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奥鹏2020年6月福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_4.doc
1.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
A.课程体系重建B.学校文化重建C.教育目标重建D.课程观转变【参考答案】: B2.研究时间论的公式是()。
A.教师工作时间=教学时间B.教师工作时间=研究时间C.教师工作时间(教学时间+研究时间)D.教师工作时间=教学时间+研究时间【参考答案】: D3.课程结构的()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
A.综合性B.选择性C.理性D.均衡性【参考答案】: B4.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是()。
A.行动研究B.制度化建设C.实习D.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D5.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个阶段。
A.一B.二C.三D.四【参考答案】: C6.学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
A.学校功能重建B.学校精神文化重建C.学校制度文化重建D.学校物质文化重建【参考答案】: A7.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阶段课程以()为主。
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综合实践活动【参考答案】: A8.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
A.教师B.督促C.问题D.感知【参考答案】: C9.()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A.教育研究B.教学实践C.教学引导D.教学反思【参考答案】: D10.课程结构的()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A.综合性B.选择性C.理性D.均衡性【参考答案】: A11.以下四项中,()是其它三项的前提和保障。
A.校本管理B.校本研究C.校本课程D.校本培训【参考答案】: A12.新旧知识建立“人为性”和“字面性”的联系是()A.机械学习B.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D.有意义学习【参考答案】: A13.()提出“教育即生活”。
A.罗素B.陶行知C.杜威D.加涅【参考答案】: C14.新旧知识建立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是()。
A.机械学习B.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D.有意义学习【参考答案】: D15.每门课程要以()为本位。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
2017年秋季《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课程作为学科。
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3.“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 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 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3. 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答:(1)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2)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①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②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③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3)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每题40分,共1题,计40分)阅读“第十名现象”,谈谈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周武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多年的班主任。
在一次学生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中,他惊异地发现,一些业绩较为突出的同学,在小学时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的学生;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的几个尖子生却大都业绩平平。
这种反差让周武陷入了久久的深思: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的预想发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的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呢?于是,他开始了一项关于该校小学毕业生成长经历的跟踪调查。
2020年电大《课程和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资料填空题78题附全答案
2020年电大《课程和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资料填空题78题附全答案填空题1、德国的[赫尔巴特]是提出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第一人。
2、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更能解释人类的学习行为。
他总结出学习的四条规律[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和[消退作用]。
3、认知学派中,[皮亚杰]提出人的学习、心理的发展就是个人的图式不断丰富、建构、提高、发展的过程;[布鲁纳]主张采纳发现法;[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和”先行组织者”理沦。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主张。
4、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四种社会系统要素常常交织在一起,塑造着现实中的课程、教学。
5、教学就是学校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的,以特定文化为对象的学习活动。
儿童、社会、知识是课程和教学的核心问题。
6、[观察研究]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时世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7、通常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依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方法,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8、教学设计能够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和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依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
9、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10、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生存]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11、赫斯特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七种形式:形式逻辑和数学、[自然科学]、对自己和他人心智的理解、[道德]判断和意识,[美感]经验、宗教主张、哲学理解。
2020年8月福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试卷A及答案
1.简述20世纪我国数学教育观的变化.
答:我将从以下几点来谈谈20世纪我国数学教育观的变化:
1.关心教师的“教“转向也关注学生的“学”;
2.从“双基”与“三力观点的形成发展到更宽广的能力观和嗉质观。.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简称力正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新课标提出了新的数学能力观,包括“注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搞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3.从听课、阅读、演题到提倡实验、讨论、探索的学习式;
4.从看重数学的抽象和严谨到关注数学文化、数学探究和数学应用;
2.简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的具体内容。
答: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如把算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缩短推理过程的能力。
6.逆转心理过程的能力。
7.思维的灵活性,即从一种心理运算转向另一种心理运算的能力。
8.数学记忆。
9.空间概念的能力。
所谓创造性数学能力是指在数学研究活动中,发现数学新事实,创造新成果的能力
三、概述题(20分)
阐述波利亚的数学解题理论.
