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浅谈干部腐败问题存在的原因与防治2011春行管本科曲波近期,不时会有某某官员被双规调查的新闻,不禁让我联想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需要建设,可那时的官员却有比较高的价值观,他们政治清明,认为最能体现他们价值的不是权力的大小,不是钱财的多少,而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足。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强盛了,人民富裕了,反而一些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在利益诱惑面前却出现了“立不稳、站不正”的情况,在人生观、道德观、廉耻观上发生了扭曲和蜕变,最终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
一些党员干部还在实践过程中或打着科学发展观的旗号,或抱着对科学发展观的歪曲理解,出现不切实际盲目投资、贪大求洋铺张浪费、虚报浮夸欺上瞒下、作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以至最终走上腐败道路等一系列问题。
而科学发展观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对此方面的约束显得缺乏可操作性。
因此,腐败现象防治研究可以作为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有力补充,努力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层面上探索防治腐败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远离腐败思想侵蚀,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提出的要求。
防治腐败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和谐社会是实现人际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社会。
腐败防治建设能够有效制约腐败的发生,有利于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从而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中国干部腐败问题的现状2006年以来,腐败现象在我国呈现出级别越来越高、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群蛀现象日益严重的三大发展趋势。
2009年仍在延续这种趋势,但也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腐败主体向基层渗透,从级别来看主要集中在科级干部层面上。
由于这部分干部与基层民众直接接触,故其影响的恶劣程度比级别更高的干部更甚,基层民众对其腐败的感受也更为深切。
如,住房超过300平方米的许昌霸陵公园主任赵某(科级干部),在景区内违规建设个人住房和用车超标,在年中一度成为网上的热点新闻,被网民称为“许昌最牛科级干部”。
中国当前腐败问题成因及防治对策
中国当前腐败问题成因及防治对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多少人为了自己私利,利用自己的职权,为自己谋福利。
腐败问题在社会上更为常见,深深腐蚀人们的心灵,造成中国当前腐败问题成因更是多种多样。
中国的腐败问题一直是政府声称要认真解决的事情。
近年来,中国政府发起多次反腐败运动,也惩办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贪官。
但是,腐败之风并没有随之消失,而且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
1、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一、国有资产所有权虚置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只要是通过改变国家的资源配置形式形成新的利益分配格局,政治资本(权利)在介入国家的分配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①改革二十九年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也非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资源分配形式,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准市场经济体制”,准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法制、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完全的作用、过多的潜规则等等特点,都为权利持有者提供了权利寻租的可能,钱权交易、权权交易已成为部分人行为处事的金科玉律,厦门远华赖昌星大案为代表的案例显示了“权利圈”的存在,如果说,封建社会的权利圈是以血缘、地缘、业缘的存在为主的话,今天,就是赤裸裸的以权利和金钱为主。
原则上人人占有,但实际上谁都不占有,谁都不负责任的所有权虚置状态,为这些持政治资本(权利)的人大开方便之门,他们正是瞄准了这个空子,才会成为腐蚀国有资产的蛀虫。
二、、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
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
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成耳边风,你干你的,他干他的。
内容提要:腐败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惩治腐败的对策
内容提要:腐败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惩治腐败的对策一、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1.初始形态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形态相交汇。
是产生腐败想象的客观原因。
2.政府官员经不起腐败思想的侵蚀和金钱物质的引诱是产生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
3.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是产生腐败现象的重要条件。
二、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1.利用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非法致富。
2.一些党员干部拿原则,拿权利做交易。
3.歪曲按劳分配原则,搞金钱至上,个人至上。
三、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危害:1.腐蚀了干部,破坏了干部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2.败坏了改革开放的声誉,妨碍了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的大局。
3.使经济建设遭到了破坏,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了重大损失。
四、清除腐败现象,搞好廉政建设的对策:1.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干部队伍抗拒腐败能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
2.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从机制的建立健全入手,不给腐败分子可乘之机。
3.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从提拔干部着手。
