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有理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初中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有理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 )
A、向东行进30米 B、向东行进-30米
C、向西行进30米 D、向西行进-30米
3、读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正数集合:{……};
分数集合:{……}.
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则乙向北走30m,记为________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_______m.
(1)收入1300元,800元;
(2)80米,下降64米;
(3)向北前进30米,50米
3、80m表示向东走80m,那么-60m表示.
学习任务(二)
例:(1)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怎样表示?
(2)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g记作+0.02g,那么-0.03g表示什么?
(3)每袋大米包装袋上标注着“净含量:10kg±150g”,这里的“10kg±150g”表示什么?
设计说明:通过例题的教学,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表达出负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任务(三)
1、思考: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对吗?
2、小组活动
工具:米尺 学生活动:测量身高
回答问题:以每组2号同学的身高为基准,说出其他同学的身高是多少?
问题:“-”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可以省略.“+”和“-”是表示数的性质符号,“-”省略了,数的性质改变了.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有理数表示。
2.能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3.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4.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5.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乘方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
6.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运算。
7.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8.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9.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有关概念,能对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二、教材的特点:1.本章教材注意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一些熟悉的、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中体会有理数的意义,探索数量关系,掌握有理数的运算。
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取、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与传统的教材相比,本章教材注意降低了对运算的要求,尤其是删去了繁难的运算。
本章教材注重使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本的运算技能。
同时引进了计算器来完成一些有理数的运算。
教学中要注意正确地把握。
3.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好这个工具,尤其要使学生善于借助数轴学习、理解。
4.本章的导图是天气预报图,是引入负数的实际情景。
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导图与导入语,使学生对相反意义的量,对负数有直观的认识。
三、课时安排:本章的教学时间大约需要23课时,建议分配如下:四、教学建议①整体把握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的引入;②整体把握基本运算能力的培养;③处理好笔算与使用计算器的尺度,避免繁、难的笔算。
初中数学鲁教版六年级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鲁教版六年级上册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在运算中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二)能力训练要求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2.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学生做题,来提高学生的灵活解题的能力.2.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方法引导法引导学生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教具准备投影片四张第一张:运算顺序(记作§2.11 A)第二张:例1、例2(记作§2.11 B)第三张:练习(记作§2.11 C)第四张:做一做(记作§2.11 D)教学过程Ⅰ.复习回顾,引入课题[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意义及其运算.现在我们来回顾: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减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它们的结果各叫什么?[生]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加法运算的结果叫和.有理数减法法则是: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结果叫差.[师]很好,大家来一起背一下这两个运算法则.(学生齐声背)[师]好.我们再来回顾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是什么?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它们的结果各叫什么?[生]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有理数乘法的运算结果叫积.有理数除法法则是:法则1: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法则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有理数除法运算的结果叫商.[师]很好.除法有两个法则,在运算时要灵活运用.根据减法法则,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以便利用运算律来简化运算.同样,在一些除法运算中,也可以利用除法法则二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这样就可以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背一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 (学生背)[师]我们除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外,还学习了有理数的第五种运算:乘方.那什么叫乘方?用示意图能表示幂、底数、指数等概念和关系吗?[生]求n 个相同因数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可以用示意图表示幂、底数、指数等概念和关系.示意图如下:[师]很好.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有时利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那有理数的运算律有哪些?用式子如何表示?[生]有理数的运算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用式子表示是: a +b =b +a ; (a +b )+c =a +(b +c ) a ·b =b ·a ; (a ·b )·c =a ·(b ·c ) a ·(b +c )=a ·b +a ·c .[师]回答得很好.在进行计算时适当运用这些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 在小学我们学过四则运算,那四则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若有括号,应先算括号内的. [师]很好,下面我们看一算式:3+22×(-51)=_____.在这个算式中,有加、有乘,还有乘方,那该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Ⅱ.讲授新课[师]在小学,已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样,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也有顺序问题.