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早期美育思想新探

合集下载

朱光潜早期美育思想新探

朱光潜早期美育思想新探

朱光潜早期美育思想新探作者:张纯纲来源:《学理论·下》2010年第08期摘要: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上,朱光潜的美育思想是具有重要地位的。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朱光潜从人类的天性和内在的心理结构角度,将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并对美育和德育的关系,美育的功用与实施以较为全面的阐释,形成了一个美育理论框架。

更为重要的是,朱光潜阐述了“美育是德育的基础”的深刻思想。

这一思想是与朱光潜对审美与道德的关系的认识相一致的,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审美与道德的深层联系。

关键词:朱光潜;美育;德育;审美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4-0244-02朱光潜的早期美育思想主要体现于1940年的论文《谈美感教育》中,也包含于他的《文艺心理学》和《谈美》的若干篇章之中。

从中我们可以基本梳理出朱光潜美育思想的大体框架。

在《谈美感教育》一文的开始,朱光潜借用了康德对人类的心理结构的知意情的划分,这三者也正对应人世间真善美的三种价值,真对应知,善对应意,美对应情,而求知、想好、爱美都是人类的天性。

教育的功用就是“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的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

”[1]143于是教育从功用上就分为了智育、德育和美育。

智育是真和知的教育,德育是关于善和意志的教育,美育是情感的教育。

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光潜从一开始就是将美育纳入了与德育和智育的大的教育框架内论述,从人类天性和内在的心理结构的角度来论述,将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

这里朱光潜既说明了为什么要美育——人的本性所要求的,又说明了美育的内涵——情感教育。

从人的本性看,智育、德育和美育这三种教育对人生本来是同等重要的。

而这三育为人们所理解和重视的程度是不同的,智育本身是一直在流行的教育观念中被是看重的,“德育在理论上的重要性也没有人否认”,而“美育则在实施与理论方面都很少有人顾及。

”[1]143所以朱光潜强调了美育的作用,朱光潜一方面,批判了在西方“忽略美育,而且根本仇视美育”的传统,这个传统从柏拉图开始,经中世纪的耶稣教徒,到近世的卢梭和托尔斯泰。

朱光潜《谈美》中的艺术美学思想探析

朱光潜《谈美》中的艺术美学思想探析

朱光潜《谈美》中的艺术美学思想探析
朱光潜的《谈美》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美学著作,也是当代中国美学思潮当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作者朱光潜也是当代中国美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结合其他相关文献,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朱光潜《谈美》中的艺术美学思想。

首先,朱光潜在《谈美》中提出的最基本的美学思想是“华彩美”,也就是艺术美学。

对于朱光潜而言,“华彩美”就是艺术美学,艺术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

艺术美学是根植于审美观念和审美价值观之上的美德、美学、美感、美妙、美学以及精神等元素的综合体。

其次,朱光潜在《谈美》中提出,美学必须根植于时代文化之中;艺术只有在实践性的文化环境内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艺术必须依靠具有深刻文化意义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内涵;在实践性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才能完整体现艺术美学价值;以及艺术美学要以创新为前提,以便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空间。

如此,美学思想既受到社会的影响,又受到文化的影响。

综上所述,朱光潜在《谈美》中提出的艺术美学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包括“华彩美”、艺术必须依托于时代文化之中、艺术应以创新为前提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朱光潜提出的这些思想,来进行合理的解读,进而表达自己的艺术
美学理念,更好地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独立思考与自主审查。

朱光潜“人生艺术化”美学思想论文

朱光潜“人生艺术化”美学思想论文

朱光潜“人生艺术化”美学思想论文摘要:在当前的社会情势下,重视美感教育、提倡人生艺术化,不仅能弥补工具理性造成的人性偏枯,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金钱的异化,消除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有助于人们保持高尚的人生理想和高雅的人生趣味。

朱光潜的“人生的艺术化”的美育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并且对现世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人生的艺术化”出现在我国美学大家朱光潜1932年出版的《谈美》一书中,是最后一章节“慢慢走,欣赏啊!”的副标题。

朱光潜的“人生的艺术化”就是对完满人生的一种追求,也展现出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

接下来我会就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的提出、内涵以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展现出一个我所理解的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

一、“人生的艺术化”的提出自“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知识界的真实状态是思想苦闷与忧愁的。

朱光潜认为这是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产生的,必须要解放思想,实现完满的人生。

这也就形成了“人生的艺术化”的思想。

“人生的艺术化”贯穿着朱光潜早期的美学思想。

“人生的艺术化”思想的来源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朱光潜收到了西方美学和文艺批评思想的影响,衍生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超脱观念”是朱光潜前期美学思想的重要核心内容,可以说“人生的艺术化”也是直接衍生于此的。

朱光潜认为,唯有超脱才能了解现实的苦难,而艺术是超脱现世、实现自我解脱的途径。

另一方面,朱光潜的思想也收到了中国传统入道文化的影响。

通常意义上讲,朱光潜的“人生的艺术化”主要来自道家的超然出世、无所为而为的处世观和审美观。

此外,儒家的宽容调和的文化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生的艺术化”的内涵。

二、“人生的艺术化”的内涵人生是一个多方面结合的完整的和谐体,朱光潜认为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道德化、情趣化、超脱化和完满化的体现。

