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学》作业
备注:计算练习题请同学们写出计算过程。

第一章总论
思考题:
1.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什么?
答:1、预测职能,2、决策职能,3、规划职能,4、控制职能,5、评价职能2.管理会计的内容核心是什么?
答:1、预测决策会计,2、规划控制会计,3、责任会计。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形式分析、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等重要内容,贯穿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责任会计之中。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是么?
答:联系:1、两者目标一致;2、两者基本信息来源相同
区别:
1、管理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服务
2、管理会计不受公认的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严格限制和约束
3、管理会计侧重于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评价
4、管理会计无固定的核算程序,计算方法比较负责
5、管理会计的会计报告无固定的编报时间,内容不确定,可采用非货币计量单

6、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与财务会计不同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计算方法
思考题:
1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成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 固定成本概念、特性及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性:1、固定成本总额具有不变性。

2、单位固定成本(a/x)在业
务量变动时,具有反比例变动性。

固定成本的分类:
1、约束性固定成本(生产经营能力成本)。

是指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2、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3.变动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类。

答: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成本总管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性:
1、变动成本总管(bx)的正比例变动性
2、单位变动成本(b)的不变性
变动成本的分类
变动成本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
1、技术性变动成本。

是主要由技术性因素决定的那部分成本。

2、酌量性变动成本。

是主要由管理部门决策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4. .混合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答: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但又不呈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混合成本的分类(1)阶梯式混合成本(2)标准式混合成本(3)延期变动成本(4)曲线式混合成本
5.什么是相关范围?
答:相关范围是指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和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

6.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什么是成本动因?
答: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专用名词,在这种方法下,间接成本要按其成本动因来进行分配。

成本动因是指那些产生间接成本的原因。

计算练习题:教材第50页1-9
答:1、(1)单位成本变动成本或固定总成本(相关范围内)
(2)变动成本总额
(3)单位产品固定成本
(4)标准式混合成本
(5)步增成本
(6)变动总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外的情况
2、(1)变动成本法:产品单位成本=5元/件,则
第一年净利润=15*20 000-5*20 000-180 000-25 000=-5000(元)亏损5000元
第二年净利润=15*30 000-5*30 000-180 000-25 000=95000(元)盈利95000元
完全成本法:产品单位成本=5元/件,则
第一年产品单位成本=(5*30 000+180 000)/30 000=11元/件
第一年净利润=15*20 000-11*20 000-25 000=55000(元)盈利55000元
第二年产品单位成本=(5*24 000+180 000)/24 000=12.5元/件
第二年净利润=15*30 000-11*10 000-12.5*20 000-25 000=65000(元)盈利65000元
(2)两种方法确定的净利润发生差异是因为两种方法对于生产环节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变动成本法下,生产成本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处理;而完全成本法下,生产成本中的固定性的制造费用也作为产品成本处理.
3、(1)使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各季度收益如下:产品单位成本=10元/件
第一季度:0-200 000/4-8000/4=-52000(元),亏损52000元
第二季度:0-200 000/4-8000/4=-52000(元),亏损52000元
第三季度:0-200 000/4-8000/4=-52000(元),亏损52000元
第四长度:500 000*20-500 000*10-200 000/4-8000/4=4948000(元)盈利4948000元;
则全年总盈利4792000元.
(2)使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季度收益如下:
第一季度:0-8000/4=-2000(元),亏损2000元;
产品成本=100 000*10+200 000/4=1050 000(元)
第二季度:0-8000/4=-2000(元),亏损2000元;
产品成本=120 000*10+200 000/4=1250 000(元)
第三季度:0-8000/4=-2000(元),亏损2000元;
产品成本=130 000*10+200 000/4=1350 000(元)
第四长度:产品成本=150 000*10+200 000/4=1550 000(元)
500 000*20-1050 000-1250 000-1350 000-1550 000-8000/4=4798 000(元)盈利4798 000(元);
则全年总盈利4792000元
4、采用高低点法进行物料用品费用分解的结果为:a=17000 元;b=4 元/工时。

Y=17000 +4x。

5、a=28.4;b=2.04444。

y=28.4+ 2.04444x。

6、(1)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为15 元/件;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为11 元/件。

