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仪器

合集下载

放射治疗设备使用指南

放射治疗设备使用指南

放射治疗设备使用指南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利用放射线照射肿瘤细胞,以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

然而,放射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提供一个放射治疗设备使用指南,以便临床医生和技师们正确操作设备和提供有效的治疗。

一、设备准备在进行放射治疗之前,设备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首先,检查设备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确保所有配件和连接线都完好无损。

此外,还要核对设备的设置和参数,确保其符合治疗计划。

设备的校准和校验也是不可忽视的步骤,以确保其输出的剂量准确可靠。

二、患者定位和分布放射治疗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定位和分布。

在治疗计划之前,应进行详细的患者定位和分布测量。

使用射线透视、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等工具,确定肿瘤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同时,还需要确保患者的身体位置正确,以便在治疗中精确照射到肿瘤。

三、设备操作在进行放射治疗时,医生和技师们应仔细操作设备,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首先,设备的辐射束应定位准确,并且完全覆盖肿瘤区域。

使用设备的控制面板或计算机程序,控制辐射剂量和方向。

此外,设备的辐射参数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给予适当的治疗剂量。

四、安全措施放射治疗是一种高风险的医疗操作,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一,医生和技师们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铅套、手套和护目镜,以减少辐射对他们自身的影响。

二是确保房间内的辐射防护设施完善,如铅墙、门和窗帘等。

此外,设备的辐射水平和剂量应定期监测和记录,以确保辐射安全符合规定标准。

五、设备维护和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放射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设备维护和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检查,包括仪器的清洁、校准和故障排除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测试,如辐射剂量测量和辐射束的空间分辨率等。

这些步骤有助于保持设备的高质量和准确性,提供优质的放射治疗。

六、记录和报告最后,设备使用期间的记录和报告对于治疗结果的评估和追踪非常重要。

PTW-UNIDOS-E 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PTW-UNIDOS-E 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1. 介绍与操作UNIDOS E 介绍概要·UNIDOS E 是由微处理器控制的通用型工作级剂量计,适应于放射治疗与放射诊断中的剂量和剂量率的测量。

它符合IEC 60731 针对工作级放疗剂量计和IEC 61674 针对诊断剂量计的标准·UNIDOS E 不可接触病人,不能在患者周围使用·UNIDOS E 仅可用于测量,不可以用于控制或者调整放射治疗装置·UNIDOS E 仅供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使用特性·由微处理器控制的通用型工作级剂量计,既适应于放射治疗与放射诊断中的剂量和剂量率的测量又可进行长度剂量乘积的测量·以放射学或者电学单位显示剂量/电量和剂量率/电流·以电离室和固体探测器进行测量·电离室菜单能显示贮存于数据库中的多至 35 种探头·可在市电或电池供电下工作(电池持续多达 5 小时)·经过校正过的放射学数据被加口令保护·放射学测量数据可任意纠正·高压可由 0 调节至 400V,以 50V 为进阶·3 位宽动态测量范围·简单的操作指导和大屏幕显示·永久储存预先设置的机器设置·宽电压电源,从 100-230V(±15%)市电压·高灵敏输入放大器·放大器配有干燥剂1.1.3 测量方式UNIDOS E 提供“剂量”和“剂量率”测量模式。

此两种测量方法可互换使用。

章节5.2 列出了不同的量程与分辨力(A)“剂量率”测量方式:完整的“High”(高),“Med”(中),“Low”(低)三档量程可用。

(B)“剂量”测量方式:以剂量率或者电流数学积分的形式测量剂量/电流显示与操作键操作键前面板:开(ON)/关(OFF)键(2)分压器可调对比度(1)在液晶(LC)显示屏上选择菜单和数值,以ENT(回车)确认和ESC(逃逸)取消操作(3)后面板:电源插座(4)RS232 接口(5)蓄电池(6)“HV” (高压)转换(7)干燥器(8)探头插座(9)图2:UNIDOS E 前视及后视图1.2.2装置控制键MOD –切换剂量与剂量率测试方式。

放射治疗设备

放射治疗设备

瓦里安:
4-22MeV
西门子:
6-22MeV
菲利浦:
6-22MeV
新华(中国): 4-6MeV
放疗发展史
放疗机
模拟定位机
放疗过程
第二节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原理:
利用微波电场,沿直线加速电子到较高能量,从 单击此处添而加标获得高能X射线或电子线的放射治疗装置。

