次提出了基尼系数公式,它一直是研究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方法之一。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G=1-Σ[(Xi/X)*(Yi/Y)],
其中G表示基尼系数,X和Y分别表示收入和财富的总量,Xi和Yi表示收入和财富的单位分配量。

基尼系数反映出,一个社会的经济不平等程度是如何的。

通常,基尼系数越大,社会的不平等程度就越大,社会的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也越严重。

因此,基尼系数公式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社会不平等程度的重要工具。

基尼系数公式也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用于经济全球化、政府政策分析和比较成本效益分析等。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经济社会现象,并做出更有效的经济政策决策。

基尼系数公式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一些弊端,比如它对少数群体比如儿童、退休老人和贫困家庭的分析不太准确,而且由于收入和财富的定义有不同,可能会导致基尼系数的统计数据出现偏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谨慎运用基尼系数公式,要注意涵盖更多的细分群体,如性别、时间、地理位置等,从而更准确地评估一个社会的不平等状况。

总的来说,作为社会不平等程度的重要评估指标,基尼系数公式在研究和评估社会不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也可能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灵活地运用它来分析和评价一个社会的不平等状况。

基尼系数衡量

基尼系数衡量

基尼系数衡量什么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一种用来衡量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它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地区或群体内部收入差距的情况。

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其中0代表完全均等的收入分配,而1代表完全不均等的收入分配。

当基尼系数越接近于1时,意味着贫富差距越大。

如何计算基尼系数?计算基尼系数需要一份有序的收入或财富数据。

首先,将这份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

然后,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基尼系数:G = (A / (A + B)) × 2其中,A表示数据中所有不平等部分所占比例之和,B表示数据中所有平等部分所占比例之和。

更具体地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基尼系数:1.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序。

2.计算出每个人(或每个群体)的累积收入(或财富)比例。

3.计算出累积收入(或财富)比例的平均值。

4.计算出不平等部分和平等部分的比例之和。

基尼系数的意义和应用基尼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收入或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它可以用来评估一个国家、地区或群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且对政策制定者来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经济发展评估:基尼系数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通常情况下,收入或财富分配越均衡,经济发展越稳定可持续。

基尼系数高可能意味着社会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这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2.政策制定参考:基尼系数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了解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减少不平等程度。

例如,通过税收政策调节高收入人群所得,提供教育和就业机会以促进底层人群的社会流动性等。

3.社会公平评估:基尼系数可以用来评估社会公平程度。

一个社会越公平,基尼系数越接近于0。

政府、学者和社会团体可以通过监测基尼系数的变化来评估政策的效果和社会公平的改善情况。

基尼系数的局限性虽然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常用指标,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基尼系数怎么计算

基尼系数怎么计算

基尼系数(英文:Gini index、Gini Coefficient),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之一。

其包括收入基尼系数(Income Gini)和财富基尼系数(Wealth Gini)。

两者的算法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收入基尼系数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地区的家庭收入统计,财富基尼系数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地区的家庭总资产统计。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组织或教科书给出最适合的基尼系数标准。

但有不少人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时,居民收入过于平均,0.2-0.3之间时较为平均,0.3-0.4之间时比较合理,0.4-0.5时差距过大,大于0.5时差距悬殊。

基尼系数最早由意大利统计与社会学家Corrado Gini在1912年提出。

计算基尼系数的方法不同,计算结果的差别较大。

关于中国的基尼系数,争议较大,但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较高。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用于描绘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自2000年开始就越过了0.4的警戒线,并且逐年上升。

一、计算方法赫希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 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 B。

并以 A 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兹系数。

如果 A 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 为零则系数为 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兹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另外,可以参看帕累托指数(是指对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

国内不少学者对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作了探索,提出了十多个不同的计算公式。

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张建华先生提出了一个简便易用的公式:假定一定数量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顺序排队,分为 n 组。

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收入差距和贫富分配不均的指标,它的取值范围
在0到1之间,值越大表示收入差距越大,不平等程度越高。

