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合集下载

球形肺炎的X线表现与鉴别诊断

球形肺炎的X线表现与鉴别诊断

误诊率最高 , 可能与肺癌常见 、 年龄偏大有关 。( 球形肺 炎 1 ) 形 态上虽大体呈 球形 、 类球形 , 较多为方 形或不 规则三角 形 , 但
其 中贴 近胸膜 的方形病灶 有特征性 ; 肺癌 形态呈较规 整球形 , 方 形少见 。f1 2球形肺炎边缘毛糙 , 可见长毛刺和棘状改变 , 且模糊 , 有 时可见晕征 , 其周 围可见淡薄小 片状影 , 映 了病变急性 渗出 反 性 改变 。肺癌周 围毛刺细短 , 边缘多较清楚 , 不见晕征 , 可合并肺 门及纵 隔淋 巴结肿大 。( 球形肺炎密度 较淡 , 3 ) 且增强后病灶中央 可见规则 、 面清晰 的无强 化 区, 界 反映 了炎性坏死 的特点 , 征 此 少见于肺癌 , 具有特征性 。而肺癌增 强后 如为不均 匀强化 , 强化
21 0 0年 1 月 中 第 2 第 3 期 1 卷 2
Oe o e 2 0 t b r 0Βιβλιοθήκη V012 . No_2 3
中国中医药咨 讯
J u a fC i aTrdto M iee Me iieI fr t n o r lo h n a iin Chn s d cn nomai n o ・1 9 ・ 5
治 疗 后 , 形 阴影 不 易 消 散 。 而 球 形 肺 炎 经 抗 感 染 治 疗 后 , 形 球 球
形肺炎 的机 制 目前 尚无详细 的解 释 , 可能与下列 因素有关 : ①炎 性渗出物通过孔 氏孔 和兰勃 氏管 向周围均匀扩散。② 由于抗生 素 的应用和 自身免疫力使 大叶性肺 炎和节段肺炎发 展受限而形 成 。③大叶性肺 炎和节段性肺炎 的吸收从边缘开始 , 可使病灶呈
这与球形肺炎容易相鉴别 。 26 机 化 性 肺 炎 .
改变且较模糊 , 系支气管周围炎所致。⑥病灶内见粗大血 管纹 贯 穿, 围及近肺 门侧血管纹增 多 、 周 增粗 、 扭曲呈“ 围充血征” 周 但无

胸部医学影像征象总结

胸部医学影像征象总结

9、黑边征(黑胸膜线):
• 由于胸壁和肺内微石的衬托,再肺实质和肋骨之 间出现细条状低密度影。黑边征是肺泡微石症的 X线征象,HRCT已经证实,在X线看到的黑边征, 其实是胸膜下微小囊肿沿胸膜面排列而成的。肺 泡微石症因为重力的作用,病变分布主要在中下 肺野。在X线上的过度曝光状态可以检出更多的 钙化结节。病灶形态多样,包括磨玻璃状、条纹 状沿支气管分布,同时可见纤维索条影、支气管 血管束不规则及囊肿形成。这种复杂的表现反映 了肺泡微石症反复的过程,可形成克氏B线,也 可形成黑边征。
7、蜂窝征:
• 在纵隔窗下观察可见由多个小泡集成蜂窝 状,其大小比较一致,以浅淡实变为主, 此征仅见于肺泡癌。病理上为癌细胞沿肺 泡壁生长,肺结构无破坏,未封闭肺泡腔, 由于腔内遗留粘液加之以细支气管被肿瘤 浸润形成的活瓣样阻塞导致管腔不同程度 的扩张。
8、供血血管征:
• 供血血管征不同于血管造影中的肿瘤血管,该征象主 要指的是在用CT扫描肺部时出现的肺部多个结节, 并见血管结构穿行其间。该征象在肺部多排螺旋CT 的高分辨率扫描时更为明显。但实际上动脉血管并没 有真正穿行结节内,而是围绕结节走形。真正穿行其 间的是肺静脉。该征的出现主要提示肺部的血源性感 染,比如浓度栓子,也见于肺转移瘤。有学者研究发 现,只有18%的结节有明确的肺动脉进入结节,58% 的结节没有进入结节内,而是沿着其边缘走形,提示 血管被结节所推移。对于少数穿行结节内部的动脉血 管,有研究认为是动脉血管起初走形于两个小结节之 间,随后由于这两个结节长大融合,使走形于其间的 动脉血管由绕行成为“穿行”。
3、反晕征
• 和晕征的表现相反,在高分辨胸部CT肺窗 上观察,病灶中心密度低呈磨玻璃状,周 围是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厚度至少2mm。 这种表现是由于中心为低密度由肺泡间隔 浸润和细胞碎片,周围环形或新月形高密 度是肺泡管机化性肺炎或致密、均匀肺泡 间细胞浸润所导致的致密气腔实变。起初 认为对诊断隐原性肺泡炎有特异性,但随 后发现该征象也见于类球孢子菌病的描述 中。和晕征相似,当该征象见于多种疾病 后,可能失去其特异性。 •

肺部影像学征象 (4)

肺部影像学征象 (4)

