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梯形优化设计

合集下载

车辆优化设计理论与实践课件:优化设计在汽车上的应用实例 -

车辆优化设计理论与实践课件:优化设计在汽车上的应用实例 -
齿轮传动在工业中应用极为广泛。近年来, 齿轮传动的优化设计研究已有很大的发展。 在改进齿轮工作性能方面有:按齿面接触强 度的齿廓最佳形状的设计;齿轮副中形成最 佳油膜条件下渐开线齿轮几何参数的优化设 计;齿轮传动装置传动参数的优化设计;在 满足强度要求下单位功率重量或体积最小的 变速器优化设计等。在提高齿轮传动动态性 能方面有:动载荷和噪声最小化的研究;惯 性质量的最优分配及弹性参数的最优选择等。
用值,即
g8 ( X ) 1 [ 1] 0
g9 ( X ) 2 [ 2] 0
g10 ( X ) j [ j] 0
7)齿轮轴的最大挠度应不大于其许用值,

g11( X ) f 1max [ f 1] 0
g12 ( X ) f 2max[ f 2] 0
6.3 变速器传动齿轮的优化设计
Z1
Z2
Z3
Z4
6.3 变速器传动齿轮的优化设计
对于二级圆柱齿轮传动装置而言,影响承载
能力系数 (X ) 的独立变量仅有传动比 i 、
螺旋角 和第一、二级传动的中心距变动系 数 1 、2 。因此设计变量为
X [x1 x2 x3 x4]T [i 1 2]T
为提高齿轮的接触强度,应尽量增大承载能 力系数,也就是使其倒数最小。对第一级和 第二级齿轮传动来说,应分别使其最小
4)齿轮模数应大于零,即 g5 (X ) x3 0
5)齿轮轴的最小尺寸若分别规定为 d1min 和 d 2min ,则有
g6 ( X ) d1min x4 0 g7 ( X ) d 2min x5 0
6.3 变速器传动齿轮的优化设计
6)轮齿的弯曲应力及接触应力不大于其许
os1
2m
c
os2

运用网格法对汽车梯形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

运用网格法对汽车梯形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

1 网格法的基本原理
笔者采用网格法对 汽车转 向梯形机构模型进行 优化设计。该方法能在可行域 内直接进行迭代计算 , 不 需要 较深 的数 学知 识 , 简单 易懂 , 也不必 计算 一 、 二 阶导数 , 随着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 的增多 , 其计 算效 率 明显 降低 … 。
网格法 是直 接在 设计 变量 的可行 域 内 , 有规 律 的
rc s r gmehns 伽 r uet el pw rcnu p o s a ew el rln ue i o t l igm vm n et t i cai e n m e c r w a , o e osm f nj t s h he l gp rl wt u i n oe et d i e " i u t s oi y h sd
车轮 作无滑动的纯滚动运动 , 以减 少轮胎 磨损和 动力 消耗 【 。探讨 高等机 构 学在 乘用车梯 形转 向机构优 化 1 ] 设 计问题 的应用 , 在基 于空间机构的原理上所建立的模型能较为全面地反 映汽车转 向特 性 , C型汽车 为原 以
型探 讨 了汽 车 前 轮 转 向梯 形 机 构 的 优 化 设 计 问题 。
L u Yu—l i n,Gu o Ya—b n i g。Li Bi u n
( eh i l oee fTa su om l n e i ,T nh i as 7 10 , hn Tcn a lg inh i r a i r t i su G nu 4 0 1 C i c cl o n u v sy a a)
关键词 : 向机 构; 向特性 ; 转 转 优化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4 4 2 1 )3— 03— 2 10 4 1 (0 0 0 0 2 0

某型电动微型汽车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

某型电动微型汽车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

(4)
阿克曼梯形即为满足阿克曼转向理论特性的四连杆机构, 其底角 γ(见图 3)可由下式(5)确定:
(5)
3.2 内轮解析式
2020.01 科学技术创新 -16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 2 理想的内、外轮转角关系图
图 6 内轮一侧杆系运动情况 由图 6 可知:
(8)
图 3 底角 γ 其梯形臂的作用长度 m=(0.11K~0.15K); 阿克曼梯形是一个如图 4 所示的平面梯形,其特性为:(1)
;(2)梯形上底长度 AB 与两主销中心距及两主销中 心线穿地点完全一致。
因此,利用上面的公式可得出函数: 为保证梯形机构合适的传动角,应满足 l1 与 l2 的夹角
(9)
(10) (11)
以此作为约束条件,因为在 的最大值为 1,
所以 h 的取值范围为:
(12)
的全部范围内,
的最小值为

图 4 阿克曼梯形 3 优化设计及结果 3.1 外轮解析式
1266/1296 1867 825 475/475 337.5/412.5 155/60 R15
175/55 R15
2.2 转向盘及转向轮内外最大转角的确定 汽车转向盘应汽车转向运动完成后,具有自主保持直线行 驶的能力。根据《汽车设计》知不同汽车方向盘的直径 D 如表 2 所示[3]。
表 2 不同汽车方向盘直径
则可导出转向横拉杆 l2 表达式,齿条行程 S 与外轮转角 的 关系:
(17)
W0 为加权因子,因为在不同转角所用到的频率各不相同, (6) 故要设定一个加权因子。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到:
(18)
-162- 科学技术创新 2020.01

转向梯形驱动机构的运动分析及优化设计

转向梯形驱动机构的运动分析及优化设计

V ol 121 N o 18公 路 交 通 科 技2004年8月JOURNA 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ATION RESEARCH AND DEVE LOPMENT文章编号:1002Ο0268(2004)08Ο0124Ο05收稿日期:2003Ο07Ο03作者简介:李玉民(1969-),男,河南南阳人,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1转向梯形驱动机构的运动分析及优化设计李玉民1,李旭宏1,过学迅2(11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2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摘要:转向梯形驱动机构的空间布置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影响很大。