下面将介绍
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

1.相对差异法(差额法):
这是最常见的计算基尼系数的方法。

首先,将收入按照从低到高排序,然后采用累计百分比计算相对差异,即累计百分比与累计收入之积。

最后,用1减去累计百分比与累计收入之积的累计总和,得到的结果就是基尼系数。

2.相对差异法(秩次法):
这种方法的计算步骤和相对差异法(差额法)类似,只是将累计百分
比改为累计人数百分比。

也就是说,将累计收入转化为累计人数,并以人
数百分比表示。

3.绝对差异法:
这种方法通过计算每个人的收入与平均收入的差值,并将差值除以平
均收入,得到每个人的“贡献度”,然后将所有人的“贡献度”加总,最
后再除以总人口数与2的积得到基尼系数。

4.集中度系数法:
这种方法通过计算平均值的倒数与所有人的个体差的积的和与平均值
之积得到基尼系数。

这四种方法在计算基尼系数时,都需要对数据进行适当的排序和归一
化处理,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收入差距,
还可以采用加权方法,在计算过程中给不同收入水平的个体赋予不同的权重。

值得注意的是,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研究领域
可能会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

此外,基尼系数只能反映收入或财富的差异,对于其他方面的不平等(如教育、健康等)无法准确反映。

因此,在使用
基尼系数时需要注意其局限性,并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及数学推导2001金融三班袁源摘要:本文归纳了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直接计算法、拟合曲线法、分组计算法和分解法,并进行了数学推导和证明。

在此基础上,文章比较了各种算法优缺点,分析了误差可能产生的环节。

关键词: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一、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1905年,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了洛伦茨曲线,如图一。

将社会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的顺序平均分为10个等级组,每个等级组均占10%的人口,再计算每个组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然后以人口累计百分比为横轴,以收入累计百分比为纵轴,绘出一条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的曲线,即为洛伦茨曲线。

为了用指数来更好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状况,1912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出一个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称为基尼系数(G )。

在上图中,基尼系数定义为:G=S A S A+B式(1)当A 为0时,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等;当B为0时,基尼系数为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基尼系数在0~1之间,系数越大,表示越不均等,系数越小,表示越均等。

二、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 式(1)虽然是一个极为简明的数学表达式,但它并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为了寻求具有可操作性的估算方法,自基尼提出基尼比率以来,图许多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都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主要有四种有代表性的估算方法,结合自己的计算,笔者将它们归纳为直接计算法、拟合曲线法、分组计算法和分解法。

1、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在基尼提出收入不平等的一种度量时,就已经给出了具体算法,而且这种算法并不依赖于洛伦茨曲线,它直接度量收入不平等的程度。

定义Y j-Y i∣/n2, 0≤△≤2u △=n n∑∑∣j=1 i=1式(2)式中,△是基尼平均差,∣Y j-Y i∣是任何一对收入样本差的绝对值,n是样本容量,u是收入均值。

定义G=△/2u, 0≤G≤ 1 式(3)可以证明:G=△/2u=2S A(证明过程见附录一),而由式(1)G= S A/ S A+B,S A+B=1/2,G=2S A,因此,式(2)中定义的G即为基尼系数,综合式(2)、(3),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为:G= 1 2n2 u n n∑∑Y j-Y i∣∣j=1 i=1式(4)直接计算法只涉及居民收入样本数据的算术运算,很多学者认为理论上看,只要不存在来源于样本数据方面的误差,就不存在产生误差的环节。

基尼系数公式表达

基尼系数公式表达

基尼系数公式表达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社会或者经济中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它在许多领域,如收入分配、财富分配、医疗资源分配等方面都有应用。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是一个统计学和数学上的表达式。

以下是关于基尼系数公式的相关参考内容。

基尼系数公式:基尼系数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值,其中0表示完全均等的分配,而1表示完全不均等的分配。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累计法和翻转法。

1. 累计法:基尼系数的累计法是最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

它的公式如下:G = (2 * A) / n * (n - 1)其中,G表示基尼系数,A表示所有观察值与其对应累计频率乘积的总和,n表示总观察次数。

累计法的计算步骤是先将频率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根据公式计算。

2. 翻转法:基尼系数的翻转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它的公式如下:G = (B / (A + B)) * 2其中,G表示基尼系数,A表示累积频率与对应值乘积的总和,B表示对频率乘积进行降序排列后与累积频率的总和。

翻转法的计算步骤是先将频率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计算A和B的值,并根据公式计算。

