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急救知识
野外急救措施知识大全
![野外急救措施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862076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5.png)
野外急救措施知识大全以下是一些野外急救措施的知识大全:1. 确保安全:在进行任何急救措施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评估现场是否有危险,如火灾、电击、毒气等,必要时进行紧急撤离。
2. 拨打急救电话:在急需医疗援助时,立即拨打本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位置和伤者的状况。
3. 行动CPR:如果伤者停止呼吸或心跳,进行心肺复苏(CPR)。
按照所学的方法,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
4. 控制出血:如果伤者有大量出血,立即尝试控制出血。
使用清洁的绷带或手帕直接在出血部位上进行压迫,并提高伤者的受伤部位。
5. 创伤处理:对于骨折、扭伤、切伤等创伤,尽量保持伤者的稳定状态,并寻求医疗援助。
如果伤者需要经过担架抬走,使用坚固的材料制作担架,并保持伤者的颈部和背部的稳定。
6. 处理烧伤:对于轻度烧伤,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对于严重烧伤,不要触摸烧伤区域,用湿润的清洁布覆盖烧伤区域,并向伤者提供鼓励和安慰。
7. 处理中毒:如果怀疑伤者中毒,立即将伤者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地点。
清除伤者的嘴巴中的任何物质,并尽快将伤者送往医疗机构。
8. 处理虫咬伤:如果伤者被昆虫叮咬或蛇咬,迅速将伤者远离咬伤者。
如果有毒蛇咬伤,将伤者咬伤的部位固定在心脏水平以上,并尽快将伤者送往医疗机构。
9. 应对中暑和低温病:对于中暑者,将伤者转移到阴凉处,并给予冷却的湿毛巾。
对于低温病,迅速将伤者移至温暖的地方,并尽量保持伤者保暖。
10. 急救箱的准备:在户外活动中,始终携带一个急救箱,内含必备的急救用品,如绷带、消毒剂、止血带、敷料、创可贴、止痛药等。
11. 接受急救培训:了解野外急救措施之前,最好接受急救培训。
这将让你了解基本的急救技能和知识,以便在危险的情况下提供适当的援助。
请记住,以上提及的是一些常见的野外急救措施,但在实际情况中,每个紧急情况可能都需要特定的操作。
重要的是在紧急情况中保持冷静,并寻求专业的医疗援助。
野外急救基本常识
![野外急救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c7db01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9.png)
野外急救基本常识野外急救基本常识 随着时代的展,各种现代求救设备逐渐普及,如信标机、⽆线电通讯机、卫星电话等设备,如果有条件可以逐步配备这些现代设备。
下⾯是⼩编为⼤家分享野外急救基本常识,欢迎⼤家阅读浏览。
⼀、⾼海拔登⼭预防⾝体脱⽔⽅法 ⼀、⾼海拔登⼭预防⾝体脱⽔⽅法 ⼈体进⾏户外运动时,在⾼海拔地区很容易出现胸闷脱⽔的现象,因为排汗(汗中含nacl0.25%)、呼吸、排尿以及腹泻均可以导致体内分的流失。
在⾼寒的⼭区,由于空⽓极其⼲燥,体表排汗很快蒸发,同时通过急促地张⼝呼吸运动排出⼤量⽔分,但往往不被⾃觉,从⽽出现机体脱⽔(⾼渗性脱⽔)症状。
对于⾼温、寒冷等所引起的疾病以及急性⾼⼭病,维持良好的流质摄取是很重要的防治措施。
不但可以减少得病的⼏率,同时可以使登⼭者的整体⽣理机能⼤为增强。
机体脱⽔(⾼渗性脱⽔) 症状: ⑴轻度缺⽔:⼝渴。
缺⽔量为体重的2~4%。
⑵中度缺⽔:极度⼝渴,乏⼒、尿少、尿⾊深浊、唇⾆⼲燥、烦躁、⽪肤弹性差、眼窝深陷。
缺⽔量为体重的4~6%。
⑶中度缺⽔: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幻觉、谵妄,直⾄昏迷。
缺⽔量约为体重的6%以上。
机体脱⽔的预防措施: ⑴多喝⽔。
营地活动时多喝热茶即可防⽌脱⽔,⼜可保暖。
⾏进活动出发前喝⼀杯⽔,途中每30分钟适量饮⽔(等量饮料)⼀次。
每⽇进⽔量>2000ml/d(营地活动)~3000ml/d(⾏进时)。
⑵剧烈运动时不能以⾼浓度果汁或其他⾼浓度流质(巧克⼒饮料、麦⽚等)代替饮⽔。
推荐饮料:热⽔、茶、低浓度果珍饮料、vit.c泡腾⽚饮料或其他运动饮料。
⑶同时需适当进⾷咸味的果仁或路餐⾷品,可以补充体内盐分的丧失。
⑷⾏进途中携带1l~2l的保温瓶。
⑸⾏进途中饮⽔量必须均匀分配,充分考虑回程饮⽔量以及突发情况的应对。
⑹忌⾷冰雪,防⽌⼝咽冻伤。
⑺戒烟、忌酒,减少⾟辣、⾼盐⾷品摄⼊。
机体脱⽔的治疗: ⑴饮⽔。
⾸先考虑饮⽤低浓度的葡萄糖⽔或其他含糖热饮料。
户外急救常识
![户外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f36185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5.png)
户外急救常识一、引言户外活动是一种健康、有趣的方式,但在户外活动中,意外情况难以避免。
掌握一些户外急救常识,可以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户外急救常识,帮助您在户外活动中做好安全防护。
二、中暑急救1. 症状: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皮肤潮红等。
2. 急救方法:a. 将患者移到阴凉处,保持通风。
b. 给患者喝清凉的水,避免喝含咖啡因或含酒精的饮料。
c. 用湿毛巾或冰块敷在患者的头部、颈部和腋窝处。
d. 如症状严重,立即就医。
三、蛇咬伤急救1. 症状:蛇咬伤后会出现剧痛、肿胀、出血、呼吸困难等。
2. 急救方法:a. 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减缓毒液的扩散。
b. 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包扎伤口,保持伤口处低于心脏位置。
c. 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最好携带蛇的特征或照片,以便医生提供相应的抗毒素。
四、骨折急救1. 症状:疼痛、肿胀、变形、活动受限等。
2. 急救方法:a. 让患者保持静止,避免移动受伤部位。
b. 用稳固的物体(如板条、木棍)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c. 如果有出血,用干净的布或纱布进行止血。
d. 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避免自行行走或乘坐摩托车等不稳定的交通工具。
五、烧伤急救1. 症状:红肿、水泡、疼痛等。
2. 急救方法:a. 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或用冷湿毛巾敷在伤口上,以降低烧伤部位的温度。
b. 用干净的布或纱布轻轻包扎伤口,避免使用粘性物质。
c. 如烧伤面积较大或伤势严重,立即就医。
六、溺水急救1. 症状:无法呼吸、意识丧失、面色苍白等。
2. 急救方法:a. 先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直接接触溺水者。
b. 如条件允许,立即向专业救援人员求助。
c. 将溺水者抬出水面,使其平躺在坚硬的地面上。
d. 进行心肺复苏(CPR),按压胸部30次,然后进行人工呼吸2次,重复进行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七、结语户外急救常识的掌握对于户外活动的安全至关重要。
户外急救常识
![户外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e7ae2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5.png)
户外急救常识一、引言户外活动是一种健康、有趣的方式,但在户外活动中,可能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如摔伤、扭伤、中暑等。
因此,了解和掌握户外急救常识对于保障自身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户外急救常识,包括常见的户外伤病、急救步骤和急救技巧等。
二、常见户外伤病1. 摔伤:在户外活动中,摔伤是最常见的伤病之一。
当发生摔伤时,应立即停止活动,找到安全的地方,用干净的布擦拭伤口,然后进行包扎或敷药。
2. 扭伤:扭伤是指关节受到外力扭曲而引起的伤害。
当发生扭伤时,应立即停止活动,用冰袋冷敷伤处,然后进行适当的按摩和包扎。