朱光潜说,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朱光潜认为过一世好生活好比作一篇文章。

试论朱光潜的美育思想及其对语文审美教育的启示

试论朱光潜的美育思想及其对语文审美教育的启示

语 文 审 美 教 育 具 有 重 要 的 借 鉴 意 义 和 启迪 作 用 。


把 语 文 审 美 教 育 的 根 扎 到 生活 的深 处
过去 . 我们 曾提 出 “ 语 文 的外 延 与 生 活 的外 延 是相
等的” 这一“ 大语文观 ” 。 这 一理念确实 很好 , 开 阔 了语
文学 习 的视 野 ,但 往 往 只 停 留 在 理 念 上 。朱 先 生 提 出 “ 人生 艺术化” 的理念 . 当 然 我 们 的 语 文 课 不 是 培 养 艺 术 家. 但 语 文 教 育 的 艺术 性 是 明 显 的 . 我 们 培 养 的人 需
告诉我们 . 语文教 育的问题愈改 愈难 。 为什么 ? 从学科
属 性 来说 . 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然 而 掌握 工 具 是艰难的 . 人文教化是枯燥的 。 何 以 让语 文教 师爱 教 语 文, 学生爱学语文 , 从本 质来说 , 就 是 要 发 挥 语 文 课 的 审 美 特 质 .打 通 人 生和 语 文 的 隔 阂 。生 活 与 语 文 的 障 碍 .这 之 间 的纽 带 就 是 语 文 的美 质 。想 当年 朱先 生 用 “ 人 生 艺术 化 ” 来 寄 慰 黑 暗社 会 中 “ 嗷嗷待哺 ” 的 广 大 青 年. 帮 助 他 们 走 出 人 生 的 困境 。 今 天生活小 康了 , 这 种
教 学 大 言 行 虽 是小 节 , 却 不肯轻易放 过 , 正 如 诗 人 不 敢 轻
易放过一字一句。 小节如此 , 大节 更 不 用 说 。
试论朱光潜的美育思想及其 对语文审荚教育l 『 g 启示
画 李儒 大
在 中 国 学 术 史 上 .朱 光 潜 是 以 美 学 家 的 身 份 出 现 的 。纵 观 他 的 美 学 体 系 ,有 两 大 命 题 支 撑 他 的 理 论 体

试论朱光潜的美育思想及其对语文审美教育的启示

试论朱光潜的美育思想及其对语文审美教育的启示

试论朱光潜的美育思想及其对语文审美教育的启示在中国学术史上,朱光潜是以美学家的身份出现的。

纵观他的美学体系,有两大命题支撑他的理论体系,这就是“人生艺术化”和“艺术人生化”。

在这里,我们仅谈他的美育思想,故重在他“人生艺术化”的美育核心理念。

他是这样阐释“人生艺术化”的涵义的:“我们处世有两种态度。

人力所能作到的时候,我们要竭力征服现实。

人力莫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就要暂时超脱现实、储蓄精力待将来再向他方面征服现实。

超脱到哪里去?超脱到理想界去。

……现实界没有尽善尽美,理想界是有尽善尽美的”“美感活动是人在有限中所挣扎得来的无限,在奴隶中挣扎得来的自由。

服从自由限制而汲汲于饮食男女的寻求时,人是自然的奴隶;在超越自然限制而创造欣赏艺术境界时,人是自然的主宰,换句话说,就是上帝。

多受些审美教育,就学会如何从限制中解放出来,由奴隶变成上帝,充分感受人的尊严。

”由此可知,朱先生“人生艺术化”的美育思想具有如下特质:一、“人生艺术化”是指导现实人生的命题。

朱先生说:“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他认为,要把整个人生的点点滴滴当作一件“完美的”“有机的”艺术作品看待,生命史就是艺术史,以一种审美的眼光看世界、看人生,让人与实际人生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这样人生才能免俗,社会才会祥和美满。

同时,“人生艺术化”倡导“人要有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避免陷入“俗不可耐”的污泥潭。

二、“人生艺术化”是引导生活情趣化的命题。

朱先生认为,“情趣愈丰富,生活也就愈美满,所谓人生艺术化,就是人生情趣化。

”因此,他认为审美艺术的人生应有高雅、纯正、广泛的趣味,而不能有低级庸俗和偏狭的趣味。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洞察到朱先生的情趣主义还应该是人生的严肃主义。

不仅在进行文学审美的艺术生活中应选择一流的文艺作品,而且在生活中也应该认认真真、一言一笑、一举一动纳在全部生命史里去看,言行虽是小节,却不肯轻易放过,正如诗人不敢轻易放过一字一句。

试析朱光潜前期美学思想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色彩

试析朱光潜前期美学思想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色彩

试析朱光潜前期美学思想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色彩作者:熊凯来源:《美与时代·下》2021年第06期摘要:朱光潜是中国现代美学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美学思想可以划分为前期与后期两个阶段。

其前期的美学思想一般称为“心理美学”。

美学大讨论之后,朱光潜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将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与自己的美学理论相结合形成其后期美学思想,其后期的美学思想也被称之为“哲学美学”。