防止品质不良的坏分子钻进党内和政府内。
4.依法从严治党治国,是保证廉洁政治的关键。
5.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做廉政的带头人,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条件。
五、对风清气正社会环境的展望。
腐败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惩治腐败的对策既要繁荣市场经济,又要实行廉政,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之一。
目前党内、政府及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破坏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们都在思索这个问题,本文试对这个关系人心向背、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从根源、表现、危害及采取对策诸方面进行一次探讨。
一、腐败产生的主要根源第一,初始形态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形态相交汇,是产生腐败现象的客观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但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法制和管理机制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中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空隙和漏洞,客观上给消极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以可乘之机。
腐败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腐败问题的成因与对策腐败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腐败已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了打破腐败的重重桎梏,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腐败产生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对策。
一、腐败的成因1.制度性原因:制度性原因是腐败的主要成因之一。
腐败的出现源于制度不健全和腐败治理缺失。
一些不完备的政策、法律法规和不健全的机制及其执行不力会引发腐败行为,腐败成为人们追求获利与“权力寻租”的渠道。
2.人性原因:人性原因是腐败的一个重要成因。
人们在追求财富、权力等目标时,常常采取不法手段,而政府机关的腐败也源于官员自身的欲望和劣迹。
一些没有定力的官员很容易堕落,从而引发腐败问题。
3.文化交往原因:文化交往原因是腐败的另一个重要成因。
不同民族文化和人际交往方式的差异,也常常引导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而采取某些不正当的行为。
因此要想有效地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就必须投入大量精力研究文化差异和交往方式。
二、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的对策1.提高法治观念这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对策。
加强法治宣传,提高公民和公务员的法治意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产生,也是治理腐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2.强化政治监督建立完备的政治监察制度,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执纪审查利剑必须时刻悬在官员的头上,在内外约束下实施清廉的行为。
3.加强公民监督纵深推进公民参与国家治理。
除了通过官方途径对权力的制约外,还应引导公民参与治理,加强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等方面的权利。
4.加大制度保障力度对于一些存在严重腐败问题的领域,应加大监督力度,增强检查与纠正机制的威力。
5.加强教育和培训加强政治、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公务员的素质,让他们自觉地遵守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
6.推行多元化治理模式在治理腐败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了解专业性知识,更应该适当进行跨学科研究和调查。
越来越多的治理工作已经转向了多元化和多层次,尤其需要通过综合研究、审查和监察机制的协同行动,避免中间的利益斗争和不公平的行为。
浅谈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浅谈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摘要] 腐败现象由来已久,自从私有制出现了以后,便产生了腐败现象。
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中,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社会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谈论。
正确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探讨腐败现象的根源、实质,对于深人进行反腐败斗争,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论述谈对对腐败现象的认识,简要提出一些对我国现阶段治理腐败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 腐败现象权力监督一、腐败现象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尤为迅速。
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会使得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如果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腐败现象的发生也会变得越来越频繁。
腐败现象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腐败定义为:“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
世界银行的定义与此类似,即腐败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滥用权力”。
国际透明组织将腐败定义为“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无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还是从事行政管理事务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非法地富裕起来”。
而权力是指特定主体强加给其他主体,比如个人、集体、民族等,使之产生压力继而产生顺从的能力。
权力与财富的交换是腐败行为的主要特点,在商人和各种职业群体中也广泛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腐败。
因此,凡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滥用权力(政治权力、行政权力、职业权力、学术权力)和公共资源等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可以称为腐败。