本文以常见的非独立悬架结构为例,建立空间几何模型进行运动分析,提出同时满足“与前悬架运动协调”和“左右转向力均匀”两方面要求的转向梯形驱动机构优化设计方法。

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可行。

关键词:汽车转向;空间连杆机构;运动分析;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U46312 文献标识码:AK inematics Analysis and Optimal De sign of Driving Mechanismsof Ackerman Steering LinkageLI Yu Οmin 1,LI Xu Οhong 1,G UO Xue Οxun2(11T ransportation C ollege ,S outheast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96,China ;21Wuhan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Hubei 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The spatial position of driving mechanisms of Ackerman steering linkage quite in fluences the stability of vehicle maneuvering characteristics 1T aking non Οindependent suspens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stablishes spatial geometric analysis m odel ,then puts forward an optimal design method which meets the coordinated m otion of steering driving linkage and front suspension ,at the same time meets the uniformity of left Οand Οright steering force 1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method is feasible 1K ey words :Autom otive steering ;S patial linkage mechanisms ;K inematics analysis ;Optimal design 如图1示,汽车转向传动机构包括转向梯形和转向梯形驱动机构,其中转向梯形驱动机构是指由转向摇臂OA 、直拉杆AB 和转向节臂BC 等组成的驱动转向梯形完成转向任务的连杆机构。

赛车转向梯形优化设计

赛车转向梯形优化设计

曼警 ●1
! 』 量 童圣
l¨ l

I f rc i n c c q =  ̄c r g u ̄t o i . e ] l a t ) y ( i2一 x I0 . . ̄ = 0s a= 2 O 18f f  ̄ . x 2 . m m
} |3一 c s f 1 卜 c 0 m n 驰 “j o , c ,扭( , t+蠊 l , 缸
3 外观 结构 设计
在设 计汽油发电机组的外观结构时 ,我们 充分考虑和 追 求产品的差异化 。产 品差异化 , 是增强产 品竞争 力、 占领市 场
L 5 0 Y单相 汽油发 电机 组在与 同类 发电机组相 比 ,具有 W5 0 C
性 能优越 、 外观精美等 优点 , 是一款具有相 当市场竞争力 的汽 油发 电机组 产品。该款发 电机组 自上市 以来 , 深受客户欢迎 ,
式中 , 为最小传 动角 , 6 为设计变量 /及 7的函数1 7 / , " 2 1 。
在 M TA A L B软件上 编辑 目标 函数 的优化 约束 条件 的 M 7 2
赛 车优化前后理 想和实际 的汽车左 右车轮转角 的关 系 曲 线如 图 6所示 , 当外轮转 角为虽大 2 。时 。 2 出现最大理论 与实 际 A k r n转角偏差 , 38 , eema 为 .。 存在轮胎 的磨 损 , 但是在外 轮
( 下转 第 8 0页 )
Eq ime t up n Ma ua t n e h oo yNo6,01 n fcr gT c n lg . 2 0 i
到 2 0h 0 。
襄 3 可 靠性、 耐久性试验表
的一种有效方式 。朗沃德 L 5 0 Y单相汽油发电机组 由汽 W5 0 C 油发动机 、 单相发 电机 、 框架 、 面板 、 电器 仪表 、 隔热板 、 减震软 垫等零部 件组成 , 减震 性能和发 电机隔热效果非常好 , 而且采 用 目前市场上 少有的圆弧 面板 设计 ,把一些影 响外 观的螺栓 紧固件完全 隐藏起来 , 工精细 , 做 外型饱满 、 圆滑 , 获得中华 并 人 民共和 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两项专利保护 。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

摘 要:运用一种精度较高、计算较简单的平面分析方法去优化某小型货车的转向梯形机构,该方法对内、外侧转向
轮转角差的评价更贴合实际情况。并区分实际梯形转角差与 Ackerman 转角差的大小,利用 MATLAB 优化工具箱对该小型 货车的转向系统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转向梯形机构得到了改进,并证明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向轮转角作比较,充分考虑内、外侧车轮的转角差,
在图 2 中,O 点为瞬时转动中心,θ 1 与 θ 2 分
并结合本次车型的实际情况建立目标函数如下:
别为汽车转向时的外侧转向轮转角与内侧转向 轮转角,k 为轴距。对于 b 的值,在国内目前流行 的汽车设计书籍中,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中 常采用近似的平面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让 b 取值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译.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M]. [2]余志生.主编.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张洪欣.主编.汽车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4]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编著.机械设 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不考虑车轮的外倾角。 而应用平面分析方法 2,b 值为: b = 2 × K × c o s(2 τ )× tanβ + b 1
(2)
2 转向优化原理及方法分析
从图 2 中可以推导出内、外转向轮转角满足
汽车的转向参数设置得不好,轻则影响轮胎 的使用寿命,降低其行驶平顺性,重则可能由于 侧滑导致侧翻等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汽车的转 向参数进行优化,以所有转向轮均能实现纯滚动 为原则,即所有车轮均绕同一瞬时旋转中心滚
b = 2 × r × tanβ + b 1
(1)
与左侧转向轮向左转动,梯形臂 L1 通过拉动转向

转向梯形机构设计报告

转向梯形机构设计报告

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报告指导老师:***学生:黄志宇学号:********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4班重庆大学方程式赛车创新实践班二〇一七年二月赛车转向系统是关系到赛车性能的主要系统,它是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系统的总称,通常,车手通过转向系统使转向轮偏转一定角度实现行驶方向改变。

赛车转向系统一股由方向盘、快拆、转向轴、转向柱、万向节、转向器、转向拉杆、梯形臂等部分组成。

其中,方向盘用于输入转向角度,快拆用于快速分离方向盘与转向柱,转向柱、转向轴、万向节共同将方向盘输入角度传递到转向器,转向器通过内部传动副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化为转向拉杆的直线运动,转向拉杆与梯形臂作用于转向节,实现车轮转向。

图1展示了转向系梯形结构,图2展示了赛车转向系统构成。

图1转向梯形机构图2赛车转向系统构成由于大赛组委会规则里面明确规定不允许使用线控或者电动转向,考虑到在赛车转向系统布置空间有限,且有严格的成本限制,以及轻量化的赛车设计目标,将赛车转向器范围限定机械式转向器。

目前,国内外的大多数方程式赛车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和断开式转向梯形结构。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传动副为齿轮齿条,其中,齿轮多与转向柱做成一体,齿条多与转向横拉杆直接连接,连接点即为断开点位置。

根据输出位置不同,分为两端输出式和中间输出式。

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设计制作;转向器可选材料多样,壳体可选用招合金,质量轻;传动效率较高;容易实现调隙,当齿轮齿条或者齿条与壳体之间产生间隙时,可以通过安装在齿条背部的挤压力可调的弹簧来消除间隙;转向角度大,制造成本低。