朱光潜之所以能完成美学思想的转型,主要原因在于其前期美学的主要观点“美在心物间的关系”,已经包含一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此观点也是他能够对自己早期思想进行扬弃,并完成转型的基础。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朱光潜;心理美学;哲学美学朱光潜先生是推动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一代宗师,目前对于朱光潜美学思想的研究,往往以20世纪的美学大讨论为分界,将其划分为前期与后期两个阶段。

朱光潜前期美学理论也被称为“心理美学”,《文艺心理学》是其前期美学理论的代表之作。

在美学大讨论之后,朱光潜先生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对自己早期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进行批判,并运用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来分析美学问题,形成其后期以《谈美书简》为代表的“哲学美学”理论。

一、心理美学与哲学美学:朱光潜的学术转型朱光潜前期美学思想之所以被称之为“心理美学”,是因为其理论是以心理学为出发点进行论述的。

在《文艺心理学》中,他对自己早期美学的学术理论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它丢开一切哲学成见,把文艺的创造和欣赏当作心理的事实去研究,从事实中归纳得一些可适用于文艺批评的原理。

它的对象是文艺创造和欣赏,它的观点大致是心理学的……我们可以说,“文艺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观点研究出来的“美学”。

[1]3书中“美在心物间的关系”观点的提出,标志着朱光潜先生早期美学思想的成型。

朱光潜先生曾这样总结自己的美学研究之路:回顾自己美学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解放前和解放后两个阶段,解放前我对当时西方流行的美学论著(从最古的到最新的)涉猎过一些……来源当然是资产阶级的,立场基本是唯心主义的……解放后特别是美学批判和讨论以后,我才开始认真地钻研马列主义,并且试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来探讨一些关键性的美学问题。

谈美 朱光潜读后感

谈美 朱光潜读后感

谈美朱光潜读后感《谈美》是朱光潜先生的一部文学批评作品,他在书中深入浅出地谈论了美的概念、美的体验以及美的表现形式。

这本书不仅对美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更是一部关于人生、情感和艺术的哲学著作。

在阅读完《谈美》之后,我深受启发,对美的认识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朱光潜先生在书中对美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他认为美是一种特殊的感受和体验,是一种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美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人类的创造中,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

通过对美的概念进行剖析,朱光潜先生让我明白了美是一种抽象而又具体的存在,它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和体验。

其次,朱光潜先生在书中对美的体验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他认为美的体验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理解。

美的体验不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通过对美的体验进行深入的剖析,朱光潜先生让我明白了美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和体验,是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领悟。

最后,朱光潜先生在书中对美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他认为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文字、音乐、绘画、雕塑等多种方式来表达和展现。

美的表现形式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通过对美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的探讨,朱光潜先生让我明白了美是一种多元化的存在,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和展现,而每种表现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通过阅读《谈美》,我对美的概念、体验和表现形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朱光潜先生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让我对美的认识有了新的启发和领悟。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美学理论的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生、情感和艺术的哲学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美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对生活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用心去体验美,用心去感悟美,用心去表现美。

因为美,不仅存在于外在的形式,更存在于内心的体验和感悟。

朱光潜《谈美》中“人生的艺术化”的美育思想内涵

朱光潜《谈美》中“人生的艺术化”的美育思想内涵

朱光潜《谈美》中“人生的艺术化”的美育思想内涵发布时间:2021-07-01T14:58:11.743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作者:毕晓峰[导读] “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美育思想的重要理论观念。

在《谈美》一书中朱光潜集中系统阐述了“人生的艺术化”的理论和实施路径。

本文依托《谈美》一书探寻其蕴含的美育思想,分别从艺术回归并升华人生,情趣化的人生,艺术成就人生等方面对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的美育思想进行梳理,对新时代美育和课程思政的开展具有现实意义。

云南艺术学院毕晓峰 650000摘要:“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美育思想的重要理论观念。

在《谈美》一书中朱光潜集中系统阐述了“人生的艺术化”的理论和实施路径。

本文依托《谈美》一书探寻其蕴含的美育思想,分别从艺术回归并升华人生,情趣化的人生,艺术成就人生等方面对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的美育思想进行梳理,对新时代美育和课程思政的开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朱光潜;《谈美》;人生的艺术化;美育朱光潜是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艺思想的积极建设者之一。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是关注现实、关怀生命的人生美学。

“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出发点,理解“人生的艺术化”是了解朱光潜美学思想的钥匙。

在《谈美》一书中,朱光潜提出了“人生的艺术化”这一命题,在他的诠释和积极倡导下,“人生艺术化”成为一个具有相对确定的内涵的命题,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谈美》的“开场话”中,朱光潜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认为当时的青年人“需要的不是一盆八宝饭而是一帖清凉散”,认为“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如何获得一帖“清凉散”?怎样才能净化人心、美化人生?朱光潜认为《谈美》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免俗”。

“免俗”就是要以美去感染人、去提升人的修养,实现“人生的艺术化”。

对此,来谈朱光潜《谈美》中的“人生的艺术化”的美育思想内涵,对当代美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回归并升华人生朱自清在《谈美》序中写到:“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及其价值_1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及其价值_1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及其价值---------------------------------------一、朱光潜的为学和为人朱光潜1897年10月14日(农历9月19日)出生在安徽桐城阳和一户破落地主家庭。