空气半月征(海蚌含珠征)
• 半月形空气影将空洞壁与洞内肿块分开。 该征象通常被认为是曲菌移植到已有的空 洞内或在血管侵袭性曲菌病中梗死的肺收 缩的结果。但该征象也见于其他情况,包 括结核病、Wegener 肉芽肿、空洞内出血 和肺癌。真菌感染常常发生与免疫力低下 的患者,尤其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移 植或器官移植患者,非机遇性感染的原发 性肺曲霉菌感染很少见。
空泡征
• 空泡征虽然是非常熟悉的名词,但在这里 还是要重复叙述,目的有三:第一、进一 步了解该征的病理基础;第二、搞清楚空 泡征和空洞及支气管充气征的差别。病理 基础上边已经简单谈及,那么空泡征和空 洞的区别是什么?按照空泡征的定义,病 灶直径5mm以内,大于5mm考虑是空洞, 反之就是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是见于连 续多个层面,直达结节外援缘
棘状突起征(棘突征、锯齿征伪足 征)
• 指结节边缘呈尖角状突起,如同小的三角形,使 病灶边缘不规则。如果棘状突起密集排列就构成 了“锯齿征”;如果棘状突起粗细、长短不一时, 如螃蟹足,就是“伪足征”。上述三种征象其实 都是棘突征的不同表现,是介于分叶和毛刺之间 的的一种粗大而钝的结构。其病理基础是肿瘤发 育先端的浸润性生长,肿瘤因子诱发肿瘤新生血 管致使肿瘤组织生长速度不均匀,尤其肿瘤周边 部的血管丰富、密度大、数量多(主要来源于支 气管动脉,少数来自肺动脉及其他侧枝血管), 因而癌细胞增殖活跃;
空泡征
• 空泡征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词了,这一征象指病 灶内1-2mm(或<5mm)的点状透亮影,单个或多 个,也主要见于早期肺癌,其病理基础主要是尚 未被肿瘤破坏、替代的肺结构支架如肺泡、扩展 扭曲的未闭细支气管等,部分是肿瘤坏死腔、含 粘液的腺腔结构以及乳头状癌结构间的含气间隙。 此外上包括未被肿瘤占据的含气肺组织及未闭合 的或扩张的小支气管。此征主要见于细支气管肺 泡癌和腺癌,也可见于鳞癌。肺窗下观察为小泡 状模糊低密度灶,纵隔窗为小泡状透亮影。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肾移植术后3个月,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胸部平片见两上肺散在斑片状淡泊渗出影
3天后胸片,出现大片实变 并且进展迅速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同一病例。次日CT示两上网状 模糊影,肺间质浸润为主病变
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的鉴别诊断
• 细菌性肺炎:叶或段的实变影,病变较局 限,一般多为一段或以一叶病变发生,很 少发生两肺或一肺弥漫性病变。 • 支原体肺炎:病变以间质改变为主。早期 表现肺纹理增多模糊及网状纹理,进展时 呈局限或者广泛的片状磨玻璃影,自肺门 向肺野外围伸展的大片扇形阴影。CT可显 示早期小叶中心磨玻璃影或实变影,肺间 质炎症、网状阴影及小叶间隔增厚影。
入院检查
• 体温 39.5℃,脉搏106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 120/70mmHg。双侧扁桃体1°肿大,双肺呼吸音增粗,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 白细胞9.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9% • 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ALT)达76U/l,血糖 8.4mmol/L • 心肌酶指标提示明显升高:肌酸激酶(CK)达 1240U/L,肌酸激酶-心肌同功酶(CK-MB)88U/L, LDH达587U/L • 痰培养:草绿色链球菌 • 口咽含漱液及气管吸取液送省疾病中心检测,RTPCR 法检测出乙型流感病毒
完全大叶性实变
大叶性肺炎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实变起自肺叶外周、 紧邻胸膜,然后向肺野中心扩散。
抗炎后复查病灶基本吸收
球形肺炎CT表现
• 边缘清楚、光滑,呈球形或类球形的病灶,密度 较均匀。有的灶中央密度低于周边(液化坏死), 有时可形成小空洞,钙化、支气管气相偶尔可见; • 增强扫描示病灶软组织部分明显强化,呈均匀强 化、周边环形强化或部分强化,少数不强化; • 肿块边缘不规则,毛刺多较长.部分为索条状,可 有周围充血征(晕环)、血管集束征等; • 病灶多贴近胸膜呈广基相贴,伴局部胸膜增厚但 少有胸水及胸壁改变,有时可见胸膜下脂肪层增 厚,部分病灶见典型胸膜凹陷征.

肺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完整编辑ppt
52
7天 26天
9天 30天
12天
15天 39天
SARS的动态变化
完整编辑ppt
53
(三)支原体肺炎(非典型肺炎)
1.病原:肺炎支原体,占儿童肺炎的27.5% 2.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咳痰,咽痛,头痛,乏力
及全身不适 3.病理:支气管及细支气管的炎症,黏膜及周
围肺组织水肿,充血,白细胞浸润,肺泡炎症 及肺实变,肺泡间隔炎性浸润.
完整编辑ppt
68
四、X线胸片的诊断价值
• 人禽流感肺炎的确定诊断及除外诊断均需 要病原学检查。
• X线平片是最先发现病变的方法,在病原 学诊断之前,要充分利用X线检查的作用。
完整编辑ppt
69
(一)X线胸片诊断困难的原因
X线胸片的诊断困难主要 见于两个方面:
完整编辑ppt
70
1.在没有认识流行病学史的前 提下,人禽流感肺炎往往被诊断 为普通肺炎,由于病变初期多为 局限病灶,最常误认为的是大叶 性肺炎。
肺”。 可有少量胸膜渗出。心脏大小一般正常。
完整编辑ppt
60
完整编辑ppt
61
ARDS
• 男 60岁 肾衰 多脏器功能衰竭
完整编辑ppt
62
完整编辑ppt
63
完整编辑ppt
64
完整编辑ppt
65
ARDS的合并症
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后可引 起合并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和 肺气囊等。
完整编辑ppt
25
有些病例具有支气管肺炎,即小叶性
肺炎的特点。
X线表现:
肺纹理增粗、模糊。
沿肺纹理有模糊的斑片状阴影。