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很多,根据公权力的不同性质,腐败现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党政领导机关官员的腐败,比如行政监督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损公肥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部门的领到行贿卖官、学术造假、挥霍浪费、腐败堕落等等。
二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腐败,比如司法机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办“人情案”,在案件审理中收取利益等。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近年来,反腐败成为各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腐败行为既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也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的效能。
为了根治腐败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反腐的具体手段和措施,更应该深入探讨腐败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采取解决措施。
本文将分析腐败的产生原因,并探讨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期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腐败产生的根源1.权力失控权力乃是腐败产生的温床。
当权力未受到有效约束和监督时,容易滋生腐败行为。
这主要表现在权力运行不透明、决策过程缺乏公正及政府行为缺乏问责等方面。
权力失控是腐败产生的重要根源。
2.道德沦丧缺乏道德约束和道德意识的弱化也是腐败产生的原因之一。
当个体和社会的道德观念淡漠,价值取向扭曲时,各类不正之风便会滋生蔓延。
3.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存在疏于履职、纵容腐败的现象。
监管环境不健全,职责、权限不清晰,容易让腐败分子逃脱惩罚,给予腐败行为可乘之机。
4.贪婪欲望个人贪婪欲望是腐败产生的重要因素。
当个体追逐金钱、权力等物质利益的欲望超过道义和法律底线时,就容易陷入腐败的泥潭。
二、解决腐败问题的措施1.加强法治建设通过法治建设,确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规制度,对腐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制裁。
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司法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强刑事责任追究制度,以法律手段有效遏制腐败的产生。
2.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约束。
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管力度,确保政府决策透明化、公正化和合法化。
同时,加强公众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参与,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反腐的努力。
3.倡导廉洁文化推动社会廉洁文化的建设,提高全民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水平。
加强公民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建立健全道德评价体系,让廉洁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精神追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4.加强国际合作腐败无国界,跨国反腐合作势在必行。
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反腐经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
同时,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应加大对腐败问题的关注和援助力度,为腐败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和帮助。
浅议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浅议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及对策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是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历史性课题。
从近年来出现的部分领导干部腐败原因看,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更主要是主观因素所致。
他们从人民信赖的公仆退变为腐败分子,成了人民的敌人,给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巨大损失。
笔者试图对领导干部腐败原因的分析,研究拒腐防变的对策措施,并告诫领导干部倍加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履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
一、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一)、一些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面前,忘记了党的宗旨,消极腐朽思想恶性膨胀。
从近年来查办的腐败案件可以发现,很多人放松学习和世界观改造,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是他们走向腐化堕落的总根源。
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曲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屡屡做出违反政策的事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党章、党规、党纪视而不见,滥用职权、专横跋扈;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能正确对待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淡忘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热衷于坐好车、住豪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懂得“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心存侥幸,肆无忌惮地去搞腐败;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生动摇,沉湎于封建迷信和低级趣味之中;他们堕入深渊的沉痛教训再次深刻说明,不讲学习,不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就不可能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更不可能做一名合格的党的领导干部。
(二)、目无党纪国法,不受监督制约,是一些领导干部走向腐败堕落的重要因素。