它与小学类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出示投影片§2.11 A)[师生共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包括两层意思:如果有括号,应先算小括号内的,再算中括号,最后算大括号.如果没有括号,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即加和减是第一级运算,乘和除是第二级运算,乘方是第三级运算.运算顺序的规定应是先算高级运算,再算低一级运算,同级运算在一起,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好,知道了运算顺序后,我们看刚才的那道题:3+22×(-51)这个题中,有乘方运算,则应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即:3+22×(-51)=3+4×(-51)=3+(-54)=511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熟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则:(出示投影片§2.11 B)分析:此题是含有乘、除和减法的混合运算,根据算式中的关系,运算时,第一步应先算除法,第二步算乘法,第三步算减法,最后得出结果.解:18-6÷(-2)×(-31)=18-(-3)×(-31)=18-1=17下面我们再看一题.(出示投影片§2.11 B)[师]大家能不能独立完成呢?[生]能.[师]好.现在开始计算.(由两位学生上黑板计算)[师]好,大家演算得都不错,在黑板上做题的这两位同学做得挺好.甲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生甲]这个题是含有乘方、乘、加的混合运算,并且带有括号.根据算式的关系,第一步先算乘方和括号内的加法运算.第二步再算乘法,得出结果.解:(-3)2×[-32+(-95)]=9×(-911)=-11 [师]很好,有没有其他方法呢?乙同学说说吧.[生乙]这个题是含有乘方、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根据算式关系,可将算式分为两段,“×”号前边的部分为第一段,“×”后边的部分为第二段.第一段是乘方,它的结果正好是第二段括号内两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因此,我就想到运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这样简化了运算.解:(-3)2×[-32+(-95)]=9×(-32)+9×(-95)=-6+(-5)=-11 [师]很好.大家来讨论一下,看看这个题的这两种方法,哪种较简便一些. [生]第二种方法较简便,因为第一种方法中要先计算分数的加法,这时需要通分,而第二种方法,在运用了分配律后,只需要计算整数的加法.[师]对,在运算时,有时可以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所以,大家拿到一个题后,不要急于动笔计算.先考虑、分析题的类型,然后根据题型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及准确性.下面我们通过做练习来进一步熟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出示投影片§2.11 C)(课本P 67随堂练习)解:(1)8+(-3)2×(-2)=8+9×(-2)=8+(-18)=-10(2)100÷(-2)2-(-2)÷(-32)=100÷4-(-2)×(-23)=25-3=22. [师]从练习知道大家基本掌握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则.接下来,我们做一做:玩个游戏,看规则(出示投影片§2.11 D)[师]大家讨论讨论,看看谁最先凑成24.[生甲]黑桃7,黑桃3,红桃3,梅花7可 以这样凑成24: 7×[3-(-3)÷7]=24.[生乙]由黑桃7,黑桃3,红桃7,红桃3,可以这样凑成24. 7×[3+(-3)÷(-7)]=24. [师]很好,那第2小题呢?[生丙]由黑桃Q ,红桃Q ,梅花3,方块a 可以由以下算式凑成24. 12×3-(-12)×(-1)=24. [生丁]也可以这样凑成24. (-12)×[(-1)12-3]=24.[生戊]由黑桃a ,方块2,黑桃2,黑桃3可以这样凑成24: (-2-3)2-1=24.[师]每位同学表现得都挺好.并且大家讨论的结果都很正确.老师真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自豪.下面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扑克牌,与同伴来玩“24”点游戏.Ⅲ.课堂练习课本P67习题2.16 2.与你的同伴玩“24”点游戏.Ⅳ.课时小结本节主要学习了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及运算顺序.本节还通过玩游戏进一步加深理解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积累了运算技巧,提高了运算速度.Ⅴ.课后作业(一) 课本P67习题2.16 1.(二)1.预习内容:P68~692.预习提纲:(1)了解近似数和精确度的概念.(2)会按要求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并能准确判断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Ⅵ.活动与探究1.用符号>、<、=填空:42+32_____2×4×3(-3)2+12_____2×(-3)×1(-2)2+(-2)2_____2×(-2)×(-2)通过观察、归纳,试猜想其一般结论.过程:先让学生计算、填空,然后通过观察、归纳、猜想、验证得出一般结论.结论:42+32>2×4×3(-3)2+12>2×(-3)×1(-2)2+(-2)2=2×(-2)×(-2)当a、b表示任一有理数时,a2+b2≥2×a×b2.十边形有多少条对角线?若将十边形的对角线全部画出比较麻烦,我们可以通过边数较少的多边形的对角线寻找规律.观察下表:你发现规律了吗?过程:让学生充分观察表,从表可以看出对角线随多边形边数增加的规律:四边形的对角线是2条五边形的对角线是5条,即5=2+3六边形的对角线是9条,即9=2+3+4七边形的对角线是14条,即14=2+3+4+5八边形的对角线是20条,即20=2+3+4+5+6九边形的对角线是27条,即27=2+3+4+5+6+7十边形的对角线是35条,即35=2+3+4+5+6+7+8……n边形的对角线是:2+3+4+5+6+…+(n-2)=2)3(-nn(条).结果:十边形有35条对角线.n边形有:2+3+4+5+6+…+(n-2)=2)3(-nn条对角线.。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2.1 有理数 教案
有理数【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负数,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经历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体会负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3.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按一定的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教学重难点】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负数,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按一定的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观察中国地图,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4.43米,记作:+8844.43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教师出示上图,提出问题:(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用负数表示的量,你能说出一些例子吗?(2)你对负数有什么样的认识?(3)有了负数,数的运算与过去相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有了负数,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本章将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负数,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并利用有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目的:通过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导学生回顾小学有关负数的知识,三个问题不仅为本节课温故引入,也为本章的学习做了铺垫。
活动效果: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与交流中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了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活动内容: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如果答对题所得的分用正数表示,那么你能用正负数表示每个代表队答题得分的情况吗?练习:1.把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记为+4.8%,那么下跌0.6%记为。
2.零上温度1℃记为+1℃,零下温度5℃记为。
3.生活中你见过其他用负数表示的量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目的:用知识竞赛得分的情景启发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找出身边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的量,从而体会学习负数的必要性。