肺炎影像学诊断

肺炎影像学诊断

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影像表现
两肺多同时累及,且以两下肺明显
实变含气支气管征均为下肺 胸膜下多发小结节或小扇形的磨玻璃、不均 质棉絮状密度,且纵膈窗显示为蜂窝状是其 特点
衣原体肺炎
老年患者中,浸润可能分布更广;胸腔积液少见。50% 的患者胸片在4周内改善。20%的患者需胸片改善需超过 9周。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肺炎克雷伯杆菌
当克雷伯杆菌感染肺实质时,表现为非节 段性分布的均匀实变影。空气支气管征常 见。据了解,肺炎克雷伯杆菌特别趋于产 生大范围实变阴影, 导致肺叶扩大,形成 叶间裂膨出征。常见肺脓肿形成、胸腔积 液和脓胸。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肺部感染也 可表现为支气管肺炎的特点,特别是当院 内感染发生时。
肺炎的治疗
6.厌氧菌:首选青霉素联用克林霉素或甲硝唑。 7.支原体、百日咳杆菌、衣原体,选用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 8.真菌:首选氟康唑。 疗程:一般用至热退和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3-7 天。肺炎链球菌7-10天,流感嗜血杆菌14天左右,葡萄 球菌3-4周,支原体、衣原体2-3周,真菌性肺炎1-2个 月。 三、氧疗 四、对症治疗
肺炎链球菌
偶尔,肺炎球菌性肺炎可表现为局灶性结节或肿块, 常称为“球形肺炎”。罕见空洞和脓肿形成。50%或 更少的患者可合并胸膜疾病、胸腔积液或脓胸。胸部 CT 常表现为小叶含气实变影、周围实变的磨玻璃样 影、分叶阴影、3 ~ 10mm 界限不清的小叶中心型结 节、支气管壁增厚及光滑的小叶间隔增厚。。
间质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沿支气管分布或散在分布的小斑
片状实变及磨玻璃影,或部分融合成片
肺炎链球菌
肺炎球菌性肺炎在胸片上呈典型的气腔肺炎,有侵犯 到胸膜的实变影,常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肺体积无缩 小。肺炎球菌性肺炎也可见斑片状、多灶性实变影, 符合支气管肺炎,罕见的是伴有含气实变的间质性改 变

球形肺炎的影像表现

球形肺炎的影像表现

主垦匡茧盐壹2QQ§生!旦箜§鲞笙12塑鱼H i韭鲢£丛塑M四i£也£,S£P!£尘b£E2Q Q§,№!色奠Q:12为分析乳腺钙化灶的x线表现及其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意义,笔者回顾性分析100例乳腺病变有钙化表现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I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100例乳腺病变有钙化表现的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7~70岁,有临床症状和(或)体征者89F0,主要症状为发现肿块、疼痛、乳头改变、溢液、皮肤改变。

体检偶然发现而无症状者l l例。

95例有生育史,90侈t J有哺乳史。

63例患者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其中乳腺癌20例,良性病变43f f4;其余37例均为随访证实结果。

1.2资料中病例均有乳腺钼靶x线片,均行乳腺轴位、斜位投照,由有20年工作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阅片。

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钙化在形态、数量、大小、密度、分布等进行统计,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及随访的疾病转归结果,回顾性分析乳腺钙化x线表现在良、恶性病变中的差异。

1.3统计结果见表l、表2。

可见乳腺钙化的x线表现形态、密度、大小等在良、恶性病变中有很大差异。

表1乳腺良、恶性病变钙化灶的X线表现形态统计(例)类型钙化灶泥沙状短棒状分叉状圆点状小片状蛋壳状环状表2乳腺良恶性病变钙化及其它X线表现(例)4092讨论2.1钙化形态的意义乳腺恶性病变的钙化呈团簇状分布,表现为泥沙状、短棒状、分叉状。

密度较低,细小,不易被发现。

良性病变的钙化多为散在分布,钙化表现为圆点状、小片状、蛋壳状、环状。

密度较高,钙化点粗大容易发现。

本组数据中,恶性病变中有3例足两种以上(含两种)钙化形态同时存在,钙化的具体发生部位不同,而表现亦不同。

2.2钙化足否伴肿块的意义本组病例中恶性病变多伴有肿块,部分良性病变如腺瘤、增生等也见有肿块。

应结合肿块的形态、大小、边缘及其他表现仔细鉴别。

2.3钙化伴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意义本组病例中有13例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均为恶性病变。