一些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个人权力欲恶性膨胀,严重破坏民主集中制原则,骄横跋扈,失去监督和制约导致腐败。
最近党中央查处的陈良宇等案件再一次警示人们,在我们党内没有特殊党员,任何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和党组织的监督,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党规党法.对那些严重践踏民主集中制,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恶劣行径要进行坚决的斗争,决不姑息迁就。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对策研究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腐败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痼疾。
腐败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还妨碍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本文将探讨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一些反腐败的对策措施。
一、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分析1. 权力过于集中中国的权力过于集中,给了腐败分子可乘之机。
一些官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形成了权力寻租的局面。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存在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对中央监管不力,导致腐败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2. 缺乏监督与透明度中国的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监察部门的权力受到限制,难以有效发现和打击腐败行为。
同时,政府的决策过程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缺乏透明度,容易引发腐败问题的滋生。
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力度也较弱,缺乏有效的舆论监督。
3. 薪酬体系不合理现行的薪酬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一些公职人员来说,薪酬并不高,而他们却有着巨大的权力。
这种不合理的薪酬体系容易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一些官员可能通过滥用职权来获取非法的收益。
4. 社会道德观念淡薄中国的社会道德观念普遍较为淡薄,一些人缺乏对道德底线的约束,容易被腐败所诱惑。
同时,一些人对腐败的态度较为宽容,甚至存在“能捞则捞”的心态,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滋生土壤。
二、反腐败的对策措施1. 改革权力分配机制为了减少腐败问题,中国需要改革权力分配机制,实现权力制衡和监督的有效运行。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应当更加明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力度。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力,提高打击腐败的能力。
2.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中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力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监察机构的权威性和效率,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打击力度。
同时,还要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力量,推动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政府的监督能力。
3. 改革薪酬体系对于公职人员的薪酬体系需要进行合理调整,确保他们的薪酬与权力相匹配,避免因薪酬不高而滥用职权。
中国当前官员腐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一般政策性规定所起的作用也有限。十几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发布的反腐倡廉的文件、通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之迹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受到惩处。但是,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所以,一方面造成人们思想的极度混乱,对一些现象失去了辨别是与非、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当前的反腐败斗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手段。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完善用人机制,以文化反腐。
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周礼》曾提出:“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2]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官员只有经常加强廉政文化的学习,才能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此外在干部任免上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五湖四海,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健全干部管理机制,[1]从而有力的遏制了所谓的“亲情文化”的蔓延,净化干部队伍。
浅析领导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浅析领导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对策作者:王自寻来源:《决策探索》2015年第14期一、案例回放最近看到了一则关于《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案件警示录》的背景材料,笔者心中久久难以平静,一方面为“苏荣”等这样的高级干部腐化堕落感到震惊和痛惜,另一方面也为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工程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感到任重而道远。
苏荣,男,汉族,1948年10月生,吉林洮南人。
曾任吉林省委副书记、青海省委书记、甘肃省委书记、中央党校副校长(正部长级),2007年11月起,苏荣任江西省委书记,2013年全国“两会”上,苏荣当选为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副国家级领导干部。
2014年6月,苏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成为十八大以来被中纪委调查的最高级别的官员。
苏荣身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在位期间非但不思为国效力、为民服务,反而无视党的政治规矩,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卖官鬻爵、巧取豪夺、误党毁业。