(2)完全成本法下当年利润为10000 元,变动成本法下当年利润为6000 元。

7、(1)完全成本法:
1997 年单位成本=(5*30000+180000)/30000=11(元/件)
损益:320000-11*20000-35000=65000(元)
1998 年单位成本=(5*20000+180000)/20000=14(元/件)
损益:480000-11*10000-14*20000-35000=55000(元)
(2)变动成本法:
1997 年损益:320000-5*20000-180000-35000=5000(元)
1998 年损益:480000-5*30000-180000-35000=115000(元)
(3)上述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显示:1997 年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比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少60000 元,1998 年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比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多60000 元,究其原因在于:1997 年的销售数量少于产量,使得期末存货增加了10000 件。

在采用完全成本法时,这10000 件存货的成这这本中吸收了60000 元固定制造费用。

10000 件存货在1998 年被销售,60000元由1998 年的损益来负担,1997 年的损益只负担了当期发生的180000 元固定生产成本中的120000 元。

而采用变动成本法时,期末产品存货不会负担固定制造成本,也就是说本期发生的180000 元固定成本将全部由本期的收入负担。

所以在变动成本法中,1997 年转销的全部成本就比完全成本法多60000 元,从而使得利润比完全成本法少了60000 元,1998 年的利润比完全成本法多了60000元。

8、(1)在变动成本法下:
第一年的利润=(5- 3 -5* 5%)* 140000 -150000 -65000 =30000 第二年的利润=(5- 3- 5* 5%)*160000 -150000 -65000 =65000 在完全成本法下:
第一年的利润=(5 -3 -150000
170000
)*140000-5-140000*5 %-65000= 56471
第二年的利润=5* (11
1
)*6
5
7
*(0
)* 0
*0
=0
(2)第一年完全成本法的利润减去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56471- 30000= 26471 。

这是由于第一年期末存货吸收的成本为150000
170000
*30000 =26471
第二年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减去第二年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为49244 -65000= - 15756 ,这是由于第二年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比第二年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少15756 元。

(3)经过调整之后,“本年利润”账户第一年末的余额应为56471 元;第二年末的余额应为49244 元。

库存产成品价值:第一年为116471 元;第二年为40714 元。

第一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000/170000)×30000=116471(元)
第二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000/140000)×10000=40714(元)
9.(1)利润=50000台X 1600 元/台-50000 台X 1700 元/台=-500 万元。

(2)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5〔1600-(1600+50)/10〕-(1250+200)=525万元;
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5(1600-1050)―(1600+1250+50+50+100)=-300(万元)。

采纳财务处长的意见今年能盈利525 万元。

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的50,没有在销货成本中列支,却转化成了隐性成本,被期末存货吸收,这种增产不增销的方式,仅仅依靠增加存货的办法就能使企业的利润增加,这会助长盲目生产,必然误导决策。

以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真实利润为-300 万元,企业要想真正扭亏为盈,应通过增加销售和降低成本来实现。

第三章作业成本法
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答:作业成本计算法是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以及把作业收集的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产品)的核算方法。

2.作业成本法计算的程序是怎样的?
答:第一步:确认和计量各种资源,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

第二步:把资源分配到作业成本库。

第三步:选择作业动因,将各作业库成本价值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或劳务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或劳务成本。

3.如何理解作业成本核算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区别?
答:1.成本核算对象不同;2.成本计算程序不同;3.成本核算范围不同4.费用分配标准不同练习题(教材66页)1. 2.
1.现行成本法下的成本:甲产品为7.50 元/件;乙产品为7 元/件。

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甲产品为7.3125 元/件;乙产品为7.75 元/件。

2.(1)生产准备成本分配率为每次4000 元;材料搬运成本分配率为每次200 元;用电成本为每机器小时0.5 元。

(2)无绳电话单位成本为20.8 N/N;常规电话单位成本为8.88 元/台。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1.什么是本量利分析?
答:本量利分析是指在对成本按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就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所进行的分析。

即以数量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形来揭示售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以及利润等有关因素之间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

2.什么是边际贡献?如何计算?
答:边际贡献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的差额。

边际贡献通常可分为单位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总额。

单位边际贡献=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cm=p-b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Tcm=px-bx=cm.x
3.什么是保本点、保利点?如何测算?
答:保本点又称盈亏临界点、盈亏平衡点、损益两平点,是指使企业处于不盈不亏、不赔不赚、利润为零的业务量点。

保本点有两种表现形式: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具体计算方法见单一品种条件下保本点的确定方法和多品种条件下保本点的确定方法。

