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道德与品德》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一、品德与道德的涵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反映内容不同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内容全面

•品德是一种个人现象,内容只是道德的一部分。

•方式、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

•社会道德以传统、公德和舆论的方式表现出来,对整个社会关系有维持和调节作用。

•品德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表现出来,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和调节作用。

•制约因素的差异

•道德发展受社会规律支配

•品德不仅受社会规律支配,还受个体心理、生活活动规律的支配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社会道德风气和家庭环境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

•迄今为止,人们在对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意见并不一致。

•影响较大的是“四因素论”。它将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阶段。

四因素论”

道德认识: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

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道德行为的动力

道德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个体品质的外在表现和形成标志。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品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道德行为的五个层次

•非道德行为自我中心性行为依从传统惯例的行为良心主义行为理性利他主义行为

2.品德的心理结构说

由林崇德(1989)提出:三个子系统:

1.深层心理结构(道德动机:利他动机Vs 利己动机)和表层心理结构(道德行为方式)

2.心理过程与行为活动系统(知情意行)

3.心理活动与外部活动关系

3.品德功能结构说

章志光(1990)提出: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

三、道德品质形成的主要理论

(一)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方法为对偶故事法

•通过研究儿童对对偶故事的道德判断来探究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范。

•他律水平(10岁之前)道德判断具有强烈的单纯的尊重准则的倾向,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

•自律水平(10岁之后)公正判断的以公平不公平、公道不公道为标准,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多半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

(二)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研究方法

道德两难故事,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儿童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论。

(二)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水平1:前习俗水平(前道德阶段)阶段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水平2:习俗水平(因循阶段)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水平3:后习俗水平(原则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良心或原则取向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阶段1:避罚服从阶段。个体以行为对自身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以为任何一件事只要被惩罚了,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避免惩罚和无条件地屈服力量本身就是价值。

•阶段2:相对功利阶段。个体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开始知道了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样的关系来判断的,知道了公平、互换和平等分配,但是他们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价值的。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水平二:习俗水平

•阶段3:寻求认可阶段。个体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认为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为他们称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照这种要求去做。对行为的是非善恶,开始从行为的动机入手来进行判断。

•阶段4:遵守法规阶段。这时个体所作判断的根据是相信规则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因此,个人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的义务。由于情、法、理三者有时难以兼顾,这一阶段的学生判断善恶常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只要违反了规则,并且给他人带来了伤害,不论何种动机都是不好的。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阶段。个体开始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可以因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判断好坏时,认为只

有兼爱的行为者才是道德的,错误的行为可以根据其动机是好的而减轻对其责难的程度。但并不因为动机良好而将其错误的行为也看成是正确的。

•阶段6:普遍原则阶段。以人生的价值观念为导向,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以正义、公正、平等、尊严等等这些人类最一般的伦理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所选定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行为完全自律。

•9岁以下的儿童大多使用第一二阶段的推理青年和成人使用第三四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遵守法规取向)的推理

•10%的少数人在20-25岁后才能达到后习俗道德水平(社会契约取向、良心或原则取向)。

(三)、道德品质的社会学习论

•观察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

•观察学习也成为替代性学习或模仿学习,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对示范者榜样的强化而引起的行为变化。

•观察学习的过程

• 1.注意过程:个体注意到榜样的行为,获取有关的信息。

• 2.保持过程:用言语和形象两种形式把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表象保持起来。

• 3.运动再现过程:把记忆中的表象转换成行为,并根据反馈调整行为以做出正确的反应。

• 4.激发动机过程:通过强化激发和维持行为。

•有效榜样应具备的条件

• 1.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

• 2.榜样本身的特点与观察者要有相似性。

• 3.榜样示范的行为对学习者要具有可行性。

• 4.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

• 5.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强化的作用

•强化:在学习过程中,当个体表现出正确行为后,给予奖励;表现错误行为时,施以惩罚的过程。

•强化对人的行为具有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一、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内因:社会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生理学因素

•外因:学校、家庭、社会

•(二)现实环境的影响

•环境是指客观现实,即人的生活条件和社会条件。它包括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状况、人际交往、社会思潮的影响等等,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这个外部条件使品德在遗传素质上提供的可能性逐步地变为现实性,它对学生品德的发展起着催化的作用。

• 1.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2.学校环境教育的影响3.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

• 1.学校环境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品德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学校教育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它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班集体对学生品德的影响

•良好的集体道德品质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能改造品德不良的学生。

•学校舆论、风气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