基尼系数的公式可以很好地衡量收入、财富或其他资源的不平等分配程度。

通过计算基尼系数,我们可以对一个社会或经济中的不平等问题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然而,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并不能仅仅依赖公式来解读,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和背景知识。

基尼系数只是一种衡量不平等的工具,它并不能提供关于不平等形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的详细信息。

除了基尼系数公式外,还有一些相关的指标和方法可以用于衡量不平等程度。

例如,洛伦兹曲线可以用来可视化收入或财富分布的不平等情况,帕累托原则可以用来确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总之,基尼系数在衡量不平等程度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公式本身是一个简单且有效的数学表达式,然而,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我们需要结合其他数据和背景知识来进行分析。

基尼系数标准

基尼系数标准

基尼系数标准基尼系数,又称基尼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众财富分配公平度的量化标准。

自1919年由爱尔兰社会学家及经济学家詹姆斯基尼(JamesT.Kini)提出以来,该指标已被国际社会广泛采用,早在1980年代就被用于国际国家间的贫富比较。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是:K=Σ(x-1)2/Σx2其中,x为某变量的不同数值,Σ代表求和运算。

即表示数值变量离散度的倒数。

由此可知,数值越大,表明对该变量的划分越离散,分配公平度越低,反之亦然。

基尼系数最早用于衡量贫富差距,根据计算结果可将国家的财富分布归为四种:极度不均等(K>0.50)、不均等(0.40<K≤0.50)、偏离均衡(0.30<K≤0.40)、基本均衡(K≤0.30)。

随着基尼系数的广泛应用,它也开始被应用到其他衡量指标之中,例如衡量一个城市内房价差距的大小等。

此外,基尼系数也被用来衡量地理空间分布状况,如探讨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识别经济发达地区应当进行加强干预的贫困地区等等。

基尼系数的研究一般以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而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则更多地关注于社会关系的研究,如研究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演变情况等。

基尼系数不仅是一种财富分布公平度的量化标准,也反映了一个国家贫富分配的情况。

从这一点上看,要增强一个国家的财富分配公平度,不仅要看措施的实施情况,更重要的是要看财富分配的公平性,也就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的准确性受到其计算所使用的样本的影响。

若样本的数据源不全面,或者数据不准确,则指标可能出现偏差。

因此,在计算时,必须使用准确可靠的数据,另外,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数值变化的影响。

综上所述,基尼系数标准是一种衡量一个国家民众财富分配公平度的量化标准,它反映了一个国家贫富分配的情况,是评估财富分配公平性的有效工具。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基尼系数的准确性受到计算所使用的样本的影响的,因此,在计算时,必须使用准确可靠的数据,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数值变化的影响。

基尼系数与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与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与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基尼系数被广泛应用于衡量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配差距。

基尼系数是一个0到1之间的数值,用来表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值越接近1,表示收入差距越大。

本文将探讨基尼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一、基尼系数的概念基尼系数最早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用来度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

它反映了在收入分配中,个人收入与个人所占比例的不平等程度,从而客观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收入差距。

二、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通常使用累计百分比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将个人按照收入从低到高进行排序;2. 计算累计百分比,即累计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3. 计算洛伦兹曲线,横轴表示累计人口占比,纵轴表示累计收入占比;4. 计算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等于洛伦兹曲线与完全平等线之间的面积。

三、基尼系数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基尼系数与收入分配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基尼系数越高,意味着收入分配越不平等,贫富差距越大。

相反,基尼系数越低,说明收入分配越平等。

高基尼系数的存在可能导致以下问题:1. 社会不稳定: 高度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产生社会矛盾和不满;2. 经济低效: 收入不平等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从而影响经济的高效运行;3. 社会服务不公平: 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服务无法均衡提供,一部分人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等福利,而另一部分人则处于劣势地位。

为了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基尼系数是至关重要的。

四、降低基尼系数的措施为了减少收入差距,降低基尼系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税收调节: 通过适当提高高收入者的税负,或者实施累进税制来调节收入分配。

2. 提高教育和技能水平: 投资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收入水平。

3. 加强社会保障: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升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

4. 促进就业机会: 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

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及数学推导2001金融三班 袁源摘要:本文归纳了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直接计算法、拟合曲线法、分组计算法和分解法,并进行了数学推导和证明。