3. 中暑:在户外活动中,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中暑。
当出现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找到阴凉处休息,喝足够的水,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额头、颈部和腋窝等处。
4. 虫咬伤:在户外活动中,虫咬伤是常见的情况。
当发生虫咬伤时,应立即停止活动,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涂抹适当的止痒药膏或消炎药膏。
5. 骨折:骨折是指骨骼断裂的情况。
当发生骨折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固定伤处,用干净的布或绷带包扎伤口,然后尽快就医。
三、急救步骤1. 判断伤情:在发生伤病时,首先要冷静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急救。
2. 拨打紧急电话:如果伤情较为严重,应立即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如120。
3. 保护现场: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保护好伤者和现场,避免二次伤害。
4. 进行急救措施:根据伤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冷敷等。
5. 等待救援:在进行急救措施后,应耐心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不要擅自移动伤者。
四、急救技巧1. 心肺复苏:在遇到心脏骤停的情况时,可以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具体步骤包括按压胸部、人工呼吸等。
2. 创口处理:在处理创口时,应注意清洁伤口,用消毒药水进行冲洗,然后进行包扎。
3. 骨折固定:在处理骨折时,应先固定伤处,然后进行包扎。
4. 烧伤处理:在处理烧伤时,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户外急救常识
![户外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581be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1.png)
户外急救常识引言概述:户外活动的流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然而在户外活动中,突发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了解一些户外急救常识非常重要,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
本文将介绍一些户外急救常识,希望能帮助读者在户外活动中保持安全。
一、紧急呼救1.1 紧急呼救的意义在户外活动中,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及时呼救是非常重要的。
紧急呼救可以迅速引入专业急救人员,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风险。
1.2 如何紧急呼救在户外活动中,紧急呼救的方式有多种选择。
首先,可以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如120。
其次,可以使用手机发送短信或通过互联网呼叫急救中心。
此外,一些户外活动场所也会设置紧急呼救设备,例如呼叫按钮或紧急电话。
1.3 紧急呼救时需要提供的信息在紧急呼救时,提供准确的信息对于救援人员非常重要。
因此,当呼叫急救中心时,应尽量提供以下信息:事发地点的具体描述、发生的紧急情况、受伤人数和情况、自己的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将帮助急救人员更好地了解情况并做出适当的应对。
二、创伤处理2.1 创伤处理的基本原则在户外活动中,创伤是最常见的伤害类型之一。
处理创伤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保持冷静,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其次,止血是最重要的一步,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或提升伤肢等方法;最后,应尽快清洁伤口,并进行适当的包扎和消毒。
2.2 处理骨折和关节脱位在户外活动中,骨折和关节脱位是常见的创伤。
处理骨折时,应尽量保持伤者的固定,避免移动受伤部位,并使用夹板或其他固定物进行固定。
处理关节脱位时,应轻轻按压关节,使其复位,并使用绷带固定。
2.3 处理烧伤和蛇咬伤在户外活动中,烧伤和蛇咬伤也可能发生。
处理烧伤时,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并覆盖干净的湿纱布。
处理蛇咬伤时,应尽量保持伤者静止,避免剧烈运动,并尽快就近寻找医疗救助。
三、中暑和脱水预防3.1 中暑和脱水的危害在户外活动中,中暑和脱水是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预防和处理,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户外急救常识
![户外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8504ab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d.png)
户外急救常识一、引言户外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来放松身心,但在户外活动中,意外伤害是无法避免的。
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户外急救常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户外急救常识,包括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常见的户外伤害类型及其处理方法,以及急救工具的准备等内容。
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1. 保持冷静: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
冷静的头脑能够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
2. 拨打紧急电话:在紧急情况下,第一时间拨打当地的紧急电话,如911等。
告知相关部门你所处的位置和紧急情况的细节,以便他们能够及时派遣救援人员。
3. 评估伤势:在等待救援人员到达之前,对伤者的伤势进行初步评估。
判断是否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三、常见的户外伤害类型及其处理方法1. 损伤和创伤- 擦伤和割伤:用清洁的水和肥皂清洗伤口,然后用消毒纱布进行包扎。
- 骨折和扭伤:尽量不要移动伤者,用固定物支撑受伤部位,并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2. 烧伤和烫伤- 轻度烧伤和烫伤: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然后涂抹烧伤膏或保湿霜。
- 严重烧伤和烫伤: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并用湿润的干净布覆盖受伤部位,不要尝试自行处理。
3. 中暑和中风- 中暑:将中暑者移到阴凉处,给予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补充,用冷毛巾敷在额头上。
- 中风: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并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尽量保持患者平躺,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4. 虫咬和蛇咬- 虫咬:用清水清洗受咬处,涂抹抗菌药膏,并用纱布进行包扎。
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立即就医。