其主要缺点是:传动副釆用齿轮齿条,正效率非常髙的同时,逆效率非常高,可以到达当汽车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路感反馈强烈,来自路面的反冲力很容易传递到方向盘;转向力矩大,驾驶员操纵费力,对方向盘的反冲容易造成驾驶员精神紧张,过度疲劳。

●断开式转向梯形结构根据转向器和梯形的布置位置的不同,断开式转向梯形又分为四类,分别为:转向器前置梯形前置,转向器后置梯形后置,转向器前置梯形后置,转向节后置梯形前置。

汽车转向梯形机构设计中的参数定义

汽车转向梯形机构设计中的参数定义

汽车转向梯形机构设计中的三大参数定义汽车转向梯形机构是现代汽车生产中用于转向控制的一种重要机构,其设计中有三大关键参数需要定义,分别是梯形臂长度、中心距和转向角。

首先,梯形臂长度是指梯形机构两个臂的长度差,它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转向灵活性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梯形臂长度越大,转向灵活性越高,但车辆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车身尺寸和转向要求来确定梯形臂长度。

其次,中心距是指车轮中心到转向梯形机构中心的距离,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中心距的大小决定了车辆转向半径,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到车辆的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根据车轮轴距和转向灵活性要求来确定中心距。

最后,转向角是指车轮转动一定角度时,转向臂的角度变化。

转向角大小决定了车轮的转向范围,也是影响车辆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需要在设计中考虑车辆的转向要求来确定转向角大小。

综上所述,梯形臂长度、中心距和转向角是汽车转向梯形机构设计中三大关键参数,需要针对车身尺寸、转向灵活性和稳定性要求来进行定义和计算。

只有合理的参数设计,才能保证汽车在不同路况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转向梯形分析

转向梯形分析

第六节转向梯形转向梯形有整体式和断开式两种,选择整体式或断开式转向梯形方案与悬架采用何种方案有联系。

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案,必须正确选择转向梯形参数,做到汽车转弯时,保证全部车轮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行驶,使在不同圆周上运动的车轮,作无滑动的纯滚动运动。

同时,为达到总体布置要求的最小转弯直径值,转向轮应有足够大的转角。

一、转向梯形结构方案分析1、整体式转向梯形整体式转向梯形是由转向横拉杆l,转向梯形臂2和汽车前轴3组成,如图7-30所示。

其中梯形臂呈收缩状向后延伸。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调整前束容易,制造成本低;主要缺点是一侧转向轮上、下跳动时,会影响图7—30 整体式转向梯形1—转向横拉杆 2—转向梯形臂 3—前轴另一侧转向轮。

当汽车前悬架采用非独立悬架时,应当采用整体式转向梯形。

整体式转向梯形的横拉杆可位于前轴后或前轴前(称为前置梯形)。

对于发动机位置低或前轮驱动汽车,常采用前置梯形。

前置梯形的梯形臂必须向前外侧方向延伸,因而会与车轮或制动底板发生干涉,所以在布置上有困难。

为了保护横拉杆免遭路面不平物的损伤,横拉杆的位置应尽可能布置得高些,至少不低于前轴高度。

2、断开式转向梯形转向梯形的横拉杆做成断开的,称之为断开式转向梯形。

断开式转向梯形方案之一如图7-31所示。

断开式转向梯形的主要优点是它与前轮采用独立悬架相配合,能够保证一侧车轮上、下跳动时,不会影响另一侧车轮;与整体式转向梯形比较,由于杆系、球头增多,所以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并且调整前束比较困难。

图7—31 断开式转向梯形横拉杆上断开点的位置与独立悬架形式有关。

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架,常用图解法(基于三心定理)确定断开点的位置。

其求法如下(图7-32b):1)延长B K B 与A K A ,交于立柱AB 的瞬心P 点,由P 点作直线PS 。

S 点为转向节臂球销中心在悬架杆件(双横臂)所在平面上的投影。

当悬架摇臂的轴线斜置时,应以垂直于摇臂轴的平面作为当量平面进行投影和运动分析。

汽车转向梯形优化设计

汽车转向梯形优化设计

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汽车转向梯形臂优化设计指导老师:郭朋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1. 向梯形机构概述⋯⋯⋯⋯⋯⋯⋯⋯⋯⋯⋯⋯⋯⋯⋯⋯⋯⋯32.整体式向梯形构方案分析⋯⋯⋯⋯⋯⋯⋯⋯⋯⋯⋯⋯⋯⋯3整体式向梯形机构化分析⋯⋯⋯⋯⋯⋯⋯⋯⋯⋯⋯⋯⋯⋯4整体式向梯形程序写⋯⋯⋯⋯⋯⋯⋯⋯⋯⋯⋯⋯⋯⋯⋯⋯7转动传动机构强度计算⋯⋯⋯⋯⋯⋯⋯⋯⋯⋯⋯⋯⋯⋯⋯⋯⋯⋯12转向梯形的优化结果⋯⋯⋯⋯⋯⋯⋯⋯⋯⋯⋯⋯⋯⋯⋯⋯⋯⋯13转向梯形结构设计图形⋯⋯⋯⋯⋯⋯⋯⋯⋯⋯⋯⋯⋯⋯⋯⋯⋯13结论⋯⋯⋯⋯⋯⋯⋯⋯⋯⋯⋯⋯⋯⋯⋯⋯⋯⋯⋯⋯⋯⋯⋯⋯15;.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方案一、转向梯形机构概述转向梯形机构用来保证汽车转弯行驶时所有车轮能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在不同的圆周上做无滑动的纯滚动。

设计转向梯形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确定转向梯型的最正确参数和进行强度计算。

一般转向梯形机构布置在前轴之后,但当发动机位置很低或前轴驱动时,也有位于前轴之前的。

转向梯形有整体式和断开式两种,选择整体式或断开式转向梯形方案与悬架采用何种方案有联系。

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案,必须正确选择转向梯形参数,做到汽车转弯时,保证全部车轮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行驶,使在不同圆周上运动的车轮,作无滑动的纯滚动运动。

同时,为到达总体布置要求的最小转弯直径值,转向轮应有足够大的转角。

二、整体式转向梯形结构方案分析图整体式转向梯形;.1—转向横拉杆2—转向梯形臂3—前轴整体式转向梯形是由转向横拉杆1,转向梯形臂2和汽车前轴3组成,如图所示。

其中梯形臂呈收缩状向后延伸。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调整前束容易,制造本钱低;主要缺点是一侧转向轮上、下跳动时,会影响另一侧转向轮。