活动效果:由于从学生熟悉的情景讨论问题,学生参与积极,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生活实例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学习负数是生活的需要。
第三环节:实际应用,巩固提高。
鲁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4《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2
鲁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4《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性质。
本节课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对数轴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可能会受到正负号的影响,对加法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感受和理解加法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讨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加法的性质;2.教学难点:加法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加法的性质;通过实例教学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加法的性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加法的性质;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3.准备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有理数加法的重要性。
例如:小明的气温为-5℃,小红比小明高3℃,小红的气温是多少?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引出有理数加法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加法的性质。
例如:展示两个有理数相加的例子,让学生发现加法的性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加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鲁教版初中数学(全目录)(可打印修改)
精心整理鲁教版初中数学(全目录)六年级上册(初一)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展开与折叠3.截一个几何体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1.有理数2.数轴3.绝对值4.有理数的加法5.有理数的减法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7.有理数的乘法8.有理数的除法9.有理数的乘方10.科学计数法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2.近似数13.用计算器进行计算1.用字母表示数2.代数式3.整式4.合并同类项5.去括号6.整式的加减7.探索与表达规律1.等式与方程2.解一元一次方程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六年级下册(初一)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第六章整式的乘除第七章平行线与相交线1.线段、射线、直线1.同底数幂的乘法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2.比较线段长短3.角4.角的比较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同底数幂的除法4.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5.整式的乘法6.平方差公式7.完全平方公式8.整式的除法系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性质4.用尺规作角第八章数据收集与整理第九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数据收集2.普查和抽样调查3.数据表示4.统计图选择1.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2.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3.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七年级上册(初二)第一章?三角形第二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三章?勾股定理1.认识三角形2.图形的全等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轴对称现象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1.探索勾股定理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3.勾股定理的应用举4.三角形的尺规作图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计例第四章?实数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六章?一次函数1.无理数2.平方根3.立方根4.方根的估算5.用计算器开方6.实数1.确定位置2.平面直角坐标系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1.函数2.一次函数3.一次函数的图象4.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5.一次函数的应用七年级下册(初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八章?平行线的有关证明第九章?概率初步1.二元一次方程组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4.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5.三元一次方程组1.定义与命题2.证明的必要性3.基本事实与定理4.平行线的判定定理5.平行线的性质定理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感受可能性2.频率的稳定性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第十章?三角形的有关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证明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全等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角平分线1.不等关系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解集4.一元一次不等式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八年级上册(初三)第一章?分式第二章?相似图形第三章?证明(一)1.分式2.分式的乘除法3.分式的加减法4.分式方程1.线段的比2.比例线段3.形状相同的图形4.相似三角形5.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7.测量旗杆的高度8.相似多边形9.位似图形1.定义与命题2.证明的必要性3.公理与定理4.平行线的判定定理5.平行线的性质定理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五章?二次根式1.普查和抽样调查2.数据的收集3.数据的整理4.频数和频率5.数据的波动1.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性质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4.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八年级下册(初三)第六章?证明(二)第七章?一元二次方程第八章?证明(三)1.全等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角平分线1.一元二次方程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平行四边形2.特殊平行四边形3.等腰梯形4.中位线定理第九章?反比例函数第十章?频率与概率1.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用频率估计概率2.用列举法计算概率3.生活中的概率问题九年级上册(初四)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第二章?二次函数1.锐角三角函数2.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3.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4.解直角三角形5.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6.测量物体的高度1.对函数的再认识2.二次函数3.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6.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7.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8.二次函数的应用第三章?圆第四章?统计与概率(可能删)1.圆2.圆的对称性3.圆周角4.确定圆的条件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6.