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

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使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作业人员了解轨道施工作业程序、工艺要求、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做到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适用于新建邯黄铁路轨道工程的施工作业。

3、引用文件:3.1 现行的各种施工规范、施工技术指南、验收标准3.2《中铁六局质量手册》与《中铁六局程序文件》3.3《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线路文件》3.4《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轨道文件》4、职责:4.1技术部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下发并指导实施。

4.2安质部负责对本作业全部工序的检查。

4.3物资部、试验室配合负责对本作业材料质量的控制。

4.4试验室负责与本作业有关的全部试验。

4.5现场领工员或施工员负责实施。

5、轨道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5. 1人工铺轨施工工艺及方法5. 1.1施工准备对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并据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复核线下施工单位移交的线下工程资料,并据此对其路基面、中线桩等进行现场复测,检查验收。

根据核准的施工文件及资料,编制轨节铺设计划表,提出人工铺轨轨料计划,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下达施工计划,下达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落实人工铺轨施工所需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迁到位。

做好配合人工铺轨施工的其他工作。

- 1 -5. 1.2卸轨料利用8T~10T汽车吊由平板车上将钢轨、轨枕及扣件卸下,用汽车倒运到施工现场分类堆码,钢轨在卸下的同时进行逐根检尺,并标识在轨头上。

5. 1.3轨料散布轨料采用人工抬运或用单轨车运输散布。

根据已测设的线路中桩,用白线绳挂好标线,划出轨枕中心线(木枕除外),方正轨枕,使两条中线互相吻合。

5. 1.4轨枕螺旋道钉硫磺锚固锚固前,轨枕预留孔内杂物和螺旋道钉上粘附物清除干净。

螺旋道钉应干燥。

锚固时螺旋道钉用锚固架定位。

硫磺水泥注入孔内时的温度不得小于130℃,防止离析,一孔一次灌完。

灌浆深度比螺旋道钉插入孔内的长度大20mm。

轨道检查仪作业指导书

轨道检查仪作业指导书

轨道检查仪作业指导书轨道检查仪(简称“轨检仪”)是高精度、轻便式、数字化的轨道几何状态的检测系统,为了保证检查工区使用的轨检小车能为所在车间提供准确有效的检查数据,特制定《轨道检查仪路线静态检查作业指导书》。

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合用于路线允许速度 160km/h 及以下普速路线轨道检查仪的作业。

2、引用规范性文件2.1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2.2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2.3 《JJG 1090-2022 铁路轨道检查仪检定规程》。

3、作业指导目的3.1 统一对工区的轨检仪日常测量的基本操作规范。

3.2 统一作业测量后基本维护和保养。

3.3 统一建立长效责任到人的监管机制。

4、作业程序流程﹙班前安全预想﹚→﹙设置防护﹚→ ﹙仪器调试及标定﹚→﹙上道作业﹚→﹙作业完毕下道﹚→﹙撤销防护﹚→﹙仪器日常保养﹚→ ﹙完工分析会﹚→ ﹙向被检工区发 A 类病害通知书﹚→﹙数据上报车间﹚。

5、日常测量的基本操作5.1 轨检仪组成5.2 轨道检查小车操作人员要求配置5.2.1 轨道检查小车人员需进行轨检仪理论、实操培训和安全防护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

5.2.2 轨检仪操作人员应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防护人员高中以上) ,具有必要的电脑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仪器性能状态,熟练掌握轨检仪主要技术指标、操作规程和故障排除方法,同时能胜任路线手工复核检查工作。

5.2.3 作业人员在检查时应认真负责,确保数据准确、检查项目齐全,杜绝漏检、误检和无效检。

如发生无效检,检查监控工区必须及时补检,确保任务完成的到位性。

5.3 上道5.3.1 确认轨检仪已正确拼装,并检查轨检仪各个螺丝是否松动。

5.3.2 将轨检仪抬起轻放在轨道上。

5.3.3 检查各测量轮与走行轮是否与轨道正常接触。

5.3.4 轻推轨检仪行走,检查各测量轮、走行轮是否正常工作。

5.4 测量5.4.1 打开电源,轨检仪系统预热 5 分钟。

5.4.2 启动笔记本电脑上的 Railway Chk 软件核实软件的版本及注册信息。

铁路轨道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铁路轨道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________________版号: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状态:________________修改状态:________________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受控编号:________________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目的为加快施工进度,对站场改建轨道及道岔施工进行指导,满足施工生产,确保施工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站改建轨道及道岔施工作业。

三、编制依据2、《铁路轨道施工规范》TB10202 —2002。

3、《铁路轨道工程验收规范》TB10414-20034、《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20035、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调查。

四、施工步骤<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封锁施工需用轨道材料前期运至工地并散布于各施工地点,注意不侵限,并派巡守看护,以防丢失;所用施工工具统计归类,调试保养。

轨枕及零配件及道碴全部到位,钢轨及其联结零件到位。

各种机具准备到位,施工前对各种机具进行检查,保证使用性能良好。

岔后附带曲线配轨计算及复核,并割锯钻孔待用。

道岔前后所配短轨进行量锯,并钻好螺栓孔。

铺设道岔纵横向移动的线路(铺设导轨)。

3、新铺线路准备(1)两端咽喉道岔及线路改造准备(2)试工测量放线:定出道岔的岔头、岔尾桩、附带曲线中桩、绝缘接头位置、道岔预铺位置及新铺和拆铺线路中心桩等。

(3)搭架预铺道岔:为减小拨接平移距离,要注意枕木垛的高度;枕木垛内侧施工时注意限界要求和施工防护,距既有线外轨2.5m,外侧不能太靠边,至少保持1.0m以上,不倾斜,以保证安全和操作方便;枕木之间要钉牢,摆放时要考虑将来穿滑道的位置。

(4)配轨准备:对需要配轨的长度要进行精确、反复、倒手测量,做好线路曲线缩短轨配置,并进行计算和复核,确认无误后进行准备,要充分调查龙口前后有无瞎缝、假缝,注意既有轨头方正情况,锯轨在拨接前3日内进行。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含道岔)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含道岔)

轨道工程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路基检查:铺底碴前,对路基横断面进行测量,检查路基面标高、宽度、路拱、路基边坡坡度等几何尺寸,路基排水、防护、加固工程的设臵情况,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经监理签认后方可铺设。

2、底碴、面碴碴场的选定,如业主有指定碴场,则按业主要求选定,如自行选定,底碴、面碴质量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中桩测量:铺轨前应钉设线路中桩,钉设要求如下:(1)、桩距:直线≯25m,圆曲线为20m。

