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分类及其特征
地震分类等级
地震分类等级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震级:震级是用来表示地震强烈程度的一种物理量。
通常使用里氏震级或面波震级来衡量地震的大小,数值越大表示地震越强烈。
2. 震源深度:震源深度是指地震发生的深度,通常分为浅源震和深源震。
浅源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中,深源震则发生在地幔和地核。
3. 震中距离:震中距离是指地震震中到观测点的水平距离。
震中距离越近,感受到的地震强度就越大。
4. 烈度:烈度是一种用来描述地震对人类造成影响的评估标准。
通常使用中国地震烈度分级标准(GB/T 17742-1999)来评估地震烈度等级,共分为12个等级。
5. 地震类型:地震类型是指地震发生的原因和机制,通常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人工地震等。
这些地震分类等级都是用来描述地震的不同特征和影响程度的。
在地震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中,这些分类等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震级别分类
地震级别分类是根据地震释放的能量来划分的。
具体如下:弱震:震级小于3级。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
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此外,地震灾害等级,是地震灾害大小的级别划分,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试述地震作用的概念和分类
试述地震作用的概念和分类
地震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的一种地质现象,指地球内部发生的震动。
它是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引起的一系列震颤和震动。
地震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破坏作用:地震会造成地表和地下的破坏,包括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倒塌或损坏,甚至导致大规模灾害。
2. 地貌变化作用:地震可以改变地球的地貌,如地壳的抬升、下沉,或形成地裂缝等地形特征的变化。
3. 地质作用:地震会影响地球内部岩石的运动和变形,导致地震活动区域的地壳运动。
4. 水文地质作用:地震会影响地下水的运动和分布,包括引起井泉水位的上升或下降、地下水位的变化等。
5. 社会经济作用:地震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秩序的混乱等。
根据地震产生的原因和震源位置,地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构造地震:由于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震,是最常见的地震类型。
2.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主要发生在火山口和
周围地区。
3. 深源地震:震源位于地壳下方深处的地震,深度一般在700公里以上。
4. 浅源地震:震源位于地壳上方浅处的地震,深度一般在70公里以下。
5. 人工地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震,如核试验或地下矿井爆破等。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试行)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试行)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而引起的、对人类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的不同特征,可以对其进行分类分级。
下面是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试行):一、地震灾害地震灾害是发生在地壳中的一种地震现象,可分为轻微震动、中度震动、严重震动和毁灭性震动四个等级。
轻微震动指震感轻微,无造成重大损失;中度震动指震感较明显,造成一定损失;严重震动指震感强烈,造成重大损失;毁灭性震动指地面严重破坏,造成大量人员、财产损失。
二、滑坡灾害滑坡灾害是指由于地形、地质等原因所引起的土体滑动而形成的灾害,可分为轻微滑动、中度滑动、严重滑动和毁灭性滑动四个等级。
轻微滑动指土体表面出现裂缝,土石松动;中度滑动指土块和石块滑行20米以内;严重滑动指土块和石块滑行20-100米;毁灭性滑动指土块和石块滑行100米以上。
三、地面塌陷灾害地面塌陷灾害是指地下岩土层发生变形或变质,导致地表下沉或坍塌而形成的灾害,可分为轻微沉降、中度沉降、严重沉降和坍塌四个等级。
轻微沉降指地表下沉5-20厘米;中度沉降指地表下沉20-50厘米;严重沉降指地表下沉50-100厘米;坍塌指地表下沉大于100厘米。
四、地面侵蚀灾害地面侵蚀灾害是指河流、海岸、风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岩石、土壤等地表材料发生风化、溶解、流失等现象,导致地表削蚀或冲刷而形成的灾害,可分为轻微侵蚀、中度侵蚀、严重侵蚀和毁灭性侵蚀四个等级。
轻微侵蚀指地表材料流失少于10厘米;中度侵蚀指地表材料流失10-50厘米;严重侵蚀指地表材料流失50-100厘米;毁灭性侵蚀指地表材料流失大于100厘米。
五、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灾害是指在高山地区,由于暴雨、滑坡等原因,形成的泥石流,可分为轻微泥石流、中度泥石流、严重泥石流和毁灭性泥石流四个等级。
轻微泥石流指泥石流高度小于1米,宽度小于5米;中度泥石流指泥石流高度1-5米,宽度5-10米;严重泥石流指泥石流高度5-10米,宽度10-20米;毁灭性泥石流指泥石流高度大于10米,宽度大于20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1.4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师版)
第4课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1.掌握地震波的分类和不同特征2.能说出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及根据它们划分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以及每一圈层的特征3.掌握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特征知识点0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一)地震波1,地震波可以分为纵波(P 波)和横波(S 波)。
2,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3,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4,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二)不连续面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1,在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