圆和圆的位置关系7.弧长及扇形的面积8.圆锥的侧面积1.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2.概率与平均收益3.概率与公平性九年级下册(初四)第五章视图第六章?数学应用举例第七章?解决问题的策略1.视点、视线与盲区2.灯光与影子3.太阳光与影子4.三视图1.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2.解决开放型的实际问题3.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4.应用统计知识作出评价1.利用特殊情形探索规律2.分情况讨论3.将未知转化为已知4.数与形相结合5.利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初中数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展开与折叠3 截一个几何体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 有理数2 数轴3 绝对值4 有理数的加法5 有理数的减法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7 有理数的乘法8 有理数的除法9 有理数的乘方10 科学计数法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2 近似数13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1 用字母表示数2 代数式3 整式4 合并同类项5 去括号6 整式的加减7 探索与表达规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容器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 等式与方程2 解一元一次方程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探寻神奇的幻方总复习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1 线段、射线、直线2 比较线段的长短3 角4 角的比较5 多边形和圆的认识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整式的乘除1 同底数幂的乘法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 同底数幂的除法4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5 整式的乘除6 平方差公式7 完全平方差公式8 整式的乘除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 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3 平行线的性质4 用尺规作图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数据的收集2 普查和抽样调查3 数据的表示4 统计图的选择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九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 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2 用表达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3 用图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回顾与思考复习题总复习题第七章基本平面图形1 二元一次方程组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4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5 三元一次方程组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哪一款套餐更合适第八章平行线的有关证明1 定义与命题2 证明的必要性3 基本事实与定理4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5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6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九章概率初步1 感受可能性2 频率的稳定性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十章三角形的有关证明1 全等三角形2 等腰三角形3 直角三角形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 角平分线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不等关系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不等式的解集4 一元一次不等式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总复习题第一章因式分解1 1因式分解2 题公因式法3 公式法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分式与分式方程1 认识分式2 分式的乘除法3 分式的加减法4 分式方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数据的分析1 平均数2 中位数与众数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4 数据的离散程度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哪个城市夏天更热第四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 图形的平移2 图形的旋转3 中心对称4 图形变化的简单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平行四边形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 三角形的中位数4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平面图形的镶嵌总复习题第六章特殊平行四边形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七章二次根式1 二次根式2 二次根式的性质3 二次根式的加减4 二次根式的乘除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八章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5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九章图形的相似1 成比例线段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3 相似多边形4 探究三角形相似的条件5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6 黄金分割7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8 相似三角形的那个纸9 利用位移放缩图形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制作视力表综合与实践直觉的误导总复习题附:标准对数视力表中的“E”形图第一章反比例函数1 反比例函数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综合与实践能将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加倍吗第二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 锐角三角形2 30。
六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学计划 鲁教版五四制(1)
2014-2015学年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为了搞好本期教学工作,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使自己真正成为时代前进的促进派。
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自己对各项法律法规有更高的认识,做到以法执教。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教坛,无私奉献,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学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1班数学教学,该班共有学生41人。
六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
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
六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六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3.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思考、类比、探究、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3.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2.1 有理数 学案
城市
温州
上海
北京
哈尔滨
北京
平均气温/°C
0
(1)其中,当天平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A.广州B.哈尔滨C.北京D.上海
(2)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是()
A.1B. C. D.