朱光潜自1925年-1933年留学欧洲,分别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了八年,先后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

他的早期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段时期写的,他一直在闹穷,官费总是不到,他只有靠稿费生活。

这样,像《文艺心理学》和缩写本《谈美》、《诗论》的初稿,《变态心理学》等都是此间完成。

他用英文写的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在时隔半个世纪之后由他的高足张隆溪译成中文,他在中译本自序里有一段话耐人寻味:“这不仅因为这部处女作是我的文艺思想的起点,是《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萌芽;也不仅因为我见知于少数西方文艺批评家,主要靠这部外文著作;更重要的是我从此较清楚地认识到我本来的思想面貌,不仅在美学方面,尤其在整个人生观方面。

一般读者都认为我是克罗齐式的唯心主义信徒,现在我自己才认识到我实在是尼采式的唯心主义信徒。

在我心灵里植根的倒不是克罗齐的《美学原理》中的直觉说,而是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

”[1]的确,尼采的酒神艺术和日神艺术都是逃避的手段,酒神艺术沉浸在不断的变动的漩涡之中以逃避存在的痛苦(动的);日神艺术则是凝视存在的形象以逃避变动的痛苦(静观的)。

这种“从形象中得解救”暗含或者说是契合了朱先生早在出国之前就已确立的艺术是“超脱”现实苦难的鹄(人生艺术化)的观点。

朱光潜最后一次人生的转折点是在北平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对于他这样一个旧知识分子来说,过去接受的是“相当长期的封建教育之后,接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及其价值宛小平内容提要朱光潜的为学为人是统一的。

在精神上的“出世”和“入世”之间,他很好地把中西方美学素材熔铸成一个包罗万象谨严的思想体系。

他提出的美既不在心,也不在物,而是心物媾合结果的命题包含着现代哲学美学反形而上的意蕴。

【课外阅读】三看朱光潜的美学思想

【课外阅读】三看朱光潜的美学思想

【课外阅读】三看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北京大学已故教授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他和宗白华先生被称为20世纪我国美学的双峰。

朱先生从事美学研究60多年,著、译宏丰。

研究朱先生的学术历程,可以写出很厚的专著。

事实上,我国已经出版了多种研究朱先生的专著。

在这里,我仅挑出三个问题来讲。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就是以淡泊名利的精神,孜孜不倦地从事学术文化事业,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

朱光潜先生1897年生于安徽桐城。

桐城古文学派曾在清朝辉煌过200多年。

朱先生就读的桐城中学,就是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创办的。

在中学老师的熏陶下,朱先生对中国古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写得一手很好的文言文。

中学毕业后,他在武昌高等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了一年,然后到香港大学学教育。

香港大学毕业后,朱先生先后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当了3年教员。

这时候结识的同事朱自清、丰子恺、叶圣陶等成为朱先生终生的挚友。

1925年朱先生赴欧洲留学,先后在英、法的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8年,以《悲剧心理学》获博士学位。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是朱先生旅欧第二年、即1926年在一篇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以后他多次重复过。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看,这句座右铭是儒家精神和道家精神的结合,也是一种审美的境界。

在20世纪40年代的《谈修养》中,朱先生专门说到儒家的入世精神,对孔子的执着精神和人格力量十分推崇。

他写道:“例如孔子,他是当时一个大学者,门徒很多,如果他贪图个人的舒适,大可以坐在曲阜过他安静的学者的生活。

但是他毕生东奔西走,席不暇暖,在陈绝过粮,在匡遇过生命的危险,他那副奔波劳碌凄凄惶惶的样子颇受当时隐者的嗤笑。

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就因为他有改革世界的抱负,非达到理想,他不肯甘休。

”有一次孔子叫子路向两位在乡下耕田的隐者问路,隐者听说是孔子,就告诉子路说:如今世道到处都是一般糟,谁去理会它,改革它呢?孔子听到这话叹气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谈美 朱光潜读后感

谈美 朱光潜读后感

谈美朱光潜读后感《谈美》是朱光潜先生的一部美学著作,书中详细地探讨了美的概念、美的形式、美的价值以及美的体验。

朱光潜先生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揭示了美的奥秘,使我们对美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美的理解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也对美的感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

在《谈美》这本书中,朱光潜先生首先对美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美是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是人们对事物优美、和谐、完美的认知和感受。

美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物体和景观中,而且还存在于人的思想、行为和艺术创作中。

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同时也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们对事物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

通过对美的概念的深入探讨,我对美的本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明白了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主观感受。

其次,朱光潜先生在《谈美》这本书中还对美的形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他指出,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的山水、花草、动物等美丽景观和优美形态;社会美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文化、风俗、风景等美好事物;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色彩美和结构美等。

朱光潜先生认为,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对美的形式的分析,我对美的多样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白了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此外,朱光潜先生在《谈美》这本书中还对美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指出,美不仅是一种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美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创造力,提升人的品位和修养。

美还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生活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人类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美的价值的思考,我对美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白了美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人类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朱光潜美学思想中实践观念的发展及其启示

