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乙肝疫苗

合集下载

GSK - 乙肝疫苗(安在时成人)

GSK - 乙肝疫苗(安在时成人)

名称:乙肝疫苗(安在时成人)介绍:[药品名称]通用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商品名:安在时(EngerixB)ﻫ英文名:Hepatitis B Vaccine Madeby Rebined DNATechniquesin Yeastﻫ汉语拼音:Chongzu(Jiaomu)Yixing Ganyan Yimiaoﻫ[成分与性状]主要成分ﻫ1剂量(1、0ml)含有吸附得20微克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S蛋白)。

辅料: 氢氧化铝、聚山梨醇脂20、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注射用水.性状: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装于玻璃小瓶或预充注射器内,为注射用悬液。

ﻫ小瓶与预充注射器由I 型中性玻璃制成,符合欧洲药曲规定。

ﻫ贮存状态下得内容特呈现细微白色沉淀与无色透明上清液。

振摇后疫苗稍呈混浊。

[接种对象]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得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引起得乙型肝炎.[作用与用途]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进行预防乙型肝炎得主动免疫,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引起得乙型肝炎。

[规格]20微克/1、0毫升/支ﻫ[免疫程序与剂量]剂量学剂量20μg剂量疫苗(1、0ml 悬液):用于成人与15岁以上儿童接种.初免程序为达到最佳免疫效果,需连续进行三次肌肉注射。

推荐有两种初免程序:加速程序,即0、1、2月免疫程序.该程序可快速诱导保护性抗体得产生。

在12个月时应进行第4剂量加强免疫。

第2针与第3针间隔较长得程序,即0、1、6月免疫程序。

该程序提供保护所需得时间较长,但可诱导较高滴度得抗—HBs抗体。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成人需要更快得产生保护性抗体,例如到高流行区旅行者,在出发前一个月内开始接种本品,可以使用0、7、21天3剂肌肉注射程序.当应用这一程序时,推荐在首剂接种后12个月进行第4剂量加强免疫。

(见血清阳转率得药效学特征)。

加强剂量虽然接受全部初免程序得健康个体就是否需要加强剂量尚未明确,但就是应该注意到当前一些官方免疫程序推荐接种加强剂量。

乙肝疫苗接种流程

乙肝疫苗接种流程

乙肝疫苗接种流程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接种乙肝疫苗是一项比较普及的防病措施,接种流程如下:
1、首先到当地的疾控中心或市级以上的医院接种门诊预约。

2、接种前需准备身份证件、疫苗接种本。

预约时最好问清楚接种时间和疫苗类型。

3、到接种点进行登记和询问病史(过敏等情况)。

4、医生进行体检,如果符合接种条件,对接种者进行疫苗接种。

5、接种后,医生会告知需要留意的事项和副作用。

6、接种完成后,建议30分钟内在接种机构观察,以防出现不良反应。

7、接种后相关记录需填写在《预防接种史》中,以备查询。

总的来说,接种乙肝疫苗比较简单,只需要提前预约、带好身份证、接种本就能顺利进行接种。

接种后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咨询。

乙肝疫苗接种知识培训

乙肝疫苗接种知识培训

乙肝疫苗接种知识培训一、疫苗针对疾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肝脏引起的以急性或慢性肝脏炎症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流行广、危害大的传染性疾病。

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乙肝或慢性乙肝急性发作,常见乏力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厌油、右上腹疼痛,部分患者可见黄疸、发热,伴肝功能损伤。

肝实质细胞炎症损伤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重要因素。

全球每年约有88.7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其中肝硬化和肝癌的病死率分别占30%和45%。

它给病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是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

目前乙肝尚无根治方法,因此预防乙肝非常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病毒携带者,包括急、慢性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儿童自身缺乏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更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传播途径:一是经血液传播。

主要包括输血及血制品、不洁注射针头、非严格消毒的针灸、牙科及手术器械等医疗行为,文身、文眉、穿耳眼、做双眼皮、刮面等具有损伤性的美容行为;二是母婴传播。

指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怀孕期、分娩期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的一种方式。

如不采取特异性预防措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约有40%将乙肝病毒传播给新生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约有90%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三是性传播。

可通过精液、阴道分泌液传播乙肝病毒。

二、疫苗简介我国现批准上市的乙肝疫苗有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乙肝疫苗两种,剂量分10μg、20μg和60μg 三种。

还有一种是甲乙肝联合疫苗。

推荐为1岁及以上甲肝、乙肝易感者,接种3剂,0、1、6个月各接种1剂,肌内注射,推荐需要终身接受血液制品治疗的患者、男男同性性行为者、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接触的工作人员、静脉注射吸毒者以及慢性肝病患者等感染高风险人群接种。

三、疫苗作用对免疫功能正常者,全程足量完成乙肝疫苗3剂接种程序后1-3个月检测血清抗-HBs≥10 mIU/mL,是疫苗接种防御乙肝病毒感染的可靠标志,具有长期保护作用。

乙肝疫苗接种知多少

乙肝疫苗接种知多少

乙肝疫苗接种知多少这是达医晓护的第2757 篇文章病毒性肝炎科普系列九——乙肝疫苗接种知多少大家知道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办法,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乙肝疫苗接种的一些知识。

一、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包括新生儿、婴幼儿,15岁以下未接种人群以及高危人群。

二、乙肝疫苗的常规接种流程常规乙肝疫苗接种需要接种3针,按照0、1和6个月的程序。

简单来说就是接种第1针疫苗后,在第1个月和第6个月时注射第2针和第3针。

我国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新生儿免费接种,现在国内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已经全面普及。

建议出生后24小时内,最好是6小时内,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越早越好哦。

三、乙肝疫苗的接种剂量目前乙肝疫苗类型主要分两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乙肝疫苗。

对新生儿,若选择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不论新生儿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与否,接种按每针次10ug即可;若选择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根据新生儿母亲乙肝表面抗原情况(HBsAg)有所区分: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每次接种10ug,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每次接种20ug。

