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的阅读策略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的阅读策略教学
王焕;乔桂英
【摘要】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石.阅读策略不是机械的阅读方法的传授,教师应立足于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
生在个人言语积累基础上,提升语感品质,关注语境中的言语形式,发掘文本内蕴,进而构建语用体系,提升语文素养,涵育人文情怀.
【期刊名称】《吕梁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9(009)004
【总页数】3页(P82-84)
【关键词】阅读策略;语感;语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王焕;乔桂英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西太原030600;太原师范学院教师
教育学院,山西太原030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7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独特的课程素养,也是语文学科的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的能
力。

”[1]8-9语言建构与运用视野下的阅读策略可以简单理解为,读者运用原有
知识,结合阅读情景对不同读物意义建构的阅读方略。

一、深度阅读文本,提升语感品质
在语文知识的构建过程中,语感是“我们进入语言世界的主要通道,是一个人言语水平的综合体现”[2]。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
语感[3]163-164。

一是通过大量阅读不断积累语言经验;二是深度阅读文本,把
握文本本质和潜在含义,教给学生阅读策略。

阅读教学中阅读策略的教学不是机械的、碎片化的阅读方法的传授,学生应懂得阅读策略是什么、有什么、何时运用、如何运用,进而有自己的实践感悟。

教师应着眼于学生主动学习阅读的过程,引领学生理解并使用阅读策略,对文中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对文本的深层意蕴进行发掘,学会阅读,爱上阅读,逐步建构起自己的言语表达体系,积累言语经验,提升语感品质。

例如在教学统编本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体悟作者对寿镜吾老先生的感情是一个难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寻找关键词的阅读策略,提取文章的重要信息,准确把握语言文字所传达的真实信息,品味语言,体味感情,读出关键词暗含的深意。

如体味描写寿镜吾先生对“我们”学习生活要求的句段。

“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有的学生粗略一读就下判断说,私塾先生不让“我们”出去玩,还有戒尺,还罚跪,肯定古板严厉,先生作为封建私塾的代表,一定是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来体会情感。

什么样的词是关键词,教师要明确关键词至少包括以下要素:与主题(问题)相关;提示文章结构、线索,如 5个 W 和 1 个 H(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何、如何),揭示原因和结果,显示对比和对照,提示文章顺序等;在文章中重复出现;帮助记
忆重要观点;帮助想象[4]。

学生能依据关键词包含的要素找到文中关键词“太多”“太久”、两个“不常用”“总不过”。

引导学生去掉关键词再读课文,看看表达效果如何。

通过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把语言现象提升到规律,形成理性认识,也就形成了语言运用的自觉性。

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度,学生自然能体会到“我”对先生的敬重,语感进而上升到语理层面。

二、发掘文本内蕴,关注语境言语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种种教学情境,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从语境与语言的关系来说,语境即语言环境。

可分为内语境和外语境。

”“内语境指文本语境,即上下文情景语境;外语境指社会环境和交往语境,包括现场语境、历史语境和知识背景” [5]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语境意义,但是往往剥离语境言语与语体的关系。

例如教学统编本七年级上册《散步》时,单元主题是“至爱情亲”,于是教师泛泛而谈“爱”“责任”,竭力向语境意义的人文高度和深度走,导致过度解读语境意义。

要知道语体、语境及其意义三者之间关系密切,互相运用于言语活动之中。

关注语境言语,聚焦语言体式和语境及其意义的关系,从而探究语言文字深层意蕴,是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必经之路。

教学时,不同类型的阅读策略,其目标指向和操作程式也不相同。

例如,在教学统编本八年级上册《背影》时,要深入文本内蕴,可以采用质疑释疑策略,为什么文本仅仅描写了一个父亲买橘子的场景就会让作者如此感动,为什么《背影》经久不衰,感动了几代人。

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离别的场景,体会到作者的感动是因为与父亲离别的不舍,读者同样能够感同身受。