2.如果存入3000元钱记作 元,那么支取1500元钱应记作__________,剩余的钱是____________,应记作____________。
3.甲、乙两潜水员在水下作业,甲所在的高度是 米(表示比水面低50米),乙在甲的上方10米处,乙所在的高度是多少米?若丙在乙的下方5米处,丙所在的高度是多少呢?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练一练熟能生巧
1.规定零上为正,零上32°C记作________或_______;零下18°记作________。
有理数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会将有理数进行正确分类。
【学习重难点】
1.知道什么是有理数。
2.能够准确地将所给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学习过程】
一、明确概念
1.像5、1、2、 ……这样的数叫做___________,它们都比0_____;
在正数前面加上“ ”号的数,如 , ……这样的数叫做__________,它们都比0_____;
2.若顺时针转90°,记作 °,则 °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存入银行500元,记作__________,那么取出300元记作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六年级上册2.1有理数说课稿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课后练习题:目的是巩固有理数的运算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收集生活实例: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有理数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了解下一节课的知识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的布局和逻辑结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有理数的定义、分类与表示,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实际应用例题,以及总结。板书风格将简洁明了,使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通过箭头和框线展示知识之间的联系。
主要知识点包括: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零),有理数的表示方法(数轴、算式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法则,以及有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分类、表示方法及其加减乘除法法则;能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数轴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有理数运算的规律和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学生可能对有理数的概念理解不深,导致运算时混淆。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规则较多,学生可能难以掌握。
3.课堂时间有限,可能无法充分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应对策略:
1.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板书,帮助学生加深对有理数概念的理解。
2.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算规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
5.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动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二章1有理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12六年级上册
《有理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有理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有理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
通过作业的完成,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作业内容1. 复习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包括正数、负数、零以及有理数的分类等基础知识。
学生需熟记并理解这些概念,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2. 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法则,以及运算的注意事项,如运算顺序、符号的处理等。
3. 完成基本算式练习:布置一定数量的有理数加减法算式练习题,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运算技巧。
4. 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设置与有理数有关的问题,如温度变化、方向移动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答案。
2. 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确保解题思路正确。
3. 规范书写:答案要规范、清晰,步骤要完整,符合数学书写规范。
4. 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5. 反思总结:完成作业后,学生需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改进。
四、作业评价1. 正确性评价:评价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包括计算结果和解题思路的正确性。
2. 规范性评价:评价学生书写是否规范、步骤是否完整等。
3. 创新性评价: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对有创新性的解题思路给予肯定和鼓励。
4. 态度评价: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包括是否独立完成、是否认真审题等。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批改:教师需认真批改作业,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标注和纠正。
2. 反馈及时:及时将作业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3.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
4. 鼓励表扬:对完成较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巩固学生在上一课时所学的有理数基础知识,加深对有理数概念、性质及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第二章1有理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12六年级上册
《有理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在《有理数》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掌握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及运算规则,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加深对有理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练习:(1)请学生完成一组有理数的概念题,包括正数、负数、零、整数、分数等基本概念的填空与选择。
(2)完成一组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题,包括同号数、异号数的加减法,以及混合数的加减法。
2. 理解运用:(1)设计实际生活中的有理数问题,如温度的变化、收支情况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计算。
(2)创设情景题,如行程问题、购物找零等,让学生在问题中理解有理数的实际应用。
3. 拓展延伸:(1)提供一组有关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包括乘除法及括号的使用,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算能力。
(2)设计一些与有理数相关的趣味数学题,如数学谜语、数学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作业要求1. 基础练习部分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并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2. 理解运用部分鼓励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讨论与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延伸部分为选做题,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完成,鼓励创新思考与探究。
4. 作业过程中要求学生保持细心与耐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 按时提交作业,未按时提交需向老师说明原因并申请延期。
四、作业评价1. 对基础练习部分进行客观评分,重点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算的准确性。
2. 对理解运用部分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 对拓展延伸部分进行鼓励性评价,表扬有创新思考和探究精神的学生。
4. 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与指导,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五、作业反馈1.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评阅,记录学生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
2.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集中讲解与纠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与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4. 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数学上册 2.1 有理数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数学上册 2.1 有理数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1 有理数课题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及突破措施重点: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及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学习负数的必要性,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突破措施: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具准备投影板书设计有理数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分类例1 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例2: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