新时期朱光潜美学思想中实践观念的发展及其启示


要 : 朱 光 潜后 期 美学 思 想 中 的 实践 观 念 为 中心 , 注 其 新 时期 以 来 的 深 化 和 新 变 , 以 揭 示 以 关 可
朱 光 潜 关 学 思 想 对 当代 中 国 关 学 发 展 的 启 发 性 意 义 。 朱 光 潜 不 仅 将 “ 践 ” 解 为 日常 的 物 质 生 产 劳 实 理 动 , 将 艺术 审 关 活动 看 作 人 类 实践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确 理 解 了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中“ 践 ” 还 正 实 的含 义 。新 时期 以 来 , 光 潜 逐 渐 构 建起 一 种 独 立 的 实践 美 学形 态 , 逐 渐 放 弃从 概 念 出发 对 美进 行 抽 象定 义 的 做 朱 他
以主客 观 统 一 的美 学 思 想 白成 一 派 。在 讨 论
中 , 改变 了前期 受 克 罗齐 影 响 的“ 即直 觉 ” 他 美 的主 观 唯 心 主义 美 学 观 , 发展 到美 是 主 客 观统

在 美学 大讨 论 的这 一 阶段 , 光 潜 始 终 注 朱 意 坚 持 唯物 主义 的 立 场 , 为感 觉 素 材 必 须建 认
“ 美是 客 观 方 面某 些 事 物 、 质 和 形 状 适 合 主 性
观方 面 意 识形 态 , 以交 融 在 一起 而成 为 一 个 可 完 整形 象 的那 种特 质 。 ( 7 ~ 2页 ) ”第 1 7
实 践 观 念 的 萌芽 及 发展
在上 世纪 5 O年 代 的美 学大讨 论 中 , 光 潜 朱
的 主客体 。有 意思 的是 , 果 我 们 仔 细 考 察 马 如
恩著 作 中对 “ 意识 形 态 ” 词 的 使用 , 发 现 它 一 会

论朱光潜建国后美学思想的转变

论朱光潜建国后美学思想的转变

论朱光潜建国后美学思想的转变美学论坛??一论朱光潜建国后美学思想的转变文/李觉辉朱光潜在年建国后的美学思想主要是以马克思《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本观点来重新解说自己的前期美学框架。

后期的朱光潜接受了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学说,这既是时代的变化所推动,同时也有其美学思想的内在诉求使然。

朱氏十分重视马克思“手稿”中的人的整体观,为其早期的“人生艺术化”理论夯实了哲学基础。

重新建构一种“新的美学”。

这个“新的美学”既不是完全与过当代中国美学界一般以年为分界线,将朱光潜去决裂,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翻版,而是在融合前期长达多年的学术历程划分为民国时期 ?美学有价值的成分与后期中国美学实践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

和共和国时期?两大阶段。

建国前夕,朱光潜的朱光潜曾说,他在年代全国范围的美学批判和讨论中“才开美学思想就曾受到郭沫若等左派人士的激烈批评。

学界有一种始认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逐渐认识到流行观点就是在建国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和学术语境下, 自己过去的一些美学观点的错误。

”从这一时期到年代,朱年,朱光潜在文艺报》发表了著名的我的文艺思想的反氏反复强调的就是“研究美学如果不弄懂马克思主义,那就会动性》一文,以示“自我检讨”,清算自己前期的一系列美学思走入死胡同”的观点。

而作为朱光潜“暮年心血”的谈美书想,对直觉论、移情说、人生艺术化等诸多观点进行自我批评。

简》,主要内容就是对其“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在这次思想改造之后,朱光潜的美学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朱先和整理”。

全书主要观点包括“人是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实生此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与时俱进”的学术思践观和“美的规律”、“艺术是生产劳动”及“从生理观点谈美想与人生观“改造”中完成了后期的“美学涅檠”。

但是,朱光感”等,特别是在其中提出了要冲破当时关于人性论、人道主潜后期的美学真的就是一个全新构建的思想体系吗问题恐怕义与人情味等思想禁区等,这些观点都引领了当时学术论争之并非如此简单。

建国后朱光潜美学思想新变的分析研究

建国后朱光潜美学思想新变的分析研究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建同前的学术背景
第一章建国前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人生观的雏形
朱光潜生于安徽桐城,小时候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教育。后到香港大学学习,受 到了新文化的浸润,再出国留学,接触了大量的西方美学理论。他曾在《我的文 艺思想的反动性》中说:“我的教育过程充分反映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特色。 相当长期的封建教育之后,接着就是相当长期的外国帝国主义的教育。我是由没 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家庭出身的,一转就转到没落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环境。"∞可以 说,这句话非常客观地概括了朱光潜所受教育的历程——一个从古到新,中学西 渐的过程。朱光潜的第一篇美学论文是《无言之美》,可以说这篇论文奠定了朱光 潜以美学解决人生问题的观念。在文中,朱光潜列举了大量的中西艺术名作,以 此论证“无言之美"才是艺术的理想境界。“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 尤在无穷之意。推广地说,美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 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本文所谓无言之美"。②其次,他 认为文艺的功用在于帮助人们超脱现实,而且超脱的目标是“超脱到理想界"去。 “现实界处处有障碍有限制,理想界是天空任鸟飞,极空阔极自由的。现实界不 可以造空中楼阁,理想界是可以造空中楼阁的。现实界没有尽美尽善,理想界是 有尽美尽善的。"@而美术作品,就是帮助我们超脱现实到理想界去求安慰的。最 后,朱光潜还指出,“无言之美"的价值在于帮助人们去理解去创造这个不完美的 世界。“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 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这种可能而未能的状况就是无言之美。"回
关键词:朱光潜;美学思想;新变:原因
两南大学硕十学何论文
Abstract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aesthetic thought zhu guangqin new changes Aesthetic professional:Yang Yujia