(2)、曲线的五大要素点,道口中心点,道岔中心及岔头、岔尾点,均应钉设带钉的中桩。

(3)、铺碴前中桩移臵于道床外的路肩(曲线地段钉设在外侧路肩上)。

4、水平桩测量:水平桩在铺轨后铺碴整道前钉设,钉设要求如下:(1)、桩距:直线≯50m,圆曲线≯20m。

变坡点和竖曲线起讫点,应增设水平桩。

(2)、水平桩设在道床外的路肩上(曲线地段钉设在内侧路肩上)。

二、铺底碴1、质量标准:以中粗砂为宜,含泥量≯5%,不含有杂质。

2、底碴采用中粗砂,用5T 自卸汽车运至路基面,根据线路中心桩标出铺设范围、铺设高度,人工摊平。

3、底碴压实:测定底碴松铺高度,砂底碴松铺系数为1.05~1.1,由压路机碾压密实至设计标高。

碾压宜选用小吨位自行式振动压路机,第一遍稳压宜采用低碾压速度<2km/h,低频<20HZ 和低振幅<21mm 的振动碾压或静压,以防止碴粒产生侧向移动,以后3~5 遍碾压参数宜选用碾速3~4 km/h,振频30~50HZ,振幅1.5~2m,碾压作业长度以50~100m 为宜,从一侧开始至另一侧结束,并且前后两次碾压方向相反。

三、预铺面碴1、面碴质量标准:材质以石质坚硬的花岗岩为佳,粒径为20~70mm,针状指数小于5%,片状指数小于50%,粘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少于0.5%,小于0.1mm 的颗粒量少于1%。

2、铺轨前,应先铺部分道碴。

双层道床宜按垫层厚铺足,单层道床铺设厚度宜为150~200 mm。

顶面应整平,中间拉成槽。

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导书精选全文

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导书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附件7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导书一、基本要求1.CPⅢ网重新复测,经评估合格方可应用于精调。

2.各位零配件安装到位,无缺少。

3.无碴轨道经过冲洗,无杂物,无灰尘。

4.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完毕且焊联、锁定。

二、准备工作1.各种规格材料基本到位。

2.绝对测量、相对测量小车经检验、调试合格。

3.各类机具齐备(轨距调整器、内燃扳手、无碴液压起道机、轨道仪、照明工具、数显道尺、塞尺、弦线、扭力测试仪、撬棍、改道小撬棍等)。

三、精调步骤1.总体流程。

2.精确测量。

为监测线路设备的变化,指导线路设备养护,需对轨道实测中线、高程进行绝对精度测量。

主要采用安博格小车与线路CPIII控制网实现对轨道精测。

⑴测量的前期准备工作①输入并核对设计数据(平曲线、竖曲线、超高、控制点,如存在断链,需分别输入,上、下行线也要分别输入)。

②设置项目属性,如平面位置和高程测量基准等。

③定期对全站仪及小车进行保养、检定。

⑵测量的现场工作①检查钢轨表面状态,检查扣件弹条与轨距挡板密贴。

确保零配件无缺少,扣件扭矩达标。

②正倒镜检查全站仪水平角和竖角偏差,如果超过3秒,在气象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进行组合校准及水平轴倾斜误差(α)校准;检查全站仪ATR照准是否准确,有无ATR的偏差也应小于3秒。

③使用至少8个CPIII控制点自由设站,如果现场条件不满足,至少应有6个CPIII控制点,其中前后至少各使用一个60米以上的控制点。

根据天气条件确定最大目标距离。

状况好时控制在60m以内,不好时将距离缩短。

④设站的同时组装轨检小车,将双轮部分靠近低轨。

⑤在稳固的轨道上校准超高传感器,一般每天开始测量前校准一次,如气温变化迅速,可再次校准;校准后可在同一点进行正反两次测量,测量值之和应在0.3mm以内。

⑥将全站仪对准轨检小车棱镜,检查通信,关闭全站仪强力搜索,并锁定棱镜。

⑦放样60米以上的一个控制点对设站进行检核。

⑧进入施工模式,看偏差数据是否稳定,如不稳定(变化范围超过0.7mm),将小车向前推,找到数据相对稳定的距离,根据此距离再次重新设站。

轨道车作业指导书

轨道车作业指导书

轨道车作业指导书目次第一部分轨道车的检查 (3)一、范围 (3)二、目的 (3)三、防护设置 (3)四、检查顺序 (3)五、检查方法 (4)六、轨道车检查使用工具 (5)七、轨道车检查作业顺序及路线 (6)八、轨道车整备检查作业程序 (6)九、安全风险 (12)第二部分轨道车制动系统组成及制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13)一、范围 (13)二、目的 (13)三、制动系统组成 (13)四、空气制动系统 (14)五、基础制动装置 (28)六、撒砂装置 (30)七、手制动装置 (31)八、制动系统的保养要点 (32)九、安全风险 (32)第三部分轨道车的日常保养 (33)一、范围 (33)二、日常保养得目的 (33)三、防护 (33)四、日常保养的内容 (33)五、轨道车冬季行车安全注意事项 (35)六、安全风险 (36)第四部分轨道车常见故障现象及排除方法 (36)一、故障的特性 (36)二、故障的特征 (37)三、排除故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7)四、故障判断、排除的方法 (38)第五部分出乘作业规范 (39)一、范围 (39)二、目的 (39)三、司机作业出乘流程图 (39)四、出车前的准备 (40)五、出车前的检查 (41)六、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42)七、运行中的操作 (44)八、呼唤应答标准用语 (46)九、司机、副司机呼唤应答时,“十六字令”的手比方式为 (53)十、行驶中的注意事项 (54)十一、联挂作业 (56)十二、调车转线作业 (57)十三、收车后的作业 (57)十四、安全风险 (58)第一部分轨道车的检查一、范围规定我段轨道车司机在出车前对车辆检查作业程序、项目、方法、内容及技术要求,本作业指导书使用于段管内轨道车司机、轨道车副司机、学习司机各项作业。

二、目的发现并排除设备缺点、隐患,确保轨道车设备运用质量符合出车前技术标准,确保轨道车设备状态良好。

三、防护设置检查前在车辆两端设置红色信号旗,线间距不足6.5米时两线间设置警戒线,检查人员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调整轨缝作业指导书

调整轨缝作业指导书

调整轨缝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调整轨缝是铁路维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确保列车行车安全、提高铁路线路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调整轨缝作业指导,以帮助维护人员正确、高效地进行轨缝调整作业。

二、作业前的准备1. 工器具准备:确保具备调整轨缝所需的工器具,如扳手、调整螺栓工具、轨缝测量仪器等。

2. 个人保护措施: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滑鞋等个人保护装备。

3. 环境检查:在进行调整轨缝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存在,如泥土、石头、树枝等。