例3: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例4: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例5:买进100辆自行车和买出20辆自行车。
教学过程上课时间:(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教学、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一、复习引入:1、你看过电视或听过广播中的天气预报吗?中国地形图上的温度阅读。
(可让学生模拟预报)请大家来当小小气象员,记录温度计所示的气温25C,10C,零下10C,零下30C。
为书写方便,将测量气温写成25,10,―10,―30。
2、让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它们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0;有时分配、测量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数(小数)表示。
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二、讲授新课:1、相反意义的量: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事情):例1: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例2: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
例3: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例4: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例5:买进100辆自行车和买出20辆自行车。
①试着让学生考虑这些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有什么共同特点?(上升下降、买进和卖出都具有相反意义)②你能举出几对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2、正数和负数:①能用我们已经学的来很好的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吗?例如,零上5℃用5来表示,零下5℃呢?也用5来表示,行吗?说明:在天气预报图中,零下5℃是用―5℃来表示的。
初中数学鲁教版六年级上册《2.1有理数》的教案.doc
初中数学鲁教版六年级上册《2.1 有理数》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进负数,然后使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培养自主探索能力并体验成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敢于表现自己,丰富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教学重点理解正、负数及有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正、负数及有理数的意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启发猜想、讲练结合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学生准备三角板,练习本;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一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0 分,答错一题扣10 分,不回答得0 分;每个队的基本分均为0 分。
四个代表队答题情况如下表:加10分得0分扣10分.算一算:每个代表队的得分是多少?型,让学生分别说出这几种几何体的名称二、新课学习1. 议一议:生活中你见过带有“–”号的数吗?比 0 大的数叫做正数, 如 , 5,1.2, ,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 , 如–10, –3,0 既不是正数 , 也不是负数 .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面加“+”号,如 +5,+1.2,+ 9 ,2.讲解例题:例 1 ( 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 分表示加 10 分,那么扣20 分怎样表示?( 2)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 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 5 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 圈怎样表示?( 3)在某次乒乓球的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 克记作 +0.02 克,那么– 0.03 克表示什么?3.做一做:将所有学过的数进行分类,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4.正数、负数与零统称为有理数5.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比 0 大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0 即不是正数 , 也不是负数 .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面加“+”正数、负数与零统称为有理数.三、结论总结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作评价. 并让小组成员叙述自己对有理数加减法的看法和掌握有困难的地方 .四、课堂练习1、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7, -9.24 ,, -301,, 31.25, 0, 5.66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整数包含正整数和负整数B :分数包含正分数和负分数以及0C:在有理数中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D :0 是整数单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五、作业布置1. 知识技能:1, 22. 数学活动六、板书设计2.1 有理数1、正数与负数都来自于实际生活;用正、负数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有理数按照符号分类:3.有理数按照整数和分数分类:。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1《有理数》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1《有理数》教案鲁教版五四制1、导课1、你看过电视或听过广播中的天气预报吗?中国地形图上的温度阅读。
(可让学生模拟预报)请大家来当小小气象员,记录温度计所示的气温25C,10C,零下10C,零下30C。
为书写方便,将测量气温写成25,10,―10,―30。
2、让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它们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0;有时分配、测量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数(小数)表示。
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2、新授1、相反意义的量: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事情):(1)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2)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
(3)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4)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5)买进100辆自行车和买出20辆自行车。
试着让学生考虑这些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有什么共同特点?(上升、下降、买进和卖出都具有相反意义)2、你能举出几对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正数和负数:能用我们已经学的来很好的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吗?例如,零上5℃用5来表示,零下5℃呢?也用5来表示,行吗?(2)说明:在天气预报图中,零下5℃是用―5℃来表示的。
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一个“-”(读作“负”)号来表示。
(3)拿温度为例,通常规定零上为正,于是零下为负,零上10℃就用10℃表示,零下5℃则用―5℃来表示。
3、怎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能否从天气预报出现的标记中,得到一些启发呢?在例1中,我们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向西为负。
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记作3千米,向西2千米应记作―2千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认识负数,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经历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体会引入负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3)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按一定的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学习重点: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难点:有理数的意义和分类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球表面白天气温可高达123℃,夜晚可低至-233℃.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后不得不穿着既防寒又御热的太空服。
、你知道上面123℃和-233℃这两个量分别表示什么吗?【探究新知】
自学指导
请认真阅读课本24、25页,并思考:
1、带有“+”或“-”号的数有什么意义?
2、什么样的是正数?什么样的是负数?
3、你会用正数、负数表示问题中的数据吗?
自学检测
1.用正负数表示下列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高于海平面3m记为+3m,则低于海平面88m,记为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向南走5km记为-5km,那么向北走10km,记为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粮食增产500吨记作+500吨,那么-500吨表示什么意义?
