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第一编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经济学第一编答案
名词解释
1.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活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以及价值、信息的交流与转换。

2.土地利用程度
土地利用程度是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与改造程度,也是指土地受人为影响的变化程度。

3.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占该区域土地的总面积的比例来表示。

4.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利用效益是指土地利用后给人类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反映了人类利用土地目标的实现程度。

5.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从宏观上讲,是指政府为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综合目标的土地利用布局和手段的系统决策;从微观上讲,是指土地使用者对土地的潜力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并据此选择最有利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措施的具体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实质上是对过去土地利用经验的系统总结,并用于指导今后土地利用的实践,既包括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设想,也包括对已利用土地的合理调整及挖掘土地潜力的措施。

6.土地开发
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或利用效率低下的土地,通过工程、生物或综合性的措施,使其成为可利用的或效益更高的土地的过程。

广义的土地开发是尚未利用的土地经过清理、整治、使之可投入利用。

包括把无法利用的土地加以改造,然后投入利用的活动;也包
括将农业用地经过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后,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活动(也就是非农业土地开发)。

狭义的土地开发即土地开垦,是指把适宜耕作的生荒地是经过开垦变为耕地种植农作物的过程。

土地开垦是补充扩大耕地、改变耕地分布、改善农作物布局的重要过程。

7.土地保护
土地保护是指通过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经营,使当代人得到最大的综合效益,并能保持土地的潜力以满足后代人对土地的需要。

具体来讲,就是依据自然生态规律采取各项保护措施,或在利用土地是停止采用原来的破坏性措施。

8.区位
区位是客观物体分布的地区和地点。

9.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体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指导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原理。

10.城市土地分区利用
11.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不断增加劳动和资本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方式。

12.土地肥力
土地肥力是指农用土地生产农产品的潜在能力,它是农用土地的客观属性。

通常人们讲的土地肥力,实际上指的是土地的经济肥力。

土地经济肥力是由土地自然非礼和人工肥力构成的综合体。

1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14.土地利用规模
土地利用规模就是指经济活动中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所占用的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15.土地规模利用
土地规模利用,就是尽可能使土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至少也应该处于报酬不变的阶段,而不是处于报酬递减的阶段。

16.内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是因为企业经营实体规模扩大而在企业内部产生的效益。

17.内部规模不经济
内部规模不经济是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在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原因而导致的收益下降。

18.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行业内单个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利益。

19.外部规模不经济
外部规模不经济是指因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

20.集聚经济
21.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指既满足当代人对土地的需求,又保证今后长远发展对土地的需要。

具体来讲就是土地资源要高效持续利用,同时要与社会其他资源配合共同支撑经济社会的全面持久发展。

22.土地人口承载力
土地人口承载力也叫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面积的土地的食物生产潜力能够供养的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多因素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在于研究维持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粮食的生产用地的潜力。

23.土地资源生产潜力
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是指土地能提供各种农副产品的潜在能力,亦可理解为在未来时间尺度内,在一定投入水平下土地资源的总生产潜力。

24.人口承载潜力
人口承载潜力是指一定时间尺度内,用于食品生产土地的各项产品所能养活的人口数量。

25.土地规划(计划)利用
土地规划利用就是按照事先确定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加以利用。

26.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从长远和全局出发,对一定时期内城乡各类土地的利用所作的综合协调和统筹安排,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

简答题
1.土地的自然特性及对人类土地利用的影响。

1.位置固定性:目前大陆漂移、海岛隐现对陆地面积和位置的影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土地位置固定的特性。

土地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人们只能就近利用土地。

2.面积有限性:地球是自然历史形成的,因此,土地面积具有不可再生性。

土地面积不能无限扩大。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要求人们必须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3.质量差异性:由于土地自身的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导致土地具有质量差异性的特点。

土地的质量差异性是土地级差生产力的自然基础。

土地的质量差异性要求人们因地制宜的利用土地资源,确定土地利用的合理结构与布局,以取得土地利用的最佳综合效益。

4.功能永久性:“只要处理得当,土地就会不断改良。

”土地利用功能永久性为人们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提出了客观要求,也提供了可能性。