2 结构:
放 1.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
疗 的 设
放疗发展史 放疗机
模拟定位机
放疗过程
第一节
4
中国放疗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1949年解放时,全国在北京、上海、广
州及沈阳等地约有5家医院拥有放射治疗设备。
1
1969年在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首先研制成功直立 式源钴60治疗机。
放射治疗发展史
1970年北京东方红医疗器械厂开始批量生产 250KV深部X治疗机。这些治疗设备的制成打破了当时 国外封锁中国肿瘤治疗设备局面,装备了一批肿瘤医 院。
第二篇 第二章
放射治疗 设备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11级生物医学工程
11111020 关邵翔
目录
1 放射治疗发展史 2 放射治疗机 3 模拟定位机 4 放疗过程 5 至今最先进的放疗仪器--TomoTherapy 6 总结
第一节: 放射治疗发展史
放疗发展史 放疗机
模拟定位机
放疗过程
第一节
放射治疗发展史
疗 未达到要求,均可终止治疗,从而保证治疗
的 及防护的安全性。

3.后装机因其“功率”高,短时间内就达
备 到治疗所需剂量。大大地缩短了治疗时间,
减少治疗次数,迅速缓解症状,达到治疗目

医疗设备的分类

医疗设备的分类
三、辅助设备类可分为如下几类:消毒灭菌设备、制冷设备、中心吸引及供氧系统、空调设备、制药机械设备、血库设备、医用数据处理设备、医用录像摄影设备等。
医疗器械的分类

医院里有医疗器械可分为三大类,即诊断性的、治疗性的两大类及必备的医疗器械各等级的不同要求分类。
一、诊断设备类可分为以下几类:物理诊断器具(体温计、血压表、显微镜、测听计、各种生理记录仪等)、影像类(X光机、CT扫描、磁共振、B超等)、分析仪器(各种类型的计数仪、生化、免疫分析仪器等)、电生理类(如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肌电图机等)。 二、治疗设备类可分为以下几类:
普通手术器械、光导手术器械(纤维内窥镜、激光治疗机等);辅助手术器械(如各种麻醉机、呼吸机、体外循环等);放射治疗机械(如深部X光治疗机、钴60治疗机、加速器、伽码刀、各种同位素治疗器等);其它类(微波、高压氧等)。 三、医院必备的医疗器械等级要求可分三类以下几类:第一类、第二类以及第三类。即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第三类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和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且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医疗设备的分类
目前医疗设备较提倡的分类法有三大类,即诊断设备类、治疗设备类及辅助设备类。
一、诊断设备类可分为八类: X射线诊断设备、超声诊断设备、功能检查设备、内窥镜检查设备、核医学设备、实验诊断设备及病理诊断装备。
二、治疗设备类可分为10类:病房护理设备(病床、推车、氧气瓶、洗胃机、无针注射器等);手术设备(手术床、照明设备,手术器械和各种台、架、凳、柜,还包括显微外科设备);放射治疗设备(接触治疗机、浅层治疗机、深度治疗机、加速器、60钴治疗机、镭或137铯腔内治疗及后装装置治疗等);核医学治疗设备-治疗方法有内照射治疗、敷贴治疗和胶体治疗三种;理化设备(目前大体上可分为光疗商务、电疗设备、超声治疗及硫疗设备4类);激光设备—医用激光发生器(目前常用的有红宝石激光、氦氖激光、二氧化碳激光、氩离子激光及YAG激光等);透析治疗设备(常用的人工肾有平板型人工肾和管型人工肾两大类);体温冷冻设备(半导体冷刀、气体冷刀和固体冷刀等);急救设备(心脏除颤起搏设备、人工呼吸机、超声雾化器等);其它治疗设备(高压氧舱、眼科用高频电铬器、电磁吸铁器、玻璃体切割器、血液成人分离器等)。这都属于各科专用治疗设备,如有必要亦可单独分成一类。

医疗设备分类目录

医疗设备分类目录

医疗设备分类目录
一、诊断类设备
诊断类设备主要用于疾病的检测、识别和诊断,其包括但不限于:
影像诊断设备:如X光机、CT扫描机、MRI扫描仪、超声诊断仪等。

心电诊断设备:如心电图机、动态血压监测仪等。

生化诊断设备: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

微生物诊断设备:如细菌培养箱、药敏试验仪等。

二、治疗类设备
治疗类设备用于疾病的直接治疗,如:
物理治疗设备:如高频电疗机、磁疗机、光疗机等。

化学治疗设备:如输液泵、注射器等。

放射治疗设备:如直线加速器、钴-60治疗机等。

三、康复类设备
康复类设备主要用于患者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如:
康复训练设备:如康复床、步行训练器等。

物理康复设备:如按摩器、牵引器等。

四、手术器械
手术器械用于各类手术操作,如:
基础手术器械:如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镊等。

缝合器械:如缝针、缝线、持针器等。

五、显微手术器械
显微手术器械用于显微外科手术,如:
显微手术刀显微持针器显微剪刀
六、电子仪器设备
电子仪器设备利用电子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如:
电子监护仪电子内窥镜起搏器
七、光学仪器设备
光学仪器设备利用光学原理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
显微镜:如生物显微镜、手术显微镜等。