发从朱光潜看第一次美学大讨论【精选】

发从朱光潜看第一次美学大讨论【精选】

发从朱光潜看第一次美学大讨论【精选】从朱光潜看第一次美学大讨论内容摘要: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发生了第一次美学大讨论,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次美学大讨论意义重大:不仅可以看作是新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而且对整个二十世纪后期美学的发展有学术定性作用。

关键词: 美学大讨论朱光潜美学思想中国美学思想一、美学大讨论的背景众所周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发生了第一次美学大讨论。

早在二十世纪初西方的“美学”就被介绍到中国,由于封建主义的阻挠,西方美学思想的传播受到极大阻碍。

随着美学思想的发展和各种政治力量在中国舞台上的活跃,思想界开始形成文艺思潮进行思想启蒙,改造愚昧落后的国民精神。

这股思潮不断地冲击着旧有的思想体系,为他们接受新思想作了准备。

实际上,这场美学大讨论并不是中国的首创。

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前苏联美学界就开展了一场美学大讨论,美学家们围绕“是否需要建立和如何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两个基本问题展开讨论,并且深刻探讨了美本质问题。

苏联的这场美学大讨论无疑对中国美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1956之前中国就出现了美学讨论的倾向。

建国前,蔡仪写了《朱光潜论》对朱光潜的美学观点进行批判,这可以看作是美学大讨论的前奏和暗示。

这次讨论开始于1956年是与国家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

1951年,周恩来做了《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之后中共中央也发出了思想改造的命令。

这次思想改造运动主要是针对一些高级知识分子,要求在高级知识分子中间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肃清他们头脑中迂腐的、非马克思主义的观念。

这场思想改造运动可以看作是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一次除旧布新。

与此相配合,1956年四月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得到了文艺界与艺术界纷纷响应。

发生在1956年的美学大讨论则是这一方针的具体体现。

二、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及大讨论的开始朱光潜在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中甚至是在我国美学的发展史上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朱光潜美学思想探析_1

朱光潜美学思想探析_1

朱光潜美学思想探析
---------------------------------------朱光潜美学思想探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朱先生美学思想的渊源、形成与特色的分析,研究朱光潜的美学创造与学术贡献,以及其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朱光潜;美学思想
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美学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国美学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特殊时期他准确把握了中西方思维差异,并在东西方美学思维的比照中明确了中国现当代美学发展的方向。

1 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渊源
朱光潜研究的学术对象大多是西方美学,可以说,他是西方美学在中国的阐扬者。

中国传统文化对朱光潜的影响是潜在的、深层的,传统的审美趣味对于他来说是根深蒂固的。

朱光潜所处的学术环境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起始阶段,所以他介绍和研究西方美学的相关内容方面倍受瞩目。

朱光潜虽然是以西方美学介绍者的身份出现于学术界的,但他也是在有了较为深厚的传统学术基础时才开始接触西学的。

他对传统美学观点的引用不像对西方美学那样完整,对于传统美学的影响朱光潜先生晚年自己也承认到:“可以说,我的美学观点,是在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再吸收西方的美学观点而形成的。


2 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形成
朱光潜的学术之路从文学开始,之后转向心理学、哲学,他曾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发展轨迹

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发展轨迹
作 者: 原灵旺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校办,山西,临汾,041004 刊 名: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SHANXI TEACHER'S UNIVERSITY 年,卷(期): 2001 28(2) 分类号: B83-0 关键词: 魏晋人 人生艺术化 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一条鲜明的发展线索这种崇尚观照人生的精神态度是朱光潜之所以钟情于克罗齐直觉论美学的一个深层原因
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发展轨迹
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发展轨迹
从怀抱"魏晋人"的思想到自觉追寻"艺术化的人生",构成了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一条鲜明的发展线索,这种崇尚"观照人生"的精神态度,是朱光潜之所以钟情于克罗齐"直觉论"美学的一个深层原因.

朱光潜美学思想探析

朱光潜美学思想探析

2012年第29期(总第44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美学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国美学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特殊时期他准确把握了中西方思维差异,并在东西方美学思维的比照中明确了中国现当代美学发展的方向。

1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渊源朱光潜研究的学术对象大多是西方美学,可以说,他是西方美学在中国的阐扬者。

中国传统文化对朱光潜的影响是潜在的、深层的,传统的审美趣味对于他来说是根深蒂固的。

朱光潜所处的学术环境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起始阶段,所以他介绍和研究西方美学的相关内容方面倍受瞩目。

朱光潜虽然是以西方美学介绍者的身份出现于学术界的,但他也是在有了较为深厚的传统学术基础时才开始接触西学的。

他对传统美学观点的引用不像对西方美学那样完整,对于传统美学的影响朱光潜先生晚年自己也承认到:“可以说,我的美学观点,是在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再吸收西方的美学观点而形成的。