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附30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附30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为重要。我院选择 2 0 1 0年 4月 ~ 2 0 1 2年 9月 间 运 用 超 声 诊 断 的 2 7
例胎儿心脏 畸形 的孕妇 , 现总结如下。
1资 料 与 方 法
右心房 。通过 大血管分支的不同特点将肺动脉和主动脉区分 出来 , 然后运 用二维超声 图像 将五腔心 、 四腔心 、 大动脉短轴 以及左室长 轴显示 出来 , 对胎儿心脏 的各室 、 各房 的大小 , 以及 各房室之间 的比 例是否在正常范 围进行观察 。分析肺动脉 和主动脉 出发 部位 的关 系, 同时对房间隔 、 室间隔以及卵圆孔瓣的情 况进行检查 。运用频谱 来对 四个瓣膜 的血 流速度进行探测 , 彩 色多普勒主要检查 的是心脏 及其相应动脉有无异常的血流信号 。
医学信息 2 0 1 3 年 4月第 2 6卷第 4期( 上半月) M e d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 A p r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4
理过程。即晕 圈样密度 , 肺窗变为纵 隔窗病灶面积的变化 , 病灶边缘 模糊 、 毛糙 或锯齿形 , 周 围血管纹理 增强 , 邻 近胸膜反应性 增厚 、 渗 出及病灶 内支气管 的变化 。结合 临床及实验 室表现 , 诊断时应想 到 炎性结节 的可能性 , 系统抗炎治 疗 , 动态 观察病灶 的变 化则不难作 出诊 断 。 球 形 肺 炎 的鉴 别 诊 断 : 主 要 应 与 周 围 型肺 癌 、 结 核 球 及 早 期 和 进 展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相鉴别 。 周围型肺癌 C T 上多呈分叶状 , 部分 呈深分 叶 , 边缘 多见 细短毛刺 , 分界清晰 , 密度均匀或可见小 片状 坏 死, 增强扫描增强值在 2 2 ~ 5 5 H u 之 间, 增强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 结 核 球好发于两肺上 叶 , 分界 多较 清晰 , 边缘 粗大毛刺 , 走形僵直 , 实 质 易液化 、 钙化 , 卫星病灶 , 增强扫描呈 周围强化 、 包膜样强化 或无 强化。以上均为周围型肺癌及结核球的较典型表现 , 而无 或缺乏球 形肺炎晕圈样密度 , 方形征 , 胸膜下 病灶与胸膜接触面较宽 , 周围血 管纹理增强等炎性病变征象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早期及进展期可 出现类 圆形 片状影 , 而且具有较高发生率 , 均以下肺野及胸膜下部位 为多见 , 与球形肺炎表现有相似之处 。但传染性非典 型肺炎密度多 为磨玻璃样 , 轮廓清晰 , 边缘光滑。邻近胸膜无明显反应 , 动态观察 病灶变化迅速 , 可资鉴别。

肺炎CT征象资料PDF.pdf

肺炎CT征象资料PDF.pdf

肺炎CT征象肺炎CT征象:1.小结节影常见于腺病毒。

也可见于细菌、真菌感染。

病灶一般在5~6mm,边缘较模糊,以中下肺野为多,也可有与小叶或小叶融合病灶并存。

2.小斑片状或斑片状的融合影可见各种原因的肺炎。

直径为1~2.5cm,边缘模糊。

斑片影并可见发生融合,一般表现为:下比上多,内比外多,后比前多。

(图2-2)3.肺段及大叶阴影多见于细菌感染,也可见于腺病毒和卡氏囊虫感染。

以肺段或叶为界,体积不缩小,内有支气管充气征,边缘模糊。

(图2-3)4.条索状及网状阴影此征常见于放射性肺炎,慢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和肺炎的吸收期。

病变以增殖为主,也可合并实质性肺泡炎。

表现为斑片状不规则的条索状混合影。

边缘可清楚,也可模糊。

(图2-4)(图2-5)5.球形阴影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真菌性肺炎,炎性假瘤。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多发或单发的球形影,多为1~3cm边缘较均匀,增强时为周围强化,但易变,且常合并空洞;真菌性肺炎是脓肿与肉芽肿,变化慢;炎性假瘤,大小不一,边缘可光整,毛刺,增强可均匀或混合强化。

(图2-6)(图2-7)6.空洞常见于化脓性肺炎或真菌性肺炎。

见环形的透亮区,边缘可清晰,可模糊。

壁可厚薄。

常伴有斑片状模糊影或小结节影。

7.胸膜病变合并积液,后期胸膜局部增厚。

少见部位肺炎征象:(一)、肺尖脓肿肺尖是肺部感染少见部位,而肺尖脓肿有其与其他部位脓肿不全相同的CT表现,当脓肿周围较少出现浸润表现和胸膜受浸表现时,容易与结核或肺上沟瘤混淆。

病史:多见于老年人,有发热,但是热度不是很高。

有咳嗽咳痰,白细胞稍高等不典型表现。

CT表现:肺尖部见大片状影或包块影,密度不均,中心常有空洞形成,边缘模糊。

周围可有小点状影,小斑片影或包块影。

增强扫描中心强化不明显,部分病例周围可见明显强化,相邻胸膜局限性增厚粘连,增强扫描多数病例没有明显的纵隔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

在抗感染治疗后病灶可缩小,其内空洞吸收。

(图2-9)(图2-10)(图2-11)鉴别诊断:1、肺结核空洞:多为干酪性空洞,形成内壁不规则,常有凹凸不平,空洞壁可见小点状钙化影。

球型肺炎的CT影像特点与鉴别诊断

球型肺炎的CT影像特点与鉴别诊断

球型肺炎的CT影像特点与鉴别诊断摘要:目的:对球型肺炎的ct影像特点进行探究,以便正确鉴别球型肺炎与肺部其它疾病。

方法:以我院就诊的30例球形肺炎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30例患者全部进行胸部ct平扫,用肺窗与纵隔窗对肺部观察摄影,收集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2例病灶位于右肺中叶,5例位于左肺上叶舌段,1例位于右肺上叶外,其余22例病灶部位均位于肺野背侧;ct检查显示,病灶阴影为类球形或球形,最小直径1.2cm,最大直径6.3cm。

