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知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2. 指导学生对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对比15世纪中西两种不同模式的航海活动以及明清时期与近代反侵略斗争不同结局的原因,培养学生用阶级的观点和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课前学生杏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参与,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要求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启示”,“明清时期反侵略斗争取胜的原因”,
比较两种不同模式的航海活动,自己找到结论,体验探索的成功。
3. 利用电脑多媒体手段解决学生的时空感,使学生明确明清时期一些重要的外交事件发生的空间位置;并借助历史图片、视频资料使学生真实感知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郑和下西洋”,增强学生的航海意识、海洋意识,树立蓝色国土观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使学生形成一种开放的精神与和平的理念。
2. 通过学习明清时期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难点:明清对外关系的特征及外交政策的趋向
教具准备
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提问:前面几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请同学们概括一下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
|口|答: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口趋衰落;经济上,一定阶段和一定程度上封建经济还在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并有了缓慢的发展;民族关系上,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发展。
板书标题: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提问:明渭对外关系特点:
回答:1、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2、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尖锐,甚至发展到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3、吸收了西方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4、由开放到实行闭关政策
提问: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自古以来航海事业就十分发达。唐、宋、元时期,我国的航海事业有什么成就?
I门I答:唐时,我国的船只航行于朝鲜、口本及南洋作地、印度、波斯湾一带;南宋时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宋政府积极推行海外贸易政策。那时,我国的船只除航行于I」木、朝鲜、南洋一带外,向西,可以到达非洲一些国家;元朝时,航海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仅泉州港就开辟了好几条通往海外各国的航线。)
一、郑和下西洋
提问: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及目的是什么?什么是西洋?2、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出发地
点和所到达的地区。3、郑和远航成功的原因有哪些?4、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回答: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第一,明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这是郑和远航的根本条件;第二,罗盘针的使用和地理、天文导航技术的进步(如郑和船队己经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含起来,提高了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人们称“牵星术”.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通过测定天的高度,来判断船舶位置、方向、确定航线.这项技术代表了那
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历代积累的地理知识等),为航海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第三,明政府对郑和远航的大力支持以及沿途各国人民的友好相助,也是郑和成功远航的重要条件。
材料解析:
“明永乐时期,国家强盛统一,政治较为清明。政府致力于恢复和发展中国与海外诸国的友好关系,开展大规模的外交和外贸活动,从而有郑和下西洋之举。前三次主要任务是..・,为明王朝树立,声威'.....后四次主要任务是….通过开辟新航路,(让)海外国家.・・・・:宾服’ 于中国。”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III》
请I门I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1叫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1、为宣扬国威,树立大国形象,扩大海外影响2、加强与国外
的联系3、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提问:什么是西洋?
IE答:西洋:明朝称今文莱以西南洋各地,及印度洋沿岸一带为西洋。
提问: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出发地点和所到达的地区
回答:时间:1405—1433年
次数:7次
出发地点: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到达地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史实介绍: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 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 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按照下西洋的任务,郑和船队人员主要有五•个部分:指挥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贸易部分、后勤保障部分、军事护航部分。指挥部分:整个船队的中枢,对航行、外交、贸易、作战等进行指挥决策.郑和职务是饮差正使总兵太监;航海部分:航海业务、修船的、预测天气的等;外交贸易部分:外交礼仪的、进行贸易的、联结翻译的;后勤保障部分:管理财务的、后勤供应的、起
草文书的、医务人员等;军事护航部分:负责航行安全和军事行动的.
1433年,62岁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队回国,宣宗赐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提问:郑和远航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回答: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明朝政府前期采取了较为升明的对外政策;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提问:郑和下西洋悄然结束的原因?
IE答;1、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采取的是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经济造成了巨大负担,使航海事业发展缺乏经济动力。2、明朝国力的衰退。
材料解析:
材料一:“(明)成祖在发展与东西洋诸国关系的主动与热心,主观上是为了稳定政局(如最初的寻找建文帝踪迹..…招彼各国对他执掌政权的支持等),扩大朝贡贸易,以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地位。
一一傅衣凌《明史新编》
材料二:“郑和统率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远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进行贸易和交流,其规模与航程,在当时世界上E谓无与伦比,比后来著名的哥伦布远航还早87年。然而,自此以后,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一改前制而实行禁海政策,甚至’片板不许下海'。与中国实行禁海政策相反,西方新兴资产阶级则大力鼓励航海贸易,为西方殖民主义者开拓了巨大的海外利益, 推动了海洋运输事业的发展,导致了欧洲各国迅速地繁荣昌盛”
-・・.・《郑和研究论文集•近代以来我国开发海洋的历史教训》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壮举。但明王朝遣使西航的目的,并没有和民间对外贸易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郑和远航将朝贡、勘合方式的对外关系推进到顶峰,’厚往薄来',用大量物质财富换取海外诸国形式上的藩属关系。结果,开支浩繁, '库藏为虚',被后来任事者视为耗民伤财之举。此后明朝政府无力也不愿再开展这样大规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