教师可以聚焦语境言语,向文本深层意蕴发掘。

父亲买橘子的情境“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引导学生做“攀”的动作,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生活经验“这就好像一个胖子在做引体
向上”。

瞬间,一个肥胖的、努力挣扎、苦苦攀爬的父亲形象就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这时教师再问,你也有过离别之际,生活中,一个这么普通的场景为什么在朱自清笔下这么动人呢?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从买橘子的大背景出发,理解文本特定情境。

我们是回家奔丧,祖母去世,由于父亲个人原因,差事交卸,父亲人到中年却要靠变卖典质生活。

临行,给挑行李的脚夫小费都是“终于”讲定价钱,本不准备送我,已经再三嘱咐好茶房,却还是不放心,送到车上“拣定”靠车门的座位,“紫毛大衣”都是他做的。

父亲再三叮嘱之后,又去给“我”买橘子,生活拮据如此,都不能亏待“儿子。

”此时,看着父亲手脚并用,努力挣扎的背影,“我”认为的父亲“说话不大漂亮”,我对父亲的“暗笑”瞬间消失,“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


通过这种文本特定情境的再现,启发学生关注语境言语,深入体味文中的细节描写,从而形成自己的言语经验。

同时可以借此教学生读写结合的策略,回想自己生活中的“特定情境”来写一写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进而,他们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关注了文本的语境言语,重新建构起自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使课文成为培养语言建构和运用的最佳载体。

三、驾驭文本之上,构建语用体系
语言建构是在对语感、语理、语境意义理解的基础上,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与运用。

不论是语言的建构还是运用,都是通过“语言”,达成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

离开了“语言”,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育将无从谈起。

语文素养的发展和培育必然需要“在个人言语经验基础上,逐步建构起自己的言语体系,包括属于个人的言语心理词典、句典和表达风格”[6]。

这就需要教师跳出学科界限,“关注学科
间的联系整合”,“注重学科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养成的有机联系”[1]8-9,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关注阅读策略的学用结合,实现从学会策略、合作交流到运用策略,进而由课内单篇阅读引申到课外整本阅读,再到其
他学科的阅读,逐步培养读前知策略,读中用策略,读后评策略的习惯。

例如,统编本七年级下册设有经典文本的圈点与批注策略,并以《骆驼祥子》为例对圈点批注策略进行详细指导,指出圈点应该在文章重点、难点、疑点或深有体会处;批注可从作品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处批注,或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心得体会;批注方法可以由易到难,有字词到句段到全篇;另外,可以设定特定圈点批注的符号。

单篇课文教授了这一策略,就可以引申到课外整本书的具体阅读指导。

例如《海底两万里》的批注阅读课,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导读课之后开展批注阅读。

批注的角度也可以从题材入手,分别从小说角度批注、科幻角度批注。

小说角度可以从文采、人物、悬念伏笔等处批注;科幻角度可以从科学、幻想、推理等处批注。

批注方式也可以多样,可以运用赏析式批注、感慨式批注、关联式批注,也可以运用评价式批注、质疑式批注。

学生在掌握批注方法后,可以自由选角度、自由选方法进行批注。

这样学生对名著的批注有了个性化和创造性的体现。

只要学生熟练掌握圈点批注策略,并形成习惯之后,教师就可以跨学科推广这一策略。

例如,可以对图画进行批注,对乐谱进行批注,对公式进行批注等。

这一阅读策略可以广泛运用于生活,其他诸多阅读策略是否也可以?如推理策略可以运用于数学试题的解答等。

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可以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7]165。

教师应引领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不断积累个人言语经验,联系具体语境培养精准语感,高效梳理、整合、积累信息,发掘文本深层意蕴,体验文章独特情感,咀嚼语言文字,进而构建自身语用体系,开拓视野,提升综合素养,涵育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何方.论“语文素养”[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5.
[3]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4]刘红.教会学生阅读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19(1).
[5]胡勤.论述文教学的语境选择[J].课程·教材·教法,2017(10).
[6]王宁.谈谈语言建构与运用[J].语文学习,2018(1).
[7]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