不管选择哪一种疫苗,都是接种3针。

对成人,可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20ug/次或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20ug;不管选择哪一种疫苗,都是接种3针。

四、成人免疫功能低下或效果不佳者(接种后无高滴度乙肝表面抗体HBsAb产生)怎么办?对于成人免疫功能低下或效果不佳者,可增加疫苗接种剂量(如60ug)和针次;对常规0、1和6个月程序效果不佳者可再补接种1针60ug或3针20ug乙肝疫苗,并在第2次补接种乙肝疫苗后1-2个月时复查血清HBsAb;如果仍没有激发高滴度的乙肝表面抗体,可再补接种1针60u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五、乙肝疫苗接种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可以持续多久?一般情况下,乙肝疫苗接种后激发的保护性抗体,产生的保护效果可以至少持续三十年,所以一般人群不需要频繁复查乙肝表面抗体或者补打疫苗加强免疫。

(整理)十大儿童必打疫苗

(整理)十大儿童必打疫苗

十大儿童必打疫苗儿童免疫的10种疫苗1、麻疹疫苗: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较轻微,免疫持久性良好,婴儿出生后按期接种,可以预防麻疹。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

2ml【反应】注射后局部一般无反应。

在6-10天时少数人可能发热,一般不超过2天,偶有散在皮疹。

【禁忌】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特别是有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种。

【注意事项】用75%酒精消毒皮肤,要待干后再注射;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接种本疫苗至少间隔6周以上,接种麻疹疫苗至少2周后方可注射丙种球蛋白。

2、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脊灰糖丸是一种口服疫苗制剂,白色颗粒状糖丸,接种安全。

婴儿出生后按计划服用糖丸,可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接种部位】口服。

【剂量】糖丸剂型1粒,液体剂型2滴【反应】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禁忌】有免疫缺陷症禁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

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

【注意事项】本疫苗只供口服;本品系活疫苗,切勿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偶尔超剂量多剂次服苗对人体无害。

3、百白破制剂:是将百日咳菌苗,精制白喉类毒素及精制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接种部位】臀部外上1/4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剂量】0。

5ml【反应】①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

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

②无菌性化脓。

多系注射过浅或疫苗未摇匀,硬结不能吸收而形成注射部位化脓。

③若全身反应较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禁忌】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禁用;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儿童免疫制剂,成人禁用。

【注意事项】使用时必须充分摇匀;制品不能冻结,冻结后出现凝块,不能使用;采用肌内注射,局部可能有硬结,可逐步吸收,注射第2针时应更换另侧部位;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有发生休克时急救用;注射第1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2针。

乙肝宣传资料

乙肝宣传资料

乙肝疫苗定义: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

即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浆中分离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经处理后而制成。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

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一、为何要打乙肝疫苗?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

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成功地预防乙肝,实际就是防硬化、防肝癌第一针。

目前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几元钱,民众都能接受。

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的原理简单的说就是:乙肝疫苗其实就是制备乙肝病毒表面的某些有效蛋白,这些蛋白接种人体后,免疫细胞会产生“特异性武器”(抗体)来对抗乙肝病毒,而接种者本身不会被感染。

当人体接触乙肝病毒的时候,这种早已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武器”就会立即“开火”,清除病毒,抵御感染。

二、乙肝疫苗是如何制备的?如何选用?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表面乙肝病毒抗原,即一种乙肝病毒外衣壳蛋白,并非完整病毒。

这种表面抗原不含有病毒遗传物质,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但保留了免疫原性,即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

乙肝表面抗原曾经是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经纯化灭活等严格工序制备而来,即血源性疫苗,该疫苗由于安全、来源和成本等原因已被淘汰(如,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即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然后转染相应的宿主细胞,如酵母、CHO细胞,生产乙肝表面抗原蛋白。

利用重组酵母生产的叫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利用CHO细胞生产的叫重组CHO乙肝疫苗,剂量为每支5微克。

乙肝疫苗接种指南

乙肝疫苗接种指南

乙肝疫苗接种指南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病毒性肝炎依然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报告病例数第一的乙类传染病。

据估算,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8600万人,丙肝感染者约1000万人,每年约33万人死于乙肝或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是“罪魁祸首”,仅仅42纳米的乙型肝炎病毒给人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灾难,夺走了千千万万人的性命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自从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以后,人类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征服乙肝病毒、消灭乙肝病毒的研究与斗争。

很多朋友不了解乙肝疫苗,从而导致有患乙肝的可能,这让乙肝疫苗大大地“苦恼”。

注射乙肝疫苗有什么作用?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

接种疫苗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且不会伤害到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以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哪些人群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新生儿: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因为乙肝疫苗可以很好地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出生后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就能够大大降低将来感染乙肝的几率,因此,新生儿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儿童和成人:儿童和成人,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是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注射乙肝疫苗后抗体产生情况: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只有30%的人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而且抗体效果很不稳定;接种第二针后,有90%的人产生抗体;接种第三针后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6%以上,而且抗体效果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乙肝疫苗只需要注射一次吗? 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就会产生抗体(一种免疫球蛋白),抗体有一定的半衰期,当下降到一定水平时,不足以起保护作用,可通过再次注射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和提高抗体水平。

所以,乙肝疫苗不是只注射一针就可以了。

打乙肝疫苗加强针有必要吗? 由于在前次注射时免疫系统存有记忆细胞,当再次注射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发挥作用,所以加强注射只要一针,就能恢复到理想抗体水平,并且效果很好。