当汽车前悬架采用非独立悬架时,应当采用整体式转向梯形。

整体式转向梯形的横拉杆可位于前轴后或前轴前(称为前置梯形)。

对于发动机位置低或前轮驱动汽车,常采用前置梯形。

前置梯形的梯形臂必须向前外侧方向延伸,因而会与车轮或制动底板发生干预,所以在布置上有困难。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2014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2014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SGA3550型自卸式非公路用汽车采用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如图1所示) ,由转向横拉杆、转向梯形臂和汽车前轴组成。

图中,为K主销中心距,L为轴距,为转向梯形底角, W为转向臂长,为内侧车轮转角,为外侧车轮转角(以下符号意义相同) 。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调整容易,制造成本低;主要缺点是一侧转向轮上、下跳动时,会影响另一侧转向轮。

车辆转向时,内侧车轮被迫沿着比外侧车轮小的弧线行进,因此,转向梯形应使汽车在转向时两前轮产生不同的转向角,并沿着各自的弧线滚动,同时前后四个车轮又绕着同一圆心滚动 ,从而消除轮胎的滑动。

若忽略车轮的侧偏角,车辆转向时内外轮理想转角应保持以下关系:若忽略车轮的侧偏角,车辆转向时内外轮理想转角应保持以下关系:cot-cot=K/L (1)若自变角为,则因变角的期望值为=arccot(cot-K/L) (2)现有转向梯形机构仅能近似满足上式关系。

利用余弦定理可推得转向梯形的实际因变角如下:图2(3)(4)(5)(6)由(4)(5)(6)式得出(7)(8)由(3)(7)(8)式得出:实际因变角要求:(1) 列出转向机构的优化数学模型(2) 已知轮距2900mm;轴距L= 3800 mm;主销中心距K= 2100 mm;用Matlab中lsqcurvefit(……)函数或lsqnonlin(……)函数进行优化,求取设计变量梯形底角的值(要求底角范围在60-90度之间),转向梯形臂长度的值(要求在250-450mm之间)以满足设计需求。

该优化问题可以看作是将理想的内外转向轮曲线同待优化的内外转向轮角度关系进行拟合,MATLAB优化工具箱中提供了几种可供选择的优化函数:(1) [x,resnorm]=lsqcurvefit(fun,x0,xdata,ydata,lb,ub),该函数是进行非线性曲线的二次拟合。

其中F(x)为待优化的函数,数学模型为:(2) [x,resnorm]=lsqnonlin(……),该函数求解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包括非线性数据拟合问题。

汽车转向梯形机构设计

汽车转向梯形机构设计

汽车转向梯形机构设计及matlab/simMechanics 仿真汽车转向梯形机构设计及matlab/simMechanics 仿真Trapezoidal steering mechanism design matlab simMechanics Simulation 一、汽车转向梯形机构设计1.设计模型与要求:已知汽车梯形转向机构如下图所示。

该车车型为沃尔沃,转向节跨距M 为1305mm ,前轮距D 为1535mm ,轴距L 为2640mm 。

该车最小的转弯半径R 为5300mm ,并且具有良好的传力性能。

2.结构概述与条件分析根据题目条件,转向节跨距M ,前轮距D ,轴距L 均已知,则设计梯形转向机构只需要确定连架杆a ,连杆b 和轮与连架杆之间的夹角0α即可。

由于aM b 2cos 0-=α 根据最小转弯半径R=11000,以及公式:)(21sin max M D R L--=α求出m ax α=30.61313.两侧转向轮偏转角之间的理想关系式为了避免在汽车转向时产生的路面对汽车行驶的附加阻力和轮胎过快磨损,要求车轮作纯滚动。

显然只有在车轮轴线交于O 点才能实现。

此时的α和β满足以下关系式:LM +=βαcot cot 为此要精心地确定转向梯形机构的参数。

实际设计中,所有汽车的转向梯形都只能设计得再一定的车轮偏转角范围内,使两侧车轮偏转角的关系大体上接近于理想关系。

4.转向传动机构的优化设计4.1 传动机构连架杆与车轮轴线夹角0α的确定根据经验公式:︒±=5)34arctan(0ML α 带入数据得 0α=67.4161︒~77.4161︒,初步设计取的是72︒。

4.2 理论曲线与实际曲线焦点位置的确定以及连架杆a 的确定根据经验得交点一般发生在0.8m ax α~0.95m ax α=24.49°~29.0824°之间,实验中取α=26︒。

此时实际理论ββ==)tan tan arctan(ααM L L -=32.728°,带入实际公式,则可以确定连架杆a 值。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随着机械设备的不断发展,对于机构的优化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是一种常见的机构类型,它在工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是一种通过摆动约束框架来实现转向功能的机构。

目前,其主要应用领域为车辆转向系统。

通常情况下,该机构由主动轮、从动轮、转向架以及梯形连杆等部件组成。

其中,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梯形连杆相互连接,转向架则通过约束框架连接至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以实现车轮的转向功能。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对于梯形连杆的设计要求。

梯形连杆是整个机构的核心部件,其尺寸和形状对机构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应根据机构的具体使用环境和转向要求,合理确定梯形连杆的尺寸和形状,以保证机构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对于转向架的设计要求。

转向架主要起到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作用。

在优化设计中,应考虑到转向架的稳定性、刚度以及连接方式等因素,以确保转向架的性能达到要求。

再次,对于摆动约束框架的设计要求。

摆动约束框架用于约束转向架的转向运动,使车轮能够良好的适应路面的起伏和承受各种路况下的压力。

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到摆动约束框架所承受的载荷和力矩的大小,以提高机构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最后,对于轮胎的选择要求。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性能也受到轮胎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优化设计时,应选择具有优良性能的轮胎,以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和行驶安全性。

综上所述,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应从多个方面展开,在具体应用中,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调整优化方案。

相信通过更加精细的优化,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将能更好地满足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推动机械设备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据分析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以发现潜在的模式、预测趋势或寻找关联性。

在现代社会,数据分析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重要部分。

转向梯形优化设计matlab程序

转向梯形优化设计matlab程序

转向梯形优化设计matlab程序正文:1·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转向梯形优化设计的MATLAB程序的使用方法和具体实现步骤。