三、调整轨缝的步骤1. 清理轨道:首先,使用清扫车或铁锹等工具对轨道表面进行清理,确保轨缝周围没有杂物。

2. 轨缝测量:使用轨缝测量仪器测量轨缝的宽度,确保符合正常要求范围内。

3. 轨缝调整:根据测量结果,使用扳手、调整螺栓工具等工具,逐步调整轨缝的宽度,直到满足要求。

4. 螺栓锁紧:在调整轨缝完成后,使用扳手等工具将螺栓进行锁紧,确保轨缝不会因受到列车行驶震动而发生变动。

5. 测量确认:调整轨缝后,需要再次使用轨缝测量仪器进行确认,确保轨缝宽度符合标准要求。

四、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2. 操作工具要放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3. 当轨道上有列车行驶时,必须保持观察,及时做好示意,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4. 若发现作业环境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停止作业,等待处理后方可继续。

5. 作业完成后,要及时清理现场,确保无碍列车正常行车。

五、作业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轨缝调整不准确:在调整轨缝时,应仔细测量,并逐步进行调整,确保调整的准确性。

2. 轨道上有杂物:作业前需要进行环境检查,清理轨道上的杂物,避免对调整轨缝作业产生影响。

3. 调整后轨缝松动:在调整轨缝完成后,要使用扳手等工具将螺栓锁紧,确保轨缝不会因受到震动而发生变动。

六、总结调整轨缝作业是一项细致、重要且需要严格操作的工作。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1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1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1.铺轨施工技术安全规则1.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大塔至马场壕铁路标段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2总则1、轨道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方法、施工条件和施工机具等实际情况,按照本规则要求,制订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

2、轨道工程宜采用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施工。

所用各种机具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3、各种轨道器材均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有关技术规定。

特定的轨道器材应按设计规定的要求办理。

4、轨道施工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时,除按本规则要求执行外,还应制订单项的安全操作细则。

5、轨道施工现场应禁止非施工人员和外部车辆通行。

施工单位应在各通道口设置禁止通行的标志,必要时应派人看守。

6、工间休息时,应将料具妥善放置在工程行车线限界以外。

施工人员严禁在轨道上、明桥上、易坍塌处等地方坐卧休息。

7、施工人员上下班时,严禁在已开通的新线上行走。

8、施工人员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扒乘列车。

9、轨道施工现场必须设有施工负责人后方能施工。

10、轨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工作除应按本规则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1、凡参加轨道施工的人员必须熟悉本规则,并在施工中严格贯彻执行。

1.3轨料的堆放、装卸和搬运1.3.1一般规定1、轨料的堆放、装卸和搬运宜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当用人工时,应组织足够的劳力,选用适当的工具,由专人统一指挥进行。

2、轨料应按制定的场地分类堆放,堆码稳固,不得压伤轨料和侵入限界。

3、轨料装车不得超限、超载和偏载,并应捆绑牢固。

料车运行中发现装载不良,必须立即停车整理加固。

未经整理加固,严禁继续运行。

4、轨料装卸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道路通畅,夜间装卸应有照明。

5、轨料堆放、装卸和搬运时,施工人员应按劳动保护有关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6、轨料卸车时,施工人员在列车未停稳前,不得打开车门及做其它影响安全的准备工作,开车门时,车上人员应离开车门附近,车下人员不得站在车门下面。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CTR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高架站到发线线路CTR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

2、作业预备2.1内业技术预备2.1.1工程部下发本作业指导书,并组织现场技术、施工人员学习长轨铺设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标准,并进呈现场施工技术交底。

2.1.2安质部依据现场状况,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展安全培训。

2.2外业技术预备2.2.1CTR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道床板和底座板为现浇混凝土构造,对混凝土材料、协作比设计、施工工艺、物流组织与运输、质量把握有更高要求。

2.2.2CTR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内钢筋按绝缘设计,除接地钢筋焊接点及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穿插点加绝缘垫片外,其余道床板内纵横向钢筋、双块式轨枕桁架钢筋交点搭接处均设置绝缘卡。

2.2.3CTR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顶面留有两个限位凹槽,底座内钢筋按绝缘设计,全部钢筋搭接及穿插处均设置绝缘卡,底座与桥面间承受连接钢筋连接。

3、设计标准道床板承受C40 钢筋混凝土构造,依据连接段长度分块设计,每块长4~7m,宽2800mm,厚度约380mm,道床板顶面由中间向两侧设2.0%的横向排水坡,道床板间设100mm 的伸缩缝。

道床板内钢筋按绝缘设计,除接地钢筋焊接点及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穿插点加绝缘垫片外,其余道床板内纵横像钢筋,双块式轨枕桁架钢筋交点搭接处均设置绝缘卡。

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与底座间设中间分隔层,其中限位凹槽四周设置8mm 厚的弹性垫层,其余范围铺设4mm 厚的土工布,弹性垫层及土工布使用寿命均为60 年,其质量应符合双块式无砟轨道弹性垫层及土工布相关技术条件。

4、施工前预备工作4.1施工前技术预备工作(1)施工前应依据施工内容猎取相关施工设计文件〔包括变更设计文件〕。

(2)施工文件包括定型图〔标准图〕、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线下施工单位供给的中桩表、水准点表、线路基桩表等。