在此基础上,文章比较了各种算法优缺点,分析了误差可能产生的环节。

关键词: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一、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1905年,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了洛伦茨曲线,如图一。

将社会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的顺序平均分为10个等级组,每个等级组均占10%的人口,再计算每个组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然后以人口累计百分比为横轴,以收入累计百分比为纵轴,绘出一条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的曲线,即为洛伦茨曲线。

为了用指数来更好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状况,1912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出一个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称为基尼系数(G )。

在上图中,基尼系数定义为:G= S A S A+B式(1) 当A 为0时,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等;当B 为0时,基尼系数为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基尼系数在0~1之间,系数越大,表示越不均等,系数越小,表示越均等。

二、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式(1)虽然是一个极为简明的数学表达式,但它并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为了寻求具有可操作性的估算方法,自基尼提出基尼比率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都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主要有四种有代表性的估算方法,结合自己的计算,笔者将它们归纳为直接计算法、拟合曲线法、分组计算法和分解法。

图一1、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在基尼提出收入不平等的一种度量时,就已经给出了具体算法,而且这种算法并不依赖于洛伦茨曲线,它直接度量收入不平等的程度。

定义△=n n∑∑∣j=1 i=1Y j-Y i∣/n2, 0≤△≤2u 式(2)式中,△是基尼平均差,∣Y j-Y i∣是任何一对收入样本差的绝对值,n是样本容量,u是收入均值。

定义G=△/2u, 0≤G≤1 式(3)可以证明:G=△/2u=2S A(证明过程见附录一),而由式(1)G= S A/ S A+B,S A+B=1/2,G=2S A,因此,式(2)中定义的G即为基尼系数,综合式(2)、(3),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为:G= 12n2 u n n∑∑∣j=1 i=1Y j-Y i∣式(4)直接计算法只涉及居民收入样本数据的算术运算,很多学者认为理论上看,只要不存在来源于样本数据方面的误差,就不存在产生误差的环节。

基尼系数的一个计算公式

基尼系数的一个计算公式

基尼系数的一个计算公式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一个用来衡量收入或财富的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它是一个常用的经济学工具,可以帮助分析人口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并提供政策建议。

G=(A/(A+B))其中,A代表面积A,也称为经济上固定不变薄片的面积;B代表面积B,也称为逆经济比例薄片的面积。

而面积A和面积B的计算方法如下:1.将人口按照收入或财富的大小顺序排序。

2.统计累积收入或财富的百分比。

3.计算累积收入或财富百分比与对应的人口比例之积,得到面积A。

4.计算面积B,即总面积减去A的面积。

举例来说,在一个由五个人构成的人口中,他们的收入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1000、2000、3000、4000、5000。

需要计算基尼系数。

首先,计算各人口的累积收入百分比和对应的人口比例:人口全部收入(累积)人口比例累积收入百分比110000.20.2230000.40.6360000.60.8接下来面积A=0.2*0.2+0.4*0.6+0.6*0.8+0.8*0.9+1.0*1.0=0.87面积B=1-面积A=1-0.87=0.13最后,计算基尼系数:G=0.87/(0.87+0.13)=0.87因此,这个例子中的基尼系数为0.87,意味着收入或财富的分配相对不均匀。

基尼系数不仅可以用来衡量收入或财富的不平等程度,还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收入或财富分配情况。

通过对基尼系数的计算和比较,政府和国际组织可以评估不同政策对不平等问题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社会经济政策来促进公平和减少不平等。

需要注意的是,基尼系数的计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它只能提供一个总体上的收入或财富不平等程度的度量,而不能提供关于不同收入或财富阶层之间的具体差距的信息。

此外,基尼系数还可能受到样本大小、收入或财富分布的形状和数据的可靠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基尼系数时需要谨慎分析和解读结果。

基尼指数公式

基尼指数公式

基尼指数公式基尼指数(Gini Index)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

这玩意儿听起来好像挺复杂,但其实理解起来也没那么难。

咱先来说说基尼指数的公式。

基尼指数的公式是:G = A / (A + B) 。

这里的 A 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B 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