乙肝疫苗生产发展简介PPT

乙肝疫苗生产发展简介PPT

基因工程技术
01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疫苗的产量和纯度。
新型佐剂的研发
02
开发新型佐剂,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
细胞培养技术
03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实现疫苗的连续生产。
疫苗生产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项目
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共 同研发和推广乙肝疫苗 。
技术交流与转让
加强技术交流与转让, 促进疫苗生产的国际合 作。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新疫苗的研发方向
1 2
新型疫苗的研发
针对乙肝病毒变异株,研发更有效、更安全的疫 苗。
联合疫苗的研发
将乙肝疫苗与其他疫苗结合,减少接种次数,提 高接种率。
3
免疫策略的优化
研究更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提高疫苗的保护效 果。
疫苗生产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乙肝疫苗的重要性
控制乙肝传播
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 效方法,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降低 感染风险,控制乙肝的传播。
预防慢性肝炎
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慢性肝炎 的发生,避免因感染HBV而导致 的长期健康问题。
提高人口素质
乙肝疫苗的接种可以保护广大人 群,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提高 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
乙肝疫苗生产发展简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乙肝疫苗的起源与背景 • 乙肝疫苗的生产技术 • 乙肝疫苗的生产现状 • 乙肝疫苗的未来发展 • 乙肝疫苗的安全性与监管
目录
CONTENTS
01
乙肝疫苗的起源与背景
中国疫苗生产现状

(整理)查验预防接种证培训材料

(整理)查验预防接种证培训材料

查验预防接种证培训材料一、预防接种证查验对象1、全区各类托幼机构、学校每年新入托、入学(转学)的儿童。

二、江苏省计划免疫程序乙肝疫苗:基础免疫3针,0、1、6月各一针。

卡介苗:出生时。

脊灰疫苗:基础免疫3针,满2、3、4月各1针;加强免疫1.5~2岁。

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3针,满3、4、5月各1针;加强免疫1.5~2岁。

麻疹疫苗:基础免疫1针,满8足月,加强免疫1.5~2岁。

乙脑疫苗:基础免疫满6足月接种2针,2针间隔7-10天;加强免疫1.5~2岁,6岁各一针。

流脑疫苗:基础免疫满10足接种月2针,2针间隔3个月;加强免疫4岁。

三、各部门职责(一)托幼机构和学校1、各类托幼机构和学校必须将查验预防接种证纳入儿童入托、入学(转学)报名程序;在报名须知中明确告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和依法查验预防接种证的规定,要求没有预防接种证或未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的儿童,在入托、入学前应到居住地所在的预防接种单位补办预防接种证明或补种相关疫苗。

2、托幼机构和学校应指定经疾控机构培训的专门人员或邀请所在地的预防接种单位专业人员负责入托、入学(转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3、查验后的预防接种证或接种证明由托幼机构和学校集中保管,并登记造册,进行档案化管理。

儿童毕业或转学时发还给儿童家长或监护人。

4、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如实填写《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免疫状况登记表》(见附表1),并于开学1周内报辖区预防接种单位。

5、托幼机构和学校负责将预防接种单位填写的补证、补种通知书及时下发给需补证、补种的儿童。

配合预防接种单位安排时间和地点进行相关疫苗的补种工作,如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内补种疫苗,需按预防接种门诊安全注射的要求设立临时预防接种室,按序接种。

(二)预防接种单位1、预防接种单位负责在儿童入托、入学报名前将《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免疫状况登记表》下发给托幼机构和学校。

2、在入托、入学报名期间,预防接种单位应派专业人员参与托幼机构和学校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复核工作。