长轨精调作业指导书

长轨精调作业指导书
3) “先轨向后轨距”,轨向的优化通过调整高轨(基准轨)的平面位置来实现,低轨 的平面位置利用轨距及轨距变化率来控制;
4) “先高低后水平”,高低的优化通过调整低轨(基准轨)的高程来实现,高轨的高 程利用超高和超高变化率来控制;
5) 在 DTS 轨道精调软件中,平顺性指标可通过对主要参数(平面位置、轨距、高 程、水平)指标曲线图的“削峰填谷”原则来实现,目的:直线顺直,曲线圆顺。
作业细则
7、轨道模拟调整。
1)生成的报表中,导向轨为“-1”表示右转曲线,平面位置以左轨(高轨)为基准, 高程以右轨(低轨)为基准;导向轨为“1”表示左转曲线,平面位置以右轨(高轨) 为基准,高程以左轨(低轨)为基准;
2)”先整体后局部”:可首先基于整体曲线图,大致标出期望的线路走线或起伏状 态,先整体上分析区间调整量,再局部精调;
作业细则
12、一切检查无误后,现场领工员组织线路工拆换扣件。高程调整件更换需使 用起道器将钢轨稍微抬起,平面个别轨距挡块需要使用小撬棍辅助更换。更换 完毕紧固扣件前,再核对一遍是否有换错,如果没有错误,按规定扭力上紧扣 件。同一股钢轨上扣件时,直线地段一般先紧固调整量为正的一侧,再紧固调 整量为负的一侧;曲线地段先紧固曲线内侧扣件(低的一侧),再紧固另外一 侧(高的一侧)。
作业内容
1、长轨应力放散锁定后对轨道的重新测量,对测量资料汇总整理和模拟 调整并形成书面文件,同时统计扣件更换/调整的种类和数量并提报物资 需求计划。
2、根据模拟调整文件报表,现场核对调整位置和调整项目,确认无误后 更换相应种类的扣件。
3、扣件更换结束后,按规定扭力上紧螺栓,同时检查轨道调整效果和平 顺性是否达到要求。
13、所有扣件更换完毕后,现场技术员再次检查确认更换效果并复核,然后做 好详细记录,以便编制竣工资料和日后备查。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与维护技术作业指导书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与维护技术作业指导书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与维护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3)1.1 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3)1.2 安全运行与维护的重要性 (3)1.3 指导书内容概述 (4)第2章轨道交通系统概述 (4)2.1 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 (4)2.1.1 轨道交通线路 (4)2.1.2 车辆与车辆段 (4)2.1.3 信号与控制系统 (4)2.1.4 供电系统 (4)2.1.5 车站及辅助设施 (5)2.2 轨道交通系统的类型 (5)2.2.1 地铁 (5)2.2.2 轻轨 (5)2.2.3 有轨电车 (5)2.2.4 磁悬浮 (5)2.3 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特点 (5)2.3.1 高度自动化 (5)2.3.2 高效节能 (5)2.3.3 安全可靠 (5)2.3.4 运量大 (6)2.3.5 准时性高 (6)2.3.6 环境友好 (6)第3章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技术 (6)3.1 信号系统概述 (6)3.2 信号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6)3.2.1 信号系统的组成 (6)3.2.2 信号系统的功能 (6)3.3 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7)3.3.1 控制技术概述 (7)3.3.2 列车控制技术 (7)3.3.3 信号控制技术 (7)3.3.4 调度控制技术 (7)3.3.5 控制技术应用 (7)第4章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8)4.1 车辆概述 (8)4.2 车辆的主要功能参数 (8)4.2.1 载客量 (8)4.2.2 列车速度 (8)4.2.4 能耗 (8)4.2.5 噪音和振动 (8)4.3 车辆的运行与维护 (8)4.3.1 车辆运行 (9)4.3.2 车辆维护 (9)第5章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 (9)5.1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概述 (9)5.2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9)5.2.1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9)5.2.2 轨道交通桥梁与隧道工程 (9)5.2.3 车站与车辆段建设 (10)5.3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维护 (10)5.3.1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维护概述 (10)5.3.2 轨道维护 (10)5.3.3 桥梁与隧道维护 (10)5.3.4 车站与车辆段维护 (10)第6章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10)6.1 供电系统概述 (10)6.2 供电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1)6.2.1 组成 (11)6.2.2 功能 (11)6.3 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11)6.3.1 运行 (11)6.3.2 维护 (11)第7章轨道交通通信系统 (12)7.1 通信系统概述 (12)7.2 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2)7.2.1 组成 (12)7.2.2 功能 (12)7.3 通信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12)7.3.1 运行 (12)7.3.2 维护 (12)第8章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技术 (13)8.1 安全防护概述 (13)8.2 防护设施的设置与维护 (13)8.2.1 防护设施设置原则 (13)8.2.2 防护设施类型及功能 (13)8.2.3 防护设施的维护 (14)8.3 安全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14)第9章轨道交通应急预案与救援 (14)9.1 应急预案概述 (14)9.2 主要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15)9.2.1 应急预案分类 (15)9.2.3 主要内容 (15)9.2.4 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15)9.3 救援技术与设备 (15)9.3.1 救援技术 (15)9.3.2 救援设备 (16)9.3.3 救援队伍 (16)第10章轨道交通运行与维护管理 (16)10.1 运行与维护管理概述 (16)10.1.1 运行与维护管理的定义 (16)10.1.2 运行与维护管理的目标 (16)10.1.3 运行与维护管理的基本任务 (16)10.2 运行与维护管理制度 (17)10.2.1 运行管理制度 (17)10.2.2 维护管理制度 (17)10.3 运行与维护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17)10.3.1 智能化 (17)10.3.2 信息化 (17)10.3.3 绿色环保 (17)10.3.4 安全标准化 (17)10.3.5 人才培养 (17)第1章绪论1.1 轨道交通发展概况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迅猛发展。

有砟轨道线路改道作业指导书

有砟轨道线路改道作业指导书

有砟轨道线路改道作业指导书1 作业条件1.1 天窗条件必须在天窗内进行作业。

1.2 气候条件作业轨温不得超过无缝线路作业轨温条件。

2 作业准备2.1 人员准备作业人员不得少于5人。

2.2 机具、工具准备改道器、小撬棍、丁字扳手、双头内燃扳手、轨距尺、弹条、轨距块、石笔和轨温计、弦线、小钢板尺、便携式照明设备。

3 作业流程3.1 作业3.1.1改正轨向直线地段用长弦测量,先用目视法找出单股轨向不良地段,然后用不短于20米长的弦(垫墩)逐根轨枕测量矢度,大于2mm的轨向及轨向变化率大于0.5‰必须整修,整修作业后验收标准达1mm,且目视直顺,杜绝轨向“突变”。