为了让您更清楚这是咋回事,我给您举个例子。

就说咱们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吧。

假设满分是 100 分,全班有 50 个同学。

有的同学考了 90 多分,有的同学只考了 60 来分。

咱把这些分数从低到高排个序,然后画个图。

如果大家的分数都差不多,都在 80 分左右晃悠,那这个图就会比较接近一条直线,说明成绩分布比较平均。

可要是有的同学接近满分,有的同学不及格,那这图就歪七扭八的,跟咱说的绝对平均曲线差距就大了。

咱们再回到基尼指数本身。

基尼指数的值在 0 到 1 之间。

如果基尼指数接近 0 ,那就说明收入分配很平均,大家都差不多,好比咱们班同学成绩都在 80 分上下,差距不大。

要是基尼指数接近 1 呢,那就表示收入分配极度不平等,少数人占了大部分财富,就像咱们班考试,就一两个同学接近满分,其他人都不及格。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基尼指数可不一样。

有些地方基尼指数低,大家生活水平差距小,社会相对和谐稳定。

可有些地方基尼指数高,贫富差距大,可能就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比如说,在一个基尼指数较高的地方,富人们住着大别墅,开着豪车,孩子们上着贵族学校。

而穷人们呢,可能住在破旧的小屋里,为了一日三餐发愁,孩子上学都成问题。

这样的差距,容易让人心里不平衡,也可能导致犯罪率上升,社会矛盾激化。

反过来,在基尼指数较低的地方,大家收入差距不大,每个人都能过上差不多的生活。

虽然可能没有那种超级富豪,但也很少有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人们的幸福感可能会更高,社会也更有凝聚力。

咱们学习基尼指数公式,可不仅仅是为了知道这个数学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及数学推导2001金融三班 袁源摘要:本文归纳了基尼系数的四种计算方法:直接计算法、拟合曲线法、分组计算法和分解法,并进行了数学推导和证明。

在此基础上,文章比较了各种算法优缺点,分析了误差可能产生的环节。

关键词: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一、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1905年,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了洛伦茨曲线,如图一。

将社会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的顺序平均分为10个等级组,每个等级组均占10%的人口,再计算每个组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然后以人口累计百分比为横轴,以收入累计百分比为纵轴,绘出一条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的曲线,即为洛伦茨曲线。

为了用指数来更好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状况,1912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出一个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称为基尼系数〔G 〕。

在上图中,基尼系数定义为:G= S A S A+B式〔1〕 当A 为0时,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等;当B 为0时,基尼系数为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基尼系数在0~1之间,系数越大,表示越不均等,系数越小,表示越均等。

二、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式〔1〕虽然是一个极为简明的数学表达式,但它并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为了寻求具有可操作性的估算方法,自基尼提出基尼比率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都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主要有四种有代表性的估算方法,结合自己的计算,笔者将它们归纳为直接计算法、拟合曲线法、分组计算法和分解法。

图一1、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在基尼提出收入不平等的一种度量时,就已经给出了具体算法,而且这种算法并不依赖于洛伦茨曲线,它直接度量收入不平等的程度。

定义△=n n∑∑∣j=1 i=1Y j-Y i∣/n2, 0≤△≤2u 式〔2〕式中,△是基尼平均差,∣Y j-Y i∣是任何一对收入样本差的绝对值,n是样本容量,u是收入均值。

定义G=△/2u, 0≤G≤1 式〔3〕可以证明:G=△/2u=2S A〔证明过程见附录一〕,而由式〔1〕G= S A/ S A+B,S A+B=1/2,G=2S A,因此,式〔2〕中定义的G即为基尼系数,综合式〔2〕、〔3〕,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为:G= 12n2 u n n∑∑∣j=1 i=1Y j-Y i∣式〔4〕直接计算法只涉及居民收入样本数据的算术运算,很多学者认为理论上看,只要不存在来源于样本数据方面的误差,就不存在产生误差的环节。

实际上,在附录一证明过程当中将看到,直接计算法依然采用了以直代曲法计算面积,只不过这个过程在样本数据范围内到达了最小近似,其精确度直接取决于样本数据本身。

因此,可以认为它不带任何误差的计算了样本数据的基尼系数值。

2、拟合曲线法拟合曲线法计算基尼系数的思路是采用数学方法拟合出洛伦茨曲线,得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然后用积分法求出B的面积,计算基尼系数。