不仅带坏了干部队伍、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自身严重腐败,并支持、纵容亲属利用其特殊身份擅权干政,谋取巨额非法利益,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活,损害了当地政治生态,性质极其严重,影响十分恶劣。
透过苏荣一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掀起了一场“打虎”风暴,一大批腐败分子纷纷落马并认罪伏法,为社会铲除了一大毒瘤,社会风气焕然一新,我们本该为之而欢呼,然而此时笔者的心情却愈加沉重,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我们干部制度日臻完善的今天,一些投机钻营者还能够靠拿钱买官而步步高升?为什么在依法治国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苏荣”等腐败分子还能够恣意妄为且屡屡得手?为什么2007~2013年在江西任职长达7年的时间里,苏荣能够连续作案却平安无事?笔者认为,归根结底,这涉及到领导干部深层次的腐败问题。
二、原因分析(一)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和个人私欲相结合的产物一切腐败的产生都是公共权力滥用的结果,但公共权力的存在并不必然会产生腐败现象,公共权力如果由立场坚定、大公无私的人去行使,非但不会发生腐败现象,反而能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浅论腐败的成因、表现形式及防治对策
浅论腐败的成因、表现形式及防治对策浅论腐败的成因、表现形式及防治对策(2011年6月9日)当前的反腐斗争是新世纪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关注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党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任务。
腐败总是时有发生,例如:云南省副省长李嘉庭,贵州省交通厅的厅长卢万里等,这些高级官员的腐败严重危害了本地经济、政治、文化和国家的各项建设。
反腐斗争的成效将对我国的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影响。
食品药品监管是一个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岗位,也是一个工作量大、责任重的岗位。
因此,我们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必须深化廉政教育,发挥制度作用,保障监督到位,实行惩防结合,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质量,以确保食品药品的安全和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的安全。
一、腐败产生的原因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寻找产生腐败的薄弱环节是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着重点。
(一)腐败永远不变的原动力总是利益的驱动俗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正是由于人类这种原始的欲望,在强烈的利益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者便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寻找一切可乘之机攫取财富,腐败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并出现了一些如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不正之一面;最后是惩处乏力,不够严谨。
虽然某些干部已经形成腐败的行为,但是由于某种因素,比如说是初次,身在重要职位上,为了不扩大影响,因此只是象征性地作了处罚,这样就等于放虎归山,助长了他们腐败的羽翼。
二、腐败的表现形式执法腐败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都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
(一)态度蛮横,隐性不作为。
主要表现为对当事人告诉、举报采取全方位的刁难政策,即有关系的快立急办、没关系的拖立不办,并美其名曰这叫特事特办。
(二)吃拿卡要,不顾尊严。
具有这种行为的工作人员不仅有请必到、有礼必收,而且还常常主动伸手去要,借检查之机托当事人办私事,要好处,严重损害国家公务人员的形象。
(三)违法乱纪,探情泄密。
新形势下村干部腐败问题的思考
新形势下村干部腐败问题的思考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支农惠农的力度逐步加大,政府下放给村干部手中的职权越来越多。
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我国绝大多数村干部具备了过硬的素质,但仍有少数村干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腐败现象。
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理村干部腐败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是现阶段党和政府普遍关注的话题。
本文即对当前农村腐败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防治村干部腐败的新思路。
标签:新形势;村干部;腐败成因;防治对策一、村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分析1.少数村干部基本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在政治体制改革背景下,政府“要求发扬民主,加强民主建设”的呼声日益高涨,对农村地区法规政策的宣教力度也大大增强。
然而少数村干部为牟取一己私利,仅仅注重对群众应尽义务的强调,而忽视上级惠农政策的宣传,再加上少数村干部文化基础差,综合素质不高,对村干部这一职责的认识难免有些模糊,极易导致村民的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此外,少数村干部由于任职时间较长,在村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偶尔会出现独断专行、法制观念淡薄的现象。
2.少数村干部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执行不力,造成管理混乱当前,在村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制度的大力推行下,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村干部在村务管理方面有了很大改观,如定期公开村级财务,组织理财小组对村里重大事项或开支进行商讨等。
但仍旧有少数村干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牟私利,只在表面上对群众进行村务、财务公开,缺乏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的账目设置及严格的财务审批制度,导致村级财务管理出现混乱现象,这不仅会助长少数村干部的腐败之风,还会使农村村民的集体财产受到影响,从而阻碍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3.少数乡镇领导监管不力中共中央早在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中就强调,应对农村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程序加以规范。