4.什么是安全边际?什么是保本作业率?如何计算?
答:安全边际是指实际销售量(额)超过保本销售量(额)后的差额。

安全边际量=实际(预计)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预计)销售额-保本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实际(预计)销售量(额)
保本作业率=保本销售量(额)/正常经营销售量(额)
5.各因素变动对保本点、保利点及安全边际的影响如何?
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1.保本、保利点随价格变动呈反向变动关系。

2.保本、保利点的变动与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呈同向变动关系。

3.保本、保利点的变动与固定成本变动呈同向变动关系。

4.在各产品的售价和单位变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边际贡献率较高的产品在全部产品销售中所占的比重,便可提高综合边际贡献率,从而使综合保本销售量和综合保本销售额降低;相反,若减少边际贡献率较高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销售比重,则会降低综合边际贡献率,从而使综合保本销售量和综合保本销售额提高。

5. 在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品种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目标利润的变动不会改变保本电,只会影响保利点,即保利点会随目标利润呈同向变动关系。

6.什么是敏感性分析?
答:利润敏感性分析,是指针对影响利润的各有关因素发生变动时,就其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所进行的一种分析。

7.什么是营业杠杆?
答:营业杠杆系数又称经营杠杆系数,是指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变动率的倍数,或指利润变动率与产销变动率的比值。

练习题1-9
1、销售价格为50 元/件。

销售价格=单位变动价格+(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量=30+(8000+4000)/600=50
2、(1)保本点=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贡献毛益=30000/(5-2)=10000
(2)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28000-10000=18000
安全边际额=安全边际量*单价=18000*5=90000
(3)税前利润=销售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5*28000-2*28000-30000= 54000
(4)销量=(税前利润+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60000+36000)/(6-2)=24000 3.(1)保本销售量=30000/(6-2)=7500(元)
边际贡献率=(6-2)/6*100%=66.67% 保本销售额=30000/66.67%=45000(元)
安全边际量=20000-7500=12500(件)安全边际额=12500*6=75000(元)
预计利润6*20000-2*20000-30000=50000(元)
(2)设销售X 件产品,可使税前利润比提价后的税前利润再增加10%,则
(6-2)*X-30000=50000(1+10%),则X=21250(件)
所以,需要销售21250 件产品,可使税前利润比提价后的税前利润再增加10%。

(3)销售量=(60000+30000+6000)/(6-2)=24000(件)
4.(1)①50,10000;②700,21000;③30,-1 000。

(2)①32000,6000;②70000,60%;③30%,10000。

5.A 产品保本销售量为1600 件,保本销售额为72000 元;B 产品保本销售量为1000 件,保本销售额为88000 元;综合保本销售额为160000 元。

A 产品应负担的固定成本=(60000-12000)/(50+70)*50+12000=32000(元)
B 产品应负担的固定成本=60000-32000=28000元
A 产品保本销售量=32000/(45-25=)1600(件)
A 产品保本销售额=1600*45=72000(元)
B 产品保本销售量28000/(88-60)=1000件
B 产品保本销售额1000*88=88000(元)
企业的综合保本销售额=72000+88000=160000(元)
6.综合保本销售额为180000 元;甲、乙、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分别为54000元、54000 元、72000 元;其保本销售量分别为540 件、450 件、450 件;全部产品税前利润为5100 元。