温习提示:
(1)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要相反;二是它们都具有数量:
如前进8m与前进5m是相反意义的量;但是上升与下降却不是相反意义的量,他们缺少数量。
(2)意义相反的量中的两个量必须是同类量:如节约汽油3吨与浪费1吨水就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运用新知,体验成功】
(1)下降了0.4%记为:_______________ 上升了0.6%记为:______________
(2)赢了4局记为:________________ 输了3局记为:______________
知识回扣:让学生说出情景导航中的数含义。
思考: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吗?0就表示什么也没有吗?举例说明。
【能力提升】
请你帮助他们找到家
正数{ } 负数{ }
整数{ } 分数{ }
重要结论:
1、正整数、负整数与0统称为整数,正分数与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学习了负数,数的范围扩大了,那么整数的范围呢?分数的范围呢?怎样进行分类呢?
有
理
数
挑战自我
有理数还可以按“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来进行分类,你能仿照上述形式写出相应的分类表吗?
巩固练习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1)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2)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3)一个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4)一个分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
A . 1 B. 2 C. 3 D. 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数包括正数和负数
B.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
C.负整数是整数也是有理数
D.有理数就是分数
3.下列各数中,那些是正数,那些是负数,那些是整数,那些是分数?
2015,-3.141,200%,0, +3.2,-5%,-5,
正数:
负数:
整数:
分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同学分享一下吧!
【当堂检测】
1.(2011.贵阳)如果“盈利10‰”记为+10‰,那么“亏损6‰”记为()
A. -16‰
B. -6‰
C.+6‰
D.+4‰
3.判断对错(1)因为“4”前面没有“+”号,所以“4”不是正数。
()
(2)上车5人记作“+5人”,则下车4人记作“-4人”。
()
(3)-2.5不是有理数。
()
4.(2011.湖北宜昌)如果用+0.02克表示一个乒乓球质量超出标准质量0.02克,那么一个乒乓球质量低于标准质量0.02克记作()
A. +0.02克
B. -0.02克
C. 0 克
D.+0.04克
学情分析
学生初次接触有理数,他们很难认识到非负有理数与有理数的运算是协调一致的,所以要有意识的把非负有理数的运算与有理数的运算协调起来。
首先要注意这学段的学生有小学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生活中相反意义量的实践经验。
因为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有理数运算的关键:一个是符号法则,另一个是绝对值的运算,而绝对值的运算实质就是小学学过的非负有理数的运算。
所以,复习好非负有理数的运算是掌握有理数运算必不可少的条件。
否则旧知识的欠缺和新知识
的不足混在一起,将会给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带来困难。
效果分析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修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要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
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效果,内容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总之,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学生吸收的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注意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一些熟悉的,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中体会有理数的意义,探索数量关系,掌握有理数的运算,其教育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教材注意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应通过一些熟悉的、有趣的、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中体会有理数的意义,探索数量关系,掌握有理数的运算。
2、与传统教材相比较,新教材注意降低了对运算的要求,删去了一些较繁、较难的运算。
新教材注重使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本的运算技能。
3、数轴是理解有理数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在新教材中,本章内容还安排了大量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新教学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学生已有的小学数学知识入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
在方法上采用了由具体特殊的现象发现一般的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掌握表示数量关系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学会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数学方法。
5、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符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语言。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强调0的特殊,0是正负数的分界,但是0也属于有理数。
2.强调了有理数的分类。
跟上一节课的内容相贯通。
3.及时的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表扬,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到自己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也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给出例题,然后总结。
不足之处
1.时间不够用,我想可能是我的语言不够精炼,重复的地方太多了。
2.课前我还有检查作业的习惯,浪费不少时间。
3.我觉得一节课下来,我讲的太多了,结果就给学生练得内容偏少了。
4.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不多。
教学灵感
1.不断的反思,经验与不足之处
2.学新的知识不忘回顾旧知识
3.知识点必须结合例题来讲述,应用和总结。
课标分析
这一章与传统的教学内容相比,表面看来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但在具体要求和处理方式上有了一些实质的改变。
1.对于负数、有理数的认识,强调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际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感受和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因为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本身具有抽象性,但所反映的内容又非常现实,与人们的生活、
生产又十分的密切,故我们在备课时,不能忽视现实背景,而应尽量丰富现实背景。
2.对于“有理数的运算”减低了复杂性、技巧性和熟练程度的要求,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强调以三步为主、较低要求,也是从义乌教育解读数学课程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考虑的。
绝大多数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并不需要进行繁杂的代数运算和变形,更不需要熟练的技能技巧。
3.对于数感,《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它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本章在有理数概念的教学,有理数的运算中要有意识的设计具体明确、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如认识大数时,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大数的情境,了解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