”2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形成朱光潜的学术之路从文学开始,之后转向心理学、哲学,他曾说:“因为欢喜文学,我被逼到研究批评的标准、艺术与人生、艺术与自然、内容与形式、语文与思想诸问题;因为欢喜心理学,我被逼到研究想象与情感的关系、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以及趣味上的个别的差异;因为欢喜哲学,我被逼到研究康德、黑格尔和克罗齐诸人讨论美学的著作。

这样一来,美学便成为我所欢喜的几种学问的联络线索了。

”朱光潜的美学著述总是与文学、心理学、哲学密不可分,学生时代就出版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克罗齐哲学述评》等学术著作;60年代撰写了《西方美学史》,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

《文艺心理学》也是极具代表性的著作,分析了美感经验的特征。

朱光潜美学著述中还有他翻译的西方美学著作,开始从事翻译工作时,美学在中国仍然是一门新兴学科,朱光潜依靠自己精湛的英语、法语、德语水平和深厚的学术素养,翻译了克罗齐的《美学原理》、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3卷等西方经典美学名著,系统地介绍了西方近现代美学思潮与流派,晚年他还重译了马克思《手稿》的片断,并译介了维柯的《新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光潜早期美育思想新探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上,朱光潜的美育思想是具有重要地位的。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朱光潜从人类的天性和内在的心理结构角度,将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并对美育和德育的关系,美育的功用与实施以较为全面的阐释,形成了一个美育理论框架。

更为重要的是,朱光潜阐述了“美育是德育的基础”的深刻思想。

这一思想是与朱光潜对审美与道德的关系的认识相一致的,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审美与道德的深层联系。

标签:朱光潜;美育;德育;审美朱光潜的早期美育思想主要体现于1940年的论文《谈美感教育》中,也包含于他的《文艺心理学》和《谈美》的若干篇章之中。

从中我们可以基本梳理出朱光潜美育思想的大体框架。

在《谈美感教育》一文的开始,朱光潜借用了康德对人类的心理结构的知意情的划分,这三者也正对应人世间真善美的三种价值,真对应知,善对应意,美对应情,而求知、想好、爱美都是人类的天性。

教育的功用就是“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的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

”[1]143于是教育从功用上就分为了智育、德育和美育。

智育是真和知的教育,德育是关于善和意志的教育,美育是情感的教育。

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光潜从一开始就是将美育纳入了与德育和智育的大的教育框架内论述,从人类天性和内在的心理结构的角度来论述,将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

这里朱光潜既说明了为什么要美育——人的本性所要求的,又说明了美育的内涵——情感教育。

从人的本性看,智育、德育和美育这三种教育对人生本来是同等重要的。

而这三育为人们所理解和重视的程度是不同的,智育本身是一直在流行的教育观念中被是看重的,“德育在理论上的重要性也没有人否认”,而“美育则在实施与理论方面都很少有人顾及。

”[1]143所以朱光潜强调了美育的作用,朱光潜一方面,批判了在西方“忽略美育,而且根本仇视美育”的传统,这个传统从柏拉图开始,经中世纪的耶稣教徒,到近世的卢梭和托尔斯泰。

朱光潜认为这些哲学家和宗教家们的根本错误在于“认定情感是恶的,理性是善的,人要能以理性镇压感情,才能到达至善。

”[1]144而人的情感和理性都是天性固有的,是不可分割,理想的教育是要情感和理性都得以正常发展的,人缺少了哪一方面都是不健全的。

另一方面,朱光潜强调美育作为情感教育为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所重视。

朱光潜认为儒家的教育思想虽然着重点在道德,但儒家并不认为美育妨碍德育,而是认为“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

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

所以德育从根本做起,必须怡情养性。

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

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

严格地说,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它们的必有条件同是和谐与秩序。

”[1]145-146在这里,朱光潜实际上只是谈了对儒家教育的理解,指出了美育是德育的必要的方式和手段,是德育的基础条件,善与美并不冲突。

对中西美育传统的简要分析和对比的基础上,朱光潜提出美育的两个重要功能。

一是美育可以发展人的情感本能,使人得以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是美育可以怡情养性。

而怡情养性对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朱光潜还进一步地论证了美育有着自身的独立价值。

朱光潜认为美育与艺术一样,都有着使人获得自由与解放的功用。

为什么这艺术的功用也就是美育的功用呢?朱光潜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

但我觉得从中可以看出朱光潜对艺术和美育的关系是有着充分的认识的,可惜并没有深入地展开。

对于实施美育呢?朱光潜并未对其过程、途径与方式进行详细地论述,但有两点是十分具有启发意义的。

一是他指出美育的实施也要符合人性的发展,特别要注意时机。

“爱美是人类天性,凡是天性中所固有的必须趁适当时机去培养,否则象花草不及时下种、及时培植一样,就会凋残萎谢。

”[1]151二是要把美育的实施与人的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以上就是朱光潜美育思想的大体框架。

从朱光潜美育思想的大体框架中,有一个观点特别吸引我,那就是朱光潜在阐述德育和美育思想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了美育是德育的基础。

朱光潜为什么会认为美育是德育的基础呢?对此,在《谈美感教育》一文中,朱光潜从对儒家教育思想和英国诗人雪莱的诗论阐发中,给出了理由。

朱光潜认为儒家的教育思想强调诗教,而诗教就是美育,虽然儒家也以人格养成即德育为最终目的,但却认为“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