(整理)《卫生统计学》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整理)《卫生统计学》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补充选择题】A型题1.统计资料的类型可以分为A 定量资料和等级资料B 分类资料和等级资料C 正态分布资料和离散分布的资料D 定量资料和分类资料E 二项分布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2.下列符号中表示参数的为A SB uCD tE X3.统计学上所说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P,其取值范围为A P≤1B P≥1C P≥0D1≥P≥0E1>P>04.小概率事件在统计学上的含义是A 指的是发生概率P≤0.5的随机事件B 指一次实验或者观察中绝对不发生的事件C 在一次实验或者观察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的事件,一般指P≤0.05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E A和C正确5.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有A 均数、几何均数、变异系数B 均数、几何均数、四分位数间距C 均数、变异系数、几何均数D 均数、四分位数间距、变异系数E 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6.关于频数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 都分为10个组段B 每一个组段必须组距相等C 从频数表中可以初步看出资料的频数分布类型D 不是连续型的资料没有办法编制频数表E 频数表中的每一个组段不一定是半开半闭的区间,可以任意指定7. 关于偏态分布资料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偏态资料的频数分布集中位置偏向数值大的一侧B负偏态资料的频数分布集中位置偏向数值大的一侧C 偏态分布资料频数分布左右不对称D 不宜用均数描述其集中趋势E 不宜用变异系数来描述其离散程度8. 对于一个两端都没有确切值的资料,宜用下列哪个指标来描述其集中趋势A 几何均数B 均数C 方差D 中位数E 四分位数间距9.下列关于标准差的说法中哪种是错误的A 对于同一个资料,其标准差一定小于均数B 标准差一定大于0C 同一个资料的标准差可能大于均数,也可能小于均数D 标准差可以用来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E 如果资料中观察值是有单位的,那么标准差一定有相同单位10. 下列关于标准差S和样本含量n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个资料,其他条件固定不变,随着n增大,S一定减小B 同一个资料,即使其他条件固定不变,随着n增大,也不能确定S一定减小C 同一个资料,其他条件固定不变,随着n增大,S一定增大D 以上说法均正确E 以上说法均错误11. 用下列哪两个指标可以较全面地描述正态分布特征A 均数和中位数B 中位数和方差C 均数和四分位数间距D 均数和标准差E 几何均数和标准差12. 下列哪个资料适宜用几何均数来描述其集中趋势A 偏态分布的资料B 对称分布的资料C 等比级数资料D 一端不确定的资料E 正态分布资料13. 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与标准差一样都是用来描述资料变异程度的指标,都有单位B 可以比较计量单位不同的几组资料的离散程度C 可以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几组资料的离散程度D 变异系数的实质是同一个资料的标准差与均数的比值E 变异系数可以用来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14. 假设将一个正态分布的资料所有的原始数据都加上一个正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均数将增大,标准差不改变B 均数和标准差均增大C 均数不变,标准差增大D 不一定E 均数和标准差均没有变化15. 假设将一个正态分布的资料所有的原始数据都乘以一个大于1的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均数不发生改变B 标准差将不发生改变C 均数是否变化不一定D 变异系数不发生改变E 中位数不发生改变16. 下列关于正态分布曲线的两个参数μ和σ说法正确的是A μ和σ越接近于0时,曲线越扁平B 曲线形状只与μ有关,μ值越大,曲线越扁平C 曲线形状只与σ有关,σ值越大,曲线越扁平D 曲线形状与两者均无关,绘图者可以随意画E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7. 对于正态分布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 当σ不变时,随着μ增大,曲线向右移B 当σ不变时,随着μ增大,曲线向左移C 当μ不变时,随着σ增大,曲线向右移D 当μ不变时,随着σ增大,曲线将没有变化E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8. 在正态曲线下,下列关于μ-1.645σ说法正确的是A μ-1.645σ到曲线对称轴的面积为90%B μ-1.645σ到曲线对称轴的面积为10%C μ-1.645σ到曲线对称轴的面积为5%D μ-1.645σ到曲线对称轴的面积为45%E μ-1.645σ到曲线对称轴的面积为47.5%19. 在正态曲线下,小于μ-2.58σ包含的面积为A 1%B 99%C 0.5%D 0.05%E 99.5%20. 在正态曲线下,大于μ-2.58σ包含的面积为A 1%B 99%C 0.5%D 0.05%E 99.5%21. 下列关于标准正态分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总面积为1B 标准正态分布是μ=0并且σ=1的正态分布C 任何一种资料只要通过σμ-=X u 变换均能变成标准正态分布D 标准正态分布的曲线是唯一的E 因为标准正态分布是对称分布,所以u ≥-1.96与u ≤1.96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相等22. 某年某中学体检,测得100名高一女生的平均身高X =154cm, S =6.6cm ,该校高一女生中身高在143~170cm 者所占比重为(0.00780.04752.42, 1.67u u =-=-)A 90%B 95%C 97.5%D 94.5%E 99%23. 下列关于确定正常人肺活量参考值范围说法正确的是A 只能为单侧,并且只有上限B 只能为单侧,并且只有下限C 只能为双侧,这样才能反映全面D 单双侧都可以E 以上说法均不确切24. 下列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医学参考值范围是根据大部分“健康人”的某项指标制定的B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不受分布资料类型的限制C 在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时,最好用95%范围,因为这个范围最能说明医学问题D 在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时,最好用95%范围,因为这样比较好计算E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5. 为了制定尿铅的正常值范围,测定了一批正常人的尿铅含量,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无法制定,要制定正常值范围必须测定健康人的尿铅含量B 可以制定,应为单侧上限C 可以制定,应为单侧下限D 可以制定,但是无法确定是上侧范围还是下侧范围E 可以制定双侧95%的参考值范围B型题26~30题A 中位数B 四分位数间距C 均数D 几何均数E 对数标准差的反对数26. 对于只有上限不知道下限的资料,欲描述其集中趋势宜用(A)27. 某学校测定了大学一年级新生乙肝疫苗的抗体滴度,欲描述其集中位置,宜用(D)28. 描述偏态资料的离散程度,可用(B)29. 描述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的集中趋势,最适宜用(C)30. 偏态分布的资料,如果经对数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那么欲描述其离散程度,应选用(E)【补充选择题】A 型题1. X S 表示A 样本中实测值与总体均数之差B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C 样本的抽样误差D 样本中各实测值分布的离散情况E 以上都不是2. 标准误越小,说明此次抽样所得样本均数A 离散程度越小B 可比性越好C 可靠程度越小D 系统误差越小E 抽样误差越小3. 对样本均数X 作t 变换的是A X X S μ-B XX μσ- C X μσ- D X μσ- E X X X S - 4. t 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关系是A 均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B 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动C 曲线下两端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是±1.96D 随样本含量的增大,t 分布逼近标准正态分布E 样本含量无限增大时,二者分布完全一致5. 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 二者均反映抽样误差的大小B 总体标准差不变时,增大样本例数可以减小标准误C 总体标准差增大时,总体的标准误也增大D 样本例数增大时,样本的标准差和标准误都会减小E 标准差用于计算可信区间,标准误用于计算参考值范围6. 下列哪个说法是统计推断的内容A 区间估计和点估计B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C 统计预测和统计控制D 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E 参数估计和统计预测7. 可信区间估计时可信度是指A αB βC 1α-D 1β-E 以上均不是8. σ未知且n 很小时,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估计的通式为A 1.96X S ±B 1.96X X S ±C 1.96X X σ±D 0.05/2,X X t S ν±E 0.05/2,X t S ν±9. 关于假设检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备择假设用H 0表示B 检验水准的符号为βC P 可以事先确定D 一定要计算检验统计量E 假设检验是针对总体的特征进行10.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越小A 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B 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C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 犯I 型错误的可能性越大11. 方差齐性检验时,检验水准取下列哪个时,II 型错误最小A 0.20α=B 0.10α=C 0.05α=D 0.02α=E 0.01α=12.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中不包括哪项A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B 对总体参数的可信区间作出估计C 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D 确定P 值,作出统计推断结论E 直接计算P 值13. 假设检验时,应该使用单侧检验却误用了双侧检验,可导致A 增大了I 型错误B 增大了II 型错误C 减小了可信度D 增大了把握度E 统计结论更准确14. 假设检验中,P 与α的关系是A P 越大,α越大B P 越小,α越大C 二者均可事先确定D 二者均需通过计算确定E P 值的大小与α的大小无关15. 假设检验在设计时应确定的是A 总体参数B 检验统计量C 检验水准D P 值E 以上均不是16. 计量资料配对t 检验的无效假设(双侧检验)可写为A 0d μ=B 0d μ≠C 12μμ=D 12μμ≠E 0μμ=17. II 型错误是指A 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 0B 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 0C 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 0D 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 0E 拒绝H 0时所犯的错误18. 下列关于I 型错误和II 型错误说法不正确的是A I 型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B II 型错误的概率用β表示C 样本量固定时,I 型错误的概率越大,II 型错误的概率也越大D 样本量固定时,I 型错误的概率越大,II 型错误的概率越小E 要同时减小I 型错误和II 型错误的概率,需增大样本量19. 不适用于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假设检验的统计量是A tB uC FD 'tE T20.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成立的是A SS 组内 < SS 组间B MS 组内 < MS 组间C MS 组间 >1D SS 总=SS 组间+SS 组内E MS总=MS组间+MS组内21. 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中,成立的是A SS总=SS组间+SS组内B SS总=SS组间+SS区组C SS总=SS组间+SS区组+SS误差D SS总=SS组间-SS组内E SS总=SS区组+SS误差22. 成组设计方差分析,若处理因素无作用,则理论上有A F=1B F<1C F>1D F=0E F<1.9623. 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A 随机误差B 抽样误差C 测量误差D 个体差异E 处理因素的作用24.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组内变异反映的是A 随机误差B 抽样误差C 测量误差D 个体差异E 系统误差25. 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用t检验不用q检验,则A 会将有差别的总体判断为无差别的概率增大B 会将无差别的总体判断为有差别的概率增大C 结果更加合理D 结果会一致E 以上都不对26. 随机区组方差分析中,总例数为N,处理组数为k,配伍组数b,则处理组组间变异的自由度为A N-kB b-1C (b-1)(k-1)D k-1E N-127. 关于检验效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两总体均数确有差别时,按α水准发现这种差别的能力B 两总体均数确有差别时,按1β-水准发现这种差别的能力C 与α有关D 与样本例数有关E 与两总体均数间的位置有关28. 为研究新旧两种仪器测量血生化指标的差异,分别用这两台仪器测量同 一批样品,则统计检验方法应用A 成组设计t 检验B 成组设计u 检验C 配对设计t 检验D 配对设计u 检验E 配对设计2χ检验29.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t =1.20,0.05α=时统计推断结论为A 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 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D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E 未给出自由度,无法进行统计推断30. 两大样本均数比较,推断12μμ=是否成立,可用A t 检验B u 检验C 方差分析D 以上三种均可以E 2χ检验31~35题某药物研究中心为研究减肥药的效果,将40只体重接近的雄性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减肥药和空白对照4种处理方式,两个月后对这些大白鼠的体重进行了测定31. 上述资料所用的设计方法为A 完全随机设计B 随机区组设计C 交叉设计D 析因设计E 序贯试验32. 比较四组大白鼠的体重有无差别,宜用A 两两比较的 t 检验B 两两比较的u 检验C 方差分析D 2χ检验E 直线回归33. 比较四组大白鼠的体重有无差别,无效假设为A 12μμ=B 1234μμμμ===C 0μμ=D 12ππ=E 0d μ=34. 若规定0.05α=,方差分析得P <0.01,则A 各总体均数不同或不全相同B 各样本均数不同或不全相同C 各总体均数均不相同D 各样本均数均不相同E 四组总体均数的差别很大35. 为比较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间的差别,宜用A LSD 法B SNK 法C 新复极差法D 两两t 检验E 两两u 检验B 型题36~40题A μB σC X σD νE 以上均不是36. 决定t分布位置的是(E)37. 决定t分布形态的是(D)38. 决定正态分布位置的是(A)39. 决定正态分布形状的是(B)40. 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是(C)41~45题A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t检验B 配对t检验C 成组t检验D 成组u检验E 以上都不是41. A地150名7岁女童与B地150名7岁女童的体重均数差别的检验,为简便计算,可选用(D)42. A地20名7岁女童与B地20名7岁女童的体重均数差别的检验用(C)43. A地15名7岁女童服用某保健品前后体重的变化的检验用(B)44. 检验B地70名7岁女童的体重是否服从正态分布用(E)45. B地20名女童的体重均数与同年人口普查得到的全国7岁女童的体重均数比较用(A)46~50题A SS总=SS组间+SS组内B SS总=SS处理+SS区组+SS误差C SS总=SS A+SS B+SS AB+SS误差D SS总=SS阶段+SS处理+SS个体+SS误差E 以上均不是46. 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总变异的分解为(C)47.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总变异的分解为(A)48. 交叉设计方差分析总变异的分解为(D)49. 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总变异的分解为(B)50.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总变异的分解为(E)。