内窥镜:如胃镜、肠镜等。

八、医用高频设备
医用高频设备利用高频电磁波进行治疗,如:
高频电刀射频治疗仪
此分类目录旨在提供医疗设备的概览,但并不详尽。

具体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患者的需求来确定。

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设备清单(示范文本)

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设备清单(示范文本)

格式文本: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设备清单
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设备清单一、放射治疗
安全防护装置、辐射检测仪器:各放射治疗场所均设置有多重安全联锁系统、剂量监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和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科室配备放疗剂量仪一台、个人剂量报警仪三个。

二、核医学
设备:ECT机一台(型号:SPX-6,生产厂家:美国GE公司,所在场所:XXXXX)
安全防护装置、辐射检测仪器: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场所;配备131I活度计一台、99m Tc活度计一台、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一台。

三、介入放射学
设备及配套设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一台(型号:LCV,生产厂家:美国GE公司,所在场所:XXXXX)
个人防护用品:铅衣七套、铅围裙一条、铅围脖四个、性腺防护
铅皮四个、铅帽四顶、铅面罩四个、铅眼镜三副。

四、X射线影像诊断
个人防护用品:铅帽十顶、铅围脖十个、铅围裙十条、铅眼镜十副。

××××××医院
××××年××月××日。

放射科用的检测辐射的仪器表

放射科用的检测辐射的仪器表

放射科用的检测辐射的仪器表
以下是放射科常用的检测辐射的仪器表:
1. Geiger-Muller计数器:用于检测放射性物质的辐射水平,以计数每秒脉冲数来表示辐射强度。

2. 闪烁体探测器:使用闪烁体材料,当射线入射时,闪烁体会发出可见光或紫外光,通过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来测量辐射水平。

3. 电离室:通过测量辐射粒子或射线穿过气体导致的电离来测量辐射剂量。

4. 核磁共振成像(MRI):使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常用于诊断和治疗。

5. 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通过旋转X射线源和探测器来获取横截面图像,可用于检测和诊断病变。

6. 线性加速器:产生高能X射线或电子束,用于肿瘤治疗中的放疗、白血病治疗和科学研究等。

7. 电子显微镜:使用电子束代替光束来观察样品,可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

8. γ射线探测器:用于检测γ射线的强度和能量,并可通过谱学分析来确定放射性物质的类型和质量。

以上仪器表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放射科检测辐射的仪器,不同的仪器适用于不同的目的和应用领域。

医疗器械三类经营范围

医疗器械三类经营范围

医疗器械三类经营范围
一、医疗器械三类经营范围:
1.一类医疗器械:包括体外诊断试剂、体外诊断仪器、X射线诊断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影像检测波段设备、超声检测仪器、视光诊断仪器、眼科医疗仪器、眼科光学仪器、生物医药分析仪器、放射治疗仪器、放射
治疗设备、医用激光设备、实验室诊断仪器、临床分析仪器、医用冷冻设备、医用检测器具、医用消毒设备、病历管理系统、手术室设备、输液器
材等。

2.二类医疗器械:包括血液异体移植器械、血透器械、洗涤消毒器械、消毒杀菌器械、心肺复苏设备、肠外营养器械、医用置放式器械、医用组
织器械、康复医学器械、物理治疗器械、中医针灸器械、标本采集、处理、诊断器械、辅助生殖医疗器械、体外血液循环支持系统、口服药物输送设备、血管设备、神经刺激仪器、细胞修复及再生治疗设备等。

3.三类医疗器械:指除一类和二类以外的其他医疗器械,如家用疗养
器械、康复辅具、医疗器械用部件、医疗器械用耗材等。

放射治疗技术和仪器综述

放射治疗技术和仪器综述
r d o c i e s ur e n e s t o u a e a i to h r p a s a h e i g f r 技 师 。 a i a tv பைடு நூலகம்o c .I t n i m d l t d r d a i n t e a y me n c i v n o m y c n o m i n o e c n o m i y a t rn t n i i ti u i n o e i s c i n. o f r t a d d s o f r t b l i g i e st d srb to f ncl e to y y e n y p
【 编号】17 —87 (0 80 — 0 7 0 文章 6 2 2 02 0 )5 0 3 — 4
【 中图分类 号】T 7 [ H 74 文献标识码】B
【 要】放射治疗 仪器 是利用 电离辐 射对 肿瘤进行 治疗 的装置 ;主要有 v刀 、微 波 电子 摘 直 线加速器 、近距 离放疗 仪器和适 形调强放疗 仪等 。近距离放疗 是指将封 装好 的放 射 源 经人体腔道放 在肿瘤 体附近或表 面 ,或 是将细针 管插植于 肿瘤 体 内导 入射 线源 实施 照射 的放疗技术 ;而调 强适形是通 过改变射 束剖面 强度分布 ,达到形状 适形和 剂量适
1 发展概述
据 统计 ,恶性 肿 瘤 是 我 国居 民 主要 死 亡 原 因之 疗 仪器是利用 电离辐射对 肿瘤进行治疗 的装置 。放疗