范围在1.2-2.0cm的6例,在2.1-3.5cm的5例,在3.6-6.3cm的19例;17例病灶密度均匀,13例病灶密度不均匀;10例病灶边缘显示不清呈晕圈状,16例病灶边缘呈锯齿形或毛糙,4例表现为轻度分叶;10例胸膜增厚,胸膜下病变部分与胸膜呈广基相连。

13例肺门侧血管现现充血与病灶连接,7例病灶附近肺叶或肺段伴有炎症;21例通过二周后病灶吸收消失,9例三周后病灶吸收消失。

复查发现2例出现复发。

结论:球形肺炎ct表现与其他肺部病变ct表现虽然有相似之处,但球形肺炎更具特殊性,ct检查是最有效的球形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关键词:球型肺炎;ct影像;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330-02球形肺炎是肺部炎症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其ct影像形态与其它肺部疾病十分相似,因而在诊断上容易出现误诊现象。

本文对我院就诊的30例球形肺炎患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达到提高我院球形肺炎ct诊断准确率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对我院就诊的30例球形肺炎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51岁。

患者主要表现症状有:咳嗽14例,发热8例,胸痛不适4例,咳白痰并带血3例,无明显症状1例。

通过检查发现:血沉增快9例,白细胞升高16例,其余无发现。

1.2方法:30例患者全部进行胸部ct平扫,用肺窗与纵隔窗对肺部观察摄影。

球形肺炎的CT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

球形肺炎的CT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
【 中图分类 号】1  ̄ 5 6 3 . 1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6 0 2( 2 0 1 5 )0 4 - 0 5 7 9 - 0 1
球形 肺炎是临床 中较为特殊 的肺部 炎症之一 ,形状为球形并 不是其特殊之 处, 重 点在于其具有较高 的误诊率 , 经常被误诊为肺 良性肿瘤.周 围型肺癌,结 核球等疾病 。误诊除 了会 给患者带来 精神伤害 ,还可能延误治疗时机 ,或给予 错误 的治疗措施 ,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笔者总结了球形肺炎的 C T影像特点 , 分 析 了鉴别诊 断方法 ,报道如下。
1资 料 与 方 法
灶吸收消失 ,其余 1 0例患者病情较严重 ,病灶于治疗 3 周后吸收消失。 3讨论 球形肺炎属于肺部炎症 , 无特异性 , 且无复杂诱 因, 通常是 因细菌或病毒而 导致的 , 以葡萄球菌 与肺 炎双球 菌感染最为常见 , 所 以在影像学检查 中常显示为 类球形或球形 , 这也是其名称 的来源。该病 的l 临 床症状主要有咳 白痰.胸部疼痛 发热、 咳嗽等 ,大部分患者 曾患有 呼吸道 系统炎症 。 球形肺炎的 c T影像学特点有以下几点 :①病 变部位与胸膜 接近 , 病灶与胸 膜相对垂直 , 呈现 出刀切样边缘形状 , 病变形状与方形类似 ; 有淡薄 的小斑片位 于病变部位周 围,密度增高 ;胸膜 明显增厚 ;周 围血管增粗 、增 多.纹 理扭 曲。 且并未僵直或受牵拉 ; 病灶边缘显现 的锯齿状改变较 为模糊 , 无 明显规则性 ; 病 灶密度不均匀 ,由中央至边缘逐渐降低 ,以晕 圈样形式改变 。在其鉴别诊断方 面, 首先 ,肺 良性肿瘤形式状态更多 , 边缘无锯齿、分 叶或 毛刺 ,较光滑 , 胸膜 与肺野处 比较正常 , 且病灶 周围血管不会增粗 、增多、纹理扭曲 ; 而周 围性肺癌 通常呈规整球形 , 且病灶 密度 的增高 与降低无规律 , 边缘无 晕状 , 较清晰 , 多有 细短状毛刺 , 且管壁不规则 ,官腔不 扩张 , 支气管影较为少见。此外 , 肺癌胸膜 改变较少 , 常见的是 凹陷征 , 接受抗感染治疗后病灶不会缩小 ; 结核球常位于两 肺上叶 ,具有清晰的病灶边界 ,以粗大毛刺状边缘最为常见 ,呈现僵直 的形状 。 周边在增强扫描时会发生强化 , 经抗炎治疗后影响不大 , 且病灶 内有较 多钙化灶 , 通过这些特点可以对球形肺炎与其他肺部疾病加 以鉴别。 综上所述 , 虽然在 c T 检查方面球形肺炎与其他肺部病变有一 些相 似的表现。 但 球形肺炎具有更加特殊的影像学特点 , 能够 为临床诊 断提供 重要依据 , 避免发 生误诊而延误患者治疗时机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文章主题标签:x线影像报告 CT MRI一般X线检查的重要性在改变,部分的检查项目与检查技术已由CT、MRI与DSA替代。

尽管如此,我们仍认为一般X线检查与诊断仍是整个放射科影像诊断的基础,我们仍建议要对一般X线表现要作全面的描述与讨论。

以下就一般X线常用各个系统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作一描述,供作参考。

一、胸部X线报告胸廓:对称、畸形、骨骼情形。

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觉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状、边缘、大小、有无空泛等等情形。