GSK - 甲乙肝疫苗(双福立适)

GSK - 甲乙肝疫苗(双福立适)

名称:甲乙肝疫苗(双福立适)介绍:[药品名称]通用名: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商品名:双福立适英文名:Combined Inactivated Hepatitis A and rDNA Hepatitis BVaccine汉语拼音:Jiayixing Ganyyan Lianhe Yimiao[主要成分]1剂量(1毫升)含由基因工程酵母细胞(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制备得到的:灭活甲型肝炎病毒* 720ELISA单位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S蛋白)** 20微克*:吸附于氢氧化铝共:0.05毫克AL3+**:吸附于磷酸铝共:0.4毫克AL3+[性状]1毫克的混悬液。

贮藏状态下,可见白色细微沉淀和无色澄明上清液。

[接种对象]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成人剂型适用于免疫过的和有感染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危险的成人和16岁以上(包括16岁)青少年。

[用法用量]剂量成人和16岁以上青少年推荐使用1.0ml剂量。

初免程序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成人剂型标准初免程序为3剂。

首剂于选定日期接种,首剂一个月后接种第2针,首剂6个月后接种第3针。

推荐的程序不能中断。

接种开始后,整个初免接种需使用一种疫苗。

加强剂量已有接种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成人剂型后60个月的抗体长期持续性数据。

联合疫苗初免后所观察到的抗HBs和抗HAV抗体滴度与接种单价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疫苗后所观察到滴度范围相似。

抗体衰减的动力学亦相似。

单价疫苗接种经验可作为联合疫苗加强接种的基本原则。

乙肝健康个体接受了完整和初免程序后是否需要乙肝疫苗加强尚未确定,但是目前一些官方免疫程序推荐进行乙肝疫苗加强接种,应尊重这些推荐。

对于一些暴露于HBV的个体或病人(例如:血液透析或免疫缺陷病人),应提高警惕以确保保护性抗体水平≥10IU/L。

甲肝尚不明确已对甲肝疫苗产生免疫应答者是否需要加强剂量,因为即便没有监测到抗体,免疫记忆反应也查能提供保护。

加强接种的原则是对疾病的保护需要抗体存在,而预计抗甲肝病毒抗体可至少持续10年。

乙肝疫苗接种须知

乙肝疫苗接种须知

乙肝疫苗接种须知
一、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和接种原则:
根据既往接种史,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0、1、6月的免疫程序,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