转向梯形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其优化设计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性能。

2·安装和配置MATLAB环境在开始使用转向梯形优化设计MATLAB程序之前,需要先安装和配置MATLAB环境。

请按照MATLAB官方提供的安装指南进行操作,并确保正确配置MATLAB环境变量。

3·数据准备在进行转向梯形优化设计之前,需要准备相关的输入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转向梯形的几何参数、工作条件等。

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后续的优化过程非常重要。

4·转向梯形优化设计算法转向梯形优化设计MATLAB程序使用基于遗传算法或者其他优化算法的方式进行设计。

以下是程序的主要算法步骤:a·初始化种群:一组初始解作为遗传算法的种群。

b·适应度函数:定义衡量转向梯形性能的适应度函数。

c·选择操作:根据适应度函数对种群进行选择,选择出适应度较高的个体。

d·交叉操作:通过交叉操作新的个体,并保留部分原始个体。

e·变异操作:对个体进行变异操作,引入一定的随机性和多样性。

f·终止条件:根据预设的终止条件,判断是否达到最优解或者最大迭代次数。

g·输出结果:输出最优解或者一系列优化结果。

5·程序编写根据上述算法步骤,编写转向梯形优化设计MATLAB程序。

程序的实现可以通过使用MATLAB自带的优化工具箱或者自行编写遗传算法等优化算法实现。

6·结果分析运行转向梯形优化设计MATLAB程序后,得到一系列优化结果。

对于每个结果,可以进行分析和比较,进一步优化设计。

可以使用MATLAB绘图功能来展示转向梯形的设计效果和变化趋势。

7·结论根据分析和比较结果,得到最终的转向梯形优化设计方案。

确认设计方案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改进。

汽车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

汽车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

汽车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1. 断开式转向梯形数学模型推导 理想的左右转向轮转角关系图1为汽车前轮转向示意图。

为了避免在汽车转向时产生的路面对汽车行驶的附加阻力和轮胎磨损过快,要求转向系统即可能保证在汽车转向时,所有的车轮均作纯滚动。

显然,这只有在所有车轮的轴线都相交于一点时方能实现。

此交点被称为转向中心。

如图所示,汽车左转弯时,内侧转向轮转角α应大于外侧车轮的转角β。

当车轮被视为绝对刚体的假设条件下,左右转向轮转角α和β应满足Ackermann 转向几何学要求,如式(1)所示。

LB-=βαcot cot (1)其中:α-内侧转向轮转角; β-外侧转向轮转角;B -两侧主销轴线与地面相交点之间的距离; L -汽车前后轴距; R -转弯半径。

根据式(1)可得理想的右轮转角,如式(2)。

0tan arctan 1tan BLαβα=+⨯(2)同理,当汽车右转向时,Ackermann 转角关系如式(3)所示。

LB+=βαcot cot (3)根据式(3)可得理想的右轮转角,如式4所示。

0tan arctan1tan BLαβα=-⨯(4)实际的左右转向轮转角关系图2是一种含有驱动滑块的常用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

轮齿条转向机构将方向盘的旋转运动转化成齿条(滑块)的直线运动,继而驱动转向梯形机构实现左右前轮转向。

vαββαBLR图1 汽车转向示意图图2 由齿轮齿条转向机驱动的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图中:1L -转向机齿条左右球铰中心的距离; 2L -左右横拉杆的长度; 3L -左右转向节臂的长度; w L -车轮中心至转向主销的距离;1S -转向齿条从中心位置向左的位移量; 2S -转向齿条从中心位置向左的位移量;y -转向齿条左右球铰中心连线与左右转向主销中心连线之偏距,图示位置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0S -直线行驶时,转向齿条左球铰中心和左转向主销的水平距离;0α-转向节臂与汽车纵轴线的夹角。

运用余弦定理和三角函数变换公式,经推导可得:222223cos cos()2()Cy S A B C AOB BOY L S y α--+-=∠+∠=+A 点的坐标值为:2222222222()2()C S y A B C BXa y S C y S A B C Ya y S ⎧⨯-⨯+-=⎪⎪⨯+⎨⨯+⨯+-⎪=⎪⨯+⎩其中:32A L S =-⨯,32B L y =-⨯,222223C L L y S =---;S -表示转向齿条左球铰中心和左转向主销中心的实际距离, 对于直线行驶时,0S S =;转向时,对于左转向轮:0S S S =-右转向轮:0S S S =+。

车辆转向梯形优化设计研究

车辆转向梯形优化设计研究



s.t.
2 0.135 cos2 74 2 cos74 cos(74 ) g1 ( x) cos 140 0 1 2 0.135cos74
1
g2 ( x) 0.135 0.15 0
4 g 4 ( x) 74 tan1 1.89 5 0 3 4 g 5 ( x) 74 tan1 1.89 5 0 3
35 数据采样点 理论期望外角β 车 轮 实 际 外 角 β'
30
25
车轮外角(因变角)β
20
15Leabharlann 10500
5
10
15 20 25 车轮内角(自变角)α
30
35
40


• (1) 本文用复合形法计算出来的梯形臂长 和转角偏差数值准确,因此能提高轮胎的 使用寿命。 • (2) 无论在转向梯形的设计还是改进过程 中,都有必要对转向梯形进行运动分析,使实 际梯形特性和理论转向特性近似程度最大, 设计结果最优。 • (3) 本文进行运动分析和优化设计所使用 的方法,适合于所有采用整体式转向梯形机 构的车辆,如汽车、农用运输车、拖拉机、 工程机械等。
车辆转向示意图
转向梯形示意图
1)通过车辆转向示意图导出转向梯形理想外 导向轮转角函数 2)通过转向梯形示意图导出转向梯形实际外 导向轮转角函数 3)转向梯形的目标函数 4)设计变量 5)约束条件 • 由以上条件可以导出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 计的数学模型
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为:
( i ) ( i ) min f ( x) ( i ) 100% ( i ) 1
车辆转向梯形优化设计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题目:汽车转向梯形臂优化设计指导老师:郭朋彦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1.转向梯形机构概述 (3)2.整体式转向梯形结构方案分析 (3)3.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分析 (4)4.整体式转向梯形程序编写 (7)5.转动传动机构强度计算 (12)6.转向梯形的优化结果 (13)7.转向梯形结构设计图形 (13)8.结论 (15)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方案一、转向梯形机构概述转向梯形机构用来保证汽车转弯行驶时所有车轮能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在不同的圆周上做无滑动的纯滚动。