2.土地的经济特性及对人类土地利用的影响。

1.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不仅体现在土地的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的矛盾上,还体现在由于土地的位置固定性和质量差异性导致的某个地区对某类用途土地的稀缺上。

由于土地稀缺,开放土地市场后必然会出现地租、地价上涨和土地投机泛滥,引发经济动荡,威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政府的职责是正确规范和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2.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一幅土地往往有多种用途,当土地投入某项用途之后,欲改变其利用方向,往往会造成较大的甚至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是因为土地利用需要进行专项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劳动。

而这些投入往往和土地资源结合在一起,难以分离。

如果改变土地利用方向,前一用途的土地开发不仅会失去价值,甚至会成为另一土地用途德障碍。

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相对困难这一特性要求人们在进行土地利用时,一定要详细勘察,做出长远周密的土地利用规划,决不能朝令夕改,任意改变土地利用方向。

3.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由于“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对单位面积土地投入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土地报酬递减的后果。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要求人们在利用土地增加收入时,要寻找在当前社会经济和技术的条件下投资适合度和合理投资结构,并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以便提高土地利用的投资效益。

4.土地利用的社会性
每幅土地和每一区域土地利用的后果,不仅影响本幅土地和本区域土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而且必然影响到邻近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社会后果。

这就是土地利用的外部性。

土地利用后果的外部性和社会性要求任何国家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对全国土
地进行宏观的规划、管理和调控。

3.土地特性对人类利用土地的影响。

4.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土地资源利用是指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使用。

具体包括土地资源勘察、技术经济评价、土地资源利用的规划与计划、土地分区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土地规模利用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经济问题。

它反映的人与土地资源的经济关系。

2.土地财产制度是指土地财产的权属制度。

具体包括土地所有制
度、土地使用制度以及土地国家管理制度的建立、演变及实施的问题。

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3.土地资产流转是指土地及其权属作为资产在市场上流转的问题以及随之产生的土地价值实现问题。

具体包括土地市场的建立及供求关系,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土地作为商品买卖形成的价格,土地资产作为担保标的物形成的债务关系以及国家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方式——土地税收等,土地资产流转研究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另一方面。

5.现代土地利用的最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和统计
土地资源调查,就是要调查土地的自然因素,还要调查土地各类土地的最优利用方向、利用途径等。

在土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还要对土地进行分等定级、统计等。

土地的调查、分等定级和分类统计,是土地利用的基础性工作。

生产越是现代化,就越要做好这些工作,以便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土地利用程度是指人类对土地利用程度与改造程度,以及土地受人为影响的变化程度。

在农业领域,土地利用程度可以用垦殖系数(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和水面利用率(已利用水面/全部水面)等指标来反应。

在城镇非农建设用地中,其土地利用程度可以用建筑密度(建筑物面积/用地总面积)、容积率(总建筑面积/用地总面积)、土地利用系数(已利用土地/用地总面积)。

还可以把土地利用程度指标与土地承载力指标结合起来分析,一般土地利用程度指标不要超过土地承载力指标。

2.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3.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三、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四、土地开发
五、土地保护
6.中国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土地浪费和土地短缺兼有
2.土地过度利用和土地粗放经营并存
3.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7.试述影响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
2.经济因素
3.行政因素
4.社会因素
8.试述土地利用的目标?
按产品划分:
1.取得物质产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2.取得服务,土地提供生产、生活的场所、空间等,这即是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服务。

按最终发挥的作用划分,分为经济目标、生态目标和社会目标。

1.土地利用的经济目标:即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对土地的需求。

2.土地利用的生态目标:即保护土地利用的良好生态系统,这是全人类关注的重大问题。

3.土地利用的社会目标:即追求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9.如何实现土地利用目标?
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2.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3.改革和完善土地利用制度
4.由政府严格把控农用地向非农用地转移
5.税收手段
6.土地科技与教育手段
10.在中国利用土地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为什么?
1.坚持农业优先和统筹安排用地相结合
所谓农业优先,就是要首先保证粮食等农业生产的用地,除了优先保证农业用地外,还要安排足够的土地发展住宅、交通运输、工业、能源、商业、文教、卫生、邮电等非农产业。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通过下列步骤来安排用地结构:
(1)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应能基本保证全国对农副产品的需求,而且农作物布局要合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运输。