对既往未接种乙肝疫苗者,接种3针次;免疫史不全者,接种时间距离第1针次间隔在一年内的,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而超过一年的和免疫史不详者视为未接种,须接种3针次疫苗。

二、乙肝疫苗选择及接种人群:
儿童乙肝疫苗(10ug):用于15岁以下(包括15岁)儿童及新生儿接种。

儿童及新生儿只可以选择“进口乙肝疫苗”。

成人乙肝疫苗(20ug):用于成人和15岁以上青少年接种。

成人可选择“进口乙肝疫苗”或“国产乙肝疫苗”。

三、乙肝疫苗接种部位:
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注射。

(整理)儿童疫苗接种.

(整理)儿童疫苗接种.

1. 出生24小时之内,我们应当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2. 一个月龄的时候,要满30天以上,我们要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

3. 满两个月龄的时候,我们要吃第一粒脊灰疫苗。

4. 在三个月龄的时候,我们要吃第二联脊灰疫苗,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第一针。

5. 四个月龄的时候,我们要吃脊灰疫苗的第三联,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第二针。

6. 五个月龄的时候,我们要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第三针。

7. 满六个月龄时,我们要接种乙肝疫苗的第三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它是零、一、六个月接种程序,六月龄的时候,我们还要进行流脑疫苗的接种第一针。

8. 八个月龄时,我们要进行麻疹疫苗第一针的接种。

9. 九个月龄的时候,我们要进行流脑疫苗第二针的接种。

10. 当孩子满一岁的时候,我们要进行乙脑疫苗的接种。

11. 一岁半的时候,我们要进行百白破三联疫苗的加强注射,麻风三疫苗的加强注射。

12. 两岁时,我们要接种乙脑疫苗第二针。

13. 三岁时我们要进行流脑A+C疫苗的接种。

14. 四岁时,我们要加服一颗脊灰糖丸疫苗。

15. 六岁时,就是入学的年龄,我们要进行白百破二联加强注射,麻风塞加强注射,乙脑疫苗加强注射。

16. 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要进行流脑A+C疫苗的加强注射。

17. 初中三年级进行白百破二联疫苗的加强注射。

18. 对于大一年级进京的新生,我们要进行白破二联的注射和麻疹疫苗的注射。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免疫程序随年龄的变化:1.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它的适中人群为三个年龄段,第一个六月龄以下,儿童注射三针,间隔一到两个月,一年后加强一次。

第二个六到12个月儿童注射两针,间隔一个月,于出生后,第二年加强接种一次。

第三个一到5岁儿童注射一针。

2. 水痘疫苗,分两个年龄段,第一个一到12岁儿童接种一针,13岁以上接种两针,间隔6到10周。

3. 肺炎疫苗,它用于两岁以上,体弱多病的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疾患或免疫功能减弱的人群,注射一针,高危人群五年后加强一次,健康人不需加强,一些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儿童和癌症患者,都可以进行肺炎疫苗的接种。

(整理)乙肝五项检查结果说明.

(整理)乙肝五项检查结果说明.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说明乙肝五项检查 (1)意义 (1)检查时间 (2)定量检查 (3)结果分析 (3)检查费用 (4)婚前检查 (4)孕前检查 (4)检查对照 (5)化验单 (6)全阴性 (6)检查吃饭 (7)大三阳 (7)注意事项 (7)定期疗效 (8)多久检查 (8)定量检查 (9)正常值 (9)法律禁止 (9)乙肝五项结果分析 (10)常见组合 (10)常见误区 (11)乙肝五项检查乙肝五项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虽然项目少,检查简单,但是意义非常重要。

乙肝五项检查分别是: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抗HBs)3.е抗原(HBeAg)4.е抗体(抗HBe)5.核心抗体(抗HBc),乙肝五项又叫乙肝两对半。

意义1、HBsAg-表面抗原[1]: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乙肝五项检查乙肝五项检查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临床意义: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表示HBsAg在血清中的含量。

高滴度的HBsAg常表示病毒的高复制水平;低滴度的HBsAg可能是由于在感染恢复时期病毒低复制,或者在炎症活动时病毒和抗原部分清除;少数情况下是由于病毒变异,引起HBsAg抗原性改变,从而与试剂抗体的亲和性降低,表现为临床检查HBsAg低滴度。

2、HBsAb-表面抗体:一般简称表面抗体。

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

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临床意义: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3、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

它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

乙肝疫苗,乙免

乙肝疫苗,乙免

乙型肝炎疫苗 (Hepatitis B vaccine)一、疾病简介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可累及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

乙肝分布十分广泛,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流行。

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人群中有60%的人被乙肝病毒感染,10%的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

我省乙肝感染率更是高达75.3%。

乙肝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是我国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流行型。

乙肝病程迁延,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被WHO列为要加强控制并最终消灭的传染病。

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乙肝病毒属DNA病毒科,有三种外壳的基因编码。

乙肝病毒具有五种抗原抗体系统:即表面抗原抗体(HBsAg与抗-HBs)、e抗原抗体(HBeAg与抗-HBe)、核心抗原抗体(HBcAg与抗-HBc)、x抗原抗体(HBxAg与抗-HBx)和HBv-DNA。

有临床意义的主要有HBsAg与抗-HBs、HBeAg 与抗-HBe和抗-HBc,简称"两对半"。

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黄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等。

目前我国生产的乙肝疫苗为基因重组乙肝疫苗。

血源乙肝疫苗现已停止生产使用。

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又分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疫苗和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二、基因重组乙肝疫苗(一)乙肝基因工程(CHO)疫苗本疫苗系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片段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内,通过对细胞培养增殖,增殖分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于培养液中,经纯化加佐剂氢氧化铝后制成。

