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m连续梁施工监控方案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结构线形及内力的基本参数由很多个,需测定的
参数主要有: (1) 混凝土弹性模量;(2) 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
(3) 恒载;(4) 混凝土收缩、徐变系数,按照规范采用; (5) 材料热胀系数;(6) 施工临时荷载;(7) 预应力 孔道摩阻系数;(8) 实际预应力的施加系数。
4 桥梁施工控制结构分析
20
40
实测位移 计算位移 实测拟合
(a) 混凝土浇筑位移比
距墩中心距离(m)
60
8010021#来自张拉位移0.0200 0.0150 0.0100
实测位移 计算位移 实测拟合
竖向位移(m)
0.0050
0.0000
距墩中心距离(m)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b)预应力张拉位对比
7 误差分析与识别
7.3 成桥线形与理想线形的对比
拱度(m)
0.120 0.100 0.080
铺装二期恒载后梁体线形
实测线形 理想线形
0.060
0.040 0.020
距30#墩梁端部距离
0.000 -0.02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某桥二期恒载铺装后全桥线形对比图
7 误差分析与识别
由于在梁段浇筑完成后,除张拉预备预应力索外, 基本没有调整的余地,而只能针对已有误差在下一未 浇筑梁段的立模标高上做出调整,所以,要保证本桥 控制目标的实现,最根本的就是对立模标高做出尽可 能准确的预测,依靠预测控制。
8 施工控制流程
由于已完成阶段的不可控性以及施工中对线形 误差的纠正措施的有限性,控制误差的发生就显得 极为重要,所以施工中采用自适应控制法对其进行 控制。基本思路为当结构的实测状态与模型计算结 果不符时,通常将误差输入到参数辨别算法中去调 整计算模型的参数,使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测结果 一致,得到修正的计算模型参数后,重新计算各施 工阶段的理想状态,经过几个阶段的反复识别后, 计算模型就基本与实际结构一致,从而对施工过程 进行有效控制。
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2) 计算每一阶段的梁体的合理状态及内力,
作为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结构的应力和 位移测试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的依据。
4 桥梁施工控制结构分析
4.4 立模标高的确定
5 应力监控
应力监控是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警系统,是对桥梁的实际 受力状态进行评判和确保施工安全顺利的主要依据。 结构某定点的应力也同其几何位置一样,随着施工 的推进,其值是不断变化的。 5.1 应力测试仪器及测试原理
图12 某桥施工阶段移比较图
7 误差分析与识别
7.2 梁体理想位置与实际位置的比较
21#块浇筑后线形对比图
-100
-50
拱度(m)
0.1200 0.1000 0.0800 0.0600 0.0400 0.0200 0.0000
0
实际线形 理想线形
距墩中心距离(m)
50
100
某桥21#块混凝土浇筑后线形对比
6 线形监测
6.1 误差控制标准
本桥施工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使成桥后的线形与设计成 桥线形的所有各点的误差均满足《客运专线桥涵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规定,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误差在+ 1.5cm和-0.5cm之间,合拢误差在1.5cm以内。根据这一目 标,在每一施工步骤中制订了如下的误差控制水平: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5 应力监控
5.3 测试内容
应力监测针对施工的每个主要施工阶段进行,在每个施工 阶段都进行监测,各阶段根据施工进度进行测试,各阶段应 力监测主要包括: (1) 混凝土浇筑前的应力测试; (2) 混凝土浇筑后、预应力张拉前的应力测试; (3) 预应力张拉后、挂篮行走前的应力测试; (4) 挂篮行走后的应力测试; (5) 在每一阶段测试完毕后应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若存在误差分析原因; (6) 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该桥在成桥时恒载下的应力状态。
前期结构计算分析 预告变位和立模标高
施工 测量 误差分析 修改计算参数 结构计算
主梁标高、悬臂端挠 度、有效预应力、温 度、弹性模量、收缩 徐变系数
主梁标高误差 预应力张拉误 差 弹性模量误差 温度影响 徐变影响 计算图式误差
施工控制流程图
2 自适应施工控制系统
参数估计算法
修改理想状态