通常是通过设定洛伦茨曲线方程,用回归的方法求出参数,再计算积分。

例如,设定洛伦茨曲线的函数关系式为幂函数:I=αPβ式〔5〕根据选定的样本数据,用回归法求出洛伦茨曲线,例如,α=m,β=n.求积分S B=∫01 mp n dp=mn+1式〔6〕计算G=S AS A+B = S A+B-S BS A+B=1-2mn+1式〔7〕拟合曲线法的在两个环节容易产生谬误:一是拟合洛伦茨曲线,得出函数表达式的过程中,可能产生误差;二是拟合出来的函数应该是可积的,否则就无法计算。

3、分组计算法这种方法的思路有点类似用几何定义计算积分的方法,在X轴上寻找n个分点,将洛伦茨曲线下方的区域分成n部分,每部分用以直代曲的方法计算面积,然后加总求出面积。

分点越多,就越准确,当分点到达无穷大时,则为精确计算。

2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假设分为n 组,每组的收入为Y i ,则每个部分P 的面积为:S P = 1 ∑i-1Y i +∑ iY i 2n n∑Yi式〔8〕 加总得到:G= S A S A+B = S A+B -S B S A+B =1-2lim k →∞∑ n1 ∑i-1Y i +∑ iY i 2n n ∑Y i式〔9〕 这是精确计算基尼系数的表达式,当分点n 个数有限时,定义:y i = Y in∑Yi式〔10〕 得到近似表达式:G=2S A = 2 n 〔y 1+2y 2+···+ny n 〕-〔 n+1 n 〕 式〔11〕 〔证明过程见附录二〕分组计算法不依赖于洛伦茨曲线的函数形式,但在以直代曲的环节会出现误差,增加分点的个数可以减少这种误差。

4、分解法上述的计算方法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求出基尼系数的值,而分解法则是在求出上述值的基础上,力图研究基尼系数的构成因素,除了得出总的基尼系数的信息之外,在计算过程中还能够获得分解部分内部的基尼系数值。

另外,分解法求出基尼系数的过程一般都依赖于已有部分的基尼系数的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分解法并不是独立计算基尼系数的方法,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基尼系数的分解,即定义的各个不同基尼系数值之间的相互关系。

伦敦经济学院收入分配方法论专家Cowell 教授提出,基尼系数在不同人群组之间无法完全分解于尽。

总体基尼系数除了包括各个组内差距之外,还应包括组间差距和相互作用项。

公式为:G = k ∑W i G i +I b +ε〔f i 〕 式〔12〕式中,G 是总体基尼系数,G i 是第i 组内部的基尼系数〔i=1,2,…,n 〕,W i 是G i 的权数,I b 是组间的差距指数,ε〔f i 〕是相互作用项。

ε〔f i 〕是各个组之间收入分布的重叠程度。

特别地,当各个组之间收入分布完全不重叠时,ε〔f i 〕=0。

式〔12〕地意义在于形式化地表述了对总体基尼系数进行分解的思路和框架,但由于没图二有给出W i、I b和ε〔f i〕的具体计算方法,还不能用于基尼系数的计算。

经济学家Sundrum〔1990〕在他的《欠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一书中介绍了一种对一国或地区基尼系数进行分解的方法,其数学公式为:G=P12u1u G1+ P22u2uG2+P1P2︱u1-u2u︱式〔13〕式中,G表示总体基尼系数,G1和G2分别表示农村和城镇的基尼系数,P1、P2分别表示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u1、u2、u分别表示农村、城镇和总体的人均收入。

比照式〔12〕和式〔13〕,可以发现式〔13〕是式〔12〕的一种具体运用,P12u1uG1和P22u2u G2可以作为以P12u1u和P22u2u为权重的k∑W i G i,P1P2︱u1-u2u︱则为组间差距指数I b。