最后按轨距矫正另一股,并目视直顺。

测量放弦位置要保证垫墩附近4-5根轨枕处读数与垫墩值相等,防止放在“撬”内,弦与弦之间保证重叠5-10米,避免出现“折角”。

曲线地段要以曲线上股为方向基准股,用20米弦测量正矢,圆曲线内1m一点进行测量不超限,缓和曲线按现场标定的各点正矢测量不超限。

圆曲线地段计算正矢与现场正矢差不得大于2mm,连续正矢差不得大于2mm,缓和曲线内计算正矢与现场正矢差不得大于2mm。

3.1.2改正轨距及变化率相同轨距地段不短于100m,过渡区段变化率不大于0.6‰。

轨距变化不能正负交替。

直线地段先确定方向良好的一股为基准股,使用弦线、电子道尺结合方向将基准股改顺,用道尺逐根轨枕测量,然后进行改正。

曲线地段以曲线上股为基准股,用道尺逐根轨枕测量,然后按轨距进行改正。

注意改轨距时要始终使用同一把道尺。

改后地段的轨距挡板必须与轨底及挡板座密贴挤严,挡板座与轨枕挡肩靠严。

Ⅱ型弹条轨距调整方法(单股)4 质量控制要点4.1 轨道几何状态应符合:(1) 轨距容许误差±1mm以内,轨距变化率不大于0.6‰。

(2) 10米范围内轨向不大于1mm,且20m范围内不得有反弯;(3) 曲线保持圆顺,不得出现正矢“+”“-”交替。

曲线地段用20米弦测量正矢,圆曲线内1m一点进行测量不超限,缓和曲线按现场标定的各点正矢测量不超限。

轨道车司机一次出乘作业指导书

轨道车司机一次出乘作业指导书

轨道车司机一次出乘作业指导书☆封锁作业的调度命令实行签认制度。

进入封锁区间及返回均根据调度命令及接发列车的规定办理,不得超出调度命令中规定的范围和区域,并留意防护人员及施工人员的位置,按要求操作监控装置。

☆区间防碰:轨道车之间的作业分界(防护)点定在两支柱中间位置,该位置田野侧设置双面红色(或红色闪光)防护信号。

轨道车学习司机将作业分界(防护)点两侧支柱号码记录在运行日志上并交司机确认。

作业分界(防护)点选在坡道小于6、曲线超高小于100mm 的地方,严禁车列在坡道及曲线超超群过上述规定的处所进行摘解、连挂作业。

☆作业台载人时,严格执行限速10公里/小时的规定。

☆动车由本车作业组组长单一指挥,司机回示。

指挥人:XX号XX方向慢行(走XX米),司机:XX号XX方向慢行(走XX米),司机明白。

☆轨道车到达作业地点后,作业人员和工具材料禁止在未办理封锁的线路侧上、下。

严禁背对轨道车上、下轨道车。

未停电以前,全部工具、材料与带电体必需保持不少于2米的平安距离并严禁高举,梯车必需放倒平移。

☆司机、学习司机按调度命令的有关事项行车,严禁超出调度命令上标明的起止公里标作业。

☆作业平台由工区指派持证人员,在作业平台上进行操纵,司机要对操尽情况进行监督,并对备用操纵盒锁定。

☆外轨超高120mm及以上处所平台需内侧旋时,学习司机做好抓轨器的安装、撤除工作。

作业车移动时,作业台要回中位。

作业中司机不准离开驾驶位。

☆V停天窗作业由本车作业组组长对平台锁定并收回钥匙。

☆作业天窗结束前20分钟,学习司机应通知工作领导人,留出轨道车正点返回车站的运行时间。

☆接送人员、机具时,严格掌握车速。

确认平安后开车。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

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 - 1 -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使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作业人员了解轨道施工作业程序、工艺要求、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做到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适用于新建邯黄铁路轨道工程的施工作业。

3、引用文件:3.1 现行的各种施工规范、施工技术指南、验收标准3.2《中铁六局质量手册》与《中铁六局程序文件》3.3《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线路文件》3.4《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轨道文件》4、职责:4.1技术部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下发并指导实施。

4.2安质部负责对本作业全部工序的检查。

4.3物资部、试验室配合负责对本作业材料质量的控制。

4.4试验室负责与本作业有关的全部试验。

4.5现场领工员或施工员负责实施。

5、轨道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5. 1人工铺轨施工工艺及方法5. 1.1施工准备对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并据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复核线下施工单位移交的线下工程资料,并据此对其路基面、中线桩等进行现场复测,检查验收。

根据核准的施工文件及资料,编制轨节铺设计划表,提出人工铺轨轨料计划,并按施- 1 -- 1 -邯黄铁路工程三标段项目一分部第一作业队工组织设计要求下达施工计划,下达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落实人工铺轨施工所需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迁到位。

做好配合人工铺轨施工的其他工作。

5. 1.2卸轨料利用8T~10T汽车吊由平板车上将钢轨、轨枕及扣件卸下,用汽车倒运到施工现场分类堆码,钢轨在卸下的同时进行逐根检尺,并标识在轨头上。

5. 1.3轨料散布轨料采用人工抬运或用单轨车运输散布。

根据已测设的线路中桩,用白线绳挂好标线,划出轨枕中心线(木枕除外),方正轨枕,使两条中线互相吻合。

5. 1.4轨枕螺旋道钉硫磺锚固锚固前,轨枕预留孔内杂物和螺旋道钉上粘附物清除干净。

轨道车司机一次整备作业指导书

轨道车司机一次整备作业指导书

轨道车司机一次整备作业指导书前言为了保障轨道车的正常运行、提高车辆的工作效率以及确保乘客的安全,轨道车司机必须认真执行车辆的整备作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轨道车司机一次整备作业的步骤和流程,并为司机提供正确操作的指导和建议。

整备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整备作业之前,轨道车司机必须先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整备作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准备所需工具加油整备作业所需的工具包括:扳手、钳子、油漆器皿、清洁抹布、轨道车使用手册等。

在使用工具之前,要检查其状况是否正常。

如果出现损坏或故障,请立即更换或维修。

2.检查轨道车的状态在进行整备作业之前,必须检查轨道车的状态是否正常。

包括检查车轮是否安装正确、刹车是否灵敏、电器系统是否正常、车体是否干净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联系维修人员或上级主管。

整备作业的步骤和流程轨道车司机的整备作业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检查轨道车内部状态首先,需要清扫轨道车内部的地面、座位、玻璃等。

然后,检查车内的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是否齐全并处于有效状态。

另外,还需要检查车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是否符合要求,确保乘客的舒适度。

2.检查轨道车外部状态其次,需要检查轨道车外部的状态。

包括外表是否有损伤、车轮是否完好、门窗是否正常等。

在检查车轮时,要确保轮子的紧固螺丝是否有松动和变形,并检查外部轮胎的气压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电器系统在整备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对车辆的电器系统进行检查。

主要包括检查各种指示灯是否正常、车轮的信号传输系统是否通畅等。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4.整备结束完成整备作业后,应该将工具一一整理归放,清理现场垃圾及物资,并将整备记录填写完整。

整备作业中应注意事项在进行整备作业的过程中,轨道车司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安全第一在整备作业中,司机必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必须注意使用安全防护措施,如手套、护目镜等,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2.不得随意操作在整备作业中,司机一定要根据使用手册上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或尝试用其他方式完成整备作业。