设计转向梯形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确定转向梯型的最佳参数和进行强度计算。

一般转向梯形机构布置在前轴之后,但当发动机位置很低或前轴驱动时,也有位于前轴之前的。

转向梯形有整体式和断开式两种,选择整体式或断开式转向梯形方案与悬架采用何种方案有联系。

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案,必须正确选择转向梯形参数,做到汽车转弯时,保证全部车轮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行驶,使在不同圆周上运动的车轮,作无滑动的纯滚动运动。

同时,为达到总体布置要求的最小转弯直径值,转向轮应有足够大的转角。

二、整体式转向梯形结构方案分析图5.1 整体式转向梯形1—转向横拉杆 2—转向梯形臂 3—前轴整体式转向梯形是由转向横拉杆1,转向梯形臂2和汽车前轴3组成,如图5.1所示。

其中梯形臂呈收缩状向后延伸。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调整前束容易,制造成本低;主要缺点是一侧转向轮上、下跳动时,会影响另一侧转向轮。

当汽车前悬架采用非独立悬架时,应当采用整体式转向梯形。

整体式转向梯形的横拉杆可位于前轴后或前轴前(称为前置梯形)。

对于发动机位置低或前轮驱动汽车,常采用前置梯形。

前置梯形的梯形臂必须向前外侧方向延伸,因而会与车轮或制动底板发生干涉,所以在布置上有困难。

为了保护横拉杆免遭路面不平物的损伤,横拉杆的位置应尽可能布置得高些,至少不低于前轴高度。

三、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分析汽车转向行驶时,受弹性轮胎侧偏角的影响,所有车轮不是绕位于后轴沿长线上的点滚动,而是绕位于前轴和后轴之间的汽车内侧某一点滚动。

此点位置与前轮和后轮的侧偏角大小有关。

因影响轮胎侧偏角的因素很多,且难以精确确定,故下面是在忽略侧偏角影响的条件下,分析有关两轴汽车的转向问题。

此时,两转向前轮轴线的延长线应交在后轴延长线上,如图5-2所示。

设θi 、θo 分别为内、外转向车轮转角,L 为汽车轴距,K 为两主销中心线延长线到地面交点之间的距离。

若要保证全部车轮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行驶,则梯形机构应保证内、外转向车轮的转角有如下关系:LKi o =-θθcot cot(1)图1 理想的内、外车轮转角关系简图若自变角为θo ,则因变角θi 的期望值为:)/cot(cot )(0L K arc f o i -==θθθ (2)现有转向梯形机构仅能近似满足上式关系。

以图所示的后置梯形机构为例,在图上作辅助用虚线,利用余弦定理可推得转向梯形所给出的实际因变角i 'θ为[])cos(212cos )cos(cos 2arccos )cos(21)sin(arcsin020020'θγγθγγθγθγγθ+-+⎪⎭⎫⎝⎛-+--+-+⎪⎭⎫ ⎝⎛+-=m K m K m Km K m K i (3)式中:m 为梯形臂长;γ为梯形底角。

所设计的转向梯形给出的实际因变角i 'θ,应尽可能接近理论上的期望值i θ。

其偏差在最常使用的中间位置附近小角范围内应尽量小,以减少高速行驶时轮胎的磨损;而在不经常使用且车速较低的最大转角时,可适当放宽要求。

因此,再引入加权因子)( θω0,构成评价设计优劣的目标函数为)(x f%100)()()()()(max1⨯⎥⎦⎤⎢⎣⎡-=∑=oi i oi i oi i i oi o oi x f θθθθθθθωθθ (4) 由以上可得:[]%100cot cot )cos(212cos )cos(cos 2arccoscot cot )cos(21)sin(arcsin)()(0200201max⨯⎥⎦⎤⎢⎣⎡-+-+⎪⎭⎫⎝⎛-+--⎥⎦⎤⎢⎣⎡-+-+⎪⎭⎫⎝⎛+-=∑=L K arc m K m K m KL K arc m K m K x f oi i oi i i oi o oi θθγγθγγθθγθγγθωθθ (5) 式中:x 为设计变量,⎥⎦⎤⎢⎣⎡=⎥⎦⎤⎢⎣⎡=m x x x γ21;θomax 为外转向车轮最大转角,由图2得 a D L-=2a r c s i n m i nm a x o θ (6)式中,Dmin 为汽车最小转弯直径;a 为主销偏移距。

考虑到多数使用工况下转角θo 小于20°,且10°以内的小转角使用得更加频繁,因此取:⎪⎪⎩⎪⎪⎨⎧≤<≤<≤<=max205.020100.11005.1)(o o o o o θθθθθω (7)建立约束条件时应考虑到:设计变量m 及γ过小时,会使横拉杆上的转向力过大;当m 过大时,将使梯形布置困难,故对m 的上、下限及对γ的下限应设置约束条件。

因γ越大,梯形越接近矩形,值就越大,而优化过程是求的极小值,故可不必对γ的上限加以限制。

综上所述,各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构成的约束条件为:00min max min ≥-≥-≥-γγm m m m (8)梯形臂长度m 设计时常取在mmin=0.11K ,mmax=0.15K 。

梯形底角γmin=70°此外,由机械原理得知,四连杆机构的传动角δ不宜过小,通常取δ≥δmin =40°。

如图5-2所示,转向梯形机构在汽车向右转弯至极限位置时达到最小值,故只考虑右转弯时δ≥δmin 即可。

利用该图所作的辅助用虚线及余弦定理,可推出最小传动角约束条件为:02c o s )c o s (c o s )c o s (c o s 2c o s m i n m a x m i n ≥--++-K mo γγδθγγδ(9)式中:δmin 为最小传动角。

δmin=40°,故由式a D L o -=2arcsinminmax θ可知,δmin为设计变量m 及γ的函数。

由式(6)、式(7)、式(8)和式(9)四项约束条件所形成的可行域,如图3所示的几种情况。

图3b 适用于要求δmin 较大,而γmin 可小些的车型;图5-3c 适用于要求γmin 较大,而δmin 小些的车型;图3a 适用介于图3b 、c 之间要求的车型。