值得注意的是式中没有ε〔f i〕项,意味着ε〔f i〕=0成立,因此这种算法隐含的假设条件是农村与城镇的收入分布完全不重叠。

此外,采用这种计算方法还必须满足条件:在估算城乡内部的基尼系数时所用的居民收入数据的口径是相同或相近的。

这种方法会在可能在两个环节产生误差:一是用其他方法估计城乡各自的基尼系数G1和G2时,可能产生误差;二是城乡收入分布一般会在不同程度上重叠。

附录一:证明:G=△/2u=2S A第一步,分解n n∑∑∣j=1 i=1Y j-Y i∣设将收入按从低到高排列Y将矩阵中各项加总得到:2〔〔n-1〕Y n+〔n-2〕Y n-1+……+Y2—〔n-1〕Y1-〔n-2〕Y2-……-Y n-1〕=2〔〔n-1〕Y n+〔n-3〕Y n-1+〔n-5〕Y n-2……-〔1-n〕Y2-〔n-1〕Y1〕第二步,计算 12n2u取样本均值u=Y1+Y2+……Y nn =n ∑Y in1 2n2u = 12n n∑Yi4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综上,第一步、第二步,得到G = 1 n n∑Y i〔〔n -1〕Y n +〔n -3〕Y n -1+〔n -5〕Y n -2……-〔1-n 〕Y 2-〔n -1〕Y 1〕 式〔14〕 第三步,计算S B如图四,计算每一部分面积S PS P = 1 2 AB 〔AC +BD 〕= 1 ∑i-1Y i +∑ iY i 2n n∑YiS B = n∑ 1 ∑i-1Y i +∑ iY i 2n n∑Yi第四步,计算S AS A =S A +B -S B = 1 2 - n∑1 ∑i-1Y i +∑ i Y i 2n n ∑Y i= 1 2n n n ∑Y i - n∑ ∑i-1Y i +∑ iY i n ∑Y i分解n n ∑Y i - n ∑ ∑i-1Y i +∑ iY i得到矩阵B图四i -1iPA B Cn i -1 图三D6加总最后一行,得到:n n ∑Y i - n ∑ ∑i-1Y i +∑ iY i =〔n -1〕Y n +〔n -2〕Y n -1+……+Y 2—〔n -1〕Y 1-〔n -2〕Y 2-……-Y n -1=〔n -1〕Y n +〔n -3〕Y n -1+〔n -5〕Y n -2……-〔1-n 〕Y 2-〔n -1〕Y 1S A = 1 2n n n ∑Y i - n ∑ ∑i-1Y i +∑ iY in∑Y i= 1 2n n ∑Y i〔〔n -1〕Y n +〔n -3〕Y n -1+〔n -5〕Y n -2……-〔1-n 〕Y 2-〔n -1〕Y 1〕 式〔15〕比较式〔14〕和式〔15〕可得G=△/2u =2S A 。

附录二: 证明:当分点个数n 有限时,G=2S A = 2 n〔y 1+2y 2+···+ny n 〕-〔 n+1 n 〕 定义:y i = Y in∑YiS P = 1 2 AB 〔AC +BD 〕= 1 ∑i-1Y i +∑ i Y i 2n n ∑Y i = 1 2n 〔 ∑ i Y i n ∑Y i + ∑i-1Y i n ∑Y i〕 S B = n∑ 1 ∑i-1Y i +∑ iY i 2n n∑YiS A =S A +B -S B = 1 2 - n∑ 1 ∑i-1Y i +∑ i Y i2n n∑Y i= 1 2n n n ∑Y i -〔 n ∑ ∑i-1Y i +∑ iY i 〕 n ∑Y i=1 2n n n ∑Y i -n∑〔2 ∑i Y i -Y i 〕 n∑Yi=1 2n n n ∑Y i - n ∑〔2 ∑iY i -Y i 〕 n ∑Y i=1 2n〔2n -2 n ∑i ∑y i +2 n∑y i 〕- n+1 2n 分解n - n∑ i∑y i 得到矩阵C :加总最后一列,得到n-n∑i∑y i=〔n-1〕y n+〔n-2〕y n-1+……y2S A=12n 〔2n-2n∑i∑y i+2n∑y i〕-n+12n=1 n 〔y1+2y2+···+ny n〕-n+12nG=2S A= 2n 〔y1+2y2+···+ny n〕-〔n+1n〕参考资料:1、Sundrum.R.M,1990,Incom Distribution in Less Developed Counties, 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2、Cowell.F.A,2000,Measurement of Inequality, in Handbook of Income Distribution,eds. By A.Atkirrson and F.Bourguignon, Northholland3、熊俊:《基尼系数估算方法的比较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1月第1期4、王文森:《基尼系数及推广应用》;《统计与预测》;2003年1月第1期学习文档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