无砟轨道作业指导书全

无砟轨道作业指导书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目录第一章 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 (8)1、目的 (8)2、编制依据 (8)3、适应范围 (8)4、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 (8)4.1施工复测 (8)4.2CPⅢ轨道控制网布设 (8)4.3CPⅢ轨道控制网平面测设 (9)4.4CPⅢ轨道控制网高程测设 (9)4.5质量检验 (10)第二章混凝土支承层施工 (10)1、目的 (10)2、编制依据 (10)3、适应范围 (11)4、施工准备 (11)4.1材料配制及运输 (11)4.2模筑法技术要求 (11)4.3滑模摊铺机摊铺技术要求 (12)4.4拉毛处理 (12)4.5切缝处理 (12)4.6混凝土养护 (12)第三章 CRTSⅠ型无砟轨道桥梁保护层及凸台施工 (13)1、目的 (13)2、编制依据 (13)3、适应范围 (14)4、施工准备 (14)4.1施工定位测量 (14)4.2钢筋绑扎 (14)4.3保护层及凸台混凝土浇筑 (14)4.4切缝处理 (14)4.5养护 (15)4.6土工布铺设及凸台垫板安装 (15)第四章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板施工 (16)1、目的 (16)2、编制依据 (16)3、适应范围 (16)4、施工准备 (16)4.1铺设工具轨及组装轨排 (16)4.2混凝土浇筑 (17)4.3混凝土养护 (17)4.4拆除纵、横向模板 (17)4.5拆除螺杆调节器 (18)4.6轨道状态复测 (18)4.7封堵螺杆孔 (18)4.8质量检验 (18)第五章长钢轨铺设施工 (21)1、目的 (21)2、编制依据 (21)3、适应范围 (21)4、施工准备 (21)5、轨铺设施工 (21)5.1长钢轨储运 (21)5.2纵向推送法 (22)5.3质量检验 (22)6、工地钢轨焊接(移动式闪光焊) (22)7、施工准备 (22)7.1拆除扣件垫放滚筒 (23)7.2轨端打磨 (23)7.3焊接 (23)7.4正火 (23)7.5粗磨 (23)7.6精磨 (24)7.7收尾 (24)7.8质量检验 (24)第六章应力放散锁定线路 (24)1、目的 (24)2、编制依据 (25)3、适应范围 (25)4、施工准备 (25)4.1钢轨位移观测桩设置 (25)4.2测量轨温 (25)4.3拆扣件垫滚筒 (26)4.4应力放散 (26)4.5落轨锁定线路 (26)4.6位移观测标 (26)4.7质量检验 (26)第七章无碴轨道精细调整施工作业指导书 (27)1、目的 (27)2、编制依据 (27)3、适应范围 (27)4、无碴轨道精细调整施工准备 (27)4.1轨道检查 (28)4.2轨道测量 (28)4.3调整量计算 (28)4.4轨道精调 (28)4.5质量检验 (29)5、钢轨预打磨 (29)5.1具备条件 (29)5.2打磨工艺要求 (30)5.3钢轨打磨后的要求 (30)5.4质量检验 (31)第八章无砟道岔作业指导书 (31)1、目的 (31)2、编制依据 (31)3、适应范围 (32)4、无砟道岔基桩测设 (32)4.1CPⅢ轨道控制网复测 (32)4.2道岔位置测量 (32)4.3道岔区控制基桩测量 (32)4.4道岔加密基桩测设 (33)4.5基桩布置要求 (33)4.6质量检验 (33)4.7道岔基桩测设基本工序流程 (33)5、岔区混凝土支承层及凸台施工 (33)5.1施工准备 (34)5.2施工定位测量 (34)5.3安装模板 (34)5.4钢筋绑扎 (34)5.5混凝土浇筑 (34)5.6拆除模板养生 (35)5.7质量检验 (35)6、道岔组装、初定位施工 (35)6.1施工准备 (35)6.2隔离层及橡胶垫板施工 (36)6.3底层钢筋绑扎 (36)6.4道岔原位组装铺设 (36)6.5道岔预组装、移位铺设 (36)6.6道岔处定位 (37)6.7质量检验 (37)7、道岔混凝土道床板施工 (37)7.1道岔轨排一次精调 (37)7.2工电联调 (38)7.3道岔轨排二次精调 (38)7.4安装模板 (38)7.5钢筋绑扎 (39)7.6混凝土浇筑 (39)7.7质量检验 (39)8、道岔焊接(铝热焊) (40)8.1施工准备 (40)8.2道岔钢轨焊接顺序及时间要求 (40)8.3轨端处理 (40)8.4焊接 (40)8.5打磨 (41)8.6质量检验 (41)作业指导书第一章 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1、目的明确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施工。

轨排拼装作业指导书

轨排拼装作业指导书

轨排拼装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轨排拼装作业是指在轨道系统建设中,将轨道罗列并组装成完整的轨道路线的过程。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拼装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二、准备工作1. 工具准备:确认所需工具齐全,包括扳手、螺丝刀、锤子、测量工具等。

2. 材料准备:检查轨道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 人员准备:组织合适的人员,包括拼装人员、监督人员和安全人员。

三、拼装步骤1. 确定轨道罗列: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确定轨道的布置方式和拼装顺序。

2. 清理施工区域: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3. 安装轨道基础:根据设计要求,挖掘基础坑并浇筑混凝土基础,确保轨道的稳固性。

4. 安装轨道支架:根据设计要求,安装轨道支架,并使用螺栓将其固定在基础上。

5. 安装轨道板:将轨道板按照设计要求放置在支架上,并使用螺栓将其固定在支架上。

6. 连接轨道板:使用连接件将轨道板连接起来,确保连接坚固。

7. 调整轨道位置:使用测量工具检查轨道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8. 固定轨道:使用螺栓将轨道固定在支架上,并确保螺栓紧固力适当。

9. 检查质量:对已安装的轨道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拼装作业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并设置警示标志。

2. 注意材料质量:在安装轨道材料时,要检查其质量,并及时更换有问题的材料。

3. 精确测量:在拼装过程中,要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确保轨道的准确位置。

4. 注意连接件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连接件,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安装。

5. 紧固力适当:在固定轨道时,要确保螺栓的紧固力适当,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

6. 定期检查:已安装的轨道应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总结轨排拼装作业是轨道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拼装作业可以确保轨道的安全和质量。

本指导书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希翼能对拼装作业人员提供匡助。

轨道车作业指导书

轨道车作业指导书

轨道车作业指导书1.目的与要求目的:指导机械操作人员正确、安全的使用轨道车。

要求:机械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轨道车的各项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轨道车的准备工作、作业程序、作业要求和注意事项。

3。

引用标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轨道车管理规则》.4。

作业程序4。

1 出乘前准备4。

1.1 出乘前应充分休息,出乘时身体状态良好,精神饱满,出乘前6小时内严禁饮酒。

4.1。

2 准时出勤,按规定整洁着装,佩带标志,持证上岗,携带司机驾驶证、工作证等。

4。

1。

3 出勤时做到:根据任务、时间、地点、气候、人员等实际情况开好班前安全预想会(或布置会),进行人员分工,交接运行揭示,传达安全要领,制订具体措施,做好记录。

4.2 接车4。

2.1 轨道车原则上实行定人、定机制,如有调整,需办理车辆交接手续.交接时,根据分工范围,对口交接车辆钥匙、工具及安全备品、车辆状态等,并办理交接签认。

4。

2.2 出库前20分钟启动发动机,根据分工,按《轨道车管规》的要求对车辆状态进行检查和制动系统试验,确认并保持车辆状态良好.4.2。

3 司机亲自进行制动机(五步闸)试验后,单阀制动,松开手制动机并确认,撤除止轮器等防溜装置,锁闭防触电门、窗。

4.2.4 按要求对机车信号装置、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无线列车调度通信设备(俗称三项设备)进行性能试验。