图3 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的可行域四、整体式转向梯形程序编写(1)优化编程所需数据:轴距:L=2775mm 轮距:K=1560mm 最小转弯半径:R=5300mm 转向梯形臂:m 计算可得底边长:L-2*a (2)function fuun .m 编辑过程在MATLAB窗口新建一个空白M文件将下式输入function c=theatar()%建立主函数global options L b r a K thetamax cl cr fi0 %定义全局变量K=1638; %input('输入主销中心线间距(mm)'); %依次给予几个变量赋值L=3308; %input('输入轴距(mm)');thetamax=40; %input('输入外转向轮最大转角(度)');x(1)=175; %input('臂长(mm)');x(2)=74.5; %input('底角(度)');b=8; %input('内倾角(度)');r=2; %input('后倾角(度)');a=1; %input('外倾角(度)');thetamax=thetamax*pi/180; %单位转换,弧度与度数转变lb(1)=0.11*K; %设置上下限lb(2)=1.2217; %acot(K/(1.2*L));ub(1)=0.13*K;ub(2)=pi/2;fil=linspace(0,thetamax,61);lb=[lb(1),lb(2)];ub=[ub(1),ub(2)];x0=[x(1),x(2)];% A=[0.251 0.372];% b=[0.143];[y,fval]=fmincon('fuun',x0,[],[],[],[],lb,ub,[]);%利用工具箱中的x = fmincon(fun,x0,A,b,Aeq,beq,lb,ub,nonlcon)进行计算Y=y;%[y,resnorm]=lsqnonlin('fuun',x0,lb,ub,options) %betae(i) y = fmincon(fuun,x0,[],[],[],[],lb,ub) for i=1:61 %设置60个区域fil=linspace(0,thetamax,61);%betae(i)=acot(cot(fil(i))-(K/L));fi=fii(r*pi/180,b*pi/180);%以下将各公式单位转换,并代入公式dt=delta(r*pi/180,fii(r*pi/180,b*pi/180));%=dtd=Di(fii(r*pi/180,b*pi/180),a*pi/180,delta(r*pi/180,fii(r*pi/180,b*pi/180)));%=dMid_w=Ww(a*pi/180,delta(r*pi/180,fii(r*pi/180,b*pi/180)),Di(fii(r*pi/180,b*pi/180),a*pi/180,del ta(r*pi/180,fii(r*pi/180,b*pi/180))));%=wa1(i)=alfa(fi,d,fil(i),Mid_w);A(i)=K*cos(b*pi/180)-x(1)*cos(2*(b*pi/180))*cos(x(2)*pi/180+fil(i));B(i)=x(1)*sin(x(2)*pi/180+fil(i));C(i)=K*cos(b*pi/180)*cos(x(2)*pi/180+fil(i))-2*K*cos(b*pi/180)*cos(x(2)*pi/180)+2*x(1)*(cos(b*p i/180)^2)*(cos(x(2)*pi/180)^2)-x(1);fir(i)=abs(fiir(A(i),B(i),C(i),x(2)*pi/180));a2(i)=alfa2(fi,d,fir(i),Mid_w);cl(i)=acos((cos(lamta(d,fil(i)))-sin(a*pi/180)*sin(a1(i)))/(cos(a*pi/180)*cos(a1(i))))*180/pi;cr(i)=acos((cos(lamta(d,fir(i)))-sin(a*pi/180)*sin(a2(i)))/(cos(a*pi/180)*cos(a2(i))))*180/pi; betae(i)=acot(cot(cl(i)*pi/180)-(K/L));Aa(i)=K*cos(b*pi/180)-y(1)*cos(2*(b*pi/180))*cos(y(2)+fil(i));Ba(i)=y(1)*sin(y(2)+fil(i));Ca(i)=K*cos(b*pi/180)*cos(y(2)+fil(i))-2*K*cos(b*pi/180)*cos(y(2))+2*y(1)*(cos(b*pi/180)^2)*(co s(y(2))^2)-y(1);fira(i)=abs(fiir(Aa(i),Ba(i),Ca(i),y(2)));a2a(i)=alfa2(fi,d,fira(i),Mid_w);% cl(i)=acos((cos(lamta(d,fil(i)))-sin(a*pi/180)*sin(a1(i)))/(cos(a*pi/180)*cos(a1(i))))*180/pi; cr1(i)=acos((cos(lamta(d,fira(i)))-sin(a*pi/180)*sin(a2a(i)))/(cos(a*pi/180)*cos(a2a(i))))*180/pi; endplot(cl,betae*180/pi,'r',cl,cr,'b',cl,cr1,'--g');% plot(cl,cr1,'--b');axis([0,40,0,45]);xlabel('外转向轮输入角(单位:度)');ylabel('内转向轮输出角(单位:度)');title('右轮初始值实际转角-理想转角-优化值实际转角随左输入角的变化曲线');text( 2,38,'红线代表理想转角的变化曲线','FontSize',8,'backgroundcolor',[1 0.4 0.4]);text( 2,36,'蓝线代表实际转角的变化曲线','FontSize',8,'backgroundcolor',[0.4 0.4 1]);text( 2,34,'绿线代表优化后转角的变化曲线','FontSize',8,'backgroundcolor',[0.6 1 0.8]);hold onEnd%子函数,定义个变量的意义function lt=lamta(d,fil)lt=acos((cos(d))^2+(sin(d))^2*cos(fil));endfunction a1=alfa(fi,d,fil,w)a1=asin(-cos(fi)*cos(d)-sin(fi)*sin(d)*cos(fil-w));endfunction a2=alfa2(fi,d,fir,w)a2=asin(-cos(fi)*cos(d)-sin(fi)*sin(d)*cos(fir+w));endfunction d=Di(fi,a,dt)d=acos(-cos(fi)*sin(a*pi/180)-sin(fi)*cos(a*pi/180)*cos(dt));endfunction w=Ww(a,dt,d)w=asin(cos(a*pi/180)*sin(a*pi/180)/sin(d));endfunction dt=delta(r,fi)dt=asin(sin(r*pi/180)/sin(fi));endfunction fi=fii(r,b)fi=acos(cos(r*pi/180)*cos(b*pi/180));endfunction fir=fiir(A,B,C,fi0)fir=fi0-2*atan((B+(sqrt(A^2+B^2-C^2)))/(A-C));end附录二在同一文件下编辑theatar.m 