(2)非农业用地要尽可能少占或不占用耕地,多用荒地,多搞旧城改造和废弃工矿地的再利用。

(3)全国各地要对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商品粮生产基地,蔬菜基地,名、特、优农产品生产用地实行严格保护。

2.坚持集约利用和保持适量耕地相结合
中国人多地少,因此,土地利用必须坚持集约利用的原则,逐渐加大对土地的投入。

为了充分保证人民群众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在大力发展土地集约经营的同时,必须保有适量(最低限度)的耕地面积。

3.坚持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土地的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既是土地利用的必然趋势,又是土地利用所应遵守的原则。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交通基础薄弱,就更要注意土地的综合利用,即在各个区域除了种植一种(或多种)最适宜的农作物,同时要尽可能种植各类农作物,发展林牧渔业,把各种用地充分利用起来。

4.坚持合理开发利用与科学保护相结合
坚持土地利用与改造、培养地力、保护、复垦相结合。

5.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必须在土地利用中寻找和选择土地利用的正确方向、方式和手段、以实现土地利用三重效益的统一。

11.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土地利用的效益?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本质是什么?
12.简述杜能(屠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的中心内容是: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杜能首先假设:
1.在一个大面积的区域内,有一个圆形范围的“国家”,其中有人居住和耕种,而在这个“国家”的外围是大片荒凉因而不能耕种的土地;这个“国家”的土地是一定的,且完全被投入使用,并要获得尽可能高的纯收益。

2.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业用地,城市是农产品的消费中心。

3.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只有陆上大道联系。

4.在这个“国家”中,各地的土壤质量和气候条件是相同的。

5.运输费用与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地到消费中心的距离成正比。

由以上条件得出“杜能圈”:
1.第一圈距离市场最近,种植园艺作物、饲养奶牛,以及种植饲料、土豆、甜菜等。

2.第二圈发展林业,因为它的产品量大、运费高。

3.第三圈以非常集约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并实行六区轮作制。

4.第四圈种植牧草及粮食,不实行集约生产。

5.第五圈实行粗放的三圃制。

6.第六圈放牧
7.除了以上六圈外,由于距离消费地太远,只能供作狩猎。

13.简述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的核心内容/工业区位论的研究内容。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是,通过对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1.运费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输费用差异的产生,除了运输距离外,就是原材料的性质,而
后者往往对工业区位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

原材料可分为地方性原材料和常见性原材料。

地方性原材料是指特定地点开采或储存的原材料,其中又可分成纯重原材料(在生产过程重,全部进入到制成品中)和失重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有一部分重量损失),常见性原材料是指到处都有的原材料。

依据原材料在生产中的特点,韦伯设计了原材料系数公式:
原材料系数=地方性原材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运出工厂的总重量,为节省运费计,这类工厂应设在产品的中心消费区。

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运出工厂的总重量,为节省运费计,这类工厂应设在地方性原材料产区。

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运出工厂的总重量,
工厂可选择在原材料产地与产品消费区之间的任何一点。

2.劳动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韦伯为分析劳动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提出了劳动成本、地域重量和劳动系数的概念。

劳动成本是指制造一单位产品所支付的平均劳动工资,地域重量是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运输的重量,劳动系数则是劳动成本与地域重量之比。

劳动系数=劳动成本/地域重量
凡劳动成本高而地域重量小,即劳动系数大的工业,其厂址选择应离开运输成本最低点,偏向于劳动成本较低点。

是劳动成本减少的数量超过运输成本增加的数量,最终使产品成本下降。

凡劳动成本较低的地区与其他地区比较,可能节省的劳动费用较高,这样它对各种制造业,特别是对劳动系数大的制造业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14.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
1.任何一个确定级别的中心地生产的某一级别产品或提供的某级水平的服务,都有大致确定的经济距离和能达到的范围。

2.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独立的经济因素,它起着“中间介质”
作用,使得物质交换得以进行。