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

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定及有无肿块发觉等。

横隔:位置、形状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形。

心脏:外形有无专门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形。

二、心脏平片X线诊断报告摄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胸廓:纵隔与横形状有无专门。

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形,食道左房压迹变化情形。

三、泌尿系统X线诊断报告1、平片:〔1〕两肾轮廓、位置、形状与大小。

〔2〕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

〔3〕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影像情形。

〔4〕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专门。

〔5〕肠道内容情形及其他腹部专门阴影。

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1〕两肾轮廓、位置、形状、大小。

〔2〕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

〔3〕两肾功能显影情形:正常、延迟、不显影。

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45’-60’或更长时刻摄片观看。

〔4〕两侧肾盏、肾孟轮廓显示情形。

〔5〕膀胱充盈情形。

〔6〕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形。

3、逆行肾盂造影〔RCP〕〔l〕两肾轮廓、位置、形状、大小、注明导管位置。

〔2〕使用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

〔3〕两侧肾盏、肾孟、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形。

〔4〕腰骶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形。

4、膀胱造影〔1〕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

〔2〕膀胱充盈的轮廓、形状、大小;病理性改变应说明病变范畴大小,边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对球形肺炎CT误诊为肿瘤的原因分析

对球形肺炎CT误诊为肿瘤的原因分析

对球形肺炎CT误诊为肿瘤的原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球形肺炎的影像特点和误诊原因。

方法:对2例经临床证实球形肺炎的ct表现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2例ct首诊为肺癌,后经综合治疗,全部为炎性病变。

结论:ct对球形肺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不经过活检而过分强调ct征象和临床症状,对病情的综合性分析欠缺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球形肺炎 ct误诊肿瘤原因分析临床上,肺炎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球形肺炎的病变常局限于某肺叶或肺段,多呈球形肿块形式,实质上是急慢性非特异性肺炎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肺炎诊断中,虽然ct检查是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部分球形肺炎的ct影像表现与肺癌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在实际鉴别中往往会出现误诊现象。

本文对2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的回顾性分析,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对误诊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1、方法某男,49岁,咳嗽、咳痰2周有余,经螺旋ct胸部平扫,发现右肺中叶见一呈类圆形高密度影,病灶一边贴近胸膜,有分叶,而且境界较为清晰,并可见短毛刺。

该男病前无明显受凉史,多日咳嗽呈阵发性,并伴有少量白黏痰。

该男有长期吸烟史,每日抽烟2包左右。

参考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常规等体检结果,经多次会诊,考虑肺癌可能性大。

为了慎重,临床医生采用莫西沙星等静滴抗炎治疗4天后,咳嗽、咳痰等症状有所减轻,一周后经ct复查,病灶较前有所吸收,遂继续治疗。

二周以后,经胸部螺旋ct 复查,病灶基本全部吸收,最后确诊为右中肺球形肺炎。

某,男,54岁,咳嗽、咳痰旬余,经螺旋ct胸部平扫,发现右肺上叶后段有一团块状阴影,密度偏高,有轻度分叶,并存在少量毛刺,同时可见小泡征。

发病前无诱因,有轻度咳嗽,伴少量白黏痰。

该男吸烟20年,每日近3包。

参考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常规等体检结果,经多次会诊,考虑肺癌可能性大。

拟在螺旋ct 引导下经皮肺做穿刺活检,受到患者和家属拒绝。

后采用莫西沙星等静滴抗炎治疗7天后,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遂继续治疗。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诊断PPT【19页】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诊断PPT【19页】
消 散 期 ( 发病后7-l 0天 ):白细胞溶解,纤维素性渗出物逐渐被吸收。 如果治疗及时、恰当,大叶性肺炎可在2周左右 明显或完全吸收; 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充分,病变可延迟吸收,甚 至演变为肺脓肿。
精品PPT



大叶性肺炎 大体病理标本
精品PPT
X线表现
CT表现
充血水肿期 红色肝变期
或有局限肺纹理增粗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诊断
精品PPT
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又名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双球 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的肺部急性炎 症。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等。是由肺炎 双球菌引起的急性肺实质炎症。
精品PPT
CON临TEN床TS 表现
Part1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
Part2
多见于冬春季节发病诱因多 为受凉、淋雨等;
精品PPT
大叶性肺炎(右上叶后段)
精品PPT
大叶性肺炎(右中叶)
精品PPT
大 叶 性 肺 炎
右 下 叶
精品PPT
大叶性肺炎
实变 充气支气管气象
精品PPT
治疗前后
精品PPT
精品PPT
疾病或基本病变
相似征象
鉴别要点
大叶性肺炎
大片实变
临床表现重,有支气管充气 征
小叶性肺炎
小斑片实变
临床症状重,斑片沿支气管 树分布
Part3
发病急,高热、咳嗽、胸痛及 气急,咯铁锈色痰,
Part4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 明显增高。
精品PPT
病理变化
充血期(发病后12-24小时):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肺泡腔内有少量渗出液。
红色肝变期 (发病后2-3天):肺泡腔内充有纤维素及大量红细胞。