600*(100-80)=12000
500*(120-90)=15000
500*(160-112)=24000
100*600=60000
120*500=60000
160*500=80000
60000+60000+80000=200000
(12000/60000)*(60000/200000)+(15000/60000)*(60000/200000)+(24000/80000)+(80000/2000000)=0.06+0.075+0.12=25.5%
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综合边际贡献率:
综合边际贡献率=20%×30%+25%×30%+30%×40%=25.5 %
所以,综合保本销售额=45900/25.5=180 000 元
甲产品保本销售额=180 000×30%=54 000 元
甲产品保本销售量=54 000/100 =540 件乙产品保本销售额=180 000×30%=54 000 元乙产品保本销售量=54 000/120= 450 件丙产品保本销售额=180 000×40%=72 000 元
丙产品保本销售量=72 000/160= 450 件
全部产品盈利额=∑安全边际*单位边际贡=(600-540)*20+(500-450)*30+(500-450)*48=5100
7.(1)保本开工率=6000/7000=85.71%
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两年-保本销售量=7000-6000=1000
保本销售量=固总/(售价-变本)=120000/(50-30)=6000
安全边际率=安量/实量=1000/7000=14.29%
边贡率=(售价-变本)/售价=(50-30)/50=0.4
销率=安率*边贡率=14.29%*0.4=5.72%
(2)由销售利润率公式导出:
销售量=6000*(50-30)/(50-30-1650)=10000
8.(1)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单价/单位边际贡献=20000*60/(60-36)=50000
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24*1000-20000=4000
营业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利润=24000/4000=6
(2)保本销售额= 固定成本* 单价/ 单位边际贡献= 20000*90%*66/(60*110%-36*112)=46262
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25.68*1000*95%-18000=6396
(3)利润对价格敏感度(S1)=1%×px/ E0 =1%×60×1000/4000=15%
利润对变动成本敏感度(S2)=1%×bx/ E0 =1%×36×1000/4000=9%
利润对产销量敏感度(S3)=1%×p-bx/ E0 =1%×(60-36)×1000/4000=6%
利润对固定成本敏感度(S4)1%×a/ E0 =1%×20000/4000=5%
目标利润变动率=(8000-4000)/4000=100%
S1=15%,S2=9%,S3=6%,S4=5%,则:
价格变动率:R1 =R0 /S1×1%=100%/15%×1%=6.67%
变动后的价格=60(1+6.67%)=64 元/件
变动后的单位变动成本=36(1-11.1%)=32 元/件
变动后的产销量=1000(1+16.7%)=1167 件
变动后的固定成本20 000(1-20%)=16 000 元
(4)①控制销售价格,使其不低于56 元/件;②控制单位变动成本,使其不高于40 元/件;③控制销售量,使其不低于833 件;④控制固定成本,使其不高于24 000 元。

9.(1)DOL 即营业杠杆系数=100000/20000=5;
(2)利润=20000*(1+20%*5)-8000=32000;
(3)设销售量的增长率为X,
20000*(1+X*5)-8000=40000
X=0.28 。

增加销售量500*28%=140(件)
第五章经营决策
一:概念:
1.相关成本、
2. 增量成本、
3.机会成本、
4.沉没成本
1.相关成本、答: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有关的、能够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分析时必须加以充分考虑的成本。

2. 增量成本、答:增量成本是因实施某项行动方案而发生的成本增加额,如果不实施该方案,增量成本是可以避免的。

3.机会成本、答:是指放弃另一个方案提供收益的机会而实行本方案时,该项失去的潜在的收益。

4.沉没成本答:是已经发生而在以后决策中不能改变的成本。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差额分析法?
答:差额分析法是在决策分析时,只考虑受决策方案影响的那些收入和成本,而对于其他所有的因素不予考虑。

2.什么是最优分析法?
答:最优分析法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安排和分配企业的各种有限资源,并且从多种可行的方案中找出能够使资源充分发挥潜力,使价值指标最大化(如利润)或者最小化(如成本)的方案。

练习题1-7
1、A,B 两种产品的最高产量分别为30 000 件和10 000 件;边际贡献总额分别12 万元和9 万元。

所以,选择生产 A 产品可以多获得利润3 万元。

本类问题也可以选用单位资源边际贡献指标来进行计算。

A 产品单位资源边际贡献=(20-16)元/件÷(1/3)小时/件=12 元/d时;
B 产品单位资源边际贡献(30-21)元/件÷l 小时/件=9 元/d时;
每小时边际贡献,两种产品相差3 元(12元/小时-9 元/d日-J)。

所以,10000 d、H,-jq”生产产品A 比生产产品B 多创造边际贡献30 000 元(3 元/d、R-j”X 10000 小时)。

2、若停止C 产品生产,销售收入减少15 万元,变动成本减少12 万元(其中,销售成
本减少10.5 万元,销售费用减少1.5 万元),边际贡献减少3 万元。

所以,如果停止C 产品生产会使企业利润减少30 000 元。

3、(1)在方案三中,如果选择停止一种产品生产,则应选择停止生产A 产品。

因为这种产品的边际贡献为10 000 元,是三种产品中最少的。

(2)比较4 个方案的优劣。

方案一:停产A 产品之后,边际贡献减少10000 元,企业的利润变为 3 万元(4 万元-1 万元)。

方案二:停产A 产品之后,边际贡献减少10 000 元;增加B 产品产量可增加边际贡献 3 万元(9 万元X 1/3),再减去转来的专属固定成本3 万元。

最终边际贡献减少额为献3 万元(9 万元×1/3),再减去转来的专属固定成本 3 万元。

最终边际1 万元,使得企业的利润由4 万元下降到3 万元。

方案三:停产A 产品之后,边际贡献减少1 万元。

生产D 产品的边际贡献为1.6 万元。

其计算过程如下:
收入= 6 万元(30 元/件X 2 000 件)
减:变动成本2.4 万元
专属成本2 万元
边际贡献1.6 万元
所以,停止生产A 产品并增加生产D 产品,会增加边际贡献0.6 万元,利润将会上升为4.6 万元(4 万元+0.6 万元)。