但随着政府赋予村干部手中职权的增大,仍有少数村干部利用手中职权进行贪污受贿。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近年来,反腐败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腐败现象的存在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迫切需要找出反腐败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探讨反腐败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反腐败的根源之一是权力的滥用。
权力滥用是腐败产生的主要动力之一。
在拥有权力的人面临各种诱惑时,滥用职权以谋取个人私利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
这种滥用权力的行为扭曲了公正、透明的原则,不仅破坏了社会公平和法制建设,也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其次,缺乏透明度和监督机制也是反腐败的根源之一。
缺乏透明度和监督机制使得权力的滥用更容易发生。
当权力行使者没有受到有效监督时,他们更容易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
同时,对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经费使用和权力行使等情况的透明度不足,也容易掩盖一些腐败行为。
另外,贪污行为得不到严厉的惩罚也是反腐败的根源之一。
如果贪污行为发现后没有得到严厉的惩罚,那么这种行为无疑会给其他人发出错误的信号,鼓励更多人加入到腐败行为中来。
只有通过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并坚决执行,才能对腐败行为产生足够的震慑力,从而有效遏制腐败的蔓延。
为了解决反腐败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权力行使的边界和范围,为反腐败斗争提供法律依据。
同时,要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贪污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其次,需要加强监督机制,提高透明度。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通过有效的监察与审计来对权力行使进行约束和监督。
同时,加强对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财务和行政行为的监督,保证其经费使用和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减少腐败的空间。
此外,还需要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
加强个人廉洁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公民对腐败危害的认识,增强抵制腐败的意识,形成厌恶腐败、追求廉洁的社会氛围。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腐败。
腐败具有跨国性和全球性的特点,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腐败行为。
基层干部腐化的原因
基层干部腐化的原因
基层干部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腐化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在深入研究和观察基层干部腐化问题后,可以得出以下原因:
权力滥用是导致基层干部腐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层干部拥有一定的权力,包
括资源配置、审批许可、项目推动等等,这些权力使得他们容易受到利益诱惑和滥用。
一些基层干部为了个人私利,滥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导致腐化问题的出现。
薪酬激励机制不完善也是基层干部腐化的原因之一。
目前,一些地区基层干部
工资待遇较低,难以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面对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部分基层干部更容易走上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
如果薪酬激励机制得不到改善,将难以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加腐化问题的风险。
监督不到位也是导致基层干部腐化的原因之一。
由于工作量大、环境复杂等原因,对于一些基层干部的监督力度不够。
监察机构的资源有限,无法全面深入地监管基层干部的各项行为,导致潜在的腐化问题无法被有效发现和解决。
道德底线缺失也是基层干部腐化的原因之一。
一些基层干部在道德和职业操守
方面缺乏自觉,无视法纪和廉洁文化,导致腐化现象的发生。
在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背景下,加强道德教育和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预防基层干部腐化的有效措施。
基层干部腐化问题的存在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各界
需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监督力度、改善薪酬激励机制、加强道德教育等,以构建廉洁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浅谈腐败的成因及其预防
作人 员能 做到 廉洁 自律 ,而 一些 人却 堕落 了 ?其根 本 原因还 是在 于个 人的价 值观 扭 曲 。贪官 走 向犯罪 都是 从道 德 败坏 开始 的 ,都是 从行 为 操守不检 点开始 的 。有 的因为道德 防线 崩溃 ,享乐心 理严 重导致 腐败 ; 有的 因为 心态失 衡导 致腐败 ,他 们或不满 周围 的人升 迁而 自己不如 意 ,
腐败 的成 因 从腐 败 的现状 及 根 源来看 ,腐败 的成 因是 多方 面 的 ,既有 制 度 与 体 制的 原因 ,又有道 德价值 观扭 曲 、传统 贪 渎文 化和 客观环 境的 影响 。 1 . 制度 的缺 失 ,执 行 的无 力 ,监 督 的乏 力 。观 察一 个 政治 制度 与
个 高 尚 的 、纯 粹 的 、有 道德 的 、脱离 了 低级 趣味 的 、有益 于人 民的 人 。其次 ,加强 廉洁 从业 教育 。认 真学 习 中央政 治局 关 于改 进工作 作
一
督 。) 权力 以及 自然资 源 的 占有 ,在 任何社 会制 度都 存在 着不 均等 ,否 则社 会就 失 去 了激励 进步 繁衍 的 动力 。这 种不 均等 的 获得 不外 乎几 种 方式 :①依 据 自身 智力 、体 力 、进 取 心 与他人 的差 别 获得 。② 依 据规 则 的博 弈( 包 括抓 阄 、投机 取 巧 ) 获 得 。③ 依据 权 力获 得 。④ 依 据潜 规 则 获得 ( 如 中国 的人 情文 化 等) 。⑤ 依 据遗 赠获 得 。⑥ 利 用制 度 的缺 陷 获得 。⑦ 强取 豪 夺 。前两 种 获得证 明制度 是合 理 的 。如 目前西 方发 达 国家 资本 主义 制度 下 的经 济规 则 。第三 种 规则 在所 有 国家 均存 在 ,只 是 程度 不 同 。第 四种则 在 中国 较为 普遍 ,中国腐 败 愈演 愈 烈的 原因就 在 于 第三 种与 第 四种状 况 。无 论哪 一种 状况 都会 形 成制 度选 择性 依 赖 或 趋 向型 选择 效应 ,以及形 成部 门 、单 位 、局部 、地 区 、国 家 的贪腐
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腐败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层面的社会组织中,在政府机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领域都有所表现。
腐败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而且阻碍了社会发展。