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2,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古登堡界面。
以这两个不连续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3,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莫霍界面以外。
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有高大山脉的地方地壳会更厚。
4,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古登堡界面,占地球总体积的80%。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
科学家推断,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球板块的运动与之相关。
上地幔顶部与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5,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
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科学家认为,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
内核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固体金属球。
【即学即练1】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千米的海域,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引发最高达10米的大海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地理《自然灾害》教案
地理《自然灾害》教案【课程名称】: 地理《自然灾害》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2. 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造成的危害。
3. 掌握自然灾害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课程内容】: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1. 什么是自然灾害2. 自然灾害的分类及其特征二、地震的危害与防治。
1. 地震的形成和特点2. 地震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危害。
3. 地震的预测和预防措施三、洪水的危害与防治。
1. 洪水的形成和特点2. 洪水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危害。
3. 洪水的预测和预防措施。
四、气候灾害的危害与防治。
1. 暴雨、雪灾、冰雹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和特点。
2. 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危害。
3. 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预防措施。
五、自然灾害的人为因素及其防治。
1.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 自然灾害与人类行为的关系3. 防治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措施【教学重点】:1. 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特征及危害等知识。
2. 掌握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3. 培养学生保护生命、预防灾害的意识。
【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互动交流。
2. 多媒体展示、图片展示。
3. 观看案例视频。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
2. 案例视频。
3. 地图。
【教学评估】:1. 学生根据案例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2. 学生根据案例,提出自然灾害的预防和防治措施;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地震概论10
3.陷落地震
地震概论第8章
由于地下溶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 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
地震
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
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地震是人工地震。
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 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 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12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
二、地震烈度
地震概论第8章
1.地震烈度定义及影响因素 2.地震烈度表 3.基本烈度
一个地区未来5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 具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本烈 度。用Ib表示。
相当于475年一遇的最大地震的烈度。
基本烈度也称为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
各地区的基本烈度由《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确定。
地震波
地震概论第8章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地方的岩石破裂产生的弹性波。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 横波(S波) 纵波(P波)
横波特点:周期长、振幅大、
波速慢,100-800m/s
纵波特点:周期短,振幅小,
波速快,200-1400m/s
瑞利波 面波 勒夫波
杂波
面波比体波衰减慢、振幅大、 周期长、传播远。建筑物破坏 主要由面波造成。
§1.5 地震的破坏作用(震害现象)
一、直接灾害:
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 波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 1、地面破坏。
如地面裂缝、错动、塌陷、喷水冒砂等;
地震概论第8章
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 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