目前人 类对恶性肿瘤还 没有特效 治疗方法 ,放射 是从 19 年伦 琴发现 了x 线后 不久 就开始了。其发展 85
11 88 . 1 9 年天 然放射性核 素镭分离 成功 ;1 1-1 3 9 3 97
治疗 、化学 药物 治疗和手术 治疗是现 阶段治疗肿 瘤的 过程大致为 : 三大手段 。约有7 %的 肿瘤 患者需要 进行放射治疗 ; O 治疗时各种 不同类型的射线 穿过 机体 ,会受肌体 中大 年各 种能量 的x射线 管研制 成功 ,为早期的放 射治疗 量存在的水 分子的阻挡 ,其 射线的能 量可以使水 分子 提供 了两 种辐射 源一镭源 ( Ra )和X射线治 疗机 , 电离 或激 发 ,形 成 正 、负 离子 ,进而 生 成 活泼 自由 它们产 生的放射 能量 均在千 电子伏 ( e k V)范 围 ,而

肿瘤科中的医疗器械和设备使用指南

肿瘤科中的医疗器械和设备使用指南

肿瘤科中的医疗器械和设备使用指南肿瘤科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诊断、治疗和管理肿瘤疾病的各个方面。

在医疗过程中,使用适当的医疗器械和设备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肿瘤科中常见的医疗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指南。

一、肿瘤诊断器械和设备1. 彩超仪器:彩色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能够观察和评估病变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在肿瘤科中,彩超仪器常用于肿瘤部位的定位、大小评估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使用时,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超声图像的识别和解读技巧。

2. CT扫描设备: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肿瘤诊断方法,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肿瘤的形态、位置和大小。

在使用CT扫描设备时,应注意对患者的辐射剂量控制,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扫描方式和参数。

3. 核磁共振设备: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创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对于肿瘤的定位、大小和病变范围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在使用MRI设备时,应注意对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性,避免磁场干扰和金属物品的进入。

二、肿瘤治疗器械和设备1. 激光治疗设备:激光治疗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通过高能量激光的照射,破坏肿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在使用激光治疗设备时,应严格控制激光参数和照射时间,避免对正常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

2. 电刀设备:电刀是一种高频电流切割和凝固肿瘤组织的器械,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和组织切割精度。

在使用电刀设备时,应注意对电流参数和切割深度的控制,以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和并发症。

3. 放射治疗设备: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通过放射线的照射杀灭肿瘤细胞。

在使用放射治疗设备时,应严格控制照射剂量和照射区域,避免对正常组织和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三、肿瘤管理器械和设备1. 化疗泵:化疗泵是一种自动输注药物的设备,能够准确控制药物输注速度和剂量。

在使用化疗泵时,应按照医嘱设置输注参数,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输注情况,以确保化疗效果的稳定和安全。

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设备人员清单及变动情况

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设备人员清单及变动情况

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设备人员清单及变动情况放射诊疗设备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一类设备,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学和放射治疗中。

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设备则用于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免受放射线的损害,并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和质量稳定。

人员清单及变动情况是指医疗机构中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人员名单及其随时变动情况的记录。

放射诊疗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X射线诊断设备、CT扫描设备、核医学影像设备(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仪器)、影像导向放射治疗设备(如线性加速器)等。

这些设备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确诊、疗效评估等方面。

医疗机构需要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和工作正常。

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设备主要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防护设备。

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铅制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用于保护医务人员不受辐射损伤。

设备防护设备则主要包括辐射屏蔽设备、安全标识和报警系统等,用于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和公众不受设备辐射的影响。

人员清单及变动情况记录着医疗机构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变化情况。

这些人员包括放射科医生、医技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和辐射防护员等。

人员清单记录着他们的姓名、职称、工作岗位等信息,以便医疗机构进行人员管理、培训和考核等工作。

同时,人员变动情况也需要记录,如人员离职、调动、入职等,以便了解人员情况的变化和调整机构的人员安排。

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设备、人员清单及变动情况是医疗机构进行放射诊疗工作的重要管理内容。

医疗机构需要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防止发生设备故障和事故。

同时,医疗机构还要做好放射防护工作,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人员清单及变动情况的记录有助于机构管理和人员安排的调整,确保人员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设备、人员清单及变动情况是医疗机构进行放射诊疗工作的重要管理内容,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应认真管理这些内容,确保医疗工作的科学和安全进行。

辐射剂量仪的线性化校正技术研究

辐射剂量仪的线性化校正技术研究

辐射剂量仪的线性化校正技术研究辐射剂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辐射剂量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放射治疗、辐射防护等领域。

然而,由于辐射剂量的测量涉及到复杂的物理过程和仪器响应特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辐射剂量仪存在一定的线性度误差。