为了应对腐败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腐败现象的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权力过于集中。
当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时,容易出现腐败问题。
权力过于集中使得监督和制衡机制不完善,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条件。
第二,监管不力。
监管机构的失职和腐败同样是腐败问题的重要成因之一、监管机构存在监管不均衡、监管手段不足等问题,使得腐败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第三,制度缺陷。
一些社会制度和法律规范的不完善也是腐败问题的成因之一、制度缺陷包括执法不公、处罚不力等问题,这使得腐败行为难以受到有效的制约和处罚。
第四,利益驱动。
腐败行为往往源于个人或群体的利益驱动。
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利用职务权力进行腐败行为。
利益驱动使得腐败行为难以遏制,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
针对上述成因,可以提出一系列对策:首先,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应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建立各级监察机构并强化监察职责,对权力滥用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其次,改进监管机制。
应完善相关监管法律法规,提升监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对监管机构的内部监督,严肃查处监管失职和腐败行为。
第三,完善法律和制度建设。
需要修订和完善腐败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对腐败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
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对腐败行为从严惩处。
第四,增加公共参与和舆论监督。
提高公民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能力,通过公民参与和舆论监督来推动腐败行为的曝光和治理。
第五,加强教育和培训。
加强公民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
加强公职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廉洁意识和职业道德。
第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弘扬廉洁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社会环境。
官员腐败的心理成因及干预措施-社会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
官员腐败的心理成因及干预措施-社会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腐败是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全党、全国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
预防官员腐败除了要加强国家廉政制度建设、净化生态环境外,还要关注并重视官员腐败心理的产生、变化和发展历程,有效防止官员的心理病变。
从官员个体角度看,社会经济因素是导致个别官员腐败的外因,腐败心理才是发腐败行为的直接内因,即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因此,对官员的腐败心理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进行心理干预,一方面为解释腐败现象的发生提供心理学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党和政府采取措施有效预防腐败提供政策建议。
一、官员腐败的心理分析官员腐败行为是指拥有一定公共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
一般而言,任何腐败行为的发生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公共权力、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
其中公共权力是官员腐败行为的物质前提,腐败动机是内在直接动因,腐败机会是外在因。
虽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但其中腐败动机具有决定性作用。
处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面对同样的惑,之所以有的官员能恪守节操,而有的却变节腐化,就是腐败动机的作用。
官员的腐败动机是由其不合理的需要引导和激发的,腐败动机的形成大都有一个从初识、试探到被动参与,再到主动出击甚至最后疯狂的渐进心理过程。
在初识阶段,每个腐败官员都有无形或有形的引路人,在其耳濡目染之下,对一些腐败行为和现象由看不惯到逐渐习以为常; 在试探和被动参与阶段,由于权、钱、色等惑,腐败官员相应的不合理需要被激活,开始被动、惶恐地参与一些腐败活动,活动的结果使需要得到满足,如果一直平安无事,就会变得坦然和心安理得,进而成为一种较稳定的心理模式; 一旦已经产生的需要未被满足,腐败官员就会处在心理失衡的紧张状态,进而创造条件主动受贿索贿,直至形成变态人格,达到最后的疯狂。
综观腐败官员的心理状况,其心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纪检监察干部腐败现状、成因及防治路径思考
纪检监察干部腐败现状、成因及防治路径思考近年来,纪检监察干部腐败问题时有发生,这些腐败现象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使得纪检监察干部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本文将从腐败的现状、成因以及防治路径三个方面探讨纪检监察干部腐败问题。
一、纪检监察干部腐败的现状随着国家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腐败问题也日益突出。
这些腐败现象常常以权力寻租、权钱交易、职务侵占等方式出现。
其中,权力寻租是最常见的腐败形式之一,它主要表现为纪检监察干部利用职权,在干部选拔任用、工程招投标等方面谋取私利。
此外,一些纪检监察干部还存在违规违纪、接受礼品礼金、谎报个人事项等问题,这些行为都涉及到腐败。
二、纪检监察干部腐败的成因纪检监察干部腐败问题的产生,与其工作环境、职业特点、经济收入、思想意识等多个方面息息相关。
首先,由于纪检监察干部工作任务的特殊性,他们经常会处理一些涉及权力、金钱、利益的事情,这些事情容易引发腐败。
其次,纪检监察干部相对较高的薪资福利也是腐败产生的一大原因。
在一些低收入地区,纪检监察干部的收入是很高的,这就使得一些人动起歪脑筋来。
最后,在思想上,纪检监察干部要抵制各种舆论引导的诱惑,要加强自身修养和思想教育,这样才能促使他们远离腐败。
三、纪检监察干部腐败的防治路径1.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防治纪检监察干部腐败的重要途径。
主要包括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严格绩效考核、完善薪酬制度、实现公开透明等。
2.教育培训:纪检监察干部要加强思想教育和培训,提高法律意识、职业道德水平和自律能力。
为此,各地应加大干部培训工作力度,培训出一支高素质、纯洁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3.加强宣传:宣传是防治纪检监察干部腐败的重要手段。