中国地震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与分布特征
中国地震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与分布特征钱海涛;张力方;修立伟;吕悦军【摘要】基于地震地质灾害的成因,并适度面向工程建设需求,综合已有分类方案优缺点并参考诸多学者研究成果,对地震地质灾害做了重新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地震地质灾害分布的差异性明显:(1)灾害类型多样,主要为地震作用下的斜坡失稳、地表破裂、泥石流、砂土液化和地面变形灾害,其次为地震塌陷和堰塞湖与溃决灾害,而地震涌浪、海啸、诱发水库地震等则属于极少见的灾害;(2)整体上,我国的地震地质灾害在强度分布、类型分布和危险性程度方面差异性明显,我国的西部特别是西南部是地震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其次是华北部分地区.【期刊名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年(卷),期】2014(041)001【总页数】9页(P119-127)【关键词】地震地质灾害;分类方案;控制因素;分布特征;明显差异【作者】钱海涛;张力方;修立伟;吕悦军【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 1000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 1000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 1000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 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9;P694我国的地震地质灾害种类多、灾害重,对此,诸多学者已做了大量的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研究工作,其成果之丰富、研究之深入是毋庸置疑的,但多是专注一类或几类灾害或是局部地区的地震地质灾害,在面向全国存在多种类型的地震地质灾害这一特征上尚显得不够全面,难以很好反映中国地震地质灾害的总体特征。
要分析我国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应首先界定清楚地震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定义,以避免不同研究者在分析研究过程中因所持基本概念本身定义不同而导致的概念替换或误用。
因此本文在对大量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新做了分类,并对其总体分布规律予以阐述。
1 目前几类关于地震地质灾害概念与分类的代表性观点地震地质灾害,顾名思义,是指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其与人类工程活动具有直接的关系,它往往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在国内外历史上屡见不鲜,因此备受重视。
几种典型地震相特征_new
一、三角洲
回顾思考:
1、什么是三角洲 2、三角洲的分类 3、三角洲的沉积模式 4、三角洲的沉积亚相 5、三角洲的三层结构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鸟足状)
渤 海
黄河三角洲(朵状)
长江三角洲
一、三角洲
回顾思考:
1、什么是三角洲
河流携带丰富的泥沙,在河口区入海(湖), 由于这里河面拓宽,流速降低和坡度变缓,会以 河口为顶点,向海(湖)堆积起平缓的三角地形 和扇形地,称为三角洲。
• 底积层为弱振幅、低-中连续,沉积物富含有机物, 主要为分选均匀的泥岩组成,具细纹理,是良好的 生油层。代表前三角洲相。
顶积层 底积层
二、扇
回顾思考:
1、扇的类型
扇有许多种,如:冲积扇、扇三角洲、洪积扇、 水下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湖(海)底扇等。
按所处位置与水面的关系: 水上:洪积扇、冲积扇; 水下:水下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湖(海)底扇。
顶部的薄冲积层称为顶积层(三角洲平原); 其下为向海倾斜的厚层沉积物,称为前积层(三角洲前缘); 底部为薄层细颗粒沉积物向外延伸的底积层(前三角洲) 。
一、三角洲
学习:
6、三角洲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
三角洲的“三层结构” (纵剖面)
地震纵剖面上:斜交,S形,S-斜交复合前积结构。 地震横剖面上:丘形,内部可见双向下超。
在剖面上常见有倾角和规模不等的多期叠置地震特征相邻的两期之间往往有较明显反射连续性678时频分析剖面西段湖底扇发育在盆地边缘短轴下切谷出口处为丘状或发散状反射特征湖底扇特征剖面三其他常见的沉积体和地质体盐丘和泥丘盐丘和粘土等塑性物质在不均衡压力作用下向上流动从而使上覆地层发生上拱变形形成穹隆或背斜构造模式图
1地震基础知识
▲ 震源:断层形成的地方,即大量释放能量的地方。 震源:断层形成的地方,即大量释放能量的地方。 震源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范围和深度。 震源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范围和深度。 ▲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
2、按震源深浅程度分类
(1)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 km以内,一年中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 km以内, 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85% 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85%来自浅源地 震。 (2)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 km,一年中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 70km, 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12% 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12%来自中源地 震。 (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 km,一年中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 km, 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3 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 3% 来自中源地 震。
▲ 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几十 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 天至数月) 天至数月 ) 相继发生在地区一系列大小 地震称为地震序列。 地震称为地震序列。 ▲ 主震:在某一地震序列中,其中最大的 主震:在某一地震序列中, 一次地震叫主震。 一次地震叫主震。 ▲ 前震:在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 前震:在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 ▲ 余震:在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 余震:在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