方案四:与去年情况相同。

所以,方案三(即停止A 产品生产并增加 D 产品的生产)为最优方案;方案四次之;方
案一和方案二结果相同,是最差的方案。

3、应选择自制零部件
选择自制零部件,该零件的变动成本为:2.96 元,其中:
直接材料:0.9 元
直接人工: 1.6
变动制造费: 0.46 [02X(3000+500+1100)/2000]
因而这种方案可以节约成本400 元,[10000X(3-2.96)。

5、差别收入为:
10 000 件/月×12 月X 1.80 元/件=21.6 万元
差别成本包括变动成本和专属成本。

变动成本为:(0.5+0.9+0.2)万元/万件×12 万件=19.2 万元
专属成本为:(10 000—6 500)万元=0.35 万元
差别边际贡献为:2.05 万元。

6、应选择修复后出售,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损失3 万元。

答案:直接出售损益:20 000X0.9-36 000=-18 000
修复后出售: 20 000X3.5-36 000-22 000=12 000
应选择修复后出售,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损失30 000 元。

7、设A 产品X 件,B 产品为Y ,依束条件可得方程:
2X+Y≤500
1.5X+2Y≤380
目标函数:Smax=3X+2Y
依约束条件,解得角点,得出产品最优生产组合为(208,84),即生产A产品2065, 生产B产品84件,
Smax=3X+2Y=3X208+2X84=624+168=792
第六章长期投资决策
1.什么是资金成本?
答:资金成醒指企业为取得和和使用长期投资的资金来源所付出的代价。

2.什么是资金时间价值?
答: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3.什么是净现值法?如何运用?
答:净现值法是批利用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小来评价方案的投资决策方法。

净现值(记作NPV)是指投资方案的现金流入量总现值减去现金流出量总现值的余额,即一项投资的未来报酬总现值超过原始投资额现值的金额。

如果净现值大于零,说明项目的投资报酬率高于我们设定的资金成本(折现率),一般可以投资;如果净现值小于零,说明项目的投资报酬率低于设定的资金成本(折现率),不宜投资。

4.什么是内含报酬率法?如何运用?
答:内含报酬率(IRR)又称为内部收益率,是指使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等于项目的现金流出量现值的折现率,即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

将内含报酬率与企业要求的报酬率作比较,内含报酬率大于企业要求的报酬率时,方案可行。

5.比较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
答:(1)对同一投资方案评价的比较
一般情况下,对同一投资方案,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2)对相互独立的投资方案评价的比较
一般情况下,对独立投资方案,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3)对互斥投资方案评价的比较
一般情况下,对独立投资方案,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但对于互斥项目,情况就不一定了。

6.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有哪些方法?
答:(1)差量分析法,差量分析法是分析新旧设备在现时投资上的差量和使用期间每年净现金流量的差量,并将后者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之和,与前者进行比较,从而作出方案决策的一种分析方法。

(2)平均年成本法
平均年成本法是通过计算和比较新旧设备平均每年使用成本的高低来评价设备更新方案的一种分析方法。

7.长期投资决策风险分析有哪些方法?其思路如何?
答:(1)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对于高风险的项目,采用较高的贴现率计算净现值。

风险调整贴现率=无风险贴现率+风险报酬率*风险程度
(2)肯定当量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先用一个系数把有风险的现金收支调整为无风险的现金收支,然后用无风险贴现率计算净现值或内含报酬率。

肯定当量系数=肯定的现金流量/不肯定的现金期望值
练习题1-20
1、50 000元÷(S/A,10%,5)=8189.87元;
50 000元÷[(S/A,1096,6)-1]=7445.35元。