为了提高辐射剂量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对辐射剂量仪进行线性化校正。

线性化校正技术是通过对辐射剂量仪的响应进行校正,使其与真实剂量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这样,在测量辐射剂量时,辐射剂量仪的响应就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真实的剂量值,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线性化校正技术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校正曲线的建立:校正曲线是进行线性化校正的基础。

校正曲线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剂量值和辐射剂量仪的响应值的对应关系来建立的。

这些标准剂量值可以通过独立的测量方法、参考剂量仪或模拟计算等手段获取。

建立校正曲线时,需要考虑不同能量、不同位置和不同场景下的响应变化,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校正曲线。

2. 校正系数的计算:校正曲线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可用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等函数形式来拟合。

在拟合校正曲线时,需要确定各项的系数。

计算校正系数时,常采用最小二乘法或其他优化算法,以求得最佳拟合效果。

校正系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校正曲线的精度和可靠性。

3. 校正方法的选择:线性化校正可以通过硬件校正和软件校正两种方式实现。

硬件校正是通过对辐射剂量仪进行物理结构调整或叠加附件来改变响应特性,从而实现线性化校正。

软件校正则通过对仪器响应值进行数学计算和处理,使其满足线性关系。

选择合适的校正方法,需要考虑校正的效果、成本和实施的便利性。

4. 校正的验证与确认:线性化校正技术的研究还包括校正的验证与确认。

在校正之后,需要对辐射剂量仪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以验证线性化校正的效果,并确认校正后的仪器响应和真实剂量值之间的误差范围。

验证与确认的过程需要建立可靠的实验方法和标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线性化校正技术的研究对于辐射剂量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医用放射设备

第二章  医用放射设备

活度及其随时间变化在空间分布的仪器统称为核医学仪器。探测的基本原理有:
●电离作用。 ●荧光现象。 ●感光作用。
第四节 核医学与核医学仪器
3.γ 照相机
γ 照相机可对人体内脏器中的放射性核素分布进行一次成像,同时可动态
观察、显示、记录放射性药物在人体脏器内的代谢情况。所以γ 照相机不仅
具有人体脏器的形态显像功能,而且具有功能显像功能,同时又具有动态 显像功能。 临床上,利用γ 相机可对脏器进行平面成像、动态成像、门控成像和全身 成像。动态成像和门控成像主要用于心脏血管检查,平面成像和全身成像 有甲状腺显像、脑显像、肺显像、肾脏显像、肝胆显像和骨全身成像等。
(3)PET的主要性能参数 ●空间分辨率 ●灵敏度 ●噪声等效计数 ●时间和能量分辨
第四节 核医学与核医学仪器
5.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装置
(4)PET的临床应用 PET是目前唯一可在活体上显示生物分子代谢、受体及神经介质活动的新型 影像技术。
(5)PET/CT
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就是 将PET(功能代谢显像)和CT(解剖结构显像)两种先进的影像技术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影像设备。 PET/CT全面实现了医学影像学的“四定”目标: ●“定位”:发现病变和明确病变部位。 ●“定性”:明确显示形态和功能变化的病理和病理生理性质。 ●“定量”:量化疾病或病变在形态学上及功能上的改变。 ●“定期”:确定疾病的发展阶段。
探 测 器 矩 阵 数据 控制 图像 处理器 系统控 制器
监视器
透射 线 XX 射线
网络
DR系统原理框图
第二节 医用X射线诊断装置
3.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

热释光剂量仪

热释光剂量仪

热释光剂量仪简介热释光剂量仪(thermoluminescence dosimeter,TLD)是一种用于测量辐射剂量的仪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样品来释放原本被辐射固定的电子或激发单元,使其发出特定的荧光光谱。

通过测量这些光谱的能量和强度,可以计算出样品受到的辐射剂量。

历史热释光剂量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4年,当时法国科学家L. Haller在对火山岩中的磷进行研究时,发现在高温下磷可以发出一种光,但只有在磷受到辐射的情况下才能发出这种光。

随后,他发现这种光的强度与磷受辐射的剂量成正比。

自此,热释光剂量仪逐渐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放射药物和辐射治疗研究中的工具,并被广泛应用于核电站、医院辐射防护、飞行器宇航员、核辐射监测等领域。

结构热释光剂量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样品室、光纤连接器和读数器。

样品室通常是一个小的陶瓷或塑料圆筒,内部涂有一层热释光剂量材料。

光纤连接器将样品室与读数器连接起来,读数器则用于接收来自样品室的光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

要使用热释光剂量仪进行测量,首先需要将样品放入样品室中,并使用连续的辐射源进行放射照射。

之后需要将样品室加热以释放已经固定的电子或激发单元,使其发出荧光光谱,再通过读数器测量光谱强度。

应用热释光剂量仪主要用于以下几个领域:核电站辐射监测在核电站中,热释光剂量仪可以用于监测员工接受的辐射剂量,以及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

