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郑和远航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苏教版5年级下11、12、13课笔记

小学语文苏教版5年级下11、12、13课笔记

11、《郑和远航》一、多音字:载:zài (满载而归)(载歌载舞) zǎi (一年半载) (刊载)易错字:桅(wéi)杆魁(kuí)梧(wú) 炫(xuàn)耀太监(jiàn) 鬓(b ìn)发二、重点解释严阵以待:待,等待。

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

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扶老携幼:携,拉着,带领。

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惊叹不已:已:终结。

因为惊异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形容感受至深。

三、照样子写成语:1、形容人多:人山人海人流如潮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成千盈百2、化×为×:化险为夷化敌为友化整为零化干戈为玉帛化难为易3、二四字为反义词:化险为夷声东击西出生入死欢天喜地七上八下4、与处境艰难有关:一贫如洗贫病交加饥寒交迫穷困潦倒四、填空:1、课文重点介绍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

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郑和。

2、本文是按“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顺序写的。

3、本课第一、二自然段中的一系列数字说明郑和的的船队规模宏大,装备精良。

第六自然段中的一系列数字说明了郑和的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还说明了郑和远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航海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4、本课是从“险恶的风浪”和“海盗的袭击”来说明当时的“凶险”的,写“凶险”,是为了突出郑和的镇定自若、英勇无畏和机敏、智慧、指挥有方。

5、世界航海家还有:麦哲伦(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6、与战胜困难有关的名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绝不屈服。

(居里夫人)苦难是人生老师。

(巴尔扎克)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填空:1、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赞扬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2024年《郑和远航》五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课文及教案

2024年《郑和远航》五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课文及教案

《郑和远航》五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郑和远航的相关知识。

(2)运用讨论、分享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郑和远航的伟大壮举,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勇敢、自信、团结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郑和远航的意义。

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如:“郑和远航,七下西洋,展示了我国古代航海的辉煌。

”2.如何让学生体会到郑和远航对世界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展示郑和画像,引导学生说出对郑和的了解。

2.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查阅到的关于郑和远航的资料。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交流:讨论课文中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分享心得体会。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四)课堂讨论1.学生讨论:郑和远航的意义及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查阅到的关于郑和远航的资料。

(二)课堂活动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郑和船队成员,模拟远航过程。

2.学生讨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讨论郑和远航的意义及对世界的影响。

(三)课堂小结2.学生反思: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郑和远航的故事,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拓展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郑和远航对世界的影响,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郑和远航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苏教版小五语文下册第十一课《郑和远航》课件(第一课时)

苏教版小五语文下册第十一课《郑和远航》课件(第一课时)

生字词学习
wéi kuí xuàn cí shān yí
bìn
桅 魁 炫 瓷 珊 夷 鬓
mǎ qiǎn qì quán zèng sī fàn
码 遣 器 拳 赠 撕 范
码头 派遣 机器 抱拳 赠送 撕扯 范围
• 码头 派遣 仪器 抱拳 赠送 撕裂 范围
桅杆 瓷器 身材魁梧 炫耀 珊瑚 化险为夷 鬓发
课文结构
第一次 远航 友好交往:礼节 (详) 周到,倍受欢迎 (1—5) 战胜凶险:镇定 自若,化险为夷
后几次远 航(略) (6—7) 意义巨大 扬帆远航:场面 壮观,规模宏大
郑 和 远 航
顽 强 探 索
归纳演绎
课文主要讲了 郑和第一次 下西 洋的情况,并说明郑和 七次远航 的重大意义。
郑和远航
郑和(1371~1433):中国明
初航海家,回族,原姓马,出生于
云南,12岁入宫做太监,后被提
拔为内官监,赐姓郑。
郑和体格强健,聪明好学,机 敏善辩。他原先信仰伊斯兰教,入 宫后又信仰佛教。佛教以 “佛”“法”“僧”为三宝,他也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 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因此被封为“三宝(三保)太监”。
自学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生字读音,画出生字词 和自己不理解的生词。 3、理清课文条理。
1、
浏览诊断 通过浏览课文,用一到两个字填空:
规模( 时间( 范围( 意义( 影响( ) 长 ) 广 ) 重大 ) 深远 ) 大
理解词语
• 扶老携幼: 携,携带。 搀扶着老人,领着小孩。 • 惊叹不已: 已,止。 不住的惊讶赞叹。 • 严阵以待: 待,等待。 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 化险为夷: 夷,平坦,平安。 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下郑和远航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下郑和远航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1 郑和远航一、教学目标:1.能自学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

准确理解“派遣”“撕裂”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感悟到详略合宜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