疫苗外观有轻微乳白色沉淀。

1.接种对象 (1)乙肝易感者(表面抗原阴性,转氨酶正常)。

⑵用于阻断母婴传播。

给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婴儿接种更为重要,最好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2.使用方法(1)一般易感者使用10ug/支,免疫程序为0、1、6。

(整理)疫苗有效期有多久

(整理)疫苗有效期有多久

疫苗有效期有多久从一出生就接种的乙肝疫苗起,我们开始受到各种疫苗保护。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小时候吃了长大就不用再服,但流感疫苗却应该每年都打一次,不同疫苗的“有效期”到底有多久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北京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唐耀武说。

“首先要强调的是,研究尚不能证实,疫苗能提供终身的免疫作用。

”唐耀武介绍,疫苗的“有效期”长短与接种的次数、剂量、接种者的体质以及接种后被感染的机会等多种因素有关。

而根据其所防治的疾病,不同的疫苗“有效期”各不相同。

10年以上:乙肝、麻腮风疫苗等。

大家熟知的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口服糖丸疫苗是免疫效果最好的疫苗,可以达到持久有效的免疫效果。

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的简称。

这种疫苗全程接种后,对于这三种疾病的免疫效果是不同的。

它对破伤风的预防效果最好,基础免疫后,几乎所有被接种的血清中抗毒素都可达到保护水平以上,抗体可维持10—15年时间。

它对白喉的预防效果也较为理想,基础免疫后在1.5—2周岁再加强免疫1针,抗体可维持5年以上。

它对百日咳也有一定预防效果,在1.5—2周岁时再加强1针,抗体至少可维持2—3年。

麻腮风三联疫苗用于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一般全程接种后对三种病都能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目前研究表明,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全程免疫接种成功后能维持10多年的保护,但不能达到终身免疫,大家应当在体检中注意自己是否仍有抗体,必要时及时补种。

3—5年:肺炎、卡介苗。

肺炎疫苗在我国目前有两种,一种是适合2岁以下儿童注射的“7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另一种是普遍适合2岁以上人群接种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前者通常连续接种4针后能达到持续免疫,效果持续5—8年;而后者需要注射1针,免疫保护一般在5年以上,接种5年后可到相应机构再次接种。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新生儿就需要接种,但这种疫苗目前看预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数据显示接种后免疫只可维持3—4年,因此对结核病的预防还应注重卫生习惯的培养,不能只依靠疫苗。

(整理)预防接种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整理)预防接种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2015年预防接种资质培训试题姓名:单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基础免疫要求在()内完成。

A 7岁B 1岁半C 24个月D 12月龄2.预防接种实行居住地管理,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的≤7周岁的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接种服务。

A 1个月B 3个月C 6个月D 12个月3、疫苗在保、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A 计划免疫 B冷链工程 C扩大免疫规划 D 冷链系统4、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天。

A ≥28B ≤28C ≥30D ≤305、流脑A群疫苗共两剂次,两剂次的间隔时间应()天。

A 1个月B 两个月C ≥三个月D 四个月6、下列那种疫苗接种途径为皮下注射()A 百白破B 卡介苗C 乙肝疫苗D 麻疹疫苗7、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A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B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C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 市卫生局8、A+C群流脑疫苗接种对象为()。

A 1周岁及以上的儿童B 2周岁及以上的儿童C 3周岁及以上的儿童D 4周岁及以上的儿童9、承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每年至少应提供()次接种服务。

A 2B 4C 6D 810、疫苗接种后,儿童不要离开接种现场,须留观多长时间,发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A 5~10分钟B 10~15分钟C 30~40分钟11、预防接种卡(簿)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年。

A 3B 5C 7D 1512、卡介苗的接种途径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

A 皮下注射B 皮内注射C 肌内注射D 口服13、预防接种中度反应是()A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2.6~5.0cm,发热(腋温)37.6~38.5 ℃ B 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2.6~5.0cm,发热(腋温)37.0~38.5 ℃ C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1.6~5.0cm,发热(腋温)37.6~38.5℃ D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1.5~5.0cm,发热(腋温)37.0~38.5 ℃14、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A 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

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药品名称乙肝疫苗外文名称hepatitis B vaccine主要适用症预防乙肝感染用法用量肌肉注射不良反应注射部位可能有红肿,疼痛,发热等反应主要用药禁忌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乙肝疫苗分为血源乙肝疫苗及基因重组(转基因)乙肝疫苗两种,其中基因重组(转基因)乙肝疫苗又可分为哺乳动物表达的疫苗和转基因酵母疫苗,乙肝血源疫苗系统由无症状HBsAg携带者血浆提取的HBsAg,经纯化,灭活及添加佐剂氧化铝制成。

目前我国多采用基因重组(转基因)乙肝疫苗。

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是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含有乙肝病毒HBsAg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入酵母(啤酒酵母.毕赤酵母或汉逊酵母)或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表达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在繁殖过程中产生于未糖基化的HBsAg多肽,经破碎酵母菌体,颗粒形未糖基化的HBsAg多肽释放,经纯化,灭活,加氢氧化铝后制成。

治疗性乙肝疫苗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

乙肝疫苗治疗性乙肝疫苗可分为蛋白疫苗、DNA疫苗和多肽疫苗。

治疗性乙肝疫苗其不同于预防性乙肝疫苗的地方在于它可克服机体的免疫耐受,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对乙肝起到治疗作用。

研究已经表明,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效地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

因此,治疗性疫苗以打破免疫耐受、重建免疫应答,激发慢性乙肝患者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和以CTL应答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清除肝细胞内病毒的目的。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问世将为治疗慢性乙肝提供了新的手段,带来了希望和憧憬。