它可以测量的辐射范围从微小的本底辐射到可见的短时间剂量峰值,使得可以及时响应放射性事故和及时排除辐射源。

飞行器宇航员辐射监测在航空航天领域,热释光剂量仪可以用来监测船员接受的辐射剂量。

它可以测量从高能量粒子到低能量X射线的辐射剂量,对船员的健康非常关键。

医学辐射治疗在医学领域,热释光剂量仪可以用于监测病人接受的放射治疗的剂量。

这对于放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

结论热释光剂量仪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辐射剂量测量工具,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研究工具。

医用放射仪器操作指南说明书

医用放射仪器操作指南说明书

医用放射仪器操作指南说明书1. 引言医用放射仪器是现代医疗诊断与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准确地诊断病症、监测治疗进程,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放射治疗。

本操作指南说明书将介绍医用放射仪器的操作流程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2. 安全注意事项2.1 操作人员应熟悉医用放射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2 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和铅板,以防止辐射对身体造成损害。

2.3 操作人员应遵守放射防护的法律法规,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

2.4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格外注意设备的稳定性,避免摇晃或撞击导致设备损坏。

2.5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操作流程3.1 设备准备3.1.1 确保放射仪器处于稳定的工作环境中,远离振动和电磁干扰。

3.1.2 检查设备的电源和线缆是否连接牢固,并确保接地良好。

3.2 患者准备3.2.1 根据患者的病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放射检查或治疗方式。

3.2.2 告知患者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需求。

3.3 操作步骤3.3.1 打开放射仪器的电源,并等待设备启动完成。

3.3.2 根据医嘱或操作要求,选择适当的放射参数和模式。

3.3.3 将患者正确安置在放射仪器上,并确保患者的稳定性。

3.3.4 启动放射仪器,进行放射检查或治疗过程。

3.3.5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

3.4 操作结束3.4.1 操作结束后,关闭放射仪器的电源,并及时清理和消毒设备表面。

3.4.2 停止放射检查或治疗后,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关怀和指导。

4.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4.1 放射仪器无法启动解决方法:检查电源是否连接正常,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打开,如有必要,检查电源线是否受损。

4.2 设备显示异常解决方法:检查仪器的控制面板是否有报警信息,根据报警代码查询设备说明书,如果问题无法解决,请联系维修人员。

放射性活度计的使用流程

放射性活度计的使用流程

放射性活度计的使用流程1. 简介放射性活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和监测放射性物质活度的仪器。

它能够通过测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射线能量来确定其活度。

在各种领域中,如核能发电、医学诊断和放射治疗等,放射性活度计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放射性活度计的使用流程。

2. 准备工作在使用放射性活度计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安全警示和操作规程在操作放射性活度计之前,必须熟悉相关的安全警示和操作规程,包括放射性材料的安全性要求、辐射防护措施等。

•仪器检查和校准检查放射性活度计的仪器是否正常运转,是否需要进行校准。

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防护设备使用放射性活度计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3. 使用步骤放射性活度计的使用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置仪器在使用放射性活度计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设置:1.打开电源将放射性活度计连接到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2.选择测量模式根据测量需求,在仪器上选择适当的测量模式,如计数模式或能谱分析模式。

3.设定测量参数根据测量样品的性质,设置仪器的测量参数,如测量时间、区域范围等。

步骤二:样品准备准备待测样品,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1.样品获取获得待测样品,并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处理样品根据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摇匀、稀释等。

步骤三:测量操作在完成样品准备后,进行测量处理:1.放射性样品测量将处理后的样品置于放射性活度计的测量区域,并开始测量。

根据仪器的要求,确保样品与仪器接触良好,并保持稳定状态。

2.数据记录和分析根据仪器的要求,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可以输出数据报告或保存数据文件。

步骤四:清理和安全处理完成测量操作后,进行清理和安全处理:1.设备关闭关闭放射性活度计的电源开关。

2.清理工作区清理工作区,清除可能存在的放射性污染物。

3.废物处理将废弃材料和废液按照放射性废物处理的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4.记录和报告记录清理过程,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

放射科仪器

放射科仪器

放射科仪器一、放射科的概述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是现代医疗最重要的诊断利器,透过各种影像,可以清楚知道身体所要传达给我们的讯息,更可以提供给临床医师做最正确的诊断,及最适当的治疗,因此,称它为二十一世纪医师最好的帮手,一点也不为过。

放射科的设备一般有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

二、放射科仪器1.X线拍片机①胸部X光检查:可诊断有无肺结核,肺炎,肺部肿块、肿瘤②腹部X光检查:可诊断泌尿道结石,有无肠阻塞及穿孔等③骨头X光摄影:可诊断有否骨折及其他骨病变2.骨质密度检查:骨质疏松诊断及骨质是否有流失的测量。