答:我将从以下几点做阐述:
2020年7月全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课程与教学论
全国2018年7月自考试题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C.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D.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2.“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 )A.塔巴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B.惠勒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C.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D.坦纳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3.奥苏伯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A.包摄性较广的原则与包摄性较弱的原则B.说明性组织者原则与比较性组织者原则C.上位学习原则与下位学习原则D.逐渐分化原则与综合贯通原则4.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 ) A.情感领域B.思维领域C.意志领域D.思想领域5.“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上是( )A.对“解放理性”的追求B.对“普遍主义”价值观的体现C.对“实践理性”的追求D.对“科技理性”的追求16.选择社会生活经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认识( )A.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B.学校课程的价值问题C.社会生活的价值问题D.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各自的价值问题7.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 )A.课外活动B.课堂C.游戏 D.提问8.提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是课程评价专家( )A.斯克里文B.斯太克C.普罗沃斯D.莱斯9.教材中介绍了四种典型的评价模式,其中“以所有与方案有利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是( )A.差别模式B.回应模式C.外貌模式D.目标达成模式10.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称为( )A.总结性评价B.目标游离评价C.场合驱动评价D.内在评价11.美国80年代以来倡导的“卓越教育”实质上体现了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即( )A.多元主义价值观B.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C.精英主义教育理念D.主体教育观12.以下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是( )A.实例式教学B.非指导性教学C.范例教学D.程序教学13.我国当下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体现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即追求( )2A.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B.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在统一D.教师主体与学生主导的内在统一14.进入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内容的取向发生了重要转变,开始由研究课程开发为主转向研究( )A.如何设计课程B.如何实施课程C.如何理解课程D.如何评价课程15.美国课程论专家查特斯所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被称为( )A.活动分析B.工作分析C.目标分析D.过程分析16.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里格斯和( )A.斯金纳B.拉伊C.格拉泽D.加涅17.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的著作是(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过程》C.《怎样编制课程》D.《课程编制》18.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理念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19.施瓦布主张课程审议的主体应该是( )A.课程专家B.教材专家C.由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的课程集体D.教师20.以下不属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课程专家是( )A.派纳B.阿普尔3C.韦克斯勒D.哈罗普21.首次把课程开发视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并进而开启了课程开发科学化历程的是( )A.博比特B.查特斯C.哈里斯D.泰勒22.提出“课程教学”概念的教育家是( )A.艾斯纳B.斯宾塞C.韦迪 D.布劳迪2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把课程定义为“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020年10月自考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卷(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开启课程开发科学化历程的是(B)A.泰罗B.博比特C.查特斯D.麦克尼尔2.邀请社区代表、教师学生、社会专家、课程专家等人士参与讨论具体教育实践的问题,这种.课程组织被称为(D)A.进步教育协会B.立法会C.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D.课程集体3.提出“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这是应当、而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为借鉴的”的教育家是( B )A.拉特克B.夸美纽斯C.卢梭D.坦纳4.持“外烁说"的教学观的教育家是(A)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杜威D.福禄倍尔5.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C)A.知识B.能力C.兴趣D.品德6.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是( A )A.目标模式B.范例模式C.过程模式D.回应模式7.为了促进学生学习,需要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
奥苏伯尔认为,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D)A.主动作业B.强化物C.范例D.组织者8.下列关于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C)A.一般发展可以取代人的全面发展予以使用B.一般发展专门指的是儿童的身体发展C.一般发展是在学习任何教材时,在各种各样的情景中都表现出来的D.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是相互对立的两个领域9.中学生在理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时,可以与自己认知结构中熟悉的水位差与水流量的关系作类比,从而便于自己的理解。
这种学习属于一种( C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暗示学习10.行为目标秉持的教育价值观是(B)A.普遍主义B.唯科学主义C.人本主义D.自由主义11.“教育目标分类学"将人的认知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分成了不同的类别。
其中,“推导出一套抽象关系”这一亚类属于(D)A.知识B.领会C.应用D.综合12.课程与教学的终极目的是(A)A.教育目的B.课程目标C.教学目标D.学习目标13.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课程开发过程的有机构成。
东师2020年春季《课程与教学论》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离线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
1、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几乎就是知识点的罗列,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为此,教师可以脱离教材,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教学。
答:错。
不可以脱离教材进行教学,教材还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凭借,不可以盲目地加以抛弃。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抛弃传统教学大纲中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
答:错。
在新课程理念下,强调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并不是要抛弃知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
1、简述泰勒对课程的基本主张。
答案:
(1)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
2、简述杜威思维五阶段及教学过程。
答:杜威思维的五阶段
(1)暗示。
(2)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排除的疑难,
(3)提出解决疑难的假设,搜集事实或论据,
(4)推演观念或假设的含义。
(5)在实际行动或构想的行动中检验假设,从而解决疑难,获得经验。
杜威教学的五个过程是:
(1)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
2020年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2020年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许多人都需要跟试题打交道,借助试题可以检验考试者是否已经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0年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C.活动分析D.职业分析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2020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答案(卷一)1、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