3、地震烈度
▲ 指某一地区的地面 和 各类建筑物 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 指某一地区的 地面和 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 弱程度。 弱程度。 ▲ 主要与震中距离、 地震大小 、 震源深度 、 地震的传播介 主要与震中距离 、 地震大小、 震源深度、 质、表土性质、建筑物的动力特性和施工质量等许多因素 表土性质、 有关。 有关。 ▲ 对于一次地震 , 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 , 但它对 对于一次地震, 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 不同地点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距离震中越远, 不同地点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距离震中越远, 地震影响越小,烈度就越低;反之,地震烈度就越高。 地震影响越小,烈度就越低;反之,地震烈度就越高。
地震的分类及特征[基于数学模型对地震的分类与特征了]
地震的分类及特征[基于数学模型对地震的分类与特征了]基于数学模型对地震的分类与特征观察王浩瑞李佑恒韩猛基于数学模型对地震的分类与了解王浩瑞、李佑恒、韩猛摘要:5·12特大地震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举国悲痛。
因此运用数学模型知晓对地震的分类与特征需要进行了解,及时的对其趋势做出推算,有着重大的意义。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
震源在地面上的侧向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龙门山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
通常将震源深度高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其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
由于地震的发生地数据量整起庞大,通过MATLAB软件做出各个互动关系的图表,通过对地震的数据与图表分析可知在地震发生在深度大部分33公里﹑15公里﹑10公里﹑0公里,属于浅源地震,破坏程度较大,其余大约9.1%的地震发生在中源区域或者深源区域,破坏力较小。
因此即使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发出的能量也不必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覆盖面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对于地震的分类与特征,通过发生地区推断出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震级的变化可以得出:地震具备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的周期性现象,周期为300天到600天不等变化。
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卵一定的带状,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诸多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灾情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地震波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主震的能量最大,当释放后余震的能量就小的多了。
其次地震是有周期的,但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有规则的,规则之外的运动,就是偶然的地震。
关键词:震源深度;震源强度;地震周期;主震;余震;作图分析法 1 问题分析我们将对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的地震,根据以往地震活动进行分析,使得更清楚的了解地震的规律和变化趋势。
灾害学原理知识点-地震灾害
第四章地震灾害4.1、地震概述一、地震的基本参数1.地震的定义(掌握)地下某处岩层突然破裂或因岩层突然塌陷、火山突然喷发等引发的震动,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波动;或地下岩层破裂造成地面形变、错动、开裂,这种地面运动称为地震。
2、地震的几个基本参数(掌握)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等震线:主震、余震: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3、震级与烈度的关系(表示地震大小通常有哪两种方法)(掌握)(1)震级和烈度都是表示地震大小的量,但是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2)震级是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的, 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3)烈度表示的是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4、什么是震级?震级与地震释放能量的关系是什么?(熟悉)(1)地震的震级(magnitude)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就多。
(2)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E与震级M有下列关系(能量E以尔格计):log+=震级每大一级,地震的能量就大101.5≈31.6倍。
11ME5.18.5、地震的矩震级和里氏震级有何不同?(了解)(1)矩震级是根据地震矩公式计算出来的;里氏震级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幅度进行测定的。
(2)对于大多数中等地震,两种震级基本相同;对于特别大的地震,矩震级比里氏震级描述较好。
6、影响烈度的因素(掌握)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地震参数;场地条件;建筑物质量;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等等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破坏越大,宏观震中烈度就越大;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烈度越高;震源深度越浅,破坏越大,烈度越高,反之亦然。