球形肺炎、肺部炎性假瘤和机化性肺炎的鉴别

球形肺炎、肺部炎性假瘤和机化性肺炎的鉴别

球形肺炎、肺部炎性假瘤和机化性肺炎的鉴别作者观察了61名患者的108处磨玻璃密度病灶。

入选标准为:1 病变长径小于3cm2 病变为纯磨玻璃密度病灶或其中的磨玻璃成分大于50%3 病灶至少观察6月而没有临床干预病变增大2mm或以上认为病变有增大,每次随诊时间间隔为3-12月。

图像的层厚为2mm-6mm。

中位随诊时间为4.2年。

108个病灶的27%(29处)显示增大。

73%的病灶保持稳定。

即使小于1cm的病灶在随诊期间部分病灶亦可见增大。

108处病灶,17处出现实性成分或实性成分增大。

其中14处伴有病灶体积的增大,3例无变化。

增大的29个病灶,13个第1年病灶开始增大,12个第1-2年开始增大,4个2-3年开始增大。

3年以后无增大者。

随诊过程中,21个病人的26处病灶行手术切除。

病理主要为浸润性前病变或微浸润腺癌。

其中13人进行淋巴结清扫,均未见转移。

26个病灶的切除原因:12例病灶增大而切除。

剩下的14个病灶无增大,因为随诊中持续存在认为其为恶性,切除原因因为病灶较大(平均12.5mm),并且其中的6个病灶含有实性成分。

结论:小于3cm的磨玻璃密度肺癌(磨玻璃成分大于50%),至少应随诊3年。

附:美国胸科学会2012年磨玻璃密度肺癌手术推荐方案1 小于或等于10mm的纯或混合性磨玻璃密度肺癌,建议CT随诊,直至79岁,如果没变化建议继续随诊。

2 大于10mm 者,可CT观察,也可穿刺或手术切除(及时大小无变化)Asamura 2010年推荐方案:(IASLC官方参考书)1 等于或小于15mm的纯GGN建议观察,病灶显著增大或出现实性成分应手术2 大于15mm的纯GGN建议手术,即使随诊病变大小无变化3.部分实性结节,初诊时应手术,不论大小。

球形肺炎影像学诊断

球形肺炎影像学诊断

1 . 2 方法
所 有 患 者人 手 术 室后 开 放静 脉输 液 ,常
规 监测 心 电图 ,心率 ( H R) ,脉搏 氧饱 和度 ,于局麻 下行桡动 脉穿刺置入 动脉导管 以监测血压及 平均动 脉
基金项 目:浙江省医学会I 临床科研基金 ( 2 0 1 1 Z Y C — A 8 8 )
预 注的方法取得 了明显效果 ,现报道如下 。
胡双燕
法分级为 I Ⅱ级 。随机分成两组 : 甲氧明组 ( M组 ) 4 0例 ,男 2 2例 ,女 1 8例 。诱 导 时 甲氧 明 3 0 g / k g ( 稀 释成 1 0 m 1 )缓慢静脉 注射。对照组 ( C组 ) 4 0例 , 男2 1 例 ,女 1 9例 。诱 导时经 静脉缓慢 注射生 理盐水 1 0 m l 。人选标 准 : 年龄 6 5 ~ 7 5岁 ,性别 不 限 ; 各种全 身麻醉下 完成外科 手术 ,需要 肌 肉松弛 剂的使用 ; 无 严重肝 肾疾病 、心血管疾病及 心功能 障碍 。两组 患者 在性 别 ,年龄 ,体 质量等方 面 比较 ,差 异无统计 学意

1 3 6・
浙江临床医学2 0 1 4 年1 月第 1 6 卷第 1 期

临 床 麻 醉

甲氧阴预处避 陴 患眷气管插管条件及血 . 流动力学的影响
陈念平 李玉红 金 宝伟 郑 羡河
老年患者麻 醉诱导 期间常 出现剧烈 的血 流动力学 波动 ,易 导致意外事 件的发生 ,保 持麻 醉诱 导期 间血 流动力学 平稳 ,是提 高老年患者 围术期安 全性 的重要 环 节 。作 者 自 2 0 1 2年 1 月至 2 0 1 3年 6月采 用 甲氧 明
义 ( P > 0 . 0 5) ,具可 比性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球形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肺部一种特殊炎症,影像学表现似球形而称为球形肺炎。

临床上常易误诊周围型肺癌、良性肿瘤、结核球等其他性质的肺部球形病灶。

现收集了临床资
料完整并经治疗证实的球形肺炎25 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似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诊断的准
确率。

1 材料写方法
本组25 例中,男17 例,女8 例,年龄23 岁~78 岁,平均年龄52 岁,其中40 岁以上19 例。

临床表现多数表现为轻度咳嗽、部分有咳痰,少数有发热、畏寒,无明显症状5 例。

检查方法全部病例均摄胸片正位片,大部分同时摄病变侧位胸片;9 例做了CT 平扫检查其中3 例做了CT 增强。

2 结果
右肺病灶11 例,其中右肺上叶后段4 例,尖段1 例,前段2 例,右肺下叶背段3 例,后基底
段1 例,前基底段1 例;病灶位于左肺 14 例,其中左肺上叶尖后段3 例,前段2 例,左肺下叶
背段5例,前基底段1 例,舌叶2 例;1 例双侧均有病灶。