- 蛇咬: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并尽量保持患者静止不动,避免活动,不要尝试吸出毒液或用绳子绑扎伤口。
四、急救工具的准备1. 急救箱:在户外活动中,携带一只装有急救用品的急救箱是必要的。
急救箱中应包括消毒纱布、创可贴、止血带、消毒药水、冷敷袋等常用急救用品。
2. 充足的水和食物:户外活动中,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适当的食物补充是非常重要的,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户外常识】八种户外活动紧急状况医疗急救知识
![【户外常识】八种户外活动紧急状况医疗急救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c55425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5.png)
【户外常识】八种户外活动紧急状况医疗急救知识体验户外运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户外活动常见的几种运动伤害的救治简易方法,希翼对您的户外出行提供参考。
一、【流血】简介:皮肤破损造成的轻微流血,只须按紧伤口约五分钟即可止血。
其他流血则会令伤者有潜在的生命危(wei)险。
管理致命情况:伤口喷出大量血液;流血持续超过五分钟,或者多次按住伤口五分钟後都未能止血;身体已经流失了超过二百五十毫升(约一杯)的血液。
处理方法:举高受伤的部份。
当流血十分严重时,让伤者躺下。
用乾净的布垫按伤口。
用绷带或者其他乾净的布把布垫包紧在伤口上。
若血液浸透了绷带,不要拆去那绷带,只须在伤口上加之另一个布垫及扎上新绷带即可。
注意若伤口未能止血或者流血不少的时候,应即将打999或者自行到急症室求医。
二、【怀疑骨折】简介:跌倒丶被外物撞倒或者被重物压伤,都可令骨头折断,而处理方法最好的方法是让伤者安然地躺下,等待医疗人员到场协助。
治疗:假如伤者严重流血,可以尝试止血。
若骨骼外露出伤口,可以厚的东西包裹伤口,减少伤口受外界感染的机会。
把骨折部位固定,例於断脚可以固定在另一只脚上,断手可以固定在胸部丶坚硬的木板上等等。
若怀疑是脊骨受伤,则切勿挪移伤者或者让其他人挪移他。
若伤者在马路中间,应该指挥汽车驶开而不应挪移伤者,否则可能令伤者更伤。
5)致电999求救。
三、【昏迷】成因:人会因不少原于是失去知觉,包括:头部受伤糖尿病中毒(如一氧化碳)癫痫症歇斯底里心脏病发严重流血等治疗:呼叫伤者的名字及弄痛他,确定伤者是否清醒。
假如伤者有反应,情况就不算严重,可以送伤者到医院。
假如伤者没有反应,检查伤者有没有心跳及呼吸,若没有心跳的话则要施行心肺复苏法(懂急救的才可使用)。
假如伤者有心跳及呼吸,按照复原卧式让伤者躺下。
若怀疑伤者的脊骨受伤,如非必要切勿挪移伤者,即使一定要挪移时也要非常小心。
四、【刀伤】简介:我们日常接触不少利器,不小心便会被割伤,造成**。
户外急救常识
![户外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6cb5ad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7.png)
户外急救常识引言:户外活动虽然充满挑战与乐趣,但也可能带来一些突发状况。
掌握一些基础的户外急救常识,对于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七个方面的户外急救知识,帮助您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迅速应对。
一、伤口处理清洁伤口:使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去除污垢和细菌。
止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压迫伤口,达到止血目的。
如出血严重,应抬高受伤部位,减缓血液流速。
包扎:选用清洁的纱布或绷带,轻轻包扎伤口,避免过紧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观察症状:如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或出现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就医。
二、骨折与扭伤固定受伤部位:避免加重伤势,可用夹板或硬纸板临时固定受伤部位。
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可使用冰块或冷毛巾敷于受伤处。
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部位,以减少出血和肿胀。
抬高受伤部位: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及时就医:如有疑虑或症状严重,请及时就医。
三、中暑与晒伤补充水分:中暑时需大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降低体温:用冷水擦拭身体,降低体温,避免高热引发并发症。
遮阳防护:户外活动时,涂抹防晒霜、戴帽子、穿长袖衣物等措施防止晒伤。
晒伤处理:轻度晒伤可使用冷敷、保湿霜缓解症状;重度晒伤需就医治疗。
注意环境变化:高温环境下需警惕中暑,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四、食物中毒与过敏避免食用不洁或未知食物,尤其是野外的植物和果实。
食物过敏者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避免食用过敏食物。
如有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记录食物摄入:协助医生诊断食物中毒或过敏源。
五、迷路与失温保持冷静:迷路时保持冷静,避免盲目行动。
寻找标志物:寻找熟悉的标志物,如山峰、河流等,以确定方向。
保持体温:失温时,应立即寻找避风处,减少身体暴露,保持体温。
制作SOS标识:在明显位置设置SOS标识,提高被救援几率。
保持通讯畅通:如有通讯设备,应保持电量充足,及时发出求救信号。
户外急救常识
![户外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f4e292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4.png)
户外急救常识一、引言户外活动是一种健康、有趣的方式,但在户外活动中,意外情况难以避免。
掌握一些户外急救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户外急救常识,以帮助大家应对突发情况。
二、常见的户外急救常识1. 意外伤害的分类和处理意外伤害可以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类。
创伤性伤害包括骨折、扭伤、切割伤等,处理时应先确保自身安全,然后进行止血、固定伤处等急救措施。
非创伤性伤害包括中暑、虫咬、过敏等,处理时应迅速转移到阴凉处,给予适当的救治。
2. 骨折的急救处理在户外活动中,骨折是常见的伤害之一。
如果怀疑有人骨折,应先确保伤者安全,避免进一步损伤。
然后,用固定物将骨折部位固定,如木板、绷带等。
同时,可给伤者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等,以减轻疼痛。
3. 中暑的应对措施在户外活动中,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中暑是常见的情况。
如果有人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处,松开衣领,给予足够的饮水,并用湿毛巾或冷水擦拭身体以降低体温。
如果情况严重,应尽快就医。
4. 虫咬和蛇咬的处理方法在户外活动中,虫咬和蛇咬是常见的情况。
如果被虫咬,应尽快将被咬部位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消毒药水进行消毒。
如果被蛇咬,应立即就医,并尽量保持伤口位置低于心脏,避免伤口处的血液循环加快。
5. 溺水的急救措施在户外水域活动中,溺水是一种危险情况。
如果有人溺水,应立即呼救,并尽量将其拉到安全位置。
如果伤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如果伤者有呼吸或心跳,应将其侧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6. 急救箱的必备物品在户外活动中,携带急救箱是非常重要的。
急救箱中应包含创可贴、绷带、纱布、止痛药、消毒药水等常用物品。
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其他急救用品,如冰袋、止血带等。