另外,工程场地条件是软弱场地还是坚硬场地;建筑物的质量是否合格,是否经过抗震施工:是否属于抗震设防城市,人口密度大小、公民的防灾意识强弱都会影响地震烈度大小。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研究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研究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气候变化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的频率与程度逐年增加,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发展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防治自然灾害,必须进行科学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研究。
一、自然灾害分类及特征1. 自然灾害分类自然灾害可分为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水文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
其中,气象灾害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干旱等;地震灾害包括地震、地震海啸等;水文灾害包括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生物灾害包括疫病、害虫等。
2. 自然灾害特征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有着不同的特征。
例如,气象灾害通常具有突发性和短时性;地震灾害具有高度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水文灾害常常带来广泛的破坏,并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地质灾害规模小,但影响面广,危害性大;生物灾害常常具有传染性和病毒性,且容易形成连锁反应。
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指对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应对策略和采取相关措施的有效性。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可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方法。
1. 定性评估定性评估是通过分析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的概率和可能性,以确定受灾面积、人口和财产损失等因素。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灾害范围较小、人口密度较低或有足够时间进行逃避和救援的情况。
2. 定量评估定量评估是通过建立数学和统计模型,考虑受灾区域的地形、土地利用等因素,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定量综合评估。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大范围、影响面广、有一定的难度进行救援和人员疏散的情况。
三、自然灾害防治研究1. 预防与减灾通过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开展危险性评价与安全监测,制定灾害预测、预报和预警体系,提高公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 后续处置与恢复及时进行救援和救治工作,对受灾地区进行尽快的物资、财产和人员安置工作,建立自然灾害恢复重建体系,尽快恢复灾区社会生产力和基础设施功能。
地震相分类
地震相分类⼀、引⾔地震相分类是地震勘探中的⼀项重要技术,通过对地震波的传播特征进⾏分析,可以将地震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相,进⽽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结构和构造。
地震相分类的研究对于油⽓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程地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将对地震相分类进⾏详细阐述。
⼆、地震相的定义地震相是指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传播时所表现出的特征,包括波的传播速度、振幅、频率等。
通过对地震波的这些特征进⾏分析,可以对地下岩层的性质、结构和构造进⾏推断。
地震相分类就是将这些特征相似的地震波归为同⼀相,以便更好地研究和了解地下岩层。
三、地震相分类的依据地震相分类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个⽅⾯:1.波速变化: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速度会因为岩层的性质、结构和构造的不同⽽发⽣变化。
通过对地震波速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推断出地下岩层的性质和构造,进⽽进⾏地震相分类。
2.振幅变化:地震波的振幅会受到岩层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的影响。
通过对地震波振幅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地下岩层的岩性、粒度、孔隙度等因素,进⽽进⾏地震相分类。
3.频率变化:地震波的频率会受到岩层的弹性模量和孔隙流体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地震波频率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地下岩层的弹性模量和孔隙流体性质,进⽽进⾏地震相分类。
4.波形特征: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具有不同的波形特征。
通过对地震波的波形特征进⾏分析,可以对地下岩层的结构和构造进⾏推断,进⽽进⾏地震相分类。
四、地震相分类的⽅法⽬前常⽤的地震相分类⽅法主要有以下⼏种:1.直⽅图法:将地震波的特征值(如速度、振幅、频率等)绘制成直⽅图,然后将特征值相近的波归为同⼀相。
这种⽅法简单直观,但可能会忽略掉⼀些重要的细节信息。
2.模式识别法:利⽤计算机技术对地震波进⾏⾃动分类。
这种⽅法可以处理⼤量的数据,但需要⼤量的训练样本和精确的模式识别算法。
3.神经⽹络法:利⽤神经⽹络的⾃学习能⼒对地震波进⾏分类。
这种⽅法可以处理复杂的⾮线性问题,但需要⼤量的训练时间和样本。
地震知识及抗震设计
烈度分类:
1.小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 度,又称多遇地震; 2.中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烈度,又称为基 本烈度或设防烈度; 3.大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2%~3%的地震烈度,又称 罕遇地震。
抗震设计——超越概率
定义:
率。
在一定时期内,工程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烈度值 或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某地区在t年内至少发生一次地震的概