进行绘图编辑function c=theatar()%主函数global options L b r a K thetamax cl cr fi0 %定义全局变量K=1638; %input('输入主销中心线间距(mm)'); %给予几个变量赋值L=3308; %input('输入轴距(mm)');thetamax=40; %input('输入外转向轮最大转角(度)');x(1)=175; %input('臂长(mm)');x(2)=74.5; %input('底角(度)');b=8; %input('内倾角(度)');r=2; %input('后倾角(度)');a=1; %input('外倾角(度)');thetamax=thetamax*pi/180; %单位转换lb(1)=0.11*K; %设置上下限lb(2)=1.2217; %acot(K/(1.2*L));ub(1)=0.13*K;ub(2)=pi/2;fil=linspace(0,thetamax,61);lb=[lb(1),lb(2)];ub=[ub(1),ub(2)];x0=[x(1),x(2)];% A=[0.251 0.372];% b=[0.143];[y,fval]=fmincon('fuun',x0,[],[],[],[],lb,ub,[]);Y=y;%[y,resnorm]=lsqnonlin('fuun',x0,lb,ub,options) %betae(i) y = fmincon(fuun,x0,[],[],[],[],lb,ub) for i=1:61 %设置60个区域fil=linspace(0,thetamax,61);% betae(i)=acot(cot(fil(i))-(K/L));fi=fii(r*pi/180,b*pi/180);%以下将各公式单位转换,并代入公式dt=delta(r*pi/180,fii(r*pi/180,b*pi/180));%=dtd=Di(fii(r*pi/180,b*pi/180),a*pi/180,delta(r*pi/180,fii(r*pi/180,b*pi/180)));%=dMid_w=Ww(a*pi/180,delta(r*pi/180,fii(r*pi/180,b*pi/180)),Di(fii(r*pi/180,b*pi/180),a*pi/180,del ta(r*pi/180,fii(r*pi/180,b*pi/180))));%=wa1(i)=alfa(fi,d,fil(i),Mid_w);A(i)=K*cos(b*pi/180)-x(1)*cos(2*(b*pi/180))*cos(x(2)*pi/180+fil(i));B(i)=x(1)*sin(x(2)*pi/180+fil(i));C(i)=K*cos(b*pi/180)*cos(x(2)*pi/180+fil(i))-2*K*cos(b*pi/180)*cos(x(2)*pi/180)+2*x(1)*(cos(b*p i/180)^2)*(cos(x(2)*pi/180)^2)-x(1);fir(i)=abs(fiir(A(i),B(i),C(i),x(2)*pi/180));a2(i)=alfa2(fi,d,fir(i),Mid_w);cl(i)=acos((cos(lamta(d,fil(i)))-sin(a*pi/180)*sin(a1(i)))/(cos(a*pi/180)*cos(a1(i))))*180/pi;cr(i)=acos((cos(lamta(d,fir(i)))-sin(a*pi/180)*sin(a2(i)))/(cos(a*pi/180)*cos(a2(i))))*180/pi; betae(i)=acot(cot(cl(i)*pi/180)-(K/L));Aa(i)=K*cos(b*pi/180)-y(1)*cos(2*(b*pi/180))*cos(y(2)+fil(i));Ba(i)=y(1)*sin(y(2)+fil(i));Ca(i)=K*cos(b*pi/180)*cos(y(2)+fil(i))-2*K*cos(b*pi/180)*cos(y(2))+2*y(1)*(cos(b*pi/180)^2)*(co s(y(2))^2)-y(1);fira(i)=abs(fiir(Aa(i),Ba(i),Ca(i),y(2)));a2a(i)=alfa2(fi,d,fira(i),Mid_w);%cl(i)=acos((cos(lamta(d,fil(i)))-sin(a*pi/180)*sin(a1(i)))/(cos(a*pi/180)*cos(a1(i))))*180/pi;cr1(i)=acos((cos(lamta(d,fira(i)))-sin(a*pi/180)*sin(a2a(i)))/(cos(a*pi/180)*cos(a2a(i))))*180/pi; end%绘制图像plot(cl,betae*180/pi,'r',cl,cr,'b',cl,cr1,'--g');% plot(cl,cr1,'--b');%定义各轴意义axis([0,40,0,45]);xlabel('外转向轮输入角(单位:度)');ylabel('内转向轮输出角(单位:度)');title('右轮初始值实际转角-理想转角-优化值实际转角随左输入角的变化曲线');%定义各曲线意义text( 2,38,'红线代表理想转角的变化曲线','FontSize',8,'backgroundcolor',[1 0.4 0.4]);text( 2,36,'蓝线代表实际转角的变化曲线','FontSize',8,'backgroundcolor',[0.4 0.4 1]);text( 2,34,'绿线代表优化后转角的变化曲线','FontSize',8,'backgroundcolor',[0.6 1 0.8]);hold onEnd%进行子函数定义function lt=lamta(d,fil)lt=acos((cos(d))^2+(sin(d))^2*cos(fil));endfunction a1=alfa(fi,d,fil,w)a1=asin(-cos(fi)*cos(d)-sin(fi)*sin(d)*cos(fil-w));endfunction a2=alfa2(fi,d,fir,w)a2=asin(-cos(fi)*cos(d)-sin(fi)*sin(d)*cos(fir+w));endfunction d=Di(fi,a,dt)d=acos(-cos(fi)*sin(a*pi/180)-sin(fi)*cos(a*pi/180)*cos(dt));endfunction w=Ww(a,dt,d)w=asin(cos(a*pi/180)*sin(a*pi/180)/sin(d)); endfunction dt=delta(r,fi)dt=asin(sin(r*pi/180)/sin(fi)); endfunction fi=fii(r,b)fi=acos(cos(r*pi/180)*cos(b*pi/180)); endfunction fir=fiir(A,B,C,fi0)fir=fi0-2*atan((B+(sqrt(A^2+B^2-C^2)))/(A-C)); end程序运行结果%100)()()()()(max1⨯⎥⎦⎤⎢⎣⎡-=∑=oi i oi i oi i i oi o oi x f θθθθθθθωθθ考虑到多数使用工况下转角θo 小于20°,且10°以内的小转角使用得更加频繁,因此取:⎪⎪⎩⎪⎪⎨⎧≤<≤<≤<=max205.020100.11005.1)(o o o o o θθθθθω五、转动传动机构强度计算1、转向拉杆拉杆应该有较小的质量和足够的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