5.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查寻收集资料,拓宽视野。

郑和及其远航的历史有一定了解,逐步培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6.引导学生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郑和第一远航的宏大场面。

难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读写生字(尤其强调读准平舌音:“瓷”、“撕”,前鼻音:“炫”“鬓”、“遣”、“拳”、“范”,后鼻音:“赠”。

)理解词义及正确、流利地读书情况,及时评价、正音辅导反复练习以突破对难读词、句的学习。

2.在整体感悟环节,引导学生浏览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或找出中心句,来学习列提纲总结课文主要内容,读懂课文,理解文本。

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读、做批注、交流等方式读懂课文,了解知识,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3.在课堂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尤其是习惯养成不好的学生的情感体验,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孩子们都能在积极的讨论中学有所获。

四、教与学的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郑和远航的情景教学视频。

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见附件)。

映示相关文字的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 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由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六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航海家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庞大的船队即将远航,这位航海家的名字叫——“郑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1《郑和远航》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1《郑和远航》教学设计及反思

11. 郑和远航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7 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文后习题理清课文的脉络。

2.在阅读中感受郑和远航的友好和凶险,了解其深远的意义。

3.学习用理清层次、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的方法练习复述郑和第一次航海经历,逐步做到清楚、具体、生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阅读中感受郑和远航的友好和凶险,了解其深远的意义。

难点:学习用理清层次、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的方法练习复述郑和第一次航海经历,逐步做到清楚、具体、生动。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梳理文章脉络,划分意义段,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课文阶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品味重点句子,在阅读中感受郑和远航的友好和凶险,了解其深远的意义。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及时做出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教师:1. 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 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一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课1.谈话:“公仪休拒收礼物” “祁黄羊两度荐贤”“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些人这些事在历史长河中,如朵朵浪花激荡着后人的心。

课前我们欣赏了三分钟视频,又知道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你能像老师那样用“谁干什么”简要说一说吗?(郑和七下西洋)。

2.揭题: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除了影片,人们还用文字保存了这段历史,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一一《郑和远航》。

理解“远航”。

3.简介人物和事件:题目简要告诉了课文的主要人物是郑和,主要事件是“远航”。

关于“郑和”和“郑和远航”你有哪些了解呢?【交流后出示】:读了这则资料你有什么新收获?(二)初读感知1.让我们走进文字,穿越历史的长河,去看看那伟大的壮举吧。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郑和远航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郑和远航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郑和远航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远航之路》,主要讲述的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航南洋的历史故事。

此课时的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历史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标点符号的使用;2.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理解和表述历史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2.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理解的方法,发现和分析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三、教学过程和方法1. 导入环节(1)教师先与学生们简要谈论中国的邮轮旅游、出国旅行等话题,然后问学生:有谁想成为一名探险家,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2)引入故事背景:郑和的生平事迹、他七次下西洋的历史故事。

简述郑和生平的背景、为什么他被称为“中国最著名的航海家”、他的海上丝绸之路和远航的路线等。

(3)教师出示包括标题、文章图片等多媒体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

2. 阅读活动(1)学生分组阅读本文,然后回答问题,检验理解效果。

(2)学生互相交流,根据表格里的问题、对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标点符号进行讨论。

教师从中抽取和学生做分享,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

3. 总结归纳(1)对本课的教学重点进行总结和回顾,引导学生在分享中发言。

(2)教师引导学生积累它们的阅读经验。

要求学生发表感想,总结归纳本篇文章讲述的故事的要点、学到了什么历史知识。

四、教学评估1.评估方式采用自我评估、教师评估、同学互评等多种方式,主要检验学生理解故事的程度,思维深度、思维开阔度等学术素质和能力。

2.评估内容测评内容包含学生的阅读、表述、思考等综合素质,确定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五年级语文上、下册。

2.教师用的多媒体资源,包括新闻小视频、图片、PPT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书本知识,采用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郑和远航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郑和远航

老百姓……扶老携幼……
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
名声传遍海外。
扬海外,沿途的百姓……纷纷
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 取……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 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 国客人赠送礼物……
描写船队与百姓交往的 情景,用客观事实反映 了郑和远航的意义——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
间的友谊。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已不存在,一般用于“器具”、“器官”。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易写错