例题:在芦山建一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建筑总 高18m,场地类别Ⅲ ,描述抗震设计步骤。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二组, 以多遇地震(第一水准)下的弹性地震作用进行构件内力分析, 同时进行抗震变形验算(层间位移及转角); 根据设防烈度7度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级,按8度采取抗震措 施,确定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根据二级框架进行构件截面抗震验算(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调 整计算); 根据场地类别Ⅲ ,设防类别乙级(重点设防),按9度采取抗震 构造措施,确定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满足一级框架抗震构造措施(梁柱的配筋率、加密区长度、箍筋 间距、箍筋最小直径,柱的轴压比、体积配箍率,钢筋的抗震锚 固长度等)的前提下,按二级框架进行构件截面抗震验算结果进 行截面配筋。这个过程满足了第二水准要求。同时定性的满足第 三水准要求。以上为第一阶段设计。 由于该建筑无薄弱层,无需进行第二阶段设计。
1.构造地震;2.火山地震;3.塌陷地震;4.诱发地震;5.人工地震等。
按震中距离:震中距越小破坏力就越大 。
1.地方震:100km以内; 2.近震:100~1000km; 3.远震:大于1000km; 新的抗震规范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相当于“地方震” 、第二组相当于“近 震”,第三组相当于“远震”。同一场地,特征周期越长,分组越大;同一地 震分组,场地土质越差,特征周期越长。
地震波的分类
地震波的分类地震是一种自然界的地壳运动,指的是震源在地下的地震,它们一般具有明显的振幅。
地球上板块运动最活跃的地带,多为火山和地震多发地带,这些地区存在着很强的地应力。
如果应力太强就会发生断裂,进而引发地震。
一般来说,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出来就会引发地震。
一、地震波的种类:主震和余震。
(1)纵波(p)。
传播速度最快,无阻尼性质,遇到任何障碍物都将直接穿过去。
由于此时地壳运动是水平方向的,所以又称水平型地震波。
主要的波速范围约为600-1500米/秒。
主要分布在地表浅层及浅层不连续面(如断层、裂隙等)处。
在主震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还可能在距震中一定距离的地方听到附近的震动。
这是因为前震的能量继续作用,使断层两边的岩石圈和上覆的软土层仍在继续发生弹性变形,并且把震动向四周传播。
纵波通常是沿着地壳的垂直方向传播,但也有少数是斜向传播的。
在一般情况下,纵波是传播速度最快的,但是当地壳内应力较大或者岩层结构不同时,则可能出现剪切波。
这种波速度虽然不是最快,但其影响面积更广,所以破坏性也更大。
(2)横波(s)。
在垂直方向有一定的速度梯度。
当横波遇到薄弱的断层面时会产生折射,然后继续传播,直到绕过断层为止。
这种波遇到断层面时,往往在折射点的附近反射,折射角随着离开断层的距离增大而减小,直到折射角消失为止。
所以人们把这种波叫做剖面波,在垂直方向又称斜型地震波。
这种波比纵波衰减慢,并且可以传播很远。
(3)表面波(t)。
这种波的速度随深度线性增加。
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最大值,位于深度为80-180米之间的地方。
表面波既有纵波的特征,又有横波的特征。
表面波的波长很短,一般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之间,而且波长越长其衰减得越厉害,故其传播距离很小,仅为几米至十几米。
人们把这种波叫做声波。
(4)剪切波(z)。
此类地震波主要发生在地壳的浅层,并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分布。
这是由于地壳内存在许多脆性薄弱带,或是某些断层、裂隙面等导致局部岩层的刚性和韧性发生急剧变化,引起变形而造成的。
论述地震效应及其类型的特点
地震效应是地震引起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现象和变化。
地震效应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每种类型具有其特点和影响:
地面振动:地震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地面的振动。
地震波通过地壳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地面振动的特点包括振幅、频率和周期等。
较强的地震振动会导致建筑物和结构物的倒塌,危及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
地面破裂和断层滑动:地震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以导致地壳发生破裂和断层滑动。
这些地壳的变形和位移会导致地表出现地裂缝、断崖和地堑等地貌特征。
地震引起的液化现象:当地震波通过饱含水分的土壤时,会导致土壤的颗粒失去支撑结构,形成类似液体的状态,称为液化。
液化现象会导致建筑物沉降、地基沉降和地基沉陷等地质灾害。
地震引起的地面沉降或隆起:地震的作用会使地壳发生变形,导致地面的沉降或隆起。
地面沉降可能会导致水体倒灌、湖泊水位上升等水文灾害,而地面隆起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和地下设施的运行。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地震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如火灾、洪水、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次生灾害是地震的间接效应,但同样具有严重的破坏性。
地震效应的特点是瞬时性、破坏性和广泛性。
地震瞬间释放的能量极大,可以引起巨大的破坏。
地震效应的范围广泛,从震中向周围地区扩散,甚至跨越国境。
地震效应的影响还取决于地震的规模、震源深度、震中距离等因素。
因此,地震的研究和防灾工作对于减少地震效应的损害至关重要。
地震科普知识
地震科普知识一、地震基本知识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文明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它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还不能准确的说出它将要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有办法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就是“防震减灾”。
为提高广大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自防、自救的技能,降低震灾损失,在群众中应加强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
现将有关地震和减灾的常识介绍如下:(一)地震发生的原因与分类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根据成因可分为:天然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主要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
(二)地震的几个概念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是地震的几个基本感念。
地球内部直接发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