应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宣传中央纪委和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的反腐斗争成果,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腐败问题的预警和监督,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4.强化监督: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内部监管和对现有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日常管理,以保证他们高度认识自身的职责和义务。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成因与反腐败的对策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成因与反腐败的对策市场经济犹如一条河流,它既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腐败的暗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如同蛀虫,侵蚀着国家的肌体,威胁着社会的稳定与公平。
本文将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成因,并提出反腐败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反腐倡廉事业提供有益参考。
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成因之一是权力集中、监督缺失。
权力如同一把双刃剑,若不能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极易滋生腐败。
在市场经济中,权力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为腐败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此外,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使得腐败行为得以在暗处滋生。
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成因还包括道德沦丧、价值观扭曲。
在金钱至上、权力崇拜等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下,一些人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扭曲,使得腐败行为得以滋生。
道德沦丧不仅侵蚀了人们的灵魂,还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
再次,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成因还包括制度不健全、法规不完善。
在制度不健全、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腐败行为往往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制度漏洞为腐败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得腐败行为得以在暗处滋生。
针对腐败问题,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腐败现象依然顽固存在,反腐败任务任重道远。
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反腐败的对策: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要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同时,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权力制衡,防止权力滥用。
二是强化道德建设,培育廉洁自律的社会风尚。
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道德风尚。
此外,要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三是深化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同时,要加大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力度,以案说法,警钟长鸣。
四是严惩腐败行为,形成不敢腐的震慑。
要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对腐败行为零容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干部腐败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它对社会、经济和政治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本文将从成因和防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因分析
1.制度风险。
部分制度存在缺陷,容易产生腐败漏洞,尤其是政治经济利益交织的领域。
此外,一些制度和政策制定的不足也会导致干部腐败。
2.工作环境压力和冲动。
日常工作的压力和变化的环境,往往会让干部感到刺激和不安,并带来冲动的行为,从而导致腐败的行为。
3.人性弱点。
许多干部也同样会出现廉洁意识淡漠、功利性强、恶性竞争、优欲心理、虚荣心和贪婪心等人性弱点,这些是导致干部腐败的主要原因。
4.工作利益。
一些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例如用权谋取金钱,或是干扰和影响正常的市场交易,以争取经济利益等。
5.经济条件。
由于经济条件比较贫困,一些干部为了生存和谋求经济利益,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腐败行为。
6.观念和哲学。
一些干部由于底层地位,受教育水平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对政治观念的缺乏,导致他们难以摆脱旧的束缚,逐步走向腐败。
二、防治措施
1.完善法规制度、减少制度缺陷。
对那些容易产生腐败漏洞的制度要加强监管和管理,完善制度,减少制度上的漏洞,将干部的腐败行为规范在制度内。
2.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知识水平。
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学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让他们逐渐摆脱传统观念,提高他们对政治权力的认识和本领域的知识。
3.提高干部的经济待遇和福利条件。
改善干部工作的经济和物质条件,提高干部的经济待遇,改善干部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从而减少
腐败的可能性。
4.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制度。
加强对干部行进的监督和监管,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对违法和纪律行为要严肃处理。
同时也要加强对干部的呈报监督和检查工作的频率,确保干部不会去做违法的事情。
5.加强宣传和反腐教育。
加强宣传和反腐教育,提高全民的反腐意识,让公众对腐败的风险、危害和预防有清晰的认识,促进全社会的防腐。
经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以看出干部腐败是一种非常危害的现象。
为了从根本上防止腐败的产生,我们要全面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同时要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监督和制度建设,以防止领导干部被腐败的产生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