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材解析、教学目标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材解析、教学

目标及教学反思

教材解析

本课3首古诗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传诵的佳作。诗的大意是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寒”点明深秋季节,“远”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山势的高而缓。“有人家”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驱寒山清冷之意,又照应了上一句的“石径”,将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这枫林晚景使他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诗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前两句写景,“荷尽”“菊残”描绘出秋天的景象。诗人面对“荷尽已无擎雨盖”时,并无伤秋悲秋之感,笔锋一转,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在“已无”与“犹有”的强烈对比中跃然纸上。后两句议景,揭示

了赠诗的目的。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诗人一反常情,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

《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大意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逗蟋蟀,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前两句写尽了深秋的凄清。“萧萧”两字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引出“寒声”。梧叶摇落、江上秋风又进一步烘托了深秋寒凉的气氛。秋风起时客未归,瑟秋风撩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后两句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3首古诗均配有插图。第一幅图中,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下车来,站在山路上,抬头欣赏着深秋时节山林的美景。第二幅图中,诗人在池中的亭内,望着满池的枯荷及池边的残菊若有所思。第三幅图中,梧桐树下,篱笆旁边,两小儿在夜捉蟋蟀。

教学目标

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

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

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教学反思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说说这3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了解古诗的大致内容接着引导学生细读古诗,分别说说古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通过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等方式,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最后进行背诵积累,默写《山行》。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可引导学生标出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学生交流后,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注意后鼻音、多音字等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13个字中,大部分由熟识的部件组成。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书空,并注意观察,强化认识,提高书写正确率。

二、诗句理解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古诗。联系课后第三题要求学生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教师可提醒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既要借助注释,也要防止生搬硬套,应根据语境对注释中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和变通。除了借助注释,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插图等方式理解诗句意思。

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诗句判断诗歌所描写的季节。可在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发现的基础上,引导其通过“寒山”“霜叶”“荷尽”“菊残”“萧萧梧叶”等符合时令的典型景物,发现三首诗描写的都是秋天的景色。

课后第一题提出了有感情朗读诗歌的要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做到读有层次,读有目标。教师可范读古诗,也可播放录音,或者请读得比较好的学生来展示,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做到朗读停顿正确。

《山行》朗读的总体基调应是明快的,诗的前两句,可以引导学生带着对诗中美景的想象,读出深秋时节山景的生机盎然后两句语调应高昂上扬,读出诗人对枫叶、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赠刘景文》前两句的朗读语调宜平直舒缓,声音稍低,并适当强调“犹有”“傲霜枝”,表现菊花的残枝傲霜凌寒的精神后两句语调宜高亢,读出诗人殷切嘱咐的感觉,其中“橙黄橘绿”速度可稍慢,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夜书所见》前两句写了诗人郁闷孤独之情,可提示学生结合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把握朗读时舒缓的基调后两句可以让学生想象情景,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语气较前两句可以明快一些,最后一句的语调甚至可以做上扬的处理。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到的情感朗读,诗的味道也就能读出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