震源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
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称震中距。
震源到震中的距离称震源深度。
按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又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的为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的为深源地震。
二、震前异常(一)震前动物异常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殊的感受器官,它能灵敏地接受到外来的信息。
因此,当动物机体受到外界某种刺激时,便产生各种异常反应。
地震也会对许多动物造成刺激,使动物在震前出现异常反应。
由于地震前兆信号在时间上、空间上、强度上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会使动物异常反应出现新的特征。
这就为我们识别地震异常提供了条件。
1、震前动物异常特征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达几十种之多,常见的有狗、鸡、鼠、鱼、鸟、蛇、猪、牛、羊、马、驴等十多种。
其反应特征是:(1)行为表现为烦躁、恐慌不安、不进食、不进窝等,少数表现为萎靡不振、条件反射暂时消失等。
地球的地震带和火山带
地球的地震带和火山带的定义和概念地球上存在着许多地震带和火山带,它们是地球表面上一些特定区域的集中表现。
地震带是指地震频繁发生的区域,火山带则是火山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
这些地震带和火山带的形成和分布,与地球板块运动和地球内部的构造密切相关。
地震带的定义和概念:地震带是指地球上地震频繁发生的区域,通常位于板块边界或板块内部的断裂带附近。
地震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的外部硬壳——地壳和岩石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和碰撞引起的。
当岩石板块在板块边界上相互摩擦、挤压或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地震活动。
地震带可以分为主要地震带和次要地震带。
主要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为频繁和强烈的区域,通常位于板块边界,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火环)、地中海地震带等。
次要地震带则是位于板块内部的一些相对较小的断裂带,地震活动相对较弱。
火山带的定义和概念:火山带是指地球上火山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通常位于板块边界或板块内部的构造带附近。
火山带的形成与地球板块运动和地球内部的热对流密切相关。
当地壳板块发生碰撞或分离时,岩浆会从地球内部上升到地表,形成火山口和火山喷发。
火山带可以分为主要火山带和次要火山带。
主要火山带通常位于板块边界,如环太平洋火山带(太平洋火环)和地中海火山带,火山活动频繁且喷发强烈。
次要火山带则位于板块内部的一些相对较小的构造带,火山活动相对较弱。
了解地球的地震带和火山带的定义和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地质活动,并为地震和火山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地震带的形成原因和地球板块运动的关系地震带的形成与地球板块运动密切相关。
地球的外部硬壳——地壳由多个岩石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的热对流和力学作用下不断运动,导致地震带的形成。
构造板块运动的原因:地球板块的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热对流和地壳板块之间的力学作用所引起的。
地球内部存在着热量的传递和物质的循环,这导致了地壳板块的运动。
主要的原因包括:1.热对流:地球内部存在着热量的不均匀分布,导致地幔岩石的对流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的分类及其特征
地震是地球表面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通常由于地壳运动而引起。
地震的分类和特征涉及到地震的发生原因、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地震
造成的破坏程度等方面。
本文将对地震的分类及其特征进行探讨。
一、地震的分类
根据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
源地震。
浅源地震是指震源在地壳的上部,大约在地表下0-70公里的
深度范围内发生的地震;中源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中部,深度范围在
70-300公里之间;深源地震则指震源位于地壳下部或者地幔中的地震,深度超过300公里。
根据地震震级的大小,地震可以分为微震、轻微地震、小地震、中
等地震、大地震和特大地震。
微震是指震级小于2.0级的地震;轻微地震的震级在2.0-3.9级之间;小地震的震级在4.0-4.9级之间;中等地震
的震级在5.0-5.9级之间;大地震的震级在6.0-6.9级之间;特大地震的
震级超过7.0级。
二、地震的特征
1.震源特征
地震的震源是地震波的产生地点,通常位于地壳的断裂带或者构造
活动区域。
震源的深度不同,地震破坏程度也不同。
浅源地震的震源
深度较浅,能量释放较为集中,地震波传播距离相对较短;深源地震
的震源深度较大,能量释放较分散,地震波传播距离较远。
2.震中特征
地震的震中是指地震波最早到达的地点,也是地震破坏最为严重的
地区。
震中的位置通常与震源的位置相对应,但受到地球结构和地震
波传播路径的影响,震中可能出现一定的偏移。
根据震中位置的不同,地震的破坏范围也不同。
3.地震波特征
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现象。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
方式,地震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指地震波以压缩和膨胀的方
式传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是指地震波以横向振动的方式传播,传
播速度较慢。
地震波传播时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些震动是地震灾害
的主要破坏因素。
4.破坏特征
地震造成的破坏主要包括地表破裂、地层变形、建筑物倒塌等。
地
表破裂是指地震造成地壳断裂带的出露和变形,表现为地裂缝、断层
等现象;地层变形是指由于地震波的传播而导致的地层的变形和位移;建筑物倒塌是指由于地震震动而导致的房屋、桥梁等工程结构物崩塌。
总结:
地震的分类及其特征包括震源特征、震中特征、地震波特征和破坏
特征。
通过对地震的分类和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发生
原因、预测地震的可能性以及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地震对于人类社
会的影响巨大,我们应该加强地震预警和防灾减灾措施的建设,提高社会的抗震能力,从而尽可能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