3.乳房摄影检查:乳房摄影是利用低剂量X光系统和高对比、高解析底片来将乳房做最好的显影,一些太小而无法被妇女本身或医师查觉的良性或恶性肿瘤,都可藉由乳房摄影检查提早发现,并在恶性肿瘤扩散到身体其它部份前加以诊治和根除,所以乳房摄影在早期诊断乳癌上占重要的角色。

4.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计算机断层摄影,是利用X光在身体不同角度照射来收集讯号,利用计算机重组运算,将资料组合成身体横切面影像的医学影像检查,并可进一步做影像后处理,组成冠状面或矢状面影像,甚至3D立体影像,再经由放射科专科医师判读诊断。

计算机断层摄影对于头部、胸部、腹部与脊椎的问题是很好的工具,许多部位的肿瘤,例如:肺、肝、胰脏肿瘤能够藉由这个检查来确定位置及测量大小,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亦能提供重要的讯息。

利用在创伤的病人身上,计算机断层可以快速诊断出大脑、肝脏、脾脏、肾脏或其他体内器官的伤害情形。

5.核磁共振(MRI):核磁共振无辐射线,是利用磁场与无线电波将人体内结构作出影像,检查时不会有辐射暴露,为一种无疼痛检查,利于诊断大脑和神经系统疾病、癌症和骨骼肌肉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1章绪论
第一节放射治疗设备的发展历史
一、放射线的发现与医学应用
二、千伏级X线治疗设备阶段
三、兆伏级X线治疗设备阶段
四、从普通放射治疗到精确放射治疗
的发展
五、中国放射治疗设备的临床应用和
设备发展历史
六、放射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放射源、放射线的概念、类型
及特点
一、基本概念
二、放射源的类型
三、放射线的类型
四、各种射线的特点
第三节医用加速器在放疗设备中的
地位
第2章放射物理学要点
第一节放射物理学基础
一、原子结构与放射性核素
二、人工射线装置的放射性原理
三、粒子辐射对物质的作用原理
四、光子辐射对物质的作用原理
第二节电离辐射的能量
一、电离辐射的能谱概念
二、放射性核素的辐射能量
三、中低能X线的辐射能量
四、高能X线的辐射能量
五、高能电子束的辐射能量
第三节常用电离辐射量与单位
一、放射性活度
二、照射量
三、吸收剂量
四、比释动能
五、当量剂量
六、照射量、吸收剂量、比释动能之
间的关系
第四节临床剂量学简介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内容第五节吸收剂量的测量与校准
一、基本测量方法
二、IAEA校准方法
第六节放射卫生防护常识
一、重要性
二、基本原则
三、基本措施
四、基本标准简介
第3章各种放射治疗设备简介
第一节医用加速器
一、概述
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三、医用电子感应加速器
四、医用回旋加速器
五、医用质子加速器
六、新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第二节其他体外放射治疗设备
一、千伏级X线治疗机
二、Co治疗机
三、了一刀系统
四、X一刀系统
第三节体内放射治疗设备
一、近距离后装治疗机的基本结构
二、近距离后装治疗机的工作原理
第4章放疗配套设备
第一节模拟定位系统
一、模拟定位机
二、CT模拟机与模拟机CT
第二节治疗计划系统
一、硬件配置
二、软件功能
第三节射野挡铅制作设备
一、射野挡铅与组织补偿
二、挡铅制作设备
第四节体位固定设备
一、体位固定的临床意义
二、体位固定设备的类型
第五节放疗验证与剂量检测设备
一、放疗验证设备
二、剂量检测设备
第5章放疗室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第一节基本结构与屏蔽设计
第二节功能要求
第三节辐射监测与验收
一、加速器辐射头及准直器的泄漏辐射
二、治疗室外X线泄漏
三、治疗室外中子辐射泄漏
四、辐射头附近的感生放射性辐射水平
第二篇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第6章概论
一、基本功能
二、主要指标
第7章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一节结构类型
一、结构综述
二、行波加速器的外形结构
三、驻波加速器的外形结构
第二节结构原理
一、行波加速器内部结构原理
二、驻波加速器内部结构原理
第三节基本工作原理
第四节行波与驻波加速器的结构比较
第8章加速管系统
第一节加速管的理论模型
一、行波加速管的基本理论模型
二、驻波加速管的基本理论模型
第二节行波加速管
一、行波电场的建立
二、行波加速管工作原理
三、行波加速管的基本结构
四、行波加速管的基本特性
第三节驻波加速管
一、驻波电场的建立
二、驻波加速管的工作原理
三、驻波加速管的基本结构
四、驻波加速管的基本特性
第四节加速管的工作特性
一、负载特性
二、功率特性三、频率特性
第五节加速管的能量转换方式
一、行波加速管的能量转换
二、驻波加速管的能量转换
第六节行波管与驻波管的特性比较
一、结构特点与微波功率的利用效率
二、能量增益的比较
三、建场时间与微波脉冲宽度
四、对微波工作频率的要求
五、能谱分布特点
第9章微波系统
第一节微波基础知识
一、微波概述
二、微波原理与微波源
三、微波传输方式与传输特点
第二节磁控管
一、磁控管的基本结构
二、磁控管工作原理
三、磁控管的工作特性
四、磁控管的负载特性
五、磁控管灯丝的供电特点
第三节速调管
一、速调管的基本结构
二、速调管工作原理
三、速调管的射频驱动器
四、速调管的性能指标
第四节微波传输器件
一、直通波导管与弯曲波导管
……
第10章电子发射系统
第11章高压脉冲调制系统
第12章真空系统
第13章其他系统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放射治疗技术研究的范畴