7. 急救培训的重要性对于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人来说,参加急救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急救培训可以帮助人们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户外急救常识
![户外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2c0cf3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e.png)
户外急救常识一、引言户外活动是一种健康、有趣的方式,但在户外活动中,意外伤害是无法预测的。
了解和掌握户外急救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户外急救常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和烧伤处理等。
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处理心脏骤停的方法,可以挽救生命。
以下是心肺复苏的步骤:1. 检查安全: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伤害。
2.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3. 检查意识和呼吸:轻轻摇动伤者,喊叫他们的名字,观察是否有呼吸反应。
4. 实施胸外按压:如果伤者没有呼吸反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将手掌放在伤者的胸骨中央,交叉叠放,用身体的重量施加压力,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
三、止血在户外活动中,可能会发生出血的情况,及时止血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止血的方法:1. 直接压迫: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迫出血的部位,维持至少10分钟。
如果血液渗透了压迫物,不要移除,继续添加更多的压迫物。
2. 提高伤肢:如果伤势在四肢上,可以尽量提高伤肢,以减少血液流动。
3. 使用止血带: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可以使用止血带。
将止血带绑在伤肢上方,远离伤口,然后逐渐加压,直到出血停止。
四、骨折固定在户外活动中,摔跤或其他意外可能导致骨折。
以下是一些骨折固定的方法:1. 不要移动伤者:如果怀疑骨折,不要试图移动伤者,以免加重伤势。
2. 固定骨折部位:用绷带、衣物或其他可用的材料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3. 提高伤肢:如果骨折发生在四肢上,可以尽量提高伤肢,以减少血液流动和肿胀。
五、烧伤处理在户外活动中,火灾或其他意外可能导致烧伤。
以下是一些烧伤处理的方法:1. 迅速冷却:将烧伤部位放在凉水中,或用凉水冲洗烧伤部位,持续15-20分钟,以减轻疼痛和防止烧伤的进一步扩散。
2. 不要使用冰块:不要将冰块直接放在烧伤部位上,以免引起低温烧伤。
野外急救知识
![野外急救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cc3dde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4.png)
野外急救知识野外急救知识在野外旅行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如受伤、中暑、蛇咬等。
因此,了解一些基本的野外急救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 常见意外情况常见的野外意外情况包括:受伤、中暑、蛇咬、昆虫叮咬等。
其中,受伤是最常见的。
受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找到平坦地面进行休息,并进行简单包扎处理。
如果伤势较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2. 中暑在户外运动中容易出现中暑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此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找到阴凉处休息,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3. 蛇咬在野外旅行中可能会遭遇毒蛇咬伤。
被蛇咬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将被咬部位绷紧并升高。
然后用消毒剂或酒精清洗伤口,并在伤口处绑上弹性带或绷带。
最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4. 昆虫叮咬在野外旅行中,昆虫叮咬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被昆虫叮咬后应立即将伤口用冷水清洗,并涂上药膏或消毒水进行消毒。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5. 急救工具在野外旅行中,急救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急救工具包括:创可贴、止血带、消毒剂、药膏等。
此外,还应随身携带一些常用药品,如感冒药、解热镇痛药等。
6.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在野外旅行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目的地天气情况、携带足够的水和食物、穿着适合的服装和鞋子等。
总之,在野外旅行中遇到意外情况时,要冷静应对,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同时,要做好预防工作,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户外医疗知识野外必备的十七种急救护理应急方法
![户外医疗知识野外必备的十七种急救护理应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6d30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f.png)
户外医疗知识野外必备的十七种急救护理应急方法户外活动是一种健康且有趣的休闲方式,然而在户外活动中,人们可能会面临各种意外情况,例如扭伤、感染、中暑等。
因此,了解一些户外急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户外必备的十七种急救护理应急方法,以帮助大家在意外发生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处理。
1.感染:户外活动时易感染,应用消毒棉球和清水或酒精擦拭伤口,之后用抗菌药膏涂抹,并用绷带包扎。
2.刀伤或割伤:创口深度较浅时,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消毒的纱布覆盖,用压力止血。
如果创口很深,不可自行处理,应尽快就医。
3.骨折:遇到骨折事故时,应先为患者固定骨骼,可以使用棍子等辅助,然后送往医院。
4.扭伤:扭伤是户外活动中最常见的伤害之一、扭伤后,应用冷敷物敷在受伤部位冰敷,减少肿胀,并保持受伤部位休息。
5.溺水:溺水发生时,应立即将溺水者拉出水面,并尽快进行心肺复苏术,以保证其生命。
6.中暑:中暑可能危及生命。
遇到中暑患者,应将其移到阴凉处并保持通风,给予足够的水分,也可适当冷敷。
7.烧伤:用清水冲洗烧伤伤口,避免使用冰水。
然后,应用消毒纱布或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送往医院治疗。
8.蛇咬伤:蛇咬伤时,应用纱布或绷带将伤口箍紧。
身体的位置应保持低姿势,并尽快就医。
9.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一种急诊情况。
在户外发生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尽快召唤急救车辆。
10.约束伤:遇到约束伤,应用清洁的纱布包扎,并保持休息。
如果切口较大或感染严重,应就医处理。
11.眼部伤害:如遭受到颗粒物的伤害,应用清水冲洗患眼,然后就医。
12.中毒:若患者中毒,应尽快弄清中毒原因,并尝试排出体内毒素。
如果病情严重,应立即就医。
