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难则反的智慧——浅谈逆向思维在解题中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难则反的智慧
——浅谈逆向思维在解题中的体现
浙江省宁海县知恩中学 王丽亚(315600)
数学问题的解决,有许多是可以从条件出发,进行正面的、顺向的思考而获得结论,这种思考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定向性、聚合性,强化这种思维定势,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我们首先应该承认的.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也有许多问题正面入手困难重重,若改由反面入手却常常能出奇制胜. 千古传诵的“草船借箭”与“司马光砸缸”的历史故事都充分说明了逆向思维的巨大威力,正难则反易,数学问题的解决也是这样.
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正难则反思想的体会.
一.集合中体现为补集思想
当题目直接求解较繁、较杂甚至不能求解时,通过先求得问题的反面进而求其补集以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
例1. 三个方程x 2+4mx -4m +3=0,x 2+(m -1)x +m 2=0,x 2+2mx -2m=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试求m 的范围.
分析:本题从正面入手应分类求解,繁不堪言,若从反面“三个方程均无实数根”思考,在实数范围内除去反面求得的解即为m 的取值范围.
解:若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根,则
⎪⎪⎩⎪⎪⎨⎧<+<--<+--0
8404)1(0)34(4162222m m m m m m 解得123-<<-m ∴三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m 的取值范围是2
3-
≤m 或1-≥m . 二. 命题中体现为逆否命题 逻辑学认为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的,也就是原命题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也真。 在一些命题的真假性或条件与结论的充分必要性的判断中,正面判断比较难或者不容易理
解,那么不妨跳出思维框架,转化为考虑逆否命题的真假性或者利用逆否命题判断充分必要性.
例2. 0)2()2(22≠-+-b ab 的充要条件是 .
分析:从正面入手2-ab 与2-b 中至少有一个不等于0, 即02≠-ab 或02≠-b , 2≠ab 或2≠b ,得到1≠a 或2≠b ,这对很多同学而言都有一定的理解障碍,但如果从反面来看,0)2()2(22=-+-b ab 的充要条件是:2=ab 且2=b 能得到1=a 且2=b . 那么利用逆否命题即能得到0)2()2(22≠-+-b ab 的充要条件是1≠a 或2≠b .
从逆否命题来处理确有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的感觉.
三.证明中体现为反证法
反证法也是逆否命题的一个应用,即在证明若p 则q 中转化为证明若非q 则非p ,通过否定结论后再作为条件推出与题设的矛盾. 特别对于一些有否定词的命题或“至多”“至少”型的命题尤为适宜.
例3. 如图:已知在△ABC 中,∠BAC=60°,线
段AD ⊥平面ABC ,AH ⊥平面DBC ,H 为垂足,求
证:H 不可能是△DBC 的垂心.
分析:对于一个不是垂心的点,感觉无从下手,
对于垂心,则可以应用它的一些垂直关系。本题要想
从条件入手证明十分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反面采用反
证法证明.
证明:(反证法)假设H 是△DBC 的垂心,
则CD ⊥ BH ,又AH ⊥平面DBC
∴BH 是AB 在平面DBC 的射影,由三垂线定理得CD ⊥AB
又∵AD ⊥平面ABC ,∴AD ⊥AB ∴AB ⊥平面ACD ,
得AB ⊥AC 即∠BAC=90°与∠BAC=60°矛盾
∴假设不成立,即证H 不可能是△DBC 的垂心.
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牛顿说:“反证法是数学家最精当的武器之一”.这就
充分肯定了这一方法的积极作用和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也充分体现了正难则反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四.排列组合、概率中体现为间接法
对于某些排列的正面情况较复杂,而其反面情况较简单时,可先考虑无限制条件下的排列,再减去其反面情况的总数. 在概率计算中则可以通过1减去其对立事件的概率.
例4. 1 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的中点,共10个点,在其中取出4个不共面的点,不同的取法有( )种.
(A )150 (B )147 (C )144 (D )141 [97年全国理(15)]
分析与解:该题当然可以用直接法求解,但怎样合理分类令众多考生“雾里看花、不知所措”;若有考生能想到“通过求得问题的对立面”(即4个点共面的情况)
这种间接方法求解的话,则问题变得较为明朗、易解,具体解法如下:
从10个点中取出4个点的取法有410C 种,而四点共面的取法可分以下三类:第一类,4个点恰好在四面体的同一面上有464C 种;第二类,4个点恰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有3种(如平行四边形EFGH );第三类,4个顶点恰为一条棱上的三点和相对棱的中点有6种(如△BCG );所以符合条件的取法数为:
410C - 464C -3-6=141种. 故选D. 例4.2 抛掷两个骰子,至少出现一个5点或6点的概率为( ) A. 3
1 B. 125 C. 365 D. 95 分析:该题若采用直接分类,可以记“恰好出现一个6点而没有5点”为事件A ;“恰好出现一个5点而没有6点”为事件B ;“恰好出现一个5点和一个6点”为事件C ;“恰好出现两个5点”为事件D ;“恰好出现两个6点”为事件E.
则)()()()()(E P D P C P B P A P P ++++=
但若能从反面入手,考虑到“至少出现一个5点或6点”的反面是“两个骰子既不出现5
A
B C D
E
F
G
H
点也不出现6点”,那么所求的概率9
564641=⨯-=P ,选D. 在此类问题中如果善于运用正难则反的思想,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1)(A P A P -=,可以使问题的解决做到事半功倍,而且减少了计算环节,也能减少由计算带来的不必要错误.
正难则反的这种逆向思维方式具有发散性、变通性,是突破传统框架产生新思路的源泉.对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从正面入手求解繁琐、难度较大,不妨就打破思维常规实行“正难则反”策略,转化为考虑问题的相反方面,往往能绝处逢生、开拓解题思路、简化运算过程.如果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品尝到应用正难则反思想的甜头,那么就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以达到拓广思维,增强解题技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之目的.
正难则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只能是在解题的过程中逐渐的体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