12 例病灶呈类圆形,6 例呈类椭
圆形,7 例呈楔形或不规则形,最小为2cm×3 cm,最大为6 cm ×10 cm。

病变密度较均匀者
17 例,密度不均匀者8 例。

密度不均匀表现为病灶内有不规则空腔、蜂窝状影及支气管气像影。

病灶边缘模糊或部分模糊者16 例,边缘较清晰者9 例。

其中6 例病灶紧靠斜裂或水平
裂胸膜呈边缘平直。

病灶边缘不规则,有锯齿状改变13 例,轻度分叶2 例,19 例病灶周围肺
纹理增多、增粗、扭曲改变,即局部小血管充血征。

13 例出现“晕征”。

有11 例病灶附近或
其他肺野散在分布炎症病灶影。

病灶邻近胸膜反应性增厚者8 例,其中叶间胸膜增厚3 例,侧胸壁胸膜增厚5 例。

3 例CT 增强扫描见病灶明显强化。

3 例合并有陈旧性肺结核。

肺门林
及纵隔淋巴结未见肿大。

随访复查: 经系统抗炎治疗后,11 例病灶完全吸收,9 例病灶大部
分吸收, 病变局部留少许索条影5 例,1 例支气管镜检查见局部充血水肿,未见肿瘤细胞。

3 讨论
球形肺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炎性渗出、增殖及实变。

形态学却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楔形或不规则块状。

病灶形成机理目前观点诸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炎性渗出物通过孔氏孔
和兰勃氏管向周围均匀扩散。

② 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和自身免疫力使大叶性肺炎和节段肺炎
发展受限而形成。

③大叶性肺炎和节段性肺炎的吸收从边缘开始,可使病灶呈球形,所以
球形肺炎也可能是大叶性肺炎或节段性肺炎的一个特定时期的表现。

经抗感染治疗短期内明
显吸收缩小或消失。

球形肺炎实质上是急、慢性非特异性肺炎的一种表现形式[1]。

球形肺炎的临床特点:本组病例男性高于女性与文献资料一致;球形肺炎与其他急性肺炎比较,呼吸道及全身症状较轻,本组大多数患者只有咳嗽、咳痰,而全身症状轻微,随访观察:球形肺炎经正规抗炎、对症治疗,吸收消散效果显著,但疗程相对较长[2]。

影像学表现:①全肺各叶均可发病,但多数发生靠近背部,靠近胸膜处[3](17/25);②
病灶为软组织密度,CT 值多较软组织密度偏低;较均匀,周围较淡,呈“晕圈”征[4]
(13/25);③部分病灶密度不均匀,可有不规则透亮影或支气管充气征(8/25);④部分
病灶边缘可不规则,有锯齿状改变且较模糊,系支气管周围炎所致(13/25);⑤病灶周围
可见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呈“周围充血征” 但无僵直和受牵拉(19/25)。

这一征像与周围型肺癌的“血管集中征” 的血管僵直,向病灶聚拢的表现不同;⑥周围肺野可有少许斑片状
模糊的炎性渗出阴影(11/25);⑦病灶边缘若紧贴胸膜,边缘可变得平直,与胸壁呈直角,呈“方形征”或“刀切征”(6/25),提示病变非膨胀性生长;⑧病灶邻近的胸膜反应显著,呈增厚粘连(8/25);⑨ 短期内随访观察及正规抗炎治疗后病变呈不同程度消散或缩小
(25/25)。

鉴别诊断:球形肺炎需与周围型肺癌、良性肿瘤、结核球等其他性质的肺部球形病灶相鉴别。

①周围型肺癌的密度较球形肺炎高,常有分叶,边缘清楚,可见短毛刺,病灶周围的“血管
集中征”血管僵直,向病灶聚拢,病灶邻近胸膜处常见胸膜“凹陷“征;而球形肺炎密度较淡,边缘轮廓较模糊呈“晕圈”征,分叶少见,周围特有的“充血征”以及靠近胸膜时出现的“刀切征”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动态观察:肺癌短期无大改变或略有发展增大,而球形肺炎则明
显缩小或完全吸收消散。

此外肺炎常跨叶侵犯,而肺癌少见。

②良性肿瘤密度一般比肺炎高,边缘光滑锐利,周围肺野无“充血征”。

靠近胸膜因膨胀性生长,易无具有球形肺炎的“刀切征”表现。

③肺结核球的密度也较球形肺炎高,好发于两肺上叶,周围常见卫星灶,或伴
有纤维条索状阴影。

一般无明显强化。

影像学诊断评价:数字化X 线摄影简便易行且能观察全貌, 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及价廉等
优点。

大多病例在平片上能满足定位和部分定性诊断的要求, 易对病灶进行动态观察。

CT 检
查由于是断层摄影, 可有效的减少组织之间的重叠, 且分辨率高, 故对球形肺炎的诊断上具有
明显的优势。

它能清楚的显示球形肺炎的形态, 大小,对于球形肺炎病灶边缘, 密度及其与血管、胸膜关系的观察优于平片, 特别是能够显示球形肺炎的确“刀切征”、“晕圈征”, 支气管充气征、周围血管“充血征”等特征性影像, 对解剖结构较复杂的肺门, 心缘后的病变、纵膈肺门淋巴结
是否肿大也较容易发现和显示,克服了平片影像互相重叠易就成漏诊与误诊,为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信息。

参考文献:
[1]谢宝屿. 胸部X线诊断基础 [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6.
[2]程德富诊断球形肺炎X 线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 2010,31(16):2497-2498
[3] 杨峰. 张洪权球形肺炎的CT 诊断[J]. 实用放射学,2009.25(6)800.
[4]叶世培.肺炎性结节CT 征像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8,14(11):662-6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