2、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
3、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4、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决定教育目标的状态、内容和方向,而教育目的又体现了一定的教育哲学的观点。
教育目的是教育过程的长期目标,对于教育活动虽提出了一般的方向,但同日常的学校和班级中的教育实践并无直接的关系。
因此,教育目的必须加以具体化使之成为同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有直接关系的教育目标。
5、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的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6、普遍性目标的特点: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和课程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可普遍运用于所有的教育实践中。
7、普遍性目标的价值取向:普遍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都能够并应当运用于所有的教育情境。
8、普遍性目标的价值与局限:这种目标取向所给出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目标菜单,所以教育工作者可以对这些目标创造性地作出解释,以适应各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诸如:这类目标往往缺乏充分的科学根据,受日常经验所局限;这类目标在逻辑上往往不够彻底、不够完整,往往以教条的形式出现,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这类目标在含义上不够清晰、确定,而且常常出现歧义,容易成一种政治游戏。
9、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形位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表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10、行为目标的特点: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福师20年8月《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答案
福师20年8月《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答案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课程是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
3.研究方式研究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研究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研究速度、研究结果、研究体验是学生研究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教师应该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核心素养是指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共同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在评估上,核心素养需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3.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维系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
要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需要深入研究教学活动的规律性,合理确定师生业务关系,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双向互动。
2.在教育中,应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本模式,并探索不同的主导主体表现和组合方式。
这种师生业务关系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双边性特征,同时也重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师生的作用和活动方百度式有所区分。
这种模式具有理论合理性。
3.成功的教育应该给予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师生业务关系上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压抑。
材料分析题:成功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主动性,而不仅仅是追求研究成绩的高低。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课程的实质是指什么?A. 教学计划B. 教学大纲C. 学科内容D. 教学活动答案:C2. 教学论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教学方法B. 教学目标C. 教学过程D. 教学评价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教学目标的类型?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教学环境答案:D4. 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A.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B.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C.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D.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答案:B5. 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选拔优秀学生B. 促进学生发展C. 惩罚落后学生D. 增加教学负担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教学过程是教师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习的过程。
答案:引导、组织、激励2. 教学方法的选用应根据______、______和______来决定。
答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3. 教学评价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4.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思考和总结。
答案:教学行为、教学效果、教学策略5.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遵循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原则。
答案:针对性、多样性、有效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答案: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是学生通过学习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形成的积极情感、正确态度和价值观念。
2. 描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答案: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包括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和反馈功能。
诊断功能是指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找出问题所在;激励功能是指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导向功能是指评价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教师的教学方向;反馈功能是指评价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
2020年8月自考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是()A.儿童中心课程B.经验主义课程C.隐性课程D.结构课程2.在课程研究的基本课题中,倡导把课程作为“文本”解读其内涵的意义的是()A.课程开发B.课程理解C.课程设计D.课程实施3.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轰动了美国朝野,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被称为()A.八年研究B.学科结构运动C.课程开发运动D.概念重建运动4.以下命题被认为是杜威的教育哲学命题中最基本的命题是()A.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B.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C.教育即生活D.教育即生长5.在“课程教学”理念下,对“学会教学”理解正确的是()A.教学是教师控制教学实践的处方B.教学是学生的自主学习C.教学是家长辅导学生学习的过程D.教学是把课程视为一系列课堂事件6.“学习准备”的提出者是()A.苏霍姆林斯基B.裴斯泰洛齐C.布鲁纳D.斯腾豪斯7.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有人强调目标、内容、教学方法与组织、评价等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从而将泰勒原理修改成为一种立体的教学模式是()A.塔巴模式B.惠勒模式C.坦纳模式D.赛勒模式8.加涅的教学理论,关注的重点是()A.教师的选择B.教学内容的选择C.教学方法的选择D.教学环境的选择9.在罗杰斯看来,教师是()A.传授者B.促进者C.产婆D.榜样10.“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时期的教育提供了一套价值观念和质量保障体系。
这种价值观是()A.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B.能力本位的教育价值观C.情感本位的教育价值观D.方法本位的教育价值观1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基于学习者的需要。