13.电击:遇到电击时,应立即断开电源,用绝缘物将电击患者与电源隔离,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14.海水中毒:如果误吞海水,应尽量吐掉,并用淡水漱口。
如有呕吐或肚子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15.蜜蜂蜇伤:蜜蜂蜇伤时,应尽量将蜇针从皮肤中取出。
户外急救常识.doc
![户外急救常识.doc](https://img.taocdn.com/s3/m/2212aa8376c66137ef061968.png)
户外急救常识1 、被毒虫和被蛇咬伤的动物的毒液:神经毒性和血毒咬伤心脏附近伤口末端的下肢,并用铁等绑紧。
然后穿过被蛇咬伤的伤口,排出有毒的血液,并要求没有舌头的人每次吸一口血,立即吐出来。
最后,他必须漱口。
治疗伤口时,及时服用,并在伤口处涂上蛇药。
伤口部位应该保持不动,所以脚伤应该送到医院。
在野外使用矿泉水瓶或塑料袋进行户外运动时,经常会遇到有毒昆虫和动物咬伤。
常见的有:蛇、蜜蜂、蜈蚣等。
蜜蜂蛰蜜蜂蛰必须注意,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如果蜂毒进入血管,就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急救措施:蜜蜂螫伤后,它的毒针会留在皮肤里。
有必要使用消毒针去除肉上破裂的刺,然后用力捏住被刺的部分,用嘴反复吮吸以吸出毒素。
如果你周围暂时没有药物,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患处,然后涂一些醋或柠檬。
发生休克时,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前往医院的途中,应注意保持呼吸畅通。
如有必要,可进行紧急治疗,如人工呼吸、心脏按摩。
注:被毒蜂蛰伤后,在患处涂氨水基本无效。
在有毒的昆虫中,只有黄蜂是不同的。
它的毒素是碱性的,因为蜂毒中的组胺不能被氨水中和。
因此,碘、酒精是用来消毒伤口后,拔掉了刺。
你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
被蜜蜂蛰了之后,必须先把断了的刺拔掉。
与治疗中的黄蜂不同,一些氨水、小苏打水或肥皂水可用于伤口以中和毒素。
蜂毒是一种透明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苦味和酸味。
反应。
酸碱值是-。
比例是。
蜈蚣咬蜈蚣,蜈蚣属于足足纲的第一对脚。
有毒腺口的钩形尖钩端一般称为腭齿、齿爪或毒肢等。
它能排出有毒的汁液。
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大量毒素,沿腭齿毒腺口皮下注射引起中毒。
临床表现:红肿、疼痛仅在被小蜈蚣咬伤时局部出现;热带大蜈蚣咬伤会引起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紫色癫痫出现在整个肢体。
有些人可以看到头痛、发烧、眩晕、恶心、呕吐,甚至喃喃自语、痉挛、昏迷和其他全身症状。
急救:蜈蚣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用冷湿敷伤口,或用鱼腥草、蒲公英外敷粉碎。
有全身症状的人应该尽快住院治疗。
户外急救常识
![户外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ba9df2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d.png)
户外急救常识一、引言户外活动的盛行使得户外急救常识变得尤为重要。
在户外环境中,人们可能面临各种紧急情况,如意外受伤、中暑、蛇咬伤等。
了解和掌握户外急救常识,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救助。
二、意外伤害处理1. 创可贴的正确使用当发生皮肤擦伤或小面积割伤时,应先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
如果伤口较大或出血较多,应尽快就医。
2. 骨折和扭伤的处理在户外活动中,骨折和扭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先让伤者保持安静,避免运动,然后用冰块或冷水敷在受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紧急情况下,应尽快就医。
3. 头部外伤的处理头部外伤可能导致颅脑损伤,因此处理时应格外慎重。
在意外发生后,应立即停止出血,并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
如果伤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三、中暑和脱水的预防与处理1. 中暑的预防在户外活动中,特别是在高温季节,中暑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
为了预防中暑,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炎热的中午时分进行剧烈运动。
- 注意补充水分,每隔一段时间喝一些清凉的水或运动饮料。
- 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过度曝晒。
2. 脱水的处理如果发生脱水情况,应立即让伤者停止活动,并找到阴凉的地方休息。
给予足够的水分补充,并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盐水或运动饮料。
如果情况严重,应尽快就医。
四、蛇咬伤的处理1. 蛇咬伤的紧急处理当遭受蛇咬伤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让伤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减缓毒液的扩散速度。
- 尽快将伤者送往医疗机构,医生会根据蛇的种类和伤情来进行进一步处理。
2. 蛇咬伤后的应急处理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将伤者的伤口位置低于心脏,以减缓毒液的流动。
- 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进行包扎,但不要使用绷带绑扎。
- 不要尝试吸出毒液或切开伤口,这可能会导致感染或加速毒液的扩散。
五、其他常见急救常识1. 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紧急措施。
户外医疗知识野外必备的十七种急救护理应急方法
![户外医疗知识野外必备的十七种急救护理应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4053b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1.png)
户外医疗知识野外必备的十七种急救护理应急方法户外活动中,突发意外事故时的急救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户外必备的十七种急救护理应急方法。
1.制止出血:使用纱布、绷带等物品直接压迫伤口,使出血停止。
如果伤口较大,应用夹子夹住伤口周围的皮肤,以减少出血。
2.恢复呼吸:如果遇到窒息或呼吸困难的情况,应立即采取人工呼吸措施。
用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法,使空气进入受伤者的呼吸道,帮助其恢复呼吸。
3.手外伤处理:如果手部受伤,应立即用清洁的水冲洗伤口,并用纱布包扎。
如果有严重的出血或断裂,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处理。
4.灼伤处理:如果皮肤被热水、火焰或化学物品灼伤,应将伤口放到冷水中冲洗,冷水能缓解疼痛并防止伤口感染。
然后用纱布覆盖伤口,尽快就医。
5.骨折处理:如果怀疑骨折,应采取固定的措施,防止骨头进一步移动。
可以使用绷带、铁丝或木条来固定骨折部位,然后及时就医。
6.热射病处理:如果遭受了高温的长时间暴露,可能会导致热射病。
应立即将受害者移到阴凉处,给予保持体温、补充水分等的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医院。
7.麻痹处理:如果出现麻痹或感觉丧失的情况,可能是中毒或神经受损。
应立即停止接触有毒物品,并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然后尽快就医。
8.中暑处理:如果遇到中暑的情况,应将受害者移到阴凉处,并用冷毛巾或冷水给予散热。
同时,给予大量的水分和适当的盐分补充,帮助其恢复。