但治疗性乙肝疫苗尚在研究之中,结构的改变、疫苗的稳定性、佐剂的选择、乙肝病人的个体差异、乙肝病毒的突变、疫苗的剂量、远期疗效、毒副作用等问题的解决尚有待时日,因此治疗性疫苗还不可能马上投入临床使用。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发还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观察,即使治疗性乙肝疫苗问世后,疫苗疗法也不能取代药物治疗,最后很有可能形成一种综合疗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的有且只有以下4种:①高剂量乙型肝炎疫苗60μg/1.0ml),估计二期B(IIb期)临床试验已完成,现进度未明;②抗原抗体复合物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乙克60μg/1.0ml),三期临床试验开展中;③治疗性乙型肝炎合成肽疫苗,将进入三期临床试验;④双质粒治疗性乙型肝炎DNA疫苗,2006年获特殊批准开展一期临床试验,一期和二期同时进行中,二期会在2009年中完成。

中国另有数个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正在研究中。

高剂量乙型肝炎疫苗(60μg/1.0ml下文简称:KT60,2004L00065)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8医院(广州空军医院)全军肝病中心张宜俊教授(文职军衔少将)等人和深圳康泰生物汪恩浩等人合作研发,成份与康泰生物生产的预防用疫苗一致,同属于蛋白疫苗,HBsAg设计到生产技术都从美国默克公司(默沙东)引进的.与普通预防用疫苗区别是治疗性疫苗在铝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把HBsAg浓度改为60μg/ml,普通预防用疫苗通常为5μg/ml或10μg/ml,葛兰素史克(GSK)公司生产的安在时预防疫苗剂量是20μg/ml。

60μg/ml的剂量为实验室优选确定的剂量,并且采用低铝和康泰自有的超低硫柳汞专利技术(该技术与效果无关,但提高应用安全性,康泰已实现无汞生产),两者均在研究比KT60更为优秀的药物。

2发展历史乙肝疫苗形成于1986年,为了得到乙肝疫苗,研究人员从研究复试病毒,到酵母,并研究纯化的蛋白质序列。

并经过了大量的诱导免疫反应。

1991年,疫苗被应用于高危险人群。

主要是一些儿童,因为儿童的感染率极高。

2005年,美国推行常规的疫苗注射,给所有未注射过乙肝疫苗的儿童注射。

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先后经历了血源性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阶段。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技术已相当成熟,中国自行研制的疫苗经多年观察证明安全有效,亦已批准生产。

乙肝疫苗的发展与应用,将对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起重要作用。

人类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唯一宿主,当安全、有效、足量的乙型肝炎疫苗提供接种使用时,肯定将对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已实施新生儿国家免疫规划,乙肝疫苗即是免费且强制性接种的疫苗之一。

甲乙肝混合疫苗面世一种最新甲乙肝炎混合疫苗面世,据称,该疫苗一针两用,市民只要在第零、一、六个月内接种三剂二合一疫苗后,体内的甲型肝炎保护效能可达百分之九十七,而乙型肝炎则可达百分之九十五。

从今之后,只需接种一种疫苗,便可获两种保护效果。

据有关资料显示,现时全球约有二亿人感染乙型肝炎,至于带菌者则约有三亿五千万,其中以华人所占比例最高,单是中国人大约已占超过一亿二千万,而香港约有一成人口为乙肝带菌者,约为六十五万。

至于甲肝情况,全球每年有超过一千万宗病毒,除非洲及南美洲外,亚洲也属高度传染性区域。

在香港,每年约有数千宗甲型肝炎病例。

对于社区及学校(中学及大学)来说,由于简单,又易被接受,故推行不难,可大大提高预防两种肝炎机会,减少肝炎病变和死亡所带来的沉重社会负担。

3接种原因首先,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因为乙肝疫苗可以很好的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出生后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就能够确保将来不会感染乙肝,因此,新生儿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其次,乙肝若不有效的治疗就会向着肝硬化、肝癌的方向发展,因此说,有效的预防乙肝就是成功的预防肝硬化,预防肝癌的发生,是预防肝硬化肝癌的第一针。

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三十几块钱,民众都能接受。

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的原理简单的说就是:乙肝疫苗其实就是制备乙肝病毒表面的某些有效蛋白,这些蛋白接种人体后,免疫细胞会产生“特异性武器”(抗体)来对抗乙肝病毒,而接种者本身不会被感染。

当人体再次接触乙肝病毒的时候,这种早已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武器”就会立即“开火”,清除病毒,抵御感染。

4疫苗制备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即一种乙肝病毒的包膜蛋白,并非完整病毒。

这种表面抗原不含有病毒遗传物质,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但保留了免疫原性,即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

乙肝表面抗原曾经是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经纯化灭活等严格工序制备而来,即血源性疫苗,该疫苗由于安全、来源和成本等原因已被淘汰(如,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即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然后转染相应的宿主细胞,如酵母、CHO细胞,生产乙肝表面抗原蛋白。

利用重组酵母生产的叫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利用CHO细胞生产的叫重组CHO乙肝疫苗,剂量为每支5微克。

它们都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都可以放心选用。

5使用方法中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

由此可见,新生儿的预防尤为重要,所有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

这是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其次,学龄前儿童也应进行接种。

第三是HBsAg阳性者的配偶及其他从事有感染乙肝危险职业的人,如密切接触血液的人员、医护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

第四是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如意外地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于眼结膜或口腔黏膜,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等,均应接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 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

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

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

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24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新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成人一般剂量加倍)。

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

(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后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4)对于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在意外接触HBV 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a.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 等,并在3 和6 个月内复查。

b.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 ≥10 mIU/ml 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 <10 mIU/ml 或抗-HBs 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 和6 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 和第3 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μg)。

(5)青少年是HBV的易感者,也可接种乙肝疫苗,也要按“0、1、6免疫方案”进行接种,即先注射第一针,一个月后注射第二针,6个月后注射第三针。

成年人、老年人、孕妇都可以接种乙肝疫苗。

只不过年龄越大,接种的成功率相对小一些。

其实老年人接种乙肝疫苗的实际意义并不大,一是成功率较低,二是感染HBv的机率不大,或老年人可能早已感染HBv。

但是,如果老年人确实是一位HBv易感者,家里和周围又有HBv感染者,和他们密切接触,接种乙肝疫苗还是有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