不要写成“大”。
本义:器具。 组词:电器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quán

不要写成“㔾”。
意思是屈指卷(juǎn) 握起来的手。
组词:拳头、赤手空拳。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词语解释 名扬海外:名声传 遍海外。体现了对 各个国家的友好。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大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 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 1—3 ):扬帆远航。 第二部分(4 ):友好交往。 第三部分( 5 ):战胜凶险。 第二部分(6、7):简要介绍郑和的七次远航的意义与影响。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课堂演练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 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次数多
时间长
访问国家多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意义:
A.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 B.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C.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 交流和友好往来。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郑和远航》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这是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课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扬帆起航”、“友好交往”和“战胜凶险”三个方面来介绍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的情况;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郑和七次远航的经历及其深远意义。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属于高年级学段,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己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并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而且大部分学生懂得合理利用互联网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但由于学生所处的时代与文本介绍的内容相差甚远,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油然而生出对于郑和的敬佩之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记叙方法,初步懂得详写与略写的作用。

(3)引导学生学习“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智能目标:运用网络查找资料、阅读了解郑和及其他世界著名航海家的事迹,初步感知航海的意义。

3、情感目标: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而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努力的豪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为课后复述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真正感受郑和下西洋的重大意义,体会郑和所具备的探索精神,激发其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郑和远航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2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家,比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麦哲伦进行了环球航行,而在我们中国明朝,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简单认识了这位航海家,他就是——(出示郑和人物图像,学生齐答:郑和,教师板书:郑和远航)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跟随郑和去进行一次海上远航吧!二、课前回顾,以故入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1郑和远航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1郑和远航

文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

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

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

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

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

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

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

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

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

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苏教版五下语文教案——11、郑和远航_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下语文教案——11、郑和远航_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下语文教案——11、郑和远航本文是关于苏教版五下语文教案——11、郑和远航,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脉络预习导航:1.把课文读通读顺。

2.划出文中生字新词,自学,并完成《习字册》,理解词语的意思,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

3.收集有关郑和的资料。

4.观看中央少儿频道的童话片《郑和下西洋》,了解一些小故事。

教学准备:挂图朗读资料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老师请大家做个知识竞猜:(1)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是谁?(2)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有哪些?2.揭题: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大家都为我国有郑和这么一位著名的航海家感到自豪吧,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写这位彪炳史册的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板书课题:10、郑和远航。

3.启发学生提问:你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4.同学们在预习中,查找到了哪些资料?请大家作个交流。

5.补充介绍郑和的资料郑和,本姓马,云南昆明人,1371年生,12岁时,郑和入宫做太监,后提拔为内官监,赐姓郑。

郑和体貌丰伟,聪明好学,机敏善辩。

他入宫后信奉佛教,因此被封为“三宝太监”。

1405年郑和首次受命出使西洋,当时的西洋是指现在的文莱以西的海洋各地以及印度洋沿岸一带。

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

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

过渡:课文《郑和远航》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生字词1.出示生字新词:派遣魁梧健步浩浩荡荡赠送丝绸瓷器名扬海外镇定自若化险为夷严阵以待a、指名读,相机正音。

b、这些词语,你能在课文中理解它们吗?同学之间可以交流交流。

2.将上述词语放入三个方框中。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文 11 郑和远航》优质课课件_13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文  11 郑和远航》优质课课件_13
友好交往 赠送 战胜凶险 镇定 智慧 重大意义 开阔眼界,顽强探索
作业
• 默读课文,根据“扬帆启航”“友好 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做一 个小导游,向别人介绍郑和第一次远 航的经过。
结束
1.谁愿意有感情读第五自 然段?(读出凶险,镇定)
2.再默读第一部分,试着 用自己话概括这段内容, 说同桌交流,
• 从1405年到1433年的 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 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 个国家。
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 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 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 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1、想像一下, 郑和来到这个国 家,他面见国王 的时候,他会说 些什么?
2、看见这么 宏伟的舰队,当 地的老百姓会怎 么想?“惊叹不 已”
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 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 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 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 意。很多人还向中国人赠送礼物, 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虽然有赞叹,然而这次航行也充 满了凶险
• 郑和的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 哪些凶险?又是如何战胜这 些凶险的呢?请同学们自由 快速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 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 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 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 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 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
一次次化险为夷。 (细读,读出 当时的“凶险”与战胜凶险镇定
智慧)(理解镇定自若,化险为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 袭击。郑和又是怎么战胜海盗的? (细读,读出战胜凶险智慧)
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 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 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 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 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 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 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理解: 严阵以待)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郑和远航》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郑和远航》苏教版

《郑和远航》教课方案菏泽市第一实验小学裴沛涵教材剖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11 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状况,并点了然郑和七次远航的重要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坚强的探究精神和我国古代出色的航海技术。