施工理 + 想状态
控制量输入
参数调节
计算结果 有限元计算模型
e
实际结构
实测结果
控制调整量 控制量反馈计算
施工 结果 输出
3 参数识别
在本桥的施工控制中按照自适应控制思路,采用“最小 二乘法”进行参数识别和误差分析,利用实测数据与理论值 的对比,根据各参数对位移的影响矩阵,可以得到该参数的 实际值。
1 施工监控的意义和目的
对于分阶段悬臂浇筑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 梁桥来说,施工控制就是根据施工监测所得的结构 参数真实值进行施工阶段计算,确定出每个悬浇阶 段的立模标高,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的成 果对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和对下一阶段立模标高进 行调整,以此来保证成桥后的桥面线形、保证合拢 段悬臂标高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
2 自适应施工控制系统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中每个工况 的受力状态达不到设计所确定的理想目标的重要原 因是有限元计算模型中的计算参数取值,主要是混 凝土的弹性模量、材料的比重、徐变系数等,与施 工中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要得到比较准确的 控制调整量,必须根据施工中实测到的结构反应修 正计算模型中的这些参数值,以使计算模型在与实 际结构磨合一段时间后,自动适应结构的物理力学 规律。
7.4 误差分析与识别
应力(MPa)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0
31#墩中卫侧5#块顶板应力测试结果
50
100
487017# 485037# 计算结果
150
天数(d) 200
某桥应力结果对比图
8 施工控制流程
施工控制按照施工→量测→识别→修正→预告→ 施工的循环过程,其实质就是使施工按照预定的理想 状态顺利推进。由于实际上不论是理论分析得到的理 想状态还是实际施工都存在误差,所以,对本桥进行 施工控制的核心任务就是对各种误差进行分析、识别、 调整,对结构未来状态做出预测。
钢弦式混凝土应变计。
5 应力监控
5.2 监测断面及仪器布置
主梁测试断面选择边跨L/2,中跨L/8、L/4、3L/8、L/2、 支点等关键截面,共7个测试断面,测试截面布置。
1
2
3
4
5
6
7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7 误差分析与识别
在每一施工阶段,对监测得到的应力和位移与 理论值进行误差分析,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根 据本阶段结果对下一阶段的误差进行预测、调整以 及报告施工状态(预制梁段架设标高)等。
7 误差分析与识别
7.1 梁体 位移误差 分析
21#块浇筑位移 -100 -80 -60
竖向位移(m)
0.0050 0.0000 -40 -02.00050 0 -0.0100 -0.0150 -0.0200 -0.0250 -0.0300 -0.0350
1) 挂篮定位标高与预报标高之差控制在0.5cm以内; 2) 纵向预应力钢束张拉完后,如梁端测点标高与控制 小组预报标高之差超过±0.5cm,需进行研究分析误差原 因,确定下一步的调整措施; 3) 如有其它异常情况发生影响到标高,其调整方案也 应经分析研究,提出控制意见。
6 线形监测
6.2 挠度测点
4 桥梁施工控制结构分析
4.2 施工控制的计算方法 (1) 正装计算法
能较好的模拟桥梁结构的实际施工历程,能得 到桥梁结构各个施工阶段的位移和受力状态 (2) 倒退分析法
每一个阶段分析得到的结构位移、内力状态便 是该阶段结构理想的施工状态
4 桥梁施工控制结构分析
4.3 结构分析的目的 (1) 确定每一阶段的立模标高,以保证成桥
挠度观测资料是控制成桥线形最主要的依据,线形监测 断面设在每一阶段的端部。
标高测点
标高测点
6 线形监测
6.3 观测时间与项目
为尽量减少温度的影响,挠度的观测安排在早晨太阳出 来之前进行,每个施工阶段的变形测试时间根据施工阶段 的进度来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观测内容包括: (1) 每阶段混凝土浇筑前的高程测量; (2) 每阶段混凝土浇筑后、预应力张拉前的高程测量; (3) 每阶段预应力张拉后、挂篮行走前的高程测量; (4) 每阶段挂篮行走后的高程测量; (5) 拆除挂篮后、边(中)跨合拢前的高程测量; (6) 最终成桥前的高程测试。
4.1 施工监控计算影响因素
在施工之前,应对该桥在每一施工阶段的应力状态和线形 有预先的了解,故需要对其进行结构计算,该桥的施工控制计 算除了必须满足与实际施工方法相符合的基本要求外,还要考 虑诸多相关的其它因素。 (1) 施工方案(临时支座的拆除顺序) (2) 计算图式 (3) 结构分析程序(BSAS,MIDAS) (4) 预应力影响 (5)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6) 温度 (7) 施工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