9.心脏骤停处理:如果有人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尽快寻求医疗帮助,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击复苏。
10.窒息处理:如果有人窒息,应使用背部拍击或腹部推压方式,帮助受害者排出堵塞的物体。
若无法解除,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以保证受害者的呼吸通畅。
11.猫科动物咬伤处理:如果被猫科动物咬伤,要用温和的肥皂和清水清洁伤口,然后用碘酒或消毒酒精擦拭,并覆盖好伤口。
12.海洋生物咬伤处理:如果被海洋生物如海蟾蜍、海胆等咬伤,应立即用海水冲洗伤口,然后用醋清洗伤口,并用纱布覆盖。
户外急救常识
![户外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df3fd6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1.png)
户外急救常识一、引言户外活动是一种受欢迎的休闲方式,然而在户外活动中,意外事故难以避免。
因此,了解一些户外急救常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户外急救的基本原则、常见的户外急救技巧以及必备的急救工具和药品。
二、户外急救的基本原则1.保护现场:在进行急救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wei)险,应先将受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
2.判断意识和呼吸:检查受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如果受伤者没故意识或者没有呼吸,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3.止血和包扎:对于出血较多的伤口,应及时进行止血处理,并进行适当的包扎,以防止感染。
4.保持体温:在户外环境中,受伤者很容易失去体温。
应及时赋予保暖措施,如使用毯子、衣物等。
5.寻求专业医疗匡助:对于严重的伤情,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匡助。
三、常见的户外急救技巧1.心肺复苏:如果受伤者没故意识或者没有呼吸,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进行胸外按压,然后进行人工呼吸。
2.止血处理:对于出血较多的伤口,可以使用紧急止血带或者压迫法进行止血。
紧急止血带应绑在伤口上方,用力压迫,直到出血住手。
3.骨折固定:在户外活动中,骨折是常见的伤情。
如果怀疑受伤者骨折,应尽量避免挪移伤处,并使用固定物品(如木板、绷带等)进行固定。
4.烧伤处理:如果受伤者被火烧伤,应立即将伤处放入冷水中冲洗,并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以防止感染。
5.蛇咬处理:如果受伤者被毒蛇咬伤,应即将采取以下措施:保持伤者静止,尽量减少伤口活动;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并用绷带固定;尽快送往医院。
四、必备的户外急救工具和药品1.急救箱:急救箱是户外活动中必备的工具之一。
急救箱中应包含紧急止血带、绷带、创可贴、消毒棉球、止痛药、抗生素药膏等。
2.手电筒:在户外夜间活动中,手电筒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可以匡助你在黑暗中找到受伤者,并进行急救处理。
3.登山绳:在进行高山登山等户外活动时,登山绳是必备的安全工具。
它可以匡助你在危(wei)险地带进行固定和保护。
户外急救常识
![户外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6f9666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5.png)
户外急救常识一、引言户外活动是一种健康、有趣的方式来享受大自然,然而在户外活动中,意外事故难以避免。
掌握一些基本的户外急救常识,可以匡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户外急救常识,希翼能对大家有所匡助。
二、中暑急救1. 中暑的症状中暑是一种身体过热的情况,常见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皮肤潮红、身体虚弱等。
2. 中暑的急救措施- 将中暑者移到阴凉处,并保持通风。
- 给中暑者喝足够的水或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 用湿毛巾或者冷水冲洗中暑者的身体,匡助降低体温。
- 如症状严重,及时就医。
三、蛇咬伤的急救1. 蛇咬伤的症状蛇咬伤后,常见症状包括剧烈疼痛、肿胀、出血、呼吸难点等。
2. 蛇咬伤的急救措施- 尽快将被咬伤的部位固定住,避免毒液扩散。
- 不要用嘴吸出毒液,以免感染。
- 尽量保持患者平静,减缓毒液的扩散速度。
- 尽快就医,告知医生被哪种蛇咬伤。
四、骨折的急救1. 骨折的症状骨折后,常见症状包括剧烈疼痛、畸形、肿胀、不能正常活动等。
2. 骨折的急救措施- 尽量不要挪移骨折的部位,以免加重伤势。
- 用绷带或者其他合适的物品固定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损伤。
- 尽快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五、溺水的急救1. 溺水的症状溺水后,常见症状包括无法呼吸、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意识丧失等。
2. 溺水的急救措施- 立即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
- 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即将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 如有条件,尽快就医。
六、野外创伤的急救1. 野外创伤的症状野外活动中可能发生刀伤、割伤、擦伤等创伤,常见症状包括出血、疼痛、肿胀等。
2. 野外创伤的急救措施- 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止血,避免感染。
- 清洁伤口,用适当的消毒药物消毒。
- 如伤口严重,及时就医。
七、结语户外急救常识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至关重要。
希翼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户外急救常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采取应对措施。
户外旅行时你应该知道的25个急救小知识
![户外旅行时你应该知道的25个急救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68e4bb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d.png)
户外旅行时你应该知道的25个急救小知识1.世界卫生组织把从发病到呼吸心跳停止在6小时内死亡的病例,定义为猝死,多见于溺水、雷击、中暑、严重创伤、电击、大出血、冠心病等伤者。
如果在发病4-6分钟内进行有效的救治,50%的伤者是可以抢救复活的。
2.多一份急救知识就多一份人身安全的保障,一旦发生事故,要果断处理,切莫相互埋怨而耽误了抢救时机。
3.户外急救原则: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4.在检查处理伤情的同时,还应该安慰伤病员,对其实施心理支持,以减轻其思想负担,防止因过度惊恐造成心理创伤。
5.救护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一些个人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以防止病原菌进入体内,引起交叉感染。
6.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7.成人的血液约占其体重的8%。
失血总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员会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
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会有生命危险。