答:每年末应存入8189.87元,每年初存入7445.35元。

2、1.2万元×(P/A,i,10)=10万元,i=3.48%
3、(1)若现在一次付清应付=20000*(P/A,10%,5)*(P/S,10%,4)=51882.33(元)
(2)设备价值=20000*(S/A,10%,5)=20000*6.1051=122102(元)
4、设在年利率为i时,两种选择的结果一样,则
2500(S/P,i,6)=5000 得(S/P,i,6)=2
查表:当i=12%时,(S/P,12%,6)=1.9738
当i=13%时,(S/P,13%,6)=2.082
则i=12.2%时,即在年利率为12.2%时,两种选择没有区别
5、年投资额:(180000+15000)/2+40000=137500
年平均利润:(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5=40000
年平均报酬率:40000/137500=29.09% >20%,方案可行
6、A方案的会计收益率为12.6%,B方案的会计收益率为15.6%,C方案的会计收益为5%。

B方案最优。

7、原始投资回报率=年经营净现金流量/原始投资=(10+100/10)/100=20%
所以该方案的原始投资回收率为20%
8、解: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第一次出现正值的年份-1)+该年初尚未回收的投资/该年净现金流量
=3-1=(100000-90000)/30000
=2.33年
动态投资回收期=3-1+21487/22539=2.95年
9、动态投资回收期为4.66年,不应借款购买该设备。

10、解:投资的现值=150+100*0.8929+50*0.7972=279.15万元
经营现金流量现值
=30*0.7972+40*0.7118+50*0.6335+80*0.5674+120*0.5066+150*0.4523+100*0.40 39=23.92+28.47+31.68+45.39+60.79+67.85+40.39=298.49万元
投资净现值=298.49-279.15>0,此项目可行。

11、解:(1)方案甲的净现值
= -12+3×0.8929+4×0.7972+5×0.7118+4.2×0.6355+5.5×0.5674+6×0.5066=6.2559万
方案甲的净现值率=6.2559/12=0.521
方案甲的净现值指数=净现值率+1=1.521
方案甲的净现值为62559,净现值率为0.521,现值指数为1.521
用插值法计算内容收益率为27.03%;
同理,解得方案乙的净现值为1.9811万,净现值率为0.137;
现值指数为1.137,内部收益率为17.27%。

方案甲较优。

12、A方案的净现值为88384元,内含报酬率为28.69%,外部收益率为20.48%;B方案的净现值为92952元,内含报酬率31.45%,外部收益为20.48%。

B方案更优。

13、农业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431元,内含报酬率为9.96%,现值指数为0.999;矿业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42757元,内含报酬率为16.63%,现值指数为1.134。

农业投资方案不可行,而矿业投资方案可行。

14、乙方案的投资额不能超过121800元,年现金净流量不能低于41051元,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不能低于3.53年,内部收益率不低于30%。

15、差量净现值为7183.24元,宜继续使用旧设备。

16、差量净现值为1345.72元,售旧换新的方案可行。

17、出售减出租的差量净现值为4448.60,故出售的方案较为有利。

18、(1)新设备平均年成本为7483.89元,大于旧设备平均年成本6674.79元,所以宜继续使用旧设备。

(2)变现价值6000元大于应计价值5916.82元,可以更换旧设备。

19、风险调整贴现率为8.8%。

20、使用风险调整贴现率法,A方案的净现值为1066元,B方案的净现值为1005元,C方案的净现值为1256元。

三个方案的优先次序为C>B>A。

第七章全面预算
一、什么是全面预算
答:全面预算,是以货币以其他数量形式表示未来一段期间内企业全部经营活动及其成果,通常表现为一整套预计的财务报表及其他附表。

二、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

答:1、销售预算是全面预算体系的核心;
2、根据以销定产的原则确定生产预算并考虑所需要的销售费用;
3、根据生产预算来确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预算;
4、产品成本预算和现金预算是有关预算的汇总;
5、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是全部预算的综合反映。

三、怎么编制销售预算?
答:销售预算,根据以销定产的原则,销售预算是编制企业预算的起点,其他预算都以销售预算为基础。

销售预算的主要内容是销量、单价和销售收入。

在销售预算的正表下,通常还富有预计现金收入计算,为编制今年预算提供必要的资料。

其中,销量是根据市场预测或销货合同以及企业生产能力来确定的;单价是由价格决策确定的。

销售预算在实际工作中通常要分品种、月份、销售区域、推销员来编制。

四、什么是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和概率预算?
答:弹性预算是指用数量形式反映的,按未来一定时间可以预见的多种业务量水平(一般是间隔5%或10%)分贝确定的,具有伸缩性的预算。

零基预算是指“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增量预算或减量预算而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