注意:起动发动机前应关闭“三项设备”电源,当发动机运行平稳后,再开启“三项设备"电源。

停机时,须先关闭“三项设备”电源,再停机。

4.2.5 副司机根据车次、运行区段、运行揭示、编组等情况按规定对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输入有关数据,司机对数据输入情况进行核对。

4.2.6 运送施工人员和材料时,须确认人员处于安全位置,材料符合标准(不超高、超限、偏载、集重,加固可靠),并落实好易燃易爆品的安全防护措施。

4.3 出车作业4。

3。

1 出库或转线4.3.1。

轨道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

轨道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

轨道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轨道施工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保障铁路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作业指导,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下面是一份轨道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希望对施工人员在进行轨道施工作业时提供帮助。

一、施工前准备1. 制定施工计划:在施工前,施工队应根据工程图纸、技术要求和施工指导书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任务、工期和所需资源。

2. 安全检查:施工队应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施工区域没有隐患,如设备安装是否牢固、工作环境是否安全等。

3. 人员培训:施工队应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施工作业安全措施1. 基本操作规范: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如正确佩戴工作服和安全帽、穿戴防护手套等。

2. 施工现场管控:施工队应设立专门的监控区域,禁止闲人进入施工现场,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戒线等,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与放心。

3. 设备维护与检修:施工队应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4. 安全用具使用: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正确使用安全用具,如防护眼镜、防护耳塞等,防止受伤和职业病的发生。

5. 防止电气事故:施工人员在进行电气施工时,应仔细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和接地情况,避免发生电气事故。

三、特殊情况处理1. 天气变化:施工队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如在雨天进行施工时,需采取防滑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2. 紧急情况应急处理:施工队应进行紧急情况的演练,确保施工人员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避免事态扩大。

3. 施工现场交通:施工队应建立合理的交通组织和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现场交通的有序和安全。

合理划分行人和车辆通行区域,设置警示标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X X X X工程XXXXXXXXXXXXXXXXXXXXXXX项目部作业指导书汇编(轨道分册)XXXXXXXXXXXXXXXXXXXXXXX年XX月目录1.长钢轨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1)2.长轨条铺设后分层上碴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8)3.道岔铺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17)4.道岔组装、初定位施工作业指导书 (21)5.钢轨预打磨作业指导书 (36)6.工地钢轨焊接(移动式闪光焊)施工作业指导书 (40)7.铺岔前预铺道碴施工作业指导书 (48)8.铺轨前预铺道碴施工作业指导书 (53)9.应力放散锁定线路作业指导书 (59)10.有缝线路轨道上碴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69)11.有咋轨道精调整理作业指导书 (76)12.有砟道岔基桩测设作业指导书 (82)13.有砟道岔精调整理施工作业指导书 (86)14.有砟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91)15.轨道板铺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100)16.底座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113)17.轨道板(有挡肩)打磨及扣件安装作业指导书 (124)18.混凝土轨道板混凝土工序作业指导书 (131)19.混凝土轨道板(有挡肩)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 (139)长钢轨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无砟轨道长钢轨一次直接推卸入槽铺设法的施工。

2.作业准备对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并据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复核线下施工单位移交的线下工程资料,并据此对其路基面、中线桩等进行现场复测;并在无砟道床施工完毕后,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并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施工。

根据核准的施工文件及资料,编制轨节铺设计划表,提出人工铺轨轨料计划,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下达施工计划,下达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落实人工铺轨施工所需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迁到位。

做好配合人工铺轨施工的其他工作。

3.技术要求3.1长钢轨进场时应检查长钢轨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并查看长钢轨外观质量,抽检长钢轨的长度,焊头平直度等,符合要求后方可卸存。

3.2长钢轨装车选用可多点、同步起落吊运的装卸设备,装卸过程中济源防止长钢轨产生塑性变形。

3.3长钢轨的装运按配轨表的要求分左右顺序装车。

3.3长钢轨按超长货物组织运输,并制定安全措施。

在运输中要建立运行监护、停车检查制度,确保运输安全。

3.4长钢轨存放台要平整、稳固,各层钢轨之间应采用钢轨支垫,支垫跨距7.5m,上下对齐,与各层钢轨垂直放置。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正线无缝线路采用人工铺设,先在已验收好的路基上散布长钢轨及轨枕,长钢轨采用履带设备拖拉至设计桩位。

铺轨前先铺设70%的道碴并摊平压完,汽车按照设计每公里枕木数散枕,轨枕按设计间距拉线布好,初方枕、硫磺锚固、人工将长轨条拔至轨枕承轨槽内,联结扣件,拔道、起道、联结单元轨,大型机养设备上碴整道和动力稳定、铝热焊焊接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和无缝线路锁定,按流水作业程序施工。

4.2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5.1.1配轨计算以单元轨节设计长度为依据进行长钢轨的配轨计算,500m长钢轨为主要的配轨型号,其它特殊地段采用一定数量的非标准轨,配轨时应将长钢轨的实际长度、现场接触焊损耗量均考虑进去。

5.1.2线路交接提前对人工铺设长轨地段的路基、桥梁、隧道进行交接复测,交接内容主要有:预铺道砟的厚度、平整度、水平、道砟拉槽、枕木头白灰线、线路中桩、长钢轨控制点中桩、合拢口铺设起点桩。

对于其他不能连续铺设的地段采用测距仪控制距离后确定铺轨起点。

5.2施工工艺5.2.1底层道碴摊铺底层道碴主要采取自卸汽车运碴方式。

摊铺底碴前应整修路基基床表面。

测量人员核对路基基床表层标高及中桩。

清理路基面上的障碍物,经过试铺、测量、检验、复核来确定摊铺机的作业参数。

底碴铺设完成后,用同样方法铺设面碴,随后对所铺底碴和道碴进行碾压。

5.2.2轨料散布轨料采用人工抬运或用单轨车运输散布。

根据已测设的线路中桩,用白线绳挂好标线,划出轨枕中心线(木枕除外),方正轨枕,使两条中线互相吻合。

5.2.3轨枕螺旋道钉硫磺锚固锚固前,轨枕预留孔内杂物和螺旋道钉上粘附物清除干净。

螺旋道钉应干燥。

锚固时螺旋道钉用锚固架定位。

硫磺水泥注入孔内时的温度不得小于130℃,防止离析,一孔一次灌完。

灌浆深度比螺旋道钉插入孔内的长度大20mm。

锚固浆顶面应与承轨槽面平,溢出的残渣凝固后铲除整平。

道钉与承轨槽面垂直,歪斜不得大于2度。

5.2.4长钢轨铺设将长钢轨列车送至铺架基地,卸至指定地点,采用履带拖拉设备,轨下设置滚筒,将两根长轨条按顺序直接拖拉至施工地点,人工用撬棍拔至承轨槽内,人工调整前后位置,预留好焊接轨缝,拆除滚筒,长钢轨落槽,上好绝缘轨距块与Ⅲ型弹条,用无孔接头连接长轨轨道。