8.外出血一般分为三种情况:①动脉出血:其特点是伤口呈喷射状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
②静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的血液。
③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渗出鲜红色的血液。
9.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折成条状布带或三角毛巾紧紧包扎,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
此种止血方法多用于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
10.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是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于指压住动脉处,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四肢的动脉出血。
11.止血带止血:橡皮止血带其实就是一条长1米左右的橡皮管,用它止血的方法是:先用绷带或布块垫平上止血带的部位,两手将止血带中段适当拉长,绕出血伤口上端肢体2-3圈后固定,借助橡皮管的弹性压迫血管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户外急救常识
![户外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4f2062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f.png)
必读户外急救常识大全一、毒虫和动物咬伤在野外做户外运动时,时常会碰上毒虫和动物咬伤,常见的有:蛇、蜂、蜈蚣等。
蛇咬伤蛇毒分为神经毒和血液毒两种,蛇咬伤时被咬的肢体应放低,在伤口挨近心脏的一端用领带等轻轻地扎起来。
无口内舌、龈溃破或者唇裂伤口者,可以口对伤口猛吸10 来次,每吸一口血即将吐掉,最后还需漱口。
在处理伤口的同时要及时服用和在伤口部位外敷蛇药。
伤口部位应保持不动,如是脚伤,应抬着去医院。
被毒蛇咬伤是危(wei)险的,被无毒蛇咬伤也必须及时处理。
蜂蜇伤夏秋季节外出野游,如被蜂蜇伤,不要以为没有什么。
应引起重视,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假如蜂毒进入血管,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
急救措施:1.被蜂蜇伤后,其毒针会留在皮肤内,必须用消毒针将叮在肉内的断刺剔出,然后用力掐住被蜇伤的部份,用嘴反复吸吮,以吸出毒素。
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处,然后再涂些食醋或者柠檬。
2.万一发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者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
注意事项:1.被毒蜂蜇伤后,往患处涂氨水基本无效,在毒虫中,惟有黄蜂与众不同,其毒素为碱性,因为蜂毒的组织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因此在拔出毒刺后,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
可以吃点抗过敏药。
2.被蜜蜂蜇伤后,也要先剔出断刺。
在处臵上与黄蜂不同的是,可在伤口涂些氨水、小苏打水或者肥皂水来中和毒素。
蜈蚣、蝎子咬伤蜈蚣属于多足纲,第一对脚呈钩状,锋利,钩端有毒腺口,普通称为腭牙、牙爪或者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人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
临床表现: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浮现紫癫。
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
应急处理:蜈蚣咬伤后即将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局部应用冷湿敷伤口,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户外安全急救知识1、脊柱受伤,千万不要随便移动伤患者急救方法:把头轻轻沿脊柱方向向上拔起,用手托住头,拿毛巾缠绕颈部,如果没有固定的物品,就拿皮带固定。
2、多发伤:止血、包扎、固定骨骼、安全搬运3、发现事故时要注意:(1)观察现场:a能否进入现场,安全否b自己有无能力救助(2)表明身份(3)检伤,初步评估a呼吸道是否顺畅b有无影响呼吸道功能的严重损伤c循环血容量及心率是否健全。
(查验股动脉、颈动脉)d颅脑损伤及脊柱、脊髓损伤4、救治原则:先复后固--先将移位错位的恢复,再固定先止后包--先止血再包扎先重后轻--如若有危重病号,优先救治危重病号;若病患众多,则可选择性优先救治轻伤,以便更多人员营救危重病号。
先救后送--先急救再送医院5、出血量:人体内总血量,约4000cc上臂骨折,一般损伤出血量400cc小腿骨折,一般损伤出血量600cc大腿骨折,一般损伤出血量800cc骨盆骨折,一般损伤出血量1800cc以上6、加压包扎止血的原则:先盖后包,力度适中,严禁泥土、面粉、云南白药等涂抹在需要缝合的部位。
红药水不可以。
可清洗伤口的:洗衣服的肥皂水、双氧水、酒精、生理盐水7、中暑(1)温度达到35‘C以上,或者湿度大,易中暑。
(2)主观原因:体弱、肥胖、先天性汗腺缺乏、穿着不透气的衣物(3)沙漠里一定不能穿速干衣,因为沙漠中本来水分蒸发就快,速干衣只会加速水分流失。
要穿纯棉的衣服。
(4)夏天雷电时:塑料布铺在地上,蹲在上面,双手抱头,伏在膝盖上。
(5)热痉挛:四肢抽搐(小腿)或者肚子揪着疼热衰竭:休克、昏迷、头疼--头晕恶心--脱水放置阴凉地方、宽衣、扇风散热4摄氏度水浸泡(不适于昏迷者)按压合谷穴平时多吃桔子或或多喝桔子汁热射病(日射病):头部没戴帽子,脑部热集聚。
(40摄氏度以上,蛋白质变性,50摄氏度以上,死亡。
)症状:皮肤干燥、体温41摄氏度以上,死亡呼吸,肺脑水肿注意:沙漠不要急行军。
需要急速医院处理,很危险,死亡率相当高。
(6)迅速降温,未渴先饮水,心肺复苏8、溺水淡水溺水后救上来,不控水了,因为淡水极易被吸收,海水溺水,一定要控水。
切忌饮酒后下水。
9、其他:(1)营要地选择要避开45度山坡(2)营要地选择要高于河道2米(3)营要地选择要注意风向(4)注意天气对行走速度的影响(5)湿衣服的处理:行走时,湿就湿,宿营时,马上换上干衣服(6)天气突变,河水上涨,不要光脚或穿凉鞋过河,穿登山鞋。
(7)戴上护膝,出发时就戴,不要等到开始上坡爬坡时再戴(8)切忌随意离队,切忌随意食用植物,切忌随意砍树,可以拣河道上的柴禾,避免和大型动物相遇,万一遇到,保持静止,给它让路(看自己走的道,是不是它们的必经之路)避免体力透支。
透支后容易失去平衡,过河道及走山路时很危险。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要点:①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②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③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④呼叫120急救服务。
⑤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触电现场急救方法: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当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地对症进行救护。
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1)对症进行救护触电者需要救治时,大体上按照以下三种情况分别处理:1)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智清醒,但是有些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在触电的过程中曾经一度昏迷,但已经恢复清醒。
在这重情况下,应当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往医院。
2)如果触电者伤势比较严重,已经失去知觉,但仍有心跳和呼吸,这时应当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保持空气流通。