”[1]145朱光潜又引用了雪莱的《诗的辩护》的一段话:“道德的大原在仁爱,在脱离小我,去体验我以外的思想行为和体态的美妙。

一个人如果真正做善人,必须能深广地想象,必须能设身处地替旁人想,人类的忧喜苦乐变成他的忧喜苦乐。

要达到道德上的善,最大的途径是想象;诗从这根本上做功夫,所以能发生道德的影响。

”[1]146从这段话中,朱光潜为美育是德育的基础找到了更为切实的理由,那就是善和美有内在的一致性,应该说这一思想是很深刻的。

道德就是善,就是仁爱,而仁爱就是同情,同情就需要想象,而同情和想象就是广义的审美了。

所以道德的完善需要审美的体验,这样就为美育是德育的基础找到了坚实的基础。

从上述分析我们看出,在对美育是德育的基础的论证中,其实包含着一个预设,那就是在美和善的关系中美是善的基础,或审美(文艺)是道德的基础。

但这个预设本身成立么?尽管我们一定是要对美与善,或审美与道德这两对概念进行的限定的基础上再去论证美是善的基础,但依据常理我们就可以知道,并非所有善的行为与思想都需要涉及美或审美的。

美与善,审美与道德都是有其相对独立领域的。

那么朱光潜所认为的美与善的内在一致性,美是善,或文艺是道德基础是在何条件下才得以成立的呢?朱光潜命题中所谓的道德,不是所有的道德,而是特定的道德。

在20年代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情与理》一文中,朱光潜认为道德至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问理的道理”,一种是“问心的道德”。

所谓“问理的道德”,就是建立在一定的规范、法则基础上的道德,或是所谓建立在孟子所谓的“义”的基础上的道德。

而问心的道德,则是建立在真情实感基础上的道德,是一种发自内在情感的道德,或者说是孔子所谓“仁”的基础上的道德。

“义”是义务、责任,而“仁”就是爱、情感。

朱光潜认为建立在“仁”基础上的道德要高于建立在“义”基础上的道德,或“问心的道德”要高于“问理的道德”[2]。

由于这种“问心的道德”有其内在的情感基础,是建立在真实情感基础上的,我们认为这样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

那么朱光潜所谓的能作为真正道德基础的审美又指的是什么呢?在朱光潜的语汇中其实就是“美感”(活动)或“文艺(活动)。

这种活动有什么特征呢?就是朱光潜受克罗齐影响的“直觉说”所认为的“形象的直觉”,“形象的直觉”过程就是凝神观照的过程,其结果就是物我两忘进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我们前面所说美是善的基础中美(即广义的美)也大致是审美或美感的含义。

那么审美为什么会是道德的基础呢?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的第七、八章里,全面地论述文艺(审美)和道德(善)的关系,他在系统地回顾了历史上关于文艺与道德的关系的种种论述之后,特别强调了文艺对于道德的重要作用,他主要是从个人与社会两个角度加以论述的。

从个人的角度看,真、善和美都是人性中的一种最原始、最普遍、最自然的需要。

对美的满足和对饥渴的满足具有同样的满足权,如果美的愿望得不到满足,人性中的一部分就损耗和残废掉了。

情感抑郁在心里不得发泄,近代心理学认为这是酿成性格乖僻和精神失常的重要原因。

从社会的角度看,艺术和审美具有象托尔斯泰所说的传染情感,打破人与人的界限的功用。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在一个小的世俗圈子里生活惯了,看事物都带着功利的眼光,使我们对鲜活生动的大千世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艺术家比较常人优胜,就在他们的情感比较真挚,感觉比较锐敏,观察比较深刻,想象比较丰富。

他们不但能见到比较广大的世界,而且引导我们一般人到较广大的世界里去观赏。

这样我们的体验也就丰富了。

艺术和审美的功用对于道德有着重要的意义。

原来艺术活动(审美)作为一种形象的直觉,不同于功利活动与认识活动,它能使主体(我)对客体(物)的凝神观照中由物我两忘而实现物我同一。

这是一种由我及物的移情,也是同情。

审美活动不同于功利活动与认识活动,是一种自由的创造的活动,所以可以扩展我们想象。

审美经验由于是人对物的直观的经验,是一种对原初的根本的经验,故可以增加对人情物理的深广真确的认识。

这就是审美为什么会是真正的道德的基础的根本原因。

“道德是应付人生的方法,这种方法合式不合式;自然要看对于人生了解的程度何如。

没有其他东西比文艺能给我们更深广的人生观照和了解,所以没有其他东西比文艺能帮助我们建设更完善的道德的基础。

”[1]325从上边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光潜建立一个美育的理论框架,全面地阐释了美育的内涵,美育和德育的关系,美育的功能与作用及美育实施的时机等问题。

应该说朱光潜是自蔡元培之后对美育问题有了更为全面的论述。

我们还发现,朱光潜的美育思想是建立在美学思想上的,从美育是德育的基础的这一命题,我们梳理出了更为深刻的关于审美与道德的内在联系,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美育和德育的理论建设与实践都是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的。

参考文献:[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4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40-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