5.2.5初步整修线路粗拨道:螺栓上齐后将直线拨直,曲线拨圆顺;细拨道:按线路中桩拨正轨道,达到目视直线顺直,曲线圆顺。

起道:采用顺高就低的方法,使轨道不忽起忽落,将轨底和吊板地段串实。

5.2.6道床捣固将钢轨外侧40cm,内侧45cm范围内的道碴捣实,但轨枕中部60cm 范围内严禁捣实。

5.2.7线路维修线路铺好后,按线路中线桩拨至设计位置、串碴捣固、消除硬弯、鹅头、三角坑和反超高现象。

5.2.8质量检查对已铺线路进行全面检查,补齐或更换不合格扣配件、补齐轨枕、更换失效轨枕、整正线路方向和水平等。

6.劳动组织一次铺设无缝线路施工设置5个作业组,分别为铺轨作业组、运输作业组、机养作业组、焊轨作业组、综合维修作业组。

各施工作业组分工如下:6.1 铺轨作业组6.1.1 负责铺轨基地建设、使用、养护和任务完成后的拆除;6.1.2 各种钢筋混凝土枕及轨料的装、卸车;6.1.3 无缝线路的铺设;6.1.4本作业组生产设备及大型机组的维修、养护;6.2 机养作业组6.2.1 铺轨前预上底碴、摊铺及压实;6.2.2 铺轨后补碴及大型机械化养路作业;6.2.3 线路开通后的修整作业;6.2.4 本作业组生产设备维修、保养;6.3 运输作业组6.3.1 负责工程列车的行车组织;6.3.2 办理路用平板车使用手续;6.3.3 办理分界口新线的运输业务,出入分界口的车辆交接,自备车辆、专用车辆走行和制动部分的检查;6.3.4 办理进出场车辆的统计、车辆费用的支付和结算;6.3.5 编制工程列车运行计划,负责站内行车和调车作业以及前方铺轨的机车车辆作业;6.3.6 沿线车站的开站业务;6.3.7 制定有关行车调车作业的安全细则。

6.4 焊轨作业组6.4.1 基地长钢轨焊接及检验;6.4.2 长钢轨的工地焊接及线路锁定;6.4.3 线路开通前的钢轨打磨。

6.5 综合维修组6.5.1 基地设备的维修、管理;6.5.2 除轨料外的进、出厂材料的装、卸;6.5.3 负责材料进场前的运输及押运;6.5.4 各种规格材料进场的检查验收。

7.材料要求用1.5米钢直尺检测钢轨的平直度及扭曲,其公差应在标准范围内。

轨道0.5米范围内无法调直的死弯,翘头和扭曲超限的,用锯轨机锯截。

用除锈刷面机对钢轨的踏面、轨底底面及端面进行除锈、除锈范围距轨端50~600mm,刷锈打磨后钢轨表面露出金属光泽,刷锈打磨深度不超过0.2mm。

钢轨刷锈打磨面若待焊时间超过24小时以上,重新处理。

8.设备机具配置铺轨机铺设长轨道机械设备9.质量控制及检验工班在作业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验。

9.1轨道中心与线路设计中心应一致,允许偏差为±30mm.9.2轨枕应正位,并与轨道中心线垂直,轨枕应按1667根/km的标准铺设,即枕间距为600mm,允许偏差为±20mm,连续6根轨枕的距离为3m±30mm。

9.3左右股单元轨节接头相错量不得大于100mm。

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施工安全10.1.1长钢轨装车后应在长钢轨列车中部进行锁紧固定,防止运输途中窜动。

10.1.2吊轨过程中应缓起缓落,严禁跌落碰撞,吊运中应保持长钢轨平稳,相邻起吊点间水平、垂直差值宜控制在15mm以内。

10.1.3长钢轨装车时应保证龙门吊的同不起落,装卸过程中应防止钢轨产生塑性变形。

10.1.4长钢轨运输过程中应建立监护、停车、检查制度,确保运输安全。

10.1.5长钢轨就位应准确,防止碰伤轨枕预埋铁座和长钢轨。

10.1.6人工进行拨钢轨作业时,应统一指挥,集中精力,听从口令,集中作业,且动作一致。

10.2环境保护10.2.1现场施工宜按《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指南》(GB/T2004—2004/ISO14001:2004)规定对现场进行环境管理。

10.2.2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和处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的现行法规规定和施工图要求。

10.2.3施工现场各种材料的存放必须规范、有序。

10.2.4应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

10.2.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声扰民.长轨条铺设后分层上碴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有碴道床长轨条铺设后的大型养路机械分层上碴整道工序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准备为确保机养作业及时、准确、不间断进行,应提前对作业地段所需技术资料:坡度表、水准基点表、桥隧表、曲线表、道口表、线间距表、线路纵断面图、站场平面图、断链表、等资料进行准备,并对上述资料进行复核。

2.2外业准备现场测量:根据技术资料和设计标高,进行线路平面测量;根据路基施工单位提供的控制桩、曲线五大桩、道岔岔心桩等,采用全站仪设置出直线上每50m的点、圆曲线上每20m的点及缓和曲线上每10m的点,对新设置的点位打入木桩。

完成平面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详细记录,测出拨道量及相应的里程。

根据线路坡度和线路设计标高,在路基两侧的路肩上钉设水平桩,用水准仪根据往返测量,测出各点的桩顶实测标高、轨顶实测标高,并详细记录测量结果。

计算出起道量、桩顶至轨顶的高度。

技术资料整理:根据测量记录,整理出整道作业所需要的技术参数,下达给车组工作人员。

设备准备:补碴整道作业的机械主要有K13风动卸碴车、大型综合作业机组(MDZ作业机组)。

其中MDZ作业机组包括:(1)08-32型或09-32CSM型捣固车;(2)08-475 4S型道碴专用捣固车;(3)SSP203型或SPZ200型配碴整形车;(4)WDZ320型或DGS62型动力稳定车。

出车前的准备:大机出车前的准备工作由各车组负责进行,对润滑、机油、液压油、燃油、连动装置、锁定装置及制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使设备的各部件处于良好状态,并应对作业精度随时进行调整。

3.技术要求3.1提前计算确定道碴用量,分层上碴整道施工前应备齐道碴。

提前制订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车辆走行路线,避免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互相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