对“学习者的需要”理解正确的是()A.儿童人格发展的需要B.儿童准备考试的需要C.儿童受到他人褒奖的需要D.儿童战胜同伴的需要12.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因而超出现有文化工具并有助于发展文化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取向是()A.“普遍性目标”取向B.“行为目标”取向C.“生成性目标”取向D.“表现性目标”取向13.课程论的永恒话题是()A.恰当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B.恰当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C.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D.恰当处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14.在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关系的讨论中,持“被动适应论”的代表人物是()A.查特斯B.康茨C.拉格D.布拉梅尔德15.“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是哪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形态?()A.提示型教学方法B.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C.自主型教学方法D.混合教学方法16.在下列课程类型中,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17.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是()A.校本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C.综合学科课程D.科目本位课程18.下列不属于...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代表人物的是()A.派纳B.阿普尔C.杜威D.麦克唐纳19.下列不属于...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课程形态是()A.STS课程B.环境教育课程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D.活动课程20.下列不属于...隐性课程特征的是()A.弥散性B.普遍性C.正确性D.持久性21.下列属于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的是()A.附带学习B.道尔顿计划C.分组学习D.同步学习22.在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中,下列课程中不属于...课程实施阶段的是()A.运作的课程B.理解的课程C.经验的课程D.正式的课程23.“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这种观点属于课程实施取向中的()A.相互适应取向B.忠实取向C.创生取向D.消费取向24.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课程与教学论》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____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课程设计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为____层面上的课程设计,一为具体____层面上的课程设计。
3.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____、____和____原则。
4.CIPP模式中的____评价,即要____、解释和____课程方案的成绩,并协助决策者决定课程方案是否应该终止、修正或继续。
5.新课程改革要注重学生发展,贴近____实际,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一种充满生命力的生活方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2.“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 )
A.人本主义取向
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C.认知发展取向
D.社会重建取向
3.将课程的实施看作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来认识和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调适,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
这是:( )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C.课程实施的参与观
D.课程实施的生成观
4.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____——拟定计划——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 )。
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答案一、概念解释题1课程标准2.课程内容3.校本课程开发4.教学方法5.教学模式二、简答题1请简述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
与学科课程相比,活动课程表现出的特点有(1)强调儿童本位;(2)教育即生活;(3)强调实践和直接经验的学习;(4)主张按照儿童心理逻辑组织课程;(5)主张综合设置课程;(6)只问过程,不问结果。
2.简述现代课程的主要特征。
(1)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2)在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3)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征;(4)从课程实施看,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上的活动越来越丰富。
3.简述课程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
(1)学习者的需要;(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3)学科的发展,主要包含两层意思:a.从学科知识传递与发展的需要中推导出课程目标;b.以学科专家提出的建议作为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之一。
4.简述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
(1)当前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势有如下特点:(1)教学方法的启发性; (2)教学方法的探究化和研究化;(3)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4)教学方法的主体化和个性化;(5)教学方法的现代化;(6)教学方法的函变性。
5.简述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1)由单一到多样;(2)由归纳到演绎再到归纳和演绎并举;(3)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4)由刻板到灵活;三、分析论述题1请举例论述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是什么?(1)发展型原则;(4分)(2)综合性原则;(3)经济性原则;(4)教学最优化原则;(5)健康和安全原则6.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略(1)材料所揭示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
(2)材料揭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评价标准单一、评价功能发挥单一、评价主体单一、只注重终结性评价等(3)为了克服上述局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①转变学生发展观:②建立多元化学生评价标准:③运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④注重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⑤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
2020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答案(卷一)1、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
2、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
3、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4、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决定教育目标的状态、内容和方向,而教育目的又体现了一定的教育哲学的观点。
教育目的是教育过程的长期目标,对于教育活动虽提出了一般的方向,但同日常的学校和班级中的教育实践并无直接的关系。
因此,教育目的必须加以具体化使之成为同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有直接关系的教育目标。
5、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的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6、普遍性目标的特点: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和课程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可普遍运用于所有的教育实践中。
7、普遍性目标的价值取向:普遍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都能够并应当运用于所有的教育情境。
8、普遍性目标的价值与局限:这种目标取向所给出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目标菜单,所以教育工作者可以对这些目标创造性地作出解释,以适应各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诸如:这类目标往往缺乏充分的科学根据,受日常经验所局限;这类目标在逻辑上往往不够彻底、不够完整,往往以教条的形式出现,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这类目标在含义上不够清晰、确定,而且常常出现歧义,容易成一种政治游戏。
9、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形位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表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10、行为目标的特点: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附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附答案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D)A.揭示课程论与教学论规律B.研究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C.现象·问题和规律D.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2、在课程教学方面,总结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之大成,提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教学教育原则的教育专著是:A.《礼记,学记》B.论语C.《礼记,内则》D.《礼记,王制》3、美国学者(C)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A杜威B布鲁纳C博比特D泰勒4、“非指导教学”理论的创立者是(C)A、斯金纳B、赞可夫C、罗杰斯D、布鲁纳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7、19世纪中叶,()发表了一篇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真正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确立了科学在课程中的优势地位。