3.行政管理因素也是影响乃至决定城市分布的重要因素,行政职能部门位于某一城市或居民点,依靠处理行政事务及颁布法令等管理器辖区。

克斯塔勒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等级的形成,同时指出:城市对其周围地区承担着各种服务和职能,理论上必须最接近所属地区的地点。

由此他用几何方法推导出,这些地点在正常情况下应当位于六边形服务区域的中央,这样就形成了六边形城市空间分布模型。

15.土地区位配置的原则。

1.地域分异原则
土地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的地域差异性。

土地资源的地域差异性要求进行区域内土地资源利用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区域内土地的自然特性,从实际出发,在农业优先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用地的配置。

2.区位利用原则
土地利用存在强烈的区位效益差异。

这样求我们在进行土地资源配置时,自觉利用区位理论,确定各种区位土地的最佳利用途径及方式,以提高土地利用的总体经济效益。

3.生态系统平衡原则
在进行土地资源配置是,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生态平衡问题,遵循生态规律,按照生态平衡原则,结合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的区位利用,确定其不同的经济用途,以提高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的总体功能。

4.系统综合原则
在进行土地资源配置时,要根据系统综合原理,不仅要注意农用地和非农用部门内部的用地配置问题,更要注意农用地与非农用地之间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土地利用系统的综合效益。

16.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的特点/中国土地集约利用的特点。

1.中国土地集约利用带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工业化初期,人们往往注重经济效益。

现在,人们更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2.土地集约利用还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

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域的土地集
约利用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建筑密度上,中国南方一般大于北方,因为南方的住宅对光照要求不强,北方则相反,为了使每个居住单元都尽可能获得足够的阳光,其建筑间隔必然大于南方。

3.土地集约利用还没有形成一种普遍自觉的行为,还需要从经济上、法律上、行政上和技术上采取更多措施,来强化、普及人们集约利用土地的观念和技术。

4.土地集约利用发展不平衡:农村土地集约度弱于城市;集体土地弱于国有土地;新开发区、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度弱于老城区;中小城市土地集约度弱于大城市土地的集约度。

5.土地集约利用的形式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及农村地区,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今后发展趋势是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集约型转变。

17.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带给我们的启示。

18.简述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及其阶段分析。

19.如何正确认识投入?
1.要想获得土地利用的高效益,就要有大量的投入。

2.如果某项固定资产投入已经达到最佳点,就不应再增加这种投入了。

3.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应把所有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入)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变动生产要素类,按照“报酬递减规律”的思想,寻求这些投入的最适量。

20.如何正确把握农用地的集约度?
1.这一方面要看当时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程度、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和投入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看土地本身的肥力,包括土壤化学结构、有机质含量、土地位置、交通条件等。

2.具体确定农业集约经营的适合度,还要看具体的经营目标。

21.如何正确把握非农用地的集约度?
反映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之一就是人口密度,即单位土地
面积所居住的人口。

反映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之二就是投资强度,即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资本量。

反映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之三就是容积率,即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建筑面积。

要全面提高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就要适当提高上述指标。

此外,还要更新观念,实行土地立体利用,向地下发展,修筑地下铁道、地下隧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有些用途还可以向空中发展,如地上立体车库、屋顶车库、空中花园走廊等。

22.土地规模经济的主要来源。

1.规模经济产生主要是因为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

首先是单个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使得大规模生产能够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从财务上看,规模经济表现为固定成本不可分割带来的分摊成本降低。

其次各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

包括:(1)大规模生产有利于进行分工协作,从而提高劳动效率。

(2)大规模生产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比例,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3)大规模生产为充分利用产品生产的互补性、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创造条件,从而提高效益。

2.在购销阶段,规模经济是因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降低平均交易成本。

(1)首先,大规模企业在与对手进行谈判时,可以凭借规模优势,获得相对有利
的购销价格。

(2)其次,大规模企业可以再收集市场信息,监督合同执行等方面,节约平均交易费用。

(3)再次,大规模企业由于大量运输,也可节约平均运费。

3.某个行业发展,可能使得此行业内的生产经营单位获得修理、服务、运输、人才供给、科技情报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从而行业内单个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减少成本支出。

23.土地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

1.因规模扩大,而使得管理不便,管理效率降低。

2.规模扩大造成内部通信费用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