一、放射物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放射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高传能线密度及重粒子的应用
第二节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
一、肿瘤放射治疗局部控制的重要性
二、常见肿瘤放射治疗的效果
三、放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第三节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的趋势
一、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开展
二、非常规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
三、靶向放射治疗技术的探讨
四、对个体化放射治疗的认识
五、综合治疗模式的应用
第四节放射治疗技师应具备的知识
一、放射物理学知识
二、放射生物学知识
三、放射治疗学知识
四、临床肿瘤学知识
五、医学影像学知识
六、医学心理学知识
七、医学伦理学知识
第二章临床放射物理学基础
第一节常用放射线的物理特性
一、高能X射线的物理特性
二、60钴Y射线的物理特性
三、高能电子线的物理特性
四、质子射线的物理特性
五、中子射线的物理特性
六、其他重粒子射线的物理特性
第二节放射线射野剂量学
一、放射线的临床剂量学原则
二、高能x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及影响因素
三、60钴7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及影响因素
四、高能电子线的临床剂量学
五、等剂量曲线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六、人体曲面和不均匀组织的修正
七、临床处方剂量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临床放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放射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一、电离和激发二、传能线密度和相对生物效能
三、自由基与活性氧
四、氧效应与氧增强比
五、靶学说和靶分子
六、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临床放射生物学效应
一、正常组织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效应
二、肿瘤组织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效应
第三节放射治疗的时间、剂量分割模式
一、常规分割照射的生物学基础
二、非常规分割照射的生物学基础
三、生物剂量等效换算的数学模型
四、不同时问、剂量分割照射时应注意的事项第四节提高放射生物学效应的方法
一、增加氧在肿瘤细胞内的饱和度
二、放射增敏剂的临床应用
三、放射防护剂的临床应用
第五节加温治疗的原理及应用
一、加温治疗的方法
二、加温治疗的作用机制
第四章常用放射治疗设备
第一节远距离60钴治疗机
一、60钴Y射线的特点
二、60钴治疗机的一般结构
三、60钴治疗机的半影
四、60钴源的更换
五、60钴治疗机的种类
第二节医用直线加速器
一、加速器的基本结构
二、电子的加速过程
三、加速管的结构
四、高频功率源
五、线束偏转系统
六、多叶准直器
七、加速器治疗机头
第三节近距离放射治疗机
一、后装治疗机
二、近距离治疗常用核素
三、近距离治疗粒子源的特征
第四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
一、立体定向装置
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三、放射治疗机
第五节模拟定位机
一、普通模拟定位机
二、模拟CT机
三、CT模拟机
第五章常用放射治疗方法
第一节放射源的种类及照射方式
一、常用放射源种类及照射方式
二、内、外照射的基本区别
第二节远距离放射治疗
一、常规放射治疗技术
二、立体定向放疗技术
三、三维适形放疗实现的方法
四、三维适形调强放疗
第三节近距离放射治疗
一、腔内放射治疗
二、术中置管放射治疗
三、组织间插植放疗
四、粒子植入照射]
五、血管内介入放疗
六、敷贴治疗
第四节放射治疗适应证的选择
一、放射治疗的一般原则
二、放射治疗的综合原则
第五节放射治疗反应与损伤
一、正常组织的放射耐受性
二、放疗反应与损伤
三、放疗反应的处理
第六章临床常用照射技术
第一节体位固定技术
一、治疗体位的确定
二、治疗固定器
第二节固定源皮距照射技术
一、临床应用
二、照射方法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
五、注意事项
第三节全脑、全脊髓照射技术
一、临床应用
二、照射方法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五、注意事项
第四节相邻野照射技术
一、临床应用
二、照射方法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
五、注意事项
第五节楔形野照射技术
一、临床应用
二、照射方法
三、定位技术及摆位要求
四、放射源的选择及照射剂量
五、注意事项
第六节等中心与成角照射技术……
第七章特殊放射治疗技术
第八章治疗计划的设计与实施第九章治疗质量的保证与控制第十章常见肿瘤放疗技术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