A.赫尔巴特;B.赞可夫;C.怀特海;D.斯宾塞8、校风属于()。
A.显性课程;B.综合课程;C.隐性课程;D.活动课程9、课程评价的功能具体表现在(D)A、导向规范功能B、诊断鉴定功能C、激励改进功能D、以上三者10、施瓦布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是(D)A、个体审议B、集体审议C、讨论D、实践活动11、下列不是课程评价取向(A)A.创生取向B目标取向C.过程取向D.主体取向把意识水平区分为三个领域: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的教学论专家是()。
CA、巴班斯基B、加涅C、布卢姆D、顾泠沅12、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DA、实验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讲授法13、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不包括(D)A、普遍性目标B、行为性目标C、生成性目标D、习惯性目标14、当代小学课程内容应体现的基本原则不包括(C)A、基础性B、时代性C、创造性D、综合性15、____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2020年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2020年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许多人都需要跟试题打交道,借助试题可以检验考试者是否已经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0年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杜威B.洛克C.凯洛夫D.赫尔巴特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A.活动分析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D.泰罗主义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D.列昂节夫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设计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黑格尔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B.泰勒C.塔巴D.奥利沃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A.克伯屈B.杰克逊C.巴罗D.杜威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
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怎样编制课程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A.工作分析B.课程审议C.活动分析D.职业分析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许多人都需要跟试题打交道,借助试题可以检验考试者是否已经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2020年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
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16.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17.”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18.( )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19.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
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
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
20.( )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课程编制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选择
21.”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 )的观点。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2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 )
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
23.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24.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 )
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
25.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 )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26.( )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27.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教育家是( )
A.利维
B.泰勒
C.布卢姆
D.莱斯
28.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A.随机访问教学
B.情境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问题教学
29.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 )
A.学术中心课程
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
C.儿童活动中心课程
D.人格中心课程
30.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
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
4.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5.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
1.论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价值与实施条件。
2.世界课程改革有哪些发展趋势?据此应如何深化我国的课程改革?
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
夸美纽斯曾经写道:”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所以,假如他发现了某门学科与某个学生的天性不合,他决不应强迫他去学习;因为在某一方面缺少的东西多半会由另一方面去补足。
……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
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
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教学思想?应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种思想?
课程与教学论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C
3.C
4.C
5.C
6.A
7.A
8.A
9.C 10.B
11.D 12.C 13.B 14.C 15.C
16.A 17.B 18.C 19.C 20.D
21.D 22.A 23.B 24.A 25.A
26.A 27.A 28.D 29.A 30.C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
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描述。
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2.目标取向: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过程取向: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主体取向: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3.含义: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原则:积极反应、小步子、即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
4.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
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5.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
1.含义: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价值: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
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解决和探究能力、创造性、交往能力等。
实施条件: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洞察和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对这种教学方法更有效地利用。
2.趋势: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把信息技术知识和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重视教师进修;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化水平,建立专家咨询机构。
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
略。
【2020年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