学情剖析:本课的要点,在于如何更好地复述故事。

五年级的学生,能够将故事粗心复述出来,却无法将故事复述得既清楚又生动。

因此,我将复述的方法分为三个层次,指引学生一步步将故事复述得清楚、生动、出色。

教课目的:经过抓要点因素、睁开想象、创建性复述三种方法,学会将故事复述得清楚、生动、出色。

教课重难点:经过抓要点因素、睁开想象、创建性复述三种方法,学会将故事复述得清楚、生动、出色。

教课准备:1、初步学习课文,给故事理清脉络2、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七渡重洋使亚非, 长风万里鼓帆催。

远航带着文明去, 满载和平友情归。

XXX请你来读。

师:本节课的开始,老师送给大家一首诗,谁来读一读生(朗诵)师:嗯,字正腔圆,发音正确,请坐。

谁能猜一猜这首诗写了什么人的什么事生:写了郑和远航的故事。

师:对不对(生:对)对,就是郑和远航的故事。

板书:郑和远航2、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郑和远航》这篇课文,并把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故事用三个小标题进行了归纳。

考一考你们,还记得是哪三个小标题吗生:扬帆起航、友善交往、战胜凶险师:嗯,你掌握的特别好,请坐!短短12 个字,就浓缩了整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念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

像这样,归纳小标题,就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帮助我们立刻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那么如何把书读厚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更好地复述故事。

板书:复述二、学习复述1.复述“扬帆起航”,学习复述策略(1)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一到三自然段,思虑:这是一个如何的场面谁能用一个词归纳生答师:大家归纳的都特别正确。

郑和的第一次远航是宏伟壮观的,是规模弘大的,更是喧闹非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原文
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

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

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

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

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

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

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

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

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

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学札记
语文学习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让学生理解要读的内容,带如何让学生读懂,引导他们进行思索,着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每天是我们都必须注意的。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注意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要主动的去学,要有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郑和远航这篇课文时,我就让学生通过设疑,造成学习的阶段目的,使学生有目的的学习。

通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能更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通过上这堂实验课,我觉得我们的课题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可实践性。

我们现在提倡学生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提倡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我们的课题就是建立在这种理念基础上的。

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一看到课题,肯定会产生许多的疑问,我们就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

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高效地找到答案解决问题。

学生自主去学习探究到的知识是根深蒂固的,和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效果截然不同。

学习《郑和远航》这篇课文,我觉得学生由于让学生在预习中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了很多问题:如郑和为何要远航,郑和远航的出发地哪儿,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地方,郑和远航顺利吗?郑和远航有什么意义?至于郑和出生的时间、地点,郑和的家庭情况等学生都搜集到了,学生通过上网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从而也提高了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

学生在预习时,老师的点拨引导要到位。

学生在搜索信息时,由于网上的信息大,学生要学会速读,要学会筛选,要学会概括,到把网上搜集到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有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看都不要看。

由于我在学生上网前交代这次时间紧张,根据平时学生上网的一些不足之处,及时提醒学生一要知道上哪些网比较快捷,二要提醒学生阅读的速度,三要提醒学生摘抄主要的或者用自己的话概括。

所以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的资料很多,在学生交流时,学生滔滔不绝,连我都有些不敢相信,这都是我的学生吗?看样子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郑和远航》练
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mǎ tóu pài qiǎn cí qì bào quán
( )( )( )( )
zèng sòng sī liè fàn wéi xuàn yào
( )( )( )( )
二、给加粗字注音。

桅杆笔杆乘坐紧挨挨打魁梧俘虏
鬓发满载监狱太监载歌载舞
二、填字成词。

扶老( )幼惊叹不( )严阵( )待
奔腾咆( )化险为( )规模( )大
狂风呼( )名( )海外波( )浪谷
四、选择上题中的词语填空。

1、哈尔威船长以他的大智大勇,使人们( ),他自己却以身殉职。

2、那股偷袭的匪徒,看到这支( )的队伍,犹豫了一阵以后,调转马头跑了。

3、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所画的那幅《故乡的回忆》使得周庄( )。

4、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说得头头是道,使得在场专家也( )。

五、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比喻句。

1、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出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奔腾咆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巨浪扑向船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______次远航的重大意义。

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_____________的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文中第一次远航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个部分。

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__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郑和,中国_______初____________家,佛教以“_____”、
“______”、“_______”为三宝,他因此被封为“______________”。

他在28年间,率领船队出洋_____次,前后到过________个国家。

最后一次远航一直到达
______洲东岸,直到三年后才回到祖国。

3、你还知道的古今中外著名的航海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发现新大陆的是意大利航海家_____________,第一次完成环球旅行的是葡萄牙航海家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