同时揭开他的衣服,以利于呼吸,如果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要立即请医生诊治或送医院。
3)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或两者都已停止时,则应立即实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迅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地进行,不能等候医生的到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
(2)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在触电者呼吸停止后应用的急救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触电者仰卧,迅速解开其衣领和腰带。
2)触电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中的异物,使其呼吸畅通,必要时可用金属匙柄由口角伸入,使口张开。
3)救护者站在触电者的一边,一只手捏紧触电者的鼻子,一只手托在触电者颈后,使触电者颈部上抬,头部后仰,然后深吸一口气,用嘴紧贴触电者嘴,大口吹气,接着放松触电者的鼻子,让气体从触电者肺部排出。
每5s吹气一次,不断重复地进行,直到触电者苏醒为止。
对儿童施行此法时,不必捏鼻。
开口困难时,可以使其嘴唇紧闭,对准鼻孔吹气(即口对鼻人工呼吸),效果相似。
(3)胸外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跳动停止后采用的急救方法:1)触电者仰卧在结实的平地或木板上,松开衣领和腰带,是其头部稍后仰(颈部可枕垫软物),抢救者跪跨在触电者腰部两侧。
2)抢救者将右手掌放在触电者胸骨处,中指指尖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端,左手掌复压在右手背上(对儿童可用一只手)。
3)抢救者借身体重量向下用力挤压,压下3~4cm,突然松开。
挤压和放松动作要有节奏,每秒钟进行一次,每分钟宜挤压60次左右,不可中断,直至触电者苏醒为止。
要求挤压定位要准确,用力要适当,防止用力过猛给触电者造成内伤和用力过小挤压无效。
对儿童用力要适当小些。
(4)触电者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允许同时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单人救护时,可先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交替进行。
双人救护时,每5s吹气一次,每秒钟挤压一次,两人同时进行操作。
抢救既要迅速又要有耐心,即使在送往医院途中也不能停止急救。
此外不能给触电者打强心针、泼冷水或压木板等。
急救常识几点不宜1、止血带不宜长时间结扎。
用布条、纱布作止血带包扎时,止血带不宜过细过窄,不宜直接扎在皮肤上,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应垫以布料(可用纱布、毛巾或衣袖等)。
扎止血带松紧要适当,每隔30至60分钟应松开2至3分钟(并用指压法代替止血),避免止血带以下肢体缺血坏死。
2、小而深的伤口不宜马上包扎,特别是锈钉或木刺扎伤后或是玻璃损伤,伤口缺氧。
若马上包扎,会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应到医院清创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3、皮肤接触农药,不宜用热水及酒精擦洗,否则会促进毒物的吸收。
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手套、鞋袜等,并用肥皂水或1%、5%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皮肤、头发上的毒物。
4、急性腹痛起病急,变化多、发展快,如不及时处理,可在短期内危及生命,应及时去医院诊断,正确治疗。
对诊断一时难以明确的病人,不宜服强烈止痛药,并禁用泻药,禁止灌肠。
否则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或加重病情。
待检查确诊后再作处理。
烫伤急救处理:烧烫伤的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热力烧伤,如火焰、开水等造成的烧伤;二是化学烧伤,如硫酸、盐酸、生石灰等造成的烧伤;三是电烧伤;四是放射烧伤。
在日常生活中,热力烧伤较常见,约占各种烧伤的85%~90%。
烧烫伤分三度:I度:皮肤起红斑,有火辣辣的刺痛感;Ⅱ度:患处起水泡,疼痛;Ⅲ度:烫伤的皮肤剥落,创面苍白,疼痛消失。
无论那种烫伤都需要急救处理。
1.若身上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用水浇灭身上的火;也可就地打滚,靠身体压灭火苗;或用被子、毯子、大衣等覆盖以隔绝空气灭火。
注意:切忌奔跑呼叫,因为奔跑会产生风。
会使火越烧越旺。
同时喊叫会将火焰和烟雾吸入呼吸道。
加重吸入性损伤。
如果一时难以脱离着火现场,可用湿毛巾捂嘴,防止有毒气体吸入。
注意保持身体的低姿势,尽量靠近可以透空气的门窗。
2.如果烫伤部位被粘住,衣服不可硬脱下来。
可以一面浇水,一面用剪刀小心剪开衣物。
烫伤范围过大,可全身浸泡在浴缸中(冬天除外),但如果发生颤抖现象,要立刻停止。
3.当受到硫酸、石灰等化学物烧伤时,应即刻脱去衣服或剪开衣服,用大量自来水或清水冲洗,将化学药物冲洗干净,再去医院治疗。
4.脸部烧伤,可以用脸盆盛满水,将脸部浸入水中,或用湿毛巾冷敷15分钟,湿毛巾要频频更换。
5.如果眼睛不慎被硫酸、石灰等烧伤,立即让伤侧眼在下,用自来水从上向下冲洗,水流不要太急。
冲不掉的石灰粒可用棉签剔除,再冲洗,然后去医院处理。
6.日常生活中的轻微烧伤,要是只有一两个巴掌大,应即刻用自来水冲洗10~15分钟,或用冷水浸洗。
然后用酒精将创面和周围皮肤消毒,也可以用1%的新洁尔灭将创面和周围皮肤消毒,最后涂上皮维碘软膏和磺胺嘧啶即可。
若水泡不大,可用中药京万红、紫草膏。
如果烧伤的水泡破溃,可用1%的食盐水煮沸晾至室温后,冲洗伤口,或到医院换药。
7.对于烧伤较严重者,立即拨打120电话,就地等待治疗,可先隔着衣服用水冲10~20分钟。
在等待救护车的时,对于口渴的病人,可以少量多次口服含盐的液体,如姜盐茶、咸菜汤、咸豆浆等,不要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的白开水,以免引发脑水肿和肺水肿等并发症。
注意:不要涂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紫药水或牙膏、油膏等油性物质。
如果出现水泡,要注意保留,不要将泡皮撕去,同时用干净的毛巾、被单等包敷,避免去医院途中污染。
不要在烫伤的地方涂味精、酱油等。
如果是手脚烧伤,可尽量保持其在高于心脏的位置,以减轻水肿。
本烧烫伤药为纯中草药配置,是无毒副作用的纯中药油液剂,专治各类轻重度(大面积)烧烫伤,如:汽油,柴油,沥青,酒精,豆油,电孤光,乙炔回火等,价格低廉,解痛迅速,效果显著,遵嘱处治,愈后不遗伤疤。
俗话说:“秘方治大病”、“秘方气死名医”。
经过近百年临床实验,本密方已治愈烧烫伤患者上千例,大量临床实验和事实证明,本药剂具有极大功效,无毒副作用,无不良反应,受到烫烧伤患者群体的一致好评!功效:止痛快,抗感染,防渗出,凉血消肿,祛腐生肌,触进坏死组织提前液化,利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同时加快了伤口的愈合.特点:用药简便,直接将药涂于创面,对伤口无刺激;同时此药是油液调制,可暂代皮肤这层天然屏障,避免了感染的机会,对深2度烧烫伤治好不留疤痕,无色素沉积.这样避免了大医院手术植皮愈合伤口,减轻了患者不必要的费用开资.电气触电安全急救常识触电方式1.单相触电这是常见的触电方式。
人体的某一部分接触带电体的同时,另一部分又与大地或中性线相接,电流从带电体流经人体到大地(或中性线)形成回路。
2.两相触电人体的不同部分同时接触两相电源时造成的触电。
对于这种情况,无论电网中性点是否接地,人体所承受的线电压将比单相触电时高,危险更大。
3.跨步电压触电雷电流入地或电力线(特别是高压线)断散到地时,会在导线接地点及周围形成强电场。
当人畜跨进这个区域,两脚之间出现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Ust。
在这种电压作用下,电流从接触高电位的脚流进,从接触低电位的脚流出,从而形成触电。
跨步电压的大小取决于人体站立点